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个老物件,紫电改,中岛和烈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0:15:23
特别是中岛“誉”21型星型复列18缸气冷式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的状况,这个是否当时已经稳定量产?同时期,美国发动机大概是什么水平,望懂行告知特别是中岛“誉”21型星型复列18缸气冷式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的状况,这个是否当时已经稳定量产?同时期,美国发动机大概是什么水平,望懂行告知
美国佬当时风冷有R2800,功率高的没朋友,液冷有仿的罗罗梅林
日本发动机始终上不去
日货质量不稳定。美帝上2000马力的气冷机好几款, 性能,质量, 产量其他国家在气冷机上根本没法比。液冷美帝差些, 2000多马力的也有, 但是气冷机用熟了,导致没市场最好的是授权生产的罗罗梅林, 用在野马上和少部分的P40 上。美帝自己品牌艾利迅 1710 大小,功率和梅林近似, 但高空性能比梅林高空版差不少。不过据说零部件数目是梅林的一半。。。
最好的应该是英国货,其次是美国与德国,日本就算了吧!按现在的流程做法就是一个试验室出来的东西,美德是接近量产,英国属于量产。
尘世游人 发表于 2016-6-9 15:17
最好的应该是英国货,其次是美国与德国,日本就算了吧!按现在的流程做法就是一个试验室出来的东西,美德是 ...
那未必,英国的优势是他的增压器,抛开增压器梅林和艾利逊半斤对八两。美国的空冷发动机压倒英国
那未必,英国的优势是他的增压器,抛开增压器梅林和艾利逊半斤对八两。美国的空冷发动机压倒英国
你都讲前提条件了。呵呵~!
1944版的R2800已经能干到2400马力了,实验时弄到过2800马力。。。

鬼子还是算了
别说md了,就是毛子的水平鬼子也赶不上。毛子ASH82FN和誉后期型在烧92号汽油时都是1850hp左右,誉要喷加力剂才能以寿命为代价达到1990hp的功率。但就是这两种性能水平差不多的发动机,毛子能造5万多台,鬼子只能生产几千台,这就是差距。
龙傲天战玛丽苏 发表于 2016-6-9 13:41
美国佬当时风冷有R2800,功率高的没朋友,液冷有仿的罗罗梅林
日本发动机始终上不去
美国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1943年就成熟了

不算喷气,继续打下去整个日本列岛都会变成马里亚纳猎火鸡
pzgr43 发表于 2016-6-9 17:41
美国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1943年就成熟了

不算喷气,继续打下去整个日本列岛都会变成马里亚纳猎火鸡
到那时恐怕列岛就成为种蘑菇试验场了,连跑道都不一定有,鸡在哪里?
真心希望当初没有小男孩和胖子,这样鬼子就不会那么早投降,然后霉帝把鬼子那几个岛炸上几年才好。直到那几个岛上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物时,鬼子也就不会那么快就翻身了。
真心希望当初没有小男孩和胖子,这样鬼子就不会那么早投降,然后霉帝把鬼子那几个岛炸上几年才好。直到那几 ...
没有核武美国佬准备的是千舰大登陆
真心希望当初没有小男孩和胖子,这样鬼子就不会那么早投降,然后霉帝把鬼子那几个岛炸上几年才好。直到那几 ...

只要有朝鲜战争,日本就能翻身。
其实中国也一样,借着朝鲜战争拿到了国际地位,之后苏联为了中国的支持给了中国156工程
1944版的R2800已经能干到2400马力了,实验时弄到过2800马力。。。

鬼子还是算了
r2800实验时是超到3600马力而且持续测试200多小时无故障……虽然测试完就报废了。实际装机的最强是p47n的持续2400马力,紧急加力2800马力。
誉的设计思想就是有问题的,片面追求结构紧凑体积小,纸面性能看着还不错,但是风冷机散热不足质量肯定要出问题,你就是让美国人去搞一个这样设计思路的东西也搞不出来。
当然鬼子的增压技术也是一直没吃透,高空性能悲剧是普遍规律,p47的涡轮增压的高空马力比起地面几乎没下降。
纸面性能不差,比BMW801还强点,实际性能一塌糊涂,而且产量很小,拖累了一大票飞机。
截止终战,日本最好的实用化气冷机应该还是Ki100装备的那种1500马力发动机(型号忘了),液冷机还是DB601水平的Ha40。


气冷发动机截面大,导致空气阻力大,但技术上相对简单。二战前欧洲的观点是,战斗机为了减少阻力,要用水冷发动机,轰炸机用气冷的
英德都这思路,苏联本来也是,但打起来以后,斯大林指示水冷发动机优先供应雅克,拉格被迫采用气冷发动机,结果用起来效果还不错
老美水冷水平一般,但气冷水平独步天下,气冷阻力大我直接加大功率就好了
日本水冷机水平太烂,只能靠气冷,于是发挥一根筋的精神,研究小截面战斗机专用气冷发动机,先有了零式用的中岛荣14缸气冷发动机,然后荣的基础上改成18缸的中岛誉发动机,誉跟苏联战斗机用的14缸Ash82比,誉的截面要小15%,18缸比14缸做的还小
但是代价就是过于紧凑,散热困难,结果出动率超低,而且升级潜力低,荣的时代功率小,缸数相对少,还不是个大问题,到了誉发动机,这些问题都变得极为严重
三菱的粉丝就认为,如果日本战斗机采用三菱的大截面轰炸机发动机,也许实际效果比誉强不少
但就像楼上说的那样,增压器不行,无论三菱发动机还是中岛发动机在老美面前最终都没戏

气冷发动机截面大,导致空气阻力大,但技术上相对简单。二战前欧洲的观点是,战斗机为了减少阻力,要用水冷发动机,轰炸机用气冷的
英德都这思路,苏联本来也是,但打起来以后,斯大林指示水冷发动机优先供应雅克,拉格被迫采用气冷发动机,结果用起来效果还不错
老美水冷水平一般,但气冷水平独步天下,气冷阻力大我直接加大功率就好了
日本水冷机水平太烂,只能靠气冷,于是发挥一根筋的精神,研究小截面战斗机专用气冷发动机,先有了零式用的中岛荣14缸气冷发动机,然后荣的基础上改成18缸的中岛誉发动机,誉跟苏联战斗机用的14缸Ash82比,誉的截面要小15%,18缸比14缸做的还小
但是代价就是过于紧凑,散热困难,结果出动率超低,而且升级潜力低,荣的时代功率小,缸数相对少,还不是个大问题,到了誉发动机,这些问题都变得极为严重
三菱的粉丝就认为,如果日本战斗机采用三菱的大截面轰炸机发动机,也许实际效果比誉强不少
但就像楼上说的那样,增压器不行,无论三菱发动机还是中岛发动机在老美面前最终都没戏
mjssw 发表于 2016-6-11 19:22
只要有朝鲜战争,日本就能翻身。
其实中国也一样,借着朝鲜战争拿到了国际地位,之后苏联为了中国的支 ...
朝鲜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整体赤化,美国认为必须在东亚大陆保留一个立足点

而在1945年,如果没有核武器迅速结束战争,美国肯定会以朝鲜为代价换毛子出兵日本本土(参考原来的四岛分别驻军计划),因为美国还有中华民国这个小弟

多谢各位大神
美国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1943年就成熟了

不算喷气,继续打下去整个日本列岛都会变成马里亚纳猎火鸡
美帝是涡轮增压成熟, 涡桨发动机任何国家二战中还是没谱的。


Pratt & Whitney R-2800 这个东西....
有着繁杂和庞大的生产序列和家族 随着需求的增加也在一直改进

R-2800-10&R-2800-10W
R-2800-21
R-2800-59

这些都型号生产数都过万
R-2800  全系列生产总数过了10万


而本子的“誉”21 在设计上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能鸡血就鸡血
在汽缸散热翅片上为了达到散热目标,为了达到理想的散热面积, 采用了非常复杂的嵌套铸造工艺外圈的铝质翅片是预先镶嵌在沙模上的 (2800则是直接精铸一个)
发动机整体各个部件都用了当时可以“想到”的减重方法 用了很多新(wa)材(da)料(keng)

凡事都有个但是 纸面好看不代表用着就好
而且工业能力并不是看你用多少“高科技”材料 和多少“新技术”来决定胜负的  

“誉”21 总共产量刚刚摸到万的边....和同时期R-2800 是没得比的 这还没算上 21装备部队后 “新技术”带来的各种麻烦
例如21的铅铜合金轴承的质量和稳定就一直是个问题 而R2800是铅铟合金 据说在1950年返厂的一些2800的轴承 有些使用了接近7000小时的轴承仍然在磨损允许范围内(当然、据说)
以本子当时的水平 肛出“誉”21 其实算是非常不错的一个东西 但是系统上的杯具不是一个发动机能说的清的
例如战时的日本已经难以保证预定的100号高辛烷值航空燃油 不熟练的装配和大量的超出误差标准的零件 在实际使用中很难达到标称功率 很多零件的损耗也是非常的快
狭小的空间设计有时还会烧毁发动机布线的绝缘层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注水系统的不稳定导致有时水只往几个缸里灌.....

“誉”21



下面这俩是R-2800 注意观察2800复杂的翅片
根据一些资料 2800初期的一些型号是精铸的 后期则用了锻造切削得以进一步提升功率和寿命






Pratt & Whitney R-2800 这个东西....
有着繁杂和庞大的生产序列和家族 随着需求的增加也在一直改进

R-2800-10&R-2800-10W
R-2800-21
R-2800-59

这些都型号生产数都过万
R-2800  全系列生产总数过了10万


而本子的“誉”21 在设计上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能鸡血就鸡血
在汽缸散热翅片上为了达到散热目标,为了达到理想的散热面积, 采用了非常复杂的嵌套铸造工艺外圈的铝质翅片是预先镶嵌在沙模上的 (2800则是直接精铸一个)
发动机整体各个部件都用了当时可以“想到”的减重方法 用了很多新(wa)材(da)料(keng)

凡事都有个但是 纸面好看不代表用着就好
而且工业能力并不是看你用多少“高科技”材料 和多少“新技术”来决定胜负的  

“誉”21 总共产量刚刚摸到万的边....和同时期R-2800 是没得比的 这还没算上 21装备部队后 “新技术”带来的各种麻烦
例如21的铅铜合金轴承的质量和稳定就一直是个问题 而R2800是铅铟合金 据说在1950年返厂的一些2800的轴承 有些使用了接近7000小时的轴承仍然在磨损允许范围内(当然、据说)
以本子当时的水平 肛出“誉”21 其实算是非常不错的一个东西 但是系统上的杯具不是一个发动机能说的清的
例如战时的日本已经难以保证预定的100号高辛烷值航空燃油 不熟练的装配和大量的超出误差标准的零件 在实际使用中很难达到标称功率 很多零件的损耗也是非常的快
狭小的空间设计有时还会烧毁发动机布线的绝缘层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注水系统的不稳定导致有时水只往几个缸里灌.....

“誉”21

Nakajima_Homare.jpg (158.1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2 05:13 上传




下面这俩是R-2800 注意观察2800复杂的翅片
根据一些资料 2800初期的一些型号是精铸的 后期则用了锻造切削得以进一步提升功率和寿命

33.jpg (28.1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2 05:13 上传


111110-RBrwn-NAST-25170-HDR.jpg (532.1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12 05:13 上传



popcorn234 发表于 2016-6-11 22:25
气冷发动机截面大,导致空气阻力大,但技术上相对简单。二战前欧洲的观点是,战斗机为了减少阻力,要用水冷 ...
看来是美帝的粗犷路线胜过小日本的精细路线。

jlsrc 发表于 2016-6-12 11:04
看来是美帝的粗犷路线胜过小日本的精细路线。


英德才是精细路线的代表,鬼子只是一根筋走邪路。
其实关键还是基础雄厚的问题,鬼子三菱好不容易搞出个相当于美帝老一代r1830的金星都在那感动得飙泪,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jlsrc 发表于 2016-6-12 11:04
看来是美帝的粗犷路线胜过小日本的精细路线。


英德才是精细路线的代表,鬼子只是一根筋走邪路。
其实关键还是基础雄厚的问题,鬼子三菱好不容易搞出个相当于美帝老一代r1830的金星都在那感动得飙泪,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fake3 发表于 2016-6-12 03:28
美帝是涡轮增压成熟, 涡桨发动机任何国家二战中还是没谱的。
我说的就是涡桨,1943年可用

去搜一下
      中岛“誉”21型星型复列18缸气冷式发动机基本上是日本材料和加工工艺的极限,如发动机散热片,是将整块铝材切削成薄片,然后手工焊接到缸体上的,而缸体是采用手工紧密铸造工艺铸造(海路空老文上的说法,没有说明具体的方法,个人认为是砂模失蜡铸造法铸造的,可以凭借工人的技术水平,铸造出工艺品品质的铸件)。问题是,这种“工艺品”级别的产品是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的,产品一致性和性能稳定性也不能保证。
      我的机械加工知识都是大学里学得,如果按照我所学的知识,用真空加压铸造法(金属模具),就可以得到性能一流的铸件,散热片采用铝板冲压成型工艺,摩擦焊、等离子焊、回流焊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焊接产品,成本也不高,当然,这都是当时日本不可能掌握的技术。
我说的就是涡桨,1943年可用

去搜一下
按维基数据, 美帝第一种涡桨是 GE XT31 , 试装机是 XP 81, 45 年12月才首次试飞, 去掉X 编号的T31 45 年才首次运行。。。

英国第一种是 RB.50 Trent, 45 年才装到流星飞机上测试。。。

43年根本没实用的涡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