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折断的军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00: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总投资将达4.77亿元,其中工程费用由国家财政一次性投入1.44亿,其余费用由省及南京市承担解决。扩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将由现在的2.2公顷扩大到7.4公项,可同时容纳万人举行纪念活动。
  扩建后的纪念馆总建筑面积22500平方米,是现有面积的9倍。其中,展馆陈列区9000平方米,新增7300平方米;馆藏交流区6600平方米,新增5800平方米;新建纪念塔1700平方米。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目前已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2004年3月1日免费开放后,日接待人次最高达1.5万人,但纪念馆现占地面积仅为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只有2500平方米,现有规模远远不能适应接待需求。
  扩建工程计划将于2007年完成并投入运行。

  建筑设计院继北京2008奥运赛事使用的羽毛球馆和摔跤馆设计方案中标之后,又传来好消息。日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方案揭晓,建筑设计院提交的“折断的军刀”总体造型方案,从中外12个设计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深化设计及实施权。
    一个半月完成方案 两次现场勘察
    据介绍,方案征集工作从5月初开始,规定时间仅有一个半月。参加竞逐的有国内外12家设计单位,其中包括来自英法美3家国外顶尖设计师主持的设计单位,国内顶尖参赛单位也是由各大著名高校的院士领衔。为了准备这次设计,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的工作组召集了华工大建筑学院最强力量,并两次去南京现场勘察,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沟通确定方案思路。
    据何镜堂介绍,纪念馆位于南京市近郊,扩建用地呈狭长的船形。故设计方案赋予其弯刀的理念,用“军刀”象征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深埋在土中“折断的军刀”隐喻正义战胜邪恶,象征中华民族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战胜强敌,将侵略者送上历史审判席。
    据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有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米,现在的纪念馆接待量超负荷,且展出的文物资料已经陈旧,展出条件也较差。而新馆要扩建到7万平方米,目标年接待能力将达到150万人次,成为我国最大的实物史料型纪念馆,工程计划于2007年完成。
    此方案的总设计师何镜堂和他的助手们都表示,这次竞标其实是大师之间的较量,华工大取得第一名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建筑师也能在国际竞赛中夺魁!他完全相信,这一大型纪念馆工程也能由中国人自己完成。
  新纪念馆方案五大亮点折服评委
  何镜堂向记者揭开了扩建方案的神秘面纱。他表示,像这种纪念馆具有极高的政治、历史、文化意义,如何能更好地突出主题非常关键。他们在突出遗址主题、尊重原来建筑的基础上,通过石材肌理、火炬、烛光、墙体文字等造型语言塑造建筑的整体氛围,使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当年屠杀现场的场所精神。
  百国文字写上哭墙
  参观者在入口处将会看到长明火把,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哭墙,哭墙上用100个国家的文字写下“300000遇难同胞纪念馆”,旨在让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都能看明白,给人震撼之感。
  枯树卵石象征哭诉
  参观者随后进入和平广场,场地内布满枯树、卵石,人踩在上面能听到沙沙之音,象征着无声的血泪控诉。
  万人坑旁要设碑林
  参观者进入万人坑,将切身感受到杀戮现场,到达参观的高潮。设计者着意在万人坑旁边增设碑林,以高矮不一的坟墓营造祭场的感觉,国殇的气氛。
  冥思厅铺“烛之路”
  参观者随即进入冥思厅。该厅中间为行人道,左右以漂浮在水中的蜡烛铺设烛之路,两边是镜面玻璃,烛光在镜面的反射下使空间得到无限延伸。
  纪念碑形状如“犁”
  人们随后达到和平公园。公园内建有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纪念碑以黑色花岗岩为基座,透明水晶体顶端消失在空中,为亡灵铺就通天之路。纪念碑形状如“犁”,以铸剑为犁的设计理念寓意不再有战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总投资将达4.77亿元,其中工程费用由国家财政一次性投入1.44亿,其余费用由省及南京市承担解决。扩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将由现在的2.2公顷扩大到7.4公项,可同时容纳万人举行纪念活动。
  扩建后的纪念馆总建筑面积22500平方米,是现有面积的9倍。其中,展馆陈列区9000平方米,新增7300平方米;馆藏交流区6600平方米,新增5800平方米;新建纪念塔1700平方米。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目前已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2004年3月1日免费开放后,日接待人次最高达1.5万人,但纪念馆现占地面积仅为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只有2500平方米,现有规模远远不能适应接待需求。
  扩建工程计划将于2007年完成并投入运行。

  建筑设计院继北京2008奥运赛事使用的羽毛球馆和摔跤馆设计方案中标之后,又传来好消息。日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方案揭晓,建筑设计院提交的“折断的军刀”总体造型方案,从中外12个设计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深化设计及实施权。
    一个半月完成方案 两次现场勘察
    据介绍,方案征集工作从5月初开始,规定时间仅有一个半月。参加竞逐的有国内外12家设计单位,其中包括来自英法美3家国外顶尖设计师主持的设计单位,国内顶尖参赛单位也是由各大著名高校的院士领衔。为了准备这次设计,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的工作组召集了华工大建筑学院最强力量,并两次去南京现场勘察,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沟通确定方案思路。
    据何镜堂介绍,纪念馆位于南京市近郊,扩建用地呈狭长的船形。故设计方案赋予其弯刀的理念,用“军刀”象征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深埋在土中“折断的军刀”隐喻正义战胜邪恶,象征中华民族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战胜强敌,将侵略者送上历史审判席。
    据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有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米,现在的纪念馆接待量超负荷,且展出的文物资料已经陈旧,展出条件也较差。而新馆要扩建到7万平方米,目标年接待能力将达到150万人次,成为我国最大的实物史料型纪念馆,工程计划于2007年完成。
    此方案的总设计师何镜堂和他的助手们都表示,这次竞标其实是大师之间的较量,华工大取得第一名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建筑师也能在国际竞赛中夺魁!他完全相信,这一大型纪念馆工程也能由中国人自己完成。
  新纪念馆方案五大亮点折服评委
  何镜堂向记者揭开了扩建方案的神秘面纱。他表示,像这种纪念馆具有极高的政治、历史、文化意义,如何能更好地突出主题非常关键。他们在突出遗址主题、尊重原来建筑的基础上,通过石材肌理、火炬、烛光、墙体文字等造型语言塑造建筑的整体氛围,使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当年屠杀现场的场所精神。
  百国文字写上哭墙
  参观者在入口处将会看到长明火把,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哭墙,哭墙上用100个国家的文字写下“300000遇难同胞纪念馆”,旨在让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都能看明白,给人震撼之感。
  枯树卵石象征哭诉
  参观者随后进入和平广场,场地内布满枯树、卵石,人踩在上面能听到沙沙之音,象征着无声的血泪控诉。
  万人坑旁要设碑林
  参观者进入万人坑,将切身感受到杀戮现场,到达参观的高潮。设计者着意在万人坑旁边增设碑林,以高矮不一的坟墓营造祭场的感觉,国殇的气氛。
  冥思厅铺“烛之路”
  参观者随即进入冥思厅。该厅中间为行人道,左右以漂浮在水中的蜡烛铺设烛之路,两边是镜面玻璃,烛光在镜面的反射下使空间得到无限延伸。
  纪念碑形状如“犁”
  人们随后达到和平公园。公园内建有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纪念碑以黑色花岗岩为基座,透明水晶体顶端消失在空中,为亡灵铺就通天之路。纪念碑形状如“犁”,以铸剑为犁的设计理念寓意不再有战争
希望是免费开放记念的地方.
<P>现在就是免费的啊</P>
<P>要不国足的孙子会来。</P>
<P>前不久刚去过,那里确实应该扩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