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两项决定折射其两岸政策走两个极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14:30
  昨日,“陆委会”在两岸关系事务议题上,作出了两个各走极端的决定:一个是向诚意和善意方向发展的决定,就是在下午四时,与北京国台办同步宣布,从二○○六年一月二十日至二月十三日〔共二十五天〕,实施春节包机。并在今年春节包机的基础上,增加航点〔厦门〕、班次并扩大乘搭对象,即在原来的台商及其眷属的基础上,扩大至其他持有两岸合法出入境证件的台湾居民。也就是说,前往大陆探亲、旅游、公干及就读…等的台湾居民,均可乘搭春节包机航班飞机往返两岸。另一项则是朝向不利于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决定,“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在每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有关中台办主任陈云林等人率团前往台湾出席“国共论坛”的入境申请,经“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召开“联审会议”后决定,不予许可。



  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事务的这两项议题,采取了两个极端的态度,[B]既是反映了其“有利于己”的议题开放“绿灯”、“不利于己”的议题就亮起“红灯”的实用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心态,也是折射了台湾当局对非涉政治议题“从宽”,对涉政治议题则“从严”的处理“尺度”。[/B]与此同时,还凸显了台湾当局仍在顽固地阻拦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而且对大陆继续抱持敌对态度,恐惧陈云林到访将会扩大“胡连会”、“胡宋会”的效应,并使“胡四点”在台湾岛内更深入人心,而不利于其巩固统治基础及继续推行“去中国化”分裂路线。



  实际上,春节包机已有两次实施的基础,受到广大台商的欢迎,台湾当局也因此而遇到扩大航点和乘搭对象的压力。倘若停办,必定会惹起广大台商强烈不满,使已因高捷等弊案而气势受挫的民进党当局,更形雪上加霜。相反,在“三合一”选举之前宣布春节包机事项,尤其是将乘搭对象扩展至所有持有合法出入境证件的台湾居民,却是有助于民进党当局改善形象,从而有利于民进党当局纾缓选举压力,争取大陆台商和中间选民的选票。因此,民进党当局断无“托手(月争)”之理。相反,是巴不得在选前就能达成共识并予宣布,以俾能对自己低迷的选票造成“冲喜”、“加分”效果。因此,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力促春节包机能赶在投票日之前达成协议:一、在估量客运包机常态化及节日化和客货运包机磋商同步进行,在目前阶段条件仍未成熟之下,就决定将春节包机与客货运包机的磋商分割开来,全力推动难度较低的春节包机;二、以“方便台商提前订座”的合情合理诉求为由,鼓动北京同意在十一月中旬亦即“三合一”选举之前进行春节包机磋商并达成共识。



  结果,台湾当局如愿以偿。以“单纯业务观点”审视这一共识的“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范志强,就声称提早十个星期公布,对于旅客和航空公司都是相当大的便利;而取消身份限制,有助于航班及客源的安排,可解决单向性的问题,亦即也可搭载一些观光客。而真正乐在心头而又不敢声张的民进党当局,则会从“政治角度”来评估这项共识给他们带来的“利多”因素:对于因受高捷等弊案影响致其形象严重受损的党、府、院来说,可因此而使其形象得到非小的修补。而且也可向整日催促恢复两岸谈判的美国人有所交代。当然,在眼前而言,也有利于拉抬正陷入低迷的该党的选情。



  [B]但民进党当局可能未有想到,或是虽已想到但比较起来自己同时也是受益者的是,春节包机扩大航点和乘搭对象,更将会使广大台湾同胞亲身感受到胡锦涛“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及全面贯彻落实“胡连会”、“胡宋会”所达成各项共识的善意和诚意,因而对全面、深入和加快两岸关系发展,抱有更为迫切的愿望,进而形成要求台湾当局撤除障碍、全面开放的强大压力。至少,就眼前的春节包机议题而言,随即而形成的舆论,必然是呼吁台湾当局尽早进行客货运包机,将两岸包机的乘客对象扩展至大陆同胞,及航机免绕香港飞航情报区以至进行两岸直航磋商的压力。[/B]



  至于台湾当局对陈云林入境申请“不予许可”的决定,其实是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实际上,本栏日前便从陈水扁、“陆委会”所祭出的以王金平赴“APEC”换取陈云林赴台,吴钊燮到大陆与民运人士座谈来交换陈云林赴台,以及陈云林赴台前必须先经两岸协商等花招,揣测台湾当局早就已经决定,拒绝陈云林的入境申请。因为既然明知北京不可能会接受上述条件,就偏是将之抬出,这就将会获得“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效果:既能阻拦陈云林赴台,又可将责任推给大陆方面。这不,昨日刘德勋在记者会上就声称,台湾当时两度请海基会去函对岸,希望做制度性、周延性的意见交换,但未获积极回应,因而“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联审会决议此案“不予许可”。



  但人们仍意想不到的是,台湾当局除了对陈云林“不予许可”之外,连同中台办其他官员和大陆专家学者的入境申请,也一并“不予许可”,亦即是将整团人咏绑在一起处理,而不是将陈云林与其他团员分开处理。这样做,比原来的预想更为严重。可见台湾当局对于两岸民间互动中带有政治性质的议题,是坚决打压,而不管其是否合理合法。否则,即使是拒绝陈云林入境,但仍许可其他团员赴台,他们与中国国民党进行“国共论坛”,也等于是将享有“公权力”的台湾当局晾在了一旁。这对整日价喋喋不休地强调自己享有与对岸同等“公权力”的台湾当局,当然是具有极大的心理威胁。而且,倘“国共论坛”能顺利地在台湾进行,也必将会对台湾的政治生态产生重大的冲击,不利于民进党当局实现争取长期执政的意图。



  当然,[B]在条件尚未成熟之下,中台办要组织一个规格很大、阵容很强的代表团赴台湾,是否也犯有“躁进主义”的错误,也值得检讨。现在回头反省,如果当时的计划是由李炳才、孙亚夫领军,也不是安排几乎是“倾巢而出”的中台办各局级官员参与,而是多些涉台学者专家,可能台湾当局就不至于“振振有词”地予以反对。[/B]毛泽东就说过,“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B]实际上,倘若二○○八年“总统”选举泛蓝能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不要说陈云林能赴台,就是胡锦涛要到台湾访问,也将完全不成问题。[/B]
(来源:澳门《新华澳报》 2005 11 19  文/富权)昨日,“陆委会”在两岸关系事务议题上,作出了两个各走极端的决定:一个是向诚意和善意方向发展的决定,就是在下午四时,与北京国台办同步宣布,从二○○六年一月二十日至二月十三日〔共二十五天〕,实施春节包机。并在今年春节包机的基础上,增加航点〔厦门〕、班次并扩大乘搭对象,即在原来的台商及其眷属的基础上,扩大至其他持有两岸合法出入境证件的台湾居民。也就是说,前往大陆探亲、旅游、公干及就读…等的台湾居民,均可乘搭春节包机航班飞机往返两岸。另一项则是朝向不利于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决定,“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在每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有关中台办主任陈云林等人率团前往台湾出席“国共论坛”的入境申请,经“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召开“联审会议”后决定,不予许可。



  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事务的这两项议题,采取了两个极端的态度,[B]既是反映了其“有利于己”的议题开放“绿灯”、“不利于己”的议题就亮起“红灯”的实用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心态,也是折射了台湾当局对非涉政治议题“从宽”,对涉政治议题则“从严”的处理“尺度”。[/B]与此同时,还凸显了台湾当局仍在顽固地阻拦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而且对大陆继续抱持敌对态度,恐惧陈云林到访将会扩大“胡连会”、“胡宋会”的效应,并使“胡四点”在台湾岛内更深入人心,而不利于其巩固统治基础及继续推行“去中国化”分裂路线。



  实际上,春节包机已有两次实施的基础,受到广大台商的欢迎,台湾当局也因此而遇到扩大航点和乘搭对象的压力。倘若停办,必定会惹起广大台商强烈不满,使已因高捷等弊案而气势受挫的民进党当局,更形雪上加霜。相反,在“三合一”选举之前宣布春节包机事项,尤其是将乘搭对象扩展至所有持有合法出入境证件的台湾居民,却是有助于民进党当局改善形象,从而有利于民进党当局纾缓选举压力,争取大陆台商和中间选民的选票。因此,民进党当局断无“托手(月争)”之理。相反,是巴不得在选前就能达成共识并予宣布,以俾能对自己低迷的选票造成“冲喜”、“加分”效果。因此,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力促春节包机能赶在投票日之前达成协议:一、在估量客运包机常态化及节日化和客货运包机磋商同步进行,在目前阶段条件仍未成熟之下,就决定将春节包机与客货运包机的磋商分割开来,全力推动难度较低的春节包机;二、以“方便台商提前订座”的合情合理诉求为由,鼓动北京同意在十一月中旬亦即“三合一”选举之前进行春节包机磋商并达成共识。



  结果,台湾当局如愿以偿。以“单纯业务观点”审视这一共识的“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范志强,就声称提早十个星期公布,对于旅客和航空公司都是相当大的便利;而取消身份限制,有助于航班及客源的安排,可解决单向性的问题,亦即也可搭载一些观光客。而真正乐在心头而又不敢声张的民进党当局,则会从“政治角度”来评估这项共识给他们带来的“利多”因素:对于因受高捷等弊案影响致其形象严重受损的党、府、院来说,可因此而使其形象得到非小的修补。而且也可向整日催促恢复两岸谈判的美国人有所交代。当然,在眼前而言,也有利于拉抬正陷入低迷的该党的选情。



  [B]但民进党当局可能未有想到,或是虽已想到但比较起来自己同时也是受益者的是,春节包机扩大航点和乘搭对象,更将会使广大台湾同胞亲身感受到胡锦涛“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及全面贯彻落实“胡连会”、“胡宋会”所达成各项共识的善意和诚意,因而对全面、深入和加快两岸关系发展,抱有更为迫切的愿望,进而形成要求台湾当局撤除障碍、全面开放的强大压力。至少,就眼前的春节包机议题而言,随即而形成的舆论,必然是呼吁台湾当局尽早进行客货运包机,将两岸包机的乘客对象扩展至大陆同胞,及航机免绕香港飞航情报区以至进行两岸直航磋商的压力。[/B]



  至于台湾当局对陈云林入境申请“不予许可”的决定,其实是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实际上,本栏日前便从陈水扁、“陆委会”所祭出的以王金平赴“APEC”换取陈云林赴台,吴钊燮到大陆与民运人士座谈来交换陈云林赴台,以及陈云林赴台前必须先经两岸协商等花招,揣测台湾当局早就已经决定,拒绝陈云林的入境申请。因为既然明知北京不可能会接受上述条件,就偏是将之抬出,这就将会获得“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效果:既能阻拦陈云林赴台,又可将责任推给大陆方面。这不,昨日刘德勋在记者会上就声称,台湾当时两度请海基会去函对岸,希望做制度性、周延性的意见交换,但未获积极回应,因而“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联审会决议此案“不予许可”。



  但人们仍意想不到的是,台湾当局除了对陈云林“不予许可”之外,连同中台办其他官员和大陆专家学者的入境申请,也一并“不予许可”,亦即是将整团人咏绑在一起处理,而不是将陈云林与其他团员分开处理。这样做,比原来的预想更为严重。可见台湾当局对于两岸民间互动中带有政治性质的议题,是坚决打压,而不管其是否合理合法。否则,即使是拒绝陈云林入境,但仍许可其他团员赴台,他们与中国国民党进行“国共论坛”,也等于是将享有“公权力”的台湾当局晾在了一旁。这对整日价喋喋不休地强调自己享有与对岸同等“公权力”的台湾当局,当然是具有极大的心理威胁。而且,倘“国共论坛”能顺利地在台湾进行,也必将会对台湾的政治生态产生重大的冲击,不利于民进党当局实现争取长期执政的意图。



  当然,[B]在条件尚未成熟之下,中台办要组织一个规格很大、阵容很强的代表团赴台湾,是否也犯有“躁进主义”的错误,也值得检讨。现在回头反省,如果当时的计划是由李炳才、孙亚夫领军,也不是安排几乎是“倾巢而出”的中台办各局级官员参与,而是多些涉台学者专家,可能台湾当局就不至于“振振有词”地予以反对。[/B]毛泽东就说过,“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B]实际上,倘若二○○八年“总统”选举泛蓝能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不要说陈云林能赴台,就是胡锦涛要到台湾访问,也将完全不成问题。[/B]
(来源:澳门《新华澳报》 2005 11 19  文/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