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死盾”战舰全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48:42
以下是“宙死盾”战舰全解析:以下是“宙死盾”战舰全解析:
怎么发不上来啊
晕死
一段时间以来,世界各国海军研发“宙斯盾”战舰的消息纷纷见诸于明天媒体,形成了兵器爱好者们关注的热点。
说起“宙斯盾”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如雷贯耳的感觉1983年1月,“提康德罗加”号导弹巡洋舰在美国海军服役,威力强大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1993年3月,“金刚”号导弹驱逐舰服役,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宙斯盾”战舰的国家;2002年3月荷兰海军的“普罗文森”号护卫舰服役,欧洲海军第一次出现了“宙斯盾”的身影。
短短20年时间,几乎每一型“宙斯盾”战舰的问世,都会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台湾海军多次试图从美国购买“宙斯盾”战舰,因此引起的轩然大波,使更多的国人知道了“宙斯盾”的名字。“宙斯盾”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它会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当你看到一幅新型“宙斯盾”战舰的照片,在缺乏完整资料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它的战术技术性能?在随后的这篇文章中,相信你会找出相关的答案.
为什么总是“宙斯盾”
“宙斯盾”战舰的名称源自于美国海军最早研制的“宙斯盾”舰载作战系统。所谓“宙斯盾”战舰,从舰艇技术分类来说,实际上就是装备了先进舰载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舰空导弹系统的防空型水面舰艇。
目前,国外海军现役的“宙斯盾”战舰共有6个级别,分别是: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德国海军的124型萨克森级导弹护卫舰,荷兰海军的普罗文森级导弹护卫舰和西班牙海军的F-100型导弹护卫舰。正在研制的“宙斯盾”战舰有英国海军的45型驱逐舰,挪威海军的南森级护卫舰等。
如此魅力,让看过这个着实不短的名单后,人们自然会产生一个问题,“宙斯盾”战舰为什么会有如世界各国海军如此趋之若鹜?
在现代海战中,防空作战无疑是一个高频度、高难度的课题。说它是高频度,是因为防空作战可能出现的频度明显高于反潜和反舰作战;说它是高难度,则是因为防空作战可能面对的目标数量、目标速度、攻击方向都远远超过了反潜和反舰作战。
尽管各国海军为发展防空型舰艇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马岛海战中,英军“谢菲尔德”号防空驱逐舰的命运似乎宣告,在空袭和防空对抗中,传统的舰载防空系统的出现,为舰队防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此类系统由相近代阵雷达和垂直发射区域防空导弹组成,系统的核心是先进的大型相控阵多功能雷达。相控阵雷达以快捷的电子扫描取代了传统雷达的机械扫描模式,可以以近实时的方式获得水面以上半球的目标信息,较好地解决了机械扫描雷达信息更新慢与目标速度快的矛盾;
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完成搜索,多目标跟踪和多通道火控任务,不仅解决了传统多雷达配置方案的电磁兼容性难题,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付多目标,多方向的饱和攻击;此外,相控阵雷达在抗干扰和可靠性方面也具有传统机械扫描雷达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大型相控阵雷达的优异性能无疑吸引了各国海军的普遍关注,但高度的技术复杂性和高昂的造价,却令大多数海军可望而不可及。毫不夸张的说,以先进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宙斯盾”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海军装备王冠上的明珠;是继航空母舰和核动力潜艇之后,衡量海军装备先进水平的一项新标志。
“宙斯盾”雷达有多神
在“宙斯盾”战舰上,最受关注的亮点无疑是俗称“宙斯盾”雷达的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目前,国外现役和在研的先进舰载相控阵雷达主要有:美国的SPY-1系列,装备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日本金刚级驱逐舰,西班牙F-100型和挪威的南森级护卫舰;俄罗斯的“天空哨兵”,装备“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
荷兰Signnal公司为主研制的“主动相控阵雷达”APAR装备德国海军的124型和荷兰的普罗文森级护卫舰;英国的“桑普逊”有源相控阵雷达,将装备英国海军45型驱逐舰;由意大利阿勒尼亚公司和英国GEC-马可尼公司联合研制的“欧洲多功能相控阵雷达”EMPAR,将装备法国和意大利海军的“地平线”护卫舰
要贴一次贴完
国外舰载相控阵雷达性能表
雷达名称        SPY-1           EMPAR         桑普逊             APAR
天线形式        四面无源阵      单面无源阵   双面有源阵         四面有源阵            
天线尺寸(米)     3.65*3.65         1.5*1.5        直径约1.2             直径约1
阵元数目      4100个移相器   2160个移相器  4120个T/R组件   3424个T/R组件
旋转速率         固定          60转/分       30转/分               固定
频率范围      E/F波段    G波段5-7.5厘米  E/F波段7.5-10厘米 I波段3-3.7
大哥,一次帖不上来啊
发射功率(KW)  峰值功率数千     20             25                  16
作用距离(KM)    463               250               400                     150
跟踪距离(KM)                      120               200                     75
同时跟踪目标数    数百个            300个             500个                 250个
同时拦截目标数     12个             12个              16个                  16个
比较先进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优势,一般可以从技术体制,反应速度,跟踪精度,最大作用距离,跟踪距离,同时跟踪目标数量,同时拦截目标数量等技术参数着手。从技术体制上区分,相控阵雷达可分为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两类。国外先进舰载相控阵雷达中,SPY-1,“天空哨兵”,EMPAR均采用无源相控阵技术。
既:阵列天线本身不产生电磁波,只负责雷达波束的收发及相位控制;雷达波由笨重的大功率雷达发射机生成,通过行波管馈送至阵列天线发出。而APAR和“桑普逊”雷达属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阵元本身就是小型化的收/发组件,可以直接完成雷达波束的生成,发射和接收。两者相比,有源相控阵雷达无需笨重的发射机和行波管,系统更加简洁,灵活性,可靠性更高,在技术上要高出一个等级。这也是欧洲新型相控阵雷达体积重量小,功能却不输于SPY-1的主要原因。
工作波段是决定雷达技术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来说,工作波段越短,雷达的跟踪精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但同时作用距离也会越小。在现役的舰载相控阵雷达中APAR雷达的工作波长最短,具有极佳的精度和分辩率,甚至可以直接实现对目标的识别;但它的最大作用距离仅有150公里,跟踪距离75公里,不仅无法满足远程探测需要,甚至完成远程舰空导弹的火控能力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类似APAR的短波长相控阵雷达在装舰使用时,需要与长波长的远程多功能雷达配合使用;同样,波长很长的相控阵雷达,也经常需要配合短波长,高精度的火控雷达,才能较好的完成对空导弹的火控任务。
根据技术参数评判雷达的优劣,显然是科学,准确的;但对于大多数的兵器爱好者来说,这往往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特别是像舰载相控阵雷达这样的尖端装备,有多少人能够拿到完整的技术参数?即使拿到了,又有多少人能够读懂那些复杂晦涩的数字?相比之下,练就慧眼识珠的本事,从一幅照片中便能分析出雷达的优劣,那才是兵器爱好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现有的“宙斯盾”雷达中,美国的SPY-1和俄罗斯的“天空哨兵”采用了大型四面固定天线阵;APAR雷达采用小型四面固定天线阵;“桑普逊”采用双面旋转天线;EMPAR采用单面旋转天线。一般来说,大型固定天线阵无需机械旋转装置,天线面积大,包含的阵元数量多,在发射功率,多功能性,可靠性和抗多方向饱和攻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体积重量大,造价高昂的缺憾。
因此,采用大型固定天线阵的舰载相控阵雷达可以视为同类雷达中的“豪华版”。欧洲国家普遍采用的小型固定天线阵和单/双面旋转天线,是技战术指标和体积重量,造价等方面因素折中的产物,可以视为同类雷达中的“廉价版”。
一般来说,舰载远程警戒雷达的配置都选择在尽可能高的位置上,这样可以尽量减少雷达的低空盲区。采用无源相控阵技术的大型雷达体积重量较大,特别是受到笨重的雷达发射机和行波管的限制,配置位置只能选择在上层建筑的主体位置上。象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金刚级驱逐舰和 F-100型护卫舰,这些选用SPY-1系列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宙斯盾”战舰都是这样。反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体积重量较小,且没有雷达发射机,行波管之类的累赘,在配置上就要灵活的多。
顶你一下
有了上述这些基本的知识,只要拿到一艘“宙斯盾”战舰的照片,你就可以根据天线形式和配置位置,对它的“宙斯盾”雷达技术水平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了。
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宙斯盾”雷达配置位置较低,低空盲区较大,往往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低空补
通常,补盲任务可以由对海/低空警戒雷达担负。但近年来,一些新型战舰开始装备先进红外成像搜索和跟踪系统。作为一种完全的被动探测系统,此类装备具有体积重量小,隐蔽性好,跟踪精度高等特点,特别是在雷达受到干扰或目标进入低空盲区时,仍能保持有效的探测和跟踪,是对付掠海反舰导弹的有效手段。如果你拿到大幅的“宙斯盾”战舰照片,不妨在它的上层建筑顶部或桅杆上搜寻一番,看它是否装备了这样一双“红外眼”。
舰载导弹  倚天屠龙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武侠大师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写下的这一段话,早已脍炙人口。用它来形容“宙斯盾”战舰的舰载导弹,再恰当不过;无坚不摧的反舰导弹恰似屠龙宝刀;锋利无比的防空导弹则如倚天长剑。
在现役和在研的“宙斯盾”战舰中,选用的舰空导弹主要是美国的“标准”导弹,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和法国的“紫苑”导弹。俄罗斯48H6E装备现代级驱逐舰的9M38M1/M2导弹与上述导弹性能相近,也可用于“宙斯盾”战舰。这些导弹中,改进型“海麻雀”和9M38M1/M2射程较近,真正能够担负区域防空任务的只有“标准”,紫苑”和48H6E。
在现役和在研的“宙斯盾”战舰中,选用的舰空导弹主要是美国的“标准”导弹,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和法国的“紫苑”导弹。俄罗斯48H6E装备现代级驱逐舰的9M38M1/M2导弹与上述导弹性能相近,也可用于“宙斯盾”战舰。这些导弹中,改进型“海麻雀”和9M38M1/M2射程较近,真正能够担负区域防空任务的只有“标准”,紫苑”和48H6E。
48H6E是俄罗斯SA-N-6“利夫“舰空导弹系统和陆用型C-300导弹系统的通用导弹,装备于俄罗斯海军光荣级和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该导弹最大射程150公里,最小射高10米,可以拦截高性能飞机和飞航导弹,具有较强的远程区域防空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与美国海军现役的RIM-67B“标准”2(SM-2ER)舰空导弹相比,48H6E在射程,射高,飞行速度,战斗部威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与美军准备用于“海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RIM-67C“标准”2IVA导弹相比,射程,射高相仿,速度占优。
48H6E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末端TVM制导方式,与美国“爱国者”地空导弹相仿,优于“标准”导弹的无线电指令+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与欧洲最先进的“紫菀”-30导弹相比,48H6E在射程,射高,速度方面具有优势;而“紫菀”-30在尺寸重量,低空机动性能和制导方式方面领先。总体来说,48H6E全面领先于RIM-67B,略优于RIM-67C;在远程防空和反弹道导弹方面优于“紫菀”-30,但在反超低空高机动目标方面略逊一筹。
装备48H6E导弹的“利夫“舰空导弹系统在90度方位角范围内能同时发射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如果将其装备在“宙斯盾”战舰上,将可以在360度范围内同时拦截多个目标,拦截目标的数量也将大大超过“利夫“系统。
国外舰载区域防空导弹性能表
导弹名称   48H6E(俄)   RIM-67B(美) RIM-67C(美)   紫苑-30(法)
弹长(米)   7.5           7.98         6.55              4.8
弹径(米)   0.519         0.343        0.34              0.54
翼展(米)   1.134         1.57
弹重(公斤) 1800          1507.8       1451              445
射程(公里) 5-150         120          150               3-100
射高(米)   10-27000      24000                          20000
飞行速度(马赫)6.1-6.7    2.5          2.5                4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  无线电指令+末段  无线电指令+红外/   惯性+主动雷达制导
         末段TVM制导  雷达半主动制导   雷达半主动制导
从传统上说,西方海军对反舰导弹的重视程度并不太高,在以防空作战为主的西方“宙斯盾”战舰上,反舰导弹的配置水平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亮点”。不过,千万不要因此便忽视了“宙斯盾”战舰上的反舰导弹,没准那天你会在一艘新型“宙斯盾”战舰上看到让你眼睛一亮的“家伙”。
超音速或末端超音速反舰导弹是近年来世界海军反舰导弹的发展热点,因为它能够较好的解决导弹的突防问题。但是,超音速并非是解决突防问题的唯一出路,通过导弹的隐身设计,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突防效果。实际上飞航式反舰导弹超音速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射程缩短,体积重量增大,装舰适应性差。与超音速相比,导弹的射程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对于以舰载导弹为主要反舰手段的海军来说,200公里以下的射程,只能提供一个与同等对手抗衡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