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坦言中国改革四大缺陷 吁认真反思过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34:47
&nbsp; <p><strong>吴敬琏:中国改革四大缺陷</strong></p><p>  据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傅春荣报道,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6年会11日在北京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论坛上发表言论认为,目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确面临着崭新的阶段,需要对过去进行认真的反思,对未来进行慎重细致的规划。在这个时刻,每个经济学家都有责任为这种反思和规划提供自己专业性的思考。</p><p>  吴敬琏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体系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的情况下,改革却存在不少重大的缺陷。</p><p>  第一,从经济领域说,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如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垄断行业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基本经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由于障碍重重而进展缓慢;</p><p>  第二,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须的法治环境迟迟未能建立;</p><p>  第三,政府必须提供的教育基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不但没有加强相反有削弱的趋势;</p><p>  最后,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增长方式也难于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由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行政腐败扩散等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并引起了部分群众对现实生活中消极现象的强烈不满。</p><p>  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到2005年期间爆发了关于我国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应当向何处去的大争论。这种情况向我们表明,认真反思我国改革的成就和不足,它所面临的问题和明确今后的方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p><p><strong>  莫把学术问题政治化</strong></p><p>  着重分析了2004年到2005年的争论,吴敬琏认为主要集中在中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中国过去改革的成败得失这两大主题上,在第一个主题的争论中,由于绝大多数参与者都能够采取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态度,而不是把学术问题政治化,采取随便“贴标签”、“扣帽子”的办法,应当说在许多问题上逐渐取得了共识,即使在保留着较大分歧的问题上,至少也使问题的症结和学者们各自的观点、论据得到了明确和澄清,这就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p><p>  至于后一个主题,虽然它较之前一个主题具有更加基础性的意义,但吴敬琏认为这方面的讨论并不像前一主题那样,已经可以看到建设性的成果。大众对种种消极的现象广泛存在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强烈不满。学界人士对这些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了很不相同的解读。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p><p><strong>  在反思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改革</strong> </p><p>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认为需要形成推进改革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包括:</p><p>  第一,需要一种对改革进行综合协调的高层次的机构。现在的问题由于缺少这种机构,改革越来越部门化。部门利益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改革政策的制定上,甚至体现在形成的所谓新体制上。就是说,不仅仅是一个政策的问题,而是体现在新形成的体制上。</p><p>  第二,加强公众对改革的参与。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讲到了,但是问题是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方法。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扭曲、走样变形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p><p>  第三,我觉得适时地转变改革推进的策略。可以将改革分成侵蚀阶段和转型阶段,这是一个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从改革推进的策略来讲,前一个阶段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阶段,后一个阶段是全面的转型、全面的制度建设。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这后一个阶段,原来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已经不行了。网上有一句话叫“河上有桥、河里有船,你是桥也不走、船也不坐,一意孤行地摸着石头过河。”关键的问题还是摸石头揣自己兜里。</p><p>  第四点,形成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反扭曲机制。政策制定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有被扭曲的可能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矫正对改革的扭曲。这样的反扭曲机制实际上是一套在实施过程中的博弈机制。</p>&nbsp; <p><strong>吴敬琏:中国改革四大缺陷</strong></p><p>  据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傅春荣报道,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6年会11日在北京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论坛上发表言论认为,目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确面临着崭新的阶段,需要对过去进行认真的反思,对未来进行慎重细致的规划。在这个时刻,每个经济学家都有责任为这种反思和规划提供自己专业性的思考。</p><p>  吴敬琏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体系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的情况下,改革却存在不少重大的缺陷。</p><p>  第一,从经济领域说,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如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垄断行业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基本经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由于障碍重重而进展缓慢;</p><p>  第二,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须的法治环境迟迟未能建立;</p><p>  第三,政府必须提供的教育基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不但没有加强相反有削弱的趋势;</p><p>  最后,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增长方式也难于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由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行政腐败扩散等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并引起了部分群众对现实生活中消极现象的强烈不满。</p><p>  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到2005年期间爆发了关于我国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应当向何处去的大争论。这种情况向我们表明,认真反思我国改革的成就和不足,它所面临的问题和明确今后的方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p><p><strong>  莫把学术问题政治化</strong></p><p>  着重分析了2004年到2005年的争论,吴敬琏认为主要集中在中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中国过去改革的成败得失这两大主题上,在第一个主题的争论中,由于绝大多数参与者都能够采取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态度,而不是把学术问题政治化,采取随便“贴标签”、“扣帽子”的办法,应当说在许多问题上逐渐取得了共识,即使在保留着较大分歧的问题上,至少也使问题的症结和学者们各自的观点、论据得到了明确和澄清,这就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p><p>  至于后一个主题,虽然它较之前一个主题具有更加基础性的意义,但吴敬琏认为这方面的讨论并不像前一主题那样,已经可以看到建设性的成果。大众对种种消极的现象广泛存在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强烈不满。学界人士对这些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了很不相同的解读。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p><p><strong>  在反思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改革</strong> </p><p>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认为需要形成推进改革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包括:</p><p>  第一,需要一种对改革进行综合协调的高层次的机构。现在的问题由于缺少这种机构,改革越来越部门化。部门利益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改革政策的制定上,甚至体现在形成的所谓新体制上。就是说,不仅仅是一个政策的问题,而是体现在新形成的体制上。</p><p>  第二,加强公众对改革的参与。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讲到了,但是问题是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方法。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扭曲、走样变形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p><p>  第三,我觉得适时地转变改革推进的策略。可以将改革分成侵蚀阶段和转型阶段,这是一个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从改革推进的策略来讲,前一个阶段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阶段,后一个阶段是全面的转型、全面的制度建设。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这后一个阶段,原来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已经不行了。网上有一句话叫“河上有桥、河里有船,你是桥也不走、船也不坐,一意孤行地摸着石头过河。”关键的问题还是摸石头揣自己兜里。</p><p>  第四点,形成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反扭曲机制。政策制定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有被扭曲的可能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矫正对改革的扭曲。这样的反扭曲机制实际上是一套在实施过程中的博弈机制。</p>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太缺钱了,老百姓其实好糊弄,你让他能吃饱了穿暖了住舒服了就可以了
<p>好事情啊</p><p>改革的方向是对的</p><p>发现了错误是好事情啊</p><p>关键是尽快的改正</p><p>毕竟,让老百姓过好日子</p><p>才是改革的核心啊</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极限大刘</i>在2006-2-13 10:00:00的发言:</b><br/><p>好事情啊</p><p>改革的方向是对的</p><p>发现了错误是好事情啊</p><p>关键是尽快的改正</p><p>毕竟,让老百姓过好日子</p><p>才是改革的核心啊</p></div><p>谁能指出错误?谁来研究错误?谁会承认错误?谁去改正错误?如何避免今后制造出更严重的错误?老百姓的真实想法究竟能起什么作用?</p>
<p>国民经济创造那么多新增财富哪里去了?我怎么没有享受到?都到那些所谓的“先富起来的人”和政府官员的口袋里去了。看看前几天社科院的报告,城市贫困有代际转移的趋势,也就是说穷人的孩子会更穷!太可怕了。</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