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伊朗,关注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9:47
德国之声




        欧盟和美国先后表示将伊朗核武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之后,世界对于这个爆炸性问题向何处去的关注,就转向了国际政治和其中鼎足的各方了,其中,不属于西方阵营的俄国和中国尤其引起人们关注。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一旦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自己的特别会议决定把问题提交安理会,俄国和中国会如何动作。



       本台记者在试图采访中国政治领导层的最重要智囊时发现,几乎所有对伊朗问题有研究的中国政府智囊,都对描述北京政府即将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伊朗问题采取什么态度这个问题上,吞吞吐吐,语焉不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智囊人物指出:目前中国的处境非常尴尬,到底如何动作,很难判断。但北京的尴尬之处到底在哪里,接受采访的这位专家又不愿意具体说明。根据德国汉堡大学和平研究所,德国政府核武问题顾问诺伊戴克教授分析,中国政府在伊朗问题上有着特殊的利益,在这一点上,北京的处境有些接近莫斯科。



        诺伊戴克教授说:“从俄国和中国的利益视角出发,两国将继续致力于和伊朗保持稳定关系,因为两国和伊朗都有能源供应上的联系与合同。就是说: 在安理会中,各国未必能够无条件地达成什么一致。但现在坐在谈判桌旁的各个核武国家似乎在一点上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的占有权。”



       诺伊戴克选择了“似乎”这个字眼来描述中俄在伊朗问题上的特殊利益与两国和其他核武大国之间就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共同利益,显得非常谨慎。来自北京政治智囊的消息印证了中国也不愿意公开放弃国际认同的核武不扩散原则。但北京在认同一般原则的同时,正在寻找自己特别的外交形象。诺伊戴克教授这样描写北京的意图:



       诺伊戴克教授:“很引人注目的是:在纽约举行的核武不扩散会议上,中国试图以第三世界的代表身份出现,为第三世界扮演大国角色。出于这个和其他理由,中国政府也不愿意原则上拒绝伊朗获得进入核技术的权利。相应的,北京政府的态度将会是若即若离,犹豫观望的,也有可能在联合国安理会形成某项表述或要求时,动用自己的否决权。相比之下,俄国则更靠近美国,还不用说俄国与中国在亚洲地区还有着竞争的关系了。”



       事实上,中国和俄国的不同还不止于此。德黑兰可以接受与俄国谈判在俄国为伊朗浓缩铀的建议,以此和欧盟斡旋良久。迄今为止,北京在与伊朗关系上,却丝毫没有露出提供具体技术方案,来帮助西方与伊朗摆脱困境的意思。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政治智囊仅仅说:北京之所以如此左右为难,是因为中国不能不考虑自己和美国乃至和欧洲的关系。言下之意,中国乐于见到德黑兰在这个令美国人十分头痛的问题上,继续和例如欧盟这样的国家集团打交道,而不要把中国逼到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明确表示态度的地步。因为那样,中国外交就不得不兑现自己向第三世界作出的承诺。



       具体到伊朗核武问题上,诺伊戴克教授指出:“假如真的如此,北京势必会对伊朗采取保护的态度,使用否决权。那样,就不会形成任何安理会的决议。当然,那要看各方切磋的决议具体表述和要求如何,看对伊朗都会提出那些具体的要求。我想第一个相关决议会是要求伊朗澄清的决议,包括澄清未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核武问题上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我不认为现在就会形成对伊朗严厉的制裁决议。”德国之声




        欧盟和美国先后表示将伊朗核武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之后,世界对于这个爆炸性问题向何处去的关注,就转向了国际政治和其中鼎足的各方了,其中,不属于西方阵营的俄国和中国尤其引起人们关注。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一旦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自己的特别会议决定把问题提交安理会,俄国和中国会如何动作。



       本台记者在试图采访中国政治领导层的最重要智囊时发现,几乎所有对伊朗问题有研究的中国政府智囊,都对描述北京政府即将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伊朗问题采取什么态度这个问题上,吞吞吐吐,语焉不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智囊人物指出:目前中国的处境非常尴尬,到底如何动作,很难判断。但北京的尴尬之处到底在哪里,接受采访的这位专家又不愿意具体说明。根据德国汉堡大学和平研究所,德国政府核武问题顾问诺伊戴克教授分析,中国政府在伊朗问题上有着特殊的利益,在这一点上,北京的处境有些接近莫斯科。



        诺伊戴克教授说:“从俄国和中国的利益视角出发,两国将继续致力于和伊朗保持稳定关系,因为两国和伊朗都有能源供应上的联系与合同。就是说: 在安理会中,各国未必能够无条件地达成什么一致。但现在坐在谈判桌旁的各个核武国家似乎在一点上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的占有权。”



       诺伊戴克选择了“似乎”这个字眼来描述中俄在伊朗问题上的特殊利益与两国和其他核武大国之间就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共同利益,显得非常谨慎。来自北京政治智囊的消息印证了中国也不愿意公开放弃国际认同的核武不扩散原则。但北京在认同一般原则的同时,正在寻找自己特别的外交形象。诺伊戴克教授这样描写北京的意图:



       诺伊戴克教授:“很引人注目的是:在纽约举行的核武不扩散会议上,中国试图以第三世界的代表身份出现,为第三世界扮演大国角色。出于这个和其他理由,中国政府也不愿意原则上拒绝伊朗获得进入核技术的权利。相应的,北京政府的态度将会是若即若离,犹豫观望的,也有可能在联合国安理会形成某项表述或要求时,动用自己的否决权。相比之下,俄国则更靠近美国,还不用说俄国与中国在亚洲地区还有着竞争的关系了。”



       事实上,中国和俄国的不同还不止于此。德黑兰可以接受与俄国谈判在俄国为伊朗浓缩铀的建议,以此和欧盟斡旋良久。迄今为止,北京在与伊朗关系上,却丝毫没有露出提供具体技术方案,来帮助西方与伊朗摆脱困境的意思。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政治智囊仅仅说:北京之所以如此左右为难,是因为中国不能不考虑自己和美国乃至和欧洲的关系。言下之意,中国乐于见到德黑兰在这个令美国人十分头痛的问题上,继续和例如欧盟这样的国家集团打交道,而不要把中国逼到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明确表示态度的地步。因为那样,中国外交就不得不兑现自己向第三世界作出的承诺。



       具体到伊朗核武问题上,诺伊戴克教授指出:“假如真的如此,北京势必会对伊朗采取保护的态度,使用否决权。那样,就不会形成任何安理会的决议。当然,那要看各方切磋的决议具体表述和要求如何,看对伊朗都会提出那些具体的要求。我想第一个相关决议会是要求伊朗澄清的决议,包括澄清未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核武问题上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我不认为现在就会形成对伊朗严厉的制裁决议。”
<P>面向能源和资源的中国外交政策</P>



<P>德国之声</P>



<P>    伊朗核计划引起的国际纠纷正在升级,美国和欧盟准备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作为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成员国,中国的立场引人注目。商报注意到,中国与伊朗关系良好,中国15%的石油来自伊朗,2004年中伊签订的“世纪大买卖”更可以保证中国获得25年石油和30年天然气供应:</P>




<P>   “这样数十亿美元的生意把双方连接在一起。中国一向反对把核纠纷送交联合国,现在北京在安理会也想回避这一冲突。中国要求德黑兰采取‘克制’态度、继续进行会谈。此前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向伊朗副外长沙法利明确表明了中国立场,如果安理会进行表决,中国绝不会自行孤立于世界。</P>




<P>    伊朗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中国。美国的经济制裁打击了伊朗经济,现在伊朗获得大量中国制造的电脑、家电和汽车,双方贸易往来大大加强。由于中国还向伊朗供应武器和军事物资,这些交易不出现在统计数字之中,所以没有可靠的贸易数据。美国以担忧的心情注视着中国与伊朗的军事同盟,并对几家据说向伊朗出售导弹技术的中国公司进行制裁。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中国很可能也向伊朗提供了核技术。”</P>




<P>    中国看中了伊朗的油气资源,同时也争取非洲的石油、矿产和热带木材的开采权。为了把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正在访问西非六国。日报就此写道:</P>




<P>    “为了保障中国获取原料的利益,中国不仅越来越依赖进口,而且直接收购国外企业,现在非洲成了收购目标。上星期,中海油以23亿美元现金收购了尼日利亚南大西洋石油公司45%的股份。中国在非洲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国是安哥拉,该国日产原油一百万桶,2009年之前产量要翻一番。</P>




<P>    中国政府是对非洲国家具有吸引力的伙伴,因为它不象西方国家那样提出民主、人权或经济透明等不舒服的问题。由于北京的支持,津巴布韦和苏丹等专制政权没有受到联合国制裁。中国向石油生产国提供贷款很大方,去年给予安哥拉二十亿美元贷款,用于建设基础设施。现在中国又答应向尼日利亚提供同样数额的贷款,用于实现该国的铁路网络现代化。但是中国并不是非洲人民感到舒心的伙伴,中国在非洲的开发项目因工作条件差而声名狼藉。非洲的街头市场上,中国从服装到药品等廉价进口商品,形成了日益强大的竞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满。”</P>
<P>这次肯定否决了.</P>
<P>其他国家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情.</P>
<P>[em05][em05][em05]</P>
<P>难道中国否决个提案,全世界就制裁我们吗?有那么严重吗?!</P>

[em01][em01][em01]
<P><FONT size=1>不会送到安理会上,否则就根本不会在伦敦开会了,因为在安理会有实力说话的就是在伦敦的这几个国家。</FONT></P>
<P><FONT size=1>这场戏基本上已经演完了,现在是在讨价还价呢。</FONT></P>
[B]以下是引用[I]zhenshan[/I]在2006-1-16 23:32:00的发言:[/B][BR]<P><FONT size=1>不会送到安理会上,否则就根本不会在伦敦开会了,因为在安理会有实力说话的就是在伦敦的这几个国家。</FONT></P><P><FONT size=1>这场戏基本上已经演完了,现在是在讨价还价呢。</FONT></P>
[em07][em07][em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