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弊端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1:23:39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h class="f24"><font color="#05006c">军报批评中国军工弊端多 应多利用民企资源</font></th></tr><tr><td><hr size="1" bgcolor="#d9d9d9"/></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 class="f14" id="zoom"><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p>  据外电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签署命令,建立“统一航空建造公司”。该集团公司将包括俄罗斯所有的飞机制造公司,计划在10年内使航空设备的产量增长1.5倍,增加收入70亿美元,让该集团公司进入世界前五强。</p><p>&nbsp;</p><p>  前苏联的航空工业,曾经一度与美、欧并驾齐驱。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其航空工业也四分五裂,整体实力大大受挫。痛定思痛,普京正是要通过重新整合各种力量,打造俄罗斯的新一代“航空巨鳄”。 </p><p>&nbsp;</p><p>  对此,西方航空工业巨头都感到压力巨大,纷纷叫嚷:“北极熊就要苏醒。”</p><p>&nbsp;</p><p>  就俄罗斯航空工业来说,工厂还是那些工厂,技术还是那些技术,人员也还是那些人员,为什么一个“整合”就引起对手强烈的关注?</p><p>&nbsp;</p><p>  放眼世界,整合已经成为一种盘活现有资源,通过集成创新谋求强势竞争实力的通行法则。在西方的眼里,俄罗斯一旦运用这种法则整合其规模庞大的航空制造力量,必然脱胎换骨,重新成为西方的强劲竞争对手。</p><p>&nbsp;</p><p>  不可否认,让西方感到紧张的,还有这种整合可能带来的俄罗斯军事工业的脱胎换骨。在普京的计划中,被整合加入“统一航空建造公司”的,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米格、苏霍伊、伊留申和图波列夫公司,它们在军用飞机的研发制造领域,都具备相当实力。</p><p>&nbsp;</p><p>  也许,这才是“北极熊就要苏醒”真正带给西方的忧虑。无论如何,西方不愿意重新回到俄式战机翅膀的阴影之下。</p><p>&nbsp;</p><p>    长期以来,我国国防装备科研体制是一种单向结构,国有军工科研单位只对上级负责,单位之间缺乏交流,信息闭塞。</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国家投入了双倍的人财物力,往往只能得到同一个结果,投入的成本与效益不成比例。这样的弊端,也同时存在于国有军工企业、非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培育,许多非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成果都可以为军工科研直接利用。若军工部门再进行重复开发,结果只会事倍而功半。</p><p>&nbsp;</p><p>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的有机结合,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p><p>  </p></font></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h class="f24"><font color="#05006c">军报批评中国军工弊端多 应多利用民企资源</font></th></tr><tr><td><hr size="1" bgcolor="#d9d9d9"/></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 class="f14" id="zoom"><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p>  据外电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签署命令,建立“统一航空建造公司”。该集团公司将包括俄罗斯所有的飞机制造公司,计划在10年内使航空设备的产量增长1.5倍,增加收入70亿美元,让该集团公司进入世界前五强。</p><p>&nbsp;</p><p>  前苏联的航空工业,曾经一度与美、欧并驾齐驱。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其航空工业也四分五裂,整体实力大大受挫。痛定思痛,普京正是要通过重新整合各种力量,打造俄罗斯的新一代“航空巨鳄”。 </p><p>&nbsp;</p><p>  对此,西方航空工业巨头都感到压力巨大,纷纷叫嚷:“北极熊就要苏醒。”</p><p>&nbsp;</p><p>  就俄罗斯航空工业来说,工厂还是那些工厂,技术还是那些技术,人员也还是那些人员,为什么一个“整合”就引起对手强烈的关注?</p><p>&nbsp;</p><p>  放眼世界,整合已经成为一种盘活现有资源,通过集成创新谋求强势竞争实力的通行法则。在西方的眼里,俄罗斯一旦运用这种法则整合其规模庞大的航空制造力量,必然脱胎换骨,重新成为西方的强劲竞争对手。</p><p>&nbsp;</p><p>  不可否认,让西方感到紧张的,还有这种整合可能带来的俄罗斯军事工业的脱胎换骨。在普京的计划中,被整合加入“统一航空建造公司”的,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米格、苏霍伊、伊留申和图波列夫公司,它们在军用飞机的研发制造领域,都具备相当实力。</p><p>&nbsp;</p><p>  也许,这才是“北极熊就要苏醒”真正带给西方的忧虑。无论如何,西方不愿意重新回到俄式战机翅膀的阴影之下。</p><p>&nbsp;</p><p>    长期以来,我国国防装备科研体制是一种单向结构,国有军工科研单位只对上级负责,单位之间缺乏交流,信息闭塞。</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国家投入了双倍的人财物力,往往只能得到同一个结果,投入的成本与效益不成比例。这样的弊端,也同时存在于国有军工企业、非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培育,许多非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成果都可以为军工科研直接利用。若军工部门再进行重复开发,结果只会事倍而功半。</p><p>&nbsp;</p><p>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的有机结合,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p><p>  </p></font></td></tr></tbody></table>
自己都在算自己的账,不会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