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商业航天成西方“打工仔” 中国直接掀桌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2:15:58

俄商业航天成西方“打工仔” 中国直接掀桌子
2016年06月02日 07:24  来源:观察者网


俄罗斯航天不行了?昨日《参考消息》刊登了俄罗斯连塔网记者安德烈·鲍里索夫的文章,提到主管军工的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最近亲口承认,俄罗斯在航天领域赶不上美国。

报道称,罗戈津5月27日在工业和贸易部会议上说:“我们如今在航天领域(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9。我们所有雄心勃勃的项目都表明,我们应当将生产率提高150%。但即便我们提高了150%,终究还是赶不上他们。”

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印象中的俄罗斯还是一个航天强国。作为一个能维持一套独立全球定位系统(虽然经常宕机)和掌握覆盖全球的军用全球侦察、通信能力(虽然经常因为卫星爆炸、老化出现死角)的国家,俄罗斯绝不是这位记者说的那样,“无法被称为航天大国”。

然而,鲍里索夫文章里至少有一点没说错:“即便算上出口火箭发动机和向美国航天局宇航员出售‘联盟’号飞船席位的收入,俄罗斯在全球航天市场上占据的份额依然不超过1%。”

文中也提到,2015年俄罗斯在全世界航天运载火箭发射中,从发射次数来说独占鳌头,达到33%(29次)。但在航天市场上最大的两个领域——太空通信和卫星平台、航天设备制造方面——俄罗斯几无立足之地。换句话来说,干了很多事,却赚不到多少钱,这就是罗戈津所说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1/9”说法的所指。

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航天视为一门生意,但光就商业航天来说,母庸讳言俄罗斯确实并不成功。

航天发射市场,听起来高大上。然而谁能想到这个行当今天已经变成市场极度饱和、几乎赚不到多少钱的状态呢?

没办法,廉价运载火箭实在太多。

上世纪90年代,运载火箭在商业发射市场上利润率可达20-30%,甚至高达50%的水平。一时间,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各国都拼命来做这个“太空马车夫”。俄罗斯当时还和乌克兰联合成立“海上发射公司”,准备在靠近赤道的地方发射火箭,使用按照美苏全面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裁撤下来的洲际导弹来发射卫星,几乎就没什么成本。中国也从“亚洲一号”卫星开始,使用长征2号、长征3号来承接国外发射任务。尤其是“铱星”发射,让当时经费紧张的航天部门得以完成长征2号一箭多星的改装。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际卫星市场日益被西方垄断,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好日子也迅速走到尽头。

先是美国炮制了《考克斯报告》,称用来发射“铱星”的长征2号火箭就是“东风-5B”多弹头洲际导弹——随后得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中国所有民用商业航天发射,都是军事航天和洲际导弹研制的掩护。从此,美国不准中国发射自己的卫星——这个制裁越来越紧,到后来干脆不让中国发射任何带美国部件的卫星,国际市场上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卫星,除了中国国产的。

然而在俄罗斯这边,事情是另一番模样——无论如何,都挤不进国际卫星市场。

众所周知,至今俄罗斯微电子技术仍处于相当难堪的境地,其生产的相关产品在商业市场上完全无法与西方竞争。即使在军用领域也是如此,2015年遭到制裁后,人们发现一个尴尬的情况,前几年引进西方电子设备生产的战斗机被部署到与西方对抗的前线,而禁运后被迫完全“国产化”的新型战斗机却被留在后面,因为性能上比前者要差了一截。

基于这个最基本的原因,俄罗斯的卫星平台显然不可能具备与西方竞争的能力。而这是商用航天市场上利润率最高的部分——通讯卫星的一个转发器一年出租费用就高达一亿美元,卫星本身算上发射费用可能也就几亿美元,一年回本并赚钱很正常,如果能在轨使用10-15年,利润率远超1000%。2014年,卫星服务业收入已经达到1229亿美元,从2009年开始,这个行业年均收入增长率达到4%,可以想象,垄断这一行业的几家西方公司从中牟利多少;同样可以理解,垄断国际卫星市场的少数几家公司会千方百计阻止新的竞争者加入。

俄罗斯被死死排除在卫星制造和运营之外,只能去做商用发射市场,而这个市场的利润率不断降低。

一方面,航天商用发射市场陷入恶性价格战。据报道,目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火箭价格为5400-6200万美元。众所周知,这家“太空探索”公司是美国“高科技私企”的典范。然而,由于其与航天局关系密切,它能从美国航天局直接免费获得许多关键技术,且有大量航天局提供的订单。且“猎鹰9”完全采用商用标准,按照传统的运载火箭标准,它的可靠性安全性是相当可疑的,但这并不影响媒体吹捧它。

“猎鹰9”现在的价格可与中国“长征2号”媲美——这就让俄罗斯非常难堪。他们的“质子”运载火箭目前被迫降价到7000万美元以内,以与“猎鹰9号”竞争——几年前,它的发射价格是1亿美元。此外,印度也带着造价1亿美元以下的运载火箭进入世界航天发射市场。这更是让俄罗斯主力中型火箭“质子”受到两重夹击。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质子M”火箭近年来事故不断,甚至发生连续爆炸事件,苏联时代积累下来的良好声誉已经被败坏殆尽。

这导致其保险费率高得惊人,上面提到7000万美元的总价格里,包含20%以上的保险费。这个费率比前几年刚刚进入市场,去年也发生过一次爆炸的“猎鹰9号”还要高得多。俄罗斯质子-M火箭自2001年首发开始,到2014年3月发射了76次,成功率91%,失败那些……

上述两个原因导致俄罗斯在商业航天发射上的利润真的不高,目前实际利润率很可能低于10%。

当然,俄罗斯也有一些利润率还好的发射项目,例如出租“联盟”飞船席位给外国宇航员,送他们去国际空间站,以及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等。

此外,向美国出售RD-180火箭发动机也还是相当有利可图的。

只不过,随着美国自行研制的货运飞船和新一代载人飞船以及替代RD-180的新型发动机的出现,这两个项目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就会消失。

那时,俄罗斯可真就成了给西方卫星垄断联盟打工的“伏尔加河纤夫”咯。

不过话说回来,看到俄罗斯现在的样子,我们就能理解中国航天的策略了。

正如笔者以前在其它文章里提到的,我国的商业航天发展策略是:“另起炉灶”。这也要感谢西方长期对中国的孤立,企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航天市场之外,否则我们可能和俄罗斯一起成为西方商业航天公司的“打工仔”了。

中国近年来开始了新的征程。既然美国搞出了“一片美国芯片也不能用中国火箭发射”的政策,不让我们上商用发射的餐桌,那好,我们就掀翻这桌子,顺便连卫星服务市场也掀翻桌子。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掌握了独立的卫星设计、制造技术,且国产卫星的在轨寿命、执行任务能力等方面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要,完全可以在西方垄断体系之外另起炉灶再搞一套。

所以中国现在开始直接卖整套卫星系统,包发射,包运营,包建地面站,包人员培训……不是租用,是买断!虽然最后的价格可能不会比现行价格便宜太多,但是可以让购买卫星的国家获得卫星的完全自主权,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目前已经陆续有一些国家购买了中国卫星。假以时日,这将真正掀翻西方的垄断地位。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已分别向国际用户成功在轨交付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巴基斯坦1R通信卫星、尼日利亚1R通信卫星及玻利维亚通信卫星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通信卫星。

到现在为止,航天市场距离真正商业化还有距离。离开军用和国家科研项目技术的反哺,商用航天收入支撑不起庞大的研制费用。俄罗斯在这一点上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他们新一代“安加拉河”火箭由于经费不足和产业总体形势不好导致研制缓慢,至今仍难以取代“质子”火箭。

中国和俄罗斯会不会在航天领域展开合作呢?可能性很大。

2014年,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就曾表示中国在航天领域发展迅速,2020年后,中俄两国可以讨论开展载人航天项目合作。2015年,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双方主席会晤后,双方发表的声明表示要培育民用航材、航天技术方面的合作。

只不过,双方的合作方式,至今还没有清楚的“路线图”。必须承认,很多俄国人,还抱着一种“优越感”看待中国,这对两国的合作恐怕是一股相当的阻力。

不过,这篇旨在唤醒俄罗斯航天业危机感的文章中,似乎对有些问题过于夸大,例如,这位记者说“俄罗斯微电子技术水平较低,这意味着,离开外国的支持,俄罗斯研发不出性能可靠的火箭。”同时又表示:“不用指望中国……中国提出的技术交换方案(用微电子技术换发动机)对俄罗斯来说太不公平,因为中国的微电子技术不足以与美国媲美”。

然而显然这位记者并未提到,被他的文章吹上天的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全箭的电子设备几乎都是商用标准,而不是航天标准,理论上说,该火箭安全性问题上大概和俄罗斯那频频爆炸的“质子”火箭没啥差别(现在猎鹰9的发射次数还不算多,所以仅有一次发射失败,但长远来看,很难乐观)。然而那又如何?在该火箭几次成功“回收”第一级之后,还是被吹嘘为“奇迹”。

或许这便是一些俄罗斯和中国媒体的通病了——不给美国和西方跪一下就不能显示自己的“独立思想”……耸肩。

http://news.ifeng.com/a/20160602/48898905_0.shtml
俄商业航天成西方“打工仔” 中国直接掀桌子
2016年06月02日 07:24  来源:观察者网

俄罗斯航天不行了?昨日《参考消息》刊登了俄罗斯连塔网记者安德烈·鲍里索夫的文章,提到主管军工的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最近亲口承认,俄罗斯在航天领域赶不上美国。

报道称,罗戈津5月27日在工业和贸易部会议上说:“我们如今在航天领域(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9。我们所有雄心勃勃的项目都表明,我们应当将生产率提高150%。但即便我们提高了150%,终究还是赶不上他们。”

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印象中的俄罗斯还是一个航天强国。作为一个能维持一套独立全球定位系统(虽然经常宕机)和掌握覆盖全球的军用全球侦察、通信能力(虽然经常因为卫星爆炸、老化出现死角)的国家,俄罗斯绝不是这位记者说的那样,“无法被称为航天大国”。

然而,鲍里索夫文章里至少有一点没说错:“即便算上出口火箭发动机和向美国航天局宇航员出售‘联盟’号飞船席位的收入,俄罗斯在全球航天市场上占据的份额依然不超过1%。”

文中也提到,2015年俄罗斯在全世界航天运载火箭发射中,从发射次数来说独占鳌头,达到33%(29次)。但在航天市场上最大的两个领域——太空通信和卫星平台、航天设备制造方面——俄罗斯几无立足之地。换句话来说,干了很多事,却赚不到多少钱,这就是罗戈津所说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1/9”说法的所指。

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航天视为一门生意,但光就商业航天来说,母庸讳言俄罗斯确实并不成功。

航天发射市场,听起来高大上。然而谁能想到这个行当今天已经变成市场极度饱和、几乎赚不到多少钱的状态呢?

没办法,廉价运载火箭实在太多。

上世纪90年代,运载火箭在商业发射市场上利润率可达20-30%,甚至高达50%的水平。一时间,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各国都拼命来做这个“太空马车夫”。俄罗斯当时还和乌克兰联合成立“海上发射公司”,准备在靠近赤道的地方发射火箭,使用按照美苏全面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裁撤下来的洲际导弹来发射卫星,几乎就没什么成本。中国也从“亚洲一号”卫星开始,使用长征2号、长征3号来承接国外发射任务。尤其是“铱星”发射,让当时经费紧张的航天部门得以完成长征2号一箭多星的改装。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际卫星市场日益被西方垄断,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好日子也迅速走到尽头。

先是美国炮制了《考克斯报告》,称用来发射“铱星”的长征2号火箭就是“东风-5B”多弹头洲际导弹——随后得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中国所有民用商业航天发射,都是军事航天和洲际导弹研制的掩护。从此,美国不准中国发射自己的卫星——这个制裁越来越紧,到后来干脆不让中国发射任何带美国部件的卫星,国际市场上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卫星,除了中国国产的。

然而在俄罗斯这边,事情是另一番模样——无论如何,都挤不进国际卫星市场。

众所周知,至今俄罗斯微电子技术仍处于相当难堪的境地,其生产的相关产品在商业市场上完全无法与西方竞争。即使在军用领域也是如此,2015年遭到制裁后,人们发现一个尴尬的情况,前几年引进西方电子设备生产的战斗机被部署到与西方对抗的前线,而禁运后被迫完全“国产化”的新型战斗机却被留在后面,因为性能上比前者要差了一截。

基于这个最基本的原因,俄罗斯的卫星平台显然不可能具备与西方竞争的能力。而这是商用航天市场上利润率最高的部分——通讯卫星的一个转发器一年出租费用就高达一亿美元,卫星本身算上发射费用可能也就几亿美元,一年回本并赚钱很正常,如果能在轨使用10-15年,利润率远超1000%。2014年,卫星服务业收入已经达到1229亿美元,从2009年开始,这个行业年均收入增长率达到4%,可以想象,垄断这一行业的几家西方公司从中牟利多少;同样可以理解,垄断国际卫星市场的少数几家公司会千方百计阻止新的竞争者加入。

俄罗斯被死死排除在卫星制造和运营之外,只能去做商用发射市场,而这个市场的利润率不断降低。

一方面,航天商用发射市场陷入恶性价格战。据报道,目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火箭价格为5400-6200万美元。众所周知,这家“太空探索”公司是美国“高科技私企”的典范。然而,由于其与航天局关系密切,它能从美国航天局直接免费获得许多关键技术,且有大量航天局提供的订单。且“猎鹰9”完全采用商用标准,按照传统的运载火箭标准,它的可靠性安全性是相当可疑的,但这并不影响媒体吹捧它。

“猎鹰9”现在的价格可与中国“长征2号”媲美——这就让俄罗斯非常难堪。他们的“质子”运载火箭目前被迫降价到7000万美元以内,以与“猎鹰9号”竞争——几年前,它的发射价格是1亿美元。此外,印度也带着造价1亿美元以下的运载火箭进入世界航天发射市场。这更是让俄罗斯主力中型火箭“质子”受到两重夹击。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质子M”火箭近年来事故不断,甚至发生连续爆炸事件,苏联时代积累下来的良好声誉已经被败坏殆尽。

这导致其保险费率高得惊人,上面提到7000万美元的总价格里,包含20%以上的保险费。这个费率比前几年刚刚进入市场,去年也发生过一次爆炸的“猎鹰9号”还要高得多。俄罗斯质子-M火箭自2001年首发开始,到2014年3月发射了76次,成功率91%,失败那些……

上述两个原因导致俄罗斯在商业航天发射上的利润真的不高,目前实际利润率很可能低于10%。

当然,俄罗斯也有一些利润率还好的发射项目,例如出租“联盟”飞船席位给外国宇航员,送他们去国际空间站,以及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等。

此外,向美国出售RD-180火箭发动机也还是相当有利可图的。

只不过,随着美国自行研制的货运飞船和新一代载人飞船以及替代RD-180的新型发动机的出现,这两个项目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就会消失。

那时,俄罗斯可真就成了给西方卫星垄断联盟打工的“伏尔加河纤夫”咯。

不过话说回来,看到俄罗斯现在的样子,我们就能理解中国航天的策略了。

正如笔者以前在其它文章里提到的,我国的商业航天发展策略是:“另起炉灶”。这也要感谢西方长期对中国的孤立,企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航天市场之外,否则我们可能和俄罗斯一起成为西方商业航天公司的“打工仔”了。

中国近年来开始了新的征程。既然美国搞出了“一片美国芯片也不能用中国火箭发射”的政策,不让我们上商用发射的餐桌,那好,我们就掀翻这桌子,顺便连卫星服务市场也掀翻桌子。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掌握了独立的卫星设计、制造技术,且国产卫星的在轨寿命、执行任务能力等方面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要,完全可以在西方垄断体系之外另起炉灶再搞一套。

所以中国现在开始直接卖整套卫星系统,包发射,包运营,包建地面站,包人员培训……不是租用,是买断!虽然最后的价格可能不会比现行价格便宜太多,但是可以让购买卫星的国家获得卫星的完全自主权,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目前已经陆续有一些国家购买了中国卫星。假以时日,这将真正掀翻西方的垄断地位。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已分别向国际用户成功在轨交付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巴基斯坦1R通信卫星、尼日利亚1R通信卫星及玻利维亚通信卫星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通信卫星。

到现在为止,航天市场距离真正商业化还有距离。离开军用和国家科研项目技术的反哺,商用航天收入支撑不起庞大的研制费用。俄罗斯在这一点上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他们新一代“安加拉河”火箭由于经费不足和产业总体形势不好导致研制缓慢,至今仍难以取代“质子”火箭。

中国和俄罗斯会不会在航天领域展开合作呢?可能性很大。

2014年,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就曾表示中国在航天领域发展迅速,2020年后,中俄两国可以讨论开展载人航天项目合作。2015年,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双方主席会晤后,双方发表的声明表示要培育民用航材、航天技术方面的合作。

只不过,双方的合作方式,至今还没有清楚的“路线图”。必须承认,很多俄国人,还抱着一种“优越感”看待中国,这对两国的合作恐怕是一股相当的阻力。

不过,这篇旨在唤醒俄罗斯航天业危机感的文章中,似乎对有些问题过于夸大,例如,这位记者说“俄罗斯微电子技术水平较低,这意味着,离开外国的支持,俄罗斯研发不出性能可靠的火箭。”同时又表示:“不用指望中国……中国提出的技术交换方案(用微电子技术换发动机)对俄罗斯来说太不公平,因为中国的微电子技术不足以与美国媲美”。

然而显然这位记者并未提到,被他的文章吹上天的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全箭的电子设备几乎都是商用标准,而不是航天标准,理论上说,该火箭安全性问题上大概和俄罗斯那频频爆炸的“质子”火箭没啥差别(现在猎鹰9的发射次数还不算多,所以仅有一次发射失败,但长远来看,很难乐观)。然而那又如何?在该火箭几次成功“回收”第一级之后,还是被吹嘘为“奇迹”。

或许这便是一些俄罗斯和中国媒体的通病了——不给美国和西方跪一下就不能显示自己的“独立思想”……耸肩。

http://news.ifeng.com/a/20160602/48898905_0.shtml
额,毛子的通信卫星技术……说甩土鳖八条街也不夸张吧……
另外转发器哪有那么贵,那么贵谁还租频段,一年的钱都够买颗波音BS702SP了,100多路转发器
一路转发器按15年市场价一年租金约合330万美元,亚太租借了劳拉Telstar 18通信卫星36路转发器,一年才1.19亿美元。
另外这是开玩笑?猎鹰9只发射了9次?仅仅CRS合同内的就发射了10次(成功9次),截止本月初可是25次发射,一次失败,一次部分失败(发动机炸了)
额,毛子的通信卫星技术……说甩土鳖八条街也不夸张吧……
另外转发器哪有那么贵,那么贵谁还租频段,一年 ...
静止轨道的通讯卫星的核心部件有哪些?
东方红4号的国产化做的怎么样了?
等TG把乌毛那的火箭技术都学来,还能再上个台阶。什么SS18撒旦、RD1**发动机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12:56
额,毛子的通信卫星技术……说甩土鳖八条街也不夸张吧……
另外转发器哪有那么贵,那么贵谁还租频段,一年 ...
你不信。呃。。。。。你真是辩论高手。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12:56
额,毛子的通信卫星技术……说甩土鳖八条街也不夸张吧……
另外转发器哪有那么贵,那么贵谁还租频段,一年 ...
毛子几乎不能知道卫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美国对卫星部件这个市场形成了高度垄断,毛子卫星70%-80%的部件都依赖欧美,其中关键部件100%依赖,而中国98%的部件都能国产化,何来甩中国八条街的说法?
毛子几乎不能知道卫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美国对卫星部件这个市场形成了高度垄断,毛子卫星70%-80%的部件 ...
你说的和南宫说的不是一回事,南宫说的是我们在通讯卫星中比老毛子差(主要不是广播卫星,而是中继通讯卫星这类,我们要到天链2才追上)。你说的是器件部件组件制造能力
毛子几乎不能知道卫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美国对卫星部件这个市场形成了高度垄断,毛子卫星70%-80%的部件 ...
通信卫星主要是集成,毛子通信卫星的功率、有效载荷就在那里放着,东方红4SP和东方红5距离毛子的水平都有差距
天朝的转发器一样依靠进口,一些元器件上能自产,毛子可是全世界出口电推技术。实际上毛子通信卫星整体技术就是通过电推技术换来的,短短几年内完成反超。特别是毛子的全电星,比BS702SP那可早多了……

支持J8 发表于 2016-6-2 14:49
你说的和南宫说的不是一回事,南宫说的是我们在通讯卫星中比老毛子差(主要不是广播卫星,而是中继通讯卫 ...


天链2也不过是东方红4平台,毛子现在通信卫星总体技术水平却已经超过了东方红4SP(毛子都是直送GEO,卫星全电,只能拿SP比喽),无论转发器数量还是功率都超一大截……
中星11可是天朝目前通信卫星的最高水平,5.2吨,11千瓦,45路转发器。毛子那边,Ekspress-AM5可是84路转发器,14千瓦总功率,然后才3.4吨-_-||
支持J8 发表于 2016-6-2 14:49
你说的和南宫说的不是一回事,南宫说的是我们在通讯卫星中比老毛子差(主要不是广播卫星,而是中继通讯卫 ...


天链2也不过是东方红4平台,毛子现在通信卫星总体技术水平却已经超过了东方红4SP(毛子都是直送GEO,卫星全电,只能拿SP比喽),无论转发器数量还是功率都超一大截……
中星11可是天朝目前通信卫星的最高水平,5.2吨,11千瓦,45路转发器。毛子那边,Ekspress-AM5可是84路转发器,14千瓦总功率,然后才3.4吨-_-||

xiaobinyes 发表于 2016-6-2 14:35
毛子几乎不能知道卫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美国对卫星部件这个市场形成了高度垄断,毛子卫星70%-80%的部件 ...


另外98%国产的是北斗,格洛纳斯M毛子还全国产呢-_-||
国产行波管C波段还能用,国产Ka波段行波管14年才刚刚作为主份在轨测试
一般的通信卫星报价可都高达十几亿人民币的,大规模采用未经充分测试的元器件谁能担得起责任?
如果通信卫星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并且国产化超过98%,那通信卫星价格早就白菜化了。问题就在于关键分系统(如电推进器高性能转发器)禁运,太阳能电池板二次展开技术为代表的大功率供电技术迟迟不能突破。
即使低技术水平通信卫星能做到较高国产化水平也没有什么国际市场。抛去政治因素,都是两亿美元报价,相同的重量级,你是选择就比东方红3强一点的东方红4S还是选择波音702SP?
掀桌子这也太乐观了,能不受制于人就不错了。即使东方红4E、东方红4SP和东方红5能按时间表服役,那也不过是国际上五到十年前的主流水平,掀桌子谈何容易……
xiaobinyes 发表于 2016-6-2 14:35
毛子几乎不能知道卫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美国对卫星部件这个市场形成了高度垄断,毛子卫星70%-80%的部件 ...


另外98%国产的是北斗,格洛纳斯M毛子还全国产呢-_-||
国产行波管C波段还能用,国产Ka波段行波管14年才刚刚作为主份在轨测试
一般的通信卫星报价可都高达十几亿人民币的,大规模采用未经充分测试的元器件谁能担得起责任?
如果通信卫星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并且国产化超过98%,那通信卫星价格早就白菜化了。问题就在于关键分系统(如电推进器高性能转发器)禁运,太阳能电池板二次展开技术为代表的大功率供电技术迟迟不能突破。
即使低技术水平通信卫星能做到较高国产化水平也没有什么国际市场。抛去政治因素,都是两亿美元报价,相同的重量级,你是选择就比东方红3强一点的东方红4S还是选择波音702SP?
掀桌子这也太乐观了,能不受制于人就不错了。即使东方红4E、东方红4SP和东方红5能按时间表服役,那也不过是国际上五到十年前的主流水平,掀桌子谈何容易……
天链2也不过是东方红4平台,毛子现在通信卫星总体技术水平却已经超过了东方红4SP(毛子都是直送GEO,卫 ...
没注意看毛子的通讯卫星,就之前看中继卫星的时候秒了两眼。
你说的我也不是很认同。觉的细节上有问题。如果卫星平台啥的全电提上来的水平,我觉得也虚。

xiaobinyes 发表于 2016-6-2 14:35
毛子几乎不能知道卫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美国对卫星部件这个市场形成了高度垄断,毛子卫星70%-80%的部件 ...


这么说吧,我给你举个直观的例子。
前几天SpX的那一射,OSC出品的Thaicom 8,总费用1.785亿美元,24路转发器3.1吨的廉价通信卫星,类似重量和转发器数量的老挝一号(3.9吨,26路转发器*纠正一下,22路转发器*),老挝贷了2.59亿美元←_←
xiaobinyes 发表于 2016-6-2 14:35
毛子几乎不能知道卫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美国对卫星部件这个市场形成了高度垄断,毛子卫星70%-80%的部件 ...


这么说吧,我给你举个直观的例子。
前几天SpX的那一射,OSC出品的Thaicom 8,总费用1.785亿美元,24路转发器3.1吨的廉价通信卫星,类似重量和转发器数量的老挝一号(3.9吨,26路转发器*纠正一下,22路转发器*),老挝贷了2.59亿美元←_←
一方面,航天商用发射市场陷入恶性价格战。据报道,目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火箭价格为5400-6200万美元。众所周知,这家“太空探索”公司是美国“高科技私企”的典范。然而,由于其与航天局关系密切,它能从美国航天局直接免费获得许多关键技术,且有大量航天局提供的订单。且“猎鹰9”完全采用商用标准,按照传统的运载火箭标准,它的可靠性安全性是相当可疑的,但这并不影响媒体吹捧它。
没注意看毛子的通讯卫星,就之前看中继卫星的时候秒了两眼。
你说的我也不是很认同。觉的细节上有问题。 ...
使用用电推南北位置维持,全寿命就可以少消耗3吨燃料,这些质量用于增加转发器数量和供电功率,换来的就是整体水平的提高。
东方红4E就是类似方案,增重加电推位置维持,得到13.5千瓦以上的功率和一吨多的有效载荷,勉强达到了几年前通信卫星的主流水平。而现在可是五吨级百路转发器满地走,东方红4SP出来后也许还有些竞争力,但是这东西很没谱啊,时间表上比东5都要晚,17年前都不大可能有动静
东5那个吨位明显是奔着特种平台去的,这里不讨论
目前天朝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老挝一号的东方红3B/东方红4S平台,这个也是北斗三代的GEO星和IGSO星平台,完整版使用了电推轨道维持达到了接近东方红4的功率及载荷。
这个有硬性需求进展迅速,成熟后至少能让亲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得点实惠,虽然仍然亏一点,但是也不至于像老挝一样亏的吐血……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提供全额贷款和相关优惠,能让那些赤贫的国家拥有自己的通信卫星,但是过于高昂的报价依旧会让很多潜在客户望而却步……这么贵除了买个拥有自己通信卫星的情怀,对于一些转发器路数要求较低的国家实际上还不如租转发器……
没注意看毛子的通讯卫星,就之前看中继卫星的时候秒了两眼。
你说的我也不是很认同。觉的细节上有问题。 ...
实际上老挝一号就差点被国内某民营企业给干掉,那个民营企业就不点名了,简单来说就是帮老挝租颗卫星,漂到老挝一号的定点位置,也能提供不低于26路转发器,报价好像是6000万美元?
幸亏长城后台硬-_-||
毛子几乎不能知道卫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美国对卫星部件这个市场形成了高度垄断,毛子卫星70%-80%的部件 ...
先说说土鳖器件在毛子那里未通过测试,至今未有报道说可用的事儿吧。
呵呵,老毛子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世纪。随便他们吧,反正最后淘汰的肯定是他们。美国佬封锁我们,我们自力更生,自己谋生路。适当可以跟欧洲合作一下,估计他们也一样高傲。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17:28
这么说吧,我给你举个直观的例子。
前几天SpX的那一射,OSC出品的Thaicom 8,总费用1.785亿美元,24路 ...
我觉得这2。59亿内容肯定不一样吧?这是全套服务啊,制造、发射、地面站、培训。
“然而显然这位记者并未提到,被他的文章吹上天的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全箭的电子设备几乎都是商用标准,而不是航天标准,理论上说,该火箭安全性问题上大概和俄罗斯那频频爆炸的“质子”火箭没啥差别(现在猎鹰9的发射次数还不算多,所以仅有一次发射失败,但长远来看,很难乐观)。然而那又如何?在该火箭几次成功“回收”第一级之后,还是被吹嘘为“奇迹”。”

===来,说说什么叫航天标准,什么叫商业标准, 难道spaceX的技术标准不适合航天?  再问一句, 质子火箭是商业标准还是航天标准?
或许这便是一些俄罗斯和中国媒体的通病了——不给美国和西方跪一下就不能显示自己的“独立思想”……耸肩。

这句话说点睛之笔啊!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17:44
使用用电推南北位置维持,全寿命就可以少消耗3吨燃料,这些质量用于增加转发器数量和供电功率,换来的就 ...
国内的通讯卫星,一直和国际主流有差距。差几年很正常。
这个急不来,慢慢就都有了。等都有的时候,再环顾四周就一览众山小了
东五出来,就有百多转发器的通讯卫星平台。
这个年初白俄罗斯卫星新闻上有提

中国的卫星,好像包的东西很多(西方不卖的)。贵也正常。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16:59
另外98%国产的是北斗,格洛纳斯M毛子还全国产呢-_-||
国产行波管C波段还能用,国产Ka波段行波管14年才 ...
熬过这个坎就好了。
说实话,这一批东4E,东4SP,东5出来就不愁了。
基本上其他国家也很难再领先什么。就是有,再追也容易了。

国内的通讯卫星,一直和国际主流有差距。差几年很正常。
这个急不来,慢慢就都有了。等都有的时候,再环 ...
17年实用电推的通信卫星平台才能首飞,而且很大可能是东方红3B
东方红5功率上去了,重量涨得更猛……
东方红4SP能够有一些竞争力(性能超过BS702SP,但是那时候BS703SP估计都出了),不过还是太晚了,乐观估计也要在17年以后……
东方红3B、东风红4E、东方红5和东方红4SP的问题都在于,即使出来也就是四五年前或者当下国际主流水平,出来后也仅仅能保证不被拉的更远……
真要掀桌子至少也要下下代,甚至下下下代,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事了……
熬过这个坎就好了。
说实话,这一批东4E,东4SP,东5出来就不愁了。
基本上其他国家也很难再领先什么。 ...
靠零首付和情怀吸引客户可不是长久之计,真正搅和进国际通信卫星平市场真的要如你所说,再熬个几年……
东方红5特种平台意味更浓,其实东方红3B完全版和东方红4E出来后就有了一定竞争力了。至少不会再出现老挝一号这种蹉跎五六年历经艰辛一波三折的故事了……和客户合资运营,然后仅仅客户贷本金加利息能在国际市场买俩相同性能的通信卫星……这种水平谈掀桌子未免太早了……
17年实用电推的通信卫星平台才能首飞,而且很大可能是东方红3B
东方红5功率上去了,重量涨得更猛……
...
这个没办法,卫星平台结构减重量涉及高性能碳纤维,我们现在大概只有M40~M50能用,2020年看能不能用上M60
看东5全电星什么样吧。重就重点。我觉得有些也没办法。美欧日是共享技术的,老毛子起的早,国内偏保守
美国波音领先就领先吧,老被人说成红裤衩,我看你们几个心里比我还红还急(你,松鼠等),真是忍个几年出来都和要你们命一样,别事事和最先进的比。
看资料东五出来,基本同级别大平台已经把日,俄都甩掉了,美帝是事事都抢先一手,欧洲跟的也艰难。我个人还有很多人没那么大心,何况还有枪打出头鸟的祖训在,我是乐见当个万年老二在美帝屁股后面慢慢撵美帝在前面冲锋的
至于全电星我记得也就比欧洲的全电晚2~3年上下,大约2020年前上天,有那么危机吗
靠零首付和情怀吸引客户可不是长久之计,真正搅和进国际通信卫星平市场真的要如你所说,再熬个几年……
...
掀桌子和我无关。不过中国被老美挤的建立了一套完全独立在美帝之外的卫星研发制造,发射,运营体系,就让我们有了真正掀桌子的本钱。我看来,日欧,甚至美国自己日后都没能力独立甩开现有供货合作体系单干了,老毛子更别说。现在倒是我们,对外依赖越来越少(逼的)。我觉得现在就是黎明前的那点黑暗,过了就痛快了。
一个转发器租一年1亿美元?开玩笑吧,那一个劳拉的卫星一年岂不是能赚上百亿刀?那号称耗资巨大的韦伯还算个屁啊,一颗通讯卫星租一年就够它的钱了。NASA还哭穷个啥啊,不如做生意射几颗通讯卫星上去几年就能赚够去火星的钱了。

玩笑不是这么开的
或许这便是一些俄罗斯和中国媒体的通病了——不给美国和西方跪一下就不能显示自己的“独立思想”
这是关键。        
“然而显然这位记者并未提到,被他的文章吹上天的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全箭的电子设 ...
商业标准在中国一般按国标执行,标准文件是GB开头
再高的是军用标准是GJB
再高的是航天有自己的标准
使用用电推南北位置维持,全寿命就可以少消耗3吨燃料,这些质量用于增加转发器数量和供电功率,换来的就 ...
少消耗3是指多大的卫星?
昨天看那篇燃料加注工人的报道,东方红4才加注一共3吨的推进剂。
betterglobe 发表于 2016-6-3 13:28
商业标准在中国一般按国标执行,标准文件是GB开头
再高的是军用标准是GJB
再高的是航天有自己的标准
我是在问中国么? 我的问题是spaceX的这个商标是谁定的商标, 毛子的质子火箭是商标还是航天标准,你要是知道就说,不知道就不要再回我的帖子
实际上老挝一号就差点被国内某民营企业给干掉,那个民营企业就不点名了,简单来说就是帮老挝租颗卫星,漂 ...
老挝1号是因为开始资金问题拖了3年先找个卫星先占位吧,难道后来老挝看上这颗已经上天的通讯卫星了?
支持J8 发表于 2016-6-3 07:37
掀桌子和我无关。不过中国被老美挤的建立了一套完全独立在美帝之外的卫星研发制造,发射,运营体系,就让 ...
但也要有市场竞争力,光被逼的有,而没有竞争力的价格,也长久不了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2 16:59
另外98%国产的是北斗,格洛纳斯M毛子还全国产呢-_-||
国产行波管C波段还能用,国产Ka波段行波管14年才 ...
那还有2%不能国产的是什么啊?还有毛子既然能100%国产怎么对外依赖比中国还高啊?
天下英雄谁敌手 发表于 2016-6-3 15:09
那还有2%不能国产的是什么啊?还有毛子既然能100%国产怎么对外依赖比中国还高啊?
格洛纳斯K不行啊格洛纳斯M寿命太短
瀚海百丈冰 发表于 2016-6-3 13:30
少消耗3是指多大的卫星?
昨天看那篇燃料加注工人的报道,东方红4才加注一共3吨的推进剂。
全电推进如何为卫星带来技术变革
来源: 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5/04/29
就传统卫星而言,为了完成变轨、姿态调整和南北位置保持等任务,卫星需携带大量燃料,这不仅占用空间,还大大增加了卫星自身重量。以我国目前通信卫星主要采用的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为例,卫星重量达到4.8吨,其中燃料就需要2个1400升的贮箱来容纳。“但如果采用电推进系统,可节省燃料80%,使卫星‘瘦身’至1.8吨。”张伟文介绍。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3 15:37
格洛纳斯K不行啊格洛纳斯M寿命太短
那中国不能国产的2%是不是行波管啊?
最后那句话说得最好,前面还有点浮夸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6-6-3 00:15
17年实用电推的通信卫星平台才能首飞,而且很大可能是东方红3B
东方红5功率上去了,重量涨得更猛……
...
慢慢追嘛!总之要一直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