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沿街讨饭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5:10:34
转帖)志愿军老兵沿街讨饭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一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后来被他踅摸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饭口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旁边闲扯,这是个很庸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则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我也对近现代军史很感兴趣,这也是我们两能成为好朋友的一个基础。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
       “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
       “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语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来,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个来自乡下的老农显然不会知道这些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这是支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孟良崮上,张灵甫被这支部队击毙,使该纵队一战成名。
       我们给老人夹菜,倒酒,继续我们的话题------
       “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国人的飞机厉害呀,我就是在朝鲜受伤后才复员的啊”
       “那您参军七年应该是干部了,怎么是复员呢?”
       “没有文化啊,当不了干部”
       看见我们狐疑的神色,老人着起急来。
       “你们两个娃不信吗?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老人慌慌地在怀里摸出一个包得很仔细的小布包打开来,两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一个是复员军人证书,另一个是二等残废军人证书。老人慢慢卷起左边的裤管,我看见了一条木腿。
       朋友在包里又拿起一张叠的很仔细的白纸打开看,看完后递给我,默默无语。
       那是一张村委会的介绍信,大意是持该介绍信者为我村复员残疾军人,无儿无女,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本村财政困难,无力抚养,特准许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协助云云。村委会的大印红的刺眼。
       我们都被这个事实震惊了,饭店老板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结结巴巴的对老人说:“爷们,再到了吃饭的时候您就上我这来,只要我这饭馆开一天,您就。。。。。”老人打断他说不,他说他还能走动他就要走,老人说东北人好咧,当年在丹东他就知道东北人好咧。
       我纳闷地问老人为什么在行乞的过程里为什么不要钱呢?老人突然盯着我说:“我当过七年兵的,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哩,我怎么能。。。。。。?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转帖)志愿军老兵沿街讨饭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一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后来被他踅摸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饭口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旁边闲扯,这是个很庸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则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我也对近现代军史很感兴趣,这也是我们两能成为好朋友的一个基础。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
       “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
       “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语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来,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个来自乡下的老农显然不会知道这些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这是支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孟良崮上,张灵甫被这支部队击毙,使该纵队一战成名。
       我们给老人夹菜,倒酒,继续我们的话题------
       “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国人的飞机厉害呀,我就是在朝鲜受伤后才复员的啊”
       “那您参军七年应该是干部了,怎么是复员呢?”
       “没有文化啊,当不了干部”
       看见我们狐疑的神色,老人着起急来。
       “你们两个娃不信吗?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老人慌慌地在怀里摸出一个包得很仔细的小布包打开来,两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一个是复员军人证书,另一个是二等残废军人证书。老人慢慢卷起左边的裤管,我看见了一条木腿。
       朋友在包里又拿起一张叠的很仔细的白纸打开看,看完后递给我,默默无语。
       那是一张村委会的介绍信,大意是持该介绍信者为我村复员残疾军人,无儿无女,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本村财政困难,无力抚养,特准许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协助云云。村委会的大印红的刺眼。
       我们都被这个事实震惊了,饭店老板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结结巴巴的对老人说:“爷们,再到了吃饭的时候您就上我这来,只要我这饭馆开一天,您就。。。。。”老人打断他说不,他说他还能走动他就要走,老人说东北人好咧,当年在丹东他就知道东北人好咧。
       我纳闷地问老人为什么在行乞的过程里为什么不要钱呢?老人突然盯着我说:“我当过七年兵的,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哩,我怎么能。。。。。。?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对我国的某些做法,我无语了
伤感~~
退伍军人讨饭,这是我们政府原来宣传资本主义没有人情味的常举事例,现在轮到我们自己了。[em04][em12]
。。。。。。。。。。。。。
唉 ~
..................................
唉  想哭.............
我也要哭了
我也是哈尔滨的,我也要哭了!
你们还能找到这个老人家吗?若能,请跟我联系!
应该帮其联系上级民政部门啊,确有其实的话爆给传媒肯定能解决。
我……真的要哭了……我们的政府啊……怎么能把我们的英雄忘记了呢……
他妈的!!!怎么会这样啊!!!!!!!!!!!!!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6 1:08:56编辑过]
中国还有这样的老人吗?!
只有一种感觉----------想哭!!!!!!!!!
我们的高层只有在危难时刻,才会想起我们的战士。平时哪顾他们的生活,在他们大鱼大肉时,我们的英雄竟然已经要沿街乞讨,让人寒心啊!!!!!
请哈尔滨的朋友帮忙找到老人家,我想给予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不知道这篇帖子哪来的,
1、我怀疑这篇帖子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大?
2、这篇帖子是谁写的?
3、写这篇帖子的目的何在?
4、我希望朋友们能保持警惕心理,防止某些人****我们的祖国。瓦解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5、希望祖国早日健全民主制度。
我已经哭了
该死的贪官污吏!
让人心寒
如果是真的,最好找来媒体报道。
好人家也许以后可以过得舒服些

16楼的话也有些道理。但如果楼主说的这种现象是真的我一点都不奇怪
一个如此对待自己英雄的国家是永远也站不直的----------------肾亏。
中国的制度~!
唉!
无语...............


国家对不起他们。
不象真的
他是老战士,在不怎么样找部队,他家附近的部队也会管的。
楼上的兄弟,别把事情想象的这么美妙,我告诉你们一个我听说的故事,讲述者是我们预备役师一个曾参加反击战的转业干部,后来我在网上也曾看到过这个事情,79年战后,他们团一个战士牺牲了,部队通知当地民政部门,当地民政部门说找不到家属,部队很奇怪,根据入伍时的登记资料,这个战士是父母双亡,但并不是孤儿,家里还有亲人。于是连里派指导员和一名战士到当地去了解情况,按登记的地址找到战士家,却是房屋破败,一打听,说是这个战士有个奶奶,但是因为生活无着,又没有人管,只有讨饭去了。指导员一听十分震惊,赶忙去找,有人带着他们找到战士的奶奶,只见一个老人衣衫褴褛躲在街角,周围肮脏不堪,当时看到这个情景,指导员和战士五雷轰顶!悲愤万分。老人听说部队来人了,赶紧问孙子的情况,指导员哪里敢把他孙子牺牲的消息告诉她,只说孩子很好,而后指导员愤怒的杀进当地民政局,如果不是有人拉着,那局长的脑袋估计是要开瓢了!回到部队,民政局却已经先告了状,说军队干部打人,团里调查,得知此事,也是勃然大怒,一些出生入死的战友甚至准备抄家伙找当地民政部门拼命(刚从战场下来,本来火气就大,而且一起玩过命的战友感情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最后团里上报上级,上级也是怒不可遏,通报当地政府,要求必须做好烈属抚恤,否则部队绝不善罢甘休!地方政府赶快重视这个事情,妥善处理。后来就不知道如何了。
无言以对!
安徽金寨在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
我有那儿的同学,都是高山深沟,风景很好但交通极不发达,又没有良田,所以非常之贫困,那儿有很多人都出来乞讨了,我的那个同学很用功,但要不是同学接济,大冬天的袜子都没有穿的。
工具嘛,用过了就没用了。
“那是一张村委会的介绍信,大意是持该介绍信者为我村复员残疾军人,无儿无女,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本村财政困难,无力抚养,特准许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协助云云。村委会的大印红的刺眼。”

无语......
我哭了!真的哭了,我不是小孩是个快30的汉子
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和我在书里读的都不一样了
我哭哭哭哭哭哭。。。。。。。。。
革命!

还有很多抗战老兵不是一样下场?
只不过他们是“正面战场”,所以…………
我哭了,这就是我们英雄的先辈。
上面持怀疑态度的人我想和你们说:你们以为我们的 “人民政府”半不出这样的事吗?
我告诉你,只要事情不被很多人知道我们的 “人民政府”什么事情都能办出来。
我是没忍住眼泪.一个国家怎么能这样忘记他优秀的儿女.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哭了,这就是我们英雄的先辈。
上面持怀疑态度的人我想和你们说:你们以为我们的 “人民政府”半不出这样的事吗?
我告诉你,只要事情不被很多人知道我们的 “人民政府”什么事情都能办出来。


兄弟说的有理,就算这件事是假的,我们亲爱的"人民政府"难道干不出更"好"的来吗?军队干部出入豪华酒店,坐宝马奔驰,一顿吃个几千元,我也不是没见过,前几天全国公安系统开"反洗钱大会及培训",是在哪开的知道吗?
唉,真另人寒心啊
这就是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这样对待为自己出生入死打江山的英雄
趁我现在还没麻木,我真想开口骂人了
不要指望当地的民政部门,我的二姨父原来是国民党部队的,后来改编到解放军中参加了援朝战争,据他自称也参加了上甘岭战役,他现在家里还放有几枚当时得的勋章,腿上和腰里的弹片一直也没取出来,复员后到我二姨家倒插门,开始几年还能顾个温饱,后来日子实在难过,想起按政策每月可以到政府领取一点儿救济补助,就一级一级找政府解决,市里有关部门要他写几个当年战友的名字说是核实他的身份,结果这事就石沉大海没有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