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航空工程师的愤怒:沈飞用锉刀很正常!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3:55
<font size="3">沈飞沈飞是个宝 国产歼八起飞了<br/><br/><br/>沈阳飞机制造厂是著名的国有军工企业,在中国航空史上创下多项第一,在成为中国第一个歼击机制造厂之后:<br/>   生产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br/>   自行设计研制了中国第一架歼击教练机--歼教I飞机<br/>   生产了中国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br/>   生产了中国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7飞机<br/>   自行设计研制了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br/>   生产了中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导弹 <br/><br/><br/>这样一家曾经灿烂无比的老牌国有企业厂,近年来却开始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无良网友所诟病,称其工艺和设计能力下滑,这不是给自己脸面抹黑吗?<br/>“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此公开一位据说是沈飞工程师的发言,算是对沈飞厂的斤两做一个展示,好让广大网友看清楚沈飞到底是不是无良网友所描述的那种货色……<br/>当然,网友的素质差异还是很大地,在对事物的认识方面离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摘选文章中的描述难免良莠不齐,虚妄之言可能混杂其中。对这类糟粕,相信大家会理智的加以过滤,呵呵。<br/><br/><br/>无良网友发言节选: <br/>(前略)<br/>……我在8厂看过一个零件的成形,可能技术难度比较大,估计干10个零件要废9个,反正一边是一大堆破裂的废品,一边是几个少的可怜的合格品。 <br/>看刚才的照片(注:未收录)不知道是不是AIRBUS(注:空中客车公司)上的那个零件,那个零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最初的时候,10个里面有一个合格品就算不错了 :开始时工艺不行,同时更多的是中外制造理念的差异 。(当然经过不断改进工艺后良品率已经很高了)<br/>我还发现沈飞不少工人有两个比较坏的习惯 :<br/>一个是随意动挫刀,另一个就是没有轻拿轻放的习惯。本身原一个合格零件, 给这么一折腾,就完了。<br/>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转包生产的压力,沈飞生产好零件就没有指望。但国内不少单位对转包生产有不同意见,多持消极态度。因此,我呼吁扩大转包生产规模。<br/>在沈飞时我还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气氛:所有干军机的说搞民机是在赔钱,还不如不搞。<br/>放X! 国产民机车间的制造与管理比军机强:老外就是认产品,所以民机部分不得不按照老外的要求去做,不会做个“让步处理” 。<br/><br/>(附和者A) <br/>说到军转民,可把当时军工企业搞惨了。本人现在所在企业,当时搞过煤气罐、织布机,做过洗衣机、摩托车,后来又去海南搞房地产,买了地皮没卖掉,现在还扔在海南,雇几个农民看着呢;后来又是炒基金,还把老本给亏了,说白了反正就是不务正业。说个笑话,文革的时候,为了给党献礼,抓革命,促生产,仿造美国的拖拉机造了一台,然后披红挂绿的去献礼,结果在主席台前熄火了,最后用卡车拉回来了,这事成了公司的一个笑话,现在老一辈说起来还哈哈大笑。<br/>其实以上所说的事情是当时特定情况下发生的事情。现在国家也比较重视了,楼主所说的54厂要分出去,我想是必然的,54厂性质还是属于民品的,必然要把它分出去。前段时间去430,那边也说要分。现在全国的军工都在搞军调,中船重工那边也在调,我有个朋友是搞潜艇声纳的,他所在的厂也在搞军调。 <br/>说道这个零件,我看好象不是空客的,当时好象SAC没有给空客干吧,我不太清楚。现在我也接触过空客的外包产品,零件真他M不好干,设备达不到,工人能力也不够,反正不好干。也许别人国外的技术力量就是要强,可能我们觉得难的,对空客来说并没有什么。不过,空客好象用的CATIA( 注1) 吧? <br/>CATIA我感觉是不错,就是外文比较麻烦,一两个单词还凑合,要满篇全外文我就有些晕了。所以说前景,我觉得还是UG比较好,虽然没有CATIA强大(说到CATIA,那真是强,能模拟飞行员的视角,这点功能别的CAD软件就做不到),但毕竟是中文,而且社会上用的也多,PROE是个破烂货,没有什么意思,充其量算二流软件。 <br/>在SAC(注2 ) 的数控车间,只要是设备,不是美国就是日本,不是瑞典就是德国,或者英国,或者法国,甚至连比利时的都有,令人寒心的就是没有一台是MADE IN CHINA。倒是在普通车间里面,如老牛般气喘吁吁地运转的是中国的设备,在8厂还看见一台床子上高高写着《永远跟着共产党,永远突出政治。》,班驳的红五星暗示着它的历史。在它旁边的是一台来自CCCP--一个已消失的国家,生产日期在1954年6月。再后面的是一台数控,产地是MADE IN USA。<br/>汗然~~~~~~~~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任重道远。<br/><br/>(附和者B) <br/>呵呵,说的好。标准化是工业化的一个特征,我们的那些工人技术很多都是小作坊的做法。应该加以改进。 <br/>个别技术精湛的工人可以做出好的产品,但是不能保证每一件产品都整齐划一,这个是大工业生产所特别忌讳的。<br/><br/>(附和者C) <br/>你那里不错了,我这边用得更杂:SOLIDWORKS、SOLIDEDGE、MDT、INVENTOR都在用,主要还是用AUTOCAD。说白了,都以图纸为准, 所以无论用什么软件,唯一的标准就是图纸,所以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来一句:一切按图纸。可某些设计实在水平低,图纸表达不出他的想法,虽然尺寸全,可就是说不明白。还得要设计跑到车间跟工人说:这么弯过来,那么弯过去,再怎么怎么弯。没办法,工人只认图纸,所谓的PDM也只是上层领导给自己脸上糊的金箔。<br/>前段时间又搞OA系统(注3),接入金航网,也搞的面子工程。要真要改革,我认为还是要从上层开始改,改革领导的思想,让他们给自己捞钱的同时也要为企业的发展想办法。 <br/>不知道楼主所在单位如何。前几天,我隔壁刚走两个,一个是总装车间的,一个是工具车间的,效益都是公司最好的。。。。。。。。就这样流失了,郁闷~~~~~ <br/>国企大多是粗放经营,这点和外边没办法比。有一次,有个装配车间工人在所有检测完成后用手推车往库房拉,因为懒手脚,用一只手拖着走,结果把检测报告一晃一晃给弄丢了,当时厂长气得跺脚,因为没有检测报告,这个价值10万的产品就等于废铁,如果要再检测又得花几千,而且货还不能及时交出去,厂长罚了他400块,并下文规定手推车只能推着走,不准拉着走,不然就是罚款。好在一个工人捡到后交了回来,奖励200块。反正厂子大了,什么鸟事情都可能发生。 </font><br/><font size="3">锉刀锉刀也是宝 制造飞机少不了<br/><br/>飞机工艺师的愤怒:沈飞用锉刀很正常!<br/><br/>不知道楼主是学什么的,沈飞用锉刀是很正常的。<br/>因为飞机的蒙皮容易变形,当然是需要用锉刀来修锉了。我还经常在图纸上注明:允许修锉。<br/>这点有些朋友可能不了解了。因为飞机的外形尺寸要求很严格,所以对于相互之间的接缝要求贴合严密,自然需要修锉,所以飞机装配是先从外形开始装的,先将外形装好,再将其他附件装入,和普通的工业品的装配不一样(比如电视机先装显象管和电路,然后再将壳子装上就OK)。<br/>另外就是飞机的很多钣金部件(如蒙皮)是用手工敲出来的,是因为飞机的零件太多,如果全用机械化那是不现实的,一个类型的飞机能上几百件就是大批量的生产了,而用机械化生产,比如模具,一天的产量是3000件,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而且其制造成本太高。所以,如果有谁能进去看看,当看见工人用榔头乒乒乓乓地敲不要感到惊讶。 <br/><br/>网友cd_poison的补充 : <br/>那个零件是空客上的,从德国某公司转包过来的,没有直接说是空客的,是不是一个拐角盒型件?沈飞上锉刀和榔头的地方多的去了。<br/>我在这里说清楚:搞民品老外的要求是零件不能锉修痕迹,不是不能用锉刀。其实还有更狠的,有时侯就用橡皮块敲打钣金件,呵呵,各位网友不要见笑。 <br/>至于说到标准化,据说当年我们的歼八二去美国“留学”时,美国人发现两架飞机上的某零件不能互换,惊讶得眼球都快掉出来了,最后说我们给你们重新设计一架吧,当然要花一笔钱,大约有几亿美金,可把偶国当时的领导给惊坏了,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天价”,美国人“要价太混蛋”。当然老朱干了几年后,几百亿美金已经不放在中国人眼里了。(编者注:改造歼八,这是哪年的事情了?未经证实一概不可信的说!!)<br/>美国的SR-71战略侦察机数量不多,但用模具生产,而且每个零部件采用抽样检验和不合格全部报废的制度。没有可以修理一说。 <br/>其实,ISO900就是欧洲军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物,而欧洲的军品绝对比空客的民品要求高很多。<br/><br/>结论:<br/>经过以上说明,去掉文章内的那些糟粕后,针对使用锉刀进行加工这个现象来说,我们基本可以认定,中国生产飞机用锉刀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大惊小怪,今年用明年用后年还是可以用滴。<br/>实现标准化之路之前还是先要符合中国国情的,慢慢来吧,沈飞工艺师不急,好像空军也不急,我们着什么急?<br/><br/><br/>注1:CATIA<br/>CATIA起源于航空工业,是由法国著名的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开发的CAD/CAM/CAE/PDM应用系统,以其强大的曲面设计功能而在飞机、汽车、轮船等设计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最大的客户美国波音公司通过CATIA建立起了一整套无纸飞机生产系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br/>注2:SAC<br/>即沈阳沈飞民品工业有限公司 <br/>注3:OA系统<br/>即OA办公系统,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实行无纸化办公的具有弹性、灵活、高效等特点的电子协同办公与知识管理的操作体系,主要实现以下四个功能: <br/>1:建立内部信息平台交联 2:自动化实现工作流转 3:建立信息发布平台 4:实现文件管理的自动化。</font><br/><br/><br/><font size="3">沈飞沈飞是个宝 国产歼八起飞了<br/><br/><br/>沈阳飞机制造厂是著名的国有军工企业,在中国航空史上创下多项第一,在成为中国第一个歼击机制造厂之后:<br/>   生产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br/>   自行设计研制了中国第一架歼击教练机--歼教I飞机<br/>   生产了中国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br/>   生产了中国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7飞机<br/>   自行设计研制了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br/>   生产了中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导弹 <br/><br/><br/>这样一家曾经灿烂无比的老牌国有企业厂,近年来却开始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无良网友所诟病,称其工艺和设计能力下滑,这不是给自己脸面抹黑吗?<br/>“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此公开一位据说是沈飞工程师的发言,算是对沈飞厂的斤两做一个展示,好让广大网友看清楚沈飞到底是不是无良网友所描述的那种货色……<br/>当然,网友的素质差异还是很大地,在对事物的认识方面离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摘选文章中的描述难免良莠不齐,虚妄之言可能混杂其中。对这类糟粕,相信大家会理智的加以过滤,呵呵。<br/><br/><br/>无良网友发言节选: <br/>(前略)<br/>……我在8厂看过一个零件的成形,可能技术难度比较大,估计干10个零件要废9个,反正一边是一大堆破裂的废品,一边是几个少的可怜的合格品。 <br/>看刚才的照片(注:未收录)不知道是不是AIRBUS(注:空中客车公司)上的那个零件,那个零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最初的时候,10个里面有一个合格品就算不错了 :开始时工艺不行,同时更多的是中外制造理念的差异 。(当然经过不断改进工艺后良品率已经很高了)<br/>我还发现沈飞不少工人有两个比较坏的习惯 :<br/>一个是随意动挫刀,另一个就是没有轻拿轻放的习惯。本身原一个合格零件, 给这么一折腾,就完了。<br/>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转包生产的压力,沈飞生产好零件就没有指望。但国内不少单位对转包生产有不同意见,多持消极态度。因此,我呼吁扩大转包生产规模。<br/>在沈飞时我还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气氛:所有干军机的说搞民机是在赔钱,还不如不搞。<br/>放X! 国产民机车间的制造与管理比军机强:老外就是认产品,所以民机部分不得不按照老外的要求去做,不会做个“让步处理” 。<br/><br/>(附和者A) <br/>说到军转民,可把当时军工企业搞惨了。本人现在所在企业,当时搞过煤气罐、织布机,做过洗衣机、摩托车,后来又去海南搞房地产,买了地皮没卖掉,现在还扔在海南,雇几个农民看着呢;后来又是炒基金,还把老本给亏了,说白了反正就是不务正业。说个笑话,文革的时候,为了给党献礼,抓革命,促生产,仿造美国的拖拉机造了一台,然后披红挂绿的去献礼,结果在主席台前熄火了,最后用卡车拉回来了,这事成了公司的一个笑话,现在老一辈说起来还哈哈大笑。<br/>其实以上所说的事情是当时特定情况下发生的事情。现在国家也比较重视了,楼主所说的54厂要分出去,我想是必然的,54厂性质还是属于民品的,必然要把它分出去。前段时间去430,那边也说要分。现在全国的军工都在搞军调,中船重工那边也在调,我有个朋友是搞潜艇声纳的,他所在的厂也在搞军调。 <br/>说道这个零件,我看好象不是空客的,当时好象SAC没有给空客干吧,我不太清楚。现在我也接触过空客的外包产品,零件真他M不好干,设备达不到,工人能力也不够,反正不好干。也许别人国外的技术力量就是要强,可能我们觉得难的,对空客来说并没有什么。不过,空客好象用的CATIA( 注1) 吧? <br/>CATIA我感觉是不错,就是外文比较麻烦,一两个单词还凑合,要满篇全外文我就有些晕了。所以说前景,我觉得还是UG比较好,虽然没有CATIA强大(说到CATIA,那真是强,能模拟飞行员的视角,这点功能别的CAD软件就做不到),但毕竟是中文,而且社会上用的也多,PROE是个破烂货,没有什么意思,充其量算二流软件。 <br/>在SAC(注2 ) 的数控车间,只要是设备,不是美国就是日本,不是瑞典就是德国,或者英国,或者法国,甚至连比利时的都有,令人寒心的就是没有一台是MADE IN CHINA。倒是在普通车间里面,如老牛般气喘吁吁地运转的是中国的设备,在8厂还看见一台床子上高高写着《永远跟着共产党,永远突出政治。》,班驳的红五星暗示着它的历史。在它旁边的是一台来自CCCP--一个已消失的国家,生产日期在1954年6月。再后面的是一台数控,产地是MADE IN USA。<br/>汗然~~~~~~~~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任重道远。<br/><br/>(附和者B) <br/>呵呵,说的好。标准化是工业化的一个特征,我们的那些工人技术很多都是小作坊的做法。应该加以改进。 <br/>个别技术精湛的工人可以做出好的产品,但是不能保证每一件产品都整齐划一,这个是大工业生产所特别忌讳的。<br/><br/>(附和者C) <br/>你那里不错了,我这边用得更杂:SOLIDWORKS、SOLIDEDGE、MDT、INVENTOR都在用,主要还是用AUTOCAD。说白了,都以图纸为准, 所以无论用什么软件,唯一的标准就是图纸,所以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来一句:一切按图纸。可某些设计实在水平低,图纸表达不出他的想法,虽然尺寸全,可就是说不明白。还得要设计跑到车间跟工人说:这么弯过来,那么弯过去,再怎么怎么弯。没办法,工人只认图纸,所谓的PDM也只是上层领导给自己脸上糊的金箔。<br/>前段时间又搞OA系统(注3),接入金航网,也搞的面子工程。要真要改革,我认为还是要从上层开始改,改革领导的思想,让他们给自己捞钱的同时也要为企业的发展想办法。 <br/>不知道楼主所在单位如何。前几天,我隔壁刚走两个,一个是总装车间的,一个是工具车间的,效益都是公司最好的。。。。。。。。就这样流失了,郁闷~~~~~ <br/>国企大多是粗放经营,这点和外边没办法比。有一次,有个装配车间工人在所有检测完成后用手推车往库房拉,因为懒手脚,用一只手拖着走,结果把检测报告一晃一晃给弄丢了,当时厂长气得跺脚,因为没有检测报告,这个价值10万的产品就等于废铁,如果要再检测又得花几千,而且货还不能及时交出去,厂长罚了他400块,并下文规定手推车只能推着走,不准拉着走,不然就是罚款。好在一个工人捡到后交了回来,奖励200块。反正厂子大了,什么鸟事情都可能发生。 </font><br/><font size="3">锉刀锉刀也是宝 制造飞机少不了<br/><br/>飞机工艺师的愤怒:沈飞用锉刀很正常!<br/><br/>不知道楼主是学什么的,沈飞用锉刀是很正常的。<br/>因为飞机的蒙皮容易变形,当然是需要用锉刀来修锉了。我还经常在图纸上注明:允许修锉。<br/>这点有些朋友可能不了解了。因为飞机的外形尺寸要求很严格,所以对于相互之间的接缝要求贴合严密,自然需要修锉,所以飞机装配是先从外形开始装的,先将外形装好,再将其他附件装入,和普通的工业品的装配不一样(比如电视机先装显象管和电路,然后再将壳子装上就OK)。<br/>另外就是飞机的很多钣金部件(如蒙皮)是用手工敲出来的,是因为飞机的零件太多,如果全用机械化那是不现实的,一个类型的飞机能上几百件就是大批量的生产了,而用机械化生产,比如模具,一天的产量是3000件,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而且其制造成本太高。所以,如果有谁能进去看看,当看见工人用榔头乒乒乓乓地敲不要感到惊讶。 <br/><br/>网友cd_poison的补充 : <br/>那个零件是空客上的,从德国某公司转包过来的,没有直接说是空客的,是不是一个拐角盒型件?沈飞上锉刀和榔头的地方多的去了。<br/>我在这里说清楚:搞民品老外的要求是零件不能锉修痕迹,不是不能用锉刀。其实还有更狠的,有时侯就用橡皮块敲打钣金件,呵呵,各位网友不要见笑。 <br/>至于说到标准化,据说当年我们的歼八二去美国“留学”时,美国人发现两架飞机上的某零件不能互换,惊讶得眼球都快掉出来了,最后说我们给你们重新设计一架吧,当然要花一笔钱,大约有几亿美金,可把偶国当时的领导给惊坏了,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天价”,美国人“要价太混蛋”。当然老朱干了几年后,几百亿美金已经不放在中国人眼里了。(编者注:改造歼八,这是哪年的事情了?未经证实一概不可信的说!!)<br/>美国的SR-71战略侦察机数量不多,但用模具生产,而且每个零部件采用抽样检验和不合格全部报废的制度。没有可以修理一说。 <br/>其实,ISO900就是欧洲军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物,而欧洲的军品绝对比空客的民品要求高很多。<br/><br/>结论:<br/>经过以上说明,去掉文章内的那些糟粕后,针对使用锉刀进行加工这个现象来说,我们基本可以认定,中国生产飞机用锉刀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大惊小怪,今年用明年用后年还是可以用滴。<br/>实现标准化之路之前还是先要符合中国国情的,慢慢来吧,沈飞工艺师不急,好像空军也不急,我们着什么急?<br/><br/><br/>注1:CATIA<br/>CATIA起源于航空工业,是由法国著名的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开发的CAD/CAM/CAE/PDM应用系统,以其强大的曲面设计功能而在飞机、汽车、轮船等设计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最大的客户美国波音公司通过CATIA建立起了一整套无纸飞机生产系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br/>注2:SAC<br/>即沈阳沈飞民品工业有限公司 <br/>注3:OA系统<br/>即OA办公系统,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实行无纸化办公的具有弹性、灵活、高效等特点的电子协同办公与知识管理的操作体系,主要实现以下四个功能: <br/>1:建立内部信息平台交联 2:自动化实现工作流转 3:建立信息发布平台 4:实现文件管理的自动化。</font><br/><br/><br/>
呵呵,又来了。
<p>几年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考克斯报告》中,着重提到了前“麦道”公司向中国转手二手“机床”的事,说中国通过购买麦道淘汰的机床,将加工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就是说如果以前尺寸误差是1米的话,就可以达到10厘米以下的程度。</p><p>去年我有幸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这本《靠克斯报告》的中文版,当然加有我们的驳斥内容。</p>
怒 什么啊,还不是靠 国 家 养 着 ,要是早开放民 用 企 业 进入 军 工,沈 飞 早 垮 了。
动橡胶锤子是在落压成型之后……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2000wcw</i>在2006-2-7 17:30:00的发言:</b><br/>怒 什么啊,还不是靠 国 家 养 着 ,要是早开放民 用 企 业 进入 军 工,沈 飞 早 垮 了。</div><p>说什么呢?造飞机不是造拖拉机,没有相当的技术积累是不行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二锅头爱好者</I>在2006-2-7 17:57:00的发言:</B><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2000wcw</I>在2006-2-7 17:30:00的发言:</B><BR>怒 什么啊,还不是靠 国 家 养 着 ,要是早开放民 用 企 业 进入 军 工,沈 飞 早 垮 了。</DIV>
<P>说什么呢?造飞机不是造拖拉机,没有相当的技术积累是不行的</P></DIV>
<P>
<P>这话不敢苟同!国营厂那些技术人员流动到民用企业未必就造不出好飞机!</P>
民营企业能造飞机吗?
不让和不能是两码事
……当今天下制造飞机的企业里干金属件的还没有不用锤子和锉刀的。
都散了都散了,LIZIYU都出来避谣了,大家就别乱咬了,要咬,咬面叔去...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痴痴的小木头</i>在2006-2-7 20:12:00的发言:</b><br/>都散了都散了,LIZIYU都出来避谣了,大家就别乱咬了,要咬,咬面叔去...</div><p>老面摻鸟!!!!!!!!!~~~~~~~~~~~</p>
<p>若干年后,等J11造完了沈飞又得找国家要奶吃了</p>
<p>民企造飞机行不行不知道。不过我见过一个打着民族大旗造汽车的民企,装车门的方法是:在一堆里面挑个误差小的,然后敲上去。以至于车门的配件厂引进生产线提高精度后,车门装不上了。。。。。。。</p><p>我还是相信国企。</p><p>就算是欧美,生产军机的象BAE、达索,都是国企或者半国企,军机生产是命脉啊。</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军国</i>在2006-2-7 22:16:00的发言:</b><br/><p>民企造飞机行不行不知道。不过我见过一个打着民族大旗造汽车的民企,装车门的方法是:在一堆里面挑个误差小的,然后敲上去。以至于车门的配件厂引进生产线提高精度后,车门装不上了。。。。。。。</p><p>我还是相信国企。</p><p>就算是欧美,生产军机的象BAE、达索,都是国企或者半国企,军机生产是命脉啊。</p></div><p>很多人都在宣扬沈飞木用~~~~~~~~~~~~~</p>
<p>中国民企早军机???</p><p>以为是美国 不是农民伯伯 造的那种哦</p>
<p>以为造飞机和造汽车那么简单,呵呵</p><p>以为民企可以造汽车就可以造飞机</p><p>日本的三菱和韩国现代,到现在都没搞出什么名堂,一个用F15J,一个用F15K,但是人家的汽车确实牛B的让人说不出话来(这话也有点吹捧他们了,实际上就是赶上美欧了,还没甩开距离)</p>
即使就如某些自由经济分子鼓吹要搞民营化,也应该卖沈飞然后和国营的成飞竞争而不是另起炉灶,否则根本没有搞民营化的必要,而且浪费国家多年在航空工业上的积累(虽然积累的东西也不多)
<p>有竞争才有进步,搞大锅饭只能害死前线打战的将士。</p>
<p>大多数网友不懂机械,不懂制造,可是什么东西凭脑袋想想也能悟出个一,二,三吧.沈飞的工程师为自己工厂制造设备、工艺低劣找借口,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所在。</p>
<p>就像那些认为歼-八还有发展前途或是能跟三代机一拼的文章</p>
我知道以前政治课本上吹的一个很搞笑,说是一个老工人手艺很精湛,别人用数控机床才加工出来的东西他用普通机床硬是给做出来了,还害的人家老外眼睛都瞪出来了,佩服中国工人的手艺,HOHO,现在想想真的是很搞笑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nti_usa</i>在2006-2-8 20:12:00的发言:</b><br/>我知道以前政治课本上吹的一个很搞笑,说是一个老工人手艺很精湛,别人用数控机床才加工出来的东西他用普通机床硬是给做出来了,还害的人家老外眼睛都瞪出来了,佩服中国工人的手艺,HOHO,现在想想真的是很搞笑</div><p>这可不是吹牛,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事,老外检测完了不停的说奇迹……</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nti_usa</i>在2006-2-8 20:12:00的发言:</b><br/>我知道以前政治课本上吹的一个很搞笑,说是一个老工人手艺很精湛,别人用数控机床才加工出来的东西他用普通机床硬是给做出来了,还害的人家老外眼睛都瞪出来了,佩服中国工人的手艺,HOHO,现在想想真的是很搞笑</div><p>高级钳工的加工精度比一般机床的加工精度高很多 </p><p>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顶级品牌的汽车一年只产几十辆而且要加上手工制造的原因。</p>
沈飞不是个生产飞机的厂家吗?工艺如何程度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吧!至于用什么设备也无所谓。关键是态度,体制是否优良。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illman抛弃舰船</i>在2006-2-8 14:05:00的发言:</b><br/><p>以为造飞机和造汽车那么简单,呵呵</p><p>以为民企可以造汽车就可以造飞机</p><p>日本的三菱和韩国现代,到现在都没搞出什么名堂,一个用F15J,一个用F15K,但是人家的汽车确实牛B的让人说不出话来(这话也有点吹捧他们了,实际上就是赶上美欧了,还没甩开距离)</p></div><p></p><p>日本丰田的车身缝隙控制没VW的好</p><p>&nbsp;</p><p>&nbsp;</p>
<p>不知道那些个“无良网友”看不看F1 ,里面汽缸到龙骨还有很多发动机精细的部件全部都是 手工制造打磨的。(一个F1赛车只有2到3个备用汽缸)。</p><p>别告诉我那些“&nbsp;无良网友”连F1的精密度都不知道吧。。。。。。人家有些可是在造军用发动机的。</p>
<p>某飞与某飞给波音转包生产部件,因为强迫装配给亮红牌,波音为此还派了驻厂代表。某飞生产某大型飞机的部件时,一个二十米长的零件竟然装反。</p><p>我们现在缺的不是技术,是管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