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應釋善意解僵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3:45:15
杜震華/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台北市)



       在縣市長敗選之後,陳水扁總統的新年祝詞居然將原來經發會的共識「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變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觀察家一致認為兩岸關係將是持續僵局,二○○八年之前台灣經濟將會繼續「空轉」!在這種氛圍下,北京政府應該芳心竊喜,持續加壓讓台北「邊緣化」嗎?筆者認為,北京應該首先釋出善意、化解僵局,才是上策!



       基本上,東亞經濟整合的大趨勢已經形成,除了東南亞十國組成的「東協自由貿易區」以外,中國、日本、韓國也積極地以各種雙邊或多邊區域整合協定,來突破世界貿易組織經貿自由化時程延宕的缺失。兩岸三地之間的經濟自然整合更是如水之就下、莫之能禦。



        在這種發展下,北京刻意在區域整合組織中排擠台北,讓台灣迄今為止,除了大而無當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以外,無法成為東亞區域整合的正式成員,當然也讓台灣承擔了經濟被「邊緣化」的壓力。表面上排擠台北的目標獲致成功,但大勢發展卻和北京的兩岸統一大業背道而馳;在經貿「戰役」獲勝的結果可能反而讓統一的「戰略」目標越來越遠,值得北京深思!



        的確,未能趕上區域整合列車的國家或經濟體都會付出經濟被邊緣化的代價;台灣也的確因為無法正式加入東亞經濟整合,導致廠商加速外移、直接外來投資停滯,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是,台灣經濟已經高度發展,即使經濟真的被「邊緣化」,台灣頂多是停滯不前,以世界的標準來看,還是享有相當不錯的生活水準,不可能因為北京排擠而「窒息」。相反的,由於政治和經濟上都被北京排擠,台北在政治上應該會越來越傾向美國和日本,經濟上也會採取分散風險的方式,除了管制貿易、運輸以外,還會將許多原來考慮前進大陸的投資轉向東南亞,其結果不見得對北京有利。



        由於兩岸之間既沒有正式的「自由貿易協定」,又無法透過正式的東亞區域整合機制來進行經貿自由化,產生的問題包括:兩岸間沒有正式的通匯,干擾兩岸經貿進行;無法免除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扼制經貿進一步的發展;台北的經貿管制,妨礙大陸對台出口,也減少台灣對大陸的高科技投資;缺乏糾紛解決機制,降低對大陸投資意願;缺乏互動機制,降低經貿資訊流通,減少對大陸的貿易相依…。兩岸經濟整合大幅落後於應有的水準,減緩了大陸吸收台灣高科技、人才和管理的速度。因此,不讓台北參加區域整合機制,其結果成為「損人而不利己」的失策。沒有幾個台灣人士會因此而在心理上更靠近大陸,這和北京宣稱的「寄希望於台灣同胞」形成了尖銳的反差,兩岸經濟整合的延宕耽誤了政治統合的時程,未來的史家不太可能略掉北京的責任!



        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幅員面積接近歐洲、規模(經物價平減)為世界第二、成長率保持在百分之八以上的經濟體,應該有信心地敞開心胸,善意、公平地對待海峽對岸的兄弟,才能讓四海「近悅遠來」。在陳水扁總統緊縮兩岸政策之下,北京更需要以逆向思考、釋放善意,來追求統合!



【2006/01/03 聯合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 16:02:32编辑过]
杜震華/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台北市)



       在縣市長敗選之後,陳水扁總統的新年祝詞居然將原來經發會的共識「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變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觀察家一致認為兩岸關係將是持續僵局,二○○八年之前台灣經濟將會繼續「空轉」!在這種氛圍下,北京政府應該芳心竊喜,持續加壓讓台北「邊緣化」嗎?筆者認為,北京應該首先釋出善意、化解僵局,才是上策!



       基本上,東亞經濟整合的大趨勢已經形成,除了東南亞十國組成的「東協自由貿易區」以外,中國、日本、韓國也積極地以各種雙邊或多邊區域整合協定,來突破世界貿易組織經貿自由化時程延宕的缺失。兩岸三地之間的經濟自然整合更是如水之就下、莫之能禦。



        在這種發展下,北京刻意在區域整合組織中排擠台北,讓台灣迄今為止,除了大而無當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以外,無法成為東亞區域整合的正式成員,當然也讓台灣承擔了經濟被「邊緣化」的壓力。表面上排擠台北的目標獲致成功,但大勢發展卻和北京的兩岸統一大業背道而馳;在經貿「戰役」獲勝的結果可能反而讓統一的「戰略」目標越來越遠,值得北京深思!



        的確,未能趕上區域整合列車的國家或經濟體都會付出經濟被邊緣化的代價;台灣也的確因為無法正式加入東亞經濟整合,導致廠商加速外移、直接外來投資停滯,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是,台灣經濟已經高度發展,即使經濟真的被「邊緣化」,台灣頂多是停滯不前,以世界的標準來看,還是享有相當不錯的生活水準,不可能因為北京排擠而「窒息」。相反的,由於政治和經濟上都被北京排擠,台北在政治上應該會越來越傾向美國和日本,經濟上也會採取分散風險的方式,除了管制貿易、運輸以外,還會將許多原來考慮前進大陸的投資轉向東南亞,其結果不見得對北京有利。



        由於兩岸之間既沒有正式的「自由貿易協定」,又無法透過正式的東亞區域整合機制來進行經貿自由化,產生的問題包括:兩岸間沒有正式的通匯,干擾兩岸經貿進行;無法免除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扼制經貿進一步的發展;台北的經貿管制,妨礙大陸對台出口,也減少台灣對大陸的高科技投資;缺乏糾紛解決機制,降低對大陸投資意願;缺乏互動機制,降低經貿資訊流通,減少對大陸的貿易相依…。兩岸經濟整合大幅落後於應有的水準,減緩了大陸吸收台灣高科技、人才和管理的速度。因此,不讓台北參加區域整合機制,其結果成為「損人而不利己」的失策。沒有幾個台灣人士會因此而在心理上更靠近大陸,這和北京宣稱的「寄希望於台灣同胞」形成了尖銳的反差,兩岸經濟整合的延宕耽誤了政治統合的時程,未來的史家不太可能略掉北京的責任!



        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幅員面積接近歐洲、規模(經物價平減)為世界第二、成長率保持在百分之八以上的經濟體,應該有信心地敞開心胸,善意、公平地對待海峽對岸的兄弟,才能讓四海「近悅遠來」。在陳水扁總統緊縮兩岸政策之下,北京更需要以逆向思考、釋放善意,來追求統合!



【2006/01/03 聯合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 16:02:32编辑过]
<P>    还是老话回应,“是时候看台湾同胞为大陆同胞做点什么的时候了!”</P>

<P>    完全从台湾角度出发的言论是自私和荒唐的。</P>
<P><STRONG>加速出血 邊緣化</STRONG></P>



<P><BR>楊崇正/澎湖科技大學總務長(澎縣馬公)</P>



<P>     陳總統執政五年半以來,台灣經濟各項指標一路下滑,主要原因乃在兩岸關係未曾搞好,當局的兩岸政策又一向搖擺不定。如今元旦演說之緊縮政策,也只不過企圖守住深綠之基本盤,卻也放棄了陳總統自己於二千年時即已提出的「新中間路線」。也可以說是為二○○六年底北高市長選舉、二○○七年底立委選舉、二○○八年總統大選之民進黨總路線提前定調的政策。</P>



<P>    兩岸關係緊縮政策中之經貿部份,由二○○一年經發會共識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並非玩文字遊戲,實際上比一九九六年李前總統的「戒急用忍」政策還要倒退。只是如此一來,台灣經濟在東亞板塊中,進一步的被邊緣化,勢將不可避免。台灣原本可扮演跨國企業進軍大中華區市場的平台與跳板之功能也逐漸流失,外資企業原在台的區域總部也將陸續遷出。台商為求生存的全球化佈局也不會暫停。如有三通直航,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將呈現有來有往的循環現象;但若長期的「三不通」則只會呈現不斷外移、出血之現象。</P>



<P><FONT color=#ff0033>    此或為台灣宿命,執政者被少數基本教義派所綁架,卻沒有向基本教義派說出事實真相的勇氣,於是相互取暖,各取所需。只是時間並不在台灣一方,到了二○○八年,八年來國事蹉跎,相較於東亞週邊各國的迅猛發展,一旦落後,再圖追趕,恐難矣</FONT>!</P>



<P>【2006/01/03 聯合報】</P>
<P>呵呵,台湾人就是这么自私自利。好像陈水扁现在的僵局是台湾送给大陆人的礼物,大陆人应该感恩戴德似的。</P>
<P>大陆是整不跨陈水扁的,是陈水扁自己把自己整垮的!</P>
<P>陈水扁向美日靠拢是由他的台独本质决定的,不是和大陆的打压强度成反比关系!</P>
有些台湾人只知道吃饭,不知道洗碗。
&lt;P&gt;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个看拖下去对谁有利的事情。既然,有人认为拖下去对台湾有利,那么台湾自然拖下去就行了。&lt;/P&gt; &lt;P&gt;胡哥的九字箴言回应“争取谈,准备打,不怕拖”!&lt;/P&gt;
不但不能解决僵局,而且应该让僵局越来越僵化,让台湾日益边缘化,这样才有利于最终解决——说到底,我们要的是台湾岛,台湾人,统统移民才最好。
想啥呢。。。。。。奇怪的学说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