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主战场日记第一部轩辕利剑终出鞘之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31:14


生擒准将旅长达尔维


1962年10月22日星期一
农历九月24日

地点:桑采拉山南坡

       根据中央军委西藏军区前指命令,昨天下午我们四一九部队开始行动,兵分4路向丘散谋、吉米塘、永邦桥地区实施追击,扩张战果。

       我们连跟随三营与157团出桑采拉,154团出哈东拉、四一九部队指挥所及155主力尾随其后,向龙布方向实施追击。山南军分区一团的一个连从娘姆江曲东岸经沙溜山口插向吉米塘、加林定方向前进。在克节朗战役的震慑下,印军第四师战术司令部于21日下令烧毁文件,向达旺撤逃。

     下旬月,高悬在清澈凛冽的喜马拉雅上空,时间是凌晨四点左右。借助朦胧月光,休息了一夜的我们又立即出发,继续向前追歼残敌。天未亮,我们就翻过了一道山梁,远处山下一片火光熊熊,俨然像一座灯光辉煌的小城。奇怪,是敌人吗,敢这样暴露目标!虽然负重七十来斤,但是下山比上山轻松多了。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遍青山人未老。如猛虎下山,疾步如飞,也不知摔了多少跤。待我们赶到已是中午时分。原来印军逃跑时,一把火烧了带不走的东西和营房,一片狼藉,乱七八糟。这就是龙布、龙布普,溃散印军被我歼灭,苏制米—4直升机1架机身完好,尾部击坏,不少战友都还爬上去看了看,不错就是苏联制造。是赫鲁晓夫援助印度的直升飞机。我们在这里捡了些印军的蔬菜罐头,用印度大米煮午饭。黄色细长的印度大米很快就煮熟了。我们都喜欢这种“快熟”的印度大米。

      山南军分区一团的那个连占领了吉米塘。印度第四师战术司令部于日前已经逃往达旺。

      154团凌晨出哈东拉向龙布方向追击,快到龙布普附近,团属82迫击炮连突然发现小路旁森林中有印军。炮兵班,班长配冲锋枪,弹药手配半自动步枪,仅两支枪。副连长彭君先迅速组织全连的10多支步枪、冲锋枪,直插印军侧后。原来这是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他看大势已去,要抵抗等于丢命,遂率塔尔瓦尔上尉等9人投降(光明网上的网友曾听到战地记者说旅长的警卫排举行英式投降典礼,显然是误传)。

     前日(10月20日)一早我们15分钟的炮火袭击切断了印军全部通信联络,步兵发起攻击后,达尔维坚守不住,即决心撤逃,原拟撤往章多,准备固守章多一线。但沿色兄朗沟南逃的过程中,又被我们的炮火打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头尾不能相顾”,达尔维“同旅部的主体部分失去了联系”,只带了少数人员继续南逃,不久他发现章多已被我157团队攻占,便沿着哈东山北麓的丛林,“翻越高达一万八千五百英尺的扯冬摩天岭(即哈东山)”,向龙布方向逃窜。达尔维经过两昼夜的艰苦跋涉,终于在22日上午踏上哈东拉至龙布的小路,正当他自鸣得意,“陶醉于自己判定方向路线的高超技术”时,正好撞在我们枪口上成了我们的俘虏(有个写书的人书上说,达尔维歪斜地坐在吉普车上,被我军截住投降——真是天方夜谭,这儿哪来的公路啊!)

      达尔维,印度孟买人,1920年7月生于伊拉克,1940年考入达拉顿军事学院,1942年在近卫军联队任职授少尉军衔,历任连长、营长、陆军司令部作战参谋,第十五军军部行政官,达拉顿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缅甸服役。1962年初调任第七旅旅长。被我们俘获释放回国后,曾两次得到提拔。但始终没有被提为少将。1965年指挥一个旅,参加过肢解巴基斯坦的战争。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在陆军中被公认为是一名杰出的将领。达尔维的重要军事著作《喜马拉雅的失策》对中印边境战争的独特看法,使其成为一部军事名著。

      作为军人,他必须服从命令。作为克节浪前线最高指挥官,他心里明白,中国不愿意打仗,战争是尼赫鲁强加给中国的。10月8日,在印军新成立的第四军军长考尔的策划和指挥下,印军越过了克节朗河,企图占领克节朗北岸的尺冬(印度称其为僧崇)。我们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打退了印军的进攻,为不使事态扩大,没乘胜追击,留出一条路,让印军撤过克节朗河以南。对此达尔维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我心情沉重地看到旁遮普部队按照我的命令撤退到四号桥,伤亡者直接撤至中国人鼻子底下的木桥,很明显,中国决定给我们留出一条退路。”“过些时候,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埋葬我们的死者,并举行了葬礼。那是一个动人的场面,它必然给看到了的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很清楚,他们不要战争。但是,如果我们越过克节朗河,他们将进行抵抗。”被俘后还叹服地说:“你们在24小时内消灭了一个旅,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就在这一天,我国防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中国政府为了谋求和平谈判、友好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曾经一再表示,在东段,我们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是我们也不越过这条线。可是印度政府把中国政府这种极大忍让看成是软弱的表现,竟得寸进尺越过所谓麦克马洪线,进一步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向我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样,印度政府就最后破坏了这条线的约束。中国方面现在正式宣告:为了防止印度军队卷土重来,再度发动进攻,我边防部队在自卫战斗中,没有必要再受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约束。”为了反击印度侵略者,其实昨天晚上我们就越过了麦克玛洪线。这就是说,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否定了“麦克马洪线”的非法性。

      饭后我们继续向前追击印军。从这里开始,路是印军经营的骡马大道,好走多了。下午我们越过娘姆江曲。看到一个记者模样的人坐在路边,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娘姆江曲蜿蜒向西南流去,注入达旺河。太阳西下,远远望去,达旺河波光闪闪,缓缓朝西南流入不丹境内。我们则溯达旺河而上,傍晚来到印军已经逃跑遗弃的军营住下来,大概这里就是吉米塘印军四师的战术司令部所在地吧。




生擒准将旅长达尔维

1962年10月22日星期一
农历九月24日

地点:桑采拉山南坡

       根据中央军委西藏军区前指命令,昨天下午我们四一九部队开始行动,兵分4路向丘散谋、吉米塘、永邦桥地区实施追击,扩张战果。

       我们连跟随三营与157团出桑采拉,154团出哈东拉、四一九部队指挥所及155主力尾随其后,向龙布方向实施追击。山南军分区一团的一个连从娘姆江曲东岸经沙溜山口插向吉米塘、加林定方向前进。在克节朗战役的震慑下,印军第四师战术司令部于21日下令烧毁文件,向达旺撤逃。

     下旬月,高悬在清澈凛冽的喜马拉雅上空,时间是凌晨四点左右。借助朦胧月光,休息了一夜的我们又立即出发,继续向前追歼残敌。天未亮,我们就翻过了一道山梁,远处山下一片火光熊熊,俨然像一座灯光辉煌的小城。奇怪,是敌人吗,敢这样暴露目标!虽然负重七十来斤,但是下山比上山轻松多了。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遍青山人未老。如猛虎下山,疾步如飞,也不知摔了多少跤。待我们赶到已是中午时分。原来印军逃跑时,一把火烧了带不走的东西和营房,一片狼藉,乱七八糟。这就是龙布、龙布普,溃散印军被我歼灭,苏制米—4直升机1架机身完好,尾部击坏,不少战友都还爬上去看了看,不错就是苏联制造。是赫鲁晓夫援助印度的直升飞机。我们在这里捡了些印军的蔬菜罐头,用印度大米煮午饭。黄色细长的印度大米很快就煮熟了。我们都喜欢这种“快熟”的印度大米。

      山南军分区一团的那个连占领了吉米塘。印度第四师战术司令部于日前已经逃往达旺。

      154团凌晨出哈东拉向龙布方向追击,快到龙布普附近,团属82迫击炮连突然发现小路旁森林中有印军。炮兵班,班长配冲锋枪,弹药手配半自动步枪,仅两支枪。副连长彭君先迅速组织全连的10多支步枪、冲锋枪,直插印军侧后。原来这是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他看大势已去,要抵抗等于丢命,遂率塔尔瓦尔上尉等9人投降(光明网上的网友曾听到战地记者说旅长的警卫排举行英式投降典礼,显然是误传)。

     前日(10月20日)一早我们15分钟的炮火袭击切断了印军全部通信联络,步兵发起攻击后,达尔维坚守不住,即决心撤逃,原拟撤往章多,准备固守章多一线。但沿色兄朗沟南逃的过程中,又被我们的炮火打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头尾不能相顾”,达尔维“同旅部的主体部分失去了联系”,只带了少数人员继续南逃,不久他发现章多已被我157团队攻占,便沿着哈东山北麓的丛林,“翻越高达一万八千五百英尺的扯冬摩天岭(即哈东山)”,向龙布方向逃窜。达尔维经过两昼夜的艰苦跋涉,终于在22日上午踏上哈东拉至龙布的小路,正当他自鸣得意,“陶醉于自己判定方向路线的高超技术”时,正好撞在我们枪口上成了我们的俘虏(有个写书的人书上说,达尔维歪斜地坐在吉普车上,被我军截住投降——真是天方夜谭,这儿哪来的公路啊!)

      达尔维,印度孟买人,1920年7月生于伊拉克,1940年考入达拉顿军事学院,1942年在近卫军联队任职授少尉军衔,历任连长、营长、陆军司令部作战参谋,第十五军军部行政官,达拉顿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缅甸服役。1962年初调任第七旅旅长。被我们俘获释放回国后,曾两次得到提拔。但始终没有被提为少将。1965年指挥一个旅,参加过肢解巴基斯坦的战争。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在陆军中被公认为是一名杰出的将领。达尔维的重要军事著作《喜马拉雅的失策》对中印边境战争的独特看法,使其成为一部军事名著。

      作为军人,他必须服从命令。作为克节浪前线最高指挥官,他心里明白,中国不愿意打仗,战争是尼赫鲁强加给中国的。10月8日,在印军新成立的第四军军长考尔的策划和指挥下,印军越过了克节朗河,企图占领克节朗北岸的尺冬(印度称其为僧崇)。我们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打退了印军的进攻,为不使事态扩大,没乘胜追击,留出一条路,让印军撤过克节朗河以南。对此达尔维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我心情沉重地看到旁遮普部队按照我的命令撤退到四号桥,伤亡者直接撤至中国人鼻子底下的木桥,很明显,中国决定给我们留出一条退路。”“过些时候,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埋葬我们的死者,并举行了葬礼。那是一个动人的场面,它必然给看到了的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很清楚,他们不要战争。但是,如果我们越过克节朗河,他们将进行抵抗。”被俘后还叹服地说:“你们在24小时内消灭了一个旅,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就在这一天,我国防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中国政府为了谋求和平谈判、友好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曾经一再表示,在东段,我们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是我们也不越过这条线。可是印度政府把中国政府这种极大忍让看成是软弱的表现,竟得寸进尺越过所谓麦克马洪线,进一步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向我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样,印度政府就最后破坏了这条线的约束。中国方面现在正式宣告:为了防止印度军队卷土重来,再度发动进攻,我边防部队在自卫战斗中,没有必要再受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约束。”为了反击印度侵略者,其实昨天晚上我们就越过了麦克玛洪线。这就是说,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否定了“麦克马洪线”的非法性。

      饭后我们继续向前追击印军。从这里开始,路是印军经营的骡马大道,好走多了。下午我们越过娘姆江曲。看到一个记者模样的人坐在路边,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娘姆江曲蜿蜒向西南流去,注入达旺河。太阳西下,远远望去,达旺河波光闪闪,缓缓朝西南流入不丹境内。我们则溯达旺河而上,傍晚来到印军已经逃跑遗弃的军营住下来,大概这里就是吉米塘印军四师的战术司令部所在地吧。


向老英雄致敬!
向老英雄们致敬!感谢您们!
风过无痕I 发表于 2016-5-24 20:09
向老英雄致敬!
谢谢先生光临。也还你一个军礼!
zwtl 发表于 2016-5-24 20:15
向老英雄们致敬!感谢您们!
谢谢先生光临。也还你一个军礼!
那个时期的解放军,步兵山地战技战术运用是最为娴熟、士气特别高昂、56式班用枪族技术水准要甩三哥一条大街。。。
可惜就是国内经济不力,加上地形太过复杂而导致补给困难,不然3哥还要杯具得多。
365赌王 发表于 2016-5-24 20:29
那个时期的解放军,步兵山地战技战术运用是最为娴熟、士气特别高昂、56式班用枪族技术水准要甩三哥一条大街 ...
你说的不无道理。
战前就定了是惩罚性的。反击一下,狠打痛打,目的在于教训阿三。这目的当时是达到了。我们打出了国威军威,印度尼赫鲁在国际上一落千丈!但后撤过度了一点……今天看来是吃亏了
风过无痕I 发表于 2016-5-24 20:09
向老英雄致敬!
也还你一个标准的军礼!谢谢你的光临。
你怎么选了这么个头像!你不会是女网友吧?
khdgxlt 发表于 2016-5-24 20:43
你说的不无道理。
战前就定了是惩罚性的。反击一下,狠打痛打,目的在于教训阿三。这目的当时是达到了。 ...
所以说打仗其实是打后勤嘛

365赌王 发表于 2016-5-24 20:46
所以说打仗其实是打后勤嘛


是的。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饿肚子,1962年国民经济刚刚有些恢复。我们穷啊!

不过物质匮乏精神补。当年确实发挥了精神原子弹的作用。战斗意志异常的强烈……
365赌王 发表于 2016-5-24 20:46
所以说打仗其实是打后勤嘛


是的。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饿肚子,1962年国民经济刚刚有些恢复。我们穷啊!

不过物质匮乏精神补。当年确实发挥了精神原子弹的作用。战斗意志异常的强烈……
第七段时间输入有误。应该是10月20日。——我重新编辑,老是提醒来路不明,无法提交……
也还你一个标准的军礼!谢谢你的光临。
你怎么选了这么个头像!你不会是女网友吧?
惭愧!如果我的头像让老英雄不适,呆会回去立马换了…
风过无痕I 发表于 2016-5-24 21:12
惭愧!如果我的头像让老英雄不适,呆会回去立马换了…
没关系,自己喜欢就好……
khdgxlt 发表于 2016-5-24 21:33
没关系,自己喜欢就好……
也不是自己喜欢 看超大很多网友用性感头像 也就在网上随意弄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