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牌大学金融系为何停招中国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07:53
陈志武   耶鲁大学教授

中国父母向来有“望子成龙”的情结,而这种情结又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光宗耀祖”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们将教育变成了一种攀比。他们在乎的是孩子是否上名校,而不是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在某种程度上,孩子成为了父母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他们过的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父母希望他们过的人生。

  中国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的确很愿意付出,然而与他们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相对比,这种付出不是一种伟大,而不过是一种势利。

  最近,两件事再次引发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实际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打算,即使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就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

  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30名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那个大学当然不错,可是,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没有一个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

  由于这些博士都毕业于顶尖金融院系,这一结果很让人失望,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也远超华裔。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软、Adobe、软银、花旗集团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这种级别的美国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个中国人CEO。公司副总裁一级的印度人就更多了。

  而且,不只是美国企业界里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反差这么大,在大学里也如此。比如,几年前美国主要商学院中,有12个在选拔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有10个给了印度裔聘书,没有一个给中国裔。尽管后来一些印度裔谢绝了,但这本身也反映出中国和印度之间在教育、文化上的差距。

  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答案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尤其是坏在我们推崇的“顺从听话”和孝道文化上,这些文化烙印实际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选择专业多来自父母安排



  这么多年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既然他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真实的兴趣而为,出现上面我们谈到的,那么多读金融博士、经济学博士的中国学生最后在职场上表现一般甚至更差,就不足为奇。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中国父母都关心子女教育,即使没有百分之百的“望子成龙”,也想儿女去尽可能好的学校,将来有一份好的职业与收入,能够一辈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就有了众多中国父母起早摸黑,不分周中周末,一年到头为了子女上学的事情奔波,甚至常年离开丈夫、家人和朋友到外地或国外陪子女上学。

  也为了让子女上“最好”的学校,经常想尽办法找关系、开后门,使用所有能想到的招法,就是为了子女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在专业方面,都倾向于要求甚至不惜逼迫子女学金融这样光鲜的专业,或者学会计这样容易找工作的实用专业。

  可是,很多父母可能从来没有问过,更没有想过“什么是最好的学校”“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学过优化理论的人都知道,“好”“不好”“较好”“最好”这些价值判断都只能是相对的,必须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对于谁”“相对于什么”,因为不存在没有度量指标、没有参照系的“好”和“最好”。

  于是,在不问不想的情况下,往往是根据父母自己认为“好”的标准去选择“最好”的学校和专业,等于让子女去过一种父母认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认为好的职业和生活。有时候,这实际上是迫使子女去实现父母自己没有能实现的专业梦。

  或者,就是一窝蜂随大流,去追求大家都认为最好的哈佛、耶鲁或者北大、清华。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哈佛耶鲁好、北大清华好”时,他们也说不上来。

  好与不好,只有基于子女的个人兴趣、偏好、个性和天赋才有意义。否则,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赋与人才的浪费,结果只会是子女学习、工作没有热情,无精打采,每天因为在做自己没有感觉的学习或工作而特别累,而且会时常抱怨,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

  在任何社会中,人才资源是各项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把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跟其专业尽量配置得一致,是整个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经常有朋友咨询子女教育的事情,一个普遍的说法是:“我就想女儿读完大学,立即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完成学习任务后,再去工作、结婚成家。”

  我就问:“为什么非要有读硕士、博士的任务呢?为什么不能大学毕业后先工作几年,让他比较一下工作和读书的差别,感受一下自己到底喜欢工作还是学习,喜欢什么专业、什么工作呢?”

  他们当然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硕士博士”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反正大家都要子女读研究生,所以理所当然自己的孩子也要读。他们没想到也许自己的子女根本就不适合读研究生,也可能对学术和读书没任何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他们去读书,对子女是劳命,对父母是伤财,对社会是浪费资源。

  这些朋友就说:“万一他去工作后不再想回学校读书了,那不就不好了吗?”我说:“如果是那样,那就更说明大学毕业后先工作是对的!否则,他们会浪费那么多青春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

  在物质产能过剩、物质这么丰富的今天,温饱不再是个问题。父母可以给子女最重要的礼物是给他们提供经济条件,让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选自己有激情的事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子女的父母显得太自私、太不尊重子女,这包括学校、专业、工作和婚姻恋爱。


世界是由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



  下面这个故事很流行: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实际上,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职业,一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职业培养是为了饭碗,而“做人”的教育是为了让人不只是职业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做人。

  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没任何用,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软本事”恰恰是使一个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

  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我们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是怎么来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时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传统社会秩序压抑个人成长



  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也当然跟中庸和孝道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乖乖听话”、听长辈的话。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比自己年长的,都要小声讲话,要顺从听话,不能挑战长者和权威的言论。

  由于三纲五常,长辈、年龄是中国社会名分等级秩序的最重要组织维度,这种等级秩序压制个性的表达,使我们长大后本能地安静、讲话谨慎又谨慎。美国社会是另一极端,没有鲜明的基于年龄、长幼的等级秩序,大家以理服人,而非以年龄大小压人,所以,就更加促长美国人辩论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印度则是介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们对长辈也会敬重,但不像中国社会那么绝对,再加上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100多年,多少也淡化了印度人对长者的顺从程度,不再像原来那么论年龄,而是更加讲理,以理服人。这些文化特点是上面三个硅谷实习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

  中庸逻辑要求你不能声张,不能过多表达自己,什么都要适度。即使是讲道理、辩论,也不要那么认真,那么“打破沙锅问到底”,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当然倾向于不会表达,即使表达或者争辩,也不会太认真,否则,内心会感到不自在,会内疚。

  我这些年经常在中国生活,发现许多做母亲的不知道溺爱会害了孩子,让自己孩子永远长不大。比如,在我原来任教的一个大学里,一位中国教授已经30岁出头,没有结婚成家。尽管他已经拿到终身教授职位,但还是不成熟,因为他母亲还是每天跟着他、盯着管着他的一举一动,结果她儿子就没机会长大成人。

  根据六年前我女儿用的一本美国中学教材的一些研究估算,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国同龄人要低3.5年左右,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国父母育子方式,在该放手的时候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

  而成熟度跟领导力又高度关联,没有成熟就无法有领导力,就难以竞争谷歌、微软、花旗等公司的CEO岗位。

  许多人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不能更成功、中国人不如印度人那么突出的时候,都喜欢以中国人英语差、印度人英语好作为主要理由。

  语言当然是中国人的弱项,但实际上更根本的原因不是语言,而是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这个秩序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持续不断地压抑,任何有个性的表达和质疑都会招致重罚,以至于等我们长大成型时,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只会做事、不会作声的人,只有干苦力的“硬本事”,没有“软本事”。

  今天的世界已经高度一体化了,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有机会在国际竞争中更能胜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机器人作为我们的楷模。

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6/06/219500310.html

陈志武   耶鲁大学教授

中国父母向来有“望子成龙”的情结,而这种情结又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光宗耀祖”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们将教育变成了一种攀比。他们在乎的是孩子是否上名校,而不是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在某种程度上,孩子成为了父母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他们过的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父母希望他们过的人生。

  中国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的确很愿意付出,然而与他们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相对比,这种付出不是一种伟大,而不过是一种势利。

  最近,两件事再次引发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实际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打算,即使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就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

  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30名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那个大学当然不错,可是,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没有一个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

  由于这些博士都毕业于顶尖金融院系,这一结果很让人失望,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也远超华裔。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软、Adobe、软银、花旗集团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这种级别的美国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个中国人CEO。公司副总裁一级的印度人就更多了。

  而且,不只是美国企业界里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反差这么大,在大学里也如此。比如,几年前美国主要商学院中,有12个在选拔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有10个给了印度裔聘书,没有一个给中国裔。尽管后来一些印度裔谢绝了,但这本身也反映出中国和印度之间在教育、文化上的差距。

  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答案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尤其是坏在我们推崇的“顺从听话”和孝道文化上,这些文化烙印实际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选择专业多来自父母安排



  这么多年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既然他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真实的兴趣而为,出现上面我们谈到的,那么多读金融博士、经济学博士的中国学生最后在职场上表现一般甚至更差,就不足为奇。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中国父母都关心子女教育,即使没有百分之百的“望子成龙”,也想儿女去尽可能好的学校,将来有一份好的职业与收入,能够一辈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就有了众多中国父母起早摸黑,不分周中周末,一年到头为了子女上学的事情奔波,甚至常年离开丈夫、家人和朋友到外地或国外陪子女上学。

  也为了让子女上“最好”的学校,经常想尽办法找关系、开后门,使用所有能想到的招法,就是为了子女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在专业方面,都倾向于要求甚至不惜逼迫子女学金融这样光鲜的专业,或者学会计这样容易找工作的实用专业。

  可是,很多父母可能从来没有问过,更没有想过“什么是最好的学校”“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学过优化理论的人都知道,“好”“不好”“较好”“最好”这些价值判断都只能是相对的,必须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对于谁”“相对于什么”,因为不存在没有度量指标、没有参照系的“好”和“最好”。

  于是,在不问不想的情况下,往往是根据父母自己认为“好”的标准去选择“最好”的学校和专业,等于让子女去过一种父母认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认为好的职业和生活。有时候,这实际上是迫使子女去实现父母自己没有能实现的专业梦。

  或者,就是一窝蜂随大流,去追求大家都认为最好的哈佛、耶鲁或者北大、清华。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哈佛耶鲁好、北大清华好”时,他们也说不上来。

  好与不好,只有基于子女的个人兴趣、偏好、个性和天赋才有意义。否则,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赋与人才的浪费,结果只会是子女学习、工作没有热情,无精打采,每天因为在做自己没有感觉的学习或工作而特别累,而且会时常抱怨,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

  在任何社会中,人才资源是各项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把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跟其专业尽量配置得一致,是整个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经常有朋友咨询子女教育的事情,一个普遍的说法是:“我就想女儿读完大学,立即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完成学习任务后,再去工作、结婚成家。”

  我就问:“为什么非要有读硕士、博士的任务呢?为什么不能大学毕业后先工作几年,让他比较一下工作和读书的差别,感受一下自己到底喜欢工作还是学习,喜欢什么专业、什么工作呢?”

  他们当然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硕士博士”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反正大家都要子女读研究生,所以理所当然自己的孩子也要读。他们没想到也许自己的子女根本就不适合读研究生,也可能对学术和读书没任何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他们去读书,对子女是劳命,对父母是伤财,对社会是浪费资源。

  这些朋友就说:“万一他去工作后不再想回学校读书了,那不就不好了吗?”我说:“如果是那样,那就更说明大学毕业后先工作是对的!否则,他们会浪费那么多青春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

  在物质产能过剩、物质这么丰富的今天,温饱不再是个问题。父母可以给子女最重要的礼物是给他们提供经济条件,让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选自己有激情的事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子女的父母显得太自私、太不尊重子女,这包括学校、专业、工作和婚姻恋爱。


世界是由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



  下面这个故事很流行: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实际上,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职业,一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职业培养是为了饭碗,而“做人”的教育是为了让人不只是职业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做人。

  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没任何用,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软本事”恰恰是使一个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

  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我们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是怎么来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时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传统社会秩序压抑个人成长



  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也当然跟中庸和孝道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乖乖听话”、听长辈的话。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比自己年长的,都要小声讲话,要顺从听话,不能挑战长者和权威的言论。

  由于三纲五常,长辈、年龄是中国社会名分等级秩序的最重要组织维度,这种等级秩序压制个性的表达,使我们长大后本能地安静、讲话谨慎又谨慎。美国社会是另一极端,没有鲜明的基于年龄、长幼的等级秩序,大家以理服人,而非以年龄大小压人,所以,就更加促长美国人辩论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印度则是介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们对长辈也会敬重,但不像中国社会那么绝对,再加上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100多年,多少也淡化了印度人对长者的顺从程度,不再像原来那么论年龄,而是更加讲理,以理服人。这些文化特点是上面三个硅谷实习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

  中庸逻辑要求你不能声张,不能过多表达自己,什么都要适度。即使是讲道理、辩论,也不要那么认真,那么“打破沙锅问到底”,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当然倾向于不会表达,即使表达或者争辩,也不会太认真,否则,内心会感到不自在,会内疚。

  我这些年经常在中国生活,发现许多做母亲的不知道溺爱会害了孩子,让自己孩子永远长不大。比如,在我原来任教的一个大学里,一位中国教授已经30岁出头,没有结婚成家。尽管他已经拿到终身教授职位,但还是不成熟,因为他母亲还是每天跟着他、盯着管着他的一举一动,结果她儿子就没机会长大成人。

  根据六年前我女儿用的一本美国中学教材的一些研究估算,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国同龄人要低3.5年左右,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国父母育子方式,在该放手的时候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

  而成熟度跟领导力又高度关联,没有成熟就无法有领导力,就难以竞争谷歌、微软、花旗等公司的CEO岗位。

  许多人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不能更成功、中国人不如印度人那么突出的时候,都喜欢以中国人英语差、印度人英语好作为主要理由。

  语言当然是中国人的弱项,但实际上更根本的原因不是语言,而是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这个秩序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持续不断地压抑,任何有个性的表达和质疑都会招致重罚,以至于等我们长大成型时,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只会做事、不会作声的人,只有干苦力的“硬本事”,没有“软本事”。

  今天的世界已经高度一体化了,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有机会在国际竞争中更能胜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机器人作为我们的楷模。

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6/06/219500310.html

楼主的发帖速度实在令我叹服。
楼主的发帖速度实在令我叹服。
  楼主为超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呢
文章的作者不是中国人,至少不是生活在中国底层的中国人。它根本就没有经过思考,只是粗略的比较就得出结论。知道中国的学生有多少人吗?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可以和我们比人数。印度?70%以上是文盲!中国培养的学生是为了为中国所用的,不是为了为美国的金融而学习庞氏骗局的。可以肯定没有一个中国学生会为了学习金融诈骗而进入哈佛的!
不值一读,但是我知道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是一个中国人,目前在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官方机构工作。
发好文章是找教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美国不清楚,英国这边找教职,我自己的亲身经历,面试大部分都是两天左右,这里当然不是仅仅是考核你的科研和学术‘硬能力’,你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对所在国文化的了解,都有非正式的考核。
美国的金融讲的就是忽悠,一种加上你都不懂的学术语言下的忽悠,忽悠的结果就是金融加杠杠,泡沫不断增大。在这方面,印度人当然有天然优势,人家对“将”的理解,比傻啦吧唧的中国人高不知多少倍,这是人种问题,陈叫兽的担心,一语成谶了。
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美帝也曾放心大胆地使用中国人
现在美帝欧洲只对绿绿和印度人放心


这个就像中央政治局永远不可能出现白人和印度人的领导一样

中国人是不是要写一篇文章,证明白人和印度人的智商和能力极其低下,不能进入中国官场?

作者这样的香蕉汉奸,还给族群间的排斥找到了普世的理由,真TM扯蛋

这个就像中央政治局永远不可能出现白人和印度人的领导一样

中国人是不是要写一篇文章,证明白人和印度人的智商和能力极其低下,不能进入中国官场?

作者这样的香蕉汉奸,还给族群间的排斥找到了普世的理由,真TM扯蛋
楼主应该是拿钱发帖的,活跃得不正常,能发帖填饱肚子,真羡慕!
美国人如果敢放心大胆的用中国人,那他们就离完蛋不远了,上一次是前苏联用了一大批美国顾问,然后苏联就没了。
楼主应该是拿钱发帖的,活跃得不正常,能发帖填饱肚子,真羡慕!
--------------------------------------------------------------------------------------
是的,这个ID最近活跃得不正常!而且它所有的帖子都是黑中国的!

至于它文章中说的问题,它没有任何的统计数据来证明它的观点!  虽然统计数据是美国人最喜欢用的说明工具!
这说明这些中国学生没学坏,没学会忽悠骗钱的大法。
没看明白,这到底是在夸印度还是在损印度?
这文章都被批过多少次了。

明朝的口香糖,楼主还在拼命嚼,有意思嘛。
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文章写的有些道理!我身边名牌大学毕业的同事不少,但是在做事沟通这事情上面他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也许从小到大父母就没给他们教过怎么平等风趣的与人沟通吧!
geneweapon 发表于 2016-6-17 22:55
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文章写的有些道理!我身边名牌大学毕业的同事不少,但是在做事沟通这事情上面他们 ...
不要想当然地以为美国人都是在为了理想做学问。大多数人同样是混口饭吃。

http://www.academia.edu/8275104/WHY_ARE_HARVARD_GRADS_STILL_FLOCKING_TO_WALL_STREET 文章有个统计,2014年70%的哈佛学生把简历投到了华尔街的金融公司和麦卡锡等咨询公司,而在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更有50%的哈佛学生直接去了华尔街工作。对比之下,选择政府和政治相关工作的只有3.5%。

同样是耶鲁教授的 William Deresiewicz 写过一本 Excellent Sheep,讲美国的精英学生是如何按照一定的条条框框被塑造的。


几年前美国主要商学院中,有12个在选拔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有10个给了印度裔聘书,没有一个给中国裔。

12个里面10个印度裔,剩下的就算全是白人吧,美国白人水平不过比中国人多了2个,这水平跟中国不是半斤八两嘛,美国这是药丸啊
“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
这句话应该改成
“中国人、美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

几年前美国主要商学院中,有12个在选拔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有10个给了印度裔聘书,没有一个给中国裔。

12个里面10个印度裔,剩下的就算全是白人吧,美国白人水平不过比中国人多了2个,这水平跟中国不是半斤八两嘛,美国这是药丸啊
“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
这句话应该改成
“中国人、美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
好在印度是出名的穷国,否则印度人是高等人了。
失落的神庙 发表于 2016-6-17 21:14
发好文章是找教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美国不清楚,英国这边找教职,我自己的亲身经历,面试大部分都是两天左 ...
为什么毕业了要去当老师?培养的人才都去美国当教书匠了~~这是中国人出去留学的目的?
这文章没有一句靠谱的
美国今年不是全面收紧招收华裔学生吗,


印度人能吹,中国人太过内敛了。 教师这种职业,有学术水平还不够,还要上课能吹的起来。口才3哥确实好。原因是3哥成长环境是人和人挤在一块,没事一家子人互相吹逼,每天都说话。而中国人成长环境,因为大城市,每家都是个监狱铁牢似得家,渐渐的邻里关系就少了。每天能说话的对象少,就造成应变能力下降。

3哥较少有孤僻的人,而中国人孤僻性格现在逐渐多起来,往日本水平走去。

印度人能吹,中国人太过内敛了。 教师这种职业,有学术水平还不够,还要上课能吹的起来。口才3哥确实好。原因是3哥成长环境是人和人挤在一块,没事一家子人互相吹逼,每天都说话。而中国人成长环境,因为大城市,每家都是个监狱铁牢似得家,渐渐的邻里关系就少了。每天能说话的对象少,就造成应变能力下降。

3哥较少有孤僻的人,而中国人孤僻性格现在逐渐多起来,往日本水平走去。
经济全球化让金融战成为杀人不刃血工具,美帝越来越怕天朝的金融武器了
美帝已经从技术封锁过渡到人才封锁了
又是这个臭名昭著的ID
自恨是种病
陈志武?不是那个耶鲁笑话吗?
查一查被印度人搞垮搞残的美国公司,你会由衷地认为印度人是中国伟大的同盟者!
MARX 发表于 2016-6-18 01:40
印度人能吹,中国人太过内敛了。 教师这种职业,有学术水平还不够,还要上课能吹的起来。口才3哥确实好。原 ...
是的,已经吹死了诺基亚,AMD也快了
完全胡说八道的文章

美国只是想对中国保持金融优势罢了

然并卵

军粉 发表于 2016-6-18 04:25
经济全球化让金融战成为杀人不刃血工具,美帝越来越怕天朝的金融武器了


并没有卵用 我们可以直接招揽现成的
军粉 发表于 2016-6-18 04:25
经济全球化让金融战成为杀人不刃血工具,美帝越来越怕天朝的金融武器了


并没有卵用 我们可以直接招揽现成的
玩儿金融的祖师爷是犹太人,其次是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