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资源为什么总是一碗水端不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53:46


这次江苏、湖北等省份高考“减招”支援中西部的事,基本成为了“地域炮”——

被“减招”3.8万的江苏:抢名额,可以!你们都来考考江苏卷啊!

被减招的湖北考生,无语问苍天:湖北的水被送走了,湖北的电被送走了,湖北的高考名额也要被送走?

上海人民说:魔都年年被减招,今年又减5000,你们以前对我减招是什么态度,我这次对你们就什么态度。

河南作为被“转移增招”的省份,继续哭穷:一亿多人,才一个211啊!

四川人说:说好“不负川人”的,为什么我们一本招收率年年垫底,比西藏还低?

……

似乎人人都成了那个被损害的人;人人都在拿“教育公平”说事,表达着南辕北辙的诉求。

也有人高屋建瓴地说:“很多呼吁公平的人,痛恨的不是特权,而是自己没有特权。”一些地方多一些高考招生名额,算不算“特权”?江苏算不算特权?上海算不算特权?北京算不算特权?

时间回拨到这次减招事件之前,当时江苏、浙江等省份,一直是把矛头指向上海的,认为其占了太多高教资源,应该拿出来,分一分。中农指望分地主的田,想不到,贫农看上你们家小媳妇儿了,这回江苏被减招3.8万、浙江被减招1.8万。这事说明,如果你真的不是一贫如洗的,不要随便想着“打土豪,分田地”。

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只是这个大命题在一定条件下的应用。

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

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

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

我知道,我这么说,对很多人来说“超纲”了;很多人对公平的理解,仅止于“全国一张试卷”。



原文连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75663576087242#_0

这次江苏、湖北等省份高考“减招”支援中西部的事,基本成为了“地域炮”——

被“减招”3.8万的江苏:抢名额,可以!你们都来考考江苏卷啊!

被减招的湖北考生,无语问苍天:湖北的水被送走了,湖北的电被送走了,湖北的高考名额也要被送走?

上海人民说:魔都年年被减招,今年又减5000,你们以前对我减招是什么态度,我这次对你们就什么态度。

河南作为被“转移增招”的省份,继续哭穷:一亿多人,才一个211啊!

四川人说:说好“不负川人”的,为什么我们一本招收率年年垫底,比西藏还低?

……

似乎人人都成了那个被损害的人;人人都在拿“教育公平”说事,表达着南辕北辙的诉求。

也有人高屋建瓴地说:“很多呼吁公平的人,痛恨的不是特权,而是自己没有特权。”一些地方多一些高考招生名额,算不算“特权”?江苏算不算特权?上海算不算特权?北京算不算特权?

时间回拨到这次减招事件之前,当时江苏、浙江等省份,一直是把矛头指向上海的,认为其占了太多高教资源,应该拿出来,分一分。中农指望分地主的田,想不到,贫农看上你们家小媳妇儿了,这回江苏被减招3.8万、浙江被减招1.8万。这事说明,如果你真的不是一贫如洗的,不要随便想着“打土豪,分田地”。

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只是这个大命题在一定条件下的应用。

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

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

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

我知道,我这么说,对很多人来说“超纲”了;很多人对公平的理解,仅止于“全国一张试卷”。



原文连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75663576087242#_0


既然“分灶烧饭”,何须“统一就餐”



我平素很尊重的一位宪法学者,写过很多有关“高考招生名额的合宪性研究”的文章,他是从公民平等权、受教育权的角度,谈高考招生的“公平性”,“异地高考是如何受地方利益干扰”。但是,也正是这位先生,还写了《地方自治是民主之本》。他对高考招生“公平性”的分析立论错误的原因,在于他把高考视为一个“静态模型”,但高考招生是一个动态过程:“输出”的结果直接会反馈给“输入”端的供给。如果都真要在输出端“公平吃大锅饭”, 势必影响到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静态公平”的结果就是共同贫穷,就是公地悲剧。

在这种单向度公平的旗帜之下,站了诉求完全相反的两股人:有人希望“上船”得到京沪的高教资源,也有主张“拆船”,打土豪分光优质高教资源。

先来谈一下,广受诟病的所谓京沪“高考洼地”,是怎么形成的?

“高考洼地”与1990年以后,国家教育权下放,地方政府参与建设高校有关。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对高校逐步实行“中央与省两级管理、分级负责为主”的管理体制。

这也可解读为中央政府向省级政府转嫁高等教育负担。1994 年2001 年间,中央部委属高校的总经费年均增长16.86%,中央属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由84.80%下降至57.65%。截至2004 年6 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1683 所,其中地方政府所有的院校有1358所,占92.4%。

地方财政不仅掌握了占大学总数九成的地方院校,还成为国立大学的“金主”。“211 工程”与“985 工程”使得中央教育拨款不堪重负,因此出现了中央与地方共同建设大学的做法,即所谓“省部共建”,地方政府给予国立大学资金、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支持。一般说,中央给大学多少钱,地方就给予多少的配套资金,也有比例更高的,截至2001 年,教育部与广东省给中山大学投入的12 亿元共建经费中,广东占了9 亿元。

“吃人家嘴软”,地方投入得越多,当地得到的招生名额也就越多。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占总数的27%,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占40%,武汉大学在湖北招生占50%……各地都在使用地方财政,争夺名校招生资源。这不是北京、上海的特例,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而且这也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可:这些重点大学要“更多考虑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当然要大幅度的扩大”。

部属大学招生的“地方化”,遭到骂声一片。于是,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一律不得再提高;超过30%的也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但中央-地方分羹大学资源的格局,已然形成。

教育公平背后,还是一个地方财政投入分享的问题。在承认城乡二元、地区差异不公平的大前提下,也要承认不同地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不同的。既然是“分灶烧饭”,全国“统一就餐”就无法实现。

所以呢,大家盯着北京、上海碗里的肉,抱怨“不公平”的同时,也要问问贵省每年高等教育投入有多少?有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如果不尊重地方的财政投入,势必形成公地悲剧,没有地方政府愿意投资高等教育。

既然“分灶烧饭”,何须“统一就餐”



我平素很尊重的一位宪法学者,写过很多有关“高考招生名额的合宪性研究”的文章,他是从公民平等权、受教育权的角度,谈高考招生的“公平性”,“异地高考是如何受地方利益干扰”。但是,也正是这位先生,还写了《地方自治是民主之本》。他对高考招生“公平性”的分析立论错误的原因,在于他把高考视为一个“静态模型”,但高考招生是一个动态过程:“输出”的结果直接会反馈给“输入”端的供给。如果都真要在输出端“公平吃大锅饭”, 势必影响到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静态公平”的结果就是共同贫穷,就是公地悲剧。

在这种单向度公平的旗帜之下,站了诉求完全相反的两股人:有人希望“上船”得到京沪的高教资源,也有主张“拆船”,打土豪分光优质高教资源。

先来谈一下,广受诟病的所谓京沪“高考洼地”,是怎么形成的?

“高考洼地”与1990年以后,国家教育权下放,地方政府参与建设高校有关。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对高校逐步实行“中央与省两级管理、分级负责为主”的管理体制。

这也可解读为中央政府向省级政府转嫁高等教育负担。1994 年2001 年间,中央部委属高校的总经费年均增长16.86%,中央属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由84.80%下降至57.65%。截至2004 年6 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1683 所,其中地方政府所有的院校有1358所,占92.4%。

地方财政不仅掌握了占大学总数九成的地方院校,还成为国立大学的“金主”。“211 工程”与“985 工程”使得中央教育拨款不堪重负,因此出现了中央与地方共同建设大学的做法,即所谓“省部共建”,地方政府给予国立大学资金、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支持。一般说,中央给大学多少钱,地方就给予多少的配套资金,也有比例更高的,截至2001 年,教育部与广东省给中山大学投入的12 亿元共建经费中,广东占了9 亿元。

“吃人家嘴软”,地方投入得越多,当地得到的招生名额也就越多。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占总数的27%,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占40%,武汉大学在湖北招生占50%……各地都在使用地方财政,争夺名校招生资源。这不是北京、上海的特例,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而且这也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可:这些重点大学要“更多考虑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当然要大幅度的扩大”。

部属大学招生的“地方化”,遭到骂声一片。于是,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一律不得再提高;超过30%的也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但中央-地方分羹大学资源的格局,已然形成。

教育公平背后,还是一个地方财政投入分享的问题。在承认城乡二元、地区差异不公平的大前提下,也要承认不同地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不同的。既然是“分灶烧饭”,全国“统一就餐”就无法实现。

所以呢,大家盯着北京、上海碗里的肉,抱怨“不公平”的同时,也要问问贵省每年高等教育投入有多少?有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如果不尊重地方的财政投入,势必形成公地悲剧,没有地方政府愿意投资高等教育。


地方、民营大学何以出不了头



大家要问,那么,地方政府直接用地方的钱发展地方大学,建成名校,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非要掺和到985、211大学的“共建”当中?

因为地方大学的水平不能超过部属大学!

比如,1990年代初,上海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得到了上海的大力支持,发展风头正劲,当时就用重金挖走了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教授,成为当年高教领域的大事件。然后,当时的国家教委立即发文件禁止了这种“挖人”行为。种种项目审批等行政管制,客观上也压制了地方高校,保持了“地方高校不如部属高校”的权力差序结构。

从1980年代初起,香港巨富李嘉诚就开始捐助开办汕头大学。以李嘉诚的经济实力,满世界挖人才,把汕头大学办成中国一流的私立大学(哪怕是公立大学)不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汕头大学的地位几何?再要问问,之前雄心壮志的南方科技大学,如今又如何呢?

没有自由竞争,地方高校的实力就不可能超过部属高校;地方政府要想分一杯羹,只能省部共建。但是,“省部共建”造成了招生偏向当地,可能影响清誉,于是教育发达省份又一次次被以“公平”之名打秋风。

以上海来说,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8所地方大学,近年收了一半的非沪籍学生,但是也没听到一句表扬,反而是对上海教育不公平的指责。

我们看到一个怪现象,有些人虽然表示:愿意看到民办大学能够发展起来,能够办成名校,和公立大学分庭抗礼,但却支持中央政府以“公平”的名义任意占用、挪用地方的教育资源。这是自我矛盾的。连地方政府的高教资源都不尊重,怎么可能尊重民办大学呢?

也有人出来打圆场:由东部向西部“减招”,比较难接受,要东部地区的财政拿钱出来,由东部的大学到西部办分校或成立新的高校,可能会容易被接受。

但是,东部该给中央的一分没少给,转移支付不就包括了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了吗?怎么又摊给东部?羊毛要薅几遍?

不厘清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中西部欠发达地方一有需要,就找东部割肉,你是《欢乐颂》里樊胜美她妈吗?

地方、民营大学何以出不了头



大家要问,那么,地方政府直接用地方的钱发展地方大学,建成名校,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非要掺和到985、211大学的“共建”当中?

因为地方大学的水平不能超过部属大学!

比如,1990年代初,上海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得到了上海的大力支持,发展风头正劲,当时就用重金挖走了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教授,成为当年高教领域的大事件。然后,当时的国家教委立即发文件禁止了这种“挖人”行为。种种项目审批等行政管制,客观上也压制了地方高校,保持了“地方高校不如部属高校”的权力差序结构。

从1980年代初起,香港巨富李嘉诚就开始捐助开办汕头大学。以李嘉诚的经济实力,满世界挖人才,把汕头大学办成中国一流的私立大学(哪怕是公立大学)不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汕头大学的地位几何?再要问问,之前雄心壮志的南方科技大学,如今又如何呢?

没有自由竞争,地方高校的实力就不可能超过部属高校;地方政府要想分一杯羹,只能省部共建。但是,“省部共建”造成了招生偏向当地,可能影响清誉,于是教育发达省份又一次次被以“公平”之名打秋风。

以上海来说,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8所地方大学,近年收了一半的非沪籍学生,但是也没听到一句表扬,反而是对上海教育不公平的指责。

我们看到一个怪现象,有些人虽然表示:愿意看到民办大学能够发展起来,能够办成名校,和公立大学分庭抗礼,但却支持中央政府以“公平”的名义任意占用、挪用地方的教育资源。这是自我矛盾的。连地方政府的高教资源都不尊重,怎么可能尊重民办大学呢?

也有人出来打圆场:由东部向西部“减招”,比较难接受,要东部地区的财政拿钱出来,由东部的大学到西部办分校或成立新的高校,可能会容易被接受。

但是,东部该给中央的一分没少给,转移支付不就包括了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了吗?怎么又摊给东部?羊毛要薅几遍?

不厘清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中西部欠发达地方一有需要,就找东部割肉,你是《欢乐颂》里樊胜美她妈吗?


教育平权,不能靠“打土豪”


重复前述的结论: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

部属的大学,就应该体现“国字号”的全国公平性原则,211、985就应该由教育部来投资,不应该占地方政府的便宜,搞“省部共建”。同时,也应该尊重地方的高校的自主性,不能慷地方政府之慨,在高校九成属于地方院校的情况下,不能任意以“公平”的名义侵夺地方高教资源。再者,应该取消对于地方大学、民办大学的种种行政限制,天高任鸟飞,有能力的地方大学、民办大学就应该发展成名校,而不是被打入另册。

不尊重地方的利益,不尊重宪法第三条四第款所规定的“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老指望谁家的灶头里肉多,就跑到谁家去吃,这叫杀鸡取卵。既然各省的大学是“分灶烧饭”,就不能全国“统一就餐”,这不叫“特权”!自己不烧菜,老指望分人家的,才叫“特权”。

中农指望分地主的田,但贫农还指望分你的田呢!这回江苏被减招3.8万、浙江被减招1.8万,甚至河北这种省份也难逃被“打土豪”的命运,说明“打土豪,分田地”不要随意来。

这次的高考减招“地域炮”,就是央地分权的最原始表达。

教育平权,不能靠“打土豪”


重复前述的结论:高考公平的根子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

部属的大学,就应该体现“国字号”的全国公平性原则,211、985就应该由教育部来投资,不应该占地方政府的便宜,搞“省部共建”。同时,也应该尊重地方的高校的自主性,不能慷地方政府之慨,在高校九成属于地方院校的情况下,不能任意以“公平”的名义侵夺地方高教资源。再者,应该取消对于地方大学、民办大学的种种行政限制,天高任鸟飞,有能力的地方大学、民办大学就应该发展成名校,而不是被打入另册。

不尊重地方的利益,不尊重宪法第三条四第款所规定的“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老指望谁家的灶头里肉多,就跑到谁家去吃,这叫杀鸡取卵。既然各省的大学是“分灶烧饭”,就不能全国“统一就餐”,这不叫“特权”!自己不烧菜,老指望分人家的,才叫“特权”。

中农指望分地主的田,但贫农还指望分你的田呢!这回江苏被减招3.8万、浙江被减招1.8万,甚至河北这种省份也难逃被“打土豪”的命运,说明“打土豪,分田地”不要随意来。

这次的高考减招“地域炮”,就是央地分权的最原始表达。


重复了编辑掉。

重复了编辑掉。


重复了编辑掉。

重复了编辑掉。
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
陕西在教育问题上拿尽好处占尽便宜,你看到过陕西省对他们的好兄弟河南照顾过一二么?只看见陕西混迹在出北京上海以外的地区里面继续拿好处。养不熟啊
嗯,这篇文章也比较有意思
现在清华北大在京招生数仅占招生总数5%,清华180,北大170。而北京在国际奥赛中的奖牌数占全国10%。
也就是说,北京有占全国10%的顶尖学生,却只拿到了5%的清华北大名额,清华北大还是北京本地的,北大还叫做北京大学。

归根结底的办法是多建立私立高校,私立高校搞教育,公立高校搞福利。
哈弗等常青藤给华人提高分数线、给黑人降低分数线,没办法,人家私立的。
加州大学所有人种同分数线,它是公立的。曾经有人想把加州大学搞成哈弗那样,但是提案激起民愤,根本没能进入表决程序。
大胃王 发表于 2016-5-17 23:44
嗯,这篇文章也比较有意思
所以我一直主张早日区分国立大学和省立大学才是正道。。。

国立大学应该由中央财政全资,不分地域不加分,省立大学向所在地适当倾斜。

(当然完善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私立大学三分天下,当然这在中国不现实,中国的现状还是公立大学)
2012918 发表于 2016-5-17 23:48
现在清华北大在京招生数仅占招生总数5%,清华180,北大170。而北京在国际奥赛中的奖牌数占全国10%。
也就 ...

完善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私立大学三分天下,当然这在中国不现实,
中国现行的体制的现状还是公立大学的天下,那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划分国立大学和省立大学。
允许充分竞争的话,地方肯投钱,省立不一定会比国立的差!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5-17 23:49
所以我一直主张早日区分国立大学和省立大学才是正道。。。

国立大学应该由中央财政全资,不分地域不加 ...
这办法是可以
嗯,这篇文章也比较有意思
有什么意思,他应该问天朝各省的财政收入为什么总是不一样多?
2012918 发表于 2016-5-17 23:52
这办法是可以
现行政策其实对地方投资大学其实是泼冷水的。。

如果放开竞争,减少计划指令性办学,允许北京市政府对所辖市属大学砸钱投资,
一样可以办出好的大学,而且都是北京市财政出钱,别人也无话可说。。

现在一方面是国立大学要地方出钱,造成了升学指标部委和省市,各省市之间的扯皮,

另一方面又把市属\省属院校的上升空间给限死了,不允许其充分发展。
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没有数据支持就是耍流氓。

还地方占9成,真是张嘴就来。
网上有现成的75个部属985教育资金投入表。
教育部在北上的投资基本在24%——30%之间。
而整个北京市全年教育预算是293亿。这就能占到9成?
就算全给北大也占不到9成!

你这个9成是把地方上的二本三本都算进来了。典型的混淆是非!谁会在乎二本三本的指标。。。。。

你要真说事就拿985、211某个学校的具体资金来源比例出来!
到底国家出了多少,地方出了多少,学校自筹了多少。
按比例分指标,大家都没意见。

不要拿稀里糊涂的说法来忽悠人。老话,有事上数据。
我本一军人 发表于 2016-5-17 23:55
有什么意思,他应该问天朝各省的财政收入为什么总是不一样多?
因为我们是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权力很大,所以转移支付占了很大比例。。

东部向中央交了不少钱,也可以支持西部办学了,问题是钱到哪里去了?

像广东、江苏、上海每年交的国税也是不少的,可以说也尽了自己的义务,而真不是不管中西部死活。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5-17 23:49
所以我一直主张早日区分国立大学和省立大学才是正道。。。

国立大学应该由中央财政全资,不分地域不加 ...
一方面,国家能办得起几所国立大学,没那么多钱。 就算办了,到时候又要聒噪了,为什么北京上海的大学做国立大学啊,为什么啊。当年国家够彻底吧,直接把上海的大学内迁支援内地,结果有用么?多做多错,不如不做。
我随便查一下,大家来看看啊。

“复旦大学2009年度各类办学资金的来源总计为30.20亿元。其中,来自教育部的各类教育及其它经费(科研除外)拨款合计为8.94亿元,占29.6%;来自上海市的各类教育及其它经费(科研除外)拨款为2.95亿元,占9.8%;主要由各类学生缴纳的学费、住宿费、考务费等组成的教育事业收入为7.82亿元,占25.9%;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收入(含科研拨款)为6. 60亿元,占21.9%;包括对外投资收益、捐赠收入等在内的其他收入为3.89亿元,占12.9%。上述2009年度办学资金来源情况如下图所示。”

看到没?09年复旦的资金教育部占了29.6%。上海只占9.8%。而按楼主2楼所说复旦的上海学生占40%。
我就忍不住要说脏话了!

为教育不公洗地要有基本的廉耻。
汉家烟尘秦楼月 发表于 2016-5-17 23:56
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没有数据支持就是耍流氓。

还地方占9成,真是张嘴就来。
正是因为权责不明,所以要改变嘛~~~

所以早日区分国立大学,不再接受地方政府资金,完全由教育部提供经费,吃中央财政的饭。985等师资雄厚,声望高的大学,按分数线来考试,不接受一切加分政策,不执行属地照顾,考不考的上全凭本事。
汉家烟尘秦楼月 发表于 2016-5-18 00:01
我随便查一下,大家来看看啊。

“复旦大学2009年度各类办学资金的来源总计为30.20亿元。其中,来 ...
正是因为不公,所以要建立真正的国立大学制度,地方政府退出对国立大学的影响。。

让中央把大学给养起来。。。其实就像国税一样国家垂管,才能降低地方政府的影响。
汉家烟尘秦楼月 发表于 2016-5-17 23:56
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没有数据支持就是耍流氓。

还地方占9成,真是张嘴就来。
至少定量不对了,北大一年好像就100亿左右。
看你们讨论我都晕了。你们到底是要公平还是不要公平?怎么连哈弗那种不公平典范都出来当榜样了?
不存在端平这种状况,平只是抽象概念。

有野心家、有阴谋家,这很清楚。
这事是这种网上文革能撼动的吗?
搞清楚,今天的这个体制是两次政治局会议形成的决议钝角扭转定盘的。

知道这次曲解当然是有来头的,除了眼红坏事,应该还有对陈敏尔及其对应连接的指向,
心思有点深,但失之细腻,只好进行粗暴的煽动。

我说不忙,既然“1990年以后,圌家教育权下放,地方政府参与建设高校”,而当时反对声音被粗暴压制且按鼓噪来说有关实践俨然失败,
那么,将目前部属高校财政经费占比至少经26年回复到84.80%以上再考虑回到1990年的游戏规则才是应该的,
而且期间,急迫的是,学费要立即反映市场经济20多年来的新现实,合理制定。

我们不能允许单向演变造成的财富单向流动未经纠正即以真空中的所谓公平形式加以凝固,
既得利益企图始终处处占先手,南方(原文似无一处提到湖南)不惜粗暴煽动地域矛盾挑拨离间,胃口这么大,噎着怎么办?

教育的不公平根本上是伴随着基尼系数表达的不公平出现的,如此慷慨激昂要缔造教育公平的声音怎么不同样慷慨激昂地去缔造作为结果的钱的公平?!反而一再对再公平不过的区区转移支付恶毒嚼舌?!你们还是不是这个国家的平等一员,还想不想你们的事业现实地进行下去?!
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张狂必然扭转成面对不利局面,而不是一如既往。
现在清华北大在京招生数仅占招生总数5%,清华180,北大170。而北京在国际奥赛中的奖牌数占全国10%。
也就 ...
是不是反了
不应该是公立的照顾人种,私立的只看钱或者成绩么
是不是反了
不应该是公立的照顾人种,私立的只看钱或者成绩么
没反。私立的是圣母。
与经济有关
2012918 发表于 2016-5-18 06:54
没反。私立的是圣母。
但是美国的中学又相反。。美国的中学公立的是圣母,私立的只看成绩和钱。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5-17 23:56
现行政策其实对地方投资大学其实是泼冷水的。。

如果放开竞争,减少计划指令性办学,允许北京市政府对 ...
北京工业大学表示你说的都不是事儿。
北京市属高校的教师课时费比部署高校多很多,北工大作为北京市自己的重点砸钱高校在经费问题根本就瞧不上北大清华。几千万的设备,想买就买,不用找教育部科技部什么的申请,直接给市教委打个招呼就行了。
然并卵?
既然“分灶烧饭”,何须“统一就餐”



这个,各地教育投入?问问青海宁夏录取率前五是怎么来得?
没有哪种资源是绝对公平的  因为说不清楚什么是公平
物理所的老狗 发表于 2016-5-18 08:31
北京工业大学表示你说的都不是事儿。
北京市属高校的教师课时费比部署高校多很多,北工大作为北京市自己 ...
仔细看3楼,在现行体制下,就是地方大学的水平不能超过部属大学,所以砸钱不一定有用。。

在现在的中国,教育本身就是被行政管控的很严的。一切按行政级别来。
Maadi 发表于 2016-5-18 08:33
这个,各地教育投入?问问青海宁夏录取率前五是怎么来得?
东部有属地有地方政府投入,西部有政策。。所以相对而言啥都没有的是中部。。
要不就恢复从前的招生办法:考生直接报考某所大学,大学招生名额不分配到各省。
物理所的老狗 发表于 2016-5-18 08:31
北京工业大学表示你说的都不是事儿。
北京市属高校的教师课时费比部署高校多很多,北工大作为北京市自己 ...
这里面的区别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如西南政法大学之前是司法部直属高校,后来被划到重庆市。“下放”前夕,西政学校领导到北京四处请求“收留”,但“教育部不要,司法部不要,公安部不要”。时任校长田平安激动地质问相关人员:你们了解西政的历史吗?!

你就可以看出差别来了。当年实力并不比中国政法大学差的西政,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北京工业大学表示你说的都不是事儿。
北京市属高校的教师课时费比部署高校多很多,北工大作为北京市自己 ...
工大的光学专业水平还是很高的!
tg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因为地狱关系而不平等
2012918 发表于 2016-5-17 23:48
现在清华北大在京招生数仅占招生总数5%,清华180,北大170。而北京在国际奥赛中的奖牌数占全国10%。
也就 ...
奥赛拿金牌不是太难,难的是拿到参赛资格
真以为冬令营里完全都是靠实力说话的么?为了拿到一个冬令营资格,选手所在中学明的暗的得花多少银子知道么?
北京上海的顶尖学生当然不差,不仅不差,还有更宽广的视野,普遍而言有更好的综合素质,他们进入两校或许在公平性上有所欠缺但在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也并不是这次多数散步民众诟病的重点,因为就多数家长而言,比如我所在的大江苏,即使把两校的录取比例提升到跟北京一样的比率,那也不过就是千把人而已,难道那些各市散步的几十万家长,他们就不明白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孩子依然看不到两校的尾灯?
但那些不那么顶尖的学生,同样的水平可就不一样了,北京上海的能进985,江苏别说985了,连211都困难,所以他们觉得散步有用
至于说省立和国立,乃至私立,这个就不要指望了,即使北京的省立高校只能从地税里承担,且不说公平不公平,单说两校超然于其他高校的,何止是实力,就是他们从今天起就躺着啥也不干,这个金字塔顶端的象征地位没有几代人的时间也取代不了的,你让目前的孩子怎么办?
general_j 发表于 2016-5-18 00:39
看你们讨论我都晕了。你们到底是要公平还是不要公平?怎么连哈弗那种不公平典范都出来当榜样了?
要先说啥是公平。。。飞机有普通舱头等舱。。谁出钱多谁进头等舱。。也是一种公平。。。

教育尤其是高考这种东西发展到现在说白了就是一种商品经济。。要出好产品需要高投入。。政府如果完全不采用行政平衡手段,最后的结果就是产业聚集和垄断。。。穷富地区被彻底隔绝。。。50年也别想翻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952院系调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步错棋,它打破了自民国以来成熟而先进的欧美式大学体系。
而90年代末的中央部署院校下放地方则是第二个错误,他又打破了苏联式的专业院校发展特色。
盲目的拆分又盲目的合并,再加上官僚主义横行于本应弘扬学术自由的象牙塔,才导致了中国高等院校体制的一团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