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图]绝命直射!--苏联B-4 1931年型203MM榴弹炮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0:28:37
<p>突袭的资料片《闪电战》的过场动画里,这样一个情景曾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br/>巷战的背景下,一门巨硕无比的重炮在街上直接对着目标射击。火光一闪,飞沙走石,驻锄一下子被掀开了,抑或根本没有下驻锄;巨炮猛然向后退去,履带剧烈摇晃。<br/>而目标,一栋楼,则被一炮轰爆。</p><p>很多历史照片中都可以看到这尊仿佛是安在拖拉机上一样的大炮。(事实上这不是行走装置,而是太重而用履带取代轮子)口径大家可以猜到是203,却不是每人都知道它的名字:B-4,M1931.<br/>M是MODEL也就是1931年型。</p><p>古旧的B-4本来是重型榴弹炮,但因为在防守和进攻中都需要攻坚,炮兵勇敢无畏地将B-4推到前线再前线,乃至300米的直射。这张图片的时候,已经是柏林战役了。<br/><br/>柏林战役。<br/></p><p>&nbsp;</p><p><br/>《苏联红军二战身管压制火炮家族》中是这么叙述的:<br/>"......红军使用过的重型火炮中,1931年式203毫米榴弹炮(B-4)是外形最为怪异的一种,该炮由F.F.棱德岩尔、N.I.马格达斯夫和A.G.加夫里利夫等人设计,由位于列宁格勒的波尔舍维克兵工厂制造,该炮虽然笨重无比,但在二战期间,该炮在对付混凝土加固的重型碉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哈尔科夫、柴科斯基、柯尼斯堡、但泽以及进攻柏林的途中,苏军一直都装备着该炮。1944年6月5日列宁格勒战场,由I·I·维德门德科少校领导的两个203毫米榴弹炮连摧毁了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的躲在地下深达3个楼层的一个重型碉堡。该炮采用弹丸和药包分离的方式,炮架左侧装有一小型起重机用于调运弹药,炮弹发射速率为3发/分,射程17500米,炮口初速607米/秒,水平射界60度,一门203毫米火炮需要15名士兵操纵,在运输时,该炮能够拆卸成两部分即炮架和炮管,方便装卸。 </p><p>  B-4由于重量较大,所以在炮架上改用履带,一般采用拖拉机牵引,牵引速度大约为15公里/小时,由于俄在冬天是大部分地区都在冰天雪地中,而且冰雪融化后经常是泥泞异常,这对大重量的火炮机动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总重15800公斤的B-4来说,加装履带后机动性的提升是相当明显的。 </p><p>  1933年,一种203毫米口径的加榴炮开始服役,即1933年式加榴炮,该炮重量明显轻于B-4,但炮口初速达到了730米/秒,不过该炮加装了发动机驱动履带,所以可以认为该炮是自行式火炮,这使得该炮具有快速展开能力,不过后来研制的1939年式203毫米加榴炮却仍然不具有自行能力。 "</p><p>《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br/>"......在最高红军统帅部控制下的炮兵预备队和军属炮兵里有一种看上去不是那个年代的火炮,那就是由F·F·兰德耶尔,N·I·马达谢夫和A·G·加伏力洛夫在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工厂研制出来的1931型203毫米榴弹炮。在哈尔科夫,齐尔卡塞,柯尼斯堡,坦泽,波森和柏林前线对付坚固结实的混凝土工事的战斗中,此炮证明了自己的非凡的威力。1944年6月10日在列宁格勒战线上,I·I·范梅登科上校指挥的1931型203毫米榴弹炮击毁了一个三层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工事。</p><p>1931型火炮显示出良好的弹道性能和较高的精度。火炮拥有一个 带履带的炮架,炮架尾部装有辅助轮用于牵引,最大牵引时速为15英里。履带式炮架可以提供火炮有限的机动能力,并能让15.8吨重的火炮在冰雪覆盖的地面行动。1931型203毫米榴弹炮发射分装式炮弹,射速1发/3分钟,射程17.5公里,初速607米/秒,俯仰射角0—60度。火炮上还安装了一个小型的起重机,用于弹药的装填。此炮在运输时可拆分成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炮组成员15人。</p><p>苏联在1933年开发了1933型加榴炮,尺寸和1931型203毫米炮差不多,但是减轻了战斗和运输重量,初速则提高到730米/秒,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此炮是作为自行火炮开发的。另一种1939型加榴炮则仍靠牵引车牵引。由炮架和悬挂装置的不同一共分出6个型号,几乎所以型号都被德军俘获,编号为20.3cmH503(r)。"</p><p>&nbsp;</p><p>M1933,因为不知道具体型号,并未找到任何图片,搜索到的都是维克斯、T26之类的战车的1933年型。汗。<br/>全部图片是否都是1931型也不能保证。</p><p><br/>先来看看参数。因为表格难以显示和编辑,贴地址(英语)<br/><a href="http://rkkaww2.armchairgeneral.com/weapons/artillery.htm">http://rkkaww2.armchairgeneral.com/weapons/artillery.htm</a></p><p><br/>然后是这幅有名的图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呵呵<br/>"Komintern" prime movers are towing a 203mm howitzer B-4 M1931</p><p></p><p>今天的彩照<br/>203mm B-4 howitzer in Artillery Museum <br/><br/>未知拍摄地<br/></p><p><br/>1/87模型<br/><br/>1/72,貌似是苏联出的模型<br/><br/></p><p>黑白<br/>红场的检阅,一般就是用这样的拖拉机拖运,炮兵的小伙子也坐在上面<br/><br/>炮班好多人-_-.<br/>Winter War 1939-40 (?)<br/><br/>可爱的红军叔叔<br/>January 1940 <br/><br/>保养得真不错啊<br/>Clearing barrel of B-4. Winter 1939-40<br/><br/>如此轻量的重炮???德国人被迷惑了-_-<br/>其实是运输B-4用的炮管。<br/>S-65 tractor towing cart with loaded with barrel of a B-4 howitzer. Eastern Prussia, the 3rd Byelorussian Front. Probably can be from the 117th Super-Heavy Howitzer Artillery Brigade<br/><br/>步兵路过...<br/>B-4 howitzer changing fire position. Eastern Prussia, January 1945<br/><br/></p><p>&nbsp;</p><p>图纸<br/><br/><br/><br/></p><p>今天的陈列品<br/>来源:<a href="http://svsm.org/gallery/Heavy-Guns">http://svsm.org/gallery/Heavy-Guns</a><br/>美国的阿伯丁:<br/></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br/></p><p></p><p></p><p></p><p></p><p></p><p></p><p></p><p><br/></p><p></p><p></p><p></p><p>by Vladimir Yakubov,不知道拍摄地<br/></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br/>这个是春秋的图集,因为是国内的,再说已经贴太多了,所以不贴了,呵呵<br/>有兴趣的可以去看<br/><a href="http://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355888">http://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355888</a></p><br/><p>突袭的资料片《闪电战》的过场动画里,这样一个情景曾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br/>巷战的背景下,一门巨硕无比的重炮在街上直接对着目标射击。火光一闪,飞沙走石,驻锄一下子被掀开了,抑或根本没有下驻锄;巨炮猛然向后退去,履带剧烈摇晃。<br/>而目标,一栋楼,则被一炮轰爆。</p><p>很多历史照片中都可以看到这尊仿佛是安在拖拉机上一样的大炮。(事实上这不是行走装置,而是太重而用履带取代轮子)口径大家可以猜到是203,却不是每人都知道它的名字:B-4,M1931.<br/>M是MODEL也就是1931年型。</p><p>古旧的B-4本来是重型榴弹炮,但因为在防守和进攻中都需要攻坚,炮兵勇敢无畏地将B-4推到前线再前线,乃至300米的直射。这张图片的时候,已经是柏林战役了。<br/><br/>柏林战役。<br/></p><p>&nbsp;</p><p><br/>《苏联红军二战身管压制火炮家族》中是这么叙述的:<br/>"......红军使用过的重型火炮中,1931年式203毫米榴弹炮(B-4)是外形最为怪异的一种,该炮由F.F.棱德岩尔、N.I.马格达斯夫和A.G.加夫里利夫等人设计,由位于列宁格勒的波尔舍维克兵工厂制造,该炮虽然笨重无比,但在二战期间,该炮在对付混凝土加固的重型碉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哈尔科夫、柴科斯基、柯尼斯堡、但泽以及进攻柏林的途中,苏军一直都装备着该炮。1944年6月5日列宁格勒战场,由I·I·维德门德科少校领导的两个203毫米榴弹炮连摧毁了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的躲在地下深达3个楼层的一个重型碉堡。该炮采用弹丸和药包分离的方式,炮架左侧装有一小型起重机用于调运弹药,炮弹发射速率为3发/分,射程17500米,炮口初速607米/秒,水平射界60度,一门203毫米火炮需要15名士兵操纵,在运输时,该炮能够拆卸成两部分即炮架和炮管,方便装卸。 </p><p>  B-4由于重量较大,所以在炮架上改用履带,一般采用拖拉机牵引,牵引速度大约为15公里/小时,由于俄在冬天是大部分地区都在冰天雪地中,而且冰雪融化后经常是泥泞异常,这对大重量的火炮机动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总重15800公斤的B-4来说,加装履带后机动性的提升是相当明显的。 </p><p>  1933年,一种203毫米口径的加榴炮开始服役,即1933年式加榴炮,该炮重量明显轻于B-4,但炮口初速达到了730米/秒,不过该炮加装了发动机驱动履带,所以可以认为该炮是自行式火炮,这使得该炮具有快速展开能力,不过后来研制的1939年式203毫米加榴炮却仍然不具有自行能力。 "</p><p>《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br/>"......在最高红军统帅部控制下的炮兵预备队和军属炮兵里有一种看上去不是那个年代的火炮,那就是由F·F·兰德耶尔,N·I·马达谢夫和A·G·加伏力洛夫在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工厂研制出来的1931型203毫米榴弹炮。在哈尔科夫,齐尔卡塞,柯尼斯堡,坦泽,波森和柏林前线对付坚固结实的混凝土工事的战斗中,此炮证明了自己的非凡的威力。1944年6月10日在列宁格勒战线上,I·I·范梅登科上校指挥的1931型203毫米榴弹炮击毁了一个三层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工事。</p><p>1931型火炮显示出良好的弹道性能和较高的精度。火炮拥有一个 带履带的炮架,炮架尾部装有辅助轮用于牵引,最大牵引时速为15英里。履带式炮架可以提供火炮有限的机动能力,并能让15.8吨重的火炮在冰雪覆盖的地面行动。1931型203毫米榴弹炮发射分装式炮弹,射速1发/3分钟,射程17.5公里,初速607米/秒,俯仰射角0—60度。火炮上还安装了一个小型的起重机,用于弹药的装填。此炮在运输时可拆分成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炮组成员15人。</p><p>苏联在1933年开发了1933型加榴炮,尺寸和1931型203毫米炮差不多,但是减轻了战斗和运输重量,初速则提高到730米/秒,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此炮是作为自行火炮开发的。另一种1939型加榴炮则仍靠牵引车牵引。由炮架和悬挂装置的不同一共分出6个型号,几乎所以型号都被德军俘获,编号为20.3cmH503(r)。"</p><p>&nbsp;</p><p>M1933,因为不知道具体型号,并未找到任何图片,搜索到的都是维克斯、T26之类的战车的1933年型。汗。<br/>全部图片是否都是1931型也不能保证。</p><p><br/>先来看看参数。因为表格难以显示和编辑,贴地址(英语)<br/><a href="http://rkkaww2.armchairgeneral.com/weapons/artillery.htm">http://rkkaww2.armchairgeneral.com/weapons/artillery.htm</a></p><p><br/>然后是这幅有名的图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呵呵<br/>"Komintern" prime movers are towing a 203mm howitzer B-4 M1931</p><p></p><p>今天的彩照<br/>203mm B-4 howitzer in Artillery Museum <br/><br/>未知拍摄地<br/></p><p><br/>1/87模型<br/><br/>1/72,貌似是苏联出的模型<br/><br/></p><p>黑白<br/>红场的检阅,一般就是用这样的拖拉机拖运,炮兵的小伙子也坐在上面<br/><br/>炮班好多人-_-.<br/>Winter War 1939-40 (?)<br/><br/>可爱的红军叔叔<br/>January 1940 <br/><br/>保养得真不错啊<br/>Clearing barrel of B-4. Winter 1939-40<br/><br/>如此轻量的重炮???德国人被迷惑了-_-<br/>其实是运输B-4用的炮管。<br/>S-65 tractor towing cart with loaded with barrel of a B-4 howitzer. Eastern Prussia, the 3rd Byelorussian Front. Probably can be from the 117th Super-Heavy Howitzer Artillery Brigade<br/><br/>步兵路过...<br/>B-4 howitzer changing fire position. Eastern Prussia, January 1945<br/><br/></p><p>&nbsp;</p><p>图纸<br/><br/><br/><br/></p><p>今天的陈列品<br/>来源:<a href="http://svsm.org/gallery/Heavy-Guns">http://svsm.org/gallery/Heavy-Guns</a><br/>美国的阿伯丁:<br/></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br/></p><p></p><p></p><p></p><p></p><p></p><p></p><p></p><p><br/></p><p></p><p></p><p></p><p>by Vladimir Yakubov,不知道拍摄地<br/></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br/>这个是春秋的图集,因为是国内的,再说已经贴太多了,所以不贴了,呵呵<br/>有兴趣的可以去看<br/><a href="http://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355888">http://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355888</a></p><br/>
那个红场阅兵的图里牵引B-4的不是拖拉机而是共产国际牵引车
<p>- -有些图片顺序有误,彩图的第一张是炮兵博物馆,第二个是未知</p><p>拖拉机的图在红场的下面,放在一起的,发现显示不了,删了</p><p>模型的图似乎也不能全显示.....</p>
<br/>
真是重炮!!!
还是多拉牛B
<p>超重炮也有!</p><p>只不过趋于实用罢了,比德国小一些</p><p>1915年式迫击炮<br/></p><p>305MM的Br-18<br/></p><p>TM-3-12列车炮 305MM<br/></p><p><br/>说点题外的,奥卡自行火炮也是用的ISU底盘改良^_^<br/>2B1 OKA,420MM<br/></p><p>&nbsp;</p>
史前巨兽啊!!太强了!!
<p>呵呵</p><p>&nbsp; 要是把战列舰上400MM以上口径炮拆到陆地上用是什么效果?</p>
<p>重量才15吨?</p><p>韩战中美军的M-115重量也有14.5吨左右。</p><p>线图不错,收了。</p>
<p>除了射速慢了点外,相当不错!!!!!!!</p>
<p>它们攻坚或者在城市战里对付死守房子的敌军。兵器本身很古旧了,不只是射速,是在特定环境下发挥的优势。</p><p>&nbsp;</p><p>其实我最喜欢的是TM-3-12,和TM-1-180比,后者真是又小又丑<br/>觉得比差不多同级的德国K-5漂亮多了,虽然列车炮样子都差不多<br/>可惜的是,根据记载,卫国战争似乎并无使用纪录,炮的主人易手N次,也曾只剩下炮管而被他国再造炮身......[em06]</p><p>太可惜了[em06][em06][em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