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是否威脅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07:03
  美國之音記者王怡茹報道/臺灣外交官員認為中國崛起對世界造成威脅﹐呼吁國際社會擺脫經濟利益﹐與中國進行有原則的交往。但是美國前任外交官則認為各國應該理性看待中國日益強大的事實﹐將中國視為挑戰﹐而不是威脅。
  



  *高英茂﹕中國軍力提升威脅世界*
  臺灣外交部次長高英茂11月12號在布朗大學的“美中臺和平論壇”表演說。他表示﹐中國的崛起使其軍事力量提升﹐這不僅對臺灣﹐甚至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全世界都造成威脅。他提出多項事例來說明中國的軍事野心﹐包括日前中國潛艇出現在日本和美國關島海域﹐還有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朱成虎少將7月有關中國核能力足以威脅美國的言論。
  高英茂說﹐中國軍事力量的擴張已經引起亞洲鄰國的擔懮﹕美國和日本加強了安全合作﹐印度也和臺灣接觸﹐希望建立戰略對話機制。
  他說﹕“臺灣問題已經國際化﹐印度多方面與臺灣接觸﹐希望更了解中國。印度和臺灣希望建立戰略對話機制和經濟合作的關系。”
  *吁國際社會遵守原則*
  臺灣外交部次長高英茂呼吁國際社會在面對中國崛起的時候﹐不要單單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而應該考慮到國際道義。他說﹐在1930年代﹐如果不是國際社會姑息納粹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二戰或許可以避免。他認為世界各國在與中國交往的時候應該遵守基本的原則。
  高英茂說﹕“當然每個國家都追求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但是他們是否能夠承受忽略國際道義的代價﹖我一直贊成和中國交往﹐但是不能為了交往而交往﹐必須要有原則。我們認為21世紀最重要的價值就是民主和人權﹐國際社會應該要求中國朝這個方向發展﹐而不是說你給我市場﹐我就解除武器禁運。我認為這是錯誤的。”
  *李潔明﹕應接受事實*
  美國前任駐華大使﹑也曾經擔任美國在臺協會主席的李潔明卻不認為中國崛起對世界造成威脅。在回答布朗大學學生提問的時候﹐他批評所謂“中國威脅論”將會實現的預言是天真愚蠢的論調。他認為國際社會應該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
  李潔明說﹕“你應該接受中國崛起的事實﹐而不是期待中國變成什麼樣子﹐或是自認可以把中國變成什麼樣子。你應該知道自己的限制。中國在許多方確實確是一個挑戰﹐但是它不是威脅﹐而是競爭。”
  李潔明說﹐在領土主權問題上﹐無論中國的立場過去曾經如何變化﹐甚至與鄰國發生沖突﹐但是國際社會應該務實的思考如何與一個日漸強大的中國共處。
  他說﹕“1992年2月全國人大在中國領海范圍的問題上做出了最明確的表態﹐強調中國對南沙群島﹑臺灣和釣魚臺的主權。盡管這個決定觸怒了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臺灣﹐他們也都表示抗議﹐但是後來在所謂的‘中國和平崛起’之後﹐他們還是讓步了。你必須配合現實的發展﹐不能太浪漫。”
  *吁北京臺北相互妥協*
  盡管如此﹐李潔明對于臺海兩岸未來的發展仍然感到樂觀。他說﹐臺灣龐大的投資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而中國的文化也影響到了居住和往來于中國的上百萬臺商。他認為盡管目前北京和臺北都強調自己主權國家的定位﹐但是未來依舊有可能妥協。
  李潔明說﹕“中國人都懂得互相妥協﹐過去4000年都是這樣的。中國人不會堅持己見﹐而會達成協議。在過去55年裡﹐盡管雙方發生激烈的言辭對立﹐甚至實際的軍事威脅﹐但是沒有人在臺海緊張關系中喪生﹐這是一場文明的戰爭。就像孫子兵法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李潔明表示﹐臺灣近幾年盡管政治不穩定﹐但是無損于民主制度﹐只是顯示出結構性的問題。但是在中國﹐基層抗議日趨頻繁﹐有可能引發社會動亂。
  *峰會焦點為經濟問題*
  在臺海問題上﹐李潔明說﹐布什政府對臺灣有安全的承諾﹐但是同時也非常重視中國。美國國務卿賴斯﹑財政部長斯諾﹑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已經先後訪問中國。布什總統也將于11月19號訪華。李潔明認為經濟問題將是這次美中峰會的焦點﹐但是他並不期待雙邊將達成具體的協議。美國之音記者王怡茹報道/臺灣外交官員認為中國崛起對世界造成威脅﹐呼吁國際社會擺脫經濟利益﹐與中國進行有原則的交往。但是美國前任外交官則認為各國應該理性看待中國日益強大的事實﹐將中國視為挑戰﹐而不是威脅。
  



  *高英茂﹕中國軍力提升威脅世界*
  臺灣外交部次長高英茂11月12號在布朗大學的“美中臺和平論壇”表演說。他表示﹐中國的崛起使其軍事力量提升﹐這不僅對臺灣﹐甚至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全世界都造成威脅。他提出多項事例來說明中國的軍事野心﹐包括日前中國潛艇出現在日本和美國關島海域﹐還有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朱成虎少將7月有關中國核能力足以威脅美國的言論。
  高英茂說﹐中國軍事力量的擴張已經引起亞洲鄰國的擔懮﹕美國和日本加強了安全合作﹐印度也和臺灣接觸﹐希望建立戰略對話機制。
  他說﹕“臺灣問題已經國際化﹐印度多方面與臺灣接觸﹐希望更了解中國。印度和臺灣希望建立戰略對話機制和經濟合作的關系。”
  *吁國際社會遵守原則*
  臺灣外交部次長高英茂呼吁國際社會在面對中國崛起的時候﹐不要單單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而應該考慮到國際道義。他說﹐在1930年代﹐如果不是國際社會姑息納粹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二戰或許可以避免。他認為世界各國在與中國交往的時候應該遵守基本的原則。
  高英茂說﹕“當然每個國家都追求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但是他們是否能夠承受忽略國際道義的代價﹖我一直贊成和中國交往﹐但是不能為了交往而交往﹐必須要有原則。我們認為21世紀最重要的價值就是民主和人權﹐國際社會應該要求中國朝這個方向發展﹐而不是說你給我市場﹐我就解除武器禁運。我認為這是錯誤的。”
  *李潔明﹕應接受事實*
  美國前任駐華大使﹑也曾經擔任美國在臺協會主席的李潔明卻不認為中國崛起對世界造成威脅。在回答布朗大學學生提問的時候﹐他批評所謂“中國威脅論”將會實現的預言是天真愚蠢的論調。他認為國際社會應該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
  李潔明說﹕“你應該接受中國崛起的事實﹐而不是期待中國變成什麼樣子﹐或是自認可以把中國變成什麼樣子。你應該知道自己的限制。中國在許多方確實確是一個挑戰﹐但是它不是威脅﹐而是競爭。”
  李潔明說﹐在領土主權問題上﹐無論中國的立場過去曾經如何變化﹐甚至與鄰國發生沖突﹐但是國際社會應該務實的思考如何與一個日漸強大的中國共處。
  他說﹕“1992年2月全國人大在中國領海范圍的問題上做出了最明確的表態﹐強調中國對南沙群島﹑臺灣和釣魚臺的主權。盡管這個決定觸怒了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臺灣﹐他們也都表示抗議﹐但是後來在所謂的‘中國和平崛起’之後﹐他們還是讓步了。你必須配合現實的發展﹐不能太浪漫。”
  *吁北京臺北相互妥協*
  盡管如此﹐李潔明對于臺海兩岸未來的發展仍然感到樂觀。他說﹐臺灣龐大的投資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而中國的文化也影響到了居住和往來于中國的上百萬臺商。他認為盡管目前北京和臺北都強調自己主權國家的定位﹐但是未來依舊有可能妥協。
  李潔明說﹕“中國人都懂得互相妥協﹐過去4000年都是這樣的。中國人不會堅持己見﹐而會達成協議。在過去55年裡﹐盡管雙方發生激烈的言辭對立﹐甚至實際的軍事威脅﹐但是沒有人在臺海緊張關系中喪生﹐這是一場文明的戰爭。就像孫子兵法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李潔明表示﹐臺灣近幾年盡管政治不穩定﹐但是無損于民主制度﹐只是顯示出結構性的問題。但是在中國﹐基層抗議日趨頻繁﹐有可能引發社會動亂。
  *峰會焦點為經濟問題*
  在臺海問題上﹐李潔明說﹐布什政府對臺灣有安全的承諾﹐但是同時也非常重視中國。美國國務卿賴斯﹑財政部長斯諾﹑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已經先後訪問中國。布什總統也將于11月19號訪華。李潔明認為經濟問題將是這次美中峰會的焦點﹐但是他並不期待雙邊將達成具體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