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与温州--谁是中国经济的明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40:57
<p>昨天晚上,在经济观察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讨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br/>文中以无锡作为苏南模式的代表,与温州模式的代表城市温州进行了细致比较.<br/>我耐着性子看完全文,不由惊呼: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br/>作为一个文化人,怎么可以这样不负责任的歪曲事实,带着强烈倾向的写文章.<br/>尤其当发现作者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教师的时候,我真的出离愤怒了.<br/>作者貌似公正,却在骨子里吹捧温州模式,打压苏南模式.<br/>尤其最近的媒体,借着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春风,<br/>开始盲目的吹捧温州经济模式.但是事实上,温州模式真的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吗?<br/>走温州模式,中国真的希望吗?中国的部分学者们?你们真的认为温州模式可以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r/>难道打火机经济,皮革袜子经济真的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p><p>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想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让读者自己去做结论. </p><p>一.温州相比无锡那个更富裕?<br/>二.温州和无锡.WHO对国家的贡献大,WHO对国家危害大.<br/>三.温州和无锡社会发展水平的比较.<br/>四.温州模式和无锡模式WHO是中国经济的富强之路? </p><p>一.温州相比无锡那个更富裕?<br/>在一些学者的眼中,温州仿佛个个是老板.有一些人的文中,温州每25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br/>最近媒体的大约的口径都是这样的:温州人老板+股东+高薪的供销人员,占温州当地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二.<br/>因此,温州的社会结构的是扁平的,也就是中高层收入人口比例高,而两头少.主要是老板经济.<br/>而在大多数作者的文中,无锡地区是中低层收入者占多数的,主要是打工经济为主.<br/>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br/>温州在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80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是6845元.<br/>其中,温州有总人口750人左右.非农人口是150万左右,而农村居民高达600万左右<br/>无锡在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600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是8004元.<br/>其中,无锡有总人口450人左右.非农人口290万左右.而农村居民人口160万左右.<br/>在这里,我要简单的讲一下,人均收入的调查方法.<br/>在我国现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调查方法中,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统计的.<br/>在高等数学上已经证明,在正态分布的集里,抽样样本超过30个,那么,最后平均值的真实性是非常可靠的.<br/>和真实值的差距一般小于1%.而我国统计局的抽样样本是300个.也就是说.现行的方式如果不进行人为干预.<br/>那么统计数据基本上是可以真实的反映两地的收入水平的.<br/>也就是说:温州城镇居民收入高于无锡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温州的老板经济也的确为温州的部分人带来了高收入.<br/>但是.真实的富裕程度是不是和想像中的那么大?<br/>答案是否.<br/>温州城镇居民的收入仅比无锡高二成左右.而农村居民收入甚至还低于无锡.<br/>我们统计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显然不能只考虑其城镇居民的收入,应该引入地区居民综合收入这个概念.<br/>加权了农村居民,所有无锡人的人均收入应该是:<br/>无锡地区居民加权收入=16005*0.65+8004*0.35=13205元.<br/>同理温州居民加权收入=19805*0.2+6845*0.8=9437元.<br/>也就是说,在加权了农村居民后,温州地区的人均收入是远低于无锡的.<br/>在全民富裕上,无锡走在温州前面的.<br/>从一组小数据可以证明这个观点:<br/>750万温州人2005年消费掉680.86亿全社会零售.<br/>450万无锡人2005年消费掉824亿全社会零售.<br/>也就说,无锡在人口远少于温州的情况下,购买的商品总量远超温州.<br/>这还没有考虑无锡的的部分消费力被上海吸聚(温州地处浙江东南,远离杭州或其它特大城市,消费力基本上只能在本地释放).<br/>人均购买力往往是以人均的高收入做为后盾的.从这一点,也可以从侧面说明,无锡的地区的人民富裕程度不差于所谓富裕的温州.<br/>在温州高高在上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更像是一个数字游戏.<br/>换个说法:如果无锡把地区居民中收入最高的20%人为划成城镇居民,把其它80%划成农村居民.那结果可能会是这样的.<br/>无锡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达到3万左右,而农村居民收入约为9000左右.<br/>也就是说:温州所谓的高高在上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掩盖了温州城镇化率低,这一个致命的社会结构落后的现实.<br/>温州想达到无锡这样的全民富裕.和良好的城镇化率,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富贵三代才能出贵族.<br/>显然温州粗放式的爆发增长,只在一些方面改变了社会状态,但是整体上,和富足了几千的苏南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br/>而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温州平均文化水平低,受教育水平低等社会发展水平问题.这在以后的篇幅中,笔者会详细分析. </p><p>昨天晚上,在经济观察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讨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br/>文中以无锡作为苏南模式的代表,与温州模式的代表城市温州进行了细致比较.<br/>我耐着性子看完全文,不由惊呼: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br/>作为一个文化人,怎么可以这样不负责任的歪曲事实,带着强烈倾向的写文章.<br/>尤其当发现作者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教师的时候,我真的出离愤怒了.<br/>作者貌似公正,却在骨子里吹捧温州模式,打压苏南模式.<br/>尤其最近的媒体,借着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春风,<br/>开始盲目的吹捧温州经济模式.但是事实上,温州模式真的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吗?<br/>走温州模式,中国真的希望吗?中国的部分学者们?你们真的认为温州模式可以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r/>难道打火机经济,皮革袜子经济真的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p><p>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想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让读者自己去做结论. </p><p>一.温州相比无锡那个更富裕?<br/>二.温州和无锡.WHO对国家的贡献大,WHO对国家危害大.<br/>三.温州和无锡社会发展水平的比较.<br/>四.温州模式和无锡模式WHO是中国经济的富强之路? </p><p>一.温州相比无锡那个更富裕?<br/>在一些学者的眼中,温州仿佛个个是老板.有一些人的文中,温州每25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br/>最近媒体的大约的口径都是这样的:温州人老板+股东+高薪的供销人员,占温州当地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二.<br/>因此,温州的社会结构的是扁平的,也就是中高层收入人口比例高,而两头少.主要是老板经济.<br/>而在大多数作者的文中,无锡地区是中低层收入者占多数的,主要是打工经济为主.<br/>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br/>温州在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80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是6845元.<br/>其中,温州有总人口750人左右.非农人口是150万左右,而农村居民高达600万左右<br/>无锡在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600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是8004元.<br/>其中,无锡有总人口450人左右.非农人口290万左右.而农村居民人口160万左右.<br/>在这里,我要简单的讲一下,人均收入的调查方法.<br/>在我国现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调查方法中,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统计的.<br/>在高等数学上已经证明,在正态分布的集里,抽样样本超过30个,那么,最后平均值的真实性是非常可靠的.<br/>和真实值的差距一般小于1%.而我国统计局的抽样样本是300个.也就是说.现行的方式如果不进行人为干预.<br/>那么统计数据基本上是可以真实的反映两地的收入水平的.<br/>也就是说:温州城镇居民收入高于无锡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温州的老板经济也的确为温州的部分人带来了高收入.<br/>但是.真实的富裕程度是不是和想像中的那么大?<br/>答案是否.<br/>温州城镇居民的收入仅比无锡高二成左右.而农村居民收入甚至还低于无锡.<br/>我们统计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显然不能只考虑其城镇居民的收入,应该引入地区居民综合收入这个概念.<br/>加权了农村居民,所有无锡人的人均收入应该是:<br/>无锡地区居民加权收入=16005*0.65+8004*0.35=13205元.<br/>同理温州居民加权收入=19805*0.2+6845*0.8=9437元.<br/>也就是说,在加权了农村居民后,温州地区的人均收入是远低于无锡的.<br/>在全民富裕上,无锡走在温州前面的.<br/>从一组小数据可以证明这个观点:<br/>750万温州人2005年消费掉680.86亿全社会零售.<br/>450万无锡人2005年消费掉824亿全社会零售.<br/>也就说,无锡在人口远少于温州的情况下,购买的商品总量远超温州.<br/>这还没有考虑无锡的的部分消费力被上海吸聚(温州地处浙江东南,远离杭州或其它特大城市,消费力基本上只能在本地释放).<br/>人均购买力往往是以人均的高收入做为后盾的.从这一点,也可以从侧面说明,无锡的地区的人民富裕程度不差于所谓富裕的温州.<br/>在温州高高在上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更像是一个数字游戏.<br/>换个说法:如果无锡把地区居民中收入最高的20%人为划成城镇居民,把其它80%划成农村居民.那结果可能会是这样的.<br/>无锡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达到3万左右,而农村居民收入约为9000左右.<br/>也就是说:温州所谓的高高在上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掩盖了温州城镇化率低,这一个致命的社会结构落后的现实.<br/>温州想达到无锡这样的全民富裕.和良好的城镇化率,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富贵三代才能出贵族.<br/>显然温州粗放式的爆发增长,只在一些方面改变了社会状态,但是整体上,和富足了几千的苏南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br/>而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温州平均文化水平低,受教育水平低等社会发展水平问题.这在以后的篇幅中,笔者会详细分析. </p>
<p>二.温州和无锡.WHO对国家的贡献大,WHO对国家危害大.<br/><br/>2005年,无锡贡献了421.80亿财政,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是181.68亿<br/>2005年,温州贡献了204.92亿财政,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是109.61亿<br/>很明显,无锡的财政总量基本是温州的两倍以上,人均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温州是三倍以上.<br/>在保证了百姓相对富裕的情况下(在上文中,已经阐述过这个话题,无锡的人均购买商品总量,人均存款,和加权了农村居民后的地区平均收入水平均比温州要高)<br/>为国家多贡献了财富.这显然是难能可贵的.<br/>在工业利润方面,温州多如牛毛的企业创造了104.18亿的工业利润总量.<br/>而无锡在强有力的规模以上工业支撑下,创造了256.63亿的工业利润.<br/>同时,温州的工业用电总量是132.10亿.而无锡是286.55亿.<br/>每单位电,温州创造0.79单位的财富.<br/>每单位电,无锡创造0.90单位的财富.<br/>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无锡耗电严重的重工业在整体工业体系中,占到七成左右.(据研究表明,重工业的单位能耗是轻工业的1.7倍).<br/>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无锡的节能和企业规模化,效率和规范化方面,是远远走在温州前面的.<br/>创造同样的价值,无锡人使用了更少的能源.而温州大量中小企业的无序生产,大量浪费有限的原材料和能源.<br/>同时,同样价值的工业产品中.无锡的产品主要是国民经济最需要的内燃机.机电,特种钢材.以及大量高科技产品.<br/>而同样价格的工业产品中,温州的产品是什么?袜子?牙签?皮革?鞋子?打火机?<br/>对国家的贡献谁大谁小,这个问题显然已经不需要我再多讲.<br/>无锡创造了大量高质高附加值的国计民生必要的产品.是不可或缺的.<br/>而温州创造了大量易复制的低附加值产品.是可有可无的.<br/>在这里,我们还有必要再谈一谈关于温州产品在海外的口碑的问题(我们先不谈温州发廊的形象问题).<br/>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例如.温州鞋子在西班牙被焚毁.中国产品在欧洲形象大受影响.<br/>最近在欧的华人受袭击事件增加,相信有温州人的一部分功劳(当然华人在欧形象不佳问题由来已久,综合原因也很复杂,这不是本文的重点).<br/>而无锡输出大量高质量的机电产品,甚至汽车大量出口到其它发展中国家,这对国家形象的提升作用,相信不需要我再多言. </p><p>不客气的讲一句:温州的工业化水平/程度及层次,仅相当于无锡八十年代的水平.<br/>大凡发达国家,均是重工业比重远高于轻工业比重.在经济学上,重工业比重/轻工业比重=霍夫曼系数.<br/>而这个霍夫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依据.80年代中期的“亚洲四小”都达到2,都是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标志.<br/>而无锡现在已经超过2,达到了亚洲四小龙九十年代的水平(相类似的,无锡的人均GDP等指标,也均达到和接近四小龙九十年代的水平).<br/>也就是说,无锡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层次,与亚洲四小龙只有十年左右的差距. </p><p>有高技术含量,走规模化道路,强调全球竞争力,发展好了,是德国的水平,发展差了,也是韩国的水平,<br/>而走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发展好了,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水平,发展差了,就是泰国菲律宾了.<br/>大凡发达国家,均是有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工业做为支撑的.<br/>远的不讲,但讲亚洲国家地区,韩国电子汽车造船有全球竞争力,台湾地区是电子产业一招鲜吃遍天下.<br/>而想在温州这块土壤和文化氛围中培养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这明显是不现实的.<br/>而在这一点上,无锡显然有希望的多,无锡的强有力工业底子和文化底韵,可以支撑无锡向这个目标冲击. </p><p>题外,我再讲一讲,关于温州炒房团的一些事情.<br/>大家都认为,温州炒房团是以炒房赚取利润为目的.但是实际上的情况可能还要复杂一些.<br/>在早期,上海的政策是,买房子可以贷款,没有还清贷款前,就可以出售房产.<br/>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局面:<br/>如果向银行商业贷款100万,三十年还款(先不谈银行会不会给私人商业贷款三十年的问题),要归还银行多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到三十年的时候,你至少要还几百万的巨款.<br/>而向银行贷款买房,则利率要优惠得多,还个一百几十万,就完事了.<br/>讲到这里,相信部分读者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了?<br/>是的,大量温州商人炒房,甚至互相转手的真正目的是套取大量的房贷,转做商用.<br/>有100万起家,首付5套房子,转手得500万(当然接盘的其它温州商人的资金也来自于银行贷款.)<br/>500万首付25套房子,再贷更多房款.用频繁的转手,换回巨额的贷款.而且在转手过程中,迅速变成现金.<br/>于是,良心好一点的.就把这一笔钱投做商用,再去炒炒煤,炒炒有色金属,顺便破坏一下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br/>良心差一点的,立刻把现金转移到国外,人一跑,留下大量不良贷款给国有银行,损失最后转移给全国广大的百姓头上. </p><p>到这里,温州和无锡.WHO对国家的贡献大,WHO对国家危害大.请读者自己下结论. </p><p>问题这里,不再是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那个好的问题.<br/>而变成:中国更需要那个模式? </p>
<p>三.温州和无锡社会发展水平的比较.<br/>众所周知,温州模式通过种种方式,使部分温州人获取了可观的财富,但是温州人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什么状态了呢.<br/>温州模式有没有在整体上,提升了这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呢?<br/>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不光是财富,还要走仓廪足而知礼俗的路线.<br/>由于无法得到温州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以本文数据均引用两地04年的统计公报.<br/>人口取05年近似值,其中温州为750万,无锡为450万. </p><p>我们先分析交通.通信和电力.<br/>温州:年末公路总里程545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6.3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机动车拥有量56.89万辆,私人汽车17.79万辆。<br/>无锡:无锡公路总里程418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0.1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社会拥有机动车辆96.35万辆,私人汽车10.34万辆<br/>从数据可以看到,温州的公路密度只有无锡的一半左右(温州的陆地面积是无锡的2.5倍以上),人均拥有的机动车总量,只有无锡的一半不到,<br/>私家车人均拥有量略高于无锡(温州2.37辆/百人,无锡2.30辆/百人),而如果根据最新的05年数据,无锡私家车拥有率极有可能已经超过温州.<br/>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温州的富裕其实有言过其实的嫌疑(详细内容参考笔者前二篇章).<br/>在私家车普及率相当的情况下,无锡社会公有车辆数量和密度上远大于温州.<br/>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无锡人的出行更方便. </p><p>在通信方面:<br/>温州:固定电话用户319.33万户(0.43/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7.25万户(0.54/人)。互联网用户69.62万户(0.093/人).<br/>无锡:固定电话用户达249.68万户(0.55/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2.13万户(0.67/人),互联网用户达到58.37万户(0.13/人)。<br/>在人均方面,无锡均领先于温州,可见,在通信方面,无锡人更方便. </p><p>在居民用电方面:<br/>温州:居民生活用电量28.67亿千瓦时(382度/人)<br/>无锡:居民生活用电20.31亿千瓦时.(451度/人)<br/>在人均用电方面.无锡显然也走在温州前面. </p><p>我们再分析一下科学技术和教育<br/>这个基本上不用多讲了,无锡无锡市十项科技指标全省第一.和温州基本没有可比性.<br/>无锡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99万人,温州为11.86万人.<br/>无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45%.温州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8.0%<br/>无锡小学和初中的普及率均达100%,温州:小学升学率无法得到数据,初中升学率85.7%.<br/>每万人大专以上人数,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数据,基本上不需要我再列出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google. </p><p>在卫生方面<br/>温州:全市有卫生机构825家,其中医院71家,卫生院449家,个体开业诊所600个。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095人,其中医生11869人。全市医疗机构病床16309张,平均每万人有病床21.9张、医生15.9人。医疗机构全年诊疗病人1837.09万人次。<br/>无锡:全市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643个,其中综合医院38家,专科医院18家,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113家,疗养院5家。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其中医生9.7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9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2万张。全市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人,其中医生22人、护士16人;医疗床位43张,其中医院床位27张。<br/>在人口远少于温州的情况下,无锡的医疗单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优势.人均拥有的医疗条件更是远超温州居民. </p><p>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事业(福利)<br/>这方面的数据相信不需要我再列了,详情可以参考两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由于经济结构和政府执行力方面的原因,<br/>在这个方面,无锡远远走在温州前面. </p><p>在人口和人民生活方面<br/>我直引用两地政府工作报告原文:<br/>温州: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46.1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7.14万人;男性人口389.76万人,女性人口356.43万人;非农业人口148.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2203人,死亡人口40358人,人口出生率13.7‰,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8.3‰。全年人口计划生育率88.5%,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初婚女性晚婚率56.9%,提高0.8个百分点;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90.4%,下降0.1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24.7,超出正常范围,一些县(市、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二胎次和多胎次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91.2和246.5,是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关键问题。<br/>无锡: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447.19万人,人口出生率7.77‰,人口死亡率6.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5‰。 </p><p>在农村居民生活方面:<br/>温州:据对欠发达乡镇统计监测,全市139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867元,其中55个乡镇农民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占欠发达乡镇39.6%。目前全市仍有84个乡镇、 67.59万的农村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br/>无锡:不做表述. </p><p>另外,无锡做为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以及相对适宜的房价,显然是一个更宜居和创业的城市.温州在这两方面和无锡均有差距(温州的房价之高,在国内是有名的.) </p><p>写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可以得一个结论:温州模式给部分温州人再来了财富,但是这种财富没有更均衡的回馈给全社会.<br/>并没有带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尤其在提高当地的文化,教育,卫生方面.做的相当不够.<br/>这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并没有本质上改变当地人的生活方式.<br/>各方面没有跟上的富裕,只能是没有品质的富裕,只能是低水平的富裕.<br/>而无锡在这方面显然做得更好一点.<br/>无锡的富裕人口比例不低于温州,只是相对更低调(私家车拥有率上,可以做一个旁证).<br/>而大多数的市民生活方面,无锡人显然更有保障.<br/>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给无锡地区居民,带来了更好的设施和制度.并在提升当地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上,做了更有效的工作. </p><p>写到这里,基本上可以为笔者的第四章节,也就是最后一章节起一个基调了:温州模式和无锡模式WHO是中国经济的富强之路?<br/>显然,温州模式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本质上,无锡的苏南模式是更值坚持的模式.<br/>也是更符合国家和当地居民利益的双赢模式.<br/>笔者写本文的目的,也在于回应媒体捧温州模式.打压苏南模式的不良风向.<br/></p>
<font face="" size="4">应该说温州人的模式只适合他们自己富裕,不适合全中国人,如果大家都去干炒“东西”的干活,那么中国人会发现中国会迅速变成仰人鼻息的二流国家。说白了,温州人就是靠小聪明到处看有什么可以倒一倒、赚一票的东西,他们的吃苦精神很多时候是与一种令人惊讶的发财欲望联系在一起,他们靠假冒伪劣产品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现在俨然凭着大把昧心钱开始撬动中国经济的敏感石——房产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是个避不开的民生问题,油水好足;矿产无疑更是任何国家经济的重要命门。国家应该近早意识到这一可怕力量的贪欲难禁,否则积重难返。</font>
<p>同意楼上的说法.</p>
<p>看看温州城里那些打飞机的就知道了</p>
顶一下[em05][em0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ili2005</i>在2006-4-6 19:05:00的发言:</b><br/><font face="" size="4">应该说温州人的模式只适合他们自己富裕,不适合全中国人,如果大家都去干炒“东西”的干活,那么中国人会发现中国会迅速变成仰人鼻息的二流国家。说白了,温州人就是靠小聪明到处看有什么可以倒一倒、赚一票的东西,他们的吃苦精神很多时候是与一种令人惊讶的发财欲望联系在一起,他们靠假冒伪劣产品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现在俨然凭着大把昧心钱开始撬动中国经济的敏感石——房产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是个避不开的民生问题,油水好足;矿产无疑更是任何国家经济的重要命门。国家应该近早意识到这一可怕力量的贪欲难禁,否则积重难返。</font></div><p>lz你分析中是不是个人好误感太强了?什么叫靠假冒伪劣完成的资本积累?你知道哪几家温州民营企业是靠假冒伪劣起家的?大虎还是德力西?所谓的温州模式当然不适合全国效仿,但你的分析中似乎也忘了一点,温州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是没有拿中央的钱,只向上交税的</p>
<p>还真有人反驳了。让我想起以前有关杭州市中心刷马桶的事了。</p><p>就有这么无耻的人,黑白颠倒了还振振有词。还叫做研究。我有个同学给我讲了个事,和这事有些可比性:他知道大学里的有人在研究股市中有人参与的股价变化的数学模型,或数学规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