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鸦片战争时中英军力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24:44
虽说整个战争清军是有几十万人的数量远大于英军,但是在一场战斗中双方能够投入的人数是多少呢?英军主动,清军被动。沿海线如此之长,英军一次进攻时防守的清军数量能有多少呢?虽说整个战争清军是有几十万人的数量远大于英军,但是在一场战斗中双方能够投入的人数是多少呢?英军主动,清军被动。沿海线如此之长,英军一次进攻时防守的清军数量能有多少呢?
<P>兵力多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清军与英军无论在军事素质还是技术装备上都存在代差。想那英军先后经历特拉法耶海战,拿破仑战争,军队早已锻炼的如火纯清。反观清军简直就是乌合之众。再看两国国内,手工作坊生产又岂能比上机器大生产!这种仗人再多也没用!</P>
<P>英军一次进攻时防守的清军数量估计也就是数百到几千人左右。</P>
<P>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不是偶然的,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是一个重要原因。英军已进入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是冷热兵器混用,可作一番比较。 <BR><BR>  1.兵器清军使用的冷兵器主要有刀矛弓箭等,热兵器(即火器)并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代从西方引进的“鸟铳”、“佛郎机”、“红夷炮”等,其形制功能比英军落后了200多年。例如,清军使用的鸟枪,枪长2.01米,射程约100米,射速为l—2发/分钟,且质量低劣,严重老化,有的使用了166年尚未更新换代。而英军则配备了在当时世界上相当先进的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前者枪长1.16米,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后者枪长1.42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4发/分钟。这样的射速、射程都是清军的鸟枪所无法企及的。 <BR><BR>  2.火炮清军火炮与英军火炮在式样和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主要差别在于制造工艺和质量。 <BR><BR>  ①在铁质方面,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冶铁技术进步显著,为铸造高质量的火炮提供了高纯度的优质铁;当时中国的冶铁技术落后,炉温低,铁的杂质多,使造出的火炮十分粗糙,气孔气泡多,放炮时很容易炸裂,伤及炮手,且填充的火药量少,威力不大。 <BR><BR>  ②在铸炮工艺上,英国已使用了铁模等工艺,火炮的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较合理,射击精确度高;当时中国还沿用落后的泥模工艺,铸件毛糙,不懂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射击精确度低。 <BR><BR>  ③在炮弹种类及质量上,英军装备的有实心弹、霰弹、爆破弹等性能不同的炮弹;而清军使用的只有一种效能最差的实心弹,且有弹体粗糙和弹径偏小的缺陷,影响了射程和射击精确度。 <BR><BR>  清军在火炮管理上也很落后,没有建立定期造换制度,任凭风吹雨淋,炮身锈蚀,有的火炮竟是明代铸造的,严重老化,几乎不能用。 <BR><BR>  3.火药由于科学的发展,英国已掌握了火药爆炸的化学原理,自然也掌握了火药的最佳配方,即枪用发射火药为硝75%、硫10%、炭15%,炮用发射火药为硝78%、硫8%、炭14%。并且英国的火药生产已进入近代工厂的机械化生产阶段。相比之下,清军的火药配方则是根据经验来进行的,含硝量高,容易发潮,难以久贮,爆炸效力低,且处于手工业作坊或手工工场生产阶段。 <BR><BR>  4.舰船这是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最大的地方。英国海军居当时世界之最,其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制风帆动力,但性能却远在清军水师之上,具有以下优点:①使用坚实木料制作,船体结实;②船体下部为双层,抗沉性好,还用金属材料包裹,能防蛀防朽防火;③船上有两桅或三桅,悬挂十余面帆,能利用各种风向航行;④安炮多,从10门到120门不等。工业革命后期出现的蒸气动力铁壳轮船,也已开始装备海军。它们航速快、机动性强,大大加强了英国海军的实力。 <BR><BR>  清军的水师主要有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两支,其任务并非出洋作战,而是近海巡辑,守卫海岸,作战对象也仅限于海盗。清军水师的舰船最大的缺陷就是船小,清军最大的战舰,其吨位尚不及英军的等外级军舰,安炮最多的战舰,其火炮数量也只相当于英军安炮最少的军舰。闽浙总督邓廷桢在对中英双方舰船作比较后说:“炮船之力实不相敌”,“此向来造船部定则例如此,其病不尽在偷工减料。”即便如此,清军战舰的在航率也很低。鸦片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舰船242艘,在营驾驶者118艘,在航率仅为48.8%。清军水师的落后,使清军在鸦片战争中根本不敢以水师出海迎敌,而只能放弃海上交锋,从而丧失了主动权。英军以其强大的海军,横行于中国海面,决定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BR><BR>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兵器、火炮、火药,还是在舰船上,清军都远远落后于英军。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科学和工业的落后外,还有清政府在武器装备战略指导上的失误。 <BR><BR>  明末清初,中国的军事科技并不比西方逊色,而在康熙朝之后,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急剧拉大了。明清之际战争频繁且规模较大,对武器装备的要求较高,为克敌制胜,无论是明政府还是清政府,都很重视引进和制造先进武器。而在康熙平三藩和收复雅克萨后,清朝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和平的时期,此后对西北、西南边疆及内地镇压起义军,清军在武器装备上都能保持优势。这种情况使清廷放弃了研制新的武器,而是着力于垄断这种优势的军事技术,不让民间和对手掌握。以中国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开花炮弹(一种爆破弹)”技术为例,这种较先进的技术在康熙后一直为御林军所专有,久而久之,人们都不记得了。在鸦片战争时,连主持海防的林则徐和造炮专家黄冕都不知“开花炮弹”为何物。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出师西征,在陕西凤翔发现明末的“开花炮弹”,不禁感慨道:“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于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清政府在武器装备指导思想上的保守,使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P>
<P>作者:zhuxi74</P>
<P>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人被西洋的蛮夷拖进了近代,如蒋廷黻先生所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中国近代史》第一章:“剿夷与抚夷”)。在这场战争中,大清朝被新兴的英国打败了,关于失败的原因49年以后给出了一种相当固定和主流的解释,“满清王朝统治集团腐败无能,尽管广大爱国官兵英勇奋战,但由于统治集团的妥协出卖,中国才战败了。”尽管许多史家也提到中国的落后,但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奸臣或卖国贼似乎是一种更方便也更安全的解释,然而历史是无情的,落后就要挨打,并不因为落后的一方掌握着正义就有所厚待,鸦片战争的失败,首先是双方军事力量较量的结果。本文的论述也就着重于此。<BR>    1. 军队数量对比:当时清军的总兵力大约在80万左右(包括八旗 、绿营兵),在鸦片战争中调集并先后投入战争的大约在10万左右,而英军最初派出大约海陆军7000多人,后来增至最高达2万人,简单由数字上看,中方占绝对优势,但在具体的战役中,这种兵力上的优势却为未能显现。英方船坚炮利的优势使其牢牢的掌握着制海权,也使其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为了防御英军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从盛京到广东的七个省,几十个海口都得设防,分到每个重镇上驻守的部队也就在4000-10000不等,如此分兵,自然在每一处都难以集合优势兵力,中英间的多次战役,中方能投入的部队往往与英军相当甚至还处于劣势。交通不便,调兵速度的缓慢更加重了中方的困境。《天朝的崩溃》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双方在这一方面的巨大差距。“一、1841年10月26日,道光帝调四川建昌、松潘两镇中精兵两千名,前往浙江征剿。一直到1842年2月,该部援军风尘仆仆,历经四千余里赶至前线。3月10日参加进攻宁波的战斗。而英军于1841年10月10日攻占宁波后,此时已休整近半年。比较中英双方,谁劳谁逸?二、1841年4月16日,浙东反攻失败后,道光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头起、二起550人到达,后两起450名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正浩浩荡荡驶进长江!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59-60页)。<BR>    2.  军队质量对比:中英方都实行招募制度,但英国陆军以小而精见称,薪给优厚,训练良好,而皇家海军作为世界海上霸主,更吸引了许多有为之士。英军军官出生贵族者甚众(这也是长期奉行重文轻武的中国官员很难理解的),而且大抵经过军官学校培训,士兵的招募、军官(包括士官)的选拔、退役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而这些恰恰是中国军队十分缺乏的,清军士兵缺乏良好的裁补淘汰制度,许多人年事已高还留在军中,还往往父子相继,大大降低了军队素质,清军的训练也很成问题,承平日久,训练废弛,而且由于军饷二百年不变,物价上涨,当兵所得不足以养活一家老小,于是大家纷纷从事第二职业,如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提到浙江定海的绿营兵从事修脚业务,湖南抚标兵开茶室等等。清承明制,官员俸禄标准很低,《钦定大清事典》规定的一品武官的年俸和诸种杂费不过600余两银子。七品武官的年俸和诸种杂费仅70多两,雍正年间耗羡归公,除年俸杂费之外,文武官员还得到一笔养廉银,不过文官和武官的差异甚大,正一品的直隶总督的养廉银有15000两,而一品的提督只有2000两。而且武官较之文官,可供搜刮的渠道也少得多,但这不仅不能抑制,反而更令他们贪婪,除了传统的吃空额,克扣军饷之外,各路军爷们各显神通,贪赃枉法,广东绿营开赌场,福建水师出租船只给私人,甚至兵匪一家,走私贩私。在鸦片贸易中,各海口水师参与这种活动的大有人在。这种活动的猖獗,连刚强如林则徐都感棘手,据载。当时任福建汀漳龙道员的张集馨向他询问如何改变福建水师“兵匪一家”的局面时,林表示:“虽诸葛武侯来,亦只是束手无策”,后来的曾国藩更称:“自守备以上,无不丧尽天良”。清军内部的腐败,以致于茅海建先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我为了研究结论的公允,曾千百度的寻找光明,但光明始终远我而去,我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本是一个难得见到光明的黑暗世界。”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71-72页)。<BR>    3. 武器装备对比:明清之际,受战争的刺激,加上西学东渐,耶稣会士带来西方火炮的理论与知识,黄一农先生认为:“明末传入中国的操炮技术尚能与西方同步……直到十七世纪末,中国与西方在实用炮学上的差距其实并不特别显著。”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 而天下既定,对枪炮技术的改良便不再重视,“康熙五十四年,山西总兵金国正上言愿捐造新型的子母炮二十二位,分送各营操练,上谕大学士等曰:“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前师懿德、马见伯曾经奏请,朕俱不许”,竟然禁止地方官自行研制新炮以充实武备。雍正间,清廷还将盛京、吉林和黑龙江以外各省的子母炮尽行解部。康熙末年以后的禁教,更令原先在引进西方火炮新知上扮演重要媒介的耶稣会士,较少机会和兴趣继续这方面的工作。”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而西方的火炮技术却是与日俱进。至鸦片战争前夕,双方的差距已相当巨大。以兵丁所用枪支相较,英军主要使用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射程分别为200和3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和3/4发/分种,清军所使用为兵丁鸟枪,射程100米,射速为1/2发/分钟,双方差距可见一斑,而且自18世纪以来,西方军队所用步枪均使用刺刀,而兵丁鸟枪由于枪身太长(2米左右)而无法装配刺刀,在制造工艺上,西方日益精密且规格化,而中国的制造技术在闭关锁国中不仅未见长进而且还有后退,“嘉庆四年(1799)曾改造一百六十门前朝的“神机炮”,并改名为“得胜炮”,惟经试放后发现其射程竟然还不如旧炮。”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 火炮的差距也与枪支相仿,中国的火炮铸造技术全面落后,不仅制造工艺差,而且使用的主要原料铁在质量上也远逊于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由于铁质太差,铸造出来的火炮十分粗糙,威力也小,往往数千斤大炮不如英军的小炮。双方当时使用的炮弹都装填黑色火药,但欧洲的化学家已找到了黑色火药的最佳配方,而清军使用的黑色火药的硝、硫、炭比例中含硝量过高,大大影响了火药的爆炸威力。炮架和瞄准器具方面,中英也存在着很大差距(火炮瞄准器具的重要性,可参见黄一农先生的《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此处不赘)。清军许多火炮连起码的瞄准器具都没有,其简陋程甚至超过刚刚引入西方火炮的明军。而且清军还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兵丁鸟枪并不普及,使用冷兵器的部队至少占到一半,而鸟枪的质量也不容乐观,有的一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火炮中也有不少前明遗物。海军的差距更大,天朝的水师较之皇家海军,其差别可谓天上地下,甚至到中法战争中,还有不少封疆大吏献火攻破法舰之法,大概他们还生活在“火烧赤壁” 的三国时代。<BR>    如此巨大的差距决定了战争中中方的惨败,这里仅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大角,沙角之战,清军奋勇抵抗(考虑到这场战争中清军更多的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此战清军的表现可谓难能可贵),战死277人,伤重而死5人,受伤462人,而英军受伤38人,无人死亡。虎门之战,清军250人阵亡(包括关天培),受伤和被俘达千余人,英军仅有5人受轻伤。不用多说了,“战争的现实就是这么冷酷,丝毫也不照顾正义的一方。”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227页)。</P>
<P>作者:<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color=#ff0000>zhhkcy1</FONT> <BR><BR></P>
我一直觉得,如果鸦片战争早几十年爆发,未必是一件坏事,中国被更早的打开了大门,也有更多的机会复兴
同意铁将军的意见。只可惜皇帝被人打了一记闷棍后,不长记性。十年后儿子又被人追着打,最后连自家性命也搭上了。
英军的火器与清匪的火器并不是绝对代差,但清匪火器装备数量太少,训练和士兵素质更加不用提,英军的优势不仅在于装备的技术优势,更在于长年先进作战经验积累的士兵素质和火器使用战术等体现的战斗力等.这样一来,两军基本上就是绝对代差了,有了绝对代差存在,劣势一方的胜利就属于不可能.
<P>    有些统治者不是一下两下就能打醒的 ,就算打醒了也未必就有作为 ,毕竟其更惦记提防着“家贼”呢 。</P>

<P>    万一早几十年清廷打赢了 ,像康熙揍沙俄一样 ,那中国岂不是更目空一切了  。</P>

<P>    中国的产业革命啊 ---</P>
工业革命后期出现的蒸气动力铁壳轮船,也已开始装备海军。它们航速快、机动性强,大大加强了英国海军的实力。 <BR>    ---- 就第一次鸦片战争来看 这些船只都是内河船只 在内河作战或者近海使用
交通问题不知大家考虑没有,我老家在县城15公里处,但是据我父亲说1960年之前是没有适合车走的路,或者说一头牛\一匹马就可以叫那路"堵车",我老家在丘陵平原交界处,地势平缓。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水网密布很多地方号称兵家必争,为何?不过是因为通路太少,而水网地带出了大河道能通达船外,只能通小舢板。不知这里可有惠州人,惠州在1960年代以前一面是东江,一面是西湖,只有两条路出城。即便是1980年代我开始记事的时候,惠州、广州到东莞虎门都是很漫长的路途,可见1840年船只在珠三角、长三角比较方便而陆上交通却极其缓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