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陆战中清军的武器装备-->唯物转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4:06
甲午陆战中清军的武器装备


       战争中,清军连连败北,几乎末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李鸿章,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 之于武器装备的落后,李鸿章意在掩饰其麾下淮军的腐败和自己指挥上的失误。


              清军装备的近代化始于淮军。1862年李鸿章率淮军抵达上海,在与西方军队 以及洋枪队(常胜军) 共同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他开始认识到用洋枪洋炮来改进部 队装 备的重要性,首先在部队中组建洋枪队,次年又组建了洋炮队,逐渐 淘汰了旧 式武器。


      此后,随著洋务运动的发展,不仅淮军、湘军、练军以及部分绿营兵和八 旗兵,均装备了从欧洲进口或中国军事企 业仿制的近代枪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清军的装备基本上能够随 著西方武器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特别是淮军,其更新速度 之快和近 代化程度之高,在清军各部队中是首屈一指的。


        

         18 70年以后,西方先进的 后膛枪炮开始 输入我国,导致淮军装备的又一次更新。英国的马梯 尼、士乃德、法国的哈乞开司、 德国的老毛瑟、美国的林明敦和黎 意等枪种,均进入淮军部队。



       到甲午战争前夕,部分部队还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后膛连发枪,主要枪 种有奥地利的 曼利夏、德国的新毛瑟和中国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 枪等。如赵怀业部即"皆系一色 快枪"。在平壤战役中,据日方记载在平壤战役中被日军缴获的清军连发枪


      在炮兵装备上,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 克虏伯式后膛 炮。

          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 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 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 自1886年起。广东又陆续拨解北洋钢炮100多门, 这期间北洋自购者尚不在内。   


       另外,到甲午 战争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门,大部分用 来装备了淮军。淮军火炮中, 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鲁森式钢炮 还是西方80年代末才发明的快炮(速射炮)。由 此可见,淮军的装备 无论是质与量,都是堪称一流的。

   


      中国部队除3万多淮军外,其 他部队的武器装 备均不堪与日军一战。战争爆发以后,陈国内军工企 业加紧生产外,沿海各省督抚还大 量购买外国枪炮,调拨前线。因此,参战部队开 上前线后,其装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关于清政府购买武器的情况,从有关资料来看,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湖广总督张之 洞于1894年奏报,委托驻德国公使许景澄购德国新式 小口径五连珠快枪3000枝,子 弹300万颗;从信义洋行购十响连珠毛 瑟枪1250枝,子弹150万颗;平响毛瑟枪5000枝, 子弹250万颗;格 鲁森快炮12尊,炮弹1200颗。
       从瑞记洋行购克虏伯七生半车炮六尊,炮弹1200颗。奥地利三生七快炮12尊,炮弹12000颗。


      两江总督刘坤一至1894年9月, 已购马梯尼枪14000枝,毛瑟马枪1000枝,子弹280 万颗。10月,又准备再购比利时 快枪10000枝,每枪配子弹500颗。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购买的武器更多,截止 1894年9月,他已先 后委托驻英公使龚照瑷购哈乞开斯快枪7000枝,驻德公使许景澄 购 毛瑟枪12000枝,连珠快炮8尊,小口径毛瑟五音快枪四批共10000枝 ,子弹1000万 颗。

10月,奏报已"先后订购西洋各项快炮五十六尊、各项快枪二万八干三百二十余 枝,大小各项枪炮子弹一千五百二十 余万颗"。

12月,又奏报委托许景澄代购毛瑟枪 10000枝,子弹412万 颗,大小口径快枪300枝,子弹10万颗;委托杨儒(驻美公使)代 购哈 乞开斯六响枪3000枝,子弹200万颗;委托龚照瑷代购马梯尼枪10000 枝,小快 炮若干门。

以上均是大批量购买的,还有一些数目较少的 ,如吴大澄曾先购"战炮十 尊,精枪数百杆",后又购奥地利小口径 枪8000枝,子弹100万颗。福建省购买德国 毛瑟枪5000枝,子弹500 万颗。

      以上所列举的数字,容或有重复之处,也有的武器虽已定购,至战争 结束时尚未运 到,但相当一批枪炮在战争中装备了前线部队则是无 容置疑的。

如北洋所购之枪, 就大批陆续运到。1894年9月,由上海 运往天津毛瑟枪1200枝。
     光绪二十一年初,李 鸿章称,"许景澄购来 毛瑟枪一万零八枝,业经全数分拨各军应用"。南洋所购马梯 尼 10400枝,马枪1000枝,议定南北各半,解赴北方前线马梯尼5700枝 ;留于南洋者, 拨给李占椿、万本华、杨文彪、朱洪章等部各1000 枝,这些部队也都是要开赴北方 作战的。

       此外,沿海各省库存枪炮 也大批解赴前线。南洋大臣刘坤一截止1894年10月, 就前后协济各 省后膛洋枪14000枝。广东于1894年8月解到北洋新旧毛瑟枪各2000枝 。 到11月,两广总督李瀚章奏,已先后调拨各地洋枪16000枝,以后 又续拨马枪、步枪 2600枝,子弹360万颗。年底,还拨给吴大澄部钢 炮30尊。这些武器无疑对改善部队 装备起了重大作用。


关于清军的装备,还有几点应作具体分析:其一,某些将领对所部装备不足 的奏报,往往夸大其词。如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屡次 奏称部队装备不足,请造拾枪 应用。事实上,他出省作战时共带马 步军3000人,携带快枪3800余枝,人手一枪尚 有余。


1894年10月, 署理黑龙江将军增祺又拨给他步毛瑟枪5000枝,马毛瑟500枝, 哈乞 开斯枪200枝,来福枪300枝,共6000枝。到战争结束时,黑龙江共拨
出格鲁森 快炮、过山钢炮、开花铜炮各4尊,嘎尔萨炮2尊,龙炮1尊 ,子母炮7尊,常胜炮150尊, 单响毛瑟枪5000枝,10响毛瑟2050枝 ,哈乞开斯991枝,马毛瑟1933枝,来福枪300枝, 太来枪660枝,后 膛马枪250枝,抬枪80枝。其中有少数拨给了其他部队,有些武器 也 比较落后,但大部分是进口枪械。

依克唐阿所部后扩充至万余人,这 么多枪炮, 怎么能说装备不足?依克唐阿的奏报,无非是为了掩饰 其作战不力,另外也与其部 队在战场上大量遗弃和损坏武器有关。



其二,山东陆军确 实装备 比较差,但沿海战略要地如烟台、威海海口各炮台所装备的火炮却是 比较先 进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烟台有各种口径的火炮27尊,均是后膛钢炮,其中22尊是 快炮。威海卫由于是水师提督衙门的驻地, 各炮台配备的火炮不仅数量多,质量也 均属上乘。据统计,该地25 座炮台,共配备进口的各种口径的平射炮、地陷炮、行 营炮、曲射 炮达167尊。

         如果说威海卫之战失败的原因是装备落后,恐怕 无论如何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与淮军相 比,有的部队的装备还是相当精良。 如直隶练军一律装备洋枪洋炮 ,到90年代前后,还装备了新式毛瑟枪和克虏伯炮。 即使一些内地 省份如江西、贵州、云南的练军,也都在70-80年代,装备了近代枪 炮。



        反观日军方面,当时其陆军使用的主要是国产的青铜炮和村田式单发枪(只有少量部 队装备了村田式连发枪),性能上远不如中国进口的 西方新式连发枪和后膛钢炮,其 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日军装备也有其长处,即型号统一,火炮轻捷,易移动,射速快。


         清军的装备与日军相比占优势,为何却在战场上连连败北呢? 清军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队腐败,缺乏训练,遇敌辄溃。
        清军 自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之后,多数部队皆再未 经战事(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只 是少数部队参战),承平日久,已没有什 么战斗力可言。淮军是参战清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是前期作战的 主 力,但除聂士成、徐邦道等少量部队外,其他各部均无像样的战绩可 言。其他各省部队的腐败程 度,与淮 军相比往往有过之而不及。


        山西大同镇调往东北的部队,军装之外,腰 间皆斜插烟枪一枝。东北 "三省练军大半旗兵之居 城市者,平居烟酒行赌,沉溺忘返"。平壤战役为例,是役参战部队 多数是 清军精锐,每门炮自带炮弹50颗,每枝枪自带子弹150发,以 后又由国内运去炮弹2400颗, 格林炮子50000颗,子弹50万发,火力 不能说不强。但炮兵"炮准甚疏",步兵射击的 命中率也极低,每人 发射子弹达三四百发,可是全战役仅击毙日军180人。在以后的 战争 中,清军几乎每战皆滥放枪炮,动辄就是每枪发射子弹数百发。而日 军方面,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其派往海外的士兵每人平均只使用子弹8发!



(二)由于清军战斗力低下,清政府不得不大量招募新兵,扩充部队,希图以数量上 的优势取胜,这样就产生了两个严重的后果:
其一,
由于扩充部队太多,加之后勤 保障体制落后,导致武器供应跟不上 ,据 日本参谋本部掌握的 情况,当时中国动员的部队中,只有3/5的士兵装备了近代武 器,余者只扛著大刀长矛。


二,新募士兵的素质和战斗技术比老兵更差。 由于战况紧急, 新募部队往往并不操练即开赴前线。如旅顺口守兵 12000余人,其中9000余人为新军


(三)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湘淮集团兴起,形成督抚专政的局 面,各省参战 部队的枪炮品种、型号极不一致,即 使一军之中也往往互相参差。前述各省所购之 武器,分别来自德、英、法、美、英、比等国,据说进口枪炮的型号可达三四十种: 国 产武器也由于军工企业分别隶属不同的集团,存在著种种差别。

           各种 枪械的口径 不一,"弹药参差,不能互相济用",给战争中的弹药补充 和火器配备造成极大的困难。更何况清军根本没有适应近代战争的后勤保障机构,这就在战场上 造成 极大的混乱。前线部队或有枪无弹,或弹不对枪。这与日军统一使用国产定 型枪炮,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清军使用的枪炮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官兵对武 器的不善保管, 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国产武器中,江南制造局 产的"林明敦中针兵枪多有走火 之弊,故各营末肯领用"。金陵机器局生 产的大炮,竟多次发生炸膛事故。

进口武器固然性能较国产者优越,但内于经办人员的营私舞弊和外国商人的有意欺蒙,如总 兵徐邦迟受命募军 ,所领1200枝进口的毛瑟枪就都是"实不能用的旧货"。

清军使用的炮 弹、子弹,大部分中国能自行生产,但由于设备和技 术上的问题,加之管理人员偷 工减料,也存在著严重的质量问题。
进口弹药要好一 些,但也并非没有问题, 每箱上层尚佳,用至下层,往往有不合 。前线部队由于使用劣质弹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东北 部队所领 子弹,半多不响,,毅军"探马与倭 战,连 发四枪,不响,被倭击毙"。旅顺口之役清军海岸诸 炮台发射敌之大口径炮弹,其弹中大半填装以大豆或土 砂故也。
平壤 守 军的"克虏伯优质大炮竞锈得大部分连炮栓都拉不开"。北京的炮 兵在连绵阴雨之中, "把一批大炮放在街上,让它陷在泥辙里没人管 "。刘坤一驻扎山海关时,"自天津运 往山海关机器炮四十尊,有弹 十万枚,由火车运送到关,堆积沙土中,阅效十日, 无人收管。经 德国某教习前往查看,谓子药全行潮湿,不堪应用。强使试验,只能 及三十码远近,较之原制炮力不及二十分之一"。此类情况,几乎各 军各处尽皆有之, 言之令人痛心。



(五)清军缺乏合格的指挥官,指挥军队之权仍操诸行伍出身的旧军官 之手。
这些人 固然勇怯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囿于国内战争的老经验,因循守旧,不懂 新的军事科学。

在进攻时,他们仍沿用冷兵器时代集团冲锋的方 法,一拥 而上,且往往"从一千公尺以外的远距离开始射击"。日军则以密集火 力在 近距离猛烈射击,给予清军以重大杀伤。
在防守时,他们只注 意正面防御,忽视侧 翼,即使正面也无纵深兵力和火力配备。日军 只要从侧翼出击,即可迫使清军全线 崩溃。
在火炮的使用方面, 一 是参战各部不相统属,火炮配属于各部队,不能集中使用。日军 则不论火炮多寡, 一律集中使用以加强火力。二是不懂步炮协同作 战的原理,炮兵阵地总是选择在"第 一线步兵阵地内或其间隙。因此 ,火炮成为显著的目标,在战斗的初期阶段,屡次 被日本炮兵破坏 。

清军中如聂土成即多次指出:"前次失利,皆由我炮未聚一处,各营顾 已失机。倭炮不 拘多寡,用则一处齐发"。可是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前敌将领仍是我行素。
1894年 12月19日瓦缸寨之战,宋庆部曾奋 勇作战,炮兵的表现也是出色的,但由于使用不 当,被日军快炮"照 准丛击",所带火炮5尊被击毁4尊,丧失了作战能力。第三次反 攻海 城之役,依克唐阿部重蹈覆辙,被击坏火炮5尊。


(六)清军的腐败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连连溃败,而且还表现在每一次溃 退,均"尽弃军 实走,器械尽失"。


           这不仅削弱自己装备的总体实力 ,而且反过来大大加强了日军的 装备。据有关资料记载,平壤战役,清军丢弃大炮48尊,步枪10000余枝;鸭绿江防 之战,丢失大炮78 尊,枪4400枚;大连湾、旅顺口失陷,日军缴获大炮270多尊,枪 600枝。以上数处清军遗弃的炮弹达数百万发,子弹达4000万发以上 。另据日方统计, 日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凤凰城、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等地,一共缴获大炮 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17 余万发,子弹7745.8万发。其后,在牛庄、营口、 威海卫、澎湖等 地清军遗弃的火炮亦达数百门,枪枝、弹药更是不计其数。而在甲 午战争全过程中,日军仅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两 相比较,怎不 令人触目惊心!



          日军将缴获的武器(特别是大炮)投入战斗,大大加强了火力。如旅顺口之战,日军 以所得卫汝贵部快炮"登山俯击"清军炮台。威海卫之 战,日军攻占沿岸炮台之后, 即掉转炮口轰击港内的北洋舰队,更 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田庄 台之战,是役,"我海
盖间历战所失行营大小炮无虑百尊,尽为倭人攻具,列辽河南 岸, 数倍我炮"。在日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下,清军势不能支,乃"大溃西奔 "。可见, 武器装备此消彼长的变化,对战争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装备在总体上是占优势的 。以后随著战争的进行,日 军缴获了清军大量武 器,使双方的装备发生了逆转,清军不断削弱,日军逐渐加强, 终 于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最后失败。




清军遗弃的大炮

清军在平壤遗弃的格林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0:46:49编辑过]
甲午陆战中清军的武器装备


       战争中,清军连连败北,几乎末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李鸿章,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 之于武器装备的落后,李鸿章意在掩饰其麾下淮军的腐败和自己指挥上的失误。


              清军装备的近代化始于淮军。1862年李鸿章率淮军抵达上海,在与西方军队 以及洋枪队(常胜军) 共同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他开始认识到用洋枪洋炮来改进部 队装 备的重要性,首先在部队中组建洋枪队,次年又组建了洋炮队,逐渐 淘汰了旧 式武器。


      此后,随著洋务运动的发展,不仅淮军、湘军、练军以及部分绿营兵和八 旗兵,均装备了从欧洲进口或中国军事企 业仿制的近代枪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清军的装备基本上能够随 著西方武器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特别是淮军,其更新速度 之快和近 代化程度之高,在清军各部队中是首屈一指的。


        

         18 70年以后,西方先进的 后膛枪炮开始 输入我国,导致淮军装备的又一次更新。英国的马梯 尼、士乃德、法国的哈乞开司、 德国的老毛瑟、美国的林明敦和黎 意等枪种,均进入淮军部队。



       到甲午战争前夕,部分部队还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后膛连发枪,主要枪 种有奥地利的 曼利夏、德国的新毛瑟和中国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 枪等。如赵怀业部即"皆系一色 快枪"。在平壤战役中,据日方记载在平壤战役中被日军缴获的清军连发枪


      在炮兵装备上,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 克虏伯式后膛 炮。

          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 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 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 自1886年起。广东又陆续拨解北洋钢炮100多门, 这期间北洋自购者尚不在内。   


       另外,到甲午 战争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门,大部分用 来装备了淮军。淮军火炮中, 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鲁森式钢炮 还是西方80年代末才发明的快炮(速射炮)。由 此可见,淮军的装备 无论是质与量,都是堪称一流的。

   


      中国部队除3万多淮军外,其 他部队的武器装 备均不堪与日军一战。战争爆发以后,陈国内军工企 业加紧生产外,沿海各省督抚还大 量购买外国枪炮,调拨前线。因此,参战部队开 上前线后,其装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关于清政府购买武器的情况,从有关资料来看,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湖广总督张之 洞于1894年奏报,委托驻德国公使许景澄购德国新式 小口径五连珠快枪3000枝,子 弹300万颗;从信义洋行购十响连珠毛 瑟枪1250枝,子弹150万颗;平响毛瑟枪5000枝, 子弹250万颗;格 鲁森快炮12尊,炮弹1200颗。
       从瑞记洋行购克虏伯七生半车炮六尊,炮弹1200颗。奥地利三生七快炮12尊,炮弹12000颗。


      两江总督刘坤一至1894年9月, 已购马梯尼枪14000枝,毛瑟马枪1000枝,子弹280 万颗。10月,又准备再购比利时 快枪10000枝,每枪配子弹500颗。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购买的武器更多,截止 1894年9月,他已先 后委托驻英公使龚照瑷购哈乞开斯快枪7000枝,驻德公使许景澄 购 毛瑟枪12000枝,连珠快炮8尊,小口径毛瑟五音快枪四批共10000枝 ,子弹1000万 颗。

10月,奏报已"先后订购西洋各项快炮五十六尊、各项快枪二万八干三百二十余 枝,大小各项枪炮子弹一千五百二十 余万颗"。

12月,又奏报委托许景澄代购毛瑟枪 10000枝,子弹412万 颗,大小口径快枪300枝,子弹10万颗;委托杨儒(驻美公使)代 购哈 乞开斯六响枪3000枝,子弹200万颗;委托龚照瑷代购马梯尼枪10000 枝,小快 炮若干门。

以上均是大批量购买的,还有一些数目较少的 ,如吴大澄曾先购"战炮十 尊,精枪数百杆",后又购奥地利小口径 枪8000枝,子弹100万颗。福建省购买德国 毛瑟枪5000枝,子弹500 万颗。

      以上所列举的数字,容或有重复之处,也有的武器虽已定购,至战争 结束时尚未运 到,但相当一批枪炮在战争中装备了前线部队则是无 容置疑的。

如北洋所购之枪, 就大批陆续运到。1894年9月,由上海 运往天津毛瑟枪1200枝。
     光绪二十一年初,李 鸿章称,"许景澄购来 毛瑟枪一万零八枝,业经全数分拨各军应用"。南洋所购马梯 尼 10400枝,马枪1000枝,议定南北各半,解赴北方前线马梯尼5700枝 ;留于南洋者, 拨给李占椿、万本华、杨文彪、朱洪章等部各1000 枝,这些部队也都是要开赴北方 作战的。

       此外,沿海各省库存枪炮 也大批解赴前线。南洋大臣刘坤一截止1894年10月, 就前后协济各 省后膛洋枪14000枝。广东于1894年8月解到北洋新旧毛瑟枪各2000枝 。 到11月,两广总督李瀚章奏,已先后调拨各地洋枪16000枝,以后 又续拨马枪、步枪 2600枝,子弹360万颗。年底,还拨给吴大澄部钢 炮30尊。这些武器无疑对改善部队 装备起了重大作用。


关于清军的装备,还有几点应作具体分析:其一,某些将领对所部装备不足 的奏报,往往夸大其词。如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屡次 奏称部队装备不足,请造拾枪 应用。事实上,他出省作战时共带马 步军3000人,携带快枪3800余枝,人手一枪尚 有余。


1894年10月, 署理黑龙江将军增祺又拨给他步毛瑟枪5000枝,马毛瑟500枝, 哈乞 开斯枪200枝,来福枪300枝,共6000枝。到战争结束时,黑龙江共拨
出格鲁森 快炮、过山钢炮、开花铜炮各4尊,嘎尔萨炮2尊,龙炮1尊 ,子母炮7尊,常胜炮150尊, 单响毛瑟枪5000枝,10响毛瑟2050枝 ,哈乞开斯991枝,马毛瑟1933枝,来福枪300枝, 太来枪660枝,后 膛马枪250枝,抬枪80枝。其中有少数拨给了其他部队,有些武器 也 比较落后,但大部分是进口枪械。

依克唐阿所部后扩充至万余人,这 么多枪炮, 怎么能说装备不足?依克唐阿的奏报,无非是为了掩饰 其作战不力,另外也与其部 队在战场上大量遗弃和损坏武器有关。



其二,山东陆军确 实装备 比较差,但沿海战略要地如烟台、威海海口各炮台所装备的火炮却是 比较先 进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烟台有各种口径的火炮27尊,均是后膛钢炮,其中22尊是 快炮。威海卫由于是水师提督衙门的驻地, 各炮台配备的火炮不仅数量多,质量也 均属上乘。据统计,该地25 座炮台,共配备进口的各种口径的平射炮、地陷炮、行 营炮、曲射 炮达167尊。

         如果说威海卫之战失败的原因是装备落后,恐怕 无论如何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与淮军相 比,有的部队的装备还是相当精良。 如直隶练军一律装备洋枪洋炮 ,到90年代前后,还装备了新式毛瑟枪和克虏伯炮。 即使一些内地 省份如江西、贵州、云南的练军,也都在70-80年代,装备了近代枪 炮。



        反观日军方面,当时其陆军使用的主要是国产的青铜炮和村田式单发枪(只有少量部 队装备了村田式连发枪),性能上远不如中国进口的 西方新式连发枪和后膛钢炮,其 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日军装备也有其长处,即型号统一,火炮轻捷,易移动,射速快。


         清军的装备与日军相比占优势,为何却在战场上连连败北呢? 清军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队腐败,缺乏训练,遇敌辄溃。
        清军 自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之后,多数部队皆再未 经战事(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只 是少数部队参战),承平日久,已没有什 么战斗力可言。淮军是参战清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是前期作战的 主 力,但除聂士成、徐邦道等少量部队外,其他各部均无像样的战绩可 言。其他各省部队的腐败程 度,与淮 军相比往往有过之而不及。


        山西大同镇调往东北的部队,军装之外,腰 间皆斜插烟枪一枝。东北 "三省练军大半旗兵之居 城市者,平居烟酒行赌,沉溺忘返"。平壤战役为例,是役参战部队 多数是 清军精锐,每门炮自带炮弹50颗,每枝枪自带子弹150发,以 后又由国内运去炮弹2400颗, 格林炮子50000颗,子弹50万发,火力 不能说不强。但炮兵"炮准甚疏",步兵射击的 命中率也极低,每人 发射子弹达三四百发,可是全战役仅击毙日军180人。在以后的 战争 中,清军几乎每战皆滥放枪炮,动辄就是每枪发射子弹数百发。而日 军方面,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其派往海外的士兵每人平均只使用子弹8发!



(二)由于清军战斗力低下,清政府不得不大量招募新兵,扩充部队,希图以数量上 的优势取胜,这样就产生了两个严重的后果:
其一,
由于扩充部队太多,加之后勤 保障体制落后,导致武器供应跟不上 ,据 日本参谋本部掌握的 情况,当时中国动员的部队中,只有3/5的士兵装备了近代武 器,余者只扛著大刀长矛。


二,新募士兵的素质和战斗技术比老兵更差。 由于战况紧急, 新募部队往往并不操练即开赴前线。如旅顺口守兵 12000余人,其中9000余人为新军


(三)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湘淮集团兴起,形成督抚专政的局 面,各省参战 部队的枪炮品种、型号极不一致,即 使一军之中也往往互相参差。前述各省所购之 武器,分别来自德、英、法、美、英、比等国,据说进口枪炮的型号可达三四十种: 国 产武器也由于军工企业分别隶属不同的集团,存在著种种差别。

           各种 枪械的口径 不一,"弹药参差,不能互相济用",给战争中的弹药补充 和火器配备造成极大的困难。更何况清军根本没有适应近代战争的后勤保障机构,这就在战场上 造成 极大的混乱。前线部队或有枪无弹,或弹不对枪。这与日军统一使用国产定 型枪炮,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清军使用的枪炮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官兵对武 器的不善保管, 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国产武器中,江南制造局 产的"林明敦中针兵枪多有走火 之弊,故各营末肯领用"。金陵机器局生 产的大炮,竟多次发生炸膛事故。

进口武器固然性能较国产者优越,但内于经办人员的营私舞弊和外国商人的有意欺蒙,如总 兵徐邦迟受命募军 ,所领1200枝进口的毛瑟枪就都是"实不能用的旧货"。

清军使用的炮 弹、子弹,大部分中国能自行生产,但由于设备和技 术上的问题,加之管理人员偷 工减料,也存在著严重的质量问题。
进口弹药要好一 些,但也并非没有问题, 每箱上层尚佳,用至下层,往往有不合 。前线部队由于使用劣质弹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东北 部队所领 子弹,半多不响,,毅军"探马与倭 战,连 发四枪,不响,被倭击毙"。旅顺口之役清军海岸诸 炮台发射敌之大口径炮弹,其弹中大半填装以大豆或土 砂故也。
平壤 守 军的"克虏伯优质大炮竞锈得大部分连炮栓都拉不开"。北京的炮 兵在连绵阴雨之中, "把一批大炮放在街上,让它陷在泥辙里没人管 "。刘坤一驻扎山海关时,"自天津运 往山海关机器炮四十尊,有弹 十万枚,由火车运送到关,堆积沙土中,阅效十日, 无人收管。经 德国某教习前往查看,谓子药全行潮湿,不堪应用。强使试验,只能 及三十码远近,较之原制炮力不及二十分之一"。此类情况,几乎各 军各处尽皆有之, 言之令人痛心。



(五)清军缺乏合格的指挥官,指挥军队之权仍操诸行伍出身的旧军官 之手。
这些人 固然勇怯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囿于国内战争的老经验,因循守旧,不懂 新的军事科学。

在进攻时,他们仍沿用冷兵器时代集团冲锋的方 法,一拥 而上,且往往"从一千公尺以外的远距离开始射击"。日军则以密集火 力在 近距离猛烈射击,给予清军以重大杀伤。
在防守时,他们只注 意正面防御,忽视侧 翼,即使正面也无纵深兵力和火力配备。日军 只要从侧翼出击,即可迫使清军全线 崩溃。
在火炮的使用方面, 一 是参战各部不相统属,火炮配属于各部队,不能集中使用。日军 则不论火炮多寡, 一律集中使用以加强火力。二是不懂步炮协同作 战的原理,炮兵阵地总是选择在"第 一线步兵阵地内或其间隙。因此 ,火炮成为显著的目标,在战斗的初期阶段,屡次 被日本炮兵破坏 。

清军中如聂土成即多次指出:"前次失利,皆由我炮未聚一处,各营顾 已失机。倭炮不 拘多寡,用则一处齐发"。可是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前敌将领仍是我行素。
1894年 12月19日瓦缸寨之战,宋庆部曾奋 勇作战,炮兵的表现也是出色的,但由于使用不 当,被日军快炮"照 准丛击",所带火炮5尊被击毁4尊,丧失了作战能力。第三次反 攻海 城之役,依克唐阿部重蹈覆辙,被击坏火炮5尊。


(六)清军的腐败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连连溃败,而且还表现在每一次溃 退,均"尽弃军 实走,器械尽失"。


           这不仅削弱自己装备的总体实力 ,而且反过来大大加强了日军的 装备。据有关资料记载,平壤战役,清军丢弃大炮48尊,步枪10000余枝;鸭绿江防 之战,丢失大炮78 尊,枪4400枚;大连湾、旅顺口失陷,日军缴获大炮270多尊,枪 600枝。以上数处清军遗弃的炮弹达数百万发,子弹达4000万发以上 。另据日方统计, 日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凤凰城、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等地,一共缴获大炮 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17 余万发,子弹7745.8万发。其后,在牛庄、营口、 威海卫、澎湖等 地清军遗弃的火炮亦达数百门,枪枝、弹药更是不计其数。而在甲 午战争全过程中,日军仅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两 相比较,怎不 令人触目惊心!



          日军将缴获的武器(特别是大炮)投入战斗,大大加强了火力。如旅顺口之战,日军 以所得卫汝贵部快炮"登山俯击"清军炮台。威海卫之 战,日军攻占沿岸炮台之后, 即掉转炮口轰击港内的北洋舰队,更 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田庄 台之战,是役,"我海
盖间历战所失行营大小炮无虑百尊,尽为倭人攻具,列辽河南 岸, 数倍我炮"。在日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下,清军势不能支,乃"大溃西奔 "。可见, 武器装备此消彼长的变化,对战争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装备在总体上是占优势的 。以后随著战争的进行,日 军缴获了清军大量武 器,使双方的装备发生了逆转,清军不断削弱,日军逐渐加强, 终 于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最后失败。




清军遗弃的大炮

清军在平壤遗弃的格林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0:46:49编辑过]
就那帮清帝国的乌合之众!给他们再好的装备也是白搭!
清军陆军装备的格林炮
甲午战争中清军装备哈乞开斯五管回转炮陆军型

马梯尼枪
马梯尼枪,全名亨利马梯尼枪,因采用亨利发明的来复枪专利和马梯尼发明的升降式闭锁枪机专利而得名。该枪是当时世界上一种优良的后膛步枪。

山东机器局于1876年由曾昭吉自造机器,照式仿制,不到2个月,即造出120余支,质量与英式相当。其后四川机器局也有制造。
美国雷明顿厂,1866年开始装备美国军队。江南制造局制造,1867—1883年共生产步枪2.5万余支、马枪717支。  

那么好的装备还让人打进来了,还制造了旅顺大屠杀,令人痛心疾首。
<P>人的智力不开,再好的武器也是白搭。</P>

<P>1919的5.4运动后,中国算是渐渐上了正道,但是复兴的脚步又被日本人给打断了,后来就是内战、反右、大跃进、文革,中国的磨难一个接一个,唉!</P>
<P>象这种逃兵如云,叛将如雨的部队,给他们再好的武器也白搭!</P>
腐败的烂到根子里的大清王朝覆灭,并被新的中华民族政府所取代,这对我们中华民族整个民族来说,绝对是件值得庆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