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先哲的话都不严密,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不喜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6:53


            先秦先哲的话都不严密,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不喜欢
                                         过客一撇

      先秦时期那些先哲,包括老子、孔子、墨子等人的观点有几个特点:

            1,绝大多数内容是关于人和政治的,关于科学(大自然)的很少;

            2,说的话都不严密,主要是词义含糊概念不清(比如道,德,仁,义,信),缺乏逻辑。

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不喜欢看先秦的书,越看越糊涂,这是先秦著作遭人反感的根本原因。

      跟中医一样,凡是扯一点纯理论的,基本就是一团麻。




            先秦先哲的话都不严密,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不喜欢
                                         过客一撇

      先秦时期那些先哲,包括老子、孔子、墨子等人的观点有几个特点:

            1,绝大多数内容是关于人和政治的,关于科学(大自然)的很少;

            2,说的话都不严密,主要是词义含糊概念不清(比如道,德,仁,义,信),缺乏逻辑。

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不喜欢看先秦的书,越看越糊涂,这是先秦著作遭人反感的根本原因。

      跟中医一样,凡是扯一点纯理论的,基本就是一团麻。


楼主的话都不严密,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不信

中.常.弹. 发表于 2016-7-8 13:55
楼主的话都不严密,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不信


很多人把没有产生科学的责任推在孔子身上,是孔子影响大,其实,其他各大家都有责任。

因为,中国确确实实没有产生逻辑。

人只要有了逻辑,或文明只要有了逻辑学,就好办。

有了逻辑,学说,才成体系,否则,只是一些陈述的堆积。


中.常.弹. 发表于 2016-7-8 13:55
楼主的话都不严密,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不信


很多人把没有产生科学的责任推在孔子身上,是孔子影响大,其实,其他各大家都有责任。

因为,中国确确实实没有产生逻辑。

人只要有了逻辑,或文明只要有了逻辑学,就好办。

有了逻辑,学说,才成体系,否则,只是一些陈述的堆积。



孔孟之道、道德经、墨子,等等已经离我们远去,中医离我们略近,大家都有个感受:理论(原理),基本都是瞎扯。

这导致所谓高明的中医,都是一些善于卖弄神秘的人,或者善于把不治的责任推卸给病人的人。

孔孟之道、道德经、墨子,等等已经离我们远去,中医离我们略近,大家都有个感受:理论(原理),基本都是瞎扯。

这导致所谓高明的中医,都是一些善于卖弄神秘的人,或者善于把不治的责任推卸给病人的人。


民国时期的那些反对汉字的人,不仅仅因为汉字难写导致文盲率高,另一个更大的原因是:汉字的意义模糊不清。

绝大部分汉字的确切意义是《说文解字》给出的,其它比如《康熙词典》等离大家生活更近的词典,汉字的意义极其模糊。

这样,汉字表达数理化时,就相当困难。汉字意义明朗化,民国时期的那些数理化教材的翻译者和日本起到很大作用。从这点来说,我们不能不感谢那些翻译官和日本。







民国时期的那些反对汉字的人,不仅仅因为汉字难写导致文盲率高,另一个更大的原因是:汉字的意义模糊不清。

绝大部分汉字的确切意义是《说文解字》给出的,其它比如《康熙词典》等离大家生活更近的词典,汉字的意义极其模糊。

这样,汉字表达数理化时,就相当困难。汉字意义明朗化,民国时期的那些数理化教材的翻译者和日本起到很大作用。从这点来说,我们不能不感谢那些翻译官和日本。





先秦文字远没有现在那么多,而且还有很多通假字,所以几乎每朝每代都会有译文出现(也就是十三经注疏,比较有名的就是唐十三经)
errison 发表于 2016-7-8 14:19
先秦文字远没有现在那么多,而且还有很多通假字,所以几乎每朝每代都会有译文出现(也就是十三经注疏,比较 ...
被儒家推为经典的《易经》,几乎无法看懂,你研究《易经》,等于把一生的年华交给它,然后,一无所得。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4:28
被儒家推为经典的《易经》,几乎无法看懂,你研究《易经》,等于把一生的年华交给它,然后,一无所得。
...
这玩意吧,还是看悟性,有些人读懂了,也玩出花样了,有些人不懂就是不懂,也没法子
有人或许就问:
      既然这样,中国何以立5000年而不倒?

或许是因为:
      先秦的著作都是关于人的,关于人的陈述,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先秦的这些著作对付人,基本够了。


errison 发表于 2016-7-8 14:39
这玩意吧,还是看悟性,有些人读懂了,也玩出花样了,有些人不懂就是不懂,也没法子
你说个例子看看,谁从《易经》悟出道来了,还玩出了花。

有些人对传统文化没多少了解,跟着喷。
汉字意义模糊不清?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4:45
你说个例子看看,谁从《易经》悟出道来了,还玩出了花。
多了,玩风水的易经必须看,必须研究,香港那边高明的风水师看一次收入6-7位数很正常

要大炮不要黄油 发表于 2016-7-8 14:45
有些人对传统文化没多少了解,跟着喷。


我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先秦著作,感觉就是这样的。

缺乏逻辑性,感觉很难受。

初一看句句话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该句话究竟多大范围内成立?有没有反例?等等,都说不清。每句话,都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模模糊糊。另外,就是没有逻辑性,






要大炮不要黄油 发表于 2016-7-8 14:45
有些人对传统文化没多少了解,跟着喷。


我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先秦著作,感觉就是这样的。

缺乏逻辑性,感觉很难受。

初一看句句话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该句话究竟多大范围内成立?有没有反例?等等,都说不清。每句话,都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模模糊糊。另外,就是没有逻辑性,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4:52
我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先秦著作,感觉就是这样的。

缺乏逻辑性,感觉很难受。
推荐看看左传,杨伯峻注的~~~~
errison 发表于 2016-7-8 14:53
推荐看看左传,杨伯峻注的~~~~
我对杨伯峻不了解,杨伯峻如果是学理工出生的,我倒愿意看看。

受过逻辑训练的人,注注古本,我倒愿意看,其它的,还是别看,耽搁时间。




2016年的汉字和1916年的汉字,不可比啊。

我说的是1916年的汉字。


要大炮不要黄油 发表于 2016-7-8 14:50
汉字意义模糊不清?


2016年的汉字和1916年的汉字,不可比啊。

我说的是1916年的汉字。

我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先秦著作,感觉就是这样的。

缺乏逻辑性,感觉很难受。

你是张显道?
那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你看不懂,人类历史上号称轴心时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著作你一样看不懂,请指出理想国的逻辑关系在哪。但后世至今,西方哲学号称所有的哲学家都是柏拉图的注解。

所以,看看日子,暑假开始了。
楼主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
秋风原 发表于 2016-7-8 15:09
那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你看不懂,人类历史上号称轴心时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著作你一样看不懂,请指出理想 ...
你这句话说得有点道理,古希腊的文献也是这样,在那个缺乏逻辑的年代,什么著作都缺乏逻辑。

ThermalHydraul 发表于 2016-7-8 15:10
楼主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
你说话怎么具有挑衅性呢?

你喜欢吵架?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5:13
你说话怎么具有挑衅性呢?

你喜欢吵架?
从不喜欢吵架,只是对你的科学素养表示怀疑,读书读不透,还喜欢瞎晃荡

ThermalHydraul 发表于 2016-7-8 15:15
从不喜欢吵架,只是对你的科学素养表示怀疑,读书读不透,还喜欢瞎晃荡


你好像科学学得不错,你说说你的科学发现看看,在哪个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哪本教科书上有阁下的名讳呢?

要么这样,你把你学习先秦著作的体会也说说?



ThermalHydraul 发表于 2016-7-8 15:15
从不喜欢吵架,只是对你的科学素养表示怀疑,读书读不透,还喜欢瞎晃荡


你好像科学学得不错,你说说你的科学发现看看,在哪个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哪本教科书上有阁下的名讳呢?

要么这样,你把你学习先秦著作的体会也说说?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5:18
你好像科学学得不错,你说说你的科学发现看看,在哪个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哪本教科书上有阁下的名讳呢?
...
确实不错,秒杀你没问题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5:12
你这句话说得有点道理,古希腊的文献也是这样,在那个缺乏逻辑的年代,什么著作都缺乏逻辑。
所有的文明都是从那个没有逻辑的原生土壤中生长壮大的,所以,你说的有点好笑了。逻辑不是一切,世界也不是按逻辑发展的,决定论现在基本被量子科学否定了。不然,请试试牛顿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ThermalHydraul 发表于 2016-7-8 15:20
确实不错,秒杀你没问题
说说看,我真想跟你学学。

PRL,还是 nature 还是science?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5:21
说说看,我真想跟你学学。

PRL,还是 nature 还是science?
即便咱收徒弟,你显然也不够资格
哲学本来就是悟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死抠字眼,越学越呆。

所有的人文科学都是这个道理。
ThermalHydraul 发表于 2016-7-8 15:25
即便咱收徒弟,你显然也不够资格
找人吵架出门左拐。

从楼主的发言看,楼主的读书能力仅限于识字。
秋风原 发表于 2016-7-8 15:20
所有的文明都是从那个没有逻辑的原生土壤中生长壮大的,所以,你说的有点好笑了。逻辑不是一切,世界也不 ...
我想啊,把先秦的著作逻辑化,是一个不错的研究方向。

孔子的话,老子的话,到底存不存在逻辑?怎么使它变得有逻辑。





大胃王 发表于 2016-7-8 15:31
从楼主的发言看,楼主的读书能力仅限于识字。




      盲目为古文化叫好,把孔子老子学说输送给世界,世界人民怎么接受?接受不了是好东西么?

      你作为外国人,把一个不生不熟的中华文化,输出你,你看起来,是不是比中国人自己还难受?

      所以,应该用现代观念(尤其是逻辑性),重新编写先秦著作,也许世界会好接受一些,毕竟世界各国人民都接受过数理化训练。

      我们要在文化上自信起来,不能靠嘴上说说,得实干。《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很好的东西。

      输出中国文化,就应该输出中国的政治制度,而孔子的学说,就是不错的选择。









大胃王 发表于 2016-7-8 15:31
从楼主的发言看,楼主的读书能力仅限于识字。




      盲目为古文化叫好,把孔子老子学说输送给世界,世界人民怎么接受?接受不了是好东西么?

      你作为外国人,把一个不生不熟的中华文化,输出你,你看起来,是不是比中国人自己还难受?

      所以,应该用现代观念(尤其是逻辑性),重新编写先秦著作,也许世界会好接受一些,毕竟世界各国人民都接受过数理化训练。

      我们要在文化上自信起来,不能靠嘴上说说,得实干。《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很好的东西。

      输出中国文化,就应该输出中国的政治制度,而孔子的学说,就是不错的选择。








问下,你看了先秦的啥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5:35
盲目为古文化叫好,把孔子老子学说输送给世界,世界人民怎么接受?接受不了是好东西么?


民主石油强行向各国推销,接受不了还死了不少人的东西是好东西么?至少老二现在没在世界害死人
另一个过客 发表于 2016-7-8 15:35
盲目为古文化叫好,把孔子老子学说输送给世界,世界人民怎么接受?接受不了是好东西么?


民主石油强行向各国推销,接受不了还死了不少人的东西是好东西么?至少老二现在没在世界害死人
白马非马论①
[注:译文中括号内文句是译者所增补。]
(一)问:(说)白马不是马,可以吗?
答:可以。

(二)问:为什么?
答:“马”这个指号,是一种形体的名称。
“白”这个指号,是一种颜色的名称。
讲形体又加上颜色,就不同于只讲形体。
所以说:“白”马,不是马。

(三)问:如果你有白马,就不能说你没有“马”。既然不能说你没有“马”,那你(有白马)不也就是有“马”吗?(那么,白马不就是马吗?)
答:说我有白马就不能算没有马(讲的是形体而不是白色),已将白色与形体分离了。
如果不分离,那么如果有白马就不能说也是有马。
所以,如果说有马,那只是说“马是马”,而不是说“白马”就是“马”。
所以,如果说有的是马啊,那就不应当只说是有马中的某一种马啊!
如果你要找“马”,那么无论是黄马、黑马都可以。但如果你要找“白马”,那给你黄马、黑马就不行。
如果说“白马”是“马”,那只是所说的“马”中之一种马。
只是所说的马中之一种马,正是因为白色之马不同于马啊。
如果所谓“马”与“白马”无异,那么黄马、黑马,何以是马却不可以是白马,为什么呢?
说可以又说不可以,这样不是就讲乱了吗?①
所以黄马、黑马都各是一类,可以算作在马里,但不可以算有白马。
所以,白马不是马就很清楚了!
说没有马不同于有黄马,就是讲黄马不同于马啊。
承认黄马不同于马,就是讲黄马并不是马。承认黄马不是马,又说有白马就是有马,这是把飞鸟塞入水池或者把内椁与外棺分为两处,这是世上最荒谬的诡乱之论啊。所以白马绝不是马!

(四)问:如果只因为马有颜色就不等于是马,而天下本没有无颜色的马,那就可以讲天下根本就没有“马”,这行吗?
答:一切马都有颜色,所以才有白马。如果马都没有颜色,那就只要讲“马”就可以了,何必还讲什么“白马”?
所谓白马,就是马以及白色,是马又是白色的那种马啊!
加上颜色与不加上颜色并不是同一个名称,所以,白马当然不是马。

(五)问:马没有加白色,就是马。白不加在马上,就只是白色。把马与白色相合并,于是就有白色的马。
所以说白色的马不是马,不可以。
答:只讲白色,不讲什么是白的,就等于没有讲什么。
说白色马,就是确定白色指的是白的那事物。确定了它是白的,就不同于说它不是白的。
马本身(就是马),并不限定于某种颜色,所以配上黄色,黑色,也都可以。而讲白马呢就必须排除其他颜色,那么黄色、黑色的马都因其颜色而被排除了,所以只能以白马来回答啊。
不否定的,当然不同于被否定的,所以说,白马不是马。
指物论(论指号与事物)
(1)没有事物不依靠指号,但任何指号都不是所指。
(2)如果(天下)没有指号,则事物不可能被称谓为某物。
(3)指号本身,在世上(天下)并不实有。事物,才是天下所实有的。把世上存有者当成世上非有者,不可以!
(4)天下如没有指号,则事物不可称谓。
(5)指号,并不等于被指谓者,物并不等于指号。
(6)物不等于指号,所以事物并不是指号。
(7)天下本没有指号,而事物不能说等同于指号。
(8)并不存在不是指号的东西。不存在不是指号的东西,万物也并非不是指号。
(9)事物并非不同于指号,但指号并不是它所指谓的东西。
(10)天下本没有指号,因为万物都各有专名,不等于其指号。
(11)某物不等于指号而仍用指号称谓,只是借用,不能说某物就等于指号。
(12)承认某物不等同指号,又说没有东西不等同指号,这说不通。
(13)指号,就是天下兼有共性者。
(14)天下并无指号的东西,但事物不能不用指号表述。
(15)不能说没有指号的事物,也就是不存在不是指号的东西。
(16)不存在不同于指号的东西,所以没有事物不同于指号。
(17)所以指号,并非是指号。
(18)指号指说物,但物不是指号。
(19)假设天下没有物,只有指号,谁还用得着指号?
(20)天下若无事物,谁能创造指号?
(21)天下只有指号,没有实物,那指号,谁能表述而不用指号?
(22)所以说没有事物即没有指号。
(23)所以指号,本身不是指号。必须借助于实物,方乃成其为指号。

原文:指物论①
[何按:名,主语。指,谓词,即范畴/κaτηγopια(希腊语,谓词)/category。指,指号,概念,名号。名,物,事物,实物,存在。]

(1)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2)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
(3)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4)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
(5)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
(6)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7)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
(8)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9)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10)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
(11)不为指而谓之指,是兼,不为指。
(12)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13)且指者,天下之所兼。
(14)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指也。
(15)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
(16)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
(17)指,非非指也。
(18)指事物,非指也。
(19)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指?
(20)天下无物,谁径谓指?
(21)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
(22)径谓无物非指。
(23)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迹府(上篇)
公孙龙,是六国时善辩之士。不满意名称(概念)与实物(实体)之离异混乱,因此利用自己的辩术提出“守白”之论。

1
他借事物来作比喻,而提出“守白”(白就是白)①的命题。他说:白马是马又不是马。白马之所以不是马,因为“白”是颜色之名,“马”是形体之名。颜色不是形体,形体不是颜色。
如果指颜色,就不应当混言形体,指形体,则不应当混言颜色。
现在把它们合在一起,这是不对的。
如果到马圈中找白马,没见到,而见到黑色之马,那么就不能说这里有白马。
不能说这里有白马,那就是找不到所要找的“马”,找不到,所以只能说“白马”并不是“马”。
应该推广这个命题而澄清所有的名词(概念)与事实(实体)的关系,以纠正天下人。

2
公孙龙与孔穿见面于赵公子平原君家。
孔穿说:“我久闻先生高论,愿拜你为师,只是无法接受你认为白马不是马。请放弃这个命题,那么孔穿就愿意做你的弟子。”
公孙龙说:“你这样讲不合道理。公孙龙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关于白马的命题。如果公孙龙放弃它,就没什么可教的了。
而且,既然你要拜师,就是因为承认智慧学识不如我。而你却先让我放弃,就是先要教导我而后才愿拜师。要先教导我而后又拜我为师,岂不荒谬!
而且,关于白马非马,其实是孔子所赞成的。我听说楚王张‘繁弱’之弓,带着‘忘归’之矢,去云梦泽射蛟龙犀牛。结果丢了弓,随从们说要找到它。
楚王说:‘算了!楚王丢了弓,无非会被楚人捡去,何必要找呢?’
孔子听说后,说:‘楚王的仁义还不够彻底。应当说:有人丢了弓,又有人捡到它,何必一定是楚人呢?’
如果如此,那孔子并不认为楚人等于人。既然孔子可以认为楚人并不等同于人,那么批评公孙龙认为白马不同于马,岂不荒谬!
先生学习的是儒术,却不赞成孔子所肯定的主张。你要从我学习,又要我放弃我的教义。就是有一百个公孙龙,也不会答应你啊!”
于是孔穿无话可说。

原文:迹府(上篇)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①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

1
假物取譬,以“守白”辩。②谓:白马为[马]非马也。③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
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
今合以为物,非也。
如求白马于廏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
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2
龙与孔穿会赵平原君家。
穿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此术,则穿请为弟子。”
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今使龙去之,则无以教焉。
且欲师之者,以智与学不如也。今使龙去之,此先教而后师之也。
先教而后师之者,悖!
且白马非马,乃仲尼之所取。
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
王曰:‘止。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①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
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夫是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异白马于所谓马,悖。
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当前矣。
孔穿无以应焉。”

迹府(下篇)
公孙龙,赵公子平原君的家客。孔穿,孔子的后人。孔穿与公孙龙见面。
孔穿对公孙龙说:“我在鲁国,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佩服您的智慧,欣赏您的作为。早就想向您请教了。今天终于见到了您。
只是我不能同意您的,就是没法同意您说白马不是马啊!
如果您放弃白马不是马的学说,那么孔穿就请求做您的弟子。”
公孙龙说:“您这么讲就不对了!公孙龙的学问,就在知道白马不是马这一点。如果放弃它,则公孙龙就没什么可教人的了。没什么教的可您还说要向龙学习,这不是荒谬吗!
而且你要向公孙龙学习,就是承认智力与学问比不上我。但你现在让公孙龙放弃白马非马之论,是先要教我而后又说以我为师。先教我而后又以我为师,是不可能的。
先生你对公孙龙所讲的这些,很像齐王与尹文子那次谈论。”
齐王对尹文子说:‘寡人很喜欢士人,但是齐国却没有士人。为什么?’
尹文说:‘那就听听大王您认为什么人才是士人?’齐王答不出来。
尹文子说:‘现在有人在这里,忠诚服务君王,孝顺服侍家长,诚实对待朋友,和气对待同乡。有这四种品行,算不算士呢?’
齐王说:‘对,这正是我理想中的士啊!’
尹文子说:‘那么大王得到这种人,愿意用他们做臣子吗?’
齐王说:‘太愿意了,可惜找不到啊!’
当时齐王喜爱勇士。于是尹文子说:‘如果这种人在大庭广众之中,受到侮辱却不敢反抗,那么大王还要他做臣子吗?’
齐王说:‘那就是怕死之人吗?遭遇侮辱而不敢反抗,耻辱啊!这种耻辱之人寡人不能用为臣子。’
尹文子说:‘虽然遇到侮辱不敢反抗,但并未丧失其他四种品行啊。如果人不丧失那四种品行,就并没有丧失作为士的品质。然而大王一会儿说要用为臣子,一会儿说不要用为臣子,则刚才所说的士人的定义,莫非不是指士人吗?’
齐王无话可说。
尹文子说:‘如果一个君主治理国家,别人有不是则指责,没有不是也要指责。有功劳则赏赐,没有功劳也赏赐。却责怪国家治理不好,这样行吗?’
齐王说:‘当然不行!’
尹君文子说:‘但是卑臣暗中观察您的臣下治理齐国,正是这样啊!’
齐王说:‘寡人治国,如果真像您所说那样,就是治理不好,寡人也没话说。但我想并不至于吧?’
尹文子说:‘我没有根据怎敢乱说?大王您下令说:杀人的则判死罪,伤人的则要受刑。人们由于畏惧大王的法令,遇到侮辱也不敢反抗,正是为了执行大王的法令啊!
而大王却说:遇到侮辱而不反抗,是耻辱!因为耻辱,而非难他们。人并没有过错而大王却指责他,除掉其属籍,不用他作臣下。
不用他作臣下,就是处罚他。这就是无罪而处罚啊!而且大王反对受侮辱不敢反抗的,却奖励敢反抗的。奖励敢反抗的,就是认为他做得对而肯定他,还要用他为臣下。
要用他为臣下,就是奖赏他啊!人并无功劳而大王却奖赏他。大王之所奖赏,正是官吏们所要处罚的。君主所肯定的,正是法令所禁止的。赏罚是非,自相矛盾,就是再有十个黄帝也治理不了啊!’
于是齐王无词可对。
所以,公孙龙认为你所讲的正像齐王讲的。您只责难白马不是马的命题,却不知什么才是真正应当责难的。由此看来正像齐王有好士之虚名,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士。”

原文:《公孙龙子》迹府(下篇)
公孙龙,赵平原君之客也;孔穿,孔子之叶也(何按:“叶”读为“裔”,后裔)。穿与龙会。
穿谓龙曰:“臣居鲁,侧闻下风,①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②愿受业之日久矣,乃今得见。
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
请去白马非马之学,穿请为弟子。”
公孙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学,以白马为非马者也。使龙去之,则龙无以教;无以教而乃学于龙也者,悖。
且夫欲学于龙者,以智与学焉为不逮也。今教龙去白马非马也,是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不可。
先生之所以教龙者,似齐王之谓尹文也。”
齐王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以齐国无士,何也?”
尹文曰:“愿闻大王之所谓士者。”齐王无以应。
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顺。有此四行,可谓士乎?”齐王曰:“善,此真吾所谓士也。”
尹文曰:“王得此人,肯以为臣乎?”
王曰:“所愿而不可得也。”
是时齐王好勇。于是尹文曰:“使此人广庭大众之中,见侵侮而终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
王曰:“钜士也?见侮而不斗,辱也。辱则寡人不以为臣矣。”
尹文曰:“唯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是人未失其四行,是未失其所以为士也。然而王一以为臣,一不以为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非士乎?”
齐王无以应。
尹文曰:“今有人君将理其国,人有非则非之,无非则亦非之;有功则赏之,无功则亦赏之。而怨人之不理也,可乎?”齐王曰:“不可。”
尹文曰:“臣窃观下吏之理齐,其方若此矣。”
王曰:“寡人理国,信若先生之言,人虽不理,寡人不敢怨也。意未至然与?”
尹文曰:“言之敢无说乎?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人有畏王之令者,见侮而终不敢斗,是全王之令也。
而王曰:‘见侮而不斗者,辱也。’谓之辱非之也。无非而王辱之,故因除其籍,不以为臣也。
不以为臣者,罚之也。此无罪而王罚之也。且王辱不敢斗者,必荣敢斗者也。荣敢斗者,是而王是之,必以为臣矣。
必以为臣者,赏之也。彼无功而王赏之,王之所赏,吏之所诛也;上之所是,而法之所非也。赏罚是非,相与四谬,虽十黄帝不能理也。”
齐王无以应焉。
故龙以子之言有似齐王。
楼主看了啥东西,唧唧歪歪这么多废话。

shehuizhuyi80 发表于 2016-7-8 15:44
指物论(论指号与事物)
(1)没有事物不依靠指号,但任何指号都不是所指。
(2)如果(天下)没有指号, ...


你把这些推销给世界呀。

留在家里发霉?

这样的逻辑悖论,在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能找到,没有意义的,也不会产生任何世界影响。



shehuizhuyi80 发表于 2016-7-8 15:44
指物论(论指号与事物)
(1)没有事物不依靠指号,但任何指号都不是所指。
(2)如果(天下)没有指号, ...


你把这些推销给世界呀。

留在家里发霉?

这样的逻辑悖论,在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能找到,没有意义的,也不会产生任何世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