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沈飞歼11B战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08:08
<p><br/><br/></p><p><br/>沈飞歼11B战机<strong><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B</font>是我国在引进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font>生产技术的基础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创新发展的全国产化的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该机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U-27CK</font>飞机基础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保持原有总体布局和功能系统性能不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发动机换装了国产太行发动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火控雷达换装了国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74</font>型雷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并能加挂国产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L-12</font>导弹等武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B</font>与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CK</font>相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飞机重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飞行性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机体寿命等基本不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开发此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主要使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全国产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提高我空军武器战备完好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降低对俄方的依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该机已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3</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日首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定型投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沈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1</font>所还打算在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B</font>基础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进一步改进研制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多用途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型号估计是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C.</font></font></strong></p><div class="entry-body-top">BY - thunderclap</div><div class="entry-body">近来有关国产第三代战斗机定型的报道公之于众,应该是成飞的歼10项目终于定型,即将装备我空军部队。<br/>  我国的战斗机生产、研制、开发都隶属于中航一集团,而中航一集团所辖的沈飞、成飞公司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苏霍伊、米格”。中国的战斗机只有这2家飞机公司有能力生产,看着成飞重点型号二十年磨一剑,取得如此的成绩,而沈飞依然在组装苏27、继续“小步快跑”的歼8F、H、G等型号。作为一个国内一流的飞机公司,什么时候开始新型号的开发、研制呢&nbsp;<font color="#f2f1f1"><br/></font>  关于沈飞的新型号预研,我们不得而知。但是,2004年珠海航空展后传出的沈飞在组装95架苏27SK型号散件完成后,将不再组装、生产苏27SK。期间,传闻苏27的设计总师科尼舌夫表示:中国同行在改进苏27方面作出的成绩是卓有成效的,甚至是”令人感动“的。基于这些,我们应该可以得出:沈飞在苏27组装、生产过程中,并不是消极的去完成加工任务,而是针对上个实际开始服役的、相对落后的苏27的航电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开发出一套用于改进苏27系统的自主系统,可以说:歼11B计划就是这个新系统的集中体现。<br/>  一:歼11B计划的来由&nbsp;<font color="#f2f1f1"><br/></font>  苏-27的引进之初,我国就把苏27的国产化作为引进、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制订了分步骤,先进行进口散件的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利用我国近年来在飞机控制、航空电子与欧洲交流、航空标准向美国看齐的基础上,开发研制自主的一套改装系统,用于苏27的改进,以适应新的作战任务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国产化。由此,经过边组装、边改进,最终出现歼-11B这一型号。<br/>  二:歼11B计划涉及的方面&nbsp;<font color="#f2f1f1"><br/></font>  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为了跟上西方国家以电传操纵系统为核心的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展,有针对性的研制、装备了苏-27、米格29。其中苏27因为优异的性能被中国选择,成为中、苏第二次军事合作的典范,引进并自己生产。<br/>  但是,由于当初引进的苏27SK型号,是设计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所使用的技术水平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而在中国引进、生产的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苏27的技术局限、落后显露无疑。<br/>  首先是苏27的功能单一,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战斗机的功能多样性。简单的对空作战,其落后的火控系统,分布式的操作模式(发射一枚导弹,要打开很多的开关),缺乏对地攻击的火力控制,只能发射火箭弹、普通炸弹,不能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通过各种报道,我国的战斗机雷达发展进步很快,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摈弃俄制设备的粗大、笨重,新一代的PD雷达也定型,因此,改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br/>  其次是落后的操作界面,当今的第三代战斗机,已经普遍使用”玻璃化“坐舱的设计,集中式控制系统,让战斗机飞行员能够从容地操纵飞机进行飞行、作战。在这样要求下,苏27显得尤其落后,就连目前国内在研制、生产的飞机也不如。而在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我国的航空电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俄方,这就为改进苏27的创造了条件。<br/>  随着我国新的空军作战、指挥方式的转变,以前飞行员习惯于听从地面引导作战方式必将淘汰。而新的空中预警机的服役,空中指挥战斗机编队,强调编队飞机之间的协作,包括图象、数据的适时传输,不同电子系统之间的兼容与联结,都是重要的改进方面。在研制预警机的同时,数据链成为有效的沟通纽带。不同国家、标准系统之间的兼容是苏27要必须发展自主的电子系统。<br/>  新材料、新技术在原机型上的运用,也是摆脱一味仿制,走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动机的进口、维修、更换是极其昂贵的。用自主发展的新型发动机,不但能挣脱进口的制约,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改进飞机的性能。<br/>  三:歼11B计划的影响&nbsp;<font color="#f2f1f1"><br/></font>  歼11B计划是沈飞再一次腾飞的象征。50年前,中国的飞机工业第一次就是从引进、组装开始的!10年前,又在沈飞,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合作。机遇不会永远这样,中国的航空工业也不会永远重复,中国的战斗机不会永远仿制!<br/>  消化、吸收,通过引进第三代战斗机的技术,让沈飞连贯地学习到苏联――俄罗斯飞机工业的发展方式、研究特点、技术脉搏。对于沈飞自主发展歼11B计划,乃至下一代战斗机都是“点睛之笔“。</div><p></p><p><br/><br/><br/></p><p>&nbsp;</p><p><br/><br/><br/>历史故事:解放军空军曾拥有包括歼-6、歼-7、歼-8现役主力战机约5000余架,现役战斗机数量上为世界第一。正如在之前的页面中我们看到的,即使是最先进的歼-8系列与美俄战斗机相比,也有着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实际上歼-8系列与美俄第二代典型战斗机,如米格-23、F-4等相比,只是略有优势,甚至某些方面还远远不如,例如对地攻击能力。89年政治风波促使了西方对中国的军事孤立和包围,苏联瓦解、东欧巨变使得中国必须独自支撑社会主义的大旗。海湾战争更令中国领导层认识到,科技是战斗力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br/><br/><br/>89风波、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之后,西方开始将头号敌人由苏联转为中国,我国周边形势也越见吃紧。在我国周边,以美国为首、部分国家参与,形成了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包围圈。台独势力走上前台,进而台独思想成立了台湾政治的主调。台湾军方分别自美、法引进150架F-16A/B和60架幻影2000-5战机。韩国、朝鲜、马来西亚与印尼等国,也分别引进F-16、F-18、米格-29等高性能战机。此时若不再想想办法,解放军空军如果离开广阔的国土,恐怕会真的不堪一击。但另一个有利因素也相应出现,那就是苏联与中国关系解冻,戈尔巴乔夫访华,重开中苏交往之门。随后俄罗斯经济恶化,急需硬通货,大量抛售先进武器装备。而我国经济起飞,一拍即合也是很自然的。1992年俄独立之初,俄中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同总额就已达到了18亿美元。 <br/><br/><br/><br/>1990年9月17日,包括多位高级将领在内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参观了莫斯科城外的库宾卡空军基地。此基地是俄罗斯军事航空的重要试飞基地。当时传媒中吹得神乎其神的米格-29做了飞行表演,不想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架米格-29做低空特技时突然坠毁,机毁人亡。据传当时苏联拒绝了中国购买苏-27的要求,极力推荐米格-29。但中国人清楚的知道米格-29和苏-27相比只不过是一个低档前线战斗机。苏-27采用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虽然比不上西方数字电传操纵,但比起米格-29的液压操纵有质的飞跃。苏-27使用的AL-31F涡扇发动机也比米格-29使用的RD33推力更大,在推重比和使用寿?细?窃妒ず笳摺V泄??圆换嵋?罹⒌拿赘?29,而是选择一定数量的优秀的苏-27,配以研制中的国产中等性能战斗机,形成21世纪中国空军战斗机的主力。 <br/><br/>中国人一向相信凡事只有“靠自己”才是真正可靠的,而且中国国土辽阔,对战斗机数量要求大,没有那么多钱购买大量的进口货。中国希望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行研制,或者只购买少量的样品,只有在紧迫的情况下才会成批大量引进外国战斗机。因此中方与苏联/俄罗斯洽谈引进苏-27一开始就立足于引进其生产线。当然无论从学习、掌握的角度看,还是从应付紧迫局势的角度看,首期购买一定数量的苏-27也是非常必需的。1990年11月在中方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关于引进首批苏-27SK战机的双边协议,这是自建国以来数额最大的引进行动,也是苏-27首次对外出口。消息震动了西方,“中国威胁论”一时间闹得有眉有眼。 <br/><br/><br/>1992年6月27日首批共12架苏-27战斗机,其中包括8架苏-27SK单座型和4架苏-27UBK双座教练型,由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吉达机场起飞,经蒙古于当日上午10时15分安全飞抵中国空军芜湖基地。苏-27正式加入了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1992年11月8日,所有订购的战斗机全部交付,并额外得到了两架供研究测试使用。之后中俄之间继续苏-27的贸易,包括上述12架苏-27在内,中国共有苏-27SK和UBK共26架。1995年中国采购第二批,但型号变为更先进的苏-27SMK,共24架。另一个说法是到此时中国获得苏-27SK和UBK共48架。 <br/><br/><br/><br/>根据客户的意见,苏-27SMK飞机作了三方面的改进。一、增加空中受油能力和增挂副油箱,空中加油管装在机身左侧,不用时可以收放以减少飞行阻力。机翼下3号和4号挂架可各挂一个500升副油箱。机翼内油箱容积也稍加大,油量增至9965千克,这样SMK即使不进行空中加油,在带副油箱飞行、用完投掉的情况下,航程可达4390千米,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北京可直飞新加坡。如只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可飞行5200千米。最长留空时间约7小时。二、SMK增加了对地攻击能力。最大外挂重量从S型的4000千克增加到8000千克。可使用多种空对地导弹。例如每枚重量330千克的无线电指令制导的X-25PD型,每枚重量640千克的电视制导的X-29TD型,每枚重量680千克的反辐射导弹X-31P以及每枚重量875千克的电视制导的X-59K型等。也可以挂KAB-500KR激光制导炸弹和多种非制导炸弹、火箭等武器。增加使用R-77先进空空导弹的能力。仍装有GSH-301 30毫米航炮,150发炮弹。三、导航和电子设备改用最新改进型号,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换装西方电子设备,如法国仪表着陆系统、多功能彩色显示器。随后军方与航空制造部门之间展开了仿制苏-27的争论。空军认为用苏-27替换歼-6、歼-7机群是非常有效而快捷的办法,而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短期内无法装备服役。但对于航空工业部门,研制自己的战斗机意味着保持国家航空科研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自己的饭碗。因此航空工业普遍希望将苏-27上获得的先进技术用于改进国产战斗机,如用AL-31F发动机装备歼-10战机,用R-27、R-73空空导弹装备歼-7、歼-8。因此航空工业部门认为仿制苏-27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的项目。此外,航空行业内部还存在着畏难心理,部分人员甚至抱着歼-8II不放,认为无需仿制苏-27。之后中央作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决心,既要独立研制新一代战斗机,又要尽快将苏-27国产化。国产化的苏-27将命名为歼-11。 <br/><br/><br/><br/>俄罗斯其实不想出售生产线,只想出售成品赚钱。中方谈判时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得不到生产线,采购量将不超过48架。1993年,双方商定由俄方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联合生产苏-27,基准型号为苏-27SMK,引进设备金额约1.5亿美元。1993年10月中央军委将苏-27正式列入空军装备发展序列,由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负责仿制生产。1993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解放军总参装备部联合发出关于仿制苏-27与AL31F涡扇发动机的文件。苏-27战机的改装仿制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br/><br/>沈飞工业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战斗机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歼击机摇篮”。可惜沈飞后劲不济,在独立研制的新战斗机的竞争中败给了后起之秀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这当然有国家扶持创业相对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的成飞的原因,但也有沈飞内部的原因。沈飞的拳头产品歼-8系列战斗机外销工作非常差劲,而成飞公司的歼-7M/P则赚了不少外汇。沈飞上述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公司内缺乏拼搏向上的精神是主要原因,总是希望国家给予项目投资,而不是自行打开市场大门。其歼-8系列可以说是这一精神状态下的代表作,性能非常的一般化,交差思想严重。其改进型一改再改,性能流于平淡,结果军方根本看不上,外国人更是只考虑歼-7系列。获得国产苏-27的主导权,让沈飞公司绝处逢生。根据协议俄方分三年提供120套散件,由沈飞公司负责组装,并按20%的年进度将苏-27国产化。俄方将提供技术支援与人员培训,并与中方合作改建沈阳飞机工业公司。 <br/><br/>苏-27的国产化是分多个步子走的,开始时进行进口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仿制雷达、发动机,全面实现国产化。最初将采用散件组装的形式,至2002年根据公开报道判断,组装已获得成功。此后进而谋求提高国产化程度,逐步加入自己的产品和改进,例如优于俄罗斯相应产品的国产电子设备等,最终彻底提高国产歼-11的技术水平。据称届时将出现歼-11B这一型号。从俄罗斯订购的SK成品机在80架左右,整个协议的金额约在60亿美元上下。1996年,俄罗斯正式批准了向中国出口200架苏-27SK战斗机生产许可证的合同,总价值25亿美元(一说60亿美金)。 <br/><br/><br/>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关于苏-27的中俄协议分两部分,一是改造沈飞,引进生产线仿制;二是俄罗斯向中国提供苏-27SK的成品及散件,总数量为200架。先引进24架苏-27SK成品,后由中国组装进口散件。此外有一条很重要的补充协议,当中方国产化进度跟不上时,由俄罗斯提供成品机补上。台海形势也要求立即装备更多的先进战斗机。国内率先装备苏-27的部队包括负责模拟主要假想敌的“蓝军”部队,此前“蓝军”由于缺乏先进战斗机,模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影响练习效果。还有一种说法是俄罗斯送到中国的部分苏-27是直接从防空军现役部队中过来的“二手货”,据说但因为俄厂家全新生产的苏-27质量水平有波动,虽然苏联解体前装备的苏-27到我们手里就等于“二手货”,但却比全新生产的要好用。 <br/><br/>1998年12月16日,沈飞组装的苏-27成功首飞,首席试飞员为空军第一试飞大队大队长付国祥。军委领导亲自观摩了首飞过程。这标志着仿制苏-27工作的第一个胜利。 <br/><br/><br/>苏-27的机械制造技术是我国未曾体验过的,需要一个全新的学习、掌握过程。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先行对苏-27的制造技术开展分析研究并形成指导文件,翻译编写了《飞机结构工艺初探》、《飞机机体关键制造技术分析》等大量资料,加快了沈飞具体学习、掌握制造技术的步伐。 <br/><br/>经过努力,第一次在国产苏-27飞机主承力结构中大量采用了钛合金焊接结构;获得了整体壁板压弯成形、防尘隔栅电火花加工、钛合金化铣、电子束钎焊散热器等科研成果;完成了电子束焊接起落架项目,为国家和用户节约了资金,也使电子束焊接设备及工艺技术上了一个台阶。 <br/><br/>总体来看,从组装转变到自行生产歼-11,这一过程是迅速而有效的。 <br/><br/>少见的R-27半主动雷达制导型空空导弹的照片 <br/><br/><br/><br/>苏-27的国产化研制工作中,导弹武器仍需不断的向俄方采购。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航天局八部在中距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武器方面提出对国内现有的霹雳11导弹作适当的改进,用来替代原有的中程导弹。由于两种导弹的差异,原用的导弹弹射装置无法满足两弹的需要。为此,需对该装置进行少量的改动,使浼饶艿?涠硎降嫉??帜艿?湮夜?孕醒兄频牡嫉?O峦嘉?易?27空空导弹等武器的专用车辆。 <br/><br/><br/><br/><br/><br/>在组装仿制和国产化中,在我国出厂的苏-27逐个批次性能有所提高,整机进口的苏-27也不断得到改进,尤其在电子设备方面。相信依靠我国现有某些远远优于俄罗斯的电子技术,国产歼-11最终将采用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安装多个多功能彩色显示器,改进电子对抗能力,增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br/><br/><br/><br/>我军苏-27飞行员的照片。头盔上方孔洞为不透明保护面具的观察孔。额头上的装置为头盔瞄准具。 <br/><br/>1998年9月1日国产化的苏-27首飞,12月16日由付国祥驾驶完成正式定型试飞。诚然,这批产品的国产化范围仅限于组装,但已能叫上歼-11。传闻99年1月到2000年12月,沈飞共生产了14架苏-27。1999年,中国再度进口28架苏-27UBK双座歼教机,到2002年底全部交付。 <br/><br/>发动机和雷达一直是解放军空军的软肋,甚至歼-10战斗机也在使用AL31F的改型AL-31FN。所幸我国最新研制的涡扇-10(FWS-10)涡扇发动机的成果显著。据称,FWS10推比达7.5,涡轮前温度1747K,加力温度2100K,净推力77.6千牛,加力推力132千牛。相比之下,AL31F推比7.1,涡轮前温度1665K,加力温度2050K,净推力72.8千牛,加力推力125千牛。 <br/>关于涡扇-10的来历:在与西方交恶前,据说我国获得了美国第三代战斗机的涡扇发动机核心机,以此开始了国产涡扇-10发动机的研制工作</p><p><br/>这个是改进后11b的座舱,上面那个是a的</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3 10:58:33编辑过]
<p><br/><br/></p><p><br/>沈飞歼11B战机<strong><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B</font>是我国在引进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font>生产技术的基础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创新发展的全国产化的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该机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U-27CK</font>飞机基础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保持原有总体布局和功能系统性能不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发动机换装了国产太行发动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火控雷达换装了国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74</font>型雷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并能加挂国产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L-12</font>导弹等武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B</font>与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CK</font>相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飞机重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飞行性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机体寿命等基本不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开发此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主要使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全国产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提高我空军武器战备完好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降低对俄方的依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该机已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3</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日首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定型投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沈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1</font>所还打算在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B</font>基础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进一步改进研制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多用途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型号估计是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C.</font></font></strong></p><div class="entry-body-top">BY - thunderclap</div><div class="entry-body">近来有关国产第三代战斗机定型的报道公之于众,应该是成飞的歼10项目终于定型,即将装备我空军部队。<br/>  我国的战斗机生产、研制、开发都隶属于中航一集团,而中航一集团所辖的沈飞、成飞公司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苏霍伊、米格”。中国的战斗机只有这2家飞机公司有能力生产,看着成飞重点型号二十年磨一剑,取得如此的成绩,而沈飞依然在组装苏27、继续“小步快跑”的歼8F、H、G等型号。作为一个国内一流的飞机公司,什么时候开始新型号的开发、研制呢&nbsp;<font color="#f2f1f1"><br/></font>  关于沈飞的新型号预研,我们不得而知。但是,2004年珠海航空展后传出的沈飞在组装95架苏27SK型号散件完成后,将不再组装、生产苏27SK。期间,传闻苏27的设计总师科尼舌夫表示:中国同行在改进苏27方面作出的成绩是卓有成效的,甚至是”令人感动“的。基于这些,我们应该可以得出:沈飞在苏27组装、生产过程中,并不是消极的去完成加工任务,而是针对上个实际开始服役的、相对落后的苏27的航电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开发出一套用于改进苏27系统的自主系统,可以说:歼11B计划就是这个新系统的集中体现。<br/>  一:歼11B计划的来由&nbsp;<font color="#f2f1f1"><br/></font>  苏-27的引进之初,我国就把苏27的国产化作为引进、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制订了分步骤,先进行进口散件的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利用我国近年来在飞机控制、航空电子与欧洲交流、航空标准向美国看齐的基础上,开发研制自主的一套改装系统,用于苏27的改进,以适应新的作战任务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国产化。由此,经过边组装、边改进,最终出现歼-11B这一型号。<br/>  二:歼11B计划涉及的方面&nbsp;<font color="#f2f1f1"><br/></font>  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为了跟上西方国家以电传操纵系统为核心的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展,有针对性的研制、装备了苏-27、米格29。其中苏27因为优异的性能被中国选择,成为中、苏第二次军事合作的典范,引进并自己生产。<br/>  但是,由于当初引进的苏27SK型号,是设计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所使用的技术水平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而在中国引进、生产的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苏27的技术局限、落后显露无疑。<br/>  首先是苏27的功能单一,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战斗机的功能多样性。简单的对空作战,其落后的火控系统,分布式的操作模式(发射一枚导弹,要打开很多的开关),缺乏对地攻击的火力控制,只能发射火箭弹、普通炸弹,不能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通过各种报道,我国的战斗机雷达发展进步很快,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摈弃俄制设备的粗大、笨重,新一代的PD雷达也定型,因此,改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br/>  其次是落后的操作界面,当今的第三代战斗机,已经普遍使用”玻璃化“坐舱的设计,集中式控制系统,让战斗机飞行员能够从容地操纵飞机进行飞行、作战。在这样要求下,苏27显得尤其落后,就连目前国内在研制、生产的飞机也不如。而在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我国的航空电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俄方,这就为改进苏27的创造了条件。<br/>  随着我国新的空军作战、指挥方式的转变,以前飞行员习惯于听从地面引导作战方式必将淘汰。而新的空中预警机的服役,空中指挥战斗机编队,强调编队飞机之间的协作,包括图象、数据的适时传输,不同电子系统之间的兼容与联结,都是重要的改进方面。在研制预警机的同时,数据链成为有效的沟通纽带。不同国家、标准系统之间的兼容是苏27要必须发展自主的电子系统。<br/>  新材料、新技术在原机型上的运用,也是摆脱一味仿制,走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动机的进口、维修、更换是极其昂贵的。用自主发展的新型发动机,不但能挣脱进口的制约,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改进飞机的性能。<br/>  三:歼11B计划的影响&nbsp;<font color="#f2f1f1"><br/></font>  歼11B计划是沈飞再一次腾飞的象征。50年前,中国的飞机工业第一次就是从引进、组装开始的!10年前,又在沈飞,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合作。机遇不会永远这样,中国的航空工业也不会永远重复,中国的战斗机不会永远仿制!<br/>  消化、吸收,通过引进第三代战斗机的技术,让沈飞连贯地学习到苏联――俄罗斯飞机工业的发展方式、研究特点、技术脉搏。对于沈飞自主发展歼11B计划,乃至下一代战斗机都是“点睛之笔“。</div><p></p><p><br/><br/><br/></p><p>&nbsp;</p><p><br/><br/><br/>历史故事:解放军空军曾拥有包括歼-6、歼-7、歼-8现役主力战机约5000余架,现役战斗机数量上为世界第一。正如在之前的页面中我们看到的,即使是最先进的歼-8系列与美俄战斗机相比,也有着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实际上歼-8系列与美俄第二代典型战斗机,如米格-23、F-4等相比,只是略有优势,甚至某些方面还远远不如,例如对地攻击能力。89年政治风波促使了西方对中国的军事孤立和包围,苏联瓦解、东欧巨变使得中国必须独自支撑社会主义的大旗。海湾战争更令中国领导层认识到,科技是战斗力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br/><br/><br/>89风波、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之后,西方开始将头号敌人由苏联转为中国,我国周边形势也越见吃紧。在我国周边,以美国为首、部分国家参与,形成了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包围圈。台独势力走上前台,进而台独思想成立了台湾政治的主调。台湾军方分别自美、法引进150架F-16A/B和60架幻影2000-5战机。韩国、朝鲜、马来西亚与印尼等国,也分别引进F-16、F-18、米格-29等高性能战机。此时若不再想想办法,解放军空军如果离开广阔的国土,恐怕会真的不堪一击。但另一个有利因素也相应出现,那就是苏联与中国关系解冻,戈尔巴乔夫访华,重开中苏交往之门。随后俄罗斯经济恶化,急需硬通货,大量抛售先进武器装备。而我国经济起飞,一拍即合也是很自然的。1992年俄独立之初,俄中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同总额就已达到了18亿美元。 <br/><br/><br/><br/>1990年9月17日,包括多位高级将领在内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参观了莫斯科城外的库宾卡空军基地。此基地是俄罗斯军事航空的重要试飞基地。当时传媒中吹得神乎其神的米格-29做了飞行表演,不想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架米格-29做低空特技时突然坠毁,机毁人亡。据传当时苏联拒绝了中国购买苏-27的要求,极力推荐米格-29。但中国人清楚的知道米格-29和苏-27相比只不过是一个低档前线战斗机。苏-27采用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虽然比不上西方数字电传操纵,但比起米格-29的液压操纵有质的飞跃。苏-27使用的AL-31F涡扇发动机也比米格-29使用的RD33推力更大,在推重比和使用寿?细?窃妒ず笳摺V泄??圆换嵋?罹⒌拿赘?29,而是选择一定数量的优秀的苏-27,配以研制中的国产中等性能战斗机,形成21世纪中国空军战斗机的主力。 <br/><br/>中国人一向相信凡事只有“靠自己”才是真正可靠的,而且中国国土辽阔,对战斗机数量要求大,没有那么多钱购买大量的进口货。中国希望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行研制,或者只购买少量的样品,只有在紧迫的情况下才会成批大量引进外国战斗机。因此中方与苏联/俄罗斯洽谈引进苏-27一开始就立足于引进其生产线。当然无论从学习、掌握的角度看,还是从应付紧迫局势的角度看,首期购买一定数量的苏-27也是非常必需的。1990年11月在中方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关于引进首批苏-27SK战机的双边协议,这是自建国以来数额最大的引进行动,也是苏-27首次对外出口。消息震动了西方,“中国威胁论”一时间闹得有眉有眼。 <br/><br/><br/>1992年6月27日首批共12架苏-27战斗机,其中包括8架苏-27SK单座型和4架苏-27UBK双座教练型,由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吉达机场起飞,经蒙古于当日上午10时15分安全飞抵中国空军芜湖基地。苏-27正式加入了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1992年11月8日,所有订购的战斗机全部交付,并额外得到了两架供研究测试使用。之后中俄之间继续苏-27的贸易,包括上述12架苏-27在内,中国共有苏-27SK和UBK共26架。1995年中国采购第二批,但型号变为更先进的苏-27SMK,共24架。另一个说法是到此时中国获得苏-27SK和UBK共48架。 <br/><br/><br/><br/>根据客户的意见,苏-27SMK飞机作了三方面的改进。一、增加空中受油能力和增挂副油箱,空中加油管装在机身左侧,不用时可以收放以减少飞行阻力。机翼下3号和4号挂架可各挂一个500升副油箱。机翼内油箱容积也稍加大,油量增至9965千克,这样SMK即使不进行空中加油,在带副油箱飞行、用完投掉的情况下,航程可达4390千米,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北京可直飞新加坡。如只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可飞行5200千米。最长留空时间约7小时。二、SMK增加了对地攻击能力。最大外挂重量从S型的4000千克增加到8000千克。可使用多种空对地导弹。例如每枚重量330千克的无线电指令制导的X-25PD型,每枚重量640千克的电视制导的X-29TD型,每枚重量680千克的反辐射导弹X-31P以及每枚重量875千克的电视制导的X-59K型等。也可以挂KAB-500KR激光制导炸弹和多种非制导炸弹、火箭等武器。增加使用R-77先进空空导弹的能力。仍装有GSH-301 30毫米航炮,150发炮弹。三、导航和电子设备改用最新改进型号,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换装西方电子设备,如法国仪表着陆系统、多功能彩色显示器。随后军方与航空制造部门之间展开了仿制苏-27的争论。空军认为用苏-27替换歼-6、歼-7机群是非常有效而快捷的办法,而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短期内无法装备服役。但对于航空工业部门,研制自己的战斗机意味着保持国家航空科研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自己的饭碗。因此航空工业普遍希望将苏-27上获得的先进技术用于改进国产战斗机,如用AL-31F发动机装备歼-10战机,用R-27、R-73空空导弹装备歼-7、歼-8。因此航空工业部门认为仿制苏-27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的项目。此外,航空行业内部还存在着畏难心理,部分人员甚至抱着歼-8II不放,认为无需仿制苏-27。之后中央作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决心,既要独立研制新一代战斗机,又要尽快将苏-27国产化。国产化的苏-27将命名为歼-11。 <br/><br/><br/><br/>俄罗斯其实不想出售生产线,只想出售成品赚钱。中方谈判时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得不到生产线,采购量将不超过48架。1993年,双方商定由俄方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联合生产苏-27,基准型号为苏-27SMK,引进设备金额约1.5亿美元。1993年10月中央军委将苏-27正式列入空军装备发展序列,由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负责仿制生产。1993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解放军总参装备部联合发出关于仿制苏-27与AL31F涡扇发动机的文件。苏-27战机的改装仿制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br/><br/>沈飞工业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战斗机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歼击机摇篮”。可惜沈飞后劲不济,在独立研制的新战斗机的竞争中败给了后起之秀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这当然有国家扶持创业相对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的成飞的原因,但也有沈飞内部的原因。沈飞的拳头产品歼-8系列战斗机外销工作非常差劲,而成飞公司的歼-7M/P则赚了不少外汇。沈飞上述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公司内缺乏拼搏向上的精神是主要原因,总是希望国家给予项目投资,而不是自行打开市场大门。其歼-8系列可以说是这一精神状态下的代表作,性能非常的一般化,交差思想严重。其改进型一改再改,性能流于平淡,结果军方根本看不上,外国人更是只考虑歼-7系列。获得国产苏-27的主导权,让沈飞公司绝处逢生。根据协议俄方分三年提供120套散件,由沈飞公司负责组装,并按20%的年进度将苏-27国产化。俄方将提供技术支援与人员培训,并与中方合作改建沈阳飞机工业公司。 <br/><br/>苏-27的国产化是分多个步子走的,开始时进行进口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仿制雷达、发动机,全面实现国产化。最初将采用散件组装的形式,至2002年根据公开报道判断,组装已获得成功。此后进而谋求提高国产化程度,逐步加入自己的产品和改进,例如优于俄罗斯相应产品的国产电子设备等,最终彻底提高国产歼-11的技术水平。据称届时将出现歼-11B这一型号。从俄罗斯订购的SK成品机在80架左右,整个协议的金额约在60亿美元上下。1996年,俄罗斯正式批准了向中国出口200架苏-27SK战斗机生产许可证的合同,总价值25亿美元(一说60亿美金)。 <br/><br/><br/>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关于苏-27的中俄协议分两部分,一是改造沈飞,引进生产线仿制;二是俄罗斯向中国提供苏-27SK的成品及散件,总数量为200架。先引进24架苏-27SK成品,后由中国组装进口散件。此外有一条很重要的补充协议,当中方国产化进度跟不上时,由俄罗斯提供成品机补上。台海形势也要求立即装备更多的先进战斗机。国内率先装备苏-27的部队包括负责模拟主要假想敌的“蓝军”部队,此前“蓝军”由于缺乏先进战斗机,模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影响练习效果。还有一种说法是俄罗斯送到中国的部分苏-27是直接从防空军现役部队中过来的“二手货”,据说但因为俄厂家全新生产的苏-27质量水平有波动,虽然苏联解体前装备的苏-27到我们手里就等于“二手货”,但却比全新生产的要好用。 <br/><br/>1998年12月16日,沈飞组装的苏-27成功首飞,首席试飞员为空军第一试飞大队大队长付国祥。军委领导亲自观摩了首飞过程。这标志着仿制苏-27工作的第一个胜利。 <br/><br/><br/>苏-27的机械制造技术是我国未曾体验过的,需要一个全新的学习、掌握过程。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先行对苏-27的制造技术开展分析研究并形成指导文件,翻译编写了《飞机结构工艺初探》、《飞机机体关键制造技术分析》等大量资料,加快了沈飞具体学习、掌握制造技术的步伐。 <br/><br/>经过努力,第一次在国产苏-27飞机主承力结构中大量采用了钛合金焊接结构;获得了整体壁板压弯成形、防尘隔栅电火花加工、钛合金化铣、电子束钎焊散热器等科研成果;完成了电子束焊接起落架项目,为国家和用户节约了资金,也使电子束焊接设备及工艺技术上了一个台阶。 <br/><br/>总体来看,从组装转变到自行生产歼-11,这一过程是迅速而有效的。 <br/><br/>少见的R-27半主动雷达制导型空空导弹的照片 <br/><br/><br/><br/>苏-27的国产化研制工作中,导弹武器仍需不断的向俄方采购。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航天局八部在中距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武器方面提出对国内现有的霹雳11导弹作适当的改进,用来替代原有的中程导弹。由于两种导弹的差异,原用的导弹弹射装置无法满足两弹的需要。为此,需对该装置进行少量的改动,使浼饶艿?涠硎降嫉??帜艿?湮夜?孕醒兄频牡嫉?O峦嘉?易?27空空导弹等武器的专用车辆。 <br/><br/><br/><br/><br/><br/>在组装仿制和国产化中,在我国出厂的苏-27逐个批次性能有所提高,整机进口的苏-27也不断得到改进,尤其在电子设备方面。相信依靠我国现有某些远远优于俄罗斯的电子技术,国产歼-11最终将采用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安装多个多功能彩色显示器,改进电子对抗能力,增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br/><br/><br/><br/>我军苏-27飞行员的照片。头盔上方孔洞为不透明保护面具的观察孔。额头上的装置为头盔瞄准具。 <br/><br/>1998年9月1日国产化的苏-27首飞,12月16日由付国祥驾驶完成正式定型试飞。诚然,这批产品的国产化范围仅限于组装,但已能叫上歼-11。传闻99年1月到2000年12月,沈飞共生产了14架苏-27。1999年,中国再度进口28架苏-27UBK双座歼教机,到2002年底全部交付。 <br/><br/>发动机和雷达一直是解放军空军的软肋,甚至歼-10战斗机也在使用AL31F的改型AL-31FN。所幸我国最新研制的涡扇-10(FWS-10)涡扇发动机的成果显著。据称,FWS10推比达7.5,涡轮前温度1747K,加力温度2100K,净推力77.6千牛,加力推力132千牛。相比之下,AL31F推比7.1,涡轮前温度1665K,加力温度2050K,净推力72.8千牛,加力推力125千牛。 <br/>关于涡扇-10的来历:在与西方交恶前,据说我国获得了美国第三代战斗机的涡扇发动机核心机,以此开始了国产涡扇-10发动机的研制工作</p><p><br/>这个是改进后11b的座舱,上面那个是a的</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3 10:58:33编辑过]
<p>已阅~~~~~~~~~~</p>[em02][em02][em02]
<p>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p>
不对,11B轻了很多.
<strong>保持原有总体布局和功能系统性能不变------某些DX说11比27还先进?</strong>
光座舱就先进多了.
11B航电也轻多了,为这个还加了配重.
一步到位,相当到位??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枢机主教</i>在2006-4-22 23:36:00的发言:</b><br/>苏27CK?</div><p>应当是俄文写法~~~~~~~~</p>
11当然比27先进,5楼你有不同意见吗
歼11B现在还没有量产列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风舞鹤影</i>在2006-4-23 0:17:00的发言:</b><br/>歼11B现在还没有量产列装~~</div><p></p>在网上看到那张战斗机和直升飞机同飞的图高兴坏了 但是还是希望军工同志门努力加快速度啊 全国人民都等急了
<p>“机载航电、武器、火控系统均改进为国产”</p><p>不错哦,发动机改为国产也不远了!!!</p><p>不过机壳还是要进口吗?</p>
<p>太行去年底才定型,怎么可能飞机就已投产??03年首飞的最快也只是11A而已</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4-22 23:30:00的发言:</b><br/>11B航电也轻多了,为这个还加了配重.</div><p></p><p>&nbsp;&nbsp;&nbsp;&nbsp; 大佬,你是咋知道滴.</p><p>莫非学习了曹冲称象??</p>
加配重是否说明气动飞控还不够好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狂人杀手</i>在2006-4-23 9:20: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22</i>在2006-4-22 23:30:00的发言:</b><br/>11B航电也轻多了,为这个还加了配重.</div><p></p><p>&nbsp;&nbsp;&nbsp;&nbsp; 大佬,你是咋知道滴.</p><p>莫非学习了曹冲称象??</p></div><p>貌似还不光凉粉帮帮主知道~<img alt="" src="http://www.cjdby.net/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5.gif"/>&nbsp;</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uitong</i>在2006-4-23 7:37:00的发言:</b><br/><p>太行去年底才定型,怎么可能飞机就已投产??03年首飞的最快也只是11A而已</p></div><p></p>11B现在没投产但03年是首飞了,昆仑当年没定型时歼8C不也飞了?
<p>那11A什么时候首飞的?</p>
不管进度怎样,现在歼11B才是真正的国产第三代了,歼10要等到在歼11上太行发动机的性能尤其是可靠性得到确认后,才能达到真正的国产,但估计时间不会太长了
所谓歼-11A就是指中国组装的<font size="2">苏-27SMK</font>战斗机,最大特点就是既具备对空能力,对敌方面只能使用常规炸弹和火箭弹。<br/>
<font size="2">中國航空報2002年12月有報道,中國用組裝的Su-27改換國產新發,試飛成功,首飞应该是这个时间。</font>
<p>J11A应该装部分国产航电,座舱有变化,J11B就算算是03首飞吧[em04]</p><p></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军情观察员</i>在2006-4-23 10:19:00的发言:</b><br/><font size="2">中國航空報2002年12月有報道,中國用組裝的Su-27改換國產新發,試飛成功,首飞应该是这个时间。</font></div><p></p>这个指的是歼11WS,不是歼11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3 10:35:59编辑过]
偶估计J11A是在00-02年期间研制的
<p>同意风舞的观点,不过是不是没有歼11a这一说呀</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军情观察员</i>在2006-4-23 10:42:00的发言:</b><br/><p>同意风舞的观点,不过是不是没有歼11a这一说呀</p></div><p></p><p>有歼11A这个型号!此型号与歼11不同。</p><p>而且即便同是歼11A,不同时期生产的也有一定差别。</p>
简氏报道过苏霍伊向中国提供了几十套Su-27SK改进型航电组件,研盘J11A也装有那些改进的航电
歼-11,歼-11A,歼-11WS,歼-11B,歼-11双座,歼-11c应该是这样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军情观察员</i>在2006-4-23 10:54:00的发言:</b><br/>歼-11,歼-11A,歼-11WS,歼-11B,歼-11双座,歼-11c应该是这样</div><p>歼11WS是试验发动机的型号,不会列装的</p>
<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风舞鹤影,</font></strong>歼-11c应该可以超越su30吧
<p>急需装备国产化</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3 11:48:14编辑过]
歼11WS应该是WS10A进行试验的平台吧?歼11哪个不是WS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cnimitz</i>在2006-4-23 12:45:00的发言:</b><br/>歼11WS应该是WS10A进行试验的平台吧?歼11哪个不是WS的。</div><p></p>对,歼-11WS是一边装AL31,一边装WS10A的试验机~~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军情观察员</i>在2006-4-23 10:15:00的发言:</b><br/>所谓歼-11A就是指中国组装的<font size="2">苏-27SMK</font>战斗机,最大特点就是既具备对空能力,对敌方面只能使用常规炸弹和火箭弹。<br/></div><p></p>根本就没有什么苏-27SMK,这个型号只存在于纸面和媒介。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风舞鹤影</i>在2006-4-23 11:40: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军情观察员</i>在2006-4-23 11:19:00的发言:</b><br/><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风舞鹤影,</font></strong>歼-11c应该可以超越su30吧</div><p>不必等到歼11C,比空战能力歼11B就足以超越苏30了~~</p><br/></div><p>在不改变27气动外形的情况下,要在空战能力达到老大说的这个程度难道11B已经用了数字飞控系统??</p>
我看还是得等歼11C,去年军演打火箭弹确实比较尴尬。
哎,看来看去虚幻和大本营的老大都长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