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的罗元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5:45
1949年5月12日,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与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邓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员,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此后四野大军席卷中南,所向披靡,一直解放了海南岛。然而由于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病症一起找上来,罗荣桓的身体无法支撑,只好暂时养病,终于没有随大军南下,这是令他感到万分遗憾的事。

7月,罗荣桓一家搬进了北平。不久,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9月30日,罗荣桓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0月1日,罗荣桓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辉煌历史时刻。

上任之后,罗荣桓按照中央的方针,从部队中抽调了一批干部,建立了全国和各省市的检察署机关。在此期间,他被选举为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由于还在养病中,罗荣桓的工作断断续续,经过中央批准,检察署长的职务也由副检察长李六如代理。

1950年4月,中央任命罗荣桓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并着手筹建总干部管理部。同年9月,总干部管理部正式建立,罗荣桓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上任之后,罗荣桓根据干部选用上“德才兼备”、“五湖四海”的原则,向中央军委(此时为1949年10月19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提出了总政领导名单。在他的建议下,中央军委任命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傅钟、红一方面军出身的萧华为总政治部副主任,后又调红二方面军出身的甘泗琪为副主任。罗荣桓在傅钟、萧华等人的协助下,确定了总政治部及全军各级政治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先后搭起了总政治部和总干部管理部的架子,并从各野战军抽调干部来充实机构,为新时期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正规化奠定了基础。

在工作实践中,罗荣桓感到部队中严重缺乏能适合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政治工作干部。因此,他和傅钟、萧华向中央军委报告,建议各大军区都能够成立专门的政治干部学校,专门培养政工干部。毛泽东很快同意了这个报告,并责成由罗荣桓领导筹办解放军政治学院。罗荣桓立即着手筹备工作,并上报中央批准将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莫文骅调来协助工作。1954年11月,中央军委任命罗荣桓兼任政治学院院长,萧华兼任第一副院长,莫文骅任第二副院长兼教育长。1955年2月19日,政治学院速成系第一期便正式开始授课。

从1951年开始,罗荣桓领导了干部评级和在全军实行正规化的义务兵役制、军官薪金制、军衔制的准备工作。1952年3月,主持确定了军队干部级别分成9等21级,为实行军衔制作了准备,实质上这也是开国之初对军队的一种论功行赏。1953年初,罗荣桓又主持制定了《政治工作条例》,在向苏军学习的潮流中坚持了人民解放军独有的建军经验,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后于1954年4月颁布实行。从1953年开始,罗荣桓主持总干部部进行了军队干部上将以下、少将以上军衔的评定。这是一项千头万绪,稍不注意就得罪人的细致工作。罗荣桓领导总干部部坚持公道合理、实事求是,又照顾五湖四海的原则,对每个干部都进行了全面衡量,反复进行排队比较,又做了大量说服解释工作,折腾了一年多时间才算是全部搞定。

在“高饶事件”发生前,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的高岗突然跑到罗荣桓家里,提出中国也要像苏联那样搞部长会议制度,并提议让林彪当部长会议主席。罗荣桓觉得如此重大的政治问题事关党的纪律,在下边私下议论不妥当,因此严肃地把高岗顶了回去。后来毛泽东对此评论道:“罗荣桓最守纪律。连高岗都说,罗荣桓是党内的圣人,再也不敢去找罗荣桓乱说。从高饶问题上看出,最正直的人,是罗荣桓、邓小平、陈云。”

1954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从而不再设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国防委员会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龙云为副主席,于学忠等81人为委员。由于国防委员会是咨询性质的机构,不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军委,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组成,毛泽东任主席,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罗荣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授衔之前,罗荣桓得知中央准备提名授予他为元帅时,立即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了信,说明自己参加革命时间晚,对革命贡献不大,请求不要授给他这样高的军衔。中央没有接纳他的请求,仍然授予他元帅军衔。当命令公布之后,罗荣桓感慨地对总政的一些干部说:“我是总政治部主任,给我授元帅军衔,这主要是党中央和人民给予我们军队政治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授衔之后,根据中央决定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的监察委员会,罗荣桓为书记,总政第一副主任谭政、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宋任穷为副书记。在任上,罗荣桓主抓了对军队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遵纪守法的检查、监督和教育。然而在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化,一些好的制度难以坚持,军队干部中违法乱纪的现象日趋滋长,没有得到很有力地遏制。特别是在生活作风方面,甚至还出现了某师长与部属妻子长期通奸而被部属打死的恶性案件。罗荣桓做出了很多努力进行管理教育,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大环境的问题,非他一己之责。

进入1956年后,罗荣桓的心脏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罗荣桓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写信给中央军委,要求辞去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干部部长等职务。在信中,罗荣桓建议由谭政接任总政治部主任职务。毛泽东、彭德怀等中央军委领导人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了罗荣桓的请求。当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罗荣桓当选为中央委员。接下来召开了八届一中全会,在毛泽东的提名下,罗荣桓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迈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

刚搬到北京时,罗荣桓全家住在颐和园的清华轩。不久,又搬到了南池子18号。由于罗荣桓的住处紧临大街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平时很吵。邓小平和罗荣桓的关系好,他调到北京后,将有关部门分给自己的东郊民巷8号一座楼让给罗荣桓住。架不住老战友的深情厚谊,1954年春天,罗荣桓就举家搬入了东郊民巷新8号。陈毅、贺龙、张鼎丞都是他的邻居,特别是贺龙,为人豪爽,快人快语,常来看望罗荣桓,历史上本无甚交集的二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1957年中共中央主持开展了全国性的反“右”斗争,50多万人被错误打成了右派。在总政治部,被划成右派的最著名的是首任文化部部长陈沂少将。这个陈沂就是当年留田突围时的《鲁西日报》社社长,也是全军唯一被划成右派的将军。对于这件事,罗荣桓是有不同意见的,认为陈沂工作是有成绩的,不能因为说了一二句错话就把他划成右派。如果罗荣桓还在总政主持工作的话,陈沂是应该可以幸免的。罗荣桓向中央反映了他的意见,但大势所趋,无法挽回了。罗荣桓只能尽量安慰了陈沂,希望他继续努力工作,不要背包袱。陈沂记住了老首长的话,在后来的逆境中顽强坚持了下来,直到70年代末才在邓小平的过问下得到改正。

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毛泽东批准,彭德怀、邓小平主持下,“反教条主义”成为了会议主题,错误批判了刘伯承、萧克、李达、郭天民、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黄永胜等将领,连带着还猛批了一顿总参谋长粟裕的“个人主义”。罗荣桓参加会议并讲了话,拥护中央和军委的决定,明确指出:“萧克、张宗逊两个人的争论,实质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在国内出版的关于罗荣桓元帅的传记中,对他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的表现都避而不谈,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罗荣桓在当时也说了一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话,不管原因如何,必须写在历史上。

1959年7月召开了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庐山会议,国防部长彭德怀直言上书遭到错误批判,与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李锐等被打成了“反党集团”,一时掀起了国内政局的巨变。由于身体原因,罗荣桓没有参加庐山会议。在会议进行期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打电话给罗荣桓,向他通报了会议情况,说毛主席准备让林彪接替国防部长的职务,并征求未出席会议同志的意见。罗荣桓表示国防部长外事任务较重,林彪身体不好,似不宜担任这一职务。而且国防部长最好不要只从一个方面军出,因此他建议由贺龙担任国防部长(林彪研究者又有一个说法,说实际上林彪并不愿意当国防部长,是他委托罗荣桓向毛泽东进言的。但当时林彪身在庐山,难道是打电话委托罗荣桓的?)。然而毛泽东没有采纳罗荣桓的建议,还是决定由林彪接任国防部长。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后来周恩来总理也找了罗荣桓,向他征求了总参谋长(接替黄克诚)、总后勤部部长(接替洪学智)人选的意见。罗荣桓认为要搞“五湖四海”,虽然反掉了彭、黄等人,但最好能维持原来任职的历史情况。即总参谋长最好是红三军团和红二方面军的人,如许光达、萧劲光;总后勤部长最好是红四方面军的人,如王新亭、王宏坤。然而毛泽东既然提拔林彪上了台,那么搭班子的人选便要以林彪的意思为重了,就像当年彭德怀力荐黄克诚、洪学智一样。林彪已经被推出来了,也就不客气了。他提名红一军团的老部下罗瑞卿任总参谋长,毛泽东欣然同意。关于总后勤部长的人选,善于察言观色的周恩来提出了总后勤部副部长邱会作。邱会作的工作能力很强,也是林彪的老部下,这个提名同样顺利通过。至此罗荣桓的建议全部落空,他推崇的“五湖四海”原则,已越来越走向了“双一”的“清一色”。

1959年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决定改组中央军委,成立了由21人组成的新军委。中央军委主席仍为毛泽东,林彪、贺龙、聂荣臻分任第一、第二、第三副主席,军委委员有朱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罗瑞卿、粟裕、陈赓、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许光达、萧华、刘亚楼、苏振华等。同时设立了军委常委,由毛泽东、邓小平、九位元帅和罗瑞卿、谭政两位大将担任。罗瑞卿任军委秘书长,苏振华、肖向荣任副秘书长。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由林彪主持。

罗荣桓作为中央军委委员,受命分管民兵工作。不久就成立了军委民兵工作组,罗荣桓任组长。虽然身体一直不好,但罗荣桓仍然兢兢业业投入了工作。他强调民兵工作要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生产,结合中心任务进行;重点要放在政治经济中心地区、重点厂矿、交通枢纽和陆海边防地区,因而从战略高度上明确了和平时期民兵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毛泽东提出的“全民皆兵”和“大办民兵师”的指示,罗荣桓强调不能一轰而上,要重在抓落实、抓重点,反对“浮夸风”和“强迫命令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罗荣桓力所能及地做了努力,减少了“左”的错误对民兵工作的干扰。

1960年9、10月间,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受到了错误批判,被撤销了职务。毛泽东将总参谋长罗瑞卿、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找来,商量总政汉部主任的继任人选问题。罗瑞卿和萧华都建议让罗荣桓复出,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于是,还在养病的罗荣桓重新出任了总政治部主任。然而林彪对这个任命并不满意,一直不让在新华社和报纸上公布。罗荣桓后来曾感慨地说:“看来我这个总政治部主任还是不合法的!”

重新复任后,罗荣桓的处境并不好。在关于如何学习毛泽东著作及政治和业务的关系等问题上,他与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老战友林彪产生了分歧,甚至在军委会议上都闹僵了。这时罗荣桓向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邓小平求助,得到了邓的支持,这让罗荣桓感到很欣慰。林彪则对罗荣桓越来越为不满,有一次甚至狠狠地说:“什么林罗,林罗要分开,林罗从来不是一起的!”

罗荣桓投身革命努力奋斗了30多年,是多么想继续为党工作下去。然而,病魔已彻底缠住了他。1963年9月底,罗荣桓因病情严重再次住进北京医院。医生的会诊显示:血压不稳,心脏不好,肾功能衰竭,罗荣桓已经到了病危阶段。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罗荣桓强忍病痛折磨,怀着乐观信念顽强地坚持着……

1963年12月16日下午14时37分,罗荣桓停止了呼吸,享年62岁。他是第一位辞世的开国元帅。

毛泽东闻讯后悲痛异常,夜不能寐,挥笔写就了那首著名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后来曾有人解读说,毛泽东非常重视罗荣桓的意见,因此才发出了“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感慨。如果罗荣桓不死,等到了毛泽东要发动文革的时候,或许可以起一些规劝缓冲的作用。只可惜,连庐山会议后对于军队人事问题“五湖四海”的建议都不听,还能听被视为伟大领袖革命一生中另一件大事的劝告吗?

最后用毛泽东对罗荣桓的一段中肯评价来结束本文吧:“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1949年5月12日,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与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邓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员,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此后四野大军席卷中南,所向披靡,一直解放了海南岛。然而由于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病症一起找上来,罗荣桓的身体无法支撑,只好暂时养病,终于没有随大军南下,这是令他感到万分遗憾的事。

7月,罗荣桓一家搬进了北平。不久,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9月30日,罗荣桓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0月1日,罗荣桓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辉煌历史时刻。

上任之后,罗荣桓按照中央的方针,从部队中抽调了一批干部,建立了全国和各省市的检察署机关。在此期间,他被选举为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由于还在养病中,罗荣桓的工作断断续续,经过中央批准,检察署长的职务也由副检察长李六如代理。

1950年4月,中央任命罗荣桓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并着手筹建总干部管理部。同年9月,总干部管理部正式建立,罗荣桓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上任之后,罗荣桓根据干部选用上“德才兼备”、“五湖四海”的原则,向中央军委(此时为1949年10月19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提出了总政领导名单。在他的建议下,中央军委任命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傅钟、红一方面军出身的萧华为总政治部副主任,后又调红二方面军出身的甘泗琪为副主任。罗荣桓在傅钟、萧华等人的协助下,确定了总政治部及全军各级政治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先后搭起了总政治部和总干部管理部的架子,并从各野战军抽调干部来充实机构,为新时期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正规化奠定了基础。

在工作实践中,罗荣桓感到部队中严重缺乏能适合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政治工作干部。因此,他和傅钟、萧华向中央军委报告,建议各大军区都能够成立专门的政治干部学校,专门培养政工干部。毛泽东很快同意了这个报告,并责成由罗荣桓领导筹办解放军政治学院。罗荣桓立即着手筹备工作,并上报中央批准将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莫文骅调来协助工作。1954年11月,中央军委任命罗荣桓兼任政治学院院长,萧华兼任第一副院长,莫文骅任第二副院长兼教育长。1955年2月19日,政治学院速成系第一期便正式开始授课。

从1951年开始,罗荣桓领导了干部评级和在全军实行正规化的义务兵役制、军官薪金制、军衔制的准备工作。1952年3月,主持确定了军队干部级别分成9等21级,为实行军衔制作了准备,实质上这也是开国之初对军队的一种论功行赏。1953年初,罗荣桓又主持制定了《政治工作条例》,在向苏军学习的潮流中坚持了人民解放军独有的建军经验,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后于1954年4月颁布实行。从1953年开始,罗荣桓主持总干部部进行了军队干部上将以下、少将以上军衔的评定。这是一项千头万绪,稍不注意就得罪人的细致工作。罗荣桓领导总干部部坚持公道合理、实事求是,又照顾五湖四海的原则,对每个干部都进行了全面衡量,反复进行排队比较,又做了大量说服解释工作,折腾了一年多时间才算是全部搞定。

在“高饶事件”发生前,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的高岗突然跑到罗荣桓家里,提出中国也要像苏联那样搞部长会议制度,并提议让林彪当部长会议主席。罗荣桓觉得如此重大的政治问题事关党的纪律,在下边私下议论不妥当,因此严肃地把高岗顶了回去。后来毛泽东对此评论道:“罗荣桓最守纪律。连高岗都说,罗荣桓是党内的圣人,再也不敢去找罗荣桓乱说。从高饶问题上看出,最正直的人,是罗荣桓、邓小平、陈云。”

1954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从而不再设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国防委员会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龙云为副主席,于学忠等81人为委员。由于国防委员会是咨询性质的机构,不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军委,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组成,毛泽东任主席,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罗荣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授衔之前,罗荣桓得知中央准备提名授予他为元帅时,立即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了信,说明自己参加革命时间晚,对革命贡献不大,请求不要授给他这样高的军衔。中央没有接纳他的请求,仍然授予他元帅军衔。当命令公布之后,罗荣桓感慨地对总政的一些干部说:“我是总政治部主任,给我授元帅军衔,这主要是党中央和人民给予我们军队政治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授衔之后,根据中央决定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的监察委员会,罗荣桓为书记,总政第一副主任谭政、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宋任穷为副书记。在任上,罗荣桓主抓了对军队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遵纪守法的检查、监督和教育。然而在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化,一些好的制度难以坚持,军队干部中违法乱纪的现象日趋滋长,没有得到很有力地遏制。特别是在生活作风方面,甚至还出现了某师长与部属妻子长期通奸而被部属打死的恶性案件。罗荣桓做出了很多努力进行管理教育,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大环境的问题,非他一己之责。

进入1956年后,罗荣桓的心脏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罗荣桓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写信给中央军委,要求辞去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干部部长等职务。在信中,罗荣桓建议由谭政接任总政治部主任职务。毛泽东、彭德怀等中央军委领导人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了罗荣桓的请求。当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罗荣桓当选为中央委员。接下来召开了八届一中全会,在毛泽东的提名下,罗荣桓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迈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

刚搬到北京时,罗荣桓全家住在颐和园的清华轩。不久,又搬到了南池子18号。由于罗荣桓的住处紧临大街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平时很吵。邓小平和罗荣桓的关系好,他调到北京后,将有关部门分给自己的东郊民巷8号一座楼让给罗荣桓住。架不住老战友的深情厚谊,1954年春天,罗荣桓就举家搬入了东郊民巷新8号。陈毅、贺龙、张鼎丞都是他的邻居,特别是贺龙,为人豪爽,快人快语,常来看望罗荣桓,历史上本无甚交集的二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1957年中共中央主持开展了全国性的反“右”斗争,50多万人被错误打成了右派。在总政治部,被划成右派的最著名的是首任文化部部长陈沂少将。这个陈沂就是当年留田突围时的《鲁西日报》社社长,也是全军唯一被划成右派的将军。对于这件事,罗荣桓是有不同意见的,认为陈沂工作是有成绩的,不能因为说了一二句错话就把他划成右派。如果罗荣桓还在总政主持工作的话,陈沂是应该可以幸免的。罗荣桓向中央反映了他的意见,但大势所趋,无法挽回了。罗荣桓只能尽量安慰了陈沂,希望他继续努力工作,不要背包袱。陈沂记住了老首长的话,在后来的逆境中顽强坚持了下来,直到70年代末才在邓小平的过问下得到改正。

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毛泽东批准,彭德怀、邓小平主持下,“反教条主义”成为了会议主题,错误批判了刘伯承、萧克、李达、郭天民、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黄永胜等将领,连带着还猛批了一顿总参谋长粟裕的“个人主义”。罗荣桓参加会议并讲了话,拥护中央和军委的决定,明确指出:“萧克、张宗逊两个人的争论,实质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在国内出版的关于罗荣桓元帅的传记中,对他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的表现都避而不谈,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罗荣桓在当时也说了一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话,不管原因如何,必须写在历史上。

1959年7月召开了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庐山会议,国防部长彭德怀直言上书遭到错误批判,与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李锐等被打成了“反党集团”,一时掀起了国内政局的巨变。由于身体原因,罗荣桓没有参加庐山会议。在会议进行期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打电话给罗荣桓,向他通报了会议情况,说毛主席准备让林彪接替国防部长的职务,并征求未出席会议同志的意见。罗荣桓表示国防部长外事任务较重,林彪身体不好,似不宜担任这一职务。而且国防部长最好不要只从一个方面军出,因此他建议由贺龙担任国防部长(林彪研究者又有一个说法,说实际上林彪并不愿意当国防部长,是他委托罗荣桓向毛泽东进言的。但当时林彪身在庐山,难道是打电话委托罗荣桓的?)。然而毛泽东没有采纳罗荣桓的建议,还是决定由林彪接任国防部长。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后来周恩来总理也找了罗荣桓,向他征求了总参谋长(接替黄克诚)、总后勤部部长(接替洪学智)人选的意见。罗荣桓认为要搞“五湖四海”,虽然反掉了彭、黄等人,但最好能维持原来任职的历史情况。即总参谋长最好是红三军团和红二方面军的人,如许光达、萧劲光;总后勤部长最好是红四方面军的人,如王新亭、王宏坤。然而毛泽东既然提拔林彪上了台,那么搭班子的人选便要以林彪的意思为重了,就像当年彭德怀力荐黄克诚、洪学智一样。林彪已经被推出来了,也就不客气了。他提名红一军团的老部下罗瑞卿任总参谋长,毛泽东欣然同意。关于总后勤部长的人选,善于察言观色的周恩来提出了总后勤部副部长邱会作。邱会作的工作能力很强,也是林彪的老部下,这个提名同样顺利通过。至此罗荣桓的建议全部落空,他推崇的“五湖四海”原则,已越来越走向了“双一”的“清一色”。

1959年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决定改组中央军委,成立了由21人组成的新军委。中央军委主席仍为毛泽东,林彪、贺龙、聂荣臻分任第一、第二、第三副主席,军委委员有朱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罗瑞卿、粟裕、陈赓、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许光达、萧华、刘亚楼、苏振华等。同时设立了军委常委,由毛泽东、邓小平、九位元帅和罗瑞卿、谭政两位大将担任。罗瑞卿任军委秘书长,苏振华、肖向荣任副秘书长。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由林彪主持。

罗荣桓作为中央军委委员,受命分管民兵工作。不久就成立了军委民兵工作组,罗荣桓任组长。虽然身体一直不好,但罗荣桓仍然兢兢业业投入了工作。他强调民兵工作要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生产,结合中心任务进行;重点要放在政治经济中心地区、重点厂矿、交通枢纽和陆海边防地区,因而从战略高度上明确了和平时期民兵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毛泽东提出的“全民皆兵”和“大办民兵师”的指示,罗荣桓强调不能一轰而上,要重在抓落实、抓重点,反对“浮夸风”和“强迫命令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罗荣桓力所能及地做了努力,减少了“左”的错误对民兵工作的干扰。

1960年9、10月间,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受到了错误批判,被撤销了职务。毛泽东将总参谋长罗瑞卿、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找来,商量总政汉部主任的继任人选问题。罗瑞卿和萧华都建议让罗荣桓复出,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于是,还在养病的罗荣桓重新出任了总政治部主任。然而林彪对这个任命并不满意,一直不让在新华社和报纸上公布。罗荣桓后来曾感慨地说:“看来我这个总政治部主任还是不合法的!”

重新复任后,罗荣桓的处境并不好。在关于如何学习毛泽东著作及政治和业务的关系等问题上,他与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老战友林彪产生了分歧,甚至在军委会议上都闹僵了。这时罗荣桓向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邓小平求助,得到了邓的支持,这让罗荣桓感到很欣慰。林彪则对罗荣桓越来越为不满,有一次甚至狠狠地说:“什么林罗,林罗要分开,林罗从来不是一起的!”

罗荣桓投身革命努力奋斗了30多年,是多么想继续为党工作下去。然而,病魔已彻底缠住了他。1963年9月底,罗荣桓因病情严重再次住进北京医院。医生的会诊显示:血压不稳,心脏不好,肾功能衰竭,罗荣桓已经到了病危阶段。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罗荣桓强忍病痛折磨,怀着乐观信念顽强地坚持着……

1963年12月16日下午14时37分,罗荣桓停止了呼吸,享年62岁。他是第一位辞世的开国元帅。

毛泽东闻讯后悲痛异常,夜不能寐,挥笔写就了那首著名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后来曾有人解读说,毛泽东非常重视罗荣桓的意见,因此才发出了“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感慨。如果罗荣桓不死,等到了毛泽东要发动文革的时候,或许可以起一些规劝缓冲的作用。只可惜,连庐山会议后对于军队人事问题“五湖四海”的建议都不听,还能听被视为伟大领袖革命一生中另一件大事的劝告吗?

最后用毛泽东对罗荣桓的一段中肯评价来结束本文吧:“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故开国元帅罗武忠公千古!
死的太早,他若活着,平衡各方,劝说毛主席,很多事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写文章是好同志,但字里行间夹杂着骂娘就不对了
终极赌王 发表于 2016-5-19 06:33
写文章是好同志,但字里行间夹杂着骂娘就不对了
什么叫骂娘?
“……从高饶问题上看出,最正直的人,是罗荣桓、邓小平、陈云……”,哈哈,看到这里,俺很想笑,OVER。
最正直是彭,朱,虽然彭也整粟。
大部分很好,有少量私货
总觉得这首诗里的很多地方逻辑混乱,甚至是狗屁不通!尤其是前四句!
有人怀疑这首诗是写于1972年,是吊念林彪的。“吊罗荣桓同志”这个标题是后加的,为了掩盖吊林彪的真实意图!
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果是吊林彪的,这首诗的每一句就都能够解释了,比如草上飞,每相违,长征难堪,战锦等等!
私货满满,加入了太多主管
当做科普看就可以了。
有不同观点,拿文献、史料来讨论,还是劝各位不要动不动就扣帽子,论坛多少大神就是这么被骂走的
感觉这篇文章的主观评价多了一些,当然,不是说LZ评价的不对,但这与LZ一贯倡导的理念似乎不太相符


“就像当年彭德怀力荐黄克诚、洪学智一样”
----------------------------------------
黄克诚可不是彭德怀力荐的。彭对红三军团基本避嫌(王平不当动员部长,找彭,彭说罗定的,罗同意你不当我没意见,自己去找罗),明面提拔的就张爱萍。对其他部队算放得开的,彭力荐邓华洪学智张宗逊余秋里才是事实。
飞扬有人考证过:
http://www.fyj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2402
彭总52年7月才开始主持军委工作.
原本主持军委工作的林总调黄是3月的事情.黄的回忆录说是春天.
但黄赴任是10月的事情,所以粟家人说是彭总调的,还说是彭不信任粟才调黄来

“就像当年彭德怀力荐黄克诚、洪学智一样”
----------------------------------------
黄克诚可不是彭德怀力荐的。彭对红三军团基本避嫌(王平不当动员部长,找彭,彭说罗定的,罗同意你不当我没意见,自己去找罗),明面提拔的就张爱萍。对其他部队算放得开的,彭力荐邓华洪学智张宗逊余秋里才是事实。
飞扬有人考证过:
http://www.fyj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2402
彭总52年7月才开始主持军委工作.
原本主持军委工作的林总调黄是3月的事情.黄的回忆录说是春天.
但黄赴任是10月的事情,所以粟家人说是彭总调的,还说是彭不信任粟才调黄来
被打死的师长是哪位人才?
育帅提罗长子当总长,太祖一开始是有异议的,总理活了稀泥才通过
总觉得这首诗里的很多地方逻辑混乱,甚至是狗屁不通!尤其是前四句!
有人怀疑这首诗是写于1972年,是吊念 ...
指向吊林总的只有颈联,红军之鹰是也。你的论据拿错了。
人民司法 发表于 2016-5-19 06:56
最正直是彭,朱,虽然彭也整粟。
你自己都否定,还说什么啊?
ggmmgao 发表于 2016-5-19 07:33
总觉得这首诗里的很多地方逻辑混乱,甚至是狗屁不通!尤其是前四句!
有人怀疑这首诗是写于1972年,是吊念 ...
你真的图样啊!战锦州就是罗政委协助老毛让林服从中央决定打的,林某当时反对打了,要回撤打长春。
你真的图样啊!战锦州就是罗政委协助老毛让林服从中央决定打的,林某当时反对打了,要回撤打长春。
那你说说,草上飞是怎么回事?罗荣桓还有这个称号?
红军队里每相违又是怎么回事?罗帅怎么每相违了?
长征不是难堪日指的什么?
一针无血 发表于 2016-5-19 06:49
“……从高饶问题上看出,最正直的人,是罗荣桓、邓小平、陈云……”,哈哈,看到这里,俺很想笑,OVER。
高饶案说286一手挑起来的,也不为过。
所谓“五马进京一马当先”,否则凭什么当先,当然是把别人搞下去自己就当先了
重新复任后,罗荣桓的处境并不好。
贩卖私货,注意辨别。
ggmmgao 发表于 2016-5-19 12:20
那你说说,草上飞是怎么回事?罗荣桓还有这个称号?
红军队里每相违又是怎么回事?罗帅怎么每相违了?
...
草上飞是只有罗荣桓、伍中豪这级干部才经历过的典故。据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元帅罗荣桓》所载,1928年“八月失败”期间,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的红4军第28团、29团转战湘南遭到重大挫折。留守井冈山的毛泽东心急如焚,便带领伍中豪、罗荣桓指挥的红31团3营下山接应。在向桂东穿插急进时,由于山势陡峭,部队走得很艰难,速度快不起来。一次下山时,罗荣桓经过观察,发现山坡虽陡但还较平,上面长着厚厚的一层野茅草,走上去直打滑。他灵机一动,便命令战士们抱紧枪支弹药,躺到草上向下滑,结果几百人很快就滑到了山下,大为节省了时间。毛泽东见此壮观情景,不禁脱口而出:“哈哈,我们都成了‘草上飞’喽!”经过几度辗转接到朱德、陈毅所部时,只剩下红28团,红29团已散掉,军参谋长兼红28团团长王尔琢也被叛徒袁崇全打死,部队士气非常低落。毛泽东、朱德整理了队伍,又击败军阀刘士毅部,缴枪数百,攻占遂川,尔后返回了井冈山。当时由于革命处于低潮期,部队官兵的乡土观念又很严重,往往经过一次行军、打仗后队伍中都会有不少人开小差。这次远征湘南期间,红31团3营行程数百里,打了好几仗,却没有一个开小差的,创造了巩固部队的新纪录。罗荣桓的能力和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ggmmgao 发表于 2016-5-19 12:20
那你说说,草上飞是怎么回事?罗荣桓还有这个称号?
红军队里每相违又是怎么回事?罗帅怎么每相违了?
...

每相违也好解释。在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上,毛泽东遭到批判并被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调到后方专做政府工作。与此同时,他的一批追随者也遭到了打击批判,如著名的“罗明路线”、“邓、毛、谢、古”等。罗荣桓不久亦接到了调令,从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转任江西省军区任政治部主任。其时正是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在即,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和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联名向总部发报,暂缓了罗荣桓的工作调动。1933年3月,红一方面军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罗荣桓在主持作出了红一军团于第四次反“围剿”中政治工作的总结后,奉命离开军团到江西军区任职。

到了60年代,毛泽东在谈到罗荣桓时曾感叹说:“凡是我倒霉的时候,罗荣桓都是跟我一起倒霉的,邓小平也差不多。”毛是诗人气质,善于联想,有感而发罢了。
一看这种标题就是夹带私货的
tiete 发表于 2016-5-19 15:05
一看这种标题就是夹带私货的
这个标题怎么夹带私货了?
多活几年也未必撑得过那十年,总政的位置太重要,不会让他长时间坐着,老毛翻脸比翻书还快
xrx 发表于 2016-5-19 12:49
高饶案说286一手挑起来的,也不为过。
所谓“五马进京一马当先”,否则凭什么当先,当然是把别人搞下去 ...
高被‘反党’后,谁得利??
高被‘反党’后,谁得利??
周,刘的利,高倒不倒对邓影响不大。
每相违也好解释。在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上,毛泽东遭到批判并被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调到后 ...
你不觉得很牵强吗?要按你这种解释法,我可以说这首诗是吊念王洪文的你信不信?
ggmmgao 发表于 2016-5-19 17:37
你不觉得很牵强吗?要按你这种解释法,我可以说这首诗是吊念王洪文的你信不信?
王洪文死在毛泽东之前了?解释不解释要根据历史环境,那是可以乱解释的吗?
我还是罗帅的老乡呢,一个县的
有些人心胸太狭窄了,沈听雪的历史散文算是质量很高了,虽然他反毛,但对基本史事是认真的。至于评价历史人物,历来是我国史学传统,怎么可能要求作者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既然都能看出他的“私货”,说明也没多大危害。
政工元帅,原则性强
ggmmgao 发表于 2016-5-19 07:33
总觉得这首诗里的很多地方逻辑混乱,甚至是狗屁不通!尤其是前四句!
有人怀疑这首诗是写于1972年,是吊念 ...
1966年老爸去北京,抄来大字报的小本子上有这首诗。曾经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