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闻主笔: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理解令人震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1:34:46
<p>朝日新闻主笔: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理解令人震惊2006-04-10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北京)  五十川伦义</p><p>中日关系在战后60周年之际进一步恶化令人深感痛惜。今年又会怎样?小泉纯一郎首相秋天即将下台,也许中日关系会因此得到改善。但是,即便如此,从被认为是邦交正常化以来最糟糕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依然需要时间。</p><p>&nbsp;<br/>&nbsp;</p><p>要想加快恢复的步伐,就必须促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如果不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大胆地去做,亦难有成效。到了开展1亿3千万人民同13亿人民之间“全民外交”的时候了。</p><p>小泉首相与中国首脑的互访自2001年10月以后就停滞不前。最近在国际会议期间也不见了双方首脑的会晤。中国方面以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为由拒绝与其会面。</p><p>然而小泉首相并没有改变态度。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只能等到秋天以后。小泉作为执政的自民党总裁,其任期到9月结束。基本上,新的总裁将会在国会当选为新任首相。目前被认为最有竞争力的候选人是内阁官房长官、内阁秘书长安倍晋三、外相麻生太郎、财相谷垣祯一、原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等。福田、谷垣都把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当成问题,安倍、麻生则支持首相参拜。不过后面两人若真的当选,是否会采取和小泉一样的行动还并不清楚。因为对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反对的声音非常多。</p><p>去年6月,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同海部俊树、宫喜一、村山富市、桥本龙太郎、森喜朗5位前首相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应该慎重再慎重”。中曾根康弘前首相也指出“应该考虑国家利益,放弃个人信条”。公明党、民主党、社民党、共产党的首脑们也持反对态度。</p><p>报纸的声音也是反对居多。《每日新闻》、《日经新闻》、《东京新闻》、《朝日新闻》全都刊登了“反对”的社论。理由有很多,像“违反宪法规定的政教分离”、“令亚洲外交停滞”、“靖国神社在推进战争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等等。就连《读卖新闻》都对公开参拜表示反对。</p><p>在媒体所作的舆论调查中,“支持”和“反对”大约各占一半。小泉首相去年10月17日第五次参拜以后,《朝日新闻》随即做的舆论调查显示,“支持”占42%,“反对”占41%。但在“对和中国、韩国关系恶化,有什么程度的担心?”这个问题上,选择“非常担心”和“有一定程度的担心”的共达到65%。也就是说,约三分之二的日本人担心和中韩关系恶化。</p><p>正因为同时要承受国内这么多的忧虑,所以下任首相要像小泉那样参拜是比较困难的。但也不能断言下任首相完全没有参拜的可能。若真那样,中日关系的停滞将会变得更加长期化。日本国内,围绕对中外交的议论在进一步升温。在这个时候我希望中国方面冷静地看待日本国内的议论因为日本国内的大部分人都担心与邻国的关系,并不想与中国敌对。</p><p>《朝日新闻》的舆论调查显示,虽然在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持“支持”和“反对”的大约各占一半,但从年龄段分别来看,20多岁的人持反对意见的居多。20-29岁的人中,“支持”的占30%,反对的占47%。特别是20多岁的男性,“支持”的只占25%,“反对”的达到了52%。60岁以上“支持”的较多。可以看出,在背负日本将来的年轻人中,反对首相参拜的意愿非常强烈。</p><p>在“应该重视中国和韩国的反对吗?”这个问题上,选择“应该重视”的人占53%,大大地超过选择“没有必要这样”的人占35%。而20多岁的人选择“应该深刻理解”的占59%,30多岁的人达到了61%。由此可以分析出,日本的年轻一代非常希望倾听邻国的声音。所以与其互相谴责,不如努力推进相互间的理解。</p><p>即使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能告一段落,伤痕累累的中日关系要想恢复元气也并非一朝一夕。如今,中国对小泉进行强烈反击;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府在日本入常问题上的强烈阻止使日本政府也很恼火。两国政府今后肯定会面临各种问题。然而,维护东亚的和平与繁荣又离不开两国的合作。所以,我们不能单靠政府,两国人民必须通过经济、文化等途径培养彼此的信赖关系。政府间虽然有矛盾,但是如果民间有很多渠道,就能成为阻止事态恶化的安全阀。</p><p>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现在极度缺乏。可以说双方对彼此的情况都不甚了解。例如,在去年日本的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和北京大学等联合进行的舆论调查中,关于日本的政治思潮,有60%的中国人回答“军国主义”。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因为日本的情况自战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日本人是把“和平主义”当作日本最重要的价值观。日本宪法第9条规定“放弃战争”。禁止用武力解决与外国的纷争。这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以上。虽然日本向伊拉克派遣了自卫队,但只能参与重建的工作,不能作战,为此自卫队还必须依赖英军和澳军的保护。</p><p>中日间现在迫切应该做的就是互相了解对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中日交流中来。如果有超过现在十倍、百倍的人直接参与进来的话,彼此的认知将会发生变化。如果仅仅是部分政府官员、专家、媒体和商界人士的交流,显然在推动相互理解上的作用有限。</p><p>两国政府已经决定,每年相互邀请两千人以上的高中学生。除了这个以外日本政府还决定放宽发放日本签证的条件。类似这样扩大交流的措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p><p>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全民外交”的时代。</p><p>作者系《朝日新闻》主笔 </p><p>朝日新闻主笔: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理解令人震惊2006-04-10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北京)  五十川伦义</p><p>中日关系在战后60周年之际进一步恶化令人深感痛惜。今年又会怎样?小泉纯一郎首相秋天即将下台,也许中日关系会因此得到改善。但是,即便如此,从被认为是邦交正常化以来最糟糕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依然需要时间。</p><p>&nbsp;<br/>&nbsp;</p><p>要想加快恢复的步伐,就必须促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如果不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大胆地去做,亦难有成效。到了开展1亿3千万人民同13亿人民之间“全民外交”的时候了。</p><p>小泉首相与中国首脑的互访自2001年10月以后就停滞不前。最近在国际会议期间也不见了双方首脑的会晤。中国方面以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为由拒绝与其会面。</p><p>然而小泉首相并没有改变态度。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只能等到秋天以后。小泉作为执政的自民党总裁,其任期到9月结束。基本上,新的总裁将会在国会当选为新任首相。目前被认为最有竞争力的候选人是内阁官房长官、内阁秘书长安倍晋三、外相麻生太郎、财相谷垣祯一、原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等。福田、谷垣都把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当成问题,安倍、麻生则支持首相参拜。不过后面两人若真的当选,是否会采取和小泉一样的行动还并不清楚。因为对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反对的声音非常多。</p><p>去年6月,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同海部俊树、宫喜一、村山富市、桥本龙太郎、森喜朗5位前首相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应该慎重再慎重”。中曾根康弘前首相也指出“应该考虑国家利益,放弃个人信条”。公明党、民主党、社民党、共产党的首脑们也持反对态度。</p><p>报纸的声音也是反对居多。《每日新闻》、《日经新闻》、《东京新闻》、《朝日新闻》全都刊登了“反对”的社论。理由有很多,像“违反宪法规定的政教分离”、“令亚洲外交停滞”、“靖国神社在推进战争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等等。就连《读卖新闻》都对公开参拜表示反对。</p><p>在媒体所作的舆论调查中,“支持”和“反对”大约各占一半。小泉首相去年10月17日第五次参拜以后,《朝日新闻》随即做的舆论调查显示,“支持”占42%,“反对”占41%。但在“对和中国、韩国关系恶化,有什么程度的担心?”这个问题上,选择“非常担心”和“有一定程度的担心”的共达到65%。也就是说,约三分之二的日本人担心和中韩关系恶化。</p><p>正因为同时要承受国内这么多的忧虑,所以下任首相要像小泉那样参拜是比较困难的。但也不能断言下任首相完全没有参拜的可能。若真那样,中日关系的停滞将会变得更加长期化。日本国内,围绕对中外交的议论在进一步升温。在这个时候我希望中国方面冷静地看待日本国内的议论因为日本国内的大部分人都担心与邻国的关系,并不想与中国敌对。</p><p>《朝日新闻》的舆论调查显示,虽然在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持“支持”和“反对”的大约各占一半,但从年龄段分别来看,20多岁的人持反对意见的居多。20-29岁的人中,“支持”的占30%,反对的占47%。特别是20多岁的男性,“支持”的只占25%,“反对”的达到了52%。60岁以上“支持”的较多。可以看出,在背负日本将来的年轻人中,反对首相参拜的意愿非常强烈。</p><p>在“应该重视中国和韩国的反对吗?”这个问题上,选择“应该重视”的人占53%,大大地超过选择“没有必要这样”的人占35%。而20多岁的人选择“应该深刻理解”的占59%,30多岁的人达到了61%。由此可以分析出,日本的年轻一代非常希望倾听邻国的声音。所以与其互相谴责,不如努力推进相互间的理解。</p><p>即使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能告一段落,伤痕累累的中日关系要想恢复元气也并非一朝一夕。如今,中国对小泉进行强烈反击;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府在日本入常问题上的强烈阻止使日本政府也很恼火。两国政府今后肯定会面临各种问题。然而,维护东亚的和平与繁荣又离不开两国的合作。所以,我们不能单靠政府,两国人民必须通过经济、文化等途径培养彼此的信赖关系。政府间虽然有矛盾,但是如果民间有很多渠道,就能成为阻止事态恶化的安全阀。</p><p>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现在极度缺乏。可以说双方对彼此的情况都不甚了解。例如,在去年日本的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和北京大学等联合进行的舆论调查中,关于日本的政治思潮,有60%的中国人回答“军国主义”。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因为日本的情况自战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日本人是把“和平主义”当作日本最重要的价值观。日本宪法第9条规定“放弃战争”。禁止用武力解决与外国的纷争。这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以上。虽然日本向伊拉克派遣了自卫队,但只能参与重建的工作,不能作战,为此自卫队还必须依赖英军和澳军的保护。</p><p>中日间现在迫切应该做的就是互相了解对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中日交流中来。如果有超过现在十倍、百倍的人直接参与进来的话,彼此的认知将会发生变化。如果仅仅是部分政府官员、专家、媒体和商界人士的交流,显然在推动相互理解上的作用有限。</p><p>两国政府已经决定,每年相互邀请两千人以上的高中学生。除了这个以外日本政府还决定放宽发放日本签证的条件。类似这样扩大交流的措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p><p>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全民外交”的时代。</p><p>作者系《朝日新闻》主笔 </p>
<p>中日间现在迫切应该做的就是互相了解对方。</p><p>==============================================</p><p>==同意!</p><p>==很可惜,超大的对日专版没有了!</p>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对日专门版面取消是因为没有人愿意认真研究。
倭寇都是禽兽。
<p>日本宪法第9条规定“放弃战争”。禁止用武力解决与外国的纷争。这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以上。</p><p>=================================================================</p><p>但是日本政府做出来给人看的并不是这样. 天天叁拜战犯, 别人愈反对它就愈起劲. 现在不是有人叫囔连上面讲的宪法也要改, 要做个"正常"国家吗 ? 日本人囗里的正常就是把叫自卫队正常化叫"军队", 回复用武力解决纷争的正常活动. 日本人也不要拿这些事来蒙人了.</p>
<p>口口声声说主流是和平,但整个国家表现出来的不是这样,何解?</p>
日本引以为荣的宪法第九条目前也快要修改了。看看到时候他们还怎么说吧。
<p>美国就没有对日本关系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没给日本送色蘑菇</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6-4-11 8:00:00的发言:</b><br/>对日专门版面取消是因为没有人愿意认真研究。</div><p>&nbsp; “了解它、超越它”当年的对日版刚出现的时候让人心潮澎湃过。可惜事与愿违,很快理性讨论就被谩骂的声浪所淹没。大家的精力都浪费在和某些愤青的口水战上面了。很多想法一些对日本研究帖的人也失去了兴趣。对日版的取消对超大讨论区像是一个转折点,从此后真正的好文章月来越少。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愤怒的荷尔蒙的味道。 </p><p>&nbsp;&nbsp; 舰船倒了,可是超大此后吸引来了多少优秀的帖子?做一个军坛、给军迷一个家,很不容易。可是一个军坛的吸引力到底在什么地方?超大要想可持续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能够吸引高人,孕育真知、好帖的机制。 </p><p>&nbsp; 我知道,各委版主作了很多的努力。在此顶一下这篇好文章。</p>
  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那句话:“要做一个合格的反日派,先做一个合格的知日派”,否则,所谓的反日只能让人看笑话--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看看超大的众多反日派们有多少对日本有一定的了解就知道了,了解日本决不仅仅是了解日军侵华史。
<p>日本的抹茶真难喝</p><p>料理一般般</p><p>陶瓷件挺合我胃口(糙中带细)。不过手头两个宜兴出的日式小酒碗比日本原产的要精致N倍。</p>
<p>我们真正了解日本吗<br/>[ 2006-04-07 09:36 ]</p><p>&nbsp;<br/>&nbsp;<br/>环球在线消息:恐怕没有什么比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更加复杂、矛盾、难以表述了:鄙视、尊敬、熟悉、陌生、钦佩、厌恶、羡慕、嫉妒······ </p><p>然而,仅仅有复杂的感情是不够的。不论何时,我们都不得不与这个国家同处一片天宇之下,不仅如此,还不得不与它“一衣带水”,紧紧相依。问题是,几十年来,对真正了解日本,我们做得太少了。 </p><p>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国家,正如我们挂在嘴边的两句成语:同文同种,一衣带水。这个邻近国家生产的汽车、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乃至计算器、方便面、日餐源源不断地跨海而来,占据了我们的街道、房间、办公桌和餐桌。 </p><p>这又是我们最陌生的一个民族,虽然有着几千年的交往,虽然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他们屡屡让我们震惊,虽然近代以来我们屡屡受它的欺负,可我们却对它所知甚少。 </p><p>这个民族在我们印象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日本人以他们爱美的天性把日本列岛治理得山青水碧,寸寸锦绣,让每个旅游者都心旷神怡,赞叹不已;另一方面,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二战和抗日战争中日本人表现出的野蛮残忍。一方面,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个屡屡创造现代神话的民族的团结、勤奋、敬业;可另一方面,他们的小气、自大和自私让我们实在不敢恭维,而他们对那场战争至今依然模糊的态度让人们感觉到无法和这个民族真正沟通。 </p><p>实际上,整个世界都对日本人迷惑不解。他们不明白这个外表腼腆、不善言辞、动不动就九十度鞠躬的民族何以能如此富于创造力和活力,在经济竞争中一度所向披靡。 </p><p>别的民族对日本了解不够也许无关紧要,中国不能也不应这样。对于一个曾经的敌人和现在要与中国展开竞争、合作的邻国,我们没有理由不了解。研究日本和提高自己的应对之道,是当务之急。可惜的是,不要说普通民众,就是在学术界,真正懂日本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p><p>对日本不反思,我们应该批判。但我们自己也要加强认识日本的努力。在大大小小的网站关于日本的讨论中,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咒骂,少的是深入的、理性的反思。 </p><p>不久前,在一次中日网民的“对战”中,一个日本人这样写道:“不管你们怎样破口大骂,我很高兴你没有骂我们懒惰,没有骂我们不认真,没有骂我们贫穷,没有骂我们窝里斗。我们不是因为骂人而崛起。” </p><p>我想不少中国网民会在这个贴子面前哑口无言。应该说,这个日本人提醒了我们:对日本,我们到底了解多少呢?只有当我们把研究日本、学习日本的长处并思考应对之道提到优先考虑的高度,我们才能在与日本的交往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张宏杰)</p><p>理性!理性!再理性!!!</p>
<p>中日民间想法差距较大<br/>[ 2006-04-06 10:48 ]</p><p>&nbsp;<br/>&nbsp;</p><p>环球在线消息:</p><p>缺乏对中国原则立场的理解 </p><p>50年来,我一直在日本社会基层从事中日友好活动。我个人感到,现在的中日关系是50年来最差的时期,突出表现为两国国民感情不融洽。最近,我发现许多日本人很疑惑,中国政府表述的问题怎么和日本说的不一样呢?比如,去年中国出现涉日游行。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责任完全在日本一方。但是,在日本电视上,普通日本人看到的则是“日本驻华使领馆的玻璃被打破,日本料理店被砸坏”等画面,于是,认为中国人不像话。对此,中方如果不加以必要的说明,日本一些人便有可能由于认为破坏别人的东西不对而变得讨厌中国。 </p><p>日本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受《产经新闻》、《读卖新闻》的影响很大,一些人议论问题的角度和现在的日本政府相近。但在日本的其他地方,人们的看法则未必跟大城市的人一样。他们觉得中国人这么做,一定有什么原因,但他们并不清楚。所以需要让人们完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一直在以自己50年来的亲身经历来解释,听了我的话后,许多日本人就理解了中国政府的原则和立场。所以,这种说明对现在的日本人很重要。 </p><p>再比如,由于缺乏对中国原则立场的理解,日本一些国会议员前脚访问北京,后脚就去台湾见陈水扁。他们可能会把这种方式作为国内选举的手段,因此,中方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讲清楚中国政策和原则,加深他们对中国立场的理解。 </p><p>一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不行 </p><p>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国针对日本政府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错误做法,曾于1958年中断了对日贸易。当时,日本许多中小企业的反响强烈,不得不裁员,日本经济也遭受了打击。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觉得中国的做法是正确的,支持中国政府“政经不可分”的立场。中国提出“政治三原则”(即日本政府不能敌视中国;不能追随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不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是对的。当时日本民众站起来,向政府提出了恢复贸易的要求,成为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强大动力,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友好情感发挥了巨大作用。 </p><p>尽管当时中日经贸往来有限,但是日本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沉默,而是选择了向政府申诉。与那时相比,现在中日两国关系和国际环境完全不同。一些做法在过去是有效的,而现在则难以实行。现在,小泉首相甚至说尽管他参拜靖国神社,经贸关系不是继续发展吗?文化交流等不也是挺好吗?这种说法其实不对。我到日本各个地方了解了一下,日本企业对中日政治关系感到非常不安。中国现在虽然没有说“政经不可分”,但已向日方发出重要信息,两国经贸关系不可能与政治关系无关。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实际上,目前在中国的日本企业家已经微妙地感到这一点。 </p><p>日本理应明确认识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关系 </p><p>日中两国的大目标是深入发展友好关系,当年毛主席、周总理反复教育中国人民“日本军国主义头目有罪,而日本人民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正因如此,两国邦交才可能实现正常化。有人曾说:“如果能建立加害者不忘过去而受害者努力忘记过去的关系,中日两国的未来就会是光明的。”而目前现状则是“加害者企图忘记过去,而受害者则不忘过去”,其原因百分之百在于日本缺乏正确的历史教育,没有充分理解中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句话的真谛。 </p><p>日本理应明确认识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关系,但遗憾的是日本做得很不彻底,好像邦交正常化后历史问题便了结了。我在日本各地演讲时经常指出,正确认识历史是最重要的,日本人应意识到自己曾是加害者,并努力与中方建立友好关系。目前,中日两国民间的想法差距较大。日本人认为战争已结束60年了,日本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后状态呢?只要中国一提历史问题,日本一些人就反感。然而,即便战争结束60年了,日本也无法将侵略历史抹去。 </p><p>培养下一代的“核心”是当务之急 </p><p>两国的友好协会在促进两国民间交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现在日中友好协会成员中的年轻人并不多,还有很多活动有待开展。在增进“草根交流”,即基层民间交流方面,可以在日本观光旅游团等的参观日程中增加学习历史的机会。例如,可考虑安排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绝非“反日教育”,让日本人民了解历史事实是最重要的。同时,也应举办一些中日交流会等,过去“日中贤人会”等定期交流应考虑恢复。据我亲身体会,如果日本民众能到中国亲眼看看,亲耳听到中国人的声音,跟中国人交换意见,我相信多数人在事实面前会受到震撼和教育。 </p><p>在日中交流中培养下一代的“核心”是当务之急。中日民间交流越频繁,两国民间感情却有越来越差的趋势。过去,在日本提到外国人犯罪问题几乎没有人会联想到中国人,而现在在日本打工求学的一些中国“就学生”刑事犯罪的消息在电视、报纸上曝光,很容易造成日本社会对中国的不良印象。所以现在一提起外国人犯罪事件,日本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有些学校为了赚钱而在招收中国人赴日留学方面把关不严,赴日后的学费等远超出预想。这些所谓“就学生”出国前借了不少钱,到日本后首先就要打工还债,但由于缺少语言沟通能力,难免与人发生不愉快,最终便可能导致犯罪的发生。 </p><p>为解决这类问题,我觉得日本不应再招收学初级日语的“就学生”,而可考虑以两国政府为后盾,在中国联合建立“中日友好大学”,减少一些人盲目赴日的成本和风险。这有利于培养致力于两国友好的核心人才。另外,日本的大学也应保证提供中国留学生奖学金,尽量避免打工现象。即使需要勤工俭学,最好能由学校介绍,以防堕入日本黑社会和流氓犯罪团伙之手。 (作者:作者:南村志郎 日本神奈川县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 来源:环球时报)</p>
<p>  呃……我很喜欢樱花……料理虽然一般般(无论是从分量还是口味),但是我喜欢做料理以及享用料理时所强调的氛围——这种氛围伴随在整个大和民族的每个角落,虽然精致的让人觉得有点过分,但是好处还是多多——起码让人知道自律(虽然当今很多日本人也不知道自律)。</p><p>  PS:正在看《艺伎回忆录》……</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atotomcat</i>在2006-4-12 1:35:00的发言:</b><br/><p>  呃……我很喜欢樱花……料理虽然一般般(无论是从分量还是口味),但是我喜欢做料理以及享用料理时所强调的氛围——这种氛围伴随在整个大和民族的每个角落,虽然精致的让人觉得有点过分,但是好处还是多多——起码让人知道自律(虽然当今很多日本人也不知道自律)。</p><p>  PS:正在看《艺伎回忆录》……</p></div><p>《艺妓回忆录》本来很期待的——特别是看了预告片。不过,看完觉得不行。服装、演员、场景不错。编剧不行,导演的水平也让人失望。最出彩的部分是都是充满舞台表演的感觉。看来导演还是没有彻底摆脱《芝加哥》的歌舞片思路。编剧,为所有人所诟病,故事让人感觉突兀,情节发展有些七零八落的感觉。满场的日本人说的英语也让人有些别扭。可以说是一部好故事毁在了编剧身上,所以斯皮尔伯格看了剧本不肯当导演了吧。</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ulipe</i>在2006-4-12 8:10:00的发言:<br/><br/></b>《艺妓回忆录》本来很期待的——特别是看了预告片。不过,看完觉得不行。服装、演员、场景不错。编剧不行,导演的水平也让人失望。最出彩的部分是都是充满舞台表演的感觉。看来导演还是没有彻底摆脱《芝加哥》的歌舞片思路。编剧,为所有人所诟病,故事让人感觉突兀,情节发展有些七零八落的感觉。满场的日本人说的英语也让人有些别扭。可以说是一部好故事毁在了编剧身上,所以斯皮尔伯格看了剧本不肯当导演了吧。</div><p>  点头~它在奥斯卡上也就拿了这几个方面的奖项么~~情节是单薄了,尤其是小百合成名以后的情节发展过于……迅速?这个词也许不是那么准确,但是很多地方实在是突兀的很。日语对白么……看到刚刚从渔村来到大阪花街的小chiyo与妈妈桑流利的英语……还有日本战降后几个艺伎与美国占领军之间流利的不能再流利的英语对白……但是想想本来就是英语片,所以也就算了……佩服的地方有几个:电影里日本传统舞台表演与现代舞美的结合很好;三位中国演员的表演还算不错;道具组搭建起来的仿江户风格的“花街”与用人工材料制作出来的大片樱花很上镜也很漂亮;最后,音乐很不错,准备去买原声碟。</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atotomcat</i>在2006-4-12 1:35:00的发言:</b><br/><p>  呃……我很喜欢樱花……料理虽然一般般(无论是从分量还是口味),但是我喜欢做料理以及享用料理时所强调的氛围——这种氛围伴随在整个大和民族的每个角落,虽然精致的让人觉得有点过分,但是好处还是多多——起码让人知道自律(虽然当今很多日本人也不知道自律)。</p><p>  PS:正在看《艺伎回忆录》……</p></div><p>就那东西你也吃得下去?中国任何文化传到日本都变了味,什么茶道,香道,棋道都是些什么玩意! </p><p>日本人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国文化儒、道、释三家融合,最引人入胜是天人合一,意境为先,日本人学了点皮毛过去,就成了割裂成什么茶道,香道,你看中国人传统文化里喝茶、焚香、弹琴、书法、山水画、围棋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p><p>偏日本人自以为是的学到中国文化精髓,搞个这道,那道的出来,贻笑大方。日本人脑袋只适合专精某一方面,整体观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闻所未闻。</p>
日本人其实喜欢吃蘑菇
<p>日本人脑袋只适合专精某一方面,整体观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闻所未闻。</p><p>===============================================================</p><p>因自满而变成落後, 这是近代中国学到的教训.</p>[em0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h868</i>在2006-4-12 12:46:00的发言:</b> <p>就那东西你也吃得下去?中国任何文化传到日本都变了味,什么茶道,香道,棋道都是些什么玩意! </p><p>日本人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国文化儒、道、释三家融合,最引人入胜是天人合一,意境为先,日本人学了点皮毛过去,就成了割裂成什么茶道,香道,你看中国人传统文化里喝茶、焚香、弹琴、书法、山水画、围棋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p><p>偏日本人自以为是的学到中国文化精髓,搞个这道,那道的出来,贻笑大方。日本人脑袋只适合专精某一方面,整体观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闻所未闻。</p></div><p>  我很奇怪的一点就是,我为什么吃不下去?首先,是别人请的客[em01],其次,说过了我很喜欢那幽雅的环境,最不喜欢的就是吃饭的时候旁边一大帮陌生人闹闹哄哄的(自己朋友聚会除外),影响胃口。</p><p>  照你的说法,那么,日本人是没有自己的文化的。日本人眼中看到的是个割裂的世界。对吧,这是你的观点没错吧?但是……但是我就奇怪,既然日本人眼中没有整体,他们又是怎么做到把东方和西方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吸收后兼容并包的呢?不要告诉我,你连这一点也否认,你连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产物这一点都否认,那样的话我们可以停止讨论这个话题了。</p><p>  一叶障目,这个故事听说过么?切记,不可自大,不可一叶障目;即便日本人所有的东西都是抄袭于你,但是他现在做的比你好,你要做的就不能是自大的鄙视,而是默默的追赶。嘴皮子上的痛快有什么用?莫非你还真把那句话当真:手淫强身,意淫强国?</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h868</i>在2006-4-12 12:46:00的发言:</b> <p>就那东西你也吃得下去?中国任何文化传到日本都变了味,什么茶道,香道,棋道都是些什么玩意! </p><p>日本人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国文化儒、道、释三家融合,最引人入胜是天人合一,意境为先,日本人学了点皮毛过去,就成了割裂成什么茶道,香道,你看中国人传统文化里喝茶、焚香、弹琴、书法、山水画、围棋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p><p>偏日本人自以为是的学到中国文化精髓,搞个这道,那道的出来,贻笑大方。日本人脑袋只适合专精某一方面,整体观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闻所未闻。</p></div><p>  你这有点偏激了阿。 </p><p>  虽然日本的文化都是源于中国,可是的确有其独特的特色。棋道在日本可不仅仅是围棋,还包括日本本土发展起来的将棋。茶道的发展,日本和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人注重对茶的品味和感受,而日本人则是将茶道发展为一种仪式,对茶的本身的品味在其次,通过茶道的仪式的感悟和交流是主要的。香道不太了解,不多评论。同时还有插花,这项艺术在中国慢慢的沉寂了下来,而在日本却发扬光大。 </p><p>  日本的文化有着独特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圈的中的独特组成部分,无论在怎么变种,都是中华文明的衍生物罢了。</p>
广大中国人民都能看出日本的本质!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tgk9999</i>在2006-4-12 17:1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h868</i>在2006-4-12 12:46:00的发言:</b> <p>就那东西你也吃得下去?中国任何文化传到日本都变了味,什么茶道,香道,棋道都是些什么玩意! </p><p>日本人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国文化儒、道、释三家融合,最引人入胜是天人合一,意境为先,日本人学了点皮毛过去,就成了割裂成什么茶道,香道,你看中国人传统文化里喝茶、焚香、弹琴、书法、山水画、围棋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p><p>偏日本人自以为是的学到中国文化精髓,搞个这道,那道的出来,贻笑大方。日本人脑袋只适合专精某一方面,整体观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闻所未闻。</p></div><p>  你这有点偏激了阿。 </p><p>  虽然日本的文化都是源于中国,可是的确有其独特的特色。棋道在日本可不仅仅是围棋,还包括日本本土发展起来的将棋。茶道的发展,日本和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人注重对茶的品味和感受,而日本人则是将茶道发展为一种仪式,对茶的本身的品味在其次,通过茶道的仪式的感悟和交流是主要的。香道不太了解,不多评论。同时还有插花,这项艺术在中国慢慢的沉寂了下来,而在日本却发扬光大。 </p><p>  日本的文化有着独特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圈的中的独特组成部分,无论在怎么变种,都是中华文明的衍生物罢了。</p></div><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日本保留的所谓的中国式样的文化和东西,都是中国唐朝的。这些东西是早就被我们中国的历史所淘汰的东西。什么相扑、茶道、唐样大刀.......都是我们民族玩了不要玩玩了都不想再玩的东西。</p>
<p>南方周末曾经出了一期专题 讲小日本的历史 ,民族特性等等 我觉得讲的很好 </p>
<p>日本对于传统文化是无限制的美化,在传统中点缀了丝丝的现代元素,传统却不保守.</p><p>中国对于传统文化是无限制的丑化.用尽,用烂,用臭,用到无人问津为止,上次去华山看那几个老道装神弄鬼,我差点笑得喷了出来.中国有些人就喜欢耍嘴皮子功夫,嘴上说中国文化怎么怎么好,做得却是沾污中国文化的事.当日本人将改良后的和服美美的穿在身上的时候,我们却一会儿将明显不合身的,劣质的唐装,汉服拖沓的套了起来.这种穿上老10岁的衣服也就是做做过场,走走行式,远远起不到发扬传统文化的作用!</p><p>这个主编很有理智,说得很好.中日友好是好事.不管它是否真实.</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沉睡的人</i>在2006-4-12 18:28:00的发言:</b>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日本保留的所谓的中国式样的文化和东西,都是中国唐朝的。这些东西是早就被我们中国的历史所淘汰的东西。什么相扑、茶道、唐样大刀.......都是我们民族玩了不要玩玩了都不想再玩的东西。</p></div><p>  你这种自傲甚至狂妄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孙子曰:“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毛主席也说过,“战略上要蔑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对待日本--不论他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必须要认真、客观、冷静的对待,所谓骄兵必败,对谁都是一样的。 </p><p>  日本吸取唐文明的精髓,但是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将其中的部分发扬壮大。在某些方面--比如茶道、插花--我们必须承认在后来的时间里面,我们已经落后于日本。“都是我们民族玩了不要玩玩了都不想再玩的东西。”这种思维和清朝“华夏之邦,万邦来朝”的思维何其相似!我们难道还要走回头路么?</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沉睡的人</i>在2006-4-12 18:2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tgk9999</i>在2006-4-12 17:1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h868</i>在2006-4-12 12:46:00的发言:</b> <p>就那东西你也吃得下去?中国任何文化传到日本都变了味,什么茶道,香道,棋道都是些什么玩意! </p><p>日本人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国文化儒、道、释三家融合,最引人入胜是天人合一,意境为先,日本人学了点皮毛过去,就成了割裂成什么茶道,香道,你看中国人传统文化里喝茶、焚香、弹琴、书法、山水画、围棋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p><p>偏日本人自以为是的学到中国文化精髓,搞个这道,那道的出来,贻笑大方。日本人脑袋只适合专精某一方面,整体观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闻所未闻。</p></div><p>  你这有点偏激了阿。 </p><p>  虽然日本的文化都是源于中国,可是的确有其独特的特色。棋道在日本可不仅仅是围棋,还包括日本本土发展起来的将棋。茶道的发展,日本和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人注重对茶的品味和感受,而日本人则是将茶道发展为一种仪式,对茶的本身的品味在其次,通过茶道的仪式的感悟和交流是主要的。香道不太了解,不多评论。同时还有插花,这项艺术在中国慢慢的沉寂了下来,而在日本却发扬光大。 </p><p>  日本的文化有着独特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圈的中的独特组成部分,无论在怎么变种,都是中华文明的衍生物罢了。</p></div><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日本保留的所谓的中国式样的文化和东西,都是中国唐朝的。这些东西是早就被我们中国的历史所淘汰的东西。什么相扑、茶道、唐样大刀.......都是我们民族玩了不要玩玩了都不想再玩的东西。</p></div><p></p>我还是那句话,你应该送去日本锻炼两年
<p>呵呵,著名历史学家,武术家马明达先生曾经对我说过,中国人现在的东西只有“术”,没有“道”。他就举了茶道的例子。现在中国亦有所谓茶道。但是不过挂羊头卖狗肉,即无空灵的境界,又无天人合一的自然感觉。不过是两个人聊天而已,然后一个女的在那里,他们说说,女的加水,再如此,如是而已。和真正茶道的修养感觉完全不能比</p><p>马先生家里在抗战中牺牲了好多人,我希望大家不要对他有什么攻击。</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ulipe</i>在2006-4-12 8:10: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atotomcat</i>在2006-4-12 1:35:00的发言:</b><br/><p>  呃……我很喜欢樱花……料理虽然一般般(无论是从分量还是口味),但是我喜欢做料理以及享用料理时所强调的氛围——这种氛围伴随在整个大和民族的每个角落,虽然精致的让人觉得有点过分,但是好处还是多多——起码让人知道自律(虽然当今很多日本人也不知道自律)。</p><p>  PS:正在看《艺伎回忆录》……</p></div><p>《艺妓回忆录》本来很期待的——特别是看了预告片。不过,看完觉得不行。服装、演员、场景不错。编剧不行,导演的水平也让人失望。最出彩的部分是都是充满舞台表演的感觉。看来导演还是没有彻底摆脱《芝加哥》的歌舞片思路。编剧,为所有人所诟病,故事让人感觉突兀,情节发展有些七零八落的感觉。满场的日本人说的英语也让人有些别扭。可以说是一部好故事毁在了编剧身上,所以斯皮尔伯格看了剧本不肯当导演了吧。</p></div><p>我始终感觉,美国人拍的东方的东西,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都有很多突兀的感觉。而日本搞的中国的东西,至少来说还是比较得法的,比如田中芳树,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光荣的三国志等。文化圈的影响始终难以排除。美国人拍的《勇敢的心》,可以成为苏格兰的精神象征,但是《最后的武士》,固然感人,给东方人看了,始终还是隔膜。 </p><p>其实很多网上评论希望美国人拍日本文化的电影的时候拍差些,丑陋些,让我想到挺有意思的一点。好象一个逊尼派回教徒希望美国人丑化什叶派一样。 </p><p>还有仁兄也在JC混过?</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阿迪达斯</i>在2006-4-12 21:59: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ulipe</i>在2006-4-12 8:10: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atotomcat</i>在2006-4-12 1:35:00的发言:</b><br/><p>  呃……我很喜欢樱花……料理虽然一般般(无论是从分量还是口味),但是我喜欢做料理以及享用料理时所强调的氛围——这种氛围伴随在整个大和民族的每个角落,虽然精致的让人觉得有点过分,但是好处还是多多——起码让人知道自律(虽然当今很多日本人也不知道自律)。</p><p>  PS:正在看《艺伎回忆录》……</p></div><p>《艺妓回忆录》本来很期待的——特别是看了预告片。不过,看完觉得不行。服装、演员、场景不错。编剧不行,导演的水平也让人失望。最出彩的部分是都是充满舞台表演的感觉。看来导演还是没有彻底摆脱《芝加哥》的歌舞片思路。编剧,为所有人所诟病,故事让人感觉突兀,情节发展有些七零八落的感觉。满场的日本人说的英语也让人有些别扭。可以说是一部好故事毁在了编剧身上,所以斯皮尔伯格看了剧本不肯当导演了吧。</p></div><p>我始终感觉,美国人拍的东方的东西,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都有很多突兀的感觉。而日本搞的中国的东西,至少来说还是比较得法的,比如田中芳树,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光荣的三国志等。文化圈的影响始终难以排除。美国人拍的《勇敢的心》,可以成为苏格兰的精神象征,但是《最后的武士》,固然感人,给东方人看了,始终还是隔膜。 </p><p>其实很多网上评论希望美国人拍日本文化的电影的时候拍差些,丑陋些,让我想到挺有意思的一点。好象一个逊尼派回教徒希望美国人丑化什叶派一样。 </p><p>还有仁兄也在JC混过?</p></div><p>最早上的军网是舰船。不过,当时刚上大学,菜鸟一个,在舰船只做潜水员。后来,也是通过舰船知道了超大,现在的ID是第二个了。</p>
<p>不过我想,大家看到日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那一部分文化就特别反感,恐怕也说明了一种现象吧,这个就是亚洲文明仍然在衰落中吧。其实也说明中国的民族主义发展的比较奇怪。一般来说民族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发展出文化民族主义,在东亚就在历史上衍生出亚细亚主义。</p><p>不过我自己对西方文明也好,伊斯兰文明也好,印度文明也好都是心存尊重的,不过我只是觉的,中国的青年仇视茶道,剑道,插花乃至其他东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却能在中国成横扫之势的。这到也令人蹉跎。</p><p>不过日本也是一样吧,西化之风不可遏止。汉字使用日渐凋零,。。。我作为一个同文化圈内的人,看的也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p><p>说句老实化,日本真正吸引我的,让我喜爱的,还是东方式的那些物质和精神特制,至于他是经济第二强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弱国,对我无所谓。</p>
中国的年青人不是仇视茶道,剑道,插花吧.而是这些东西没有经过岁月的提炼越发迷人,反而随时间流逝而渐渐风化,有时候过分的民族主义反而害了传统文化,任何文明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应该重其神忽其形.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过分商业与偏执,反而逆其道而行之,只见其形,神一点都没有了-_-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阿迪达斯</i>在2006-4-12 22:15:00的发言:</b><br/><p>不过我想,大家看到日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那一部分文化就特别反感,恐怕也说明了一种现象吧,这个就是亚洲文明仍然在衰落中吧。其实也说明中国的民族主义发展的比较奇怪。一般来说民族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发展出文化民族主义,在东亚就在历史上衍生出亚细亚主义。</p><p>不过我自己对西方文明也好,伊斯兰文明也好,印度文明也好都是心存尊重的,不过我只是觉的,中国的青年仇视茶道,剑道,插花乃至其他东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却能在中国成横扫之势的。这到也令人蹉跎。</p><p>不过日本也是一样吧,西化之风不可遏止。汉字使用日渐凋零,。。。我作为一个同文化圈内的人,看的也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p><p>说句老实化,日本真正吸引我的,让我喜爱的,还是东方式的那些物质和精神特制,至于他是经济第二强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弱国,对我无所谓。</p></div><p>不能片面的认为仇视。。。也有不少人喜欢茶道,剑道,插花之类的,只不过现代人都比较浮躁,谁有心去真正的去体会呢。 </p><p>&nbsp;</p>
<p>其实比如说这个茶道吧,其实现在的日本的茶道方法是流行于我们的宋朝时期的,但是后来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出身草莽,不太喜欢那种过于烦琐的方式,遂改变了喝茶方法。</p><p>其实日本茶道重视意境,虽然过程亦很烦琐,但是关键在于体会一种清净吧,所以日本茶道其实是类似一个作禅的过程,不能太说话。</p><p>我认为传统文化在中国保留问题也还在于一批精英的士大夫阶层的毁灭吧</p><p>至于我们现在的文化,其实搞点非常庸俗,尤其是宗教方面,佛教的那些胖和尚们基本把阵地让给外国宗教了,道教差不多快沦为符咒的迷信巫术了。至于无数,我刚刚说的马先生对现在的武术发展批评很多,认为完全庸俗化了。他在中央电视台作过很多节目访谈,也有很多著作,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来看吧。</p>
<p>  突然想法几个问题,看看超大对日本有所了解的人有多少?问题很简单,都是有关日本政治、经济、历史的常识性题目,希望超大几位著名的反日派们都来看一下,沉睡的人,丁汝昌,苍穹上的鹰,我店你们的名了哦~~~</p><p>1;明治维新之前,居于日本社会最底层的阶层是农民还是工商业者?</p><p>2;日本战国时期,“三日天下”指的是谁的三日?</p><p>3;大正天皇是不是个痴呆?</p><p>4;日本是否曾经让飞行员吸食海洛因以延长其作战时间?</p><p>5;日本司法系统内,检察官是否可以忽视警衔,直接指挥案件的调查?</p><p>6;日本神话中三大神器的剑“草雉神剑”的另一个名称是什么?</p><p>7;日本内阁那个省主管税务?</p><p>8;巴黎和会日本的首席代表是谁?</p><p>9;《源氏物语》的作者是谁?</p><p>10;日本的主要民族除了大和族还有那个民族?</p>
<p>现场不搜索,凭记忆做吧,斑竹还真刁专啊,有些很难,有些很容易。</p><p>1,理论是工商业者,但是在日本历史的实际操作中,似乎商人的地位一直不低,我看商人要比农民高。工匠是很差的。</p><p>2,明智光秀吧。</p><p>3,这个问题。。。我知道大正天皇的母亲出身不好,地位不高。但是是不是痴呆就不知道了。要说大正时代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相对缓和的中日关系,日西关系和大正德模克拉西,其实如果大正时代持续下去,也许等到中国完成了真正统一,中日的历史就会改写吧。</p><p>4,这个超大有讨论吧。</p><p>5,抱歉,真的不知道。似乎可以吧</p><p>6,这个也不知道,但是三大神器剑,玉,镜是知道的</p><p>7,应该是大藏省吧</p><p>8,西原寺公望公爵吧</p><p>9,紫氏部,むらさきしぶ。平安时代的女官。我最喜欢的文学著作之一。</p><p>10,阿奴伊人,就是虾夷人。古代还有隼人,熊袭人,土蜘蛛等。其实还有些流求人。</p>
  除了第四题,别的题目其实看看日本动漫,玩玩游戏,看看介绍日本概况的小册子,都有答案。
<p>3,当时此说很盛行,但是由于当时天皇在日本的神格地位,是不可能公开确认的。</p><p>4,不是海洛因,是甲基苯丙胺类药品。类似现在的冰毒。</p><p>5,应该可以,看《追捕》得到的印象。</p><p>8,貌似是牧野伸显?</p><p>其他同意楼上的。</p><p></p>
中国人民觉醒了, 不再相信报纸上所宣传的中倭友好的欺骗, 当然是我中华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