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高端的幌子没市场没技术 百亿投入去哪儿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12:27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讯 日前,一项将补贴与国产电池挂钩的新政,将不少新能源车企打入“电池危机”。这其中,上汽集团旗下荣威950、荣威eRX5等重点车型都受到不小的影响,甚至面临失去补贴资格的窘境。但业内人士指出,上汽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并有大笔的资金投入,如今反而被新政打个措手不及,上汽与其四处喊冤,不如认真反省。
  荣威的尴尬车还没卖补贴没了
  日前,工信部公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三批。在目前已经进入目录的25家企业中,被国内新能源汽车采用最多的日本松下、韩国三星以及LG化学等国外电池厂商,均未被列入目录。根据这份规定,采用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无法获得补贴,而无法得到补贴的新能源车,在国内市场几无生存之地。
  从2014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4.05万辆和33.11万辆,位居世界首位。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到9.44万辆和9.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8%和131.1%。
  而对于新能源产品来说,其核心技术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部分占到了电动车整车成本的70%以上,而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这三个方面,特别是电池都严重依赖外资。这也是有关部门决心以目录和补贴挂钩的形式“倒逼”自主电池发展的背景。
  由于政策推出比较突然,一时间国内新能源企业“喊冤者”不少。其中喊得比较响的是上汽。据国内媒体报道,上汽某负责新能源技术的相关人士表示,至少一年时间才能把现有电池换掉,如果加上产品的升级换代,需要两年的过渡期。而且,上汽现有的新能源车型,至少有三年研发周期,如采用LG电池的荣威950,电池不是说换就换,还有大量的整车开发、验证工作。
  而上汽的另一款新能源汽车,荣威RX5的插电式强混版本eRX5面临的问题更大。按照原计划,11月即将上市,而《通知》规定从7月1日起,未进入推荐目录的就不再享有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如果无法获得补贴,整车就会毫无竞争力,上汽数亿的投入都可能打了水漂。要等切换电池以后再上市,则很有可能错过销售良机。
  重磅车型纷纷遭遇政策尴尬,难怪上汽如此卖力地“喊冤叫屈”。
  委屈的背后 上汽早有准备却措手不及
  但如果回溯上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其实上汽一点儿也不冤。上汽在电池系统方面动手很早,领先于不少国内新能源车厂商,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引入了国际领先的合作伙伴。只不过这些投入并未带来期待中的成果,才导致上汽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依然被新政打了个措手不及。
  国内的新能源车生产商当中,除了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之外,少有自行研发电池的企业。大多数厂商都依赖于采购专门的电池供应商的产品。实际上,国际一流的新能源车制造商,都是在强化对电池供应的控制能力。如特斯拉原本靠采购松下的电池,如今也在建设“超级工厂”,同时扩展松下之外的供应商,以期自行掌控电池供应。
  其实,上汽并非看不到这一点,而且早就试图自行开发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早在2010年,上汽已经同美国A123系统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来开发、生产和销售车用动力电池。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上汽掌握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降低整车成本。
  早在上汽与A123合作之初,就有媒体和专家提醒上汽,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本上的最大瓶颈,所以在电池领域掌握领先技术的企业将首先受益。
当时曾有媒体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合作与国际上的联合开发并不相同,反而类似在中国的整车合资企业。当年以“市场换技术”的名义大力推行的整车合资车企,如今已经被证明“市场交出去了,技术却没换来”。但上汽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的短板。上汽在电池方面并没有自身的优势,技术还是掌握在外方手中,好处应该只体现在本地化生产后能够降低成本,而并不能代表上汽掌握了电池方面的核心技术。
  不幸的是,有识之士当年的提醒,在几年后便迅速成为现实,上汽依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高端的幌子没市场没技术 百亿投入去哪儿了
  上汽等新能源车企之所以长期依赖进口电池,“追求高性能”是用得最多的理由。而尽管上汽等企业一直宣称在新能源领域大规模投入资金,但国产电池一直无法满足“高性能”的需要。
  2012年的北京车展上,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陈志鑫高调宣布,上汽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6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建设。照此计算,加上前期的20亿元投入,到2015年,上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不低于80亿元。2015年底,上汽董事长陈虹更表示,到2020年,上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入将达200亿元人民币。
  但上汽的巨额投入似乎并没有用在最需要的地方。2014年6月,特斯拉“超级工厂”开工,工厂总投资50亿美元,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产能35千兆瓦时的巨大电池工厂。其实彼时的特斯拉资金并不充裕,产品也只有一款Model S。其财报显示,2013年特斯拉销量不过2万多辆,全年亏损7600万美元(约4.5亿元)。
  相比之下,上汽2013年实现销量超过500万辆,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248亿元。但遗憾的是,尽管有着雄厚的资本和高额的投入,上汽却并没有拿出特斯拉那样的气魄来用于电池系统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如今,上汽旗下新能源车型仍在采用进口的LG和A123的电池系统。
  核心技术未有突破,上汽集团新能源车型的市场表现也是乏善可陈。2015年,上汽旗下新能源的主打车型荣威E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售出10500辆,而被其视为最直接竞争对手的比亚迪秦,销量是其3倍。纯电动的荣威E50更是全年只卖出412辆,在新能源车市场几乎被边缘化。
  记者有话说 别人可以喊冤上汽不应该
  国内新能源车企往往津津乐道于“秒杀特斯拉”。实际上,国内的几大新能源车企,背靠着实力雄厚的汽车集团,先天条件其实比特斯拉强得多,上汽便是如此。
  以目录与补贴挂钩的形式来“倒逼”国产动力电池的发展,虽然显得手段强硬,却是决策者对国内某些新能源车企“怒其不争”的无奈之举。更何况像上汽这样有实力、有准备的企业,数年间投入百亿资金,本不应该在新政面前落得措手不及。记者认为,与其四处喊冤,上汽不如好好思考,从“十二五”到“十三五”,从20亿元到200亿元,上汽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了多少,得到了多少?
http://nev.ofweek.com/2016-06/ART-71001-8460-29105662.html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讯 日前,一项将补贴与国产电池挂钩的新政,将不少新能源车企打入“电池危机”。这其中,上汽集团旗下荣威950、荣威eRX5等重点车型都受到不小的影响,甚至面临失去补贴资格的窘境。但业内人士指出,上汽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并有大笔的资金投入,如今反而被新政打个措手不及,上汽与其四处喊冤,不如认真反省。
  荣威的尴尬车还没卖补贴没了
  日前,工信部公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三批。在目前已经进入目录的25家企业中,被国内新能源汽车采用最多的日本松下、韩国三星以及LG化学等国外电池厂商,均未被列入目录。根据这份规定,采用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无法获得补贴,而无法得到补贴的新能源车,在国内市场几无生存之地。
  从2014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4.05万辆和33.11万辆,位居世界首位。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到9.44万辆和9.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8%和131.1%。
  而对于新能源产品来说,其核心技术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部分占到了电动车整车成本的70%以上,而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这三个方面,特别是电池都严重依赖外资。这也是有关部门决心以目录和补贴挂钩的形式“倒逼”自主电池发展的背景。
  由于政策推出比较突然,一时间国内新能源企业“喊冤者”不少。其中喊得比较响的是上汽。据国内媒体报道,上汽某负责新能源技术的相关人士表示,至少一年时间才能把现有电池换掉,如果加上产品的升级换代,需要两年的过渡期。而且,上汽现有的新能源车型,至少有三年研发周期,如采用LG电池的荣威950,电池不是说换就换,还有大量的整车开发、验证工作。
  而上汽的另一款新能源汽车,荣威RX5的插电式强混版本eRX5面临的问题更大。按照原计划,11月即将上市,而《通知》规定从7月1日起,未进入推荐目录的就不再享有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如果无法获得补贴,整车就会毫无竞争力,上汽数亿的投入都可能打了水漂。要等切换电池以后再上市,则很有可能错过销售良机。
  重磅车型纷纷遭遇政策尴尬,难怪上汽如此卖力地“喊冤叫屈”。
  委屈的背后 上汽早有准备却措手不及
  但如果回溯上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其实上汽一点儿也不冤。上汽在电池系统方面动手很早,领先于不少国内新能源车厂商,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引入了国际领先的合作伙伴。只不过这些投入并未带来期待中的成果,才导致上汽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依然被新政打了个措手不及。
  国内的新能源车生产商当中,除了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之外,少有自行研发电池的企业。大多数厂商都依赖于采购专门的电池供应商的产品。实际上,国际一流的新能源车制造商,都是在强化对电池供应的控制能力。如特斯拉原本靠采购松下的电池,如今也在建设“超级工厂”,同时扩展松下之外的供应商,以期自行掌控电池供应。
  其实,上汽并非看不到这一点,而且早就试图自行开发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早在2010年,上汽已经同美国A123系统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来开发、生产和销售车用动力电池。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上汽掌握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降低整车成本。
  早在上汽与A123合作之初,就有媒体和专家提醒上汽,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本上的最大瓶颈,所以在电池领域掌握领先技术的企业将首先受益。
当时曾有媒体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合作与国际上的联合开发并不相同,反而类似在中国的整车合资企业。当年以“市场换技术”的名义大力推行的整车合资车企,如今已经被证明“市场交出去了,技术却没换来”。但上汽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的短板。上汽在电池方面并没有自身的优势,技术还是掌握在外方手中,好处应该只体现在本地化生产后能够降低成本,而并不能代表上汽掌握了电池方面的核心技术。
  不幸的是,有识之士当年的提醒,在几年后便迅速成为现实,上汽依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高端的幌子没市场没技术 百亿投入去哪儿了
  上汽等新能源车企之所以长期依赖进口电池,“追求高性能”是用得最多的理由。而尽管上汽等企业一直宣称在新能源领域大规模投入资金,但国产电池一直无法满足“高性能”的需要。
  2012年的北京车展上,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陈志鑫高调宣布,上汽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6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建设。照此计算,加上前期的20亿元投入,到2015年,上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不低于80亿元。2015年底,上汽董事长陈虹更表示,到2020年,上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入将达200亿元人民币。
  但上汽的巨额投入似乎并没有用在最需要的地方。2014年6月,特斯拉“超级工厂”开工,工厂总投资50亿美元,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产能35千兆瓦时的巨大电池工厂。其实彼时的特斯拉资金并不充裕,产品也只有一款Model S。其财报显示,2013年特斯拉销量不过2万多辆,全年亏损7600万美元(约4.5亿元)。
  相比之下,上汽2013年实现销量超过500万辆,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248亿元。但遗憾的是,尽管有着雄厚的资本和高额的投入,上汽却并没有拿出特斯拉那样的气魄来用于电池系统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如今,上汽旗下新能源车型仍在采用进口的LG和A123的电池系统。
  核心技术未有突破,上汽集团新能源车型的市场表现也是乏善可陈。2015年,上汽旗下新能源的主打车型荣威E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售出10500辆,而被其视为最直接竞争对手的比亚迪秦,销量是其3倍。纯电动的荣威E50更是全年只卖出412辆,在新能源车市场几乎被边缘化。
  记者有话说 别人可以喊冤上汽不应该
  国内新能源车企往往津津乐道于“秒杀特斯拉”。实际上,国内的几大新能源车企,背靠着实力雄厚的汽车集团,先天条件其实比特斯拉强得多,上汽便是如此。
  以目录与补贴挂钩的形式来“倒逼”国产动力电池的发展,虽然显得手段强硬,却是决策者对国内某些新能源车企“怒其不争”的无奈之举。更何况像上汽这样有实力、有准备的企业,数年间投入百亿资金,本不应该在新政面前落得措手不及。记者认为,与其四处喊冤,上汽不如好好思考,从“十二五”到“十三五”,从20亿元到200亿元,上汽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了多少,得到了多少?
http://nev.ofweek.com/2016-06/ART-71001-8460-29105662.html


因为没建电池厂,所以就是没技术,这逻辑,呵呵。
至于市场表现,看看之前几个月550和秦的落地价和销量,再看看这两个月的落地价和销量,真的不用多说什么了。就好比有些媒体人一看博越第一个月几千销量就开始大喊博越失败了一样蠢

因为没建电池厂,所以就是没技术,这逻辑,呵呵。
至于市场表现,看看之前几个月550和秦的落地价和销量,再看看这两个月的落地价和销量,真的不用多说什么了。就好比有些媒体人一看博越第一个月几千销量就开始大喊博越失败了一样蠢
先说一句,可能有人一上来就贴几个电动机功率数据证明秦比550牛逼。但是一辆车是方方面面的,只知道网上查几个数字就觉得证明一切了的还是图森破,需要多学习一个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18
因为没建电池厂,所以就是没技术,呵呵
那你的意思韩国的电池技术是上汽给的?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21
先说一句,可能有人一上来就贴几个电动机功率数据证明秦比550牛逼。但是一辆车是方方面面的,只知道网上查 ...
你嘴炮觉得550比秦牛逼也行。
那你的意思韩国的电池技术是上汽给的?
只有电池才是技术?在你概念里车全身上下都是电池?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21
先说一句,可能有人一上来就贴几个电动机功率数据证明秦比550牛逼。但是一辆车是方方面面的,只知道网上查 ...

是啊,你学习假大空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数据。
是啊,你学习假大空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数据。
按照你这种想法秦比宾利牛逼,人家电动机功率是0
不一定要自己建厂,参股,定向投资研发,合作研发,长期合同……加强自己供应链控制的方法多的是。
只能说上汽买办做舒服久了,觉得继续买办下去就行了。像以前多给洋人送完钱,自己还有赚就可以了。完全是生意人的嘴脸。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29
只有电池才是技术?在你概念里车全身上下都是电池?
国家规定补贴电池,又没规定补贴内饰外观什么的。
我说了只有电池才算技术?你懂不懂来龙去脉啊?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32
按照你这种想法秦比宾利牛逼,人家电动机功率是0
新能源车之间的对比,别转进。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32
按照你这种想法秦比宾利牛逼,人家电动机功率是0
照你的意思应该给宾利补贴了?
新能源车之间的对比,别转进。
你就回答我,按照你的比法,两个车哪个更先进是不是什么别的都不管,只要功率数字一列就可以了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36
你就回答我,按照你的比法,两个车哪个更先进是不是什么别的都不管,只要功率数字一列就可以了
国家要求的是什么?是传统发动机么?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36
你就回答我,按照你的比法,两个车哪个更先进是不是什么别的都不管,只要功率数字一列就可以了
你给我回答,上汽的电池技术在哪里?
国家规定补贴电池,又没规定补贴内饰外观什么的。
我说了只有电池才算技术?你懂不懂来龙去脉啊?
上汽本来就不做电池,冲上来说人没电池技术,是不是怪黑人不够白的神经病?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36
你就回答我,按照你的比法,两个车哪个更先进是不是什么别的都不管,只要功率数字一列就可以了
别的管不管你去问国家啊?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37
上汽本来就不做电池,冲上来说人没电池技术,是不是怪黑人不够白的神经病?


那就没补贴了,你在这里瞎叫什么?在中国你还要替外国人叫屈?

而且上汽在电池方面是有投入的。

你看看你二楼说的,一会说上汽有电池技术,一会说上汽本来不做电池,你是来搞笑的吧?
kltkz01 发表于 2016-6-8 12:37
上汽本来就不做电池,冲上来说人没电池技术,是不是怪黑人不够白的神经病?


那就没补贴了,你在这里瞎叫什么?在中国你还要替外国人叫屈?

而且上汽在电池方面是有投入的。

你看看你二楼说的,一会说上汽有电池技术,一会说上汽本来不做电池,你是来搞笑的吧?
明知有坑,依然一步一步栽进坑里,上汽也是央企,我就不信这个政策出台前他不知道。

我看是买办当惯了,不做就不习惯了。
那就没补贴了,你在这里瞎叫什么?在中国你还要替外国人叫屈?

而且上汽在电池方面是有投入的。

上汽的车还是可以的,不能全否了。

现实派对情怀党 发表于 2016-6-8 13:10
明知有坑,依然一步一步栽进坑里,上汽也是央企,我就不信这个政策出台前他不知道。

我看是买办当惯了, ...


一些地方的确有同感。
同样也是央企的一汽用的是天津力神的电池,至少从电池来源上符合相关政策。
北汽的那个LG电池也是签了合同要求生产和研发迁入国内(至少纸面上是这样),而批量量产的电池用的是北京本地的普莱德(好像也有天津力神的),也符合政策。
这件事情上,上汽自己自信心爆棚了,相关的政策制定的时候又不是没调研过,上汽自己的政策与技术情报网也不是摆设……明知可能会限制还逆着限制来,这个精神真的让人佩服。而真等限制的大棒子打到身上之后利用自身的媒体力量发动攻势,哭着喊着说国家在对自己企业搞“定点迫害”,这个……的确是说不过去了。

现实派对情怀党 发表于 2016-6-8 13:10
明知有坑,依然一步一步栽进坑里,上汽也是央企,我就不信这个政策出台前他不知道。

我看是买办当惯了, ...


一些地方的确有同感。
同样也是央企的一汽用的是天津力神的电池,至少从电池来源上符合相关政策。
北汽的那个LG电池也是签了合同要求生产和研发迁入国内(至少纸面上是这样),而批量量产的电池用的是北京本地的普莱德(好像也有天津力神的),也符合政策。
这件事情上,上汽自己自信心爆棚了,相关的政策制定的时候又不是没调研过,上汽自己的政策与技术情报网也不是摆设……明知可能会限制还逆着限制来,这个精神真的让人佩服。而真等限制的大棒子打到身上之后利用自身的媒体力量发动攻势,哭着喊着说国家在对自己企业搞“定点迫害”,这个……的确是说不过去了。
上汽其实很好办啊,继续搞定当地政府,隐形地方补贴+限制其他品牌在当地销售就OK啦,反正又不是没干过。
自甘堕落当汉奸,想拿中国人的钱去补贴外国人,上汽已经下贱的没皮没脸了......
只有电池才是技术?在你概念里车全身上下都是电池?
电池不是技术那他还担心啥委屈啥?
把这种培养外国产业链的汉奸企业赶出补贴目录是很应该很正确的做法!
电池肯定是核心技术之一,问题是核心技术之一的电池为啥上汽不用心?明知政策导向还拧着来,这怪谁?
A123现在叫B456,属于万向集团吧?还是又被万向卖了?如果没卖的话,这算外国企业还是国内企业?
A123现在叫B456,属于万向集团吧?还是又被万向卖了?如果没卖的话,这算外国企业还是国内企业?
都被万向收购了,你说呢?
电池肯定是核心技术之一,问题是核心技术之一的电池为啥上汽不用心?明知政策导向还拧着来,这怪谁?
国企嘛,墨守成规不出错到能升官发财,技术创新出问题就找到你了,所以国企都这样,混混就行了,养老,同理,公务猿事业单位,都是养老地方,谈工资低的都是苦肉计,都没见出来。
大叔的马甲 发表于 2016-6-9 06:36
A123现在叫B456,属于万向集团吧?还是又被万向卖了?如果没卖的话,这算外国企业还是国内企业?

A123在工信部的注册名为“万向A一二三系统有限公司”。
注册地为“浙江省杭州市”。
这个公司已经出现在工信部《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二批)》中了。
常盘台警卫 发表于 2016-6-8 13:51
一些地方的确有同感。
同样也是央企的一汽用的是天津力神的电池,至少从电池来源上符合相关政策。
北 ...
上汽领导是不是被市场换技术政策惯的以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是洋大人说了算了啊,新政策制定调研的时候肯定有全行业通气的啊
什么是国家补贴。就是国家鼓励你去做的事。现在先说车的,你说上汽做车做的可以,比秦品质高(所以补贴是应得的咯)那长安五菱车买的那么好,是不是也应该有补贴。再扯电机电池电控的事,国家要求企业掌握这些技术,是为了以后对外竞争能拿到优势。谁能对外打出优势就奖励谁,鼓励你们拿下看家本领。而上汽只是一个来料组装,有什么资格要补贴。是因为有组装厂么。那进口特斯拉能不能要补贴,我一样要养活很多销售人员,一样环保。还是上汽的电机电控甩比亚迪一条街占领了技术制高点。
一些地方的确有同感。
同样也是央企的一汽用的是天津力神的电池,至少从电池来源上符合相关政策。
北 ...
北汽高端点的车子算是韩国sk的,要说有啥区别就是电池组是北汽和sk合资生产的,电池其实还是韩国生产。

我想这个政策其实和汽车产业一样,意思就是想赚钱,就得给国内贵族分润。

至于全排除外方技术和资本,根本不可能。

当然也有想法,原来这个政策没打算那么早实行,忽然提前了。
outman 发表于 2016-6-10 05:02
北汽高端点的车子算是韩国sk的,要说有啥区别就是电池组是北汽和sk合资生产的,电池其实还是韩国生产。
...
关于北汽的电池,那个是记岔了,我想成LG的了,感谢纠正。另外不是说SK那个也要在国内搞么(为了卡政策,貌似新厂在通州?)。
至于政策么……估计是打时间差吧,的确外部的影响不可能避免,毕竟在目前这个开放性的市场中,来自外方的影响难以避免。
但是上汽在这个时候的发声,总是觉得很奇怪,规则其他企业都认了,就你一家不认,这不是等着被枪打出头鸟么。
lpyriddick 发表于 2016-6-8 15:27
自甘堕落当汉奸,想拿中国人的钱去补贴外国人,上汽已经下贱的没皮没脸了......
当汉奸的又何止他一家 中央军都投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