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报:一个香港游人眼中的“老欧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57:36
成报:一个香港游人眼中的“老欧洲”





    新华网消息 香港成报9日刊登了邱逸撰写的文章。邱逸最近到欧洲作了一次旅行,走马观花,但有不少感受。他说,他在旅途中常想的一个问题是:老欧洲怎么办?
    乘暑假之便,我发了一次少年狂:拖着行李、乘火车游欧洲20多天。行程包括了九个国家,既有如法德的“老欧洲”,又有捷克
、匈牙利等的“新欧洲”,虽云逗留时间不短,但涉及国家颇多,来去匆匆,而且多在游客区活动,期间的很多想法多是一地一物之思,算不上深思熟虑,所以,这里我只挑一件整个行程都回避不了的话题来说:金钱。
    我向来喜欢自助旅游,既可省钱又能多体会磨练,不过这次为了节省机票费用,旅程的前七天我参加了香港的旅行团。这是我首次参加旅行团,算是对香港的经济基础——旅游业——长了点知识。七天的行程安排充分体现了香港的特色:量多而质薄,一天游多个景点,每个景点只留一会儿,团友拍了一大堆相片,“到此一游”就算。有趣的是,即使到了罗浮宫博物馆参观也是如此,走了一圈,只简介了三个“镇宫之宝”。在这,我没有一点怪责旅行社的意思,行程设计不过是市场导向的一种。不知是否削减成本的关系,旅行团只有一名随团,他一身兼多职:领队、导游、保母、搬运等,也可能一心多用之故,他常常语焉不详,或不知所云,不过,团友对他“周星驰式的笑话”很是受落,而当他在读景观资料时,则聆听者寥寥。
    欧元令物价上调
    欧洲物价高是举世俱知的,但我总带一点幻想,以为欧元实施后将提升欧洲的竞争力,换句话说,即通过改革能压低欧洲的物价。欧元为何令我憧憬呢?构思欧元的人以为整个欧洲共用一种货币可以促进贸易,理论上,欧元能促进生产、提高就业、稳定物价。欧洲国多,各自发行货币,而货币汇价又时刻波动,那又岂有利于贸易?若然欧洲各国能采用共同的货币,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像在国内做买卖那样,不用面对汇率波动的风险,那又岂不大大有利通商?但实际情况却刚好相反,观察所得,欧元的确使欧洲各国物价更为齐一,但却是向上等齐,而非向下调整。
    在欧洲每次消费总有“豁出去”的感觉,问题不在贵不贵,而是在值与不值,这值不值是主观的感受。就以住来论,欧洲的四星酒店质素大约等如大陆的一星至两星之间:空间小、电视小及设备差,当然,服务自然就更不要提了。甚至连以酒店业闻名的瑞士和奥地利,酒店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总让人不适,有礼但冷淡,让人在花了钱后总有“我犯得着吗!”的感慨。离开旅行团后,住的环境更是每下愈况,睡在维也纳的二星酒店里,我总有身居贫民窟之感,毛巾被褥非每日更换,排水系统日久失修,迫使我要在五分钟内洗完澡,否则房间必成泽国!
    欧洲已物非所值
    至于食,也使我们头痛不已,中国人以食为天,住得再差也没有所谓,只要吃得好便行,但此值不值的问题更见尖锐。在法国下普通的馆子食午饭约30欧元(约300港元)一餐,食物质素与香港餐厅70港元套餐相若,稍微可取的是它的咖啡不俗。要便宜点吗?可以到超市购买,不过同样的食物也较香港贵一倍左右。
    此外,欧洲公营机构的效率也不敢恭维,排队半小时是起码的,服务员不仅只顾聊天,兴之所至还脱下鞋子互掷,令我不敢相信正身处巴黎里昂车站!原以为操德语为主的奥地利在服务方面会好一点,怎料没有一班火车不是误点的,最离谱的一次足足迟了两个小时!有了这种经验,我下次回内地游玩,对人对事会宽容得多。
    欧洲之贵不在其质量,而是高的税率和福利所致。据世界银行数字,2004年香港的人均GDP为2万5430美元,稍高于德国的2万5250及法国的2万4770美元。想想,只要把香港各种税收增加一倍,并设定两万港元为最低工资,则香港的人均GDP必居世界第一!同时,这又使我想到PPP(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的问题,此理论指出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举例说,比如一个同样的汉堡包,在法国卖8欧元,而在香港也卖8港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8欧元相当于8港元,欧元对港币的汇率应是1:1。如果据此来论,今天欧元和港币1兑9.7的汇率便不合理,不是港币低估了,便是欧元高估了。欧洲物非所值,高税和福利使欧洲人表面赚取颇高的收入,但物质享受却远不如香港,观察所得,在吃方面甚至不如大陆城镇居民。
    须降低生活水平
    简单的推论是,欧洲人必须降低生活水准,减少社会福利以提高其竞争力,才能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兴起。降低生活水准说起来很简单,减税减福利、增加储蓄及减少浪费就可以了。但由奢入俭难,欧洲人(也包括美国人)就是不肯这样做,反而是叫嚷着要求亚洲诸国抑制出口、提高工资,甚至要求实施保护主义。这种损人利己、本末倒置的做法,怎么能够解决问题呢?最近,中国汽车业要进军欧洲市场,把车价定在5000欧元,叫欧洲人目瞪口呆,中国货价廉物美,而且几乎什么都能生产,欧洲如何竞争?老欧洲怎么办?这是我在旅途中常想的问题。
    当然,欧洲人确实有他傲慢的理由,当我看到不同的东方面孔在奥赛博物馆门前啃法国“长棍”时,你不能说法兰西文化没有吸引力。欧洲年轻人虽然多予我卤莽无礼的感觉,但在近百次的铁路往还中,触目所见,没有一个年轻人在看漫画,或打电子游戏机,他们都在看书,即使在秽乱不堪、臭气冲天的巴黎地铁里,人们多在阅读如砖头般厚的书籍。这么深的文化底蕴,如此丰厚的历史积累,再加上200多年的超然地位,傲慢自有他们的道理。但是,凡事总有尽头,优越的欧洲人似乎应该想一想,若长此下去,这种傲慢的本钱还能维持多久?吃老本是总有尽时的。成报:一个香港游人眼中的“老欧洲”





    新华网消息 香港成报9日刊登了邱逸撰写的文章。邱逸最近到欧洲作了一次旅行,走马观花,但有不少感受。他说,他在旅途中常想的一个问题是:老欧洲怎么办?
    乘暑假之便,我发了一次少年狂:拖着行李、乘火车游欧洲20多天。行程包括了九个国家,既有如法德的“老欧洲”,又有捷克
、匈牙利等的“新欧洲”,虽云逗留时间不短,但涉及国家颇多,来去匆匆,而且多在游客区活动,期间的很多想法多是一地一物之思,算不上深思熟虑,所以,这里我只挑一件整个行程都回避不了的话题来说:金钱。
    我向来喜欢自助旅游,既可省钱又能多体会磨练,不过这次为了节省机票费用,旅程的前七天我参加了香港的旅行团。这是我首次参加旅行团,算是对香港的经济基础——旅游业——长了点知识。七天的行程安排充分体现了香港的特色:量多而质薄,一天游多个景点,每个景点只留一会儿,团友拍了一大堆相片,“到此一游”就算。有趣的是,即使到了罗浮宫博物馆参观也是如此,走了一圈,只简介了三个“镇宫之宝”。在这,我没有一点怪责旅行社的意思,行程设计不过是市场导向的一种。不知是否削减成本的关系,旅行团只有一名随团,他一身兼多职:领队、导游、保母、搬运等,也可能一心多用之故,他常常语焉不详,或不知所云,不过,团友对他“周星驰式的笑话”很是受落,而当他在读景观资料时,则聆听者寥寥。
    欧元令物价上调
    欧洲物价高是举世俱知的,但我总带一点幻想,以为欧元实施后将提升欧洲的竞争力,换句话说,即通过改革能压低欧洲的物价。欧元为何令我憧憬呢?构思欧元的人以为整个欧洲共用一种货币可以促进贸易,理论上,欧元能促进生产、提高就业、稳定物价。欧洲国多,各自发行货币,而货币汇价又时刻波动,那又岂有利于贸易?若然欧洲各国能采用共同的货币,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像在国内做买卖那样,不用面对汇率波动的风险,那又岂不大大有利通商?但实际情况却刚好相反,观察所得,欧元的确使欧洲各国物价更为齐一,但却是向上等齐,而非向下调整。
    在欧洲每次消费总有“豁出去”的感觉,问题不在贵不贵,而是在值与不值,这值不值是主观的感受。就以住来论,欧洲的四星酒店质素大约等如大陆的一星至两星之间:空间小、电视小及设备差,当然,服务自然就更不要提了。甚至连以酒店业闻名的瑞士和奥地利,酒店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总让人不适,有礼但冷淡,让人在花了钱后总有“我犯得着吗!”的感慨。离开旅行团后,住的环境更是每下愈况,睡在维也纳的二星酒店里,我总有身居贫民窟之感,毛巾被褥非每日更换,排水系统日久失修,迫使我要在五分钟内洗完澡,否则房间必成泽国!
    欧洲已物非所值
    至于食,也使我们头痛不已,中国人以食为天,住得再差也没有所谓,只要吃得好便行,但此值不值的问题更见尖锐。在法国下普通的馆子食午饭约30欧元(约300港元)一餐,食物质素与香港餐厅70港元套餐相若,稍微可取的是它的咖啡不俗。要便宜点吗?可以到超市购买,不过同样的食物也较香港贵一倍左右。
    此外,欧洲公营机构的效率也不敢恭维,排队半小时是起码的,服务员不仅只顾聊天,兴之所至还脱下鞋子互掷,令我不敢相信正身处巴黎里昂车站!原以为操德语为主的奥地利在服务方面会好一点,怎料没有一班火车不是误点的,最离谱的一次足足迟了两个小时!有了这种经验,我下次回内地游玩,对人对事会宽容得多。
    欧洲之贵不在其质量,而是高的税率和福利所致。据世界银行数字,2004年香港的人均GDP为2万5430美元,稍高于德国的2万5250及法国的2万4770美元。想想,只要把香港各种税收增加一倍,并设定两万港元为最低工资,则香港的人均GDP必居世界第一!同时,这又使我想到PPP(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的问题,此理论指出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举例说,比如一个同样的汉堡包,在法国卖8欧元,而在香港也卖8港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8欧元相当于8港元,欧元对港币的汇率应是1:1。如果据此来论,今天欧元和港币1兑9.7的汇率便不合理,不是港币低估了,便是欧元高估了。欧洲物非所值,高税和福利使欧洲人表面赚取颇高的收入,但物质享受却远不如香港,观察所得,在吃方面甚至不如大陆城镇居民。
    须降低生活水平
    简单的推论是,欧洲人必须降低生活水准,减少社会福利以提高其竞争力,才能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兴起。降低生活水准说起来很简单,减税减福利、增加储蓄及减少浪费就可以了。但由奢入俭难,欧洲人(也包括美国人)就是不肯这样做,反而是叫嚷着要求亚洲诸国抑制出口、提高工资,甚至要求实施保护主义。这种损人利己、本末倒置的做法,怎么能够解决问题呢?最近,中国汽车业要进军欧洲市场,把车价定在5000欧元,叫欧洲人目瞪口呆,中国货价廉物美,而且几乎什么都能生产,欧洲如何竞争?老欧洲怎么办?这是我在旅途中常想的问题。
    当然,欧洲人确实有他傲慢的理由,当我看到不同的东方面孔在奥赛博物馆门前啃法国“长棍”时,你不能说法兰西文化没有吸引力。欧洲年轻人虽然多予我卤莽无礼的感觉,但在近百次的铁路往还中,触目所见,没有一个年轻人在看漫画,或打电子游戏机,他们都在看书,即使在秽乱不堪、臭气冲天的巴黎地铁里,人们多在阅读如砖头般厚的书籍。这么深的文化底蕴,如此丰厚的历史积累,再加上200多年的超然地位,傲慢自有他们的道理。但是,凡事总有尽头,优越的欧洲人似乎应该想一想,若长此下去,这种傲慢的本钱还能维持多久?吃老本是总有尽时的。
<P>触目所见,没有一个年轻人在看漫画,或打电子游戏机,他们都在看书,即使在秽乱不堪、臭气冲天的巴黎地铁里,人们多在阅读如砖头般厚的书籍。这么深的文化底蕴........</P>
<P>===================================================================</P>
<P>看欧洲电影时见到每个居室布景里永远有书, 就算是在市场卖菜的大婶, 闲来也会拿本书来看. 这个就是差距.</P>
<P>说得好啊,感觉西方人普遍都喜欢阅读,这一点使如今的国人所不具备的</P>
<P>当然也跟国人的生存环境有关,竞争太激烈了,没有闲暇</P>
<P>原以为操德语为主的奥地利在服务方面会好一点,怎料没有一班火车不是误点的,最离谱的一次足足迟了两个小时</P>
<P>-----------</P>

<P>不可能吧??</P>
<P>不是说日耳曼人的火车可以精确到对手表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