新手求助:我国为什么同是装备两种122榴弹炮?83/9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05:16
口径相同,难道性能差异大到少了哪个都不行吗?请各位前辈解惑!
[此贴子已经被唯物于2006-4-28 8:48:57编辑过]
口径相同,难道性能差异大到少了哪个都不行吗?请各位前辈解惑!
[此贴子已经被唯物于2006-4-28 8:48:57编辑过]
<p>貌似96的三角大架的占地面积更大不利于山地阵地的使用</p>
谢谢楼上的朋友指点!
96式的性能是不是国内比较先进的?
<p>正在看呢……</p><p>还有个问题:</p><p><a href="http://www.cjdby.net/UploadFile/2005-5/200551717424498736.jpg">http://www.cjdby.net/UploadFile/2005-5/200551717424498736.jpg</a></p><p>图里这种底盘好像很罕见,请问这是什么型号?</p>
新型通用轮式底盘的试验型.
96现在的数量还不算多啊,不过据说89式自行榴弹炮用的就是96的炮
没有问题
122榴和152加榴、130加不可能混编,更不可能担任混编炮群的试射炮,弹道完全不一样,试射结果其他型号的火炮根本没法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8 17:35:08编辑过]
83和96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更适合的特点,所以两型类似的火炮会同时装备!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唯物</i>在2006-4-28 8:51:00的发言:</b><br/>96现在的数量还不算多啊,不过据说89式自行榴弹炮用的就是96的炮</div><p></p>看看反后坐装置,就能得出判断。
<p>引起偏差的因素很多,只从一种炮试射的结果不好判断出各个因素的影响,只能得出总的误差情况。对于同一种炮好办,照这个偏差情况修正诸元即可进行效力射,不同的火炮就不好按这个偏差修正了。</p><p>122H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p><p>如果是精密法准备诸元,直接行效力射的机会不少。而且今后试射的机会只能越来越少,直接行效力射的可能越来越大。</p>
<p>射程接近但是弹道可不一样,怎么利用?主要还是影响因素区分不开。所以这么做恐怕不好实现。我参加过的一次射击,两种口径的加农炮半直瞄、间瞄射击,简易法准备诸元,一种炮的试射结果对另一种炮没有价值。当时我在前观,修正诸元是我们给的。这个例子应该可以作为一个论据。</p><p>155自行榴弹炮单车配备火控系统,可以定位定向,以单车为单位战斗,不进行试射直接进行效力射是主要射击方式。</p>
区分不了各个影响因素在总的偏差量各起到多大的作用,有射表也没法修正,还是没意义。
89用的是83的炮。这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更何况两种炮的修正表是一样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6 11:01:00的发言:</b><br/>89用的是83的炮。这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更何况两种炮的修正表是一样的。</div><p>89没有理由是83呀!</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喜之狼</i>在2006-5-6 16:03: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6 11:01:00的发言:</b><br/>89用的是83的炮。这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更何况两种炮的修正表是一样的。</div><p>89没有理由是83呀!</p></div><p>可惜正好用的就是83的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两炮的单独修正量算成表是一样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6 18:53: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喜之狼</i>在2006-5-6 16:03: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6 11:01:00的发言:</b><br/>89用的是83的炮。这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更何况两种炮的修正表是一样的。</div><p>89没有理由是83呀!</p></div><p>可惜正好用的就是83的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两炮的单独修正量算成表是一样的。</p></div><p></p>从外形上,89的炮口制退器和96的极其相似,安装方式也是一样的。83的反后坐装置是典型的上下布置,89则是类似96的水平上置。如果为了让83上履带底盘而将其成熟的上下布置形式改为上置水平布置,等于重新设计一款火炮,我在想这样做的可能性。单从83和89两炮的单独修正量算成表是一样的判断,是否有说服力!
89用的是96的炮,而不是83的。但是两者的弹道性能差不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7 0:00:16编辑过]
两种炮分属两个生产厂,各有各自的套路,这就是中国的国情,不要多想!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6 11:01:00的发言:</b><br/>89用的是83的炮。这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更何况两种炮的修正表是一样的。</div><p></p><p>呵呵,你说的是79-82年搞的那个两栖自行榴弹炮吧,它用的是83,可是没有装备,只有样车,89应该是96的炮</p><p>据说下马是因为83上车后性能不佳,不过当时的83本身也不成熟还没有生产定型。&nbsp;</p><br/>
<p>弹道性能相同或者接近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其他部分的构造有很大差别,这就是两种炮的最大不同。</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唯物</i>在2006-5-8 21:1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6 11:01:00的发言:</b><br/>89用的是83的炮。这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更何况两种炮的修正表是一样的。</div><p></p><p>呵呵,你说的是79-82年搞的那个两栖自行榴弹炮吧,它用的是83,可是没有装备,只有样车,89应该是96的炮</p><p>据说下马是因为83上车后性能不佳,不过当时的83本身也不成熟还没有生产定型。&nbsp;</p><br/></div><p></p>还没正式定型的型号就要发展衍生型号的装备,太慌了吧!
83当年定型也是一波三折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iangl</i>在2006-5-9 17:09:00的发言:</b><br/>唯物把这个一波三折给简单讲讲嘛</div><p></p>83能够装备,的确几经波折,偶只知道一点,唯物如果了解更多,可以发帖摆摆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喜之狼</i>在2006-5-9 17:2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iangl</i>在2006-5-9 17:09:00的发言:</b><br/>唯物把这个一波三折给简单讲讲嘛</div><p></p>83能够装备,的确几经波折,偶只知道一点,唯物如果了解更多,可以发帖摆摆 !</div><p></p><p>我是看的兵工科技上的。</p><p>转原文:</p><p>◆马福球简介<br/><br/>  马福球(1937-),1958年7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曾任该学院火炮设计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太原机械学院火炮设计教研组副主任;太原某炮厂设计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著作与科研成果有:《武器实验的电测法》、《对加速火炮现代化的四点意见》。他主持研制成功的83式122毫米榴弹炮系统是我国第一门完全自行研制成功并正式装备部队和外贸出口的火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br/></p><p><font size="3">◆我国自研火炮第一门-83式122毫米榴弹炮<br/><br/>  记:您真正参与的项目就是54-1炮了?<br/>  马:那时54-1炮还在生产攻关,交不出炮呀。但与此同时,太原炮厂也在搞新炮,就是射程达15千米的122毫米榴弹炮(54式炮是12千米,准确讲应该是11.8千米),这是122毫米榴弹炮的第二代产品,跟苏联、美国是同步的。苏联是D30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制成功,从1938年到六十年代,苏联火炮有了第二代的跨越。<br/><br/>  记:那我们把射程定为15千米是不是就是沿着美苏的思路?<br/>  马:对,这就是同级对等。美国是105毫米榴弹炮,原来就是10~12千米左右,到了第二代时也就是15千米,我们也要跨出这一步。我们是在1958年提出的研制任务。人家是在六十年代定型的,我们的起点并不晚,但人家研制成功了,我们并没有研制出来。<br/>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也研制出了一型新122毫米榴弹炮,最大的问题是尾焰,打完一发弹后,拉开炮闩,就喷出火焰来,容易烧着操作人员,此外就是容易暴露目标。后膛炮是不允许有尾焰的,大的尾焰是后膛炮的大忌。无后坐力炮后来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它的尾焰太大。另一个问题就是太重,约3吨。<br/><br/>  记:是全重吗?<br/>  马:是全炮重,行军状态的重量。第三个问题就是缓冲不行。为什么呢?因为采用的是气胎缓冲,没有行军缓冲装置,自补气胎缓冲不可靠,最后就没有定型。这是自研122毫米榴弹炮的第一轮。<br/>  第二轮就是林彪上台后所主张的轻型炮,就是轻型122毫米榴弹炮。原来54式122毫米榴弹炮全重是2.5吨,轻122毫米榴弹炮要求是1.8吨,要减轻700千克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能减下来就相当厉害了,轻122毫米榴弹炮在文革期间继续研制。我到太原炮厂时那型炮正在作鉴定。但动力特性没有设计好,一打炮就跳动的厉害,大架轴向稳定性不好,连续射击时导致失效,反后坐装置的内筒也存在压稳失效而出现不允许有的变形。继续打炮时,竟然把炮大架给打坏了,这样,轻122毫米榴弹炮项目就终止了。要自行研制新122毫米榴弹炮,射程增加,还得减重量。后来炮兵方面也觉得重量可以不必太强调,但射程必须上去,只要能抓好射程就可以了,15千米是主要的性能指标。<br/>  第三次研制就是从1970-1971年开始的,各项战技指标又有所调整,又要射程远,还不要太重,至少得维持原炮重。当然,最好也能360度旋转,要像苏联、美国的第二代师一级榴炮一样。这时,太原炮厂提出一种方案,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也提出一个方案。相比来看,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方案新技术较多。<br/><br/>  记:这个方案里都运用了哪些新技术?<br/>  马:比如说,采用了底凹新弹,改善了弹的飞行气动特性,流线形好,弹形系数好,外弹道阻力小,打得远。底凹弹技术是从美国学来的,当时美国主张底凹弹(其实美国先搞火箭增程弹,但底凹弹的射弹密集度比火箭增程弹好),而苏联搞的是火箭增程弹,就是在炮弹后面装了火箭,在打出炮弹后还有推力。当时,我国对于底凹弹还处于摸索阶段。另外,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还参照了美军M102/105榴弹炮的下大架结构。此外,也还采取了苏联的D30三条腿大架布置形式,用来实现环射。<br/><br/>  记:这是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的方案,那太原炮厂的方案呢?<br/>  马:太原炮厂的方案并不能360度环射,还是偏向于两条腿的设计思路。<br/><br/>  记:两条腿的方向射界能达到多少?<br/>  马:是正负27度。你要调大方向,抬动大架就可以实现。当时是这么想的。部队里也有两种意见,认为调动大架来换方向也是可以的,我们的主张是,新122毫米榴弹炮能打到15千米是主要矛盾。最后,在评审会上,太原炮厂的设计方案被淘汰,主要反对意见是太原炮厂方案没有实现360度环射。<br/>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的方案被评审会通过。但在靶场试射时,却无法让军方满意。但它的弹药和内弹道系统设计得很成功,我们后来还用了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的内弹道方案。<br/>  我们的方案评审会虽然没有通过,但厂里让我们继续研制。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方案出不了靶场后,部队又来找我们。我们的方案还是主张两条腿。为了减轻重量,后来我们设计方案全炮重只有2.7吨,比原来2.5吨只增加了200千克,已经是很少了,而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的方案全炮重3吨。此外,我们的火炮打出的密集度很好。所以,我们火炮虽然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但15千米攻下来了,重量也差不多,而且我们也采用了一些新技术。<br/>  比方说炮口制退器应该说是所有火炮炮口制退器里最轻的一种,效率基本上在30%左右,跟美国所使用的效率基本接近。此外,我们使用的反后坐装置是一种新结构,用的是一个半制退机,就是身管底下用的是节退杆式驻退机,同54式一样,身管上面用的是驻退复进机,能够解决54-1式火炮复进不到位的问题,也能改善液量的大范围变化。<br/><br/>  记:最后结果如何呢?<br/>  马:54式122榴弹炮在我国使用的时间很长,在部队也深受欢迎。虽然笨重一些,但很皮实,精度好,也听指挥,可以说是指那打那。现在研制出的新炮要代替它,就不但要有远的射程,还要有它的皮实和可靠,这样部队才会欢迎。当时,太原炮厂方案打得还不错,是在厂里打的靶。后来机关领导找我,最终商定把360度环射的要求取掉了。后来该炮定型为83式122毫米榴弹炮,当时为什么要急着研制出来,主要原因是作为师级主炮,是苏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定型装备的火炮,建国30多年了,没有实质性的改进,部队反映强烈,老帅们只要批评我军装备落后,总把它狠点,军队中管装备研制的坐不住,工业部门的领导也坐不住。实际上1984年的建国35周年阅兵的装备中,我们83式火炮是真正意义上自行研制的国产货。<br/><br/>  记:该方案是从1979年开始的?<br/>  马:1979年就确定这个项目,归太原炮厂研制,任命我为总设计师。1983年完成设计定型并入选为1984年35周年国庆阅兵项目。以后批量生产并正式列装,替代54式和54-1式122毫米榴弹炮,并出口了一定数量。<br/><br/>  记:部队对83式122毫米榴弹炮的评价怎么样?<br/>  马:部队评价还是很好的,起码射程满足了要求。但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队有些不满意。作为设计人员我们也觉得不满意。说实话,由于时间太紧,技术上也欠火候。任何一型炮只要一定型,要想再改动就不太容易了,那些先天性的问题就慢慢暴露出来。<br/><br/>  记:在83式研制过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br/>  马:可以这样说,83式122榴弹炮是站在前三轮火炮研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整个研制过程很短。从1979年立项、任命总师,到1982年进靶场、做完试验。在不到3年时间内就做完定型试验,时间上是非常之短的。</font></p><p><font size="3">记:83式都出口过哪些国家?出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br/>  马:出口东南亚的一些小国家,像斯里兰卡等,大概出口过170多门。外国客户选择83式,可以和苏联研制的出口非常广泛的D30对应起来用。对于D30型火炮,我的看法是,在丛林地带、山丘地带、水网稻田等地形不适用,因为它的三条大架结构只适应于大平原作战,像伊朗那样的沙漠地带就较适应。但在我国西南及东南亚地域,D30火炮根本不适应。<br/>记:83式122毫米榴弹炮有没有过实战经验?<br/>  马:实战方面,外国可能用过。83式研制成功后我们国家就没有再打过仗,也就没有用上。不过在火炮的研制过程中我曾走访过部队。<br/><br/>  记:那是什么时候的事?<br/>  马:"中越边境冲突"后我去访问过部队,我应该也是走过了二万五千里路。只不过我是坐火车、坐汽车"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笑)。<br/><br/>  记:您那时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br/>  马:主要是考察部队对火炮的使用情况。当时部队使用的太原炮厂火炮有三种型号:85毫米加农炮、122毫米榴弹炮、130毫米火箭炮,这些都是主要的装备。当时五机部和军械部让我带队,工厂有关人员和驻厂军代表派员组团走访参战部队。<br/><br/></font></p>
唯物连兵工也看?
83是垃圾,垃圾,大大的垃圾。用的真是让人极度的不爽,三天两头出点小毛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12 12:59:00的发言:</b><br/>83是垃圾,垃圾,大大的垃圾。用的真是让人极度的不爽,三天两头出点小毛病。。。</div><p>人家总师都自己承认了,你们还怨个什么劲儿啊!</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喜之狼</i>在2006-5-12 14:15: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12 12:59:00的发言:</b><br/>83是垃圾,垃圾,大大的垃圾。用的真是让人极度的不爽,三天两头出点小毛病。。。</div><p>人家总师都自己承认了,你们还怨个什么劲儿啊!</p></div><p>能不怨嘛,倒霉的是我们啊。</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12 20:06: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喜之狼</i>在2006-5-12 14:15: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6-5-12 12:59:00的发言:</b><br/>83是垃圾,垃圾,大大的垃圾。用的真是让人极度的不爽,三天两头出点小毛病。。。</div><p>人家总师都自己承认了,你们还怨个什么劲儿啊!</p></div><p>能不怨嘛,倒霉的是我们啊。</p></div><p>好在还没实战!你们就认鸟吧!</p>
83上定型和96年定型的,技术含量也不一样,96年的开始装备后,83年的应该不装备了,但部队已经装备的仍可继续使用。
<p>我们应该发展一种新的轻型化的122榴弹炮!</p>
<p>因为83式有固定的发射方位角,而96式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自己就是一个复员兵,而且我的专业也正是这个炮所以很了解</p><p></p>
对火炮了解不是很多,看贴不说话。
83-122L是太原某厂自己设计生产的,前后化了十多年的时间,96-122是该厂仿毛子的D-30-122L。毛子的D-30-122L比我们自己设计的好不少。一是身管设计的很好,射击寿命高,射程又远,改进时技术潜力很大。二是可360度环射。三是全炮行军长度极短。只所两种同时列装,是因为列装83-122时,D-30-122才刚搞到手,还没有仿制出来。等仿制出来后,在96年定型列装,于是83-122L 便停产了。
83虽然不完美,但是毕竟是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种大口径火炮
<p>人们认为同时装备2种同口径火炮的原因和坦克的情况差不多,</p><p>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和所处的战略方向不同,所以应该会</p><p>有所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