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将换装转轮手枪 部分专家称是倒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5:33:30
策划/陈磊 执行/王骞 张凡

  据2005年12月14日出版的《人民公安报》披露,一种于2005年年底设计定型的警用转轮手枪,将于2006年在公安队伍试用和列装。“这是公安部首次投资并自己组织力量设计的第一把警用枪,此前,中国警察使用的都是军用枪械。 ”

  中国内地警察手枪更换为转轮手枪,标志着在用枪观念上的重大转变。警用枪支开始向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两个方向发展。

  但同中国内地警察换枪对比,将转轮手枪作为警用枪长达170多年的美国,早在20年前就用大口径、大杀伤力的半自动手枪全面更换了转轮手枪;有160多年转轮手枪使用历史的中国香港警界,也因转轮手枪火力不足,供应受制的缺点而计划在今年启动换用自动手枪的招标活动。
 在世界范围普遍淘汰转轮手枪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内地警察换用转轮,是不是一种历史倒退?早在5年前,自公安部传出计划换枪的消息后,这个问题就在国内警界和兵器界先后引发了几波争论浪潮。

  中国警察将换装转轮手枪

  -本刊特约记者/ 王骞

  “9mm口径、黑色枪身、加装保险装置,可发射橡皮子弹,装入枪套内,外露枪柄极具威慑力。”这是中国首支警用转轮手枪,2006年装备警察部队

  中国第一支警用转轮手枪终于在2005年的最后一个月,亮相北京警察学院的新型特种警用装备展。此时此刻,中国警察仍在使用军用枪支作为执法武器。

  情况不久就会发生变化:2005年12月14日出版的《人民公安报》披露消息,一把于2005年年底设计定型的警用转轮手枪,将于2006年在公安队伍试用和列装。

  巡警或首装转轮手枪

  “这把枪在2005年11月已经定型,2006年将装备各地巡警。”去年12月25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208研究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枪械工程师告诉《新世纪》周刊,“这是公安部首次投资并自己组织力量设计的第一把警用枪,此前,中国警察使用的都是军用枪械。”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2002年启动转轮手枪设计制作项目,有三家设计单位参与竞争,208研究所最终成为这把新枪的设计方。

  “2004年底,经过国家靶场7个关卡的层层试验后,我们设计的这把转轮枪获得装财局专家组的认可,才基本定型,从项目启动到基本定型,其间经过了多次专家论证。”208研究所那位枪械专家说。

  据《新世纪》周刊了解,负责转轮手枪设计制作的项目评审论证专家组共有7位成员,组长为年过六旬的原解放军总装备部轻武器论证研究所副所长艾西安,其余几位来自军队系统和兵器系统,均为中国轻武器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8研究所的工程师介绍,2005年7月,公安部向成都、郑州、兰州、杭州、东莞等10个城市的公安局各发放了5到10把新式转轮手枪试用。11月,各地的试用报告反馈至公安部后,新枪随即定型。

  “和警用装备展上展示有所区别的是,定型的转轮手枪多了一个10mm×30mm的激光瞄准器,适用于警察夜间作战。”这位工程师说。

  中国设计的这把转轮手枪可发射9mm普通弹和9mm橡皮子弹,战斗技术指标不落后国际水平。此枪装进枪套后,枪把半露在外面,视觉效果极具威慑力。此外,它和世界上所有的转轮手枪一样,还具有出枪快、机械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等特点。

  该枪将由中国两家兵工厂负责生产,各地警方发出订单后,就可以开始批量生产。

  基层警察追求威慑力第一

  “当警察30年,我就开过一次枪,而且还是朝天开的。”曾在安徽和上海两地任刑警的王冬泉对“警察换装转轮手枪”的消息不置可否。他认为,中国警察真正用枪的机会非常有限,就警用枪支而言,不管换什么枪,威慑力大是第一要素。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安徽淮北从警的王冬泉之前是一名上海知青,举着枪追捕嫌犯,是当年他这样的“男青年”心中最美妙的幻想。“不过当了警察才知道,开枪绝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容易。” 1983年秋天,王冬泉和搭档带领两名保卫人员在河南成功抓获两名嫌犯,之后押解嫌犯乘坐一辆普通牌照的汽车返回淮北。途经河南宁陵段公路,突然遇到十多名男子拦路抢劫。他们的车被歹徒拦下后,为首的男子一把将车门拉开,这才看见车里有两个穿制服的警察,立刻大叫:“快逃,警察!”

  两名警察立刻下车擒住此人,看到同伴被擒,十多名男子掉转回头抢人。在这种情况下,王冬泉拔出54式手枪,朝天开了一枪,枪响后,手里拽着木棒的歹徒先是一怔,之后立即又逃开了。

  “54式枪体大,枪管长,黑洞洞的枪口很是吓人,那天如果没有这把枪,估计连在车上的两名嫌犯都难逃险境。”之后换用64式手枪的王冬泉,至今依旧怀念着那把老枪。

  “64式的容弹量比54式的 8颗子弹少了一颗,子弹初速度也低一点,但有效杀伤距离都在50m以内,警察经常近距离接触歹徒,因此两把枪在实战中差别不大,64要比54枪体轻巧,便于携带。”90年代中期,在上海铁路巡警队当巡警的孙敏更习惯使用64式手枪。

  虽然他和王冬泉对枪的偏好不同,但两人对用枪的观点却基本一致。孙敏说,在他当巡警的两年时间内,不要说开枪,就是带枪巡逻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唯一一次看到同事用枪,是在火车站抓捕一名携枪杀人嫌犯。“当时,同事也只是用枪顶住嫌犯的脑袋,就控制住了局面。”

  “控制局面不一定要开枪,不少情况下,枪只要出套就已经能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当然作为警察,要善于迅速判断局面,枪不到关键时刻不可开,但一旦开枪,必须首发命中。转轮枪据说是反应最快的手枪,在这一点上可能更适合警用枪的特点。” 孙敏说。

  不愿佩枪的警察

  “我害怕转轮手枪会走火”,站在上海街头指挥交通近十年的交警吴晓庆(化名)从来没有摸过枪,虽然按照近日《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新规定,2006年1月1日起,交警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佩枪上街,但这个消息并未让他感觉丝毫兴奋,他说自己更愿意做没有枪的警察。

  “万事有利必有弊,交警佩枪看上去是增加了安全系数,但也将使我们暴露在更大的危险面前。” 吴晓庆说,以往遇上通缉逃犯等情况,佩带警棍和催泪器的交警只是协助其他部门设卡盘查。“现在交警也佩枪,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要站在第一线,基于这一点,我宁愿当个不佩枪的警察。”

  “带转轮手枪巡逻,肯定要把子弹全部装填在转轮里,射击时不像自动手枪还要打开保险,所以比较容易走火。听说这次的转轮手枪多装了一个保险栓,不知道能否避免这个问题。”虽然不要枪,吴晓庆还是很关心转轮手枪的性能。

  上海市闵行区特警队特警石磊(化名)认为,现在的用枪环境对警察来说非常不利,导致了一些警察产生“不要枪”的念头。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都有警察有权使用枪支的规定,但这两部法律的规定原则性很强,缺乏操作性,使得警察无法判断使用武器的合适时机。”

  “警察开过枪后,还要应付一大堆审查工作,有没有开错枪?开错枪了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相关领导要不要负责?种种关卡,让警察内部从上到下,都希望少开枪,少生事,基层民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石磊说。

  转轮枪中橡皮子弹的设计,被认为缓解了这种压力。“警用枪应该朝多弹种方向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系教授王镭认为,橡皮子弹不具杀伤力,普通弹又极具杀伤力,警察可视实际情况选用子弹,应该可以帮助警察增加执法能力。毕竟,“罪犯的生命权也应得到尊重”。

  “什么警种佩什么枪”

  “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轻便、反应迅速、威慑力大已经成为警用枪械的要求。”王镭说,自建国至今,中国警察的常规佩枪先后换装54式、64式、77式和92式9mm口径,这些都是专为军事作战研发生产的军用枪支。

  54式手枪是在苏联

  TT33式托卡列夫手枪的基础上设计定型的。王镭教授认为,54式手枪枪体较大,不利于警察隐蔽携带。

  而1964年定型生产的64式手枪,以及1977年定型生产的77式手枪,口径和54式同为7.62mm,体积都小于54式,具用重量轻、机构齐全、携带方便、使用安全等功能。64式手枪的“空匣挂机”(弹尽后,套筒后挂,提示射手重新装弹)功能、77式手枪可单手装填子弹的功能则在中国枪械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1992年,中国希望能为5年后进驻香港的解放军部队配备一支美观实用的新枪,92式手枪的研制论证工作随即展开。但到1998年,92式9mm手枪才最后设计定型。该枪最大的特点是容弹量达到15发,是火力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枪支。之后,解放军驻港澳部队全部配备此枪,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警察也开始陆续换用该枪。

  “什么警种佩什么枪”,据一位不具名的轻武器专家透露,早在2002年,转轮手枪开始立项论证之初,时任公安部领导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以支持转轮手枪的普及。但是由于6颗的低容弹量、手动式的古老机械结构等特点,将转轮枪作为警察用枪的构想,曾被一些射击专家们抨击为“历史的倒退”。策划/陈磊 执行/王骞 张凡

  据2005年12月14日出版的《人民公安报》披露,一种于2005年年底设计定型的警用转轮手枪,将于2006年在公安队伍试用和列装。“这是公安部首次投资并自己组织力量设计的第一把警用枪,此前,中国警察使用的都是军用枪械。 ”

  中国内地警察手枪更换为转轮手枪,标志着在用枪观念上的重大转变。警用枪支开始向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两个方向发展。

  但同中国内地警察换枪对比,将转轮手枪作为警用枪长达170多年的美国,早在20年前就用大口径、大杀伤力的半自动手枪全面更换了转轮手枪;有160多年转轮手枪使用历史的中国香港警界,也因转轮手枪火力不足,供应受制的缺点而计划在今年启动换用自动手枪的招标活动。
 在世界范围普遍淘汰转轮手枪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内地警察换用转轮,是不是一种历史倒退?早在5年前,自公安部传出计划换枪的消息后,这个问题就在国内警界和兵器界先后引发了几波争论浪潮。

  中国警察将换装转轮手枪

  -本刊特约记者/ 王骞

  “9mm口径、黑色枪身、加装保险装置,可发射橡皮子弹,装入枪套内,外露枪柄极具威慑力。”这是中国首支警用转轮手枪,2006年装备警察部队

  中国第一支警用转轮手枪终于在2005年的最后一个月,亮相北京警察学院的新型特种警用装备展。此时此刻,中国警察仍在使用军用枪支作为执法武器。

  情况不久就会发生变化:2005年12月14日出版的《人民公安报》披露消息,一把于2005年年底设计定型的警用转轮手枪,将于2006年在公安队伍试用和列装。

  巡警或首装转轮手枪

  “这把枪在2005年11月已经定型,2006年将装备各地巡警。”去年12月25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208研究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枪械工程师告诉《新世纪》周刊,“这是公安部首次投资并自己组织力量设计的第一把警用枪,此前,中国警察使用的都是军用枪械。”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2002年启动转轮手枪设计制作项目,有三家设计单位参与竞争,208研究所最终成为这把新枪的设计方。

  “2004年底,经过国家靶场7个关卡的层层试验后,我们设计的这把转轮枪获得装财局专家组的认可,才基本定型,从项目启动到基本定型,其间经过了多次专家论证。”208研究所那位枪械专家说。

  据《新世纪》周刊了解,负责转轮手枪设计制作的项目评审论证专家组共有7位成员,组长为年过六旬的原解放军总装备部轻武器论证研究所副所长艾西安,其余几位来自军队系统和兵器系统,均为中国轻武器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8研究所的工程师介绍,2005年7月,公安部向成都、郑州、兰州、杭州、东莞等10个城市的公安局各发放了5到10把新式转轮手枪试用。11月,各地的试用报告反馈至公安部后,新枪随即定型。

  “和警用装备展上展示有所区别的是,定型的转轮手枪多了一个10mm×30mm的激光瞄准器,适用于警察夜间作战。”这位工程师说。

  中国设计的这把转轮手枪可发射9mm普通弹和9mm橡皮子弹,战斗技术指标不落后国际水平。此枪装进枪套后,枪把半露在外面,视觉效果极具威慑力。此外,它和世界上所有的转轮手枪一样,还具有出枪快、机械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等特点。

  该枪将由中国两家兵工厂负责生产,各地警方发出订单后,就可以开始批量生产。

  基层警察追求威慑力第一

  “当警察30年,我就开过一次枪,而且还是朝天开的。”曾在安徽和上海两地任刑警的王冬泉对“警察换装转轮手枪”的消息不置可否。他认为,中国警察真正用枪的机会非常有限,就警用枪支而言,不管换什么枪,威慑力大是第一要素。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安徽淮北从警的王冬泉之前是一名上海知青,举着枪追捕嫌犯,是当年他这样的“男青年”心中最美妙的幻想。“不过当了警察才知道,开枪绝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容易。” 1983年秋天,王冬泉和搭档带领两名保卫人员在河南成功抓获两名嫌犯,之后押解嫌犯乘坐一辆普通牌照的汽车返回淮北。途经河南宁陵段公路,突然遇到十多名男子拦路抢劫。他们的车被歹徒拦下后,为首的男子一把将车门拉开,这才看见车里有两个穿制服的警察,立刻大叫:“快逃,警察!”

  两名警察立刻下车擒住此人,看到同伴被擒,十多名男子掉转回头抢人。在这种情况下,王冬泉拔出54式手枪,朝天开了一枪,枪响后,手里拽着木棒的歹徒先是一怔,之后立即又逃开了。

  “54式枪体大,枪管长,黑洞洞的枪口很是吓人,那天如果没有这把枪,估计连在车上的两名嫌犯都难逃险境。”之后换用64式手枪的王冬泉,至今依旧怀念着那把老枪。

  “64式的容弹量比54式的 8颗子弹少了一颗,子弹初速度也低一点,但有效杀伤距离都在50m以内,警察经常近距离接触歹徒,因此两把枪在实战中差别不大,64要比54枪体轻巧,便于携带。”90年代中期,在上海铁路巡警队当巡警的孙敏更习惯使用64式手枪。

  虽然他和王冬泉对枪的偏好不同,但两人对用枪的观点却基本一致。孙敏说,在他当巡警的两年时间内,不要说开枪,就是带枪巡逻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唯一一次看到同事用枪,是在火车站抓捕一名携枪杀人嫌犯。“当时,同事也只是用枪顶住嫌犯的脑袋,就控制住了局面。”

  “控制局面不一定要开枪,不少情况下,枪只要出套就已经能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当然作为警察,要善于迅速判断局面,枪不到关键时刻不可开,但一旦开枪,必须首发命中。转轮枪据说是反应最快的手枪,在这一点上可能更适合警用枪的特点。” 孙敏说。

  不愿佩枪的警察

  “我害怕转轮手枪会走火”,站在上海街头指挥交通近十年的交警吴晓庆(化名)从来没有摸过枪,虽然按照近日《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新规定,2006年1月1日起,交警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佩枪上街,但这个消息并未让他感觉丝毫兴奋,他说自己更愿意做没有枪的警察。

  “万事有利必有弊,交警佩枪看上去是增加了安全系数,但也将使我们暴露在更大的危险面前。” 吴晓庆说,以往遇上通缉逃犯等情况,佩带警棍和催泪器的交警只是协助其他部门设卡盘查。“现在交警也佩枪,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要站在第一线,基于这一点,我宁愿当个不佩枪的警察。”

  “带转轮手枪巡逻,肯定要把子弹全部装填在转轮里,射击时不像自动手枪还要打开保险,所以比较容易走火。听说这次的转轮手枪多装了一个保险栓,不知道能否避免这个问题。”虽然不要枪,吴晓庆还是很关心转轮手枪的性能。

  上海市闵行区特警队特警石磊(化名)认为,现在的用枪环境对警察来说非常不利,导致了一些警察产生“不要枪”的念头。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都有警察有权使用枪支的规定,但这两部法律的规定原则性很强,缺乏操作性,使得警察无法判断使用武器的合适时机。”

  “警察开过枪后,还要应付一大堆审查工作,有没有开错枪?开错枪了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相关领导要不要负责?种种关卡,让警察内部从上到下,都希望少开枪,少生事,基层民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石磊说。

  转轮枪中橡皮子弹的设计,被认为缓解了这种压力。“警用枪应该朝多弹种方向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系教授王镭认为,橡皮子弹不具杀伤力,普通弹又极具杀伤力,警察可视实际情况选用子弹,应该可以帮助警察增加执法能力。毕竟,“罪犯的生命权也应得到尊重”。

  “什么警种佩什么枪”

  “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轻便、反应迅速、威慑力大已经成为警用枪械的要求。”王镭说,自建国至今,中国警察的常规佩枪先后换装54式、64式、77式和92式9mm口径,这些都是专为军事作战研发生产的军用枪支。

  54式手枪是在苏联

  TT33式托卡列夫手枪的基础上设计定型的。王镭教授认为,54式手枪枪体较大,不利于警察隐蔽携带。

  而1964年定型生产的64式手枪,以及1977年定型生产的77式手枪,口径和54式同为7.62mm,体积都小于54式,具用重量轻、机构齐全、携带方便、使用安全等功能。64式手枪的“空匣挂机”(弹尽后,套筒后挂,提示射手重新装弹)功能、77式手枪可单手装填子弹的功能则在中国枪械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1992年,中国希望能为5年后进驻香港的解放军部队配备一支美观实用的新枪,92式手枪的研制论证工作随即展开。但到1998年,92式9mm手枪才最后设计定型。该枪最大的特点是容弹量达到15发,是火力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枪支。之后,解放军驻港澳部队全部配备此枪,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警察也开始陆续换用该枪。

  “什么警种佩什么枪”,据一位不具名的轻武器专家透露,早在2002年,转轮手枪开始立项论证之初,时任公安部领导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以支持转轮手枪的普及。但是由于6颗的低容弹量、手动式的古老机械结构等特点,将转轮枪作为警察用枪的构想,曾被一些射击专家们抨击为“历史的倒退”。
“最后会议主持人说项目已定,现在争论没用,大家怎样将指标制定得相对合理一点就行了 ,争论才得以停止。” 激烈程度可见一斑。<BR><BR>  刘开吉认为转轮手枪作为一种选用,多一种手枪选择是可以的。“为什么不装备92而装备这个转轮手枪呢?选用落后时代的、毫无先进性的转轮手枪的决定,是对民警生命的不负责任和对纳税人的不尊重。”刘开吉现在还是对选用转轮手枪感到很不理解。<BR><BR>  但92式手枪也有同样的反对者,“穿透力这么强的手枪,装备军队倒是不错,装备公安就未必好。尤其是大城市,公安装备这样的手枪,在市区几乎没有什么发挥的机会,谁敢保证打中嫌疑人后,子弹不会穿过去打到百姓呢?”有枪械专家担心。<BR><BR>  “手枪没杀伤,怎么威慑,枪是杀伤性武器,必须杀伤。任何一个武器设计师,高杀伤力是他追求的第一要素。”作为 92式手枪的支持者,王秀宇对这种说法很不认同。<BR><BR>  <B>转轮手枪巡警佩带</B><BR><BR>  关于“装备转轮是一种历史倒退“的说法引起了公安部的注意,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公安部一位领导专门对此批示,“什么警种佩什么枪”。这个批示最终决定了第一代警用手枪的选择。<BR><BR>  曾参与论证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新世纪》周刊,新手枪其实目标就是让巡警佩带,这和巡警工作特点有关系,转轮手枪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这一要求,警用手枪的定位确定了转轮手枪最后的胜出。<BR><BR>  这名专家说,时任公安部部长贾春旺最后亲自确定将转轮做为换枪首选。“4·24”会议后公安部开始设计制作转轮手枪,“大底圆弹”的设计初步定型。设计投资近百万元,公安部装备财务局也开始在国内招标。<BR><BR>  之后“9mm警用转轮手枪武器系统”成为公安部“十一五”规划研发的第一个武器装备项目,此后,对转轮手枪进行过多次的试验。<BR><BR>  转轮手枪成为警用手枪给国内警察全面配枪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2005年底,就在公安部透露转轮将于今年正式列装的同一天,新《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有一条提到,从今年1月1日起,在道路执勤和执法中,如有必要,交警上路执勤可配备枪支等武器。这一规定即刻引起高度关注。<BR><BR>  “转轮手枪特别适用于巡警、交警和治安警,他们经常近距离面对突发的危险情况,需要快速反应、可靠性强的枪械。”王镭教授说,她认为警察用枪是法律赋予的权力,交警佩枪是好事。<BR><BR>  王镭认为,新一代警用手枪的出现可能会给警察用枪带来一种新变化。“现在警察用枪的环境并不是很好,现行法规对警察用枪的保护不到位,如果警用枪支杀伤力大,容易伤及无辜,将承担不必要的压力。建议警用枪支的选择种类更多一点,既有杀伤力大的,也有非杀伤力的,也许警察的执法能力还会增加。转轮手枪是走出的第一步。”<BR><BR>  警察面对的罪犯中,有不少只是犯了偷盗等轻罪,罪不该死,生命权是人类最主要的权利,谁也不能轻易剥夺。显然,国产转轮手枪的面世为此提供了可能的执法枪械。王镭教授这么认为。<BR><BR>  <B>香港警察也换枪</B><BR><BR>  -本刊记者/ 张凡<BR><BR>  火力不足,供应受制让香港警察在2005年开始考虑将转轮手枪更换为自动手枪。<BR><BR>  香港警署公共关系科向《新世纪》周刊透露,香港警署将于2006年初再次公开投标换用自动手枪。<BR><BR>  “香港警察是使用转轮手枪的祖师爷。”提起转轮,香港警察张大卫很有几分自豪感,他自己使用转轮手枪的历史已有十多年,直到3年前才换用了新的自动手枪。“蛮好的,就是劲不够大。”张大伟对转轮的感情很深,要换还有点舍不得。<BR><BR>  实际上,香港警察使用转轮手枪的历史超过160年,从1844年开始,警方就一直使用美国制的转轮手枪。1992年开始,香港警察开始换用4英尺史密夫威尔逊重型转轮手枪。目前香港侦缉人员使用的仍是柯尔特.38转轮手枪。2005年,香港警察开始考虑换用自动手枪。<BR><BR>  <B>火力不足 供应受制导致换枪</B><BR><BR>  据了解,香港警方换枪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枪械、弹药供应受限制太多。从1844年香港警队成立以来,香港警察所用枪械大都采用美国制造,但是自香港回归后,美国政府加强对香港的军火出口审核。香港警署向美国手枪生产商订购零件,由落单至货运抵港往往超过半年或以上时间,让警方在枪械的维修更新上备受限制。<BR><BR>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转轮短管手枪的厂商柯尔特在1996年就已停止生产这一型号的转轮手枪,并且在2001年停止生产相关配件,旧式转轮的维修成为一大难题,这也导致警署开始考虑换枪。<BR><BR>  此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转轮手枪火力不足,在新形势下难以和匪徒抗衡。香港警方在过去捣毁有组织犯罪集团时,发现匪徒的武器配备火力比警察高出很多。特别是一些仿国产54式手枪(香港警察称之为“黑星”)及AK47自动步枪,即使巡逻警察已经换用了重枪管手枪和中空子弹,火力仍无法与匪徒匹敌。<BR><BR>  上世纪90年代初,被称为香港头号悍匪的叶继欢曾率人多次与警察在闹市交火,由于受到火力的限制,警察多次处于下风,并有不少警察因此受伤,各界对警察无能的责难也让警察备感委屈。后来警察开始换用威力强大的中空子弹(国内称之为空尖弹),但由于香港警察使用的部分转轮手枪枪管难以抵受中空子弹的强大火力,在使用后一些两英寸的枪管出现了裂痕,但是由于枪厂已经停止生产该型号手枪,所以这些转轮手枪已经无法购买零件更换。 <STRONG>香港警署招标换枪<BR><BR></STRONG>  据香港媒体报道,警署总部武器训练组在初步筛选时,选用了7种当时最新型及最多地区警察选用的手枪,其中也有转轮手枪,包括四支火力比较大的格洛克(CLOCK19)半自动手枪,史密夫威尔逊13型、357密林三英寸枪管转轮手枪及柯尔特(COLT.375)密林手枪。<BR><BR>  经过刑事侦缉探员(CID)试枪后,一致推荐性能可靠、枪身轻巧的格洛克(CLOCK19)半自动手枪。格洛克手枪可配备两个弹匣,每个弹匣可上10发子弹,由于半自动手枪是更换弹匣,较转轮手枪使用快速上弹器更快捷,而且子弹数量也增加了8发(转轮手枪一匣6发),大大增强了警察的佩枪火力。<BR><BR>  但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当值新闻主任向《新世纪》周刊表示,目前并没有确定香港警察将换用何种枪型。2005年,香港警务处曾通过政府物流服务署,用公开招标方式拟购买大约四千支半自动手枪,用作更换即将淘汰的柯尔特转轮手枪。<BR><BR>  但经测试后,并没有任何供货商可在该公开招标中,完全符合招标规格,因此,香港警务处至今仍没有购买或选定任何型号的半自动手枪,以作替换。<BR><BR>  目前,香港警务处正计划在2006年初,进行新一轮公开招标。<BR><BR>  <B>5分钟枪战引发美国警枪革命</B><BR><BR>  -本刊记者/ 张凡<BR><BR>  使用转轮手枪历史最长的美国在20年前就已经更换了警用手枪,全部取之以半自动手枪。<BR><BR>  1986年4月,8名美国联邦调查局执法人员在迈阿密与2名持枪罪犯进行了一场5分钟的枪战,这场枪战改变了美国警用枪械的历史,使得自动武器成为了美国警用装备的主流。<BR><BR>  在这场枪战中,其中一名罪犯在身中两发(手臂和胸部)9毫米手枪空尖弹(这种弹头在射入人体之后会绽裂成蘑菇形状,杀伤力已经大于普通弹)后,仍然开枪击中5名执法人员,其中有两人当场身亡,之后,这名罪犯又被击中几枪,但却没有一发子弹能够阻止其继续攻击,枪战最后共导致7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人员伤亡。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迈阿密枪战。<BR><BR>  <B> 20年前的警枪革命</B><BR><BR>  迈阿密枪战警醒了美国警察,改变了他们对于转轮手枪的观念。转轮手枪曾经是美国警察的最爱,使用时间长达170多年,其背景则是民间买卖的枪支也是杀伤力较小的转轮手枪。<BR><BR>  美国是唯一将私人拥有武器明定为宪法权利的国家。民间拥有枪支数量超过两亿,几乎人手一枪。尽管美国法律允许私人持枪,但是却严禁持有自动手枪,因此相对应的美国警察在配备上使用转轮就已经足够了。但在近二十年来,匪徒作案所用枪械升级换代非常迅速,民间私枪火力威猛,警察伤亡加重。<BR><BR>  美国警察从迈阿密得到的教训:三个特工人员在他们试图重新装弹时被击中,其中一个是在打光他的9毫米枪弹后被击中死亡,另外两个在重新装弹过程中被击中负伤。两个伤者在报告中写道:“从开始射击到子弹打光以前,我们都未负伤。在击中对方以前为自己的转轮手枪装弹是不可能的。”迈阿密枪战暴露出来的转轮手枪弱点让美国联邦调查局终于痛下决心:淘汰转轮手枪!<BR><BR>  <B>警察安全第一</B><BR><BR>  丢掉转轮手枪后,美国警察拿起了半自动手枪。在1989年,陆续有几个州级警察局和地方警察局将他们装备的转轮手枪换成半自动手枪。随后,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式决定将10毫米半自动手枪作为正式装备。<BR><BR>  枪械转化带来的是枪械使用观念的革命。美国警方开始考虑使用进攻型手枪,进攻型手枪的概念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于1990年11月提出的,它的目的是既作为士兵的自卫武器,又在长枪受损时充当进攻性武器使用,而且可用不同的枪弹,对付不同的对象。另一方面,再度发展大口径手枪,从9毫米到10毫米,口径虽然只增加了1毫米,但制动力和杀伤力却大大加强。<BR><BR>  在枪支泛滥成灾的美国,警察持枪上岗被认为理所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武器与刀具的攻击,美国警员手中的枪支及装备成了以暴制暴的最佳武器。因此,美国警察换枪的原因与其固有的自卫第一的警察理念有关,美国警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把保护自己放在第一位,不做无谓的牺牲。<BR><BR>  警察只向法律负责,下班后的警察一旦发现有人在做案,职业的本能需要他立即将情况报告警察局,而不需要他赤手空拳同做案人进行搏斗。所以,美国警察的枪第一是用来保护自己的,第二才是用来震慑、击伤罪犯的。<BR><BR>  换枪后的美国警察在武器和器械的配备上都达到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水平,基本上可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警察每人配备一支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强的格洛克(GLOCK—17)半自动手枪(18发子弹)、2个备用弹夹(34发子弹)、折叠警棍、胡椒粉末喷射器和手铐等。个别的警察由于工作需要,还可配备2支手枪。这些器械不仅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而且对各种类型的刑事犯罪起到了威慑作用。<BR><BR>  <B>中国警用手枪变迁</B><BR><BR>  手枪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军用手枪、警用手枪和运动用手枪;按用途可分为自卫手枪、战斗手枪(大威力手枪和冲锋手枪)和特种手枪(包括微声手枪和各种隐形手枪);按结构可分为自动手枪、转轮手枪和气动手枪(如运动手枪)。被称为警用三大件的是国产54、64、77式
 <B>54式手枪</B><BR><BR>  中国警察最早使用的手枪为1938年由革命根据地根据原产于比利时的伯朗宁M1900仿制的手枪。中国国产手枪于20世纪50年代在仿制中艰难起步。1951年中国兵工厂仿制了苏制7.62毫米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枪,定名为51式7.62毫米手枪。该枪装备志愿军赴朝作战。1954年,通过对51式7.62毫米手枪进行改进,又生产定型了54式7.62毫米手枪,并列装全军。该枪性能较完善,深受广大官兵喜爱,现仍有部分在服役。国内警察使用此枪长达20多年,因为杀伤力过大,现在基本都已淘汰更换为64式手枪。<BR><BR>  <B>64式手枪</B><BR><BR>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手枪走上了自行设计的道路。64式7.62毫米手枪于 1960 年开始研制 ,1964 年设计定型,发射64 式7.62毫米手枪弹,是中国第一种完全国产化的军用手枪,开创了国产化手枪的先河。67式 7.62毫米微声手枪是中国第一种完全国产化的特种手枪。该枪于1965年开始研制,1967年设计定型,发射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弹。<BR><BR>  <B>77 式手枪</B><BR><BR>  该枪由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研制,于1978年定型生产,主要装备指挥员和公安保卫人员。其特点是:装有单手上膛装置,射击时反应迅速。口径7.62毫米,有效射程50米,容弹量7发,枪重0.5千克。77式手枪后来的改进型有77B、77B2、NP20型等。<BR><BR>  <B>84 式手枪</B><BR><BR>  84式7.62毫米微型手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一种专门配备航空等警卫、保卫人员使用的特种手枪。在此文之后91式7.62毫米4管匕首枪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供侦察兵和特警使用的特种自卫武器,它既是匕首又是手枪,可发射64式7.62毫米手枪弹。<BR><BR>  <B> 92式手枪</B><BR><BR>  92式9毫米手枪是中国新一代军用手枪。该枪从1992年开始论证,1998年设计定型。它性能先进,结构新颖,可靠性高,操作方便,造型美观,广泛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1999年12月20日,该枪正式装备驻澳部队,以其新颖的设计、独特的结构、优良的性能,引起世人关注。该枪已经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公安系统进行了警用配备。 来源:新世纪周刊<BR>
<P>上海市闵行区特警队特警石磊(化名)认为,现在的用枪环境对警察来说非常不利,导致了一些警察产生“不要枪”的念头。<BR>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都有警察有权使用枪支的规定,但这两部法律的规定原则性很强,缺乏操作性,使得警察无法判断使用武器的合适时机。”<BR>  “警察开过枪后,还要应付一大堆审查工作,有没有开错枪?开错枪了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相关领导要不要负责?种种关卡,让警察内部从上到下,都希望少开枪,少生事,基层民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石磊说。</P>
国内与国外不同,枪支的限制极其严格,我倒觉得换装转轮手枪是个不错的选择.没看到前阵子抢警察的家伙被坦克炮射死吗?在国内没人敢和GCD做对..
转轮手枪从不卡壳,不错!
<P>要模样吓人</P>
<P>拿沙漠之鹰</P>
<P>打死罪犯,顺带人质报销.</P>
<P>真要“震慑”,自动步枪是否更好?</P>
<P>公安部一位领导专门对此批示,“什么警种佩什么枪”。</P>
<P>再过两天,换一位领导,说不定又换成沙漠之鹰了。</P>
根本就没有用的机会,用什么还不是一样。
<P>最后会议主持人说项目已定,现在争论没用,大家怎样将指标制定得相对合理一点就行了 ,争论才得以停止。” 激烈程度可见一斑。</P>

<P>看来立项的时候肯定是没找人谈,立了项目又只是找人意思一下。还有什么好说的。</P>
头头们电影看多了,觉得左轮漂亮,于是就换了。[em06]
<P>  “最后会议主持人说项目已定,现在争论没用,大家怎样将指标制定得相对合理一点就行了 ,争论才得以停止。”</P>
<P>  由此可以见到领导的荒唐。</P>
底下讨论永远是没用的,权利都在领导嘴上~~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