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争论再起波澜:吴敬琏抨击保守人士否定改革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01:40
<p>&nbsp;</p><h4>改革争论再起波澜<br/>  吴敬琏抨击保守人士<br/>  否定改革方向 </h4><p>&nbsp;</p><p>于泽远(北京) </p><p>  中国有关改革成败的争论再起波澜。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公开抨击一些传统体制的维护者利用大众对现状的不满情绪否定改革方向,企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p><p>  吴敬琏在上周末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批评“一些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老禁卫军’,利用大众对我国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和学界人士对改革和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正当质疑,重新提出十几年前已经提出过的‘取消计划经济,实行市场化’就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命题。” </p><p>  吴敬琏反驳保守人士指责中国过去20多年改革是由“西方新自由主义主流经济学”主导的,执行的是一条“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改革路线”。他说,“这些人正力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p><p>  共青团中央下属的《中国青年报》昨天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由于政治改革与经济“不配套”,中国的改革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是进是退令舆论忧思,“退,决无出路且是死路;进,疑惑重重而缺乏阶段性有效抓手。” </p><p>  针对近来中国舆论有关改革方向的争论,这篇署名“鲁宁”的文章力挺“皇甫平”不久前有关改革不能动摇的呼吁。文章警告说,目前“真正值得忧心的是,改革可能继续迟滞和拖延。因此,继续营造深化改革的舆论就显得极为必要”。 </p><p>  文章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决定所有改革成败”。过去20年由于中国一再错失为改革提供配套的时机,使得“启动配套的难度越大,越复杂,而留给中国‘从容配套’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p><p>  文章指出,无论是破解改革中新出现的矛盾,还是化解“历史的积累”,都只能靠进一步改革。“也就是说,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对改革纠偏,才能校正改革中出现的‘伪市场化’倾向。” </p><p>  针对近两年出现的把中国国有资产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改革本身的言论,文章指出,“某些人利用群众的不满,借机对整个改革发难。而且,这种企图全盘否定改革的思潮还挟持着一股股跟着起哄的舆论。” </p><p>  “迄今为止所有具体改革所造成的对民众利益、尤其是社会中下层民众利益的‘阶段性’伤害,决非改革本身有错,而是不到位的改革所致。” </p><p>  吴敬琏在分析目前的“反思改革”热潮时指出,20多年的经济改革虽然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行政腐败扩散等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引起了部分群众对现实生活中消极现象的强烈不满,而学界人士对这些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也作出很不相同的解读。 </p><p>  有关学者对本报说,中国“反思改革”的热潮其实是2004年国企改革争论、2005年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争论的继续,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和政治保守人士借机把争论引向对改革本身的质疑,并试图影响中共高层对改革方向的判断,引起支持改革人士的广泛忧虑。 </p><p>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认为,这次对改革的反思和争论,将会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单纯强调深化改革,不仅可能动摇共识,而且会导致改革的推动者所难以预料的后果;而如果向后倒退,退向旧体制,更是没有出路的,甚至是一场灾难。</p><p>&nbsp;</p><h4>改革争论再起波澜<br/>  吴敬琏抨击保守人士<br/>  否定改革方向 </h4><p>&nbsp;</p><p>于泽远(北京) </p><p>  中国有关改革成败的争论再起波澜。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公开抨击一些传统体制的维护者利用大众对现状的不满情绪否定改革方向,企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p><p>  吴敬琏在上周末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批评“一些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老禁卫军’,利用大众对我国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和学界人士对改革和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正当质疑,重新提出十几年前已经提出过的‘取消计划经济,实行市场化’就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命题。” </p><p>  吴敬琏反驳保守人士指责中国过去20多年改革是由“西方新自由主义主流经济学”主导的,执行的是一条“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改革路线”。他说,“这些人正力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p><p>  共青团中央下属的《中国青年报》昨天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由于政治改革与经济“不配套”,中国的改革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是进是退令舆论忧思,“退,决无出路且是死路;进,疑惑重重而缺乏阶段性有效抓手。” </p><p>  针对近来中国舆论有关改革方向的争论,这篇署名“鲁宁”的文章力挺“皇甫平”不久前有关改革不能动摇的呼吁。文章警告说,目前“真正值得忧心的是,改革可能继续迟滞和拖延。因此,继续营造深化改革的舆论就显得极为必要”。 </p><p>  文章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决定所有改革成败”。过去20年由于中国一再错失为改革提供配套的时机,使得“启动配套的难度越大,越复杂,而留给中国‘从容配套’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p><p>  文章指出,无论是破解改革中新出现的矛盾,还是化解“历史的积累”,都只能靠进一步改革。“也就是说,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对改革纠偏,才能校正改革中出现的‘伪市场化’倾向。” </p><p>  针对近两年出现的把中国国有资产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改革本身的言论,文章指出,“某些人利用群众的不满,借机对整个改革发难。而且,这种企图全盘否定改革的思潮还挟持着一股股跟着起哄的舆论。” </p><p>  “迄今为止所有具体改革所造成的对民众利益、尤其是社会中下层民众利益的‘阶段性’伤害,决非改革本身有错,而是不到位的改革所致。” </p><p>  吴敬琏在分析目前的“反思改革”热潮时指出,20多年的经济改革虽然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行政腐败扩散等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引起了部分群众对现实生活中消极现象的强烈不满,而学界人士对这些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也作出很不相同的解读。 </p><p>  有关学者对本报说,中国“反思改革”的热潮其实是2004年国企改革争论、2005年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争论的继续,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和政治保守人士借机把争论引向对改革本身的质疑,并试图影响中共高层对改革方向的判断,引起支持改革人士的广泛忧虑。 </p><p>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认为,这次对改革的反思和争论,将会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单纯强调深化改革,不仅可能动摇共识,而且会导致改革的推动者所难以预料的后果;而如果向后倒退,退向旧体制,更是没有出路的,甚至是一场灾难。</p>
<p>新一轮「反思改革」热潮</p><p></p><p></p><p>中国《财经》杂志本月初发表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有些人把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统统归罪于市场化改革本身,否定改革,这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 </p><p> 1991年底至1992年初,在中国政坛一片反对加快改革的声中,邓小平在上海表达了对保守势力的不满。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的周瑞金与报社另外两人,以“皇甫平”为笔名撰写系列文章,鼓吹继续改革开放,为邓小平后来的“南巡”制造舆论。“皇甫平”从此成为倡导改革的代名词。 </p><p> “皇甫平”今年再度出山反驳保守人士对改革的种种指责,引起中国境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也将新一轮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高潮。 </p><p> 尽管多数中国官方媒体在高层没有表态之前不愿(或不敢)直接评论这轮“反思改革”的浪潮,但《中国青年报》昨天发表署名“鲁宁”的评论文章,指出“1991年与2006年的皇甫平是同一个人,时隔十几年,皇甫平的声音依然掷地有声,立场仍然毫不妥协。我支持皇甫平主张坚持改革不动摇的鲜明态度。” </p><p> 1978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围绕改革话题进行过三次大争论:1981年到1984年围绕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争论;1989年到1992年围绕中共十四大关于建立市场经济的争论;2004年至今围绕中国国企改革、医疗和教育改革以及贫富分化等问题的争论。 </p><p>   </p><p>  这次对改革的反思和争论,将会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单纯强调深化改革,不仅可能动摇共识,而且会导致改革的推动者所难以预料的后果;而如果向后倒退,退向旧体制,更是没有出路的,甚至是一场灾难。 </p><p>——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p>
<p>迟滞和拖延是改革最大的风险 </p><p></p><p>【<b>来源:中国青年报</b>】 【<b>作者:鲁宁</b>】 </p><p></p><p>中国的改革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是进是退令舆论忧思。</p><p>  退,决无出路且是死路;进,疑惑重重而缺乏阶段性有效抓手。</p><p>  画一条杠杠,本轮对改革的质疑、争论始发于2004年夏天的“郎顾之争”,随之发展为对“国资改”、医改、教改等一系列改革的责难</p><p></p><p>不可否认,“国资改”、医改、教改等确有问题,引发了社会中下层群体的强烈不满。但某些人却利用群众的不满,借机对整个改革发难。而且,这种企图全盘否定改革的思潮还挟持着一股股跟着起哄的舆论。</p><p>  春节前后,围绕改革争议的舆论战,在经历了前数个月的力量整合后再度开打。这一波舆论战,坚持改革、支持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呈现强势。颇有力量且较具代表性的声音包括:皇甫平发自《<span class="articleLink"><a href="http://business.sohu.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80cbd">财经</font></a></span>(相关:<a href="http://money.business.sohu.com/" target="blank"><font color="#000000">理财</font></a> <a href="http://stock.business.sohu.com/" target="blank"><font color="#000000">证券</font></a>)》杂志的评论《改革不可动摇》;《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的文章《政治体制改革决定所有改革成败》。</p><p>  1991年的皇甫平与2006年的皇甫平是同一个人。“改革不可动摇”———时隔十几年,皇甫平的声音依然掷地有声,立场仍然毫不妥协。我支持皇甫平主张坚持改革不动摇的鲜明态度。</p><p>  中国的改革决非乏善可陈。拣最关键的说,在经济领域,没有持续性地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就不可能孕育出如今民营经济如此壮观的经济板块。倘若失缺了如此经济板块的支撑,中国人的日子远比现在难过得多。至少,失却了民营经济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和就业岗位,国内的社会矛盾还要尖锐得多。</p><p>  中国的改革的确又矛盾重重,否认它就无从解释为什么贫富差距变得如此悬殊,两极分化持续扩大,社会不公日甚一日,腐败、侵吞、掠夺、剥夺、失衡、弱势、边缘化等成为人们议论或质疑改革的关键词。释疑解惑、辨析原委,需要对中国改革的进程和动因作客观的历史分析。</p><p>  改革的最初动因在于“十年浩劫”结束后,国家必须满足民众要求改善基本生存条件的最低要求,否则,民气难顺,民心难聚,“体制”继续缺乏说服力,并最终导致“体制”难以为继。</p><p>  既要坚持“中学为体”,又要尽快使民众的生活质量有所改观,改革只能选择从经济层面开刀。这既是当年启动改革的基本政治底线,也是民众特别是社会中下层民众因在改革中率先获利而使改革获取民众支持的社会基础。</p><p>  然而,“市场化”是条不归路,改革一旦启动,不但致使改革本身不可逆转,而且因过程之中的力量积聚、思想多元、价值观多样、利益诉求不一,直接和间接地令改革冲撞和突破原先划定的政治底线,影响到对“中学为体”的坚守,反映为改革动作的迟滞与摇摆。</p><p>  改革一经推开,通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完整而可能成功的改革,绝对不可能只在经济改革范畴内单轮前行,相应的政改和社改无法回避。几何图形里,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稳妥推进的改革在走过了最初的“热闹期”之后,必须以经改、政改、社改三足鼎立的布局和态势齐头并进。</p><p>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始呈现群众“一面吃肉、一面骂娘”的趋势,改革因不配套而生成的矛盾及对原有深层次矛盾只能选择绕道走的窘困,使改革的决策者和推进者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p><p>  “政治体制改革决定所有改革成败”———下此结论的正是邓小平。时间是1986年6月28日,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主题是听取端正党风、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汇报。听完汇报,邓小平突然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政治体制改革。</p><p>  然而,限于当时和今天国内国际的客观条件约束,改革的配套问题至今仍难以获得突破。</p><p>  一晃又是20年,为改革提供配套的时机一再错失,越往后拖,启动配套的难度越大,越复杂,而留给中国“从容配套”的时间也越来越短。</p><p>  综上所述,无论是破解改革中新出现的矛盾,还是化解“历史的积累”,都只能靠进一步改革。也就是说,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对改革纠偏,才能校正改革中出现的“伪市场化”倾向。</p><p>  迄今为止所有具体改革所造成的对民众利益、尤其是社会中下层民众利益的“阶段性”伤害,决非改革本身有错,而是不到位的改革所致。</p><p>  当今世界,并非只有中国在改革道路上孤行。纵观同样在为国家转型经受着阵痛、探索着改革路径的国家的发展态势就不难发现,只要敢于深化改革,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完全可以化解,改革的困惑理当可以摆脱。</p><p>  皇甫平还是那个皇甫平,可今天的中国与十几年前已大不相同。我不太忧心中国的改革会开倒车。因为,计划经济的生存土壤和社会生态已经消失掉大半。</p><p>  真正值得忧心的是,改革可能继续迟滞和拖延。因此,继续营造深化改革的舆论就显得极为必要。</p>
<p>改革没有错,错的是改得不够!该改的没有改,政治体制改革几乎没有进行,才导致了权力运行在没有监督的真空中,腐败、垄断、贫富分化才得以出现。</p><p>如果说现在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还真是抬高了中国的现状。当代中国不像是资本主义,倒更像是西方国家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地主、大官僚们跑马圈地,疯狂压榨剩余价值,进行血腥的原始的资本积累。</p><p>所以,现在顶多可以算是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最坏的资本主义阶段。</p><p>即使如此,我们也要继续改革下去,走回头路是万万不能的!尽早平安地走过这段坎途。前提是,政治体制改革。</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4 22:41:16编辑过]
<p>无论改革是多么的必要,理论上是多么的正确,错误的政策和改革推行者死不认错的态度却可以葬送正确的改革本身,王安石在北宋的改革就是前车之鉴。</p>[em17]顶这一句
<p>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时候,华尔街日报社论宣称《共产党宣言》最大的受益者是华尔街。正是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所在,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引入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注重公平,保护低层弱势群体,国家干预经济。古典资本主义进化成为现代资本主义。</p><p>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经济的有机组成,即使在美国,也可以找到许多计划经济的做法。但是在过去二十年,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把计划经济说得一无是处,学习西方经济,却不告诉大家现在西方已经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改革出现问题,把全部责任归于计划,目的没有别的,就是要浑水摸鱼,改革改到这样的份上,还不认真反思,其目的就不是为了改革!</p>
<p><em>吴敬琏反驳保守人士指责中国过去20多年改革是由“西方新自由主义主流经济学”主导的,执行的是一条“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改革路线”。他说,“这些人正力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em> </p><p>——其实吴根本不用掩耳盗铃地否认什么,他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把心里话说出来:“改革走的就是资本主义的路,因为它就是比社会主义强!”这不就得了,何必还打着“特色社会主义”这块遮羞布,殊不知你早就被人看光了。</p>
<p>他才不是想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他是想中国走被殖民主义道路</p><p></p><p>哪个推崇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会说本国不要重工业</p>
<p>吴敬琏这番表演,又让我想起他为科龙的顾雏军辩护来!</p><p>当初他说顾雏军没罪还有功,可后来呢?</p>
<p>改革走到这一地步,肯定要继续朝前走。</p><p>市场经济改革是正确方向,但是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出了很多的错误政策。</p><p>一言难尽,真是一言难尽,</p>
以政治口号压人,有失高手风范!
<font size="4">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近来频频遭到媒体炮轰。继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指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人”之后,《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近日也发表文章,指责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当商品卖,甚至点名批评一些著名经济学者以担任大公司独立董事的名义,捞取私利。 </font><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所谓“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多指那些与官方关系密切、知名度高的经济学者。去年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因在“郎顾之争”中力挺科龙公司董事长顾雏军而受到媒体的质疑。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香港经济学者郎咸平去年8月批评顾雏军等中国企业界的重量级人物借改革之名侵吞大量国有资产,引起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关于国企改制的争论,被称为“郎顾之争”。多数中国主流经济学者在“郎顾之争”中为顾雏军辩护,郎咸平显得十分孤立。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不料今年4月,科龙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而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8月2日,科龙正式发布公告,证实顾雏军等5名公司高层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科龙公司出事后,一度力挺顾雏军的中国主流经济学者“集体失语”。虽然他们依然是活跃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大腕(重要人物)”,但无论媒体如何追问,这些经济学“大腕”也不愿再就“郎顾之争”发表评论。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主流经济学家的沉默引起各路媒体的不满。《中国青年报》昨天发表署名文章说:“遍观当下,许多经济学家却把经济学沽以高价,喜滋滋地为利益集团代言,笑眯眯地争当学术明星,急咻咻地向体制内靠拢。在这种情形下,经济学成了敲门砖,学问成了博取利益的垫脚石,这样的经济学家自然名、利、仕统统纳入麾下,科学真知、学术本义却被弃置。”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广州日报》的署名文章则列举了在大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的经济学家的名单,其中包括钟朋荣、吴敬琏、萧灼基、魏杰、张维迎、吴晓求、张曙光、盛洪、曹远征等中国响当当的经济学家。文章指这些人“都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中担任‘独董’一职,并从利益集团处拿着相应的俸禄”。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俗话说,屁股决定大脑。当经济学家与利益集团结为盟友时,我们又如何指望那些经济学家能针对纷纭变幻的经济现象,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的正确判断。特别是在其理论与利益集团发生严重冲突时,经济学家们(同时又是既得利益者)又如何保持面对社会公众的公平?”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文章质问:“当这些人以经济学家的面目出现,并为公众指点江山时,他们是为了求财,还是为了求良心?其基本动机完全值得怀疑。”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有关媒体披露:北京的一些一流经济学家的年收入在百万元至数百万元人民币(100万元人民币约值20万新元),二流的经济学家年收入也在60万元人民币,这些收入来自于讲课费、咨询费、项目费、稿费、给利益集团服务(以独董的身份)等许多方面。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媒体不仅质问经济学家集体失语,也指责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政府官员失语。 </font></p><p><font face="宋体,sans-serif" size="4">  人民网刊登一篇文章说,实际上,近年来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许多国企改制行为正是在地方政府官员的默许、纵容甚至直接操纵下完成的。从这些官员的行为看,与其说是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如说是代表其个人的私利。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4 19:57:56编辑过]
给人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