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北京人的国货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6:31:00
北京人的国货论
我有一个担忧啊,就是我们的国货普遍的一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我们的国货有很多都有自己的优势,大家都很支持,但是"不思进取,惟利是图"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举个例子,23岁以上的北京人应该知道北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冰点厂家"北冰洋",我记的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它出的冰棍,那时它推出了一个叫"鸳鸯雪糕"的品种,北京人叫它"双伴儿"我现在还记得它那种味道,简直是棒急了,由于那时还是比较闭塞的年代,国外的厂家还没有进入,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它的价格是当时的"天价"--5角(记得不大清,要不就是3.5角),那个时期其他的雪糕最贵(我知道的)也就1角,但由于它的味道和质地都非常的好,贵一点但还是非常的受欢迎的.

  随着改革开放,外资企业蜂拥而入,北冰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更多的"梦龙","可爱多"使老百姓有了更大的选择,一直认为"紫雪糕"一元钱已经是很奢侈的北京人开始用更多的钱来选择更好的产品,那时恐怕有很多的人都忘了一直伴随他们的"北冰洋".

  我也在一年一年的长大,终于有一天我在北京的大街看见了我久违了的"双拌儿",它勾起了我的美好回忆。一定要尝尝,但我发现了一个至今都让我羞愧的情况,它变了,它的味道全变了,除了它的包装.(我决不是因为我自己的口味高了做此评论)它变的太厉害了,虽说它还是5角,满嘴是冰(一点的奶油味儿都没有)的我弄不清是为什么.

  过了几天,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一个特别的报道,说的是外资大量的涌入,我们的"老字号"能不能对付的了,有没有信心面临挑战(冰点业)。除了北京的"北冰洋"还有其他地方的几家企业(记不清了,原因都是当地品牌),他们都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游刃有余,当时我还挺高兴,特佩服他们。但现在他们在哪儿哪?我不知道,反正我在北京没有见到他们的品牌,我只知道“雀巢”“和路雪”,我还知道“北冰洋”和“百事”合资了(是不是被收购了我不敢说,我也不是他们业内人士),还好牌子还在。

一直以来,我不能说北京人不“帮”“北冰洋”,他们真得尽力了!

我举两个我见到的例子:

1.昔日风光不在! 
  我家附近有个“让一些人先富起来”的老板,开饭馆儿的,我记得一到了夏天,他家的饭馆儿门前就开夜市(有人也叫大排挡),我和哥们儿也老去他哪儿喝酒。一次我见他和他儿子搬着一箱“北冰洋”汽水儿满头大汗的回来,他儿子还不断的唠叨“这么远,跑哪儿换它回来,又不好喝,谁现在还喝它啊,都喝美年达了!”“别废话,北京人不喝它?非喝洋水儿?你爸我就喝它长大的!”“别和孩子治气了,快歇会儿吧!你也是的,附近那么多的冷饮批发的,还有送货上门的,你非去那么远干嘛啊!?再说这汽水儿和咱们那时喝的味儿越来越不一样了啊!是不大好喝了!”他老婆劝道,“附近都不卖北冰洋!!!我就觉得味儿还那样,就你们口儿高了!”。

  我们不禁黯然,味道真的不一样了,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但是,我真的很喜欢那个大哥,我坚信这样的人一旦国家有难,他必舍身前往!他可能没有什么文化,没有那么多的道理,但他比那些“学者,教授”都可爱,而“学者”们则会悠哉的说他是“愤青”!因为他们可以用他们“理论”的“优势”把他说成“愤青”!他们很会说的,我想他们是不太会为国家做的!



2.北冰洋的“奋起”!

  令我高兴得是,北冰洋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反击,虽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又是一年的夏天,我在北京东城比较有名的小吃街,隆福寺小吃街看见了这样的一幕。

  “我X,来3杯!”我回头看了一眼,3个北京的小伙子(其实我看也就是高中生的年纪)在一台纸杯冷饮机旁边兴奋得指指点点,我不觉也望了过去,“北冰洋”!冷饮机上的商标使我不禁又走近了几步,这以前我看过类似的的饮料机基本都是那两个著名的品牌“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这台饮料机也有分类,如“苹果味”“鲜橙味”等(没有可乐),我也尝尝吧,来了两杯不一样的,我和女友的第一口反映是“还行”但我知道,这样的水平(味道)是不太可能有太大的作为的。我身边的小伙子可就不一样了,不住地夸赞,立誓今后非它不饮(价格和其他的洋品牌是一样的)!呵呵,我知道,他们的夸奖言不由衷,但我还觉得他们很可爱,他们也被人称为“愤青”。

  我一直不懂这样的“愤青”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这样的人就成了那些“学者”嘴里的愤青!难道说,对国货呲之以鼻,不去理喻,而去大步的追捧那些“质量好”的洋货就不是愤青了?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与我们企业起步或创新的时候以支持嘛?我们自己的企业都不去支持,他们恐怕永远也成不了你们所认为的好企业,生产出你们认为好的产品,也永远不能和你们心中的“好品牌”去竞争,这是你们希望看到的嘛?难道国外的那些企业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实力吗?他们不也是一点点的发展起来的吗?

可惜的是那个饮料机时间不长就没有了,而换了那些“著名”的品牌!

  早几年在一些小铺里还可以看见一些(1.5元的,瓶子和可口可乐的一样,价格也一样)的新式“北冰洋”汽水,所谓新式,就是和我们过去那种卖5角钱的普通橙味儿汽水不一样的口味的产品,我每次见到一定是喝它的(那时还没有冰红茶之类的饮料,这种玻璃瓶1.5的饮料是统治地位),可是有这种汽水的店铺很少,最后干脆没有了。但是至少是去年2004年,我还在夏天的时候去买北冰洋的“鸳鸯雪糕”(就是双把儿),现在的味道我感觉已经恢复了90%了,所以我说不是我口感变了,是他们变了。其实,现在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没有必要去吃它了,但是只要它的味道还在我就会选择它,因为我还想在每年的夏天见到我们最可爱的商标!

以上的2件事我还说明不了北京人是多么的热爱本土企业的话,以下的事情更可以说明:

(因为我是北京人,自己又很少去外地,所以这里只能拿北京人爱国货来说明一下,我想其他地方的人应该是一样的)

3.北京的二锅头、“中南海”香烟和燕京啤酒!

  在北京,你随处可见抽烟的80%的是“中南海”这个牌子;酒家,饭馆儿里(高低档次)里(除了饭店、宾馆、旅店,因为那里主要是来京办事或游玩的旅客,待的时间比较短)白酒喝的90%是北京出品的二锅头或其他系列;95%啤酒喝的是“燕京啤酒”。

  为什么会这样,来北京的外地人或外国人之间有这样的一句话“想当北京人(要融入北京的意思),就得抽'中南海',品‘二锅头’喝燕京啤酒!”。“不然北京人会很鄙视你!”(玩笑)

  其实北京什么都有,洋烟、洋酒(喝的话其实也就是偶尔搞个洋调调儿,尤其是酒吧和洋味儿重的地方),但它们的空间不大,10几年前北京还都是“万宝路”“希尔顿”等外烟的天下,为何而变?(北京人爱抽烤烟的人少,有也大部分是外来人口,而中国好的混合烟品牌又少之又少,北京人过去抽的主要是北京卷烟厂出的那几种混合烟的牌子,所以混合型洋烟在北京极有市场)!

就是因为 新的“中南海”!

  可以说新的“中南海”一开始在北京是非常没有市场的,那时外烟统一天下,烟劲儿都比较冲,很适合北京人的豪爽性格,而新的“中南海”给人的感觉是跟本嘬不出烟来,没有劲儿,还有一股怪味儿(其实不是很怪),并且当时北京烟厂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降到“冰点”,主要是做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之类的,并且卖不出价钱来(你的产品就不值钱)大概在1元-3元之间。想叫我们出和“希尔顿”的价钱买“你”(5元,关于这个价格我一会儿解释),门儿都没有!

  这是发生在我本人身上的一件事,当时我抽烟没几年,一般就是“金桥”和那几种外烟,还有一阵儿就爱抽七星(原谅我的年幼无知吧!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我见过几次新的“中南海”,但是,不是在一般的烟摊儿,而是在一些由于新品上市所零时搭建的小规模的宣传地点,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其的先进的科技含量,还有就是与当时不同于国内其他品牌的非常新颖的包装,第一印象很好。但是它是“中南海”!这就是我在前面老叫它新的“中南海”的原因,老的“中南海”(流水音)在北京人的印象极差。我记得当时作宣传的时候价格很高好像是一盒10元以上(老“中南海”的价格是1.2元一盒),我去!这破烟也卖这么贵!

  我是在我的交际圈儿里第一个买新“中南海”的人,当时在极个别一些小店里有卖的了,我看见后随意的问了一下价格,得到的答复是5元。哟!便宜了?!“来盒尝尝!”,当我和其他人说买了它后,立即遭到集体的鄙视“5元!你卖它!白给都不要!”“味儿不错!比七星好抽!”我努力的解释道,在我的劝说下大家接受了它。“还行!”哥儿几个叨唠着,“干嘛老抽外烟啊,这烟不错啊,北京出的啊............”我象大家“晓之以理”。

  没多久,我发现可以在好多的地方方便的买到“中南海”了,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的抽它了,它的价格也在5元,4.5元到最后的4元变化着(至今这种为北京卷烟厂扭转乾坤的1.0毫克的‘中南海’零售价还是4元,由于销量太大以至于大型的超市和商店里它的零售价格也是4元,其他的烟在这些地方价格要比市场价高一些)。北京人接受了它,是什么呢? 是因为它做的比较好,为什么说不是最好哪?其实,有很多的牌子要比它好(由于刚才我指的原因,这里比较的是外烟而不是国内其他品牌)只要你比较好,就够了!我们一定会支持你,因为你是北京出的,但如果有一天你让我们失望了,你自己不争气,我们也不能帮你,因为你不配我们帮你,我们尽力了!

  国货要首先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竞争的机会,国人才可能帮你,赚一票儿就走,不思进取的品牌只能叫大家伤心。其实,日本、韩国的企业它们的得到他们国民的支持就是他们有进取的精神,对百姓负责的态度。最开始百姓的支持没有使他们满足,而是使他们进步他们没有叫国民失望,没有因为百姓支持国货就沾沾自喜,而踏步不前!

  反观我们的企业,有多少是因为那些原因倒闭的!

  百姓什么时候也是最爱实惠的,那些高档和奢侈的产品,购买力还是小的,享受好的谁都愿意,百姓不可能老是奢侈的去消费高端产品,但国货一定要注意底端的大市场,那才是最大的市场!

  要知道,“燕京啤酒”和“红星二锅头”在北京几乎就是“垄断”地位。除了地域文化以外,他们的底端战略简直就是完美!

  现在,我还要提醒一下北京卷烟厂,你们的1毫克(点儿0的)的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一定要守住!

国货当自强!

  只有做到自强,百姓才能支持你,不要忘了“愤青”还不多,尤其还有一些人以攀比为荣的,以买洋货为荣的,以价高为荣的,这种心理大有人在!所以,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创造一个个的世人皆知的品牌!让他们以“中国制造”为荣!

  在强调一下,本人绝无地方色彩,由于不了解其他地方,只能以北京为例,望见谅!!!北京人的国货论
我有一个担忧啊,就是我们的国货普遍的一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我们的国货有很多都有自己的优势,大家都很支持,但是"不思进取,惟利是图"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举个例子,23岁以上的北京人应该知道北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冰点厂家"北冰洋",我记的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它出的冰棍,那时它推出了一个叫"鸳鸯雪糕"的品种,北京人叫它"双伴儿"我现在还记得它那种味道,简直是棒急了,由于那时还是比较闭塞的年代,国外的厂家还没有进入,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它的价格是当时的"天价"--5角(记得不大清,要不就是3.5角),那个时期其他的雪糕最贵(我知道的)也就1角,但由于它的味道和质地都非常的好,贵一点但还是非常的受欢迎的.

  随着改革开放,外资企业蜂拥而入,北冰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更多的"梦龙","可爱多"使老百姓有了更大的选择,一直认为"紫雪糕"一元钱已经是很奢侈的北京人开始用更多的钱来选择更好的产品,那时恐怕有很多的人都忘了一直伴随他们的"北冰洋".

  我也在一年一年的长大,终于有一天我在北京的大街看见了我久违了的"双拌儿",它勾起了我的美好回忆。一定要尝尝,但我发现了一个至今都让我羞愧的情况,它变了,它的味道全变了,除了它的包装.(我决不是因为我自己的口味高了做此评论)它变的太厉害了,虽说它还是5角,满嘴是冰(一点的奶油味儿都没有)的我弄不清是为什么.

  过了几天,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一个特别的报道,说的是外资大量的涌入,我们的"老字号"能不能对付的了,有没有信心面临挑战(冰点业)。除了北京的"北冰洋"还有其他地方的几家企业(记不清了,原因都是当地品牌),他们都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游刃有余,当时我还挺高兴,特佩服他们。但现在他们在哪儿哪?我不知道,反正我在北京没有见到他们的品牌,我只知道“雀巢”“和路雪”,我还知道“北冰洋”和“百事”合资了(是不是被收购了我不敢说,我也不是他们业内人士),还好牌子还在。

一直以来,我不能说北京人不“帮”“北冰洋”,他们真得尽力了!

我举两个我见到的例子:

1.昔日风光不在! 
  我家附近有个“让一些人先富起来”的老板,开饭馆儿的,我记得一到了夏天,他家的饭馆儿门前就开夜市(有人也叫大排挡),我和哥们儿也老去他哪儿喝酒。一次我见他和他儿子搬着一箱“北冰洋”汽水儿满头大汗的回来,他儿子还不断的唠叨“这么远,跑哪儿换它回来,又不好喝,谁现在还喝它啊,都喝美年达了!”“别废话,北京人不喝它?非喝洋水儿?你爸我就喝它长大的!”“别和孩子治气了,快歇会儿吧!你也是的,附近那么多的冷饮批发的,还有送货上门的,你非去那么远干嘛啊!?再说这汽水儿和咱们那时喝的味儿越来越不一样了啊!是不大好喝了!”他老婆劝道,“附近都不卖北冰洋!!!我就觉得味儿还那样,就你们口儿高了!”。

  我们不禁黯然,味道真的不一样了,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但是,我真的很喜欢那个大哥,我坚信这样的人一旦国家有难,他必舍身前往!他可能没有什么文化,没有那么多的道理,但他比那些“学者,教授”都可爱,而“学者”们则会悠哉的说他是“愤青”!因为他们可以用他们“理论”的“优势”把他说成“愤青”!他们很会说的,我想他们是不太会为国家做的!



2.北冰洋的“奋起”!

  令我高兴得是,北冰洋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反击,虽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又是一年的夏天,我在北京东城比较有名的小吃街,隆福寺小吃街看见了这样的一幕。

  “我X,来3杯!”我回头看了一眼,3个北京的小伙子(其实我看也就是高中生的年纪)在一台纸杯冷饮机旁边兴奋得指指点点,我不觉也望了过去,“北冰洋”!冷饮机上的商标使我不禁又走近了几步,这以前我看过类似的的饮料机基本都是那两个著名的品牌“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这台饮料机也有分类,如“苹果味”“鲜橙味”等(没有可乐),我也尝尝吧,来了两杯不一样的,我和女友的第一口反映是“还行”但我知道,这样的水平(味道)是不太可能有太大的作为的。我身边的小伙子可就不一样了,不住地夸赞,立誓今后非它不饮(价格和其他的洋品牌是一样的)!呵呵,我知道,他们的夸奖言不由衷,但我还觉得他们很可爱,他们也被人称为“愤青”。

  我一直不懂这样的“愤青”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这样的人就成了那些“学者”嘴里的愤青!难道说,对国货呲之以鼻,不去理喻,而去大步的追捧那些“质量好”的洋货就不是愤青了?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与我们企业起步或创新的时候以支持嘛?我们自己的企业都不去支持,他们恐怕永远也成不了你们所认为的好企业,生产出你们认为好的产品,也永远不能和你们心中的“好品牌”去竞争,这是你们希望看到的嘛?难道国外的那些企业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实力吗?他们不也是一点点的发展起来的吗?

可惜的是那个饮料机时间不长就没有了,而换了那些“著名”的品牌!

  早几年在一些小铺里还可以看见一些(1.5元的,瓶子和可口可乐的一样,价格也一样)的新式“北冰洋”汽水,所谓新式,就是和我们过去那种卖5角钱的普通橙味儿汽水不一样的口味的产品,我每次见到一定是喝它的(那时还没有冰红茶之类的饮料,这种玻璃瓶1.5的饮料是统治地位),可是有这种汽水的店铺很少,最后干脆没有了。但是至少是去年2004年,我还在夏天的时候去买北冰洋的“鸳鸯雪糕”(就是双把儿),现在的味道我感觉已经恢复了90%了,所以我说不是我口感变了,是他们变了。其实,现在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没有必要去吃它了,但是只要它的味道还在我就会选择它,因为我还想在每年的夏天见到我们最可爱的商标!

以上的2件事我还说明不了北京人是多么的热爱本土企业的话,以下的事情更可以说明:

(因为我是北京人,自己又很少去外地,所以这里只能拿北京人爱国货来说明一下,我想其他地方的人应该是一样的)

3.北京的二锅头、“中南海”香烟和燕京啤酒!

  在北京,你随处可见抽烟的80%的是“中南海”这个牌子;酒家,饭馆儿里(高低档次)里(除了饭店、宾馆、旅店,因为那里主要是来京办事或游玩的旅客,待的时间比较短)白酒喝的90%是北京出品的二锅头或其他系列;95%啤酒喝的是“燕京啤酒”。

  为什么会这样,来北京的外地人或外国人之间有这样的一句话“想当北京人(要融入北京的意思),就得抽'中南海',品‘二锅头’喝燕京啤酒!”。“不然北京人会很鄙视你!”(玩笑)

  其实北京什么都有,洋烟、洋酒(喝的话其实也就是偶尔搞个洋调调儿,尤其是酒吧和洋味儿重的地方),但它们的空间不大,10几年前北京还都是“万宝路”“希尔顿”等外烟的天下,为何而变?(北京人爱抽烤烟的人少,有也大部分是外来人口,而中国好的混合烟品牌又少之又少,北京人过去抽的主要是北京卷烟厂出的那几种混合烟的牌子,所以混合型洋烟在北京极有市场)!

就是因为 新的“中南海”!

  可以说新的“中南海”一开始在北京是非常没有市场的,那时外烟统一天下,烟劲儿都比较冲,很适合北京人的豪爽性格,而新的“中南海”给人的感觉是跟本嘬不出烟来,没有劲儿,还有一股怪味儿(其实不是很怪),并且当时北京烟厂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降到“冰点”,主要是做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之类的,并且卖不出价钱来(你的产品就不值钱)大概在1元-3元之间。想叫我们出和“希尔顿”的价钱买“你”(5元,关于这个价格我一会儿解释),门儿都没有!

  这是发生在我本人身上的一件事,当时我抽烟没几年,一般就是“金桥”和那几种外烟,还有一阵儿就爱抽七星(原谅我的年幼无知吧!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我见过几次新的“中南海”,但是,不是在一般的烟摊儿,而是在一些由于新品上市所零时搭建的小规模的宣传地点,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其的先进的科技含量,还有就是与当时不同于国内其他品牌的非常新颖的包装,第一印象很好。但是它是“中南海”!这就是我在前面老叫它新的“中南海”的原因,老的“中南海”(流水音)在北京人的印象极差。我记得当时作宣传的时候价格很高好像是一盒10元以上(老“中南海”的价格是1.2元一盒),我去!这破烟也卖这么贵!

  我是在我的交际圈儿里第一个买新“中南海”的人,当时在极个别一些小店里有卖的了,我看见后随意的问了一下价格,得到的答复是5元。哟!便宜了?!“来盒尝尝!”,当我和其他人说买了它后,立即遭到集体的鄙视“5元!你卖它!白给都不要!”“味儿不错!比七星好抽!”我努力的解释道,在我的劝说下大家接受了它。“还行!”哥儿几个叨唠着,“干嘛老抽外烟啊,这烟不错啊,北京出的啊............”我象大家“晓之以理”。

  没多久,我发现可以在好多的地方方便的买到“中南海”了,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的抽它了,它的价格也在5元,4.5元到最后的4元变化着(至今这种为北京卷烟厂扭转乾坤的1.0毫克的‘中南海’零售价还是4元,由于销量太大以至于大型的超市和商店里它的零售价格也是4元,其他的烟在这些地方价格要比市场价高一些)。北京人接受了它,是什么呢? 是因为它做的比较好,为什么说不是最好哪?其实,有很多的牌子要比它好(由于刚才我指的原因,这里比较的是外烟而不是国内其他品牌)只要你比较好,就够了!我们一定会支持你,因为你是北京出的,但如果有一天你让我们失望了,你自己不争气,我们也不能帮你,因为你不配我们帮你,我们尽力了!

  国货要首先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竞争的机会,国人才可能帮你,赚一票儿就走,不思进取的品牌只能叫大家伤心。其实,日本、韩国的企业它们的得到他们国民的支持就是他们有进取的精神,对百姓负责的态度。最开始百姓的支持没有使他们满足,而是使他们进步他们没有叫国民失望,没有因为百姓支持国货就沾沾自喜,而踏步不前!

  反观我们的企业,有多少是因为那些原因倒闭的!

  百姓什么时候也是最爱实惠的,那些高档和奢侈的产品,购买力还是小的,享受好的谁都愿意,百姓不可能老是奢侈的去消费高端产品,但国货一定要注意底端的大市场,那才是最大的市场!

  要知道,“燕京啤酒”和“红星二锅头”在北京几乎就是“垄断”地位。除了地域文化以外,他们的底端战略简直就是完美!

  现在,我还要提醒一下北京卷烟厂,你们的1毫克(点儿0的)的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一定要守住!

国货当自强!

  只有做到自强,百姓才能支持你,不要忘了“愤青”还不多,尤其还有一些人以攀比为荣的,以买洋货为荣的,以价高为荣的,这种心理大有人在!所以,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创造一个个的世人皆知的品牌!让他们以“中国制造”为荣!

  在强调一下,本人绝无地方色彩,由于不了解其他地方,只能以北京为例,望见谅!!!
<P>  青岛的“佛桃”品牌也是这样完蛋的,不过相对这里面说得“北冰洋”这个牌子还能好一点,味道的变化不是很大,买的人也一直有。</P>
<P>  冷饮界现在倒是蒙牛、伊利这样的乳品企业上来了。</P>
<P>青岛的不知道了</P>
<P>我小时候,在北京</P>
<P>就是吃北冰洋的</P>
<P>这次出差</P>
<P>北冰洋,中南海,二锅头,燕京</P>
<P>全了</P>
<P>就是燕京,喝一次倒一次。</P>
大夥不如说说中国以前的名牌去哪了. 就我记得的有天坛, 大地的服装, 蜻蜓, 双钱, 前进的球鞋, 还记得有一种长长的三色软糖.[em01]
没有用过什么中国以前的名牌,因为家穷。都是用没有牌的。
<P>支持国货</P>
<P>不过,说句你们北京人不爱听的话. 你们那燕京啤酒实在不是个味儿啊, 跟济南的趵突泉,青岛的青岛啤酒,总之,山东的啤酒开了瓶放一天的味道跟燕京差不多. 酸, 难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