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C一无所获:物理学要回到出发点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08:22


摘自果壳网http://www.guokr.com/article/441673/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物理学家们以前所未有的高能探索了自然的性质,他们有了一些非常深刻的发现:没有新东西

这或许是30年前该项目设计之初,唯一一件没人预料到的事情。

这也许就标志着我们白忙活了,所有的理论从规范对称理论,到破缺理论,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粒子)质量的起源,到弦理论,M大统一理论,统统完蛋。没有11维度,没有卡丘变形,没有----, 什么都没有。

上帝啊,你是不是只是为人类安排一场游戏?你只是想搞一个智力竞赛,对于结果你根本不在乎?玩腻了? 好吧,以下是全文:

-------------------------------------------------------------------------------------------------------------------------------------------------------------------

去年12月出现在数据曲线中的那个著名的“双光子峰”已经消失,说明这是一次短暂的统计涨落,而非一个革命性的新基本粒子。实际上,除了长期主导但并不完整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已有的成员,这台机器的对撞至今没有召唤出任何全新粒子。在对撞残骸中,物理学家没有找到能够组成暗物质的粒子,没有希格斯玻色子的兄弟姐妹,没有额外维度存在的迹象,没有轻子夸克——最重要的是,也没有人们苦苦寻找的超对称粒子,这种粒子能够补全公式并满足“自然性”,后者是自然定律应当遵循的一条深层原则。

“令人吃惊的是我们考虑了这些事情30年,却没有做出一项正确的预测让人能看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物理学教授尼马·阿尔卡尼-哈米德(Nima Arkani-Hamed)说。

本月的芝加哥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超环面仪器(ATLAS)和紧凑μ子线圈(CMS)两大实验所做的报告成为了新闻。两项实验的探测器像大教堂一般分别坐落于LHC长达27千米的轨道环的6点和12点方位。这台对撞机在升级到原有能量的两倍并终于全速运行后产生了大量数据,两个团队各自超过3000名成员在过去三个月来一直疯狂地对其进行分析。目前,LHC的光子撞击能量是13万亿电子伏(TeV)——超过单个质子质量的13000倍——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产生大量基本粒子,如果它们存在的话。

目前为止,什么也没有出现。尤其让许多人伤心的是双光子峰的丢失,这是在去年那批捉弄人的13-TeV数据中突然出现的一对额外光子,理论学家们写了大约500篇论文来推测它们的来源。双光子峰在今年的数据中消失的传言在六月开始流出,引发了全领域范围的“双光子宿醉”。

“它本可以单枪匹马地为粒子实验指向一个非常让人兴奋的未来,”马里兰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拉曼·桑德拉姆(Raman Sundrum)说。“它的缺失将我们拉回到出发点。”

新物理的缺失加深了自2012年就产生的危机,当时LHC第一次运行,证实了8-TeV撞击将不会产生任何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那一年发现的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而非它的扩展。)仍旧可能有一个救星粒子在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出现,或许,当数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会在已知粒子身上发现细微的惊喜,间接提供新物理的线索。但理论学家们已经逐渐开始准备接受“噩梦场景”了,那就是LHC根本无法把我们引向一个更加完整的自然理论。

一些理论学家提出,整个领域是时候开始思考零结果的含义了。新粒子的缺失几乎肯定意味着物理定律不像物理学家长久认为的那样自然。“自然性是如此动机充足,”桑德拉姆说,“以至于其实际上的缺失就是一项重大发现。”

物理学家确信标准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理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关键环节的希格斯玻色子有一个看上去极其不自然的质量。在标准模型方程中,希格斯子与许多其他粒子耦合在一起。这种耦合赋予其他粒子以质量,并使他们得以反过来左右希格斯子的质量,就像拔河比赛中的双方对手。有些对手特别强大——与重力有关的假想粒子可能为希格斯子贡献(或减少)一亿亿TeV——然而它的质量最终只有0.125TeV,就好像双方对手在拔河比赛中得到近乎完美的平局。这看起来很荒诞——除非能合理解释为什么参赛两队水平如此接近。

上世纪80年代早期,理论物理学家意识到超对称理论能够做出这种解释。该理论提出,对于每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费米子”——一种使希格斯子增加质量的物质粒子,如电子或夸克——都存在一个超对称的“玻色子”,或载力粒子,从希格斯子身上减掉质量。这样,每个拔河参与者都有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希格斯子也自然地稳定了。理论学家们设计了好几种能满足自然性的替代方案,但是超对称还有更多的论据支撑自己:在这个方案下,三种量子力的强度在高能状态恰好吻合,暗示它们在宇宙之初是统一的。它还提供了一种惰性、稳定的粒子,恰好具有成为暗物质的适当质量。

“那时候我们真觉得已经搞明白了一切,” 加州理工大学粒子物理学家兼CMS成员玛丽亚· 斯皮罗普卢(Maria Spiropulu)说,“如果你问我这一辈的人,我们几乎被教育成超对称就是存在的,哪怕还没有发现。我们是真信过啊。”

因此,当已知粒子的超对称粒子未能出现时——首先是90年代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arge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然后是90年代和2000年早期的兆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还有现在的LHC——人们感到非常意外。随着对撞机在更高能量搜索,已知粒子和它们的假想超对称粒子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因为后者必须质量更大才能躲避探测。最终,超对称理论变得“残破不堪”,粒子和其超对称粒子作用在希格斯子上的质量无法再抵消,超对称理论也无法解决自然性问题。一些专家认为,我们已经过了这个理论的“破产”点。另一些允许特定参数设置得更灵活的专家,也说破产正在发生,因为ATLAS和CMS排除了质量小于1TeV的标量顶夸克——质量为0.137TeV的顶夸克的超对称粒子。这已经在顶夸克和标量顶夸克的希格斯拔河中造成6倍的不平衡。即使大于1TeV的标量顶夸克存在,它对希格斯子的作用也过于强了,不能解决它理应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1TeV是个心理上的极限,”CERN(LHC所属的实验室)的高级研究科学家、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阿尔伯特·德洛克(Albert de Roeck)说。

有人会说已经够了,而其他人觉得还存在漏洞可以抓住。在标准模型的无数超对称扩展中,有更复杂的方案能使重于1TeV的标量顶夸克与其他超对称粒子一起去平衡顶夸克,调节希格斯子的质量。这个理论有太多变种,或者说独立的“模型”,完全判死刑几乎是不可能的。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学家乔·英坎德拉(Joe Incandela)曾在2012年代表CMS合作方宣布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他说,“如果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不依赖模型地声明你看到了一些东西。如果什么也没看到,这就有点复杂了。”

粒子可能隐藏在各种边缘角落。比方说,如果标量顶夸克和最轻的超中微子(超对称理论中的暗物质候选者)恰巧具有几乎相同的质量,它们可能至今还隐藏着。这是因为当撞击产生一个标量顶夸克并衰变出一个超中微子时,只有很少的能量会以运动的形式释放。“当标量顶夸克衰变时,出现的一个暗物质粒子基本就坐那儿不动,”ATLAS成员、纽约大学的凯尔·克莱默(Kyle Cranmer)解释说。“你看不到它。所以在那些地方很难找。”在那种情况下,质量小至0.6TeV的标量顶夸克仍有可能隐藏在数据中。

实验学家在未来会努力排除这些漏洞,或挖掘隐藏粒子。同时,那些准备好继续出发的理论学家会努力面对没有自然界提供路标的事实。“情况很混乱也很不确定,” 阿尔卡尼-哈米德说。

许多粒子理论学家现在承认一个长期隐现的可能性: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就是不自然的——它的低值由一次偶然而精细的宇宙拔河中的抵消所产生——而我们之所以观测到如此奇怪的性质,是因为若非如此我们就不会存在。在这一情景中,有许多许多宇宙存在,每一个都由各种效果的不同偶然组合形成。在所有这些宇宙中,只有碰巧具有轻希格斯玻色子的那些才能允许原子形成从而孕育生命。但由于看起来无法验证,这种人择观点普遍不受欢迎。

过去两年来,一些理论物理学家开始为希格斯子质量设计全新的自然解释,以期避免人择推理的宿命论,又不必依赖LHC中出现新粒子。最近,当CERN的实验学家们为了寻找新粒子而忙于啃数据之时,他们的理论学同事们举办了一个研讨会,讨论诸如“松弛轴子假说”(relaxion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希格斯子的质量不是由对称形成的,而是被宇宙诞生动态地塑造——的新思路以及可能的验证方法。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纳撒尼尔·克雷格(Nathaniel Craig)在研究一种称为“中性自然性”(neutral naturalness)的理论,他在从CERN会场打来的电话中说道,“既然大家都度过了双光子宿醉,我们该回归到那些旨在解决LHC新物理缺失的问题上来。”

阿尔卡尼-哈米德和几位同事最近提出了另一项名为“N自然性”(Nnaturalness)的新理论,他说,“许多理论学家,包括我在内,都感到我们处在一个完全特殊的时期,摆在桌上的问题不是下一个粒子的细节,而是真正的大型结构性问题。我们非常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即使我们有生之年可能不会出现重大而确凿的进展。”

当理论学家回到他们的黑板上,CMS和ATLAS的6000名实验学家正在为他们向未知领域的探索而欢欣鼓舞。“什么叫噩梦?”斯皮罗普卢在提到理论学家对“噩梦场景”的恐慌时说。“我们在探索自然。也许我们没有时间考虑那样的噩梦,因为我们正在接收海量的数据,而且非常兴奋。”

新物理仍有希望出现。但是在斯皮罗普卢看来,没有发现也是一种发现——尤其当它意味着一项重要理论的死亡。“实验物理学家们没有宗教,”她说。

一些理论学家也同意。失望的说法是“疯狂的”,阿尔卡尼-哈米德说。“这就是自然!我们在学习答案!这6000个人正忙得四脚朝天,而你像个小孩一样没得到想要的棒棒糖就撅个嘴?”


下图:

(上)消失的峰:大型强子对撞机将光子以高能撞击,碎片被CMS和ATLAS两个主要探测器捕捉。2015年12月,两台探测器都在13-TeV撞击中检测到少量多于标准模型的光子对数量,总能量为750GeV。物理学家希望这个“双光子峰”的诞生是由于生成的一种新基本粒子接下来衰变成了两个光子。

(下)2016年,从LHC收集的数据是之前的4倍多,而双光子峰却不见了。这说明去年所见的异常只是一次统计涨落。(注意,由于加速器和探测器条件的改变,在2016年基于标准模型的预测发生了微小变化。)




摘自果壳网http://www.guokr.com/article/441673/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物理学家们以前所未有的高能探索了自然的性质,他们有了一些非常深刻的发现:没有新东西

这或许是30年前该项目设计之初,唯一一件没人预料到的事情。

这也许就标志着我们白忙活了,所有的理论从规范对称理论,到破缺理论,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粒子)质量的起源,到弦理论,M大统一理论,统统完蛋。没有11维度,没有卡丘变形,没有----, 什么都没有。

上帝啊,你是不是只是为人类安排一场游戏?你只是想搞一个智力竞赛,对于结果你根本不在乎?玩腻了? 好吧,以下是全文:

-------------------------------------------------------------------------------------------------------------------------------------------------------------------

去年12月出现在数据曲线中的那个著名的“双光子峰”已经消失,说明这是一次短暂的统计涨落,而非一个革命性的新基本粒子。实际上,除了长期主导但并不完整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已有的成员,这台机器的对撞至今没有召唤出任何全新粒子。在对撞残骸中,物理学家没有找到能够组成暗物质的粒子,没有希格斯玻色子的兄弟姐妹,没有额外维度存在的迹象,没有轻子夸克——最重要的是,也没有人们苦苦寻找的超对称粒子,这种粒子能够补全公式并满足“自然性”,后者是自然定律应当遵循的一条深层原则。

“令人吃惊的是我们考虑了这些事情30年,却没有做出一项正确的预测让人能看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物理学教授尼马·阿尔卡尼-哈米德(Nima Arkani-Hamed)说。

本月的芝加哥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超环面仪器(ATLAS)和紧凑μ子线圈(CMS)两大实验所做的报告成为了新闻。两项实验的探测器像大教堂一般分别坐落于LHC长达27千米的轨道环的6点和12点方位。这台对撞机在升级到原有能量的两倍并终于全速运行后产生了大量数据,两个团队各自超过3000名成员在过去三个月来一直疯狂地对其进行分析。目前,LHC的光子撞击能量是13万亿电子伏(TeV)——超过单个质子质量的13000倍——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产生大量基本粒子,如果它们存在的话。

目前为止,什么也没有出现。尤其让许多人伤心的是双光子峰的丢失,这是在去年那批捉弄人的13-TeV数据中突然出现的一对额外光子,理论学家们写了大约500篇论文来推测它们的来源。双光子峰在今年的数据中消失的传言在六月开始流出,引发了全领域范围的“双光子宿醉”。

“它本可以单枪匹马地为粒子实验指向一个非常让人兴奋的未来,”马里兰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拉曼·桑德拉姆(Raman Sundrum)说。“它的缺失将我们拉回到出发点。”

新物理的缺失加深了自2012年就产生的危机,当时LHC第一次运行,证实了8-TeV撞击将不会产生任何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那一年发现的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而非它的扩展。)仍旧可能有一个救星粒子在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出现,或许,当数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会在已知粒子身上发现细微的惊喜,间接提供新物理的线索。但理论学家们已经逐渐开始准备接受“噩梦场景”了,那就是LHC根本无法把我们引向一个更加完整的自然理论。

一些理论学家提出,整个领域是时候开始思考零结果的含义了。新粒子的缺失几乎肯定意味着物理定律不像物理学家长久认为的那样自然。“自然性是如此动机充足,”桑德拉姆说,“以至于其实际上的缺失就是一项重大发现。”

物理学家确信标准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理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关键环节的希格斯玻色子有一个看上去极其不自然的质量。在标准模型方程中,希格斯子与许多其他粒子耦合在一起。这种耦合赋予其他粒子以质量,并使他们得以反过来左右希格斯子的质量,就像拔河比赛中的双方对手。有些对手特别强大——与重力有关的假想粒子可能为希格斯子贡献(或减少)一亿亿TeV——然而它的质量最终只有0.125TeV,就好像双方对手在拔河比赛中得到近乎完美的平局。这看起来很荒诞——除非能合理解释为什么参赛两队水平如此接近。

上世纪80年代早期,理论物理学家意识到超对称理论能够做出这种解释。该理论提出,对于每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费米子”——一种使希格斯子增加质量的物质粒子,如电子或夸克——都存在一个超对称的“玻色子”,或载力粒子,从希格斯子身上减掉质量。这样,每个拔河参与者都有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希格斯子也自然地稳定了。理论学家们设计了好几种能满足自然性的替代方案,但是超对称还有更多的论据支撑自己:在这个方案下,三种量子力的强度在高能状态恰好吻合,暗示它们在宇宙之初是统一的。它还提供了一种惰性、稳定的粒子,恰好具有成为暗物质的适当质量。

“那时候我们真觉得已经搞明白了一切,” 加州理工大学粒子物理学家兼CMS成员玛丽亚· 斯皮罗普卢(Maria Spiropulu)说,“如果你问我这一辈的人,我们几乎被教育成超对称就是存在的,哪怕还没有发现。我们是真信过啊。”

因此,当已知粒子的超对称粒子未能出现时——首先是90年代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arge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然后是90年代和2000年早期的兆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还有现在的LHC——人们感到非常意外。随着对撞机在更高能量搜索,已知粒子和它们的假想超对称粒子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因为后者必须质量更大才能躲避探测。最终,超对称理论变得“残破不堪”,粒子和其超对称粒子作用在希格斯子上的质量无法再抵消,超对称理论也无法解决自然性问题。一些专家认为,我们已经过了这个理论的“破产”点。另一些允许特定参数设置得更灵活的专家,也说破产正在发生,因为ATLAS和CMS排除了质量小于1TeV的标量顶夸克——质量为0.137TeV的顶夸克的超对称粒子。这已经在顶夸克和标量顶夸克的希格斯拔河中造成6倍的不平衡。即使大于1TeV的标量顶夸克存在,它对希格斯子的作用也过于强了,不能解决它理应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1TeV是个心理上的极限,”CERN(LHC所属的实验室)的高级研究科学家、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阿尔伯特·德洛克(Albert de Roeck)说。

有人会说已经够了,而其他人觉得还存在漏洞可以抓住。在标准模型的无数超对称扩展中,有更复杂的方案能使重于1TeV的标量顶夸克与其他超对称粒子一起去平衡顶夸克,调节希格斯子的质量。这个理论有太多变种,或者说独立的“模型”,完全判死刑几乎是不可能的。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学家乔·英坎德拉(Joe Incandela)曾在2012年代表CMS合作方宣布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他说,“如果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不依赖模型地声明你看到了一些东西。如果什么也没看到,这就有点复杂了。”

粒子可能隐藏在各种边缘角落。比方说,如果标量顶夸克和最轻的超中微子(超对称理论中的暗物质候选者)恰巧具有几乎相同的质量,它们可能至今还隐藏着。这是因为当撞击产生一个标量顶夸克并衰变出一个超中微子时,只有很少的能量会以运动的形式释放。“当标量顶夸克衰变时,出现的一个暗物质粒子基本就坐那儿不动,”ATLAS成员、纽约大学的凯尔·克莱默(Kyle Cranmer)解释说。“你看不到它。所以在那些地方很难找。”在那种情况下,质量小至0.6TeV的标量顶夸克仍有可能隐藏在数据中。

实验学家在未来会努力排除这些漏洞,或挖掘隐藏粒子。同时,那些准备好继续出发的理论学家会努力面对没有自然界提供路标的事实。“情况很混乱也很不确定,” 阿尔卡尼-哈米德说。

许多粒子理论学家现在承认一个长期隐现的可能性: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就是不自然的——它的低值由一次偶然而精细的宇宙拔河中的抵消所产生——而我们之所以观测到如此奇怪的性质,是因为若非如此我们就不会存在。在这一情景中,有许多许多宇宙存在,每一个都由各种效果的不同偶然组合形成。在所有这些宇宙中,只有碰巧具有轻希格斯玻色子的那些才能允许原子形成从而孕育生命。但由于看起来无法验证,这种人择观点普遍不受欢迎。

过去两年来,一些理论物理学家开始为希格斯子质量设计全新的自然解释,以期避免人择推理的宿命论,又不必依赖LHC中出现新粒子。最近,当CERN的实验学家们为了寻找新粒子而忙于啃数据之时,他们的理论学同事们举办了一个研讨会,讨论诸如“松弛轴子假说”(relaxion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希格斯子的质量不是由对称形成的,而是被宇宙诞生动态地塑造——的新思路以及可能的验证方法。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纳撒尼尔·克雷格(Nathaniel Craig)在研究一种称为“中性自然性”(neutral naturalness)的理论,他在从CERN会场打来的电话中说道,“既然大家都度过了双光子宿醉,我们该回归到那些旨在解决LHC新物理缺失的问题上来。”

阿尔卡尼-哈米德和几位同事最近提出了另一项名为“N自然性”(Nnaturalness)的新理论,他说,“许多理论学家,包括我在内,都感到我们处在一个完全特殊的时期,摆在桌上的问题不是下一个粒子的细节,而是真正的大型结构性问题。我们非常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即使我们有生之年可能不会出现重大而确凿的进展。”

当理论学家回到他们的黑板上,CMS和ATLAS的6000名实验学家正在为他们向未知领域的探索而欢欣鼓舞。“什么叫噩梦?”斯皮罗普卢在提到理论学家对“噩梦场景”的恐慌时说。“我们在探索自然。也许我们没有时间考虑那样的噩梦,因为我们正在接收海量的数据,而且非常兴奋。”

新物理仍有希望出现。但是在斯皮罗普卢看来,没有发现也是一种发现——尤其当它意味着一项重要理论的死亡。“实验物理学家们没有宗教,”她说。

一些理论学家也同意。失望的说法是“疯狂的”,阿尔卡尼-哈米德说。“这就是自然!我们在学习答案!这6000个人正忙得四脚朝天,而你像个小孩一样没得到想要的棒棒糖就撅个嘴?”


下图:

(上)消失的峰:大型强子对撞机将光子以高能撞击,碎片被CMS和ATLAS两个主要探测器捕捉。2015年12月,两台探测器都在13-TeV撞击中检测到少量多于标准模型的光子对数量,总能量为750GeV。物理学家希望这个“双光子峰”的诞生是由于生成的一种新基本粒子接下来衰变成了两个光子。

(下)2016年,从LHC收集的数据是之前的4倍多,而双光子峰却不见了。这说明去年所见的异常只是一次统计涨落。(注意,由于加速器和探测器条件的改变,在2016年基于标准模型的预测发生了微小变化。)


我想可能真的我们的理论有点问题。

比如夸克理论,为啥这些质子就这么稳定?他们亿年的囚禁啊,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抛彩球玩也不腻的?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那些个质子可是从宇宙形成之初开始到现在就一直是这样子的,它们没变过。他们还是宇宙奇点时的模样。

比如规范超对称理论,为啥要把时间也对称成负的?

比如希格斯玻色子,凭啥找不到质量的来源就凭空造出这么个理论赋予了世界质量的源头?

然后弦理论其实只是数学模型而已,为啥一下子就把维度升到28维,11维?你连4维都没找到了好不?

理论了半天说只占宇宙的5%,还有95%说不知道?反正作为一个销售如果和老板说95%的客户都不知道,那一定是炒鱿鱼的。

好吧,焦头烂额的科学家们最值得敬佩的就是敢于承认错误!不象民科,他们永远是宇宙第一理论家。
larry0211 发表于 2016-8-20 20:22
我想可能真的我们的理论有点问题。

比如夸克理论,为啥这些质子就这么稳定?他们亿年的囚禁啊,就这么心 ...
理论来源于实践,我们缺乏强大的探测设备,那就只好通过少量数据推测、猜测了
larry0211 发表于 2016-8-20 20:22
我想可能真的我们的理论有点问题。

比如夸克理论,为啥这些质子就这么稳定?他们亿年的囚禁啊,就这么心 ...
没一句说对的   你脑子里的物理全是浆糊吗
两袖清风的万历 发表于 2016-8-21 01:46
没一句说对的   你脑子里的物理全是浆糊吗
那你来说说吧,静候赐教。
智子到了??
  zhguo 中国不是准备造更高能量的对撞机吗?
缘木求鱼
larry0211 发表于 2016-8-20 20:22
我想可能真的我们的理论有点问题。

比如夸克理论,为啥这些质子就这么稳定?他们亿年的囚禁啊,就这么心 ...
未来15年  多少会有些交代吧  毕竟目前大批的设备砸下去了
现在一无所获不代表永远一无所获。
中国的新一代环形加速器CEPC-SPPC或许能有新的发现。
目前所谓的物理学家基本都是神棍,一点哲学素养也没有。
swz2011 发表于 2016-8-22 09:47
现在一无所获不代表永远一无所获。
中国的新一代环形加速器CEPC-SPPC或许能有新的发现。
@bjnr

也许真是这样。因为世界工业的格局有一个明显的中国效应。但在科技界到目前几乎没有。在中国强力转型以后,大概也就是15年以后,估计有一个明显的中国效应式的科技突破。

本文章确实有点丧气,不过似乎科学界还在坚持着,也是应该的。毕竟现在的科学不是光靠直觉感受的,数学理论的计算很重要。所以推翻了理论,就变得没有基础了。

不过目前的理论至少对纠缠态是无法解释的,所以肯定不完整,只是没有更好的方案罢了。
282513536 发表于 2016-8-22 12:19
目前所谓的物理学家基本都是神棍,一点哲学素养也没有。
神棍?哲学素养?

你是想说什么哲学呢?我倒是蛮有兴趣。

larry0211 发表于 2016-8-22 12:30
神棍?哲学素养?

你是想说什么哲学呢?我倒是蛮有兴趣。


玻尔那样的哲学素养

《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基本上涵盖了玻尔一生所撰的哲学论文,其大多数都是根据在各种场合下发表的演讲修订而成。这些文章从立意到属稿到修改到最后问世,都有一些有趣的过程和转折。 玻尔哲学的中心思想就是“互补性”这一概念。后人把这种思想称为“互补原理”,但是玻尔本人很少用“原理”一词,他总是更谦虚地使用“互补性”和“互补关系”等说法。
玻尔认识到他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只是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的混合。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描述微观尺度的量子过程的基本力学。为此,玻尔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即宏观与微观理论,以及不同领域相似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互补原理指出经典理论是量子理论的极限近似,而且按照互补原理指出的方向,可以由旧理论推导出新理论。这在后来量子力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玻尔的学生海森堡在互补原理的指导下,寻求与经典力学相对应的量子力学的各种具体对应关系和对应量,由此建立了矩阵力学。互补理论在狄拉克、薛定谔发展波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larry0211 发表于 2016-8-22 12:30
神棍?哲学素养?

你是想说什么哲学呢?我倒是蛮有兴趣。


玻尔那样的哲学素养

《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基本上涵盖了玻尔一生所撰的哲学论文,其大多数都是根据在各种场合下发表的演讲修订而成。这些文章从立意到属稿到修改到最后问世,都有一些有趣的过程和转折。 玻尔哲学的中心思想就是“互补性”这一概念。后人把这种思想称为“互补原理”,但是玻尔本人很少用“原理”一词,他总是更谦虚地使用“互补性”和“互补关系”等说法。
玻尔认识到他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只是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的混合。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描述微观尺度的量子过程的基本力学。为此,玻尔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即宏观与微观理论,以及不同领域相似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互补原理指出经典理论是量子理论的极限近似,而且按照互补原理指出的方向,可以由旧理论推导出新理论。这在后来量子力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玻尔的学生海森堡在互补原理的指导下,寻求与经典力学相对应的量子力学的各种具体对应关系和对应量,由此建立了矩阵力学。互补理论在狄拉克、薛定谔发展波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282513536 发表于 2016-8-22 12:45
玻尔那样的哲学素养

《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基本上涵盖了玻尔一生所撰的哲学论文,其大多数都是根 ...
波尔吗?

他是哲学家还真不清楚。波尔应该是和爱因斯坦佯谬对抗的那位是吧。非常可爱的人,特别喜欢他,他应该算是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了。

我觉得他的哲学应该有他的历史背景的。包括普朗克、海森堡、狄拉克、薛定谔、泡利等等,他们提出的量子力学和当时经典的,能被直觉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是很不一样的。甚至爱因斯坦也不赞成。所以他们的理论会比较谨慎,也会很开明,有一种open的心态。

而现在量子力学已经成为一种基础,变得不可动摇了,说到底也骗了好多钱,养了好多人了。否认意味着几十年白干,甚至丢饭碗的事情了。于是就会变得保守,变得守旧。当初提出的数学模型是先进的,但现在死守着这些数学理论其实是象牙塔中钻牛角尖的。这些也是和现代的时代背景有关。
难道物理学真的被锁死了?
失败是成功它妈。。
智子已经发挥作用了,怎么办??????????
物理学走到绝路了,突破的方法是转向物理哲学,用哲学指导物理学
282513536 发表于 2016-8-22 19:03
物理学走到绝路了,突破的方法是转向物理哲学,用哲学指导物理学
有点道理。

万物同源的,所以研究生命、研究人脑、研究社会历史,都会帮助我们理解宇宙。
larry0211 发表于 2016-8-22 12:28
@bjnr

也许真是这样。因为世界工业的格局有一个明显的中国效应。但在科技界到目前几乎没有。在中国强 ...
我一直都坚信着15-20年后中国的科技的疯狂收获

与此同时  新经济状态已经基本完成

社会文明程度和秩序有了新的进步

全世界对中国的接受程度大大增加


当然前提,没被**灭了
282513536 发表于 2016-8-22 12:19
目前所谓的物理学家基本都是神棍,一点哲学素养也没有。
此话怎讲?
bjnr 发表于 2016-8-25 00:57
我一直都坚信着15-20年后中国的科技的疯狂收获

与此同时  新经济状态已经基本完成
你回复了我这么多啊。

我感觉总会改善的。我想不懂经济,不懂科学,不懂思想,只懂政治的领导不会长久的。总能回归正道的。目前有点惨,当然全球都不是很好。
我想可能真的我们的理论有点问题。

比如夸克理论,为啥这些质子就这么稳定?他们亿年的囚禁啊,就这么心 ...
不能依赖光,光可能迷惑我们,锁死我们
franklin2016 发表于 2016-8-25 07:07
不能依赖光,光可能迷惑我们,锁死我们
光就是所谓的智子。光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极限。我们无法突破光的限制老死在光速以内了。

我认为这世界是以光速为分界线,光速一下是物质世界,光速以上是精神世界(姑且这样叫,或者叫高维度世界,因为光速以上是没有质量的,而超过光速时间也没有了,当然空间也坍塌了。是三无产品)。正是由于我们目前所有的检测和认知手段都到光速结束了,所以我们科技就被锁死了。

怎么突破光呢?这才是问题。
larry0211 发表于 2016-8-25 01:39
你回复了我这么多啊。

我感觉总会改善的。我想不懂经济,不懂科学,不懂思想,只懂政治的领导不会长久 ...
全球都在经济转型中  然而相当一批要死在转型过程里

这次g20就是一些黑箱会议
larry0211 发表于 2016-8-25 10:12
光就是所谓的智子。光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极限。我们无法突破光的限制老死在光速以内了。

我认为这世界 ...
换个维度光就没这么神奇了
迷失在所谓的最前沿阵地中,应该回过头来重新研究最基础的东西
维德呢,环日加速器弄起来
三天九 发表于 2016-8-25 19:32
迷失在所谓的最前沿阵地中,应该回过头来重新研究最基础的东西
我觉得也许是适得其反,我们迷失在自己创建的数学迷宫里了。

这么说吧,以前的科学靠常识的认知加以数学的计算就能认知了。而现在的前沿科学似乎非常依赖数学了,甚至靠着数学来指引大家的认知。

这是进步,但也是故步自封。数学终究是数学,只是一座象牙塔。

我觉得世界是同源的,也许研究最基础的东西就能映射出最前沿的理论。

-----------------------------------------------------------

实际上现代理论有一个很基本的问题真的很迷惑。就是我在2楼说的。为什么质子这么稳定????????

其实宇宙已经140亿年了,质子在大爆炸后的几秒钟(好像是0.000几秒)后形成的。虽然万物都会有生成和消亡,生命是这样,太阳也是这样,但质子不是。质子从它形成至今就一直非常非常的稳定!!它们还要稳定到宇宙圆寂了还稳定着!!!!

记住!你我身上的质子,所有的质子都是140亿岁了!!

我们说质子是由夸克组成的,它们从来不出来,就是所谓的百亿年的囚禁。三个夸克在质子里抛彩球玩,很稳定,几百亿年,全宇宙这么多的质子,它们都妥妥的在里面抛彩球,不闷的?能量哪里来的?不累吗?没有熵增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