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狙击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59:23
<p><br/></p><p><br/></p><p><br/>传不了了<a href="http://www.zg-v.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83">http://www.zg-v.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83</a>还有很多图,自己去看吧。</p><p><br/></p><p><br/></p><p><br/>传不了了<a href="http://www.zg-v.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83">http://www.zg-v.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83</a>还有很多图,自己去看吧。</p>
里面的图都不错,只是中国的狙击手起步晚了些,技术、装备也相对落后了点。
用的什么枪啊?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eonardo</i>在2006-3-11 17:22:00的发言:</b><br/>用的什么枪啊?</div><p>不知道,第一图被遮了!</p>
<p>张桃芳打死了两百多美国鬼子,也没见有什么很先进的狙击枪</p><p>关键还在人。</p><p>当然器材也是非常重要。</p><p>但人才是关键。无论起步早晚,能杀人才是真理。</p>
用的是88狙
好像是龙骑兵的人[em01]
<p>88狙呀</p><p>看枪口装置</p>
<p>人不错,88烂了些。</p>
是中国的吗?PP还可以了。。。。。。。。。。。。。
连88狙各位都不认识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阿斯达卡</i>在2006-3-12 17:38:00的发言:</b><br/>连88狙各位都不认识了???</div><p>俺也比较奇怪的说...</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坐拥天下</i>在2006-3-11 19:26:00的发言:</b><br/><p>张桃芳打死了两百多美国鬼子,也没见有什么很先进的狙击枪</p><p>关键还在人。</p><p>当然器材也是非常重要。</p><p>但人才是关键。无论起步早晚,能杀人才是真理。</p></div><p>这个“打死两百多”至少要乘三分之一才比较真实。</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元光</i>在2006-3-12 19:43: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坐拥天下</i>在2006-3-11 19:26:00的发言:</b><br/><p>张桃芳打死了两百多美国鬼子,也没见有什么很先进的狙击枪</p><p>关键还在人。</p><p>当然器材也是非常重要。</p><p>但人才是关键。无论起步早晚,能杀人才是真理。</p></div><p>这个“打死两百多”至少要乘三分之一才比较真实。</p></div><p></p><p>这个就不好说了。</p><p>都没经历过,说实话没什么直接的证据好证明的。</p><p>就和瓦西里的传说一样。</p>
至少现在的“二百多”与客观规律、当时环境、以及张老自己的叙述远不符合。
<p>哦,楼上看来是高人,不过否定得太模糊点了,给具体分析分析?</p>
<p>现成的文章,我基本支持。咱也火星一回。</p><p>转战史大佬Light对此事的分析—— </p><p>根据官方记录,张桃芳属志愿军第24军72师214团,从1953年1月至5月间,扣除受训(当时他还是新兵)、上政治课的时间,他在32天内射击442发毙敌(或击中)214名,亦即一天平均射击13.8发毙敌6.68名,命中率48.4%。 </p><p><br/>在中央电视台CCTV-1播出的纪录片“狙击英雄”中第二、三集中有对他的访谈,回忆几次狙击经验。从他的回忆里可以得知: </p><p>1. 他的射击距离多在400米以下,100、200米的不少。较远距离如800米的仅有寥寥数次,且成功次数不多。 </p><p>2. 他所在的位置是上甘岭597.9高地(即美军的三角高地)上第九班据守、宽度约30多米的阵地,共有五处射击位置。 </p><p>3. <br/>他回忆的四次狙击经验,四天各打死(中)一名、三名、两名、一名。每次目标的警觉性都不低,或不定向不定时地观测,或有惑敌闪躲的动作,更布置有假人。他都需耐心等待。 </p><p><br/>4. 他遇见至少一名狙击手(虽不清楚有无使用瞄准镜)尝试反制他。 </p><p>5. 他未曾提到所使用的枪种,也未提到自己的击杀总数。枪种和数字都是其他人另外解说的。 </p><p>关于枪种问题,个人认为以其身为刚上战场的新兵,其实不太可能有机会使用美制M1步枪,一开始或许是真的使用莫辛.纳干骑枪在射击。记得有另一篇记述称张桃芳在第一个月内用弹247发打死71人,可能就是使用此枪。但后来他显然被调去受射击训,再回来后就是专职狙击手,很可能就是使用配有狙击镜的M1步枪了。 </p><p><br/>至于成绩方面,也值得分析。 </p><p>当时双方早已进入静态防御一年半以上,战线大体稳定。上甘岭战役在1952年11月间结束,双方沿此地都是使用既有防御阵地,无论交通壕、掩体、地堡多已固定。志愿军第15军搞冷枪冷炮运动是在1952年间,以上甘岭地区的537.7高地著称(联军称狙击兵岭)。任何在1953年间接防此地的联军部队绝对不会不清楚冷枪狙击对他们的威胁,也绝对不会不采取措施来防范与反制。这从上面的(3)、(4)中可以看出,联军绝不会轻易暴露出来挨打。 </p><p><br/>而从他在上甘岭上的阵地位置,所涵盖的联军阵线有限,亦即其能够选择的目标有限。更何况,撂倒了一名敌军,其他的人很可能整天或甚至两三天不露头。自然难以有连续性的目标。除非他是像其他国家的狙击手一样,能够游走于整个营或团的前线,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目标。不过若要游走前线,仍然有行动上的限制,白天不太可能移动(在影片里其他中国狙击手的经验可以验证),只能在光线不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也就是说,一天里大概就限制在一地,同样也有目标量不多的情况。很遗憾地在影片中并未对其是否游走各阵地有所解说。 </p><p><br/>再进一步来看,上面一天击毙(中)6.68名的平均数字,实在也跟他的自述凑不上。既然是平均数字,那每天自然有多有少,少时如前面的一两名,多时一天就该有10多名了,而且恐怕不只是一天而已。这种好运道不论对任何狙击手说应该都是印象深刻,不太可能忘记,他却丝毫未曾提到,反而只提到这种小猫两三名的狙击经验,这不是相当奇怪吗? </p><p><br/>此外,这214的数字怎么来的?据称,是皮定钧军长要他达到这个数字好跟他的团的番号凑一堆,这个宣传的成分也未免太过了。另外,据称他所在的班(或班阵地)在这段期间前后也创下了狙杀700多名敌军(近一个营)的纪录。所以整个看起来,这个数字可信程度相当低。但是由于是官方宣传数字,已经一再重复提了50多年,恐怕张桃芳自己也不好意思指出真相,干脆避开不论。 </p><p><br/>根据以上的资料推论,他的狙击记录可能要打个二五折或三折才比较合理;无论怎么说,32天狙杀50-70人在当时战场环境来说都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足以列入世界顶尖狙击手之列。但若是硬要推销那个214人的数字,恐怕只会让识者嗤之以鼻。 </p><p><br/>另外,还有一个验证的方式,从美军伤亡记录来比对。 </p><p>张桃芳的第24军所在位置是上甘岭一带,1953年1月到6月间对峙的是是美第3步兵师。该师从1月29日至5月25日(即所谓张桃芳记录的统计期间)的伤亡总数是: </p><p>阵亡108人,因伤致死15人,失踪认定死亡2人,受伤515人,非枪伤弹伤死亡一人,失踪后归队2人,合计643名。 </p><p>以上资料来自在美国国家档案处电子资料库搜寻后的结果。 </p><p>File Unit Title: Korean War Casualty File, 2/13/1950 - 12/31/1953 <br/>Member of: Record Group 407: Records of the Adjutant General\'s <br/>Office\;Series: Korean War Casualty File, ca. 1950 - ca. 1970 </p><p>这里的资料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即使相差,差得也有限。另外未计入的是附编韩军(KATUSA)的部分。不过此时KATUSA早已经彻底整合入美国陆军在朝鲜的单位,直接编入各班,占战斗部队人数1/5至1/4,所以其伤亡比例应和美军类似,在此暂且以1/4计算,也就是说KATUSA伤亡约数应该是阵亡27人,因伤致死4人,其他死亡1人,受伤129人,合计161人。 </p><p>所以,就算第24军其他人在这4个月期间放枪放炮都打不死人,把所有死亡数目都算在张桃芳头上,而且这些人都恰好也死在张桃芳有所行动的32天中,也凑不到那个214人的数字。</p>
<p>好象是德拉贡诺夫</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4 22:48:12编辑过]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人256</i>在2006-3-14 22:45: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红色尖兵</i>在2006-3-13 22:26:00的发言:</b><br/><p>好象是德拉贡诺夫</p></div><p></p><p>&nbsp;   79年对越作战后,我军才有了这种“高级货”。当时安排国内兵工企业仿制的时候,刘华清还是总长助理。</p><p>  这份文件(会议纪要)在当时是“机密”件。现在应该自然解密了。</p><br/></div><p></p><p>着份文件???</p><p>5555555555555怎么俺还没看就被山人编辑掉了啊。。。。俺要看文件啊。。。。</p><p>对了,说到对越做战,突然想知道当时向小平用的狙击枪是什么型号啊。</p>
向小平用的是79狙或者进口的德拉贡诺夫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tmerlin</i>在2006-3-15 18:53:00的发言:</b><br/>向小平用的是79狙或者进口的德拉贡诺夫</div><p>不素。 </p><p>他说打7~8百米的目标时候他喜欢把瞄具倍率调到1。5上。而79和进口的坷拉工懦夫都是4倍的固定倍率。大兄弟很显然不素一个啊!</p>
  宣传的东西你也信?
<p>以前网上有传闻,向小平用的是进口的奥地利的69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