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爆炸和污染的国际后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40:16
● 庞中英
  本月13日,中国吉林石化公司爆炸及其后半个多月造成的松花江严重污染,不但导致了一些地方的社会恐慌和水危机,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国际后果和影响。其国际后果之一是,国际上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能源生产部门的安全问题。
  这些年来,在高速经济增长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下,中国能源生产部门也高速增长,但是,却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诸如广为人知的不断发生的重大煤矿生产事故。
  再者,国际上越来越清楚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付出的和正在付出的高昂代价。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以说建立在严重的生产事故、有关劳动力的生命、对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掠夺式“大开发”、不顾空气和水体普遍严重污染的基础上。
  这个代价在过去曾经不受到“计算”、“统计”和“考虑”,人们,尤其是资方和一些官员,对诸如安全、生命、环境(生态)等问题十分漠然,即无意识、轻视、忽视、隐瞒、淡化。
  2003年的“非典”(编按:即沙斯,SARS)危机是个转折点,“科学发展观”的政策终于提出来了。但是,在中国,任何大的调整或者变化总是在付出更多的惨重代价后才能发生。一场“非典”危机绝对不足以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变成“科学发展”。
“不科学”发展的巨大代价
  如今一系列的“矿难”和石化公司爆炸,正是“不科学”的发展的巨大代价。如何使中国的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是中国当前面对的巨大挑战。中国必须尽快向“科学发展”转变!
  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积极的机会,世界各地都在利用这种机会,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不断加深,但是,中国的发展本身当然存在相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次引起国际关注的吉林石化爆炸和哈尔滨水危机,可能导致世界重新评估中国的机会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水危机与三年前的“非典”危机有一个类似,那就是,当今中国社会对重大社会危机的应对和承受能力还存在问题。
  无论是普通大众面对危机的心理和实际承受能力,还是政府的处理(管理)危机的能力和方式,都存在着问题,如旧的体制不适应于新的情况和问题。
  环顾中国社会,经历了20多年的“以经济建设(商业)为中心”的社会变迁,各种各样的累积起来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因为某种“导火线”引发不稳定,甚至社会危机(如化工厂爆炸引起水和空气污染而导致的社会恐慌)。
  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对未来的中国外交,对各国的对华政策将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从侧面折射中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这次松花江水污染直接检验了中国—俄罗斯关系的性质。在确认爆炸后的大量的剧毒性化学污染将进入中俄界河,俄罗斯官方(政府和国会)立刻表达了“严重关切”。
  甚至,一些莫斯科声音对中国非常不善意,而且要求中国“赔偿”俄罗斯的所谓有关“损失”。一时间,中俄关系大有因为此事而恶化的危险。而中国方面则高度重视此事件对中俄关系的可能不良影响,中国外长已向俄罗斯驻华大使通报了有关情况。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从新闻报道中听说有哪个、哪些国家的政府和驻华使馆向这次中国因爆炸受灾的人们和城市表示哀悼、慰问,甚至援助。
  然而美国发生九一一事件和卡特里娜飓风事件、日本的地震、南亚和东南亚大海啸、克什米尔大地震,以及其他地方的类似事故,中国方面都向美国等国家表达了及时的哀悼和慰问。
  这确实是一个显著的遗憾和反差。俄罗斯方面本来可以首先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即使是外交辞令般的慰问甚至象征性的援助,然后才提出“影响”和所谓“赔偿”的实质问题。不过,这从一个非常好的侧面折射了中俄关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关系的实际冷暖!
  ·作者是中国南开大学教授● 庞中英
  本月13日,中国吉林石化公司爆炸及其后半个多月造成的松花江严重污染,不但导致了一些地方的社会恐慌和水危机,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国际后果和影响。其国际后果之一是,国际上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能源生产部门的安全问题。
  这些年来,在高速经济增长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下,中国能源生产部门也高速增长,但是,却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诸如广为人知的不断发生的重大煤矿生产事故。
  再者,国际上越来越清楚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付出的和正在付出的高昂代价。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以说建立在严重的生产事故、有关劳动力的生命、对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掠夺式“大开发”、不顾空气和水体普遍严重污染的基础上。
  这个代价在过去曾经不受到“计算”、“统计”和“考虑”,人们,尤其是资方和一些官员,对诸如安全、生命、环境(生态)等问题十分漠然,即无意识、轻视、忽视、隐瞒、淡化。
  2003年的“非典”(编按:即沙斯,SARS)危机是个转折点,“科学发展观”的政策终于提出来了。但是,在中国,任何大的调整或者变化总是在付出更多的惨重代价后才能发生。一场“非典”危机绝对不足以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变成“科学发展”。
“不科学”发展的巨大代价
  如今一系列的“矿难”和石化公司爆炸,正是“不科学”的发展的巨大代价。如何使中国的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是中国当前面对的巨大挑战。中国必须尽快向“科学发展”转变!
  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积极的机会,世界各地都在利用这种机会,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不断加深,但是,中国的发展本身当然存在相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次引起国际关注的吉林石化爆炸和哈尔滨水危机,可能导致世界重新评估中国的机会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水危机与三年前的“非典”危机有一个类似,那就是,当今中国社会对重大社会危机的应对和承受能力还存在问题。
  无论是普通大众面对危机的心理和实际承受能力,还是政府的处理(管理)危机的能力和方式,都存在着问题,如旧的体制不适应于新的情况和问题。
  环顾中国社会,经历了20多年的“以经济建设(商业)为中心”的社会变迁,各种各样的累积起来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因为某种“导火线”引发不稳定,甚至社会危机(如化工厂爆炸引起水和空气污染而导致的社会恐慌)。
  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对未来的中国外交,对各国的对华政策将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从侧面折射中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这次松花江水污染直接检验了中国—俄罗斯关系的性质。在确认爆炸后的大量的剧毒性化学污染将进入中俄界河,俄罗斯官方(政府和国会)立刻表达了“严重关切”。
  甚至,一些莫斯科声音对中国非常不善意,而且要求中国“赔偿”俄罗斯的所谓有关“损失”。一时间,中俄关系大有因为此事而恶化的危险。而中国方面则高度重视此事件对中俄关系的可能不良影响,中国外长已向俄罗斯驻华大使通报了有关情况。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从新闻报道中听说有哪个、哪些国家的政府和驻华使馆向这次中国因爆炸受灾的人们和城市表示哀悼、慰问,甚至援助。
  然而美国发生九一一事件和卡特里娜飓风事件、日本的地震、南亚和东南亚大海啸、克什米尔大地震,以及其他地方的类似事故,中国方面都向美国等国家表达了及时的哀悼和慰问。
  这确实是一个显著的遗憾和反差。俄罗斯方面本来可以首先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即使是外交辞令般的慰问甚至象征性的援助,然后才提出“影响”和所谓“赔偿”的实质问题。不过,这从一个非常好的侧面折射了中俄关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关系的实际冷暖!
  ·作者是中国南开大学教授
[B]以下是引用[I]chenzhi[/I]在2005-11-29 23:04:00的发言:[/B][BR]●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从新闻报道中听说有哪个、哪些国家的政府和驻华使馆向这次中国因爆炸受灾的人们和城市表示哀悼、慰问,甚至援助。
  然而美国发生九一一事件和卡特里娜飓风事件、日本的地震、南亚和东南亚大海啸、克什米尔大地震,以及其他地方的类似事故,中国方面都向美国等国家表达了及时的哀悼和慰问。
  这确实是一个显著的遗憾和反差。俄罗斯方面本来可以首先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即使是外交辞令般的慰问甚至象征性的援助,然后才提出“影响”和所谓“赔偿”的实质问题。不过,这从一个非常好的侧面折射了中俄关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关系的实际冷暖!
  
                              唉,中国真正地要挺直腰杆,赢得尊重,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以下是引用[I]一样爱国[/I]在2005-11-30 5:36: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henzhi[/I]在2005-11-29 23:04:00的发言:[/B][BR]●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从新闻报道中听说有哪个、哪些国家的政府和驻华使馆向这次中国因爆炸受灾的人们和城市表示哀悼、慰问,甚至援助。
  然而美国发生九一一事件和卡特里娜飓风事件、日本的地震、南亚和东南亚大海啸、克什米尔大地震,以及其他地方的类似事故,中国方面都向美国等国家表达了及时的哀悼和慰问。
  这确实是一个显著的遗憾和反差。俄罗斯方面本来可以首先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即使是外交辞令般的慰问甚至象征性的援助,然后才提出“影响”和所谓“赔偿”的实质问题。不过,这从一个非常好的侧面折射了中俄关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关系的实际冷暖!
  </div>                               唉,中国真正地要挺直腰杆,赢得尊重,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一方面,还有别人是自然灾害,我们是人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