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流\"春节望乡归不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37:27
<strong><font color="#025c8e" size="5">大陆"台流"春节望乡归不得 </font></strong><p class="p4"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nbsp;&nbsp;(2006-02-03) </font></p><p>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发表了专题报道,指出台商春节包机航班往返两岸,运送上万台湾人飞抵温暖家乡的同时,却有一群「台流」,带了毕生积蓄到中国大陆投资,因不了解当地法令,投资失败,只好流落街头,无颜回家见江东父老。 </p><p>  这些有家归不得的台流数量不少。据大陆媒体报道,光在上海地区的台流,就已高达上万人;跟随当地景气荣枯,台流人数也跟着不同,从沿海大城市延伸到内陆地区。因此,大陆媒体将四处流浪的「台流」类比为「盲流」。 </p><p>  报道说,大陆台商的失踪人口也逐年激增,多数沦为台流。根据海基会接获的失踪案件,从八十七年攀升到两位数,九十三年达到卅七人,海基会主秘兼经贸处长廖运源表示,「失踪的台商,有些被大陆相关单位抓走,有些则因经商失败自我放逐。」 </p><p>  一位老台商语带贬意地说,「只要你到台湾人开的餐厅吃饭,碰到有人从口袋掏出名片,拚命攀拉关系、到处混吃,绝大多数是台流。」但究其实,台流大多是迫於环境、机运和时势的无奈,滞留大陆不愿、或不能返乡过年。 </p><p>  报道引述一些台流的例子: </p><p>  外省第二代、原在台湾任军职的王兴志,受到血缘亲情的驱动,两年前带资金到父亲老家河南郑州协助亲戚开拓事业。没想到郑州市政府订购王兴志工厂生产的果皮箱藉口规格不符拒付货款;亲戚开设的空壳公司骗光他的钱,还找假公安抓他去关;出了拘留所,回到工厂更发现民工已将设备洗劫一空,王兴志的数码相机、黄金、项链,甚至厚重衣物也搜刮殆尽,中华民国护照也被无名火烧掉。 </p><p>  去年春节,王兴志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严冬大雪天里,受冻挨饿六、七天,好不容易捡了几支保特瓶换来馒头,看着飘下的白雪,心想「还是乾净的,赶快吃!」手捧雪水将乾硬馒头咽下肚充饥。回想那段流落异乡的落拓日子,王兴志眼睛红了。 </p><p>  例如,台湾常见的中年失业状况,大陆台干不但会发生,而且下场更惨。许多人是风风光光被挖角派任大陆,尔後却突然被开除,没脸回家,宁可蛰伏等待东山再起的契机。 </p><p>  珠三角东莞厚街的「台商流浪村」,是台流形成的最初聚落。一位东莞台协会员举一名资深台流阿智为例,当初阿智从一个台湾工厂小主管被加码挖角到东莞担任某鞋厂厂长,三年前突遭台湾老板解雇,自认无颜返台,只好在当地厮混,每逢春节与同样沦落在「台商流浪村」的伙伴到市集捡拾烂菜,再到台商餐厅混些小菜、啤酒,吃火锅围炉。 </p><p>  报道说,另一类的「台流」是,不甘心财产遭大陆人诈骗侵占,到处上访未果,要讨回一个公道。 </p><p>  天子脚下的北京城,女台商许淑惠因中餐馆遭房东强行侵占,餐馆内生财器具全被搬空,「台湾大酒店」招牌也被拆掉。许淑惠被赶出餐馆外头,形单影只流落北京街头,到处求诉无门,沦为不敢返台的女台流。 </p><p>  别人问淑惠:「你为什麽不回家?」她会像一颗点燃引信的炸药怒气冲天地说:「我投资二百万人民币资产被抢一空,找不到一个自己人,孤苦无依、四面受欺,孤单上访整整一年多,在水深火热中没人理会,我不甘心就这麽罢手!」 </p><p>  这是这股「不甘心」:不甘心被炒鱿鱼突然失业,宁可蛰伏等待契机东山再起;不甘心财产遭大陆不肖分子诈骗侵占;不甘心地方政府与法官勾结官官相护,无法讨回一个公道;让台商宁成台流,像失根的兰花漂泊在彼岸。 </p><p>  报道引述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理事长高为邦说:「想前往大陆投资的中小企业或个体户,即使得到一时的成功,在一个缺乏法治的社会里,权益很难不被大陆人觊觎掠夺。等到你走上法律诉讼的时候,又找不到一个仗义之士为你申冤。」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strong><font color="#025c8e" size="5">大陆"台流"春节望乡归不得 </font></strong><p class="p4"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nbsp;&nbsp;(2006-02-03) </font></p><p>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发表了专题报道,指出台商春节包机航班往返两岸,运送上万台湾人飞抵温暖家乡的同时,却有一群「台流」,带了毕生积蓄到中国大陆投资,因不了解当地法令,投资失败,只好流落街头,无颜回家见江东父老。 </p><p>  这些有家归不得的台流数量不少。据大陆媒体报道,光在上海地区的台流,就已高达上万人;跟随当地景气荣枯,台流人数也跟着不同,从沿海大城市延伸到内陆地区。因此,大陆媒体将四处流浪的「台流」类比为「盲流」。 </p><p>  报道说,大陆台商的失踪人口也逐年激增,多数沦为台流。根据海基会接获的失踪案件,从八十七年攀升到两位数,九十三年达到卅七人,海基会主秘兼经贸处长廖运源表示,「失踪的台商,有些被大陆相关单位抓走,有些则因经商失败自我放逐。」 </p><p>  一位老台商语带贬意地说,「只要你到台湾人开的餐厅吃饭,碰到有人从口袋掏出名片,拚命攀拉关系、到处混吃,绝大多数是台流。」但究其实,台流大多是迫於环境、机运和时势的无奈,滞留大陆不愿、或不能返乡过年。 </p><p>  报道引述一些台流的例子: </p><p>  外省第二代、原在台湾任军职的王兴志,受到血缘亲情的驱动,两年前带资金到父亲老家河南郑州协助亲戚开拓事业。没想到郑州市政府订购王兴志工厂生产的果皮箱藉口规格不符拒付货款;亲戚开设的空壳公司骗光他的钱,还找假公安抓他去关;出了拘留所,回到工厂更发现民工已将设备洗劫一空,王兴志的数码相机、黄金、项链,甚至厚重衣物也搜刮殆尽,中华民国护照也被无名火烧掉。 </p><p>  去年春节,王兴志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严冬大雪天里,受冻挨饿六、七天,好不容易捡了几支保特瓶换来馒头,看着飘下的白雪,心想「还是乾净的,赶快吃!」手捧雪水将乾硬馒头咽下肚充饥。回想那段流落异乡的落拓日子,王兴志眼睛红了。 </p><p>  例如,台湾常见的中年失业状况,大陆台干不但会发生,而且下场更惨。许多人是风风光光被挖角派任大陆,尔後却突然被开除,没脸回家,宁可蛰伏等待东山再起的契机。 </p><p>  珠三角东莞厚街的「台商流浪村」,是台流形成的最初聚落。一位东莞台协会员举一名资深台流阿智为例,当初阿智从一个台湾工厂小主管被加码挖角到东莞担任某鞋厂厂长,三年前突遭台湾老板解雇,自认无颜返台,只好在当地厮混,每逢春节与同样沦落在「台商流浪村」的伙伴到市集捡拾烂菜,再到台商餐厅混些小菜、啤酒,吃火锅围炉。 </p><p>  报道说,另一类的「台流」是,不甘心财产遭大陆人诈骗侵占,到处上访未果,要讨回一个公道。 </p><p>  天子脚下的北京城,女台商许淑惠因中餐馆遭房东强行侵占,餐馆内生财器具全被搬空,「台湾大酒店」招牌也被拆掉。许淑惠被赶出餐馆外头,形单影只流落北京街头,到处求诉无门,沦为不敢返台的女台流。 </p><p>  别人问淑惠:「你为什麽不回家?」她会像一颗点燃引信的炸药怒气冲天地说:「我投资二百万人民币资产被抢一空,找不到一个自己人,孤苦无依、四面受欺,孤单上访整整一年多,在水深火热中没人理会,我不甘心就这麽罢手!」 </p><p>  这是这股「不甘心」:不甘心被炒鱿鱼突然失业,宁可蛰伏等待契机东山再起;不甘心财产遭大陆不肖分子诈骗侵占;不甘心地方政府与法官勾结官官相护,无法讨回一个公道;让台商宁成台流,像失根的兰花漂泊在彼岸。 </p><p>  报道引述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理事长高为邦说:「想前往大陆投资的中小企业或个体户,即使得到一时的成功,在一个缺乏法治的社会里,权益很难不被大陆人觊觎掠夺。等到你走上法律诉讼的时候,又找不到一个仗义之士为你申冤。」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