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作战中越军在防御和进攻时的13个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0:25:49


防御作战时:

(1).纵深较大,利于反攻。越军在老山一线防御阵地失守后,依托大、小青山建立了二线和纵深防御阵地,居高临下,俯视老山主峰以南的中国军队阵地,易守难攻。而中国军队在松毛岭、那拉方向的防御阵地大部分处于越军小青山、汉扬等阵地瞰制之下,缺乏纵深,屏障不足,防御态势恶劣。因此,越军在老山战场易于实施反攻,实际上处于相对有利的态势。

(2).紧逼贴近,以缩为防。越军在老山战场要同时防守清水两翼,而整个战线双方态势则犬牙交错,互有侧翼暴露。为取得有利态势,越军在老山方向主要采取守势,以警戒对峙为主,在八里河东山方向相应收缩部分阵地,与中国军队脱离接触,从而在两翼得到缓冲。在中部的松毛岭、那拉方向,越军则紧贴不放,与中国军队前沿仅隔100-300米,使中国军队无法建立警戒阵地,从而造成有利的反攻态势。

(3).随失随反,顽强纠缠。在对峙期间,通常当次要阵地失守时,越军一般会收缩防线,只组织火力攻击,而不组织兵力反击。当主要阵地被中国军队夺去后,越军常常会迅速调集兵力,有时不等火力准备就发起反击,乘中国军队立足未稳之机连续反扑,敢于投入力量,不怕伤亡,舍得时间,持续纠缠,致使战斗非常残酷激烈。而当各阵地失守时,阵地内的残余越军会迅速利用地形分散潜伏或是钻入坑道及永备工事内,继续与中国军队周旋,等待援兵的反击,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越军的这一战术给双方都造成了很大伤亡,形成了老山战场的诸多胶着热点。

(4).注重炮战,运用灵活。越军在整体实力上逊于中国军队,为在气势和实战效果上占得先机,疲惫中国军队战斗力,因而在防御作战时非常注重炮火的运用,不惧打炮火对战。在阵地对峙的中前期,越军对中国军队前沿和纵深的炮击持续不断,时而重点打击,时而火力覆盖,时而前沿压制,时而纵深乱射,时而冷炮袭扰,时而抵近偷袭,大小炮交替,战法灵活,花样百出。有时一连数月每日都有炮击,少则数百发,多则上万发,有时以冷炮为主,持续袭扰破坏。打到后期,越军实力转衰,炮弹供应不足,不得不大幅度减少了炮击频率,无奈地失去了与中国军队炮火对战的气势。

(5).喜欢偷袭,频繁袭扰。在阵地对峙期间,越军除几次大规模攻势外,坚持以小股兵力实施偷袭和袭扰,旨在试探中国军队虚实,疲惫中国军队战斗力,配合主力打开突破口。同时,越军频繁使用特工作战,对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和浅纵深区域实施广泛地渗透袭扰,并利用中越边境复杂地形潜入中国境内进行破坏活动。其规模小,散布面广,极其频繁,不分日夜,往往打了就走,使得中国军队的整个防区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在警戒上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损失。著名的“辛柏林”雷达与炮兵阵地、警卫分队被袭事件,就是越军特工战的杰作。其还渗入中国境内对平民目标实施绑架、暗杀、爆破、恐吓等行动,有较明显的扰乱中国边境社会秩序的目的。

(6).封锁后方,阻断补给。老山战场自然环境恶劣,山高林密,补给不易。相对而言,中国军队扼守的边境一线制高点地势更为复杂,后勤补给更加艰难。越军抓住这一弱点,持续用炮火和步兵火力封锁中国军队的后方补给线,给中国军队的前沿部队坚守造成了很大困难,前送后运极为不易,以致那拉地区出现了多条“生死线”。到了作战后期,越军火力转衰,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即使如此,因为恶劣的阵地环境,中国一线守备部队仍然出现了大量非战斗减员,后勤部门虽然做出了很大努力,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7).后勤匮乏,士气较低。越南国力贫弱,长期穷兵黩武,开始是靠着中苏等国多年支援的家底,后来是依仗苏联每年约10亿美元的援助支撑。两山作战初期,越军的后勤供应就已现匮乏。7.12大战时,越军的一线步兵每个人只配发了90发子弹、4枚手榴弹和一袋熟米,很多人没有鞋穿。有越军老兵回忆说,他们在战前吃的最后一顿饭是在7月11日下午,只有米饭拌咸盐,5、6 个人才能分吃一罐200克的鱼罐头。打到当天晚上,前线的粮食、弹药就都供不上了,甚至发生了某步兵师强行截留河宣省军事指挥部弹药车的事情。如此一来,这次大规模反攻只能以虎头蛇尾收场。到了战争后期,越南的家底吃得差不多了,苏联的援助也越来越少,越军的后勤供应更加不济,一线部队缺吃少穿,生活非常艰苦,甚至有士兵跑到中国军队阵地上找食吃。在这种情况下,越军士气低落,开小差的人很多,前线部队普遍缺额。1985年5.31之战前,越军原定攻打211高地的是322师567团5营6连。但因为6连士气不高,一些士兵开小差,上级不得不将5连拉上去替换了6连。其他部队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其持续作战能力越来越弱,说到底是个综合国力问题。

进攻作战时:

(1).以攻为攻,以攻为守。在两山作战期间,越军坚持进攻战略,以攻击求稳定,顽强与中国军队争夺战场主动权。在中国军队夺取两山诸要点后,越军转变了坚守防御的战略方针,以攻为守,在部分地区收缩防线,摆脱不利态势,部分地区则阵地紧贴靠前,盯住中国军队防线弱点。经过精心准备后,越军以全线的偷袭、袭扰为前奏,相继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行动,并不断提高战斗强度与中国军队反复争夺主要制高点和前沿一线警戒阵地。到了两山作战后期,越军不再发起较大规模的进攻,但小规模的偷袭、袭扰和特工破坏不断,仍持续与中国军队纠缠。综观两山作战全程,越军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主动进攻方。以进攻封住中国军队的进一步拔点行动,以进攻稳定己方的整体防线,以进攻动摇中国军队的前沿和后方,以进攻为政治斗争服务。

(2).精心谋划,准备时间长。越军知道与中国军队相比在实力上处于下风,为了不致落入持久作战的劣势,往往精心谋划较大规模的进攻,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如1984年的“MB-84” 战役反攻计划筹划准备了2个多月,“第三战役”计划筹划准备了5个多月,1985年的“M-1”计划筹划准备了3个多月,“M-2”计划筹划准备了1个多月。尽管这几个战役反攻计划最后都陷于失败,但越军为此的构思设计和下的苦功都有可称道之处。

(3).战场嗅觉灵敏,主攻方向正确。在两山诸要点失守之后,越军放弃了在者阴山方向的反击,集中力量准备夺回老山。根据老山战场的地形和双方态势,越军没有平均撒网,而是将攻击重点指向了662.6高地和那拉地区,企图首先将两处夺取,然后逐点攻占老山诸高地,回头再控制八里河东山。在662.6高地和那拉地区,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纵深很浅,屏障不足,直接与越军前沿阵地紧贴,多面受敌,易攻难守。越军选择的这一主攻方向是正确的,抓住了中国军队的软肋。可惜越军整体军力不济,多兵种作战协同能力差,发起进攻后往往虎头蛇尾,功亏一篑。

(4).战法多端,花样百出。在确定了主攻方向后,越军精心谋划了各攻击流程。实战中,越军首先以特工和侦察分队为主力,在战前就预先秘密贴近中国军队阵地,实施侦察,占领要点,构筑工事。当进攻发起后,特工由此出发向中国军队阵地抵近偷袭,希图得手。如偷袭未成,则呼唤后方炮火急袭中国军队阵地,尔后步兵发起强攻。在全线打响后,越军采取以主要突击与多方向进攻相结合、正面牵制与侧后穿插迂回攻击相结合,以及逐点攻击、逐段巩固、逐次“添油”与多波次连续攻击相结合的战法,力求在局部一击得手,速战速决;在全局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当“MB-84” 战役反攻计划失败后,越军又转而采取“堑壕延伸式”战术,大搞土工掘进,对中国军队前沿阵地分割围逼,企图逐点占领。而“堑壕延伸式”战术也未奏效时,越军即转入“M-1”计划重点反攻,打算先夺取那拉方向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改善局部防御态势。“M-1”计划失败后,越军很快又实施了“M-2”计划,再试一把局部重点反攻。与此同时,越军在全线对中国军队防线持续实施了小股兵力的偷袭和袭扰,以及特工的渗透破坏,并坚持封锁中国军队的后方运输线,企图动摇中国军队的防御基础。虽然这些进攻战术最后都被中国军队挫败,但不得不说越军已经尽了全力,在战场上是好样的。

(5).炮兵支援有力,运用灵活。越军炮兵在火力支援步兵进攻上,注重集中射击与妨碍射击相结合、压制前沿与打击纵深相结合、随伴火炮支援步兵冲击与拦阻敌方后续梯队相结合、大小炮相结合,既压制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拦截打击敌方后续梯队,又疲惫敌方精神,消耗敌方体力。特别是越军的各种迫击炮和直瞄炮火,机动迅速,出没频繁,观察细致,射击准确,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威胁。中国军队在两山战场上比较大的几次失利,如1984年的12.24战斗、1985年的6.11战斗,都是因为没有能够压制越军炮兵火力才无奈饮恨的。可以说,没有炮兵的有力支援,越军根本无法与中国军队连续打上5年。越军的劣势是大口径炮弹不能国产,前沿储备有限,无法长时间与中国军队打炮火对战,因而发动的较大规模攻势最终都被中国炮兵打垮,只好运用中小火炮长期与中国军队周旋。

(6).指挥水平差,协同不力。越军在老山战场先后发起过多次大规模攻势,不可谓用力不猛,气势不盛。然而,因为历史的原因,越军的高级指挥员缺少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和经验,也不擅长各兵种间的协同作战;基层指挥员较为擅长小规模的独立作战,同样不擅长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结果就是在多次攻势中均出现了协同不力的问题,各部队你打我不打,形不成拳头,往往错失战机,致使攻势越来越弱,最后无法持续。典型的就是1984年的老山7.12大战,越军唯一一次使用了加强师规模兵力发起反攻。但因指挥失误,协同不力,四个方向上的8路营级规模进攻未能同时发起,各方向战斗打响时间相差1个半小时以上,最后变成了各方向的分散独立战斗,结果被中国军队各个击破,蓄谋已久的攻势一败涂地。


防御作战时:

(1).纵深较大,利于反攻。越军在老山一线防御阵地失守后,依托大、小青山建立了二线和纵深防御阵地,居高临下,俯视老山主峰以南的中国军队阵地,易守难攻。而中国军队在松毛岭、那拉方向的防御阵地大部分处于越军小青山、汉扬等阵地瞰制之下,缺乏纵深,屏障不足,防御态势恶劣。因此,越军在老山战场易于实施反攻,实际上处于相对有利的态势。

(2).紧逼贴近,以缩为防。越军在老山战场要同时防守清水两翼,而整个战线双方态势则犬牙交错,互有侧翼暴露。为取得有利态势,越军在老山方向主要采取守势,以警戒对峙为主,在八里河东山方向相应收缩部分阵地,与中国军队脱离接触,从而在两翼得到缓冲。在中部的松毛岭、那拉方向,越军则紧贴不放,与中国军队前沿仅隔100-300米,使中国军队无法建立警戒阵地,从而造成有利的反攻态势。

(3).随失随反,顽强纠缠。在对峙期间,通常当次要阵地失守时,越军一般会收缩防线,只组织火力攻击,而不组织兵力反击。当主要阵地被中国军队夺去后,越军常常会迅速调集兵力,有时不等火力准备就发起反击,乘中国军队立足未稳之机连续反扑,敢于投入力量,不怕伤亡,舍得时间,持续纠缠,致使战斗非常残酷激烈。而当各阵地失守时,阵地内的残余越军会迅速利用地形分散潜伏或是钻入坑道及永备工事内,继续与中国军队周旋,等待援兵的反击,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越军的这一战术给双方都造成了很大伤亡,形成了老山战场的诸多胶着热点。

(4).注重炮战,运用灵活。越军在整体实力上逊于中国军队,为在气势和实战效果上占得先机,疲惫中国军队战斗力,因而在防御作战时非常注重炮火的运用,不惧打炮火对战。在阵地对峙的中前期,越军对中国军队前沿和纵深的炮击持续不断,时而重点打击,时而火力覆盖,时而前沿压制,时而纵深乱射,时而冷炮袭扰,时而抵近偷袭,大小炮交替,战法灵活,花样百出。有时一连数月每日都有炮击,少则数百发,多则上万发,有时以冷炮为主,持续袭扰破坏。打到后期,越军实力转衰,炮弹供应不足,不得不大幅度减少了炮击频率,无奈地失去了与中国军队炮火对战的气势。

(5).喜欢偷袭,频繁袭扰。在阵地对峙期间,越军除几次大规模攻势外,坚持以小股兵力实施偷袭和袭扰,旨在试探中国军队虚实,疲惫中国军队战斗力,配合主力打开突破口。同时,越军频繁使用特工作战,对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和浅纵深区域实施广泛地渗透袭扰,并利用中越边境复杂地形潜入中国境内进行破坏活动。其规模小,散布面广,极其频繁,不分日夜,往往打了就走,使得中国军队的整个防区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在警戒上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损失。著名的“辛柏林”雷达与炮兵阵地、警卫分队被袭事件,就是越军特工战的杰作。其还渗入中国境内对平民目标实施绑架、暗杀、爆破、恐吓等行动,有较明显的扰乱中国边境社会秩序的目的。

(6).封锁后方,阻断补给。老山战场自然环境恶劣,山高林密,补给不易。相对而言,中国军队扼守的边境一线制高点地势更为复杂,后勤补给更加艰难。越军抓住这一弱点,持续用炮火和步兵火力封锁中国军队的后方补给线,给中国军队的前沿部队坚守造成了很大困难,前送后运极为不易,以致那拉地区出现了多条“生死线”。到了作战后期,越军火力转衰,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即使如此,因为恶劣的阵地环境,中国一线守备部队仍然出现了大量非战斗减员,后勤部门虽然做出了很大努力,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7).后勤匮乏,士气较低。越南国力贫弱,长期穷兵黩武,开始是靠着中苏等国多年支援的家底,后来是依仗苏联每年约10亿美元的援助支撑。两山作战初期,越军的后勤供应就已现匮乏。7.12大战时,越军的一线步兵每个人只配发了90发子弹、4枚手榴弹和一袋熟米,很多人没有鞋穿。有越军老兵回忆说,他们在战前吃的最后一顿饭是在7月11日下午,只有米饭拌咸盐,5、6 个人才能分吃一罐200克的鱼罐头。打到当天晚上,前线的粮食、弹药就都供不上了,甚至发生了某步兵师强行截留河宣省军事指挥部弹药车的事情。如此一来,这次大规模反攻只能以虎头蛇尾收场。到了战争后期,越南的家底吃得差不多了,苏联的援助也越来越少,越军的后勤供应更加不济,一线部队缺吃少穿,生活非常艰苦,甚至有士兵跑到中国军队阵地上找食吃。在这种情况下,越军士气低落,开小差的人很多,前线部队普遍缺额。1985年5.31之战前,越军原定攻打211高地的是322师567团5营6连。但因为6连士气不高,一些士兵开小差,上级不得不将5连拉上去替换了6连。其他部队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其持续作战能力越来越弱,说到底是个综合国力问题。

进攻作战时:

(1).以攻为攻,以攻为守。在两山作战期间,越军坚持进攻战略,以攻击求稳定,顽强与中国军队争夺战场主动权。在中国军队夺取两山诸要点后,越军转变了坚守防御的战略方针,以攻为守,在部分地区收缩防线,摆脱不利态势,部分地区则阵地紧贴靠前,盯住中国军队防线弱点。经过精心准备后,越军以全线的偷袭、袭扰为前奏,相继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行动,并不断提高战斗强度与中国军队反复争夺主要制高点和前沿一线警戒阵地。到了两山作战后期,越军不再发起较大规模的进攻,但小规模的偷袭、袭扰和特工破坏不断,仍持续与中国军队纠缠。综观两山作战全程,越军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主动进攻方。以进攻封住中国军队的进一步拔点行动,以进攻稳定己方的整体防线,以进攻动摇中国军队的前沿和后方,以进攻为政治斗争服务。

(2).精心谋划,准备时间长。越军知道与中国军队相比在实力上处于下风,为了不致落入持久作战的劣势,往往精心谋划较大规模的进攻,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如1984年的“MB-84” 战役反攻计划筹划准备了2个多月,“第三战役”计划筹划准备了5个多月,1985年的“M-1”计划筹划准备了3个多月,“M-2”计划筹划准备了1个多月。尽管这几个战役反攻计划最后都陷于失败,但越军为此的构思设计和下的苦功都有可称道之处。

(3).战场嗅觉灵敏,主攻方向正确。在两山诸要点失守之后,越军放弃了在者阴山方向的反击,集中力量准备夺回老山。根据老山战场的地形和双方态势,越军没有平均撒网,而是将攻击重点指向了662.6高地和那拉地区,企图首先将两处夺取,然后逐点攻占老山诸高地,回头再控制八里河东山。在662.6高地和那拉地区,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纵深很浅,屏障不足,直接与越军前沿阵地紧贴,多面受敌,易攻难守。越军选择的这一主攻方向是正确的,抓住了中国军队的软肋。可惜越军整体军力不济,多兵种作战协同能力差,发起进攻后往往虎头蛇尾,功亏一篑。

(4).战法多端,花样百出。在确定了主攻方向后,越军精心谋划了各攻击流程。实战中,越军首先以特工和侦察分队为主力,在战前就预先秘密贴近中国军队阵地,实施侦察,占领要点,构筑工事。当进攻发起后,特工由此出发向中国军队阵地抵近偷袭,希图得手。如偷袭未成,则呼唤后方炮火急袭中国军队阵地,尔后步兵发起强攻。在全线打响后,越军采取以主要突击与多方向进攻相结合、正面牵制与侧后穿插迂回攻击相结合,以及逐点攻击、逐段巩固、逐次“添油”与多波次连续攻击相结合的战法,力求在局部一击得手,速战速决;在全局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当“MB-84” 战役反攻计划失败后,越军又转而采取“堑壕延伸式”战术,大搞土工掘进,对中国军队前沿阵地分割围逼,企图逐点占领。而“堑壕延伸式”战术也未奏效时,越军即转入“M-1”计划重点反攻,打算先夺取那拉方向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改善局部防御态势。“M-1”计划失败后,越军很快又实施了“M-2”计划,再试一把局部重点反攻。与此同时,越军在全线对中国军队防线持续实施了小股兵力的偷袭和袭扰,以及特工的渗透破坏,并坚持封锁中国军队的后方运输线,企图动摇中国军队的防御基础。虽然这些进攻战术最后都被中国军队挫败,但不得不说越军已经尽了全力,在战场上是好样的。

(5).炮兵支援有力,运用灵活。越军炮兵在火力支援步兵进攻上,注重集中射击与妨碍射击相结合、压制前沿与打击纵深相结合、随伴火炮支援步兵冲击与拦阻敌方后续梯队相结合、大小炮相结合,既压制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拦截打击敌方后续梯队,又疲惫敌方精神,消耗敌方体力。特别是越军的各种迫击炮和直瞄炮火,机动迅速,出没频繁,观察细致,射击准确,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威胁。中国军队在两山战场上比较大的几次失利,如1984年的12.24战斗、1985年的6.11战斗,都是因为没有能够压制越军炮兵火力才无奈饮恨的。可以说,没有炮兵的有力支援,越军根本无法与中国军队连续打上5年。越军的劣势是大口径炮弹不能国产,前沿储备有限,无法长时间与中国军队打炮火对战,因而发动的较大规模攻势最终都被中国炮兵打垮,只好运用中小火炮长期与中国军队周旋。

(6).指挥水平差,协同不力。越军在老山战场先后发起过多次大规模攻势,不可谓用力不猛,气势不盛。然而,因为历史的原因,越军的高级指挥员缺少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和经验,也不擅长各兵种间的协同作战;基层指挥员较为擅长小规模的独立作战,同样不擅长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结果就是在多次攻势中均出现了协同不力的问题,各部队你打我不打,形不成拳头,往往错失战机,致使攻势越来越弱,最后无法持续。典型的就是1984年的老山7.12大战,越军唯一一次使用了加强师规模兵力发起反攻。但因指挥失误,协同不力,四个方向上的8路营级规模进攻未能同时发起,各方向战斗打响时间相差1个半小时以上,最后变成了各方向的分散独立战斗,结果被中国军队各个击破,蓄谋已久的攻势一败涂地。
说到底还是国力的问题。不过这种有限战争到底有没有达到目的。貌似争论不休。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沈大啊,望不吝赐教
首先,对于越方的炮兵运用,似乎由于对方本钱小,炮兵少,反而对于炮兵的运用更加仔细,对于作战的部署更细致,这点似乎和我们在朝鲜战场使用炮兵的风格很相似。反观我们,进入轮战之后,对于炮兵的使用似乎“大方了很多”,对于炮兵的使用比之前有了很大变化。
其次,对于一些骑线点和边境制高点的争夺,我们在撤军之后就放弃了?为啥不在当时直接占领这些边境制高点,为我方之后的防御作战争取一个有力的态势呢?
再次,向前沿哨所或者说猫耳洞运输的时候,经常出现百米生死线,我们有没有尝试使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构筑利于我方隐蔽的交通壕?对方对于我方补给线的火力压制,我们有没有努力进行反压制?效果如何?
最后,对于越方的偷袭作战,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应对?效果如何?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另外还有夜视器材的使用,不知道效果如何?我个人听说过,利用微声冲锋枪加上夜视仪打“老鼠”的情况。
对了,还有就是辽沈战役影评的下半部分啥时候出?
轩辕天行 发表于 2015-2-8 19:46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沈大啊,望不吝赐教
首先,对于越方的炮兵运用,似乎由于对方本钱小,炮兵少,反而对 ...
首先,在炮兵运用上主要和老山地形有关,我方一侧山高坡陡,炮兵前推困难,在后方也只能沿船头至河江公路一线配置。越方一侧坡度较缓,还有大片丘陵草丛,炮火易于配置。特别是迫击炮流动迅速,依托地形可以靠前配置监视我军。加上其在小青山上的工事构筑多年,直瞄火非常隐蔽,可以俯瞰战场,对我非常不利。

其次,打两山之战在于冷战中的地缘政治,而不在于边境制高点。打了为的是争取和平,也不是占领了好打下一次战争。越南有意服软后,我方就放弃了越南境内的多数阵地,收缩回边境一线占领制高点防守。双方签订边界条约后,再从制高点上撤下来,骑线点上双方都不驻兵,恢复正常边境守备巡逻。

再次,我方当然也是构筑了交通壕的,但没有像越军那样形成遍布战场的网络化。而且那拉方向地形于我不利,越军据守小青山和八里河东山方向汉扬高地,我方一侧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运动总是被其俯瞰,遭到打击,我军则没有这种有利条件。

最后,防止偷袭各军都有高招,其中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地雷、明暗哨、交叉哨、观察哨、假阵地、假哨兵、空罐头盒之类。夜视器材当然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对山地丛林多雾地形作用有限,主要还是靠前述手段。

辽沈战役下半部队要等一下,现在在写砥平里,过几天就是64周年了。
沈听雪 发表于 2015-2-8 20:18
首先,在炮兵运用上主要和老山地形有关,我方一侧山高坡陡,炮兵前推困难,在后方也只能沿船头至河江公路 ...
一场给美苏双方看的表演 苏联快垮台前 与中国改善关系 断掉越南援助后 就和解了 而美国也转向颠覆中国等社会主义政权 中国也就没有必要为其流血了
天降祥瑞 发表于 2015-2-8 21:31
一场给美苏双方看的表演 苏联快垮台前 与中国改善关系 断掉越南援助后 就和解了 而美国也转向颠覆中国等 ...
今天好,明天坏,今天和,明天干,本就是历史常情。一代人只能为一代人的事负责,这是社会规律。
国力一方面,猴子穷兵黩武也是一方面。
等着沈大写的邸平里。
说到底就是底气不足。
问下老沈,上个月兵器知识有篇专访,回忆79年弹药紧张,大口径炮弹每发射一发都需要前指批准,是否如此,当时的弹药后勤供应状况到底如何?
79年中国刚结束文革,军队战斗力处于历史最低点,而越南刚打完国内统一战争,军队的作战经验处于最高峰。所以中越边境战的前几年中国军队没占到什么便宜,不过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国力比79年强多了。装备上也拉开差距了,例如79年中国军队普遍装备56式和63式半自动,质量上比不上越军装备的原装AK47,但是85年,中国陆军的81杠开始装备部队了。
我佛山人 发表于 2015-2-8 23:24
问下老沈,上个月兵器知识有篇专访,回忆79年弹药紧张,大口径炮弹每发射一发都需要前指批准,是否如此,当 ...
79年何来的弹药紧张呢?战前储备了弹药、油料11万吨,整个战争消耗了不到9万吨,这还没算后续调运的弹药。当年我军炮弹打得只有浪费,没有紧张。仅3月1日炮轰谅山半小时就发射大口径炮弹9000多发。
也不需要估计过高。前一段有个纪录片《兄弟情》,讲的是67军突击队的战场实况录像。基本还是停留在用人力滚地雷,炸碉堡,塞爆破筒的手段。和抗美援朝毫无两样。这个已经是八十年代后期了。再过几年就是美国的海湾战争。

看看突击队里那一个个战士年轻的照片,只能一声叹息了。

沈听雪 发表于 2015-2-8 23:42
79年何来的弹药紧张呢?战前储备了弹药、油料11万吨,整个战争消耗了不到9万吨,这还没算后续调运的弹药 ...
就是上个月兵器知识的一篇专访中提到。有名有姓的权威刊物,应该不是信口开河。79年的战争,还值得挖掘啊
我佛山人 发表于 2015-2-8 23:45
就是上个月兵器知识的一篇专访中提到。有名有姓的权威刊物,应该不是信口开河。79年的战争,还值得挖掘啊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专访。我掌握的资料没有这样的内容。整个战争28天,我军消耗弹药2万多吨。而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两周志愿军消耗弹药3万吨。79年难道还比不上53年吗?


兵器知识第二期 大口径焊接钢药筒 真正的中国创造 蔡寅生,讲的是79年反击战中的头一个月

兵器知识第二期 大口径焊接钢药筒 真正的中国创造 蔡寅生,讲的是79年反击战中的头一个月


这篇文章说的是152加榴炮和130加农炮。79年时,参战122毫米以上身管压制火炮共1188门,其中152炮216门,130加72门,122加144门,122榴756门。当年我军130加装备较少,只在东西线各参战一个团,主要在炮火准备期间参战。

战前规定,军、师各成立炮兵指挥所,军属以上火炮原则上不出境参战,师属炮火由自己掌握,由军指(基指、前指)协调军、师炮指的炮火准备行动。也就是说,军属以上的152炮和130加基本在边境一线参加炮火准备和支援,并不出境作战,也不直接支援前线步兵。需要大口径火炮支援时,需要由师向军前指或军炮指请示(根据战前规定好的协同关系,或由军前指转,或直接联系军炮指),军前指、军炮指再向炮兵团营下命令,然后才能支援师以下部队,要走一系列程序。这时152炮和130加必然是由军前指、军炮指下命令才能开炮。而所谓需前指批准在前线的实际含义,是指炮兵要根据前线步兵呼唤予以即时火力支援,这时如果上边有限制,就需要得到批准才行。根据前边所述,动用军属以上火炮必须要由军前指或军炮指下命令,没有可以自行发射的,所谓前指批准没有实际意义。直接支援前线步兵的则主要是师属火炮,如122榴、130/107火和85加,随步兵跟进,即时进行支援,直接归师指挥,并不需要军一级前指批准。如军以上火炮配属师作战,则由师一级前指或基指批准射击。

因130加装备较少,炮弹库存有限是可能的,但其并不是主力火炮。算上152炮,这两种炮也只占全部大口径压制火炮的四分之一,有部分炮弹需要空运,但只是最初一星期的事,更何况还有数量众多的火箭炮和85加参加。79年战时加强大口径炮弹生产主要出于有备无患的目的,当时不知道战争会打成什么样,而且北方也很紧张,不是只有南线需要炮弹,这应该很容易理解。那篇文章写得太简略,并没有说明白“需要前指批准“的具体情况,容易给人以我军缺炮弹的误导。

这篇文章说的是152加榴炮和130加农炮。79年时,参战122毫米以上身管压制火炮共1188门,其中152炮216门,130加72门,122加144门,122榴756门。当年我军130加装备较少,只在东西线各参战一个团,主要在炮火准备期间参战。

战前规定,军、师各成立炮兵指挥所,军属以上火炮原则上不出境参战,师属炮火由自己掌握,由军指(基指、前指)协调军、师炮指的炮火准备行动。也就是说,军属以上的152炮和130加基本在边境一线参加炮火准备和支援,并不出境作战,也不直接支援前线步兵。需要大口径火炮支援时,需要由师向军前指或军炮指请示(根据战前规定好的协同关系,或由军前指转,或直接联系军炮指),军前指、军炮指再向炮兵团营下命令,然后才能支援师以下部队,要走一系列程序。这时152炮和130加必然是由军前指、军炮指下命令才能开炮。而所谓需前指批准在前线的实际含义,是指炮兵要根据前线步兵呼唤予以即时火力支援,这时如果上边有限制,就需要得到批准才行。根据前边所述,动用军属以上火炮必须要由军前指或军炮指下命令,没有可以自行发射的,所谓前指批准没有实际意义。直接支援前线步兵的则主要是师属火炮,如122榴、130/107火和85加,随步兵跟进,即时进行支援,直接归师指挥,并不需要军一级前指批准。如军以上火炮配属师作战,则由师一级前指或基指批准射击。

因130加装备较少,炮弹库存有限是可能的,但其并不是主力火炮。算上152炮,这两种炮也只占全部大口径压制火炮的四分之一,有部分炮弹需要空运,但只是最初一星期的事,更何况还有数量众多的火箭炮和85加参加。79年战时加强大口径炮弹生产主要出于有备无患的目的,当时不知道战争会打成什么样,而且北方也很紧张,不是只有南线需要炮弹,这应该很容易理解。那篇文章写得太简略,并没有说明白“需要前指批准“的具体情况,容易给人以我军缺炮弹的误导。
1233rd 发表于 2015-2-8 19:08
说到底还是国力的问题。不过这种有限战争到底有没有达到目的。貌似争论不休。
沈大逐条分析的问题中,有些是国力问题,有些是兵法问题,典型的就是第六条,因为指挥协同问题,已有的人力物力无法形成效果最大的攻势。
我佛山人 发表于 2015-2-8 23:42
也不需要估计过高。前一段有个纪录片《兄弟情》,讲的是67军突击队的战场实况录像。基本还是停留在用人力滚 ...
我觉得这个一是受之前多年国内形势的影响军事装备、理论、作训水平发展等滞后原因有很大的关系。太久没有经历战争、军事理论和装备发展停滞不前,训练水平不够,就只能依靠敢打猛冲不怕牺牲的作战传统去和穷凶极恶的敌人浴血作战。二就是那异常复杂的战场环境了,亚热带丛林及喀斯特山地地形异常复杂,比最难搞的城镇地形也好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