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联合国纪念日为何不提“南京大屠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0:23:54
  12月17日,美国南加州多个华人团体呼吁当地华人华侨参加一项签名活动,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上书请愿,要求联合国把“南京大屠杀”与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一样列为国际纪念日,将中国在二战期间受害历史的纪念进一步推向国际化。
■联合国纪念未提“南京大屠杀”

参与发起这项活动的八年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张玉池表示,联合国已经确定了“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但并未把“南京大屠杀”纳入纪念内容,显示目前国际社会对日本当年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并不了解,作为对那段历史有着惨痛记忆的华人社会的一员,不应对此忍气吞声。

联合国大会在今年11月1日通过一项由104个国家共同发起的提案,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这个日子是沿用了“犹太人被屠杀纪念日”。根据这一提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围绕“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制订教育计划。张玉池说,令人费解的是,联合国这项提案中并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洛杉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实维护会号召全美华人参加书面请愿活动,表达自己的呼声。史维会会长臧大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史维会已联合八年抗战历史研究会及列强侵华史实维护协会,发表致中国领导人及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公开信,建议中国应积极参与并领导联合国“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活动,从而达到将“南京大屠杀”纳入纪念内容的目的,同时也已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他表达在美华人民众的诉求。

■消除误解,减少误读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生前解释自己写《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原因时说,二战胜利以来的几十年中,在西方有关日军侵华史实的宣传太少,声音太弱。

现在这种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呢?位于旧金山的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负责人熊玮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的确有很多美国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这和张纯如所写的书有很大关系。

“但还是不够,”她说。首先,当地华人请愿说明“南京大屠杀”尚未获得与犹太人屠杀同等的重视;而还有更多的中国人被害的历史外国人不知道。

熊玮经常遇到有些外国人抱着怀疑和不解的态度问,为什么中国人以前不宣传,过去半个世纪了,才宣传这些历史。甚至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在纠缠日本人,其实是他们不了解这段历史。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国内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但记者发现,有相当多的报道把此和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联系起来,而不去报道中国当年受害的历史真相。

中国《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主编荣维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加强在海外的宣传,可以消除外国媒体片面宣传给中国在国际造成的负面影响。

记者从总部设在旧金山的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了解到,近来美国各地的抗战历史事实维护会组织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向美国主流社会揭露日本侵华历史真相,例如本月初史实维护会发言人丁元就在旧金山市中心的“国民俱乐部”向美国各界人士发表演讲,介绍日本侵华历史和日本不愿对战争罪行道歉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听众包括当地宗教界人士及政要,并得到加州两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洛杉矶时报》和《旧金山纪事报》的报道。

■历史的竞争

丁元说,别有用心的日本人在美国新闻界及学术界都收买了不少人,企图掩盖过去的罪行,对此史维会曾针锋相对,找到《纽约时报》发行人,对该报有关日本对二战态度的一则歪曲报道表示抗议。

“我们走一步,日本人走两步,”熊玮如是说。

她曾参与推动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在当地所有高中使用反映日本侵华历史真相的教科书,但日本领事亲自出面,阻挠议员投票。据她说,“被说服”的议员在投票那天就没有出席。

丁元告诉记者,更令人担心的是,日本人凭着自己强大的财力,正在把国际社会主流舆论引向错误的方向,让国际上善良的人们误以为日本对其侵略历史已经有了深刻反省,但事实是日本从未对其过去向亚洲人民道歉。

日本一直竭力在国际社会中为自己的过去辩驳。比如,4月11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社论“日本的阴影”。4月21日,日本驻法兰克福总领事小菅拾日专门在该报发表文章进行反驳,说日本对中国道过歉。

“我们现在所做为的就是教育下一代西方人,防止被日本的错误宣传所蒙蔽。”在当地一直推行历史教育的熊玮说。

中日摩擦的西方视角

今年以来,关于中日关系的报道开始经常占据英国报纸的国际版版面,记者的很多英国同学都开始纷纷问我一个问题:“中国和日本怎么了?”

许多在英国的中国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要问这个问题,中国和日本之间一直都有矛盾啊,并不是现在怎么了”。

■西方偏见

战争已经过去了60年,中日之间的恩怨仍然未了。这在很多西方人看来显得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在他们看来,当时杀害他们长辈的德国人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原谅,那么为什么中国和日本之间仍然要为了这些问题而争吵。

记者的一个德国同学问我:“大家现在应该和平相处,难道再来一次战争才符合中国的利益吗?”

事实上,在中日问题上,西方人并不是很了解那段历史,他们的历史课本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描述重点在于欧洲战场,而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只是草草带过,很少介绍关于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以及“三光政策”的内容。

英国战略和平协会的现代史专家皮特·阿纳姆告诉记者,西方人对中日在二战中的史实认识很少,他们也不清楚为什么中国人始终抓着日本不放,他们没有进行对比,他们不知道德国总理曾经在波兰下跪,向犹太人谢罪,而日本的首相虽然几次口头“道歉”,但是却反复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如果德国总理去参拜希特勒的纪念馆,那么西方世界将掀起很大的波澜,所以中国人应该通过一些文化方面的途径来告诉世界当时发生了什么,光是外交上的抗议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阿纳姆对记者说:“因为日本的开放比较早,人们对日本人的印象其实还不错,再加上中国的体制和西方有所不同,所以很容易就会造成一些很偏激的看法。”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瑞典的报纸也开始广泛关注中日问题。一位瑞典留学生对记者说,“我和你比较熟,听你讲过很多过去的故事,但是瑞典的报纸并不这么看,他们很多时候是偏向日本的。他们一再看到的是中国人抵制日货,袭击日本领事馆。所以他们觉得中国人是不对的。”

■要避开最难的问题

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阶段式的。在这个阶段,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抵制日货,袭击日本领事馆的中国。

独立的国际危机组织在最近发表的一份建议中提到,“没有中国的支持,日本就不能实现其进入安理会的抱负。中国的目标是让世界接受它的和平崛起,而抗议者袭击日本领事馆的场景损害了这一目标”。该组织主张在中日发展的进程中,将合作和矛盾分开来看。它认为,东北亚是世界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日本、韩国和中国不应坐等该地区最困难的问题有了解决办法,三国之间才在其它领域取得进展。”

事实上,这个组织的声音代表了许多西方国家民众的中立声音,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中日韩之间一定要把历史问题作为合作的前提,而这也正是日本方面的思路,小泉政府一直在试图推进经济合作的同时,绕开政治问题。

国际危机组织主张日本设立一个公共基金,援助仍然在世的日本战争罪行受害者,为日本战亡者修建一座新的纪念馆,作为官方参拜靖国神社的替代场所。此外,在发表赞扬或为日本的殖民掠夺开脱的言论方面,日本还应让内阁成员加以节制。

但是东方人的思维和西方人的思维是不同的。日本东洋学园大学的教授朱建荣表示,中国一直要求日本干干净净地解决历史问题,除了感情因素外,可能主要还是出于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疑虑。此外,似乎还有一种中国式“治病救人”的善良意识,期待日本能够像德国那样有大国胸怀,“尽快解脱历史包袱”。

但是,他也指出,这在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日本从来就没有一个大国的心态,所以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通过别的办法。

■对日本的敲打刚刚开始

于是,很多人想到了美国,事实上,相比过去,美国人对于中日问题的关注开始与日俱增,并且也逐步认识到日本一直以来的拒不认错的态度并不可取。

有报道说,在今年11月布什访华时,中方也向布什提出了靖国神社问题。此后,美国方面开始呼吁日本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走出让邻国满意的一步,但是至今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人们相信,如果美国愿意加大敲打日本的力度,则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而西方的一些媒体目前也开始敲打日本。《纽约时报》在自民党获取胜利之后,发表社论指出,“自民党在选举中获胜,说明日本民众容忍了小泉首相愚昧盲目地拥护军国主义这一日本传统。小泉首相参拜供奉着军国主义者的靖国神社,追求更加强硬的军事政策,让亚洲的全体舆论为之提高了警惕”。

这篇社论认为,现在的日本仍然残存着军国主义传统,恪守这个传统是“愚昧和盲目”的行为。说小泉首相的安保政策均为“军国主义”的体现,是让整个亚洲高度警惕的军事政策。

日本的《产经新闻》评价说,该报不但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完全赞同中国的主张,而且还对建立在日美同盟基础上的日本安保政策以及大多数日本国会议员赞同修改宪法等问题提出了异议,认为目前的日本已经具有“危险的军国主义倾向”,指责日本和不信任日本的姿态异常鲜明。12月17日,美国南加州多个华人团体呼吁当地华人华侨参加一项签名活动,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上书请愿,要求联合国把“南京大屠杀”与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一样列为国际纪念日,将中国在二战期间受害历史的纪念进一步推向国际化。
■联合国纪念未提“南京大屠杀”

参与发起这项活动的八年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张玉池表示,联合国已经确定了“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但并未把“南京大屠杀”纳入纪念内容,显示目前国际社会对日本当年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并不了解,作为对那段历史有着惨痛记忆的华人社会的一员,不应对此忍气吞声。

联合国大会在今年11月1日通过一项由104个国家共同发起的提案,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这个日子是沿用了“犹太人被屠杀纪念日”。根据这一提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围绕“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制订教育计划。张玉池说,令人费解的是,联合国这项提案中并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洛杉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实维护会号召全美华人参加书面请愿活动,表达自己的呼声。史维会会长臧大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史维会已联合八年抗战历史研究会及列强侵华史实维护协会,发表致中国领导人及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公开信,建议中国应积极参与并领导联合国“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活动,从而达到将“南京大屠杀”纳入纪念内容的目的,同时也已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他表达在美华人民众的诉求。

■消除误解,减少误读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生前解释自己写《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原因时说,二战胜利以来的几十年中,在西方有关日军侵华史实的宣传太少,声音太弱。

现在这种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呢?位于旧金山的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负责人熊玮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的确有很多美国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这和张纯如所写的书有很大关系。

“但还是不够,”她说。首先,当地华人请愿说明“南京大屠杀”尚未获得与犹太人屠杀同等的重视;而还有更多的中国人被害的历史外国人不知道。

熊玮经常遇到有些外国人抱着怀疑和不解的态度问,为什么中国人以前不宣传,过去半个世纪了,才宣传这些历史。甚至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在纠缠日本人,其实是他们不了解这段历史。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国内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但记者发现,有相当多的报道把此和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联系起来,而不去报道中国当年受害的历史真相。

中国《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主编荣维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加强在海外的宣传,可以消除外国媒体片面宣传给中国在国际造成的负面影响。

记者从总部设在旧金山的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了解到,近来美国各地的抗战历史事实维护会组织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向美国主流社会揭露日本侵华历史真相,例如本月初史实维护会发言人丁元就在旧金山市中心的“国民俱乐部”向美国各界人士发表演讲,介绍日本侵华历史和日本不愿对战争罪行道歉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听众包括当地宗教界人士及政要,并得到加州两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洛杉矶时报》和《旧金山纪事报》的报道。

■历史的竞争

丁元说,别有用心的日本人在美国新闻界及学术界都收买了不少人,企图掩盖过去的罪行,对此史维会曾针锋相对,找到《纽约时报》发行人,对该报有关日本对二战态度的一则歪曲报道表示抗议。

“我们走一步,日本人走两步,”熊玮如是说。

她曾参与推动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在当地所有高中使用反映日本侵华历史真相的教科书,但日本领事亲自出面,阻挠议员投票。据她说,“被说服”的议员在投票那天就没有出席。

丁元告诉记者,更令人担心的是,日本人凭着自己强大的财力,正在把国际社会主流舆论引向错误的方向,让国际上善良的人们误以为日本对其侵略历史已经有了深刻反省,但事实是日本从未对其过去向亚洲人民道歉。

日本一直竭力在国际社会中为自己的过去辩驳。比如,4月11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社论“日本的阴影”。4月21日,日本驻法兰克福总领事小菅拾日专门在该报发表文章进行反驳,说日本对中国道过歉。

“我们现在所做为的就是教育下一代西方人,防止被日本的错误宣传所蒙蔽。”在当地一直推行历史教育的熊玮说。

中日摩擦的西方视角

今年以来,关于中日关系的报道开始经常占据英国报纸的国际版版面,记者的很多英国同学都开始纷纷问我一个问题:“中国和日本怎么了?”

许多在英国的中国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要问这个问题,中国和日本之间一直都有矛盾啊,并不是现在怎么了”。

■西方偏见

战争已经过去了60年,中日之间的恩怨仍然未了。这在很多西方人看来显得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在他们看来,当时杀害他们长辈的德国人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原谅,那么为什么中国和日本之间仍然要为了这些问题而争吵。

记者的一个德国同学问我:“大家现在应该和平相处,难道再来一次战争才符合中国的利益吗?”

事实上,在中日问题上,西方人并不是很了解那段历史,他们的历史课本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描述重点在于欧洲战场,而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只是草草带过,很少介绍关于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以及“三光政策”的内容。

英国战略和平协会的现代史专家皮特·阿纳姆告诉记者,西方人对中日在二战中的史实认识很少,他们也不清楚为什么中国人始终抓着日本不放,他们没有进行对比,他们不知道德国总理曾经在波兰下跪,向犹太人谢罪,而日本的首相虽然几次口头“道歉”,但是却反复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如果德国总理去参拜希特勒的纪念馆,那么西方世界将掀起很大的波澜,所以中国人应该通过一些文化方面的途径来告诉世界当时发生了什么,光是外交上的抗议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阿纳姆对记者说:“因为日本的开放比较早,人们对日本人的印象其实还不错,再加上中国的体制和西方有所不同,所以很容易就会造成一些很偏激的看法。”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瑞典的报纸也开始广泛关注中日问题。一位瑞典留学生对记者说,“我和你比较熟,听你讲过很多过去的故事,但是瑞典的报纸并不这么看,他们很多时候是偏向日本的。他们一再看到的是中国人抵制日货,袭击日本领事馆。所以他们觉得中国人是不对的。”

■要避开最难的问题

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阶段式的。在这个阶段,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抵制日货,袭击日本领事馆的中国。

独立的国际危机组织在最近发表的一份建议中提到,“没有中国的支持,日本就不能实现其进入安理会的抱负。中国的目标是让世界接受它的和平崛起,而抗议者袭击日本领事馆的场景损害了这一目标”。该组织主张在中日发展的进程中,将合作和矛盾分开来看。它认为,东北亚是世界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日本、韩国和中国不应坐等该地区最困难的问题有了解决办法,三国之间才在其它领域取得进展。”

事实上,这个组织的声音代表了许多西方国家民众的中立声音,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中日韩之间一定要把历史问题作为合作的前提,而这也正是日本方面的思路,小泉政府一直在试图推进经济合作的同时,绕开政治问题。

国际危机组织主张日本设立一个公共基金,援助仍然在世的日本战争罪行受害者,为日本战亡者修建一座新的纪念馆,作为官方参拜靖国神社的替代场所。此外,在发表赞扬或为日本的殖民掠夺开脱的言论方面,日本还应让内阁成员加以节制。

但是东方人的思维和西方人的思维是不同的。日本东洋学园大学的教授朱建荣表示,中国一直要求日本干干净净地解决历史问题,除了感情因素外,可能主要还是出于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疑虑。此外,似乎还有一种中国式“治病救人”的善良意识,期待日本能够像德国那样有大国胸怀,“尽快解脱历史包袱”。

但是,他也指出,这在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日本从来就没有一个大国的心态,所以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通过别的办法。

■对日本的敲打刚刚开始

于是,很多人想到了美国,事实上,相比过去,美国人对于中日问题的关注开始与日俱增,并且也逐步认识到日本一直以来的拒不认错的态度并不可取。

有报道说,在今年11月布什访华时,中方也向布什提出了靖国神社问题。此后,美国方面开始呼吁日本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走出让邻国满意的一步,但是至今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人们相信,如果美国愿意加大敲打日本的力度,则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而西方的一些媒体目前也开始敲打日本。《纽约时报》在自民党获取胜利之后,发表社论指出,“自民党在选举中获胜,说明日本民众容忍了小泉首相愚昧盲目地拥护军国主义这一日本传统。小泉首相参拜供奉着军国主义者的靖国神社,追求更加强硬的军事政策,让亚洲的全体舆论为之提高了警惕”。

这篇社论认为,现在的日本仍然残存着军国主义传统,恪守这个传统是“愚昧和盲目”的行为。说小泉首相的安保政策均为“军国主义”的体现,是让整个亚洲高度警惕的军事政策。

日本的《产经新闻》评价说,该报不但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完全赞同中国的主张,而且还对建立在日美同盟基础上的日本安保政策以及大多数日本国会议员赞同修改宪法等问题提出了异议,认为目前的日本已经具有“危险的军国主义倾向”,指责日本和不信任日本的姿态异常鲜明。
第一,政府不重视.第二小日本有钱.第三缺乏有爱国心的文化人.如果拍一部《南京大屠杀》保证各方面都能压过所有的电影,接下去用不着我们宣传,全世界凡是有正义感的人民都会自动抵制日货。
只恐西方人永远也不会同情中国人,他们喜欢日本人。
顶楼上的!西方与倭国是一丘之貉!
<P>不要想外国人会同情自己,我们要自己争气.</P>
西方白人对倭猪的好感远强于对中国人的同情,鬼佬何尝不嫌贫爱富
  我们自己也没有搞好宣传,很多西方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比较集中营更加残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7 17:06:02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12-27 16:11:00的发言:[/B][BR]  我们自己也没有搞好宣传,很多西方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比较集中营更加残酷!

哈哈 要世界 和谐啊 怎么能提这个!
我觉得主要是中国政府和文化界人士的问题,在世界上的宣传力度不够!
成立宣传基金,加大宣传力度
关于大屠杀的电影已经不少了,但是缺少面向全世界的宣传和推广.
国际外交中国家利益才是核心,哪里有什么同情不同情哦。完全就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当然,这其中跟政体也不无关系。
中国对于许多西方人来说,还是太远了。这就象黑非洲的屠杀,图西族和胡图族互相残杀几百万,我们许多中国人也不在意。
楼上的正解。
这个世界不是理想世界,恐怕永远不是!
关键还是政府的问题.联合国的事情,南京大屠杀本来就切合纪念的目的,也是真的,中国自己不提或者不坚持罢了.估计这个决议以后会被日本人利用.
政府根本就是不重视的,在他们眼里每年的日本投资要比这个重要得多.
这种事是不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等到我们比小日本更有钱时,风向又会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