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排华政策 中国城渐人去楼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10:26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印度排華政策 中國城漸人去樓空</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2-21 18:15:23&nbsp;&nbsp;<font></font></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left"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img src="http://www.cn-rn.com/crn-webapp/upload/200602/21/100100724.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印度加爾各答的中國城,滿街是印度人。</td></tr></tbody></table>  在印度加爾各答市區東部,有一個路標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它不僅標有常見的英語、印地語和孟加拉語,而且還有不常見的漢語。這個地方叫做“唐格拉”,正是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印度“中國城”。 <br/><br/>  然而,這個走過漫長歲月的中國城如今正一天天消失,不久的將來可能只是人們腦海中的一種記憶。 <br/><br/>  記者沿著路標進入這個方圓10平方公里的中國城。由於春節剛過,這裡依然是一派節日氣氛。一座新搭建的中國牌樓聳立在中國城入口,頂端橫梁上一串大紅燈籠高懸,兩側立柱上貼著紅底金字的春聯。 <br/><br/>  狹窄的街道兩旁,高高的院牆上瓖嵌著一扇扇朱紅色的大門。此景讓人恍如置身於中國南方的一個古鎮,但擁擠的人群和刺鼻的臭味又時刻提醒你︰這裡不是中國。 <br/><br/>  ● 多為廣東梅縣客家人 <br/><br/>  在這裡生活了近60年的加爾各答華人聯合會會長劉國趙告訴中國《環球時報》記者,這裡居住的華人大多是來自廣東梅縣的客家人,10年前這裡的華人還有8000人以上,現在只有1400人左右了。 <br/><br/>  他說,中國城人口銳減的原因之一,是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之後,印度實行了排華政策。當時,兩千多名華人被印度政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強行驅逐出境,另有幾萬名華人被關到印度西部沙漠的集中營。 <br/><br/>  華人銀行、學校、商店被紛紛關閉。持中國護照的華人必須定期到當地安全部門登記注冊,匯報情況,外出也必須得到當局的批准。當地華人的人身自由和發展機會受到極大限制,很多人陸續離開印度,遠走他方。 <br/><br/>  ● 印度18世紀已有中國人 <br/><br/>  據考證,在有歷史記錄以前,中印兩國人民的交往就非常頻繁。中國在1820年出版的一本叫做《海洋志》的書中,首次提及中國人移民印度的情況。 <br/><br/>  該書是根據作者在18世紀晚期的親身經歷所寫,書中說到,在加爾各答住著一些來自福建和廣東的中國人。現存於印度公共檔案局的一份1788年的警察局報告也明確說明,有一定數量的中國人曾居住在加爾各答。 <br/><br/>  現在一般認為,1780年來加爾各答定居的中國小伙子安儲,是移民印度的第一人,他的墓至今還在一個叫做阿其普爾的小村邊。這個村莊是他一手建立的,位於加爾各答市南郊25公里處胡格里河岸邊,已經成為加爾各答華人的一處聖地,每年春節人們都要舉家來這裡祭拜。 <br/><br/>  據英國皇家檔案館的報告顯示,安儲從英印政府租了650英畝土地開糖廠,之後便不斷有中國人到此謀生,大多為鞋匠。根據1837年加爾各答警察局的人口調查報告顯示,當時這裡有華人362人。 <br/><br/>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南方一些省份的人們為躲避戰亂,紛紛向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遷移。加爾各答離中國很近,是當時英印政府的首都,英國殖民者鼓勵人們生產和走私鴉片及其他毒品,一些中國商人就懷抱發財夢來到這裡。 <br/><br/>  19世紀50年代,加爾各答的華人達到500多人,到20世紀50年代一度超過5萬人。 <br/><br/>  ● 就業難.收入低 新一代多海外謀生 <br/><br/>  如今,排華已成為歷史,現在的年輕一代成為移民海外的主力,他們想到海外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nbsp; <br/><br/>  唐格拉的華人傳統上以皮革業、制鞋業、木材加工業、餐飲業、美容美發業、牙醫等為主,但這些職業對年輕一代已經沒有吸引力。他們大多比父輩受教育程度高,會講流利的英語。 <br/><br/>  印度“人稠地窄”,就業難,收入低,因此大多數年輕人在大學畢業之後便到海外發展。他們大多選擇去加拿大,其次是澳洲,然後是其他歐美國家,最近幾年回到中國、台灣和香港的也不少。 <br/><br/>  ● 遷廠也遷走了中國人 <br/><br/>  中國城最終將從這裡消失的擔心更主要的還源於遷廠問題。這裡是印度的皮革制造業中心之一,華人經營的皮革廠有230多家。由於制皮業污染嚴重,當地政府於2002年頒布法令讓皮革廠搬遷到郊區,且必須添置污水處理設備。 <br/><br/>  華人經營的制皮廠多是中小規模,這些年因為競爭激烈已十分艱難。而遷廠需購置土地,興建廠房,又要添置排污設備,需要一大筆投資,政府又沒有提供資助或軟貸款,這對眾多華人皮革廠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br/><br/>  很大一部份華人皮革廠可能因此被迫關門或轉行;即使把工廠遷移過去,能否維持也是一個問題。皮革廠是當地華人的命脈,而遷廠是早晚的事,對遷廠後前景的憂慮使很多華人家庭只留一個人在這裡勉強維持皮革廠生意,其他人都移民海外。(來源:星洲日報)</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印度排華政策 中國城漸人去樓空</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2-21 18:15:23&nbsp;&nbsp;<font></font></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left"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img src="http://www.cn-rn.com/crn-webapp/upload/200602/21/100100724.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印度加爾各答的中國城,滿街是印度人。</td></tr></tbody></table>  在印度加爾各答市區東部,有一個路標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它不僅標有常見的英語、印地語和孟加拉語,而且還有不常見的漢語。這個地方叫做“唐格拉”,正是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印度“中國城”。 <br/><br/>  然而,這個走過漫長歲月的中國城如今正一天天消失,不久的將來可能只是人們腦海中的一種記憶。 <br/><br/>  記者沿著路標進入這個方圓10平方公里的中國城。由於春節剛過,這裡依然是一派節日氣氛。一座新搭建的中國牌樓聳立在中國城入口,頂端橫梁上一串大紅燈籠高懸,兩側立柱上貼著紅底金字的春聯。 <br/><br/>  狹窄的街道兩旁,高高的院牆上瓖嵌著一扇扇朱紅色的大門。此景讓人恍如置身於中國南方的一個古鎮,但擁擠的人群和刺鼻的臭味又時刻提醒你︰這裡不是中國。 <br/><br/>  ● 多為廣東梅縣客家人 <br/><br/>  在這裡生活了近60年的加爾各答華人聯合會會長劉國趙告訴中國《環球時報》記者,這裡居住的華人大多是來自廣東梅縣的客家人,10年前這裡的華人還有8000人以上,現在只有1400人左右了。 <br/><br/>  他說,中國城人口銳減的原因之一,是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之後,印度實行了排華政策。當時,兩千多名華人被印度政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強行驅逐出境,另有幾萬名華人被關到印度西部沙漠的集中營。 <br/><br/>  華人銀行、學校、商店被紛紛關閉。持中國護照的華人必須定期到當地安全部門登記注冊,匯報情況,外出也必須得到當局的批准。當地華人的人身自由和發展機會受到極大限制,很多人陸續離開印度,遠走他方。 <br/><br/>  ● 印度18世紀已有中國人 <br/><br/>  據考證,在有歷史記錄以前,中印兩國人民的交往就非常頻繁。中國在1820年出版的一本叫做《海洋志》的書中,首次提及中國人移民印度的情況。 <br/><br/>  該書是根據作者在18世紀晚期的親身經歷所寫,書中說到,在加爾各答住著一些來自福建和廣東的中國人。現存於印度公共檔案局的一份1788年的警察局報告也明確說明,有一定數量的中國人曾居住在加爾各答。 <br/><br/>  現在一般認為,1780年來加爾各答定居的中國小伙子安儲,是移民印度的第一人,他的墓至今還在一個叫做阿其普爾的小村邊。這個村莊是他一手建立的,位於加爾各答市南郊25公里處胡格里河岸邊,已經成為加爾各答華人的一處聖地,每年春節人們都要舉家來這裡祭拜。 <br/><br/>  據英國皇家檔案館的報告顯示,安儲從英印政府租了650英畝土地開糖廠,之後便不斷有中國人到此謀生,大多為鞋匠。根據1837年加爾各答警察局的人口調查報告顯示,當時這裡有華人362人。 <br/><br/>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南方一些省份的人們為躲避戰亂,紛紛向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遷移。加爾各答離中國很近,是當時英印政府的首都,英國殖民者鼓勵人們生產和走私鴉片及其他毒品,一些中國商人就懷抱發財夢來到這裡。 <br/><br/>  19世紀50年代,加爾各答的華人達到500多人,到20世紀50年代一度超過5萬人。 <br/><br/>  ● 就業難.收入低 新一代多海外謀生 <br/><br/>  如今,排華已成為歷史,現在的年輕一代成為移民海外的主力,他們想到海外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nbsp; <br/><br/>  唐格拉的華人傳統上以皮革業、制鞋業、木材加工業、餐飲業、美容美發業、牙醫等為主,但這些職業對年輕一代已經沒有吸引力。他們大多比父輩受教育程度高,會講流利的英語。 <br/><br/>  印度“人稠地窄”,就業難,收入低,因此大多數年輕人在大學畢業之後便到海外發展。他們大多選擇去加拿大,其次是澳洲,然後是其他歐美國家,最近幾年回到中國、台灣和香港的也不少。 <br/><br/>  ● 遷廠也遷走了中國人 <br/><br/>  中國城最終將從這裡消失的擔心更主要的還源於遷廠問題。這裡是印度的皮革制造業中心之一,華人經營的皮革廠有230多家。由於制皮業污染嚴重,當地政府於2002年頒布法令讓皮革廠搬遷到郊區,且必須添置污水處理設備。 <br/><br/>  華人經營的制皮廠多是中小規模,這些年因為競爭激烈已十分艱難。而遷廠需購置土地,興建廠房,又要添置排污設備,需要一大筆投資,政府又沒有提供資助或軟貸款,這對眾多華人皮革廠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br/><br/>  很大一部份華人皮革廠可能因此被迫關門或轉行;即使把工廠遷移過去,能否維持也是一個問題。皮革廠是當地華人的命脈,而遷廠是早晚的事,對遷廠後前景的憂慮使很多華人家庭只留一個人在這裡勉強維持皮革廠生意,其他人都移民海外。(來源:星洲日報)</td></tr></tbody></table>
阿桑那种国家不呆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