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旧账 没有“一笔勾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54:22
中日旧账 没有“一笔勾销”


● 叶鹏飞(北京特稿)
  日本首相小泉跟中国总理温家宝借笔,成为首届东亚峰会媒体关注的花絮。虽然温家宝的笔是借了,但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没有可能如此“一笔勾销”。 
  中日双边关系陷入僵局影响深远,不但东亚合作的气氛因此打了折扣,连欧洲也开始关注事态的发展。据中国学者透露,欧洲一些重要国家的驻华大使近来不断询问中日关系。学者判断,在欧洲国家看来,中日关系恶化已经超越朝核问题及台海局势,成为威胁东亚稳定的最大隐忧。
  中日关系竟然因为单一议题(历史)而停滞不前,让一些资深观察家感到不可思议。
  中日经贸关系密切,日本连续11年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本月12日公布的最新统计,1至11月份中日双边贸易总值高达1669亿7000万美元(约2796亿新元),增长10.2%,日本赚取了142亿3000万美元顺差。
“政冷经热”
转向“政冷经凉”
  然而,政治摩擦正冲击着经济联系,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徐长文日前透露,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伙伴地位今年已经下滑到第三位,中国对欧盟、美国、亚细安和韩国的贸易总额增长都超过20%,增长率比日本多一倍,中国对日本贸易依存关系已趋于弱化,双边关系正从“政冷经热”向“政冷经凉”发展。
  日本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也增长乏力,2004年,韩国企业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金额首次超过日本,达到62亿5000万美元,日本只有54亿5000万美元。
  因为历史问题,两国在其他领域也呈现角力状态,东海油气田和钓鱼岛纠纷,都因而更难理性处理。
  小泉不顾中国警告,一再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在近日还反守为攻,宣称中国在打参拜的外交牌是行不通的,让北京的对日外交势成骑虎。
  其实,从5月23日访日的副总理吴仪断然取消当天与小泉的会面提前回国后,中国对日外交几乎开始了全面对抗的态势。在关系日本重大国家利益的联合国改革议题上,中国动用一切外交资源,甚至不惜得罪德国、印度和巴西等大国,硬是阻拦日本入常。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日前在北京一个有中、美、日三国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上,用“结构性战略对立”来形容中日关系,并认为这已经变成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主要外部瓶颈。
  从日本的角度分析,中国崛起只意味着一个结果:日本主导亚洲事务的时代结束,从领头雁的老大地位跌落回历史上臣服中国的角色。
  然而今天的中日互动却比历史上的主从关系多了一个难解的因素:日本侵华暴行所累积的历史仇恨。今年4月中国各大城市的反日暴力活动,把中国民间强烈的仇日情绪赤裸裸的展示给日本民众看。对中国外交决策层而言,如何超越这股情绪灵活开展对日外交,未尝不是另一种艰巨的挑战。
  这种深沉的情绪无疑让日本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了不安和疑虑,即使日本愿意承认中国的老大地位,是否仍然会遭遇报复?
  [B]小泉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因此也可以被解读为日本外交决策层对中国崛起的抵制,除了半个世纪持续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奇迹,以及文化和社会的成就,日本的自由民主也是其赖以挑战中国的心理资源。
  小泉在吉隆坡就呼吁,中国应该利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公民社会,令国民生活更加富裕,而不应增强军事力量。他说:“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但并非军事大国,我认为中国应该增加其军事透明度。”
  中日在历史问题上的纠葛,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小泉指责中国利用历史问题打外交牌,代表了日本主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人大教授时殷弘则指出,对中国而言,八年抗战是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塑造的重要阶段,就如今天的日本人不能不讲明治维新一样,今天的中国也不能不讲抗战史。
  如果两国领导人无法善用智慧和展现强烈的政治意志,在历史认知的鸿沟上搭建理解之桥,则东亚局势堪忧。仇日且逐步崛起的中国势必让日本全国惊恐,除了靠拢美国,强化军力力量将是逻辑的选择,而这个过程也已经启动。东京恐怕最终从自身生存的考虑决定发展核武,这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诸国最大的梦魇。[/B]中日旧账 没有“一笔勾销”


● 叶鹏飞(北京特稿)
  日本首相小泉跟中国总理温家宝借笔,成为首届东亚峰会媒体关注的花絮。虽然温家宝的笔是借了,但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没有可能如此“一笔勾销”。 
  中日双边关系陷入僵局影响深远,不但东亚合作的气氛因此打了折扣,连欧洲也开始关注事态的发展。据中国学者透露,欧洲一些重要国家的驻华大使近来不断询问中日关系。学者判断,在欧洲国家看来,中日关系恶化已经超越朝核问题及台海局势,成为威胁东亚稳定的最大隐忧。
  中日关系竟然因为单一议题(历史)而停滞不前,让一些资深观察家感到不可思议。
  中日经贸关系密切,日本连续11年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本月12日公布的最新统计,1至11月份中日双边贸易总值高达1669亿7000万美元(约2796亿新元),增长10.2%,日本赚取了142亿3000万美元顺差。
“政冷经热”
转向“政冷经凉”
  然而,政治摩擦正冲击着经济联系,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徐长文日前透露,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伙伴地位今年已经下滑到第三位,中国对欧盟、美国、亚细安和韩国的贸易总额增长都超过20%,增长率比日本多一倍,中国对日本贸易依存关系已趋于弱化,双边关系正从“政冷经热”向“政冷经凉”发展。
  日本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也增长乏力,2004年,韩国企业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金额首次超过日本,达到62亿5000万美元,日本只有54亿5000万美元。
  因为历史问题,两国在其他领域也呈现角力状态,东海油气田和钓鱼岛纠纷,都因而更难理性处理。
  小泉不顾中国警告,一再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在近日还反守为攻,宣称中国在打参拜的外交牌是行不通的,让北京的对日外交势成骑虎。
  其实,从5月23日访日的副总理吴仪断然取消当天与小泉的会面提前回国后,中国对日外交几乎开始了全面对抗的态势。在关系日本重大国家利益的联合国改革议题上,中国动用一切外交资源,甚至不惜得罪德国、印度和巴西等大国,硬是阻拦日本入常。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日前在北京一个有中、美、日三国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上,用“结构性战略对立”来形容中日关系,并认为这已经变成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主要外部瓶颈。
  从日本的角度分析,中国崛起只意味着一个结果:日本主导亚洲事务的时代结束,从领头雁的老大地位跌落回历史上臣服中国的角色。
  然而今天的中日互动却比历史上的主从关系多了一个难解的因素:日本侵华暴行所累积的历史仇恨。今年4月中国各大城市的反日暴力活动,把中国民间强烈的仇日情绪赤裸裸的展示给日本民众看。对中国外交决策层而言,如何超越这股情绪灵活开展对日外交,未尝不是另一种艰巨的挑战。
  这种深沉的情绪无疑让日本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了不安和疑虑,即使日本愿意承认中国的老大地位,是否仍然会遭遇报复?
  [B]小泉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因此也可以被解读为日本外交决策层对中国崛起的抵制,除了半个世纪持续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奇迹,以及文化和社会的成就,日本的自由民主也是其赖以挑战中国的心理资源。
  小泉在吉隆坡就呼吁,中国应该利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公民社会,令国民生活更加富裕,而不应增强军事力量。他说:“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但并非军事大国,我认为中国应该增加其军事透明度。”
  中日在历史问题上的纠葛,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小泉指责中国利用历史问题打外交牌,代表了日本主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人大教授时殷弘则指出,对中国而言,八年抗战是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塑造的重要阶段,就如今天的日本人不能不讲明治维新一样,今天的中国也不能不讲抗战史。
  如果两国领导人无法善用智慧和展现强烈的政治意志,在历史认知的鸿沟上搭建理解之桥,则东亚局势堪忧。仇日且逐步崛起的中国势必让日本全国惊恐,除了靠拢美国,强化军力力量将是逻辑的选择,而这个过程也已经启动。东京恐怕最终从自身生存的考虑决定发展核武,这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诸国最大的梦魇。[/B]
勾销个P,旧帐新算!!
那是多少条人命啊!
<P>怎么销啊</P>
<P>也销他这么多人命的话</P>
<P>可以考虑</P>
同意,要有清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