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鸭蛋腌了2500年(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3:29:15
  在句容、金坛乃至整个江南,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土墩墓,这些墓耸立在山峦岗地、平原丛林中,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隆起的大土墩。它们代表着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特有的土著文化。目前经初步探查,在镇江周边约有5000多座土墩墓。
  江苏省8支考古队120多位考古专家,从今年4月起对相关公路沿线的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先后发现了46座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土墩墓,出土文物4000多件。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考古专家不仅实地勘查了考古现场,还商讨如何保护土墩墓的发掘成果。
  
  
  一罐鸭蛋完好无损
  豆、碗、盏、盅、罐、鼎,所有文物按照不同的古墓,从大到小一字排开,4000多件文物,把句容博物馆的两层楼装得满满的。最让专家们意外的是,句容天王寨花头的2号墩里出土的文物,虽然也是罐、豆等陶器,但其中一个小罐子里面居然还盛着满满一罐鸭蛋!顺着罐口往里看,白白的蛋比现在的鸭蛋小。记者还特地俯身闻了闻,可以嗅到一股咸味。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留根说,出土时陶罐上还有一个盖子,推测是2500年前这户人家腌制的鸭蛋。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邹厚本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江苏仅有三罐这样的古老蛋,一罐在南农大的博物馆里,一罐在镇江博物馆里,这是考古发现的第三罐。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第一罐蛋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些蛋送给相关专家做研究,不过专家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古人如何腌制鸭蛋,到现在还是个谜。至于保存,虽然古墓经常有雨水渗透,但罐子有罐盖,能挡住雨水,而且罐子里面有封泥,这些封泥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细看罐中鸭蛋,除了蛋壳是完好外,蛋青蛋黄怎样?考古专家说,现在只能先保护,然后再研究。
在句容、金坛乃至整个江南,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土墩墓,这些墓耸立在山峦岗地、平原丛林中,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隆起的大土墩。它们代表着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特有的土著文化。目前经初步探查,在镇江周边约有5000多座土墩墓。
  江苏省8支考古队120多位考古专家,从今年4月起对相关公路沿线的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先后发现了46座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土墩墓,出土文物4000多件。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考古专家不仅实地勘查了考古现场,还商讨如何保护土墩墓的发掘成果。
  
  
  一罐鸭蛋完好无损
  豆、碗、盏、盅、罐、鼎,所有文物按照不同的古墓,从大到小一字排开,4000多件文物,把句容博物馆的两层楼装得满满的。最让专家们意外的是,句容天王寨花头的2号墩里出土的文物,虽然也是罐、豆等陶器,但其中一个小罐子里面居然还盛着满满一罐鸭蛋!顺着罐口往里看,白白的蛋比现在的鸭蛋小。记者还特地俯身闻了闻,可以嗅到一股咸味。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留根说,出土时陶罐上还有一个盖子,推测是2500年前这户人家腌制的鸭蛋。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邹厚本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江苏仅有三罐这样的古老蛋,一罐在南农大的博物馆里,一罐在镇江博物馆里,这是考古发现的第三罐。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第一罐蛋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些蛋送给相关专家做研究,不过专家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古人如何腌制鸭蛋,到现在还是个谜。至于保存,虽然古墓经常有雨水渗透,但罐子有罐盖,能挡住雨水,而且罐子里面有封泥,这些封泥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细看罐中鸭蛋,除了蛋壳是完好外,蛋青蛋黄怎样?考古专家说,现在只能先保护,然后再研究。
<P>  古怪青瓷用途是谜</P>
<P>  摆放文物的现场,好像是古代46户人家家庭用具的一次集中展览。从这些器物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用特别大的缸来盛粮食,用鼎来烧饭,用青瓷碗来装饭。不过,在句容天王寨出土的一个青瓷器,却令专家们无法辨别它的用途。这件青瓷有一个圆圆的底座,以前从来未见过。此外,一个羽状纹大瓷罐,也让专家们好奇。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瓷罐上一般都只是直线条的花纹,而这个瓷罐上的花纹看上去像孔雀尾巴上的羽毛,特别漂亮。这种花纹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也是一个谜。</P>
<P>  保护土墩墓刻不容缓</P>
<P>  虽然盗墓贼看不上这些土墩墓,因为从墓葬出来的都是不太值钱的陶器残片,但由于修路、修水利等原因,每年都有成百座土墩墓被破坏了。这次宁常、镇溧高速公路沿线有6座土墩墓还未发掘就被摧毁,与此同时,金坛境内为建高尔夫球场平整40多座土墩,句容境内25座土墩因工程建设被毁,句容郭庄镇厚达7米的文化遗址被宁杭高速公路施工毁坏,金坛一大型商代遗址被镇政府推平……</P>
<P>  蕴涵大量珍贵文物的古遗址、古墓葬却毁在推土机下,实在令人心痛。专家们呼吁,将江苏土墩墓纳入大遗址保护体系,与各市县乡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融合,防止建设性破坏,同时在对土墩墓群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几个典型土墩墓进行解剖,并修建遗址博物馆,以带动周围土墩墓群的整体保护。</P>
<P>天,真强!不过我怀疑,是不是人家的臭鸭蛋,扔了不要的,让咱当成了宝贝?</P>
<P>不知道古人如果知道,咱们拿了他们的扔掉的垃圾作为古董研究,会什么反应……</P>
<P>开个玩笑</P>
楼上的!不要说笑话!
所谓“文化堆积层”,其实就是垃圾堆,贝壳瓷片一大堆……
现代社会,不会留下什么“文物”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很大程度都“数字化”了!而数字化的那些载体,储存寿命都很短的,甚至技术寿命很短,10年前的5寸盘,谁能读出来?那里有我的初恋日记啊!
对于这些文物,理论上讲:保存于地下要比发掘好。但是实际上谁都应当知道:与其被盗或者破坏,不如发掘,至少能留下一些照片和时间地点构成研究体系。发掘不是最好的、却是最不坏的选择!
<P>有些人开的玩笑一点都不好笑,反而让人觉得很无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