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察覺到外在世局的變化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4:42
2005.12.19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在整個東亞諸國的目光,都鎖定在吉隆坡的東亞峰會與香港的WTO年會之際,台灣的執政黨卻依舊陷入縣市長敗選後的權鬥紛擾。當台灣的鄰邦諸國正急切的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政經合縱連橫之際,台灣領導階層的目光還是一致向內看齊,所見所思者皆為誰要選黨主席?誰會被找來組閣?曾有不少論者擔憂台灣會在東亞變動的新局中被邊緣化,也有不少專家提醒時間並不站在台灣這邊,可怕的是,台灣的領導層好像從來都不在乎!



        幾天以前,時報文教基金會邀請了幾位朝野政治精英與學者,以「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為題舉行了一場座談會。受邀出席的來賓幾乎異口同聲的呼籲台灣不能再忽視外環境的劇變,也不能再拿陳舊的思維框架去因應這個變局。講得白一點,台灣內部真的不能再死盯著二○○八如何如何,誰會出來誰想要出來……,現在二○○五年都還沒過完,如果未來的兩年還要這樣內耗下去,還要耽溺內鬥卻不問治理,恐怕不論屆時由誰當家,所接手的國家都是個爛攤子!




        沒錯,台灣的前途確實是跟兩岸關係緊密的連在一起,而過去十數年台灣內部意識形態對立的軸線,也正是圍繞著兩岸關係的應然與實然發展打轉。而當前的問題關鍵在於,台灣內部思維的論述框架完全沒變,但實體世界卻變化得超過想像。十多年前當兩岸關係開始解涷的時候,大陸還在談「改革開放」,還面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等的嚴重落後與短缺,那時節台灣內部的辯論,是面臨要選擇「大膽西進」還是「戒急用忍」,顯示當時台灣的位置與角色還是相對占優勢的,還是有機會能主導的。結果後來是戒急用忍的思維占上風,台灣在接下來十數年的歲月裡完全放棄主導的機會,既不開放三通又不啟動對話,但又阻擋不了台商的繞道出走,也擋不住外商陸續撤走據點,更止不住本土資金的快速失血,台灣終致陷入嚴重空洞化的危機。相對的大陸卻在同一時段中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不僅改寫全球的經濟版圖,更介入主導東亞政經結構的重組,而由於十數年間台灣完全被孤立於這個變化過程之外,結果除了內部面臨空洞化的危機,外部還面臨被邊緣化的困局。



        而更糟糕的情況在於,全球都在關注「中國崛起」這個議題,距離大陸最近的台灣,卻彷彿渾然無所覺,依舊沿用制式的舊思維在因應。「兩岸關係」多數時候還是用在怎麼扣在野黨紅帽子,怎麼懲罰那些赴大陸布局的電子業者,以及怎麼為兩岸的對話加高門檻等負面的操作上,彷彿台灣手中還有許多籌碼可以揮霍似的。甚至到現在,政治思維還是凌駕一切,選舉的時候總統還曾宣示過泛藍勝選將緊縮兩岸關係,如今是不是真要具體落實呢?選後還說要召開二次經發會,誰都知道一次經發會未能完全落實的關鍵就是兩岸關係,如今放著兩岸關係不處理,回頭再去開二次經發會,跟在原地打轉又有什麼不同呢?



        出席「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的學者與專家,都呼籲台灣必須儘快在這個變動劇烈的局面中尋找新的定位,最重要的是要調整戰略思維的框架,例如國策研究院院長田弘茂建議執政當局要儘快認真思考「回歸九二共識」,主動開啟兩岸協商;國民黨立委蘇起建議從「福地」而非「悲情」的角度思索台灣未來的角色,讓台灣成為美日大陸間互利發展的橋樑,而非霸權角逐的槓桿;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認為如果中國有理性發展的可能,台灣就應該鼓勵它;台中市長胡志強認為不論我們喜歡與否,世界已經是一個平台,如果長期在原地踏步沒反應,機會不會等人,我們終將會後悔莫及。



        可以這麼說,台灣現階段並不是沒有機會締造新的立足點,只要能掌握全新的戰略思維,空洞化可以突破,邊緣化可以扭轉,但如果持續故步自封、持續原地打轉,持續內鬥內行,持續用放話與權謀治國,那麼不論誰贏了二○○八,接手的恐怕都是一個已經輸掉的台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9 10:48:21编辑过]
2005.12.19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在整個東亞諸國的目光,都鎖定在吉隆坡的東亞峰會與香港的WTO年會之際,台灣的執政黨卻依舊陷入縣市長敗選後的權鬥紛擾。當台灣的鄰邦諸國正急切的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政經合縱連橫之際,台灣領導階層的目光還是一致向內看齊,所見所思者皆為誰要選黨主席?誰會被找來組閣?曾有不少論者擔憂台灣會在東亞變動的新局中被邊緣化,也有不少專家提醒時間並不站在台灣這邊,可怕的是,台灣的領導層好像從來都不在乎!



        幾天以前,時報文教基金會邀請了幾位朝野政治精英與學者,以「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為題舉行了一場座談會。受邀出席的來賓幾乎異口同聲的呼籲台灣不能再忽視外環境的劇變,也不能再拿陳舊的思維框架去因應這個變局。講得白一點,台灣內部真的不能再死盯著二○○八如何如何,誰會出來誰想要出來……,現在二○○五年都還沒過完,如果未來的兩年還要這樣內耗下去,還要耽溺內鬥卻不問治理,恐怕不論屆時由誰當家,所接手的國家都是個爛攤子!




        沒錯,台灣的前途確實是跟兩岸關係緊密的連在一起,而過去十數年台灣內部意識形態對立的軸線,也正是圍繞著兩岸關係的應然與實然發展打轉。而當前的問題關鍵在於,台灣內部思維的論述框架完全沒變,但實體世界卻變化得超過想像。十多年前當兩岸關係開始解涷的時候,大陸還在談「改革開放」,還面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等的嚴重落後與短缺,那時節台灣內部的辯論,是面臨要選擇「大膽西進」還是「戒急用忍」,顯示當時台灣的位置與角色還是相對占優勢的,還是有機會能主導的。結果後來是戒急用忍的思維占上風,台灣在接下來十數年的歲月裡完全放棄主導的機會,既不開放三通又不啟動對話,但又阻擋不了台商的繞道出走,也擋不住外商陸續撤走據點,更止不住本土資金的快速失血,台灣終致陷入嚴重空洞化的危機。相對的大陸卻在同一時段中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不僅改寫全球的經濟版圖,更介入主導東亞政經結構的重組,而由於十數年間台灣完全被孤立於這個變化過程之外,結果除了內部面臨空洞化的危機,外部還面臨被邊緣化的困局。



        而更糟糕的情況在於,全球都在關注「中國崛起」這個議題,距離大陸最近的台灣,卻彷彿渾然無所覺,依舊沿用制式的舊思維在因應。「兩岸關係」多數時候還是用在怎麼扣在野黨紅帽子,怎麼懲罰那些赴大陸布局的電子業者,以及怎麼為兩岸的對話加高門檻等負面的操作上,彷彿台灣手中還有許多籌碼可以揮霍似的。甚至到現在,政治思維還是凌駕一切,選舉的時候總統還曾宣示過泛藍勝選將緊縮兩岸關係,如今是不是真要具體落實呢?選後還說要召開二次經發會,誰都知道一次經發會未能完全落實的關鍵就是兩岸關係,如今放著兩岸關係不處理,回頭再去開二次經發會,跟在原地打轉又有什麼不同呢?



        出席「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的學者與專家,都呼籲台灣必須儘快在這個變動劇烈的局面中尋找新的定位,最重要的是要調整戰略思維的框架,例如國策研究院院長田弘茂建議執政當局要儘快認真思考「回歸九二共識」,主動開啟兩岸協商;國民黨立委蘇起建議從「福地」而非「悲情」的角度思索台灣未來的角色,讓台灣成為美日大陸間互利發展的橋樑,而非霸權角逐的槓桿;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認為如果中國有理性發展的可能,台灣就應該鼓勵它;台中市長胡志強認為不論我們喜歡與否,世界已經是一個平台,如果長期在原地踏步沒反應,機會不會等人,我們終將會後悔莫及。



        可以這麼說,台灣現階段並不是沒有機會締造新的立足點,只要能掌握全新的戰略思維,空洞化可以突破,邊緣化可以扭轉,但如果持續故步自封、持續原地打轉,持續內鬥內行,持續用放話與權謀治國,那麼不論誰贏了二○○八,接手的恐怕都是一個已經輸掉的台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9 10:48:21编辑过]
台岛内部有识之士并不少,从这个角度说泛蓝执政对统一大业利弊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