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抗击来犯的倭寇,那些所谓倭寇到底是日本人还是朝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00:07
跟据韩国史书李氏朝鲜实录里〈世宗实录〉中,叙述“前朝之际,倭寇兴行,民不聊生。然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朝鲜)之民,反著倭服,成党作乱。”〈太宗实录〉又记载着“或时,反倭为寇。”纪录寇边的倭寇,其组成实以朝鲜人为主。

可见棒子借日本人之名欺负中国不只是于伪满时期,而是在更早的明朝!

朝鲜日治时的高丽皇军图片









跟据韩国史书李氏朝鲜实录里〈世宗实录〉中,叙述“前朝之际,倭寇兴行,民不聊生。然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朝鲜)之民,反著倭服,成党作乱。”〈太宗实录〉又记载着“或时,反倭为寇。”纪录寇边的倭寇,其组成实以朝鲜人为主。

可见棒子借日本人之名欺负中国不只是于伪满时期,而是在更早的明朝!

朝鲜日治时的高丽皇军图片

sun89d.jpg (61.51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9 13:17 上传



sun2.jpg (13.64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9 13:17 上传



q01.jpg (34.15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9 13:17 上传



q03.jpg (25.85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9 13:17 上传




朝鲜的不知道,大明的倭寇以沿海东林党系大家族势力和海盗为主力,倭寇为骨干
污妖王 发表于 2016-5-9 13:23
朝鲜的不知道,大明的倭寇以沿海东林党系大家族势力和海盗为主力,倭寇为骨干
东林党是东林党吧,跟倭寇是两码子事。
以中国人为主,商人、海盗
jialiang1949 发表于 2016-5-9 13:28
以中国人为主,商人、海盗

胡说!你大底是个棒子吧?
东林党是东林党吧,跟倭寇是两码子事。
东南沿海的望族很多都与倭寇有瓜葛,而且东南望族子弟就是东林主力,为维护自己在地方家族式统治和皇权叫板
真相很难接受,但是东林和阉党都不是好东西,只不过我国过去的教育为了树立封建帝王的反面典型而刻意捧高了东林而已
汪直,徐海。。。
当年伪军也不少啊
这是南京大屠杀是朝鲜人干的系列带节奏的第二波?
imac1997 发表于 2016-5-9 13:29
胡说!你大底是个棒子吧?
去查查汪直
去查查汪直
老汪在日本是天皇一般的存在
倭寇的构成真要按人口比例算可能中国人也不少吧。。。。
http://baike.baidu.com/item/%E5%80%AD%E5%AF%87/290899

古代倭寇主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倭寇以日本人为主,目的是为了报复蒙朝联军的侵略和女真海盗的掳掠;後期倭寇基本上是中日混编队,起因为明朝的闭关锁国(海禁)政策。
明朝之前
蒙古入主中原后,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至元十八年两次征讨日本,虽然失败,而日本政府也因为恐惧元军的再度进攻,因此加强海防,终元朝不敢和与中国来往。朝鲜史取对马岛、壹岐岛、平户岛三地之名,称为“三岛倭寇”。清朝的徐继畭所著“瀛环志略”,以及朝鲜的安鼎福所著“东史纲目”,均指出倭寇的起因在于朝鲜人(高丽人)配合蒙古侵日行为所引发的报复。
后来日本进入南北朝的动乱状态,倭寇的活动也由于政府管制力减弱而加剧。由于前期倭寇对于日本与明朝、高丽贸易造成破坏,初成立的明朝政府对日本南朝发出讨伐倭寇的要求,随后敕封讨寇有功的南朝将军“日本国王”的称号。之后北朝室町幕府在南北朝合一后,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再度进行讨伐,随后受封为新的“日本国王”。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因为讨伐倭寇有功得到很大的声望和势力,后来进行政变取代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之后随著明朝与日本间勘合贸易的盛行,以及对马岛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开放,前期倭寇也逐渐式微。
前期的倭寇,是以日本人为主体,故被称为“真倭”(以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
明朝时期
明代倭寇的活动,以嘉靖朝为界可大体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从元末、明初到正德年间。元末,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其内战中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及破产农民流入海中,乘明初用兵之机,屡寇滨海州县。洪武时,海防整饬,尚未酿成大患。经永乐十七年(1419)六月的望海埚之战,明辽东总兵刘江率师全歼数千来犯之倭后,倭寇稍稍敛迹。
正统以后,因明代海防逐渐空虚,倭寇侵扰时能得手,致倭患又起。这一时期的倭寇成员多为日本本土之人,除赤裸裸侵扰外,还利用中日间存在的“勘合贸易”载运方物和武器。路遇官兵,则矫称入贡;乘其无备,则肆行杀掠。总的说来,嘉靖以前,倭寇侵扰只限于个别地区,时间亦短,尚未成为明朝东南地区的严重祸患。
明朝前期
1380年的倭寇
1380年的倭寇
明成祖发动叛乱,夺取政权,迁都北京后,据说建文皇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与日本海贼合作,以日本一些岛屿为基地,在中国和朝鲜沿海进行报复性侵扰,由于这些南方人身穿日本人服装,使用日本人的武器和作战方法,所以也用“倭寇”这名词来称呼由日本人与南方中国人所组成的海盗集团。
明成祖晚年,由于陆上北方威胁未除,南方郑和下西洋以后,激增的海陆来往也带来了渐盛的倭寇侵扰,遂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勘合贸易(官方贸易),但后来到了嘉靖二年(西元1523年)爆发了宁波之乱,加上稍早时,葡萄牙人入侵发生了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自唐朝以来整个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鱼业、手工业、造船业、贸易)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了嘉靖倭乱。
后来的发展上,明人王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王直曾上书朝廷请求开海禁,被拒绝后,把基地设在日本的平户藩,以反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南方中国人为基础,与日本人、佛朗机人合作进行走私,在后期倭寇中,很为知名。胡宗宪与戚继光曾参与讨伐倭寇的军事行动。
明朝后期
倭寇的盔甲
倭寇的盔甲
嘉靖以后,是倭寇活动加剧的时期。其原因有四:
①战争造成日本各阶层人士的大量破产和失业,遂多流为寇盗;
②由于日本商业的发展,大小藩侯的奢侈欲望愈益增长,对中国大陆各种物资和货币的需求更加强烈;
③日本室町幕府已名存实亡,无力控制全国政局,诸侯各自为政,尤其是南方封建主,将掠夺中国大陆视为利薮;
④这一时期有大量的中国商人、破产农民和失意知识分子等,由于各种原因留居日本。其中有资本者纠倭贸易,无财力者则“联夷肆劫”,成为嘉靖隆庆年间倭寇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这一时期倭寇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侨居日本的倭寇首领汪直、徐海、毛烈、陈东、叶明(叶麻)、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等,即为此类人物。他们伙同倭寇,在日本封建主支持下,袭用倭人服饰旗号,乘坐题有八幡大菩萨旗帜之八幡船,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掠夺大量财物。但此时明世宗朱厚熜迷信道教,不问政事。严嵩专权,贪贿公行,致吏治腐败,文恬武嬉,沿海士兵大量逃亡,战船锐减,海防设施久遭破坏,为倭寇活动猖獗提供了可乘之机。
嘉靖二年(1523)六月,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使臣宗设、谦导与细川氏使臣瑞佐、宋素卿,因争夺对明贸易,在中国土地上相互厮杀。宗设格杀瑞佐,又以追逐宋素卿为名,大掠宁波、绍兴一带。杀掳明朝指挥刘锦、袁琎等,夺船出海而去,此即震动朝野的“争贡之役”。此后,明朝政府要求日方惩办宗设及倡首数人,放回被掳中国官民,缴还旧有勘合,遵守两国所订之约,如此方许换给新勘合,继续贸易。日方没有答复这些要求,致使双方贸易实际中断。由是倭寇走私贸易猖獗,并伺机多方掳掠。二十一年,倭寇由瑞安入寇台州,攻杭州,侵掠浙江沿海。二十三年,许栋、汪直等导引倭寇,聚于宁波境内,潜与豪民为市,肆行劫掠。倭寇在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大肆烧杀掳劫,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达数十万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激起中国朝野上下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反抗。福建巡抚在谭纶、戚继光、总兵俞大猷等领导下,东南沿海军民浴血奋战,抗击倭寇。三十二年,俞大猷率精兵夜袭普陀山倭寇老营,重创倭寇,又在王江泾歼灭倭寇两千人。四十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痛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四十四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4]
明朝末期
15世纪半至16世纪,其活动舞台为中国沿岸、东南亚方面,成员以中国人及朝鲜人为主,被称为“假倭”。此时期倭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明代中国的生产力增加,但却施行海禁政策。史书所见的最后倭寇,在1624年7月侵犯福建沿海。
“推其祸始,乃由闽、浙沿海奸民与倭为市;而闽浙大姓没其利,阴为主持,牵连以成俗。当时抚臣朱纨欲绝祸本,严海禁;大家不利,连为蜚语中之,而纨惊死矣。纨死而海禁益弛,于是宋素卿、王直、陈东、徐海、曾一本、许恩之流争挟倭为难。自淮扬以南至广海万余里,无地不被其残灭,而闽祸始惨矣”。
由于丰臣秀吉发布八幡船禁止令(海盗行为禁止)的影响,倭寇的活动开始减少,东亚的海上贸易也因此平静不少;而类似支持反清复明运动的郑芝龙与郑成功之类的武装海商集团也是存在的,但是不称其为倭寇。
“假倭”产生的历史背景
登州设防海港(现为蓬莱),1560年
登州设防海港(现为蓬莱),1560年
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钱。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洪武三十年所颁的《大明律》对海外经商限制得很严格,它规定凡私自携带铁货、铜钱、缎匹、丝绵等违禁物下海,及与外番交易者一律处斩,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对于勾结外族的"谋反大逆"更是异常严厉:凡"谋反大逆",一律首从皆凌迟处死,本宗亲族祖父、父、子、孙、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异姓亲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皆斩。
为了不被诛九族,海盗及走私者必须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出身。有明一代,造反起义者往往以绰号来掩饰真实姓名,像广为人知的崇祯时期农民起义,起义领袖都用绰号:紫八大王、不沾泥、扫地王等等,包括著名的"闯王"。在东南沿海,中国人就直接可以假扮日本人来掩饰身份。而对于地方官来说,自己辖区的人起来造反大大拖累政绩,因此也乐于统统以"倭情"上报。嘉靖年间持续到隆庆、万历年间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为害最烈的时期,史学界称"嘉靖大倭寇"。在这一阶段里,从贼中"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的中国沿海平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体,而饥寒贫困的之一在于明朝"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中国东南滨海地区人口增加迅速,而土地没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从宋朝以来,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明朝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对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眼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
因为在本乡本土,所以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令人难以相信的支持。作战时,屡屡发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时地利无所不占,如鱼得水。而代表正义之师的官军,反而不受欢迎,举步维艰。不少沿海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参加过抗倭战争的明人万表记录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铜钱用以铸火铣,用铅制子弹,用硝造火药,用铁制刀枪……大船护送,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有献红被玉带者……(与)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矜上挟下,顺逆不分,良恶莫辨。"
所以也难怪谢杰发出这样的惊呼:"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是则闽浙及广之所同也。"曾任南京刑部尚书的王世贞则对潮州、漳州、惠州地区的"民寇一家"断言为:"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

百度百科词条  倭寇  ,真假自辨
胡说!你大底是个棒子吧?
他说的比较符合实情……
jialiang1949 发表于 2016-5-9 13:28
以中国人为主,商人、海盗
各时期比例不一样,戚继光时代是倭寇很复杂,头目中国为主,马仔倒不一定!
倭寇,倭寇,肯定有鬼子嘛。
朝鲜的史书 棒子认识上面写的啥嘛。

日本浪人为主。附带一些 海盗也掺乎进来了。 东林党进来估计没戏。还和皇权斗,那也得有军权呀。搞一堆海盗是啥意思。

上海铅笔呢。
文成水 发表于 2016-5-9 13:42
倭寇的构成真要按人口比例算可能中国人也不少吧。。。。
倭寇太复杂了,头目中国人居多,马仔有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还有少量西方人。

我个人估计马仔日本人非常多,日本流浪武士不要太多!
飞翔天宇 发表于 2016-5-9 13:41
老汪在日本是天皇一般的存在
可惜被王本固害了
大的海盗收保护费,小的海盗打家劫舍,一味说倭寇主要是中国人是不对的,很多小的海盗团体是纯日本人的不少
倭寇是统称,里面具体来源很复杂。确实有很多中国人,朝鲜人,还有东南亚的人,甚至有西方人。热闹这呢。

但是,最开始确实是日本浪人到中国抢劫,开始有的倭寇的说法。而且大量日本浪人在中国做了很多坏事。倭寇里有中国人,也不能否认日本人曾经做下的恶行。
imac1997 发表于 2016-5-9 13:29
胡说!你大底是个棒子吧?
本身就是这样,倭寇成分之杂,简直是联合国。有日本、朝鲜、西班牙、荷兰、葡萄牙、马来等人。但基本都是东南当地的大资本家勾结的。我一直视倭寇为资本家的雇佣军
戚继光抗击来犯的倭寇,不少是中国安徽人而已
wangpeng0207 发表于 2016-5-9 13:53
倭寇是统称,里面具体来源很复杂。确实有很多中国人,朝鲜人,还有东南亚的人,甚至有西方人。热闹这呢。
...
倭寇的头领都是中国人,成员大部分也是中国人,一部分打手才是日本人
准确的是海盗(商)集团

hanfu123 发表于 2016-5-9 13:46
各时期比例不一样,戚继光时代是倭寇很复杂,头目中国为主,马仔倒不一定!
到郑芝龙为止,头目都是中国人

zn5203152 发表于 2016-5-9 14:00
到郑芝龙为止,头目都是中国人


明朝前期真倭头目多!后期也不是没有,松浦隆信就是一个大头目。
zn5203152 发表于 2016-5-9 14:00
到郑芝龙为止,头目都是中国人


明朝前期真倭头目多!后期也不是没有,松浦隆信就是一个大头目。
历史上日本浪人在中国是有不可推卸的罪责的。至于中国海盗的责任,无论他们是否有罪,也不能减轻日本人的责任。

如果你不是来给日本人翻案的,应该能看明白我的意思。
文成水 发表于 2016-5-9 13:42
倭寇的构成真要按人口比例算可能中国人也不少吧。。。。
岂止是不少?70%都中国人,真倭只有30%,而且大多是底层。
明朝前期真倭头目多!后期也不是没有,松浦隆信就是一个大头目。
大头目是哪国?就像现在的跨国公司,外国人最多到中层,本国人才能做高层
朝鲜的不知道,大明的倭寇以沿海东林党系大家族势力和海盗为主力,倭寇为骨干
你先搞清楚东林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你再洗白也摆脱不了以后灭你霓虹的命运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shutgun 发表于 2016-5-9 14:12
岂止是不少?70%都中国人,真倭只有30%,而且大多是底层。
史书有记载的,不能胡说,当时很多直接参与战争的官吏及幕僚笔记中如筹海图编等书里就可以找到记载,包括戚继光的练兵纪实,记载日本倭寇进犯的倭变事略等等。
来自中国的走狗好像也不少。很多都是人家雇佣的,杀人放火之类的脏活累活都是这些人干。
可能还是明朝人最多 兼有朝鲜人 日本人 东南亚猴子
所谓倭寇很大部分是江浙海商,包括部分浪人。不过最狠的还算郑芝龙,那可是敢收东印度公司保护费的狠角色,当年纵横七海的荷兰人拿他也没辙,乖乖掏钱。
wangpeng0207 发表于 2016-5-9 14:06
这些我知道。但是你要知道这些人现在在超大发这个帖子是干什么的。人家是要给日本人翻案,简单的说,作恶 ...
这个帖子我没看出来:作恶的都是中国人,日本人是无辜的   这个意思

再是打手,动手就要有责任

但日本人在里面承担主要就是打手角色


中国人为主。。。走私犯和海民,夹杂倭寇海盗,还有中国失地农民破产商人,成分很复杂,但真正的日本倭寇没有多少,一到两成左右吧

沿海倭患的根本原因是明朝中央政府垄断了海贸,明朝禁海相当厉害,明朝直到隆庆之前,对外贸易只有两种合法形式:即藩国朝贡和官办海贸,郑和下西洋就是对典型的官办海贸,此外禁止任何形式的民间海贸

但是海贸的利润实在太高,中国丝绸运到日本动辄20倍暴利,这种利润刺激下,朝廷禁令基本就是废纸,民间走私贸易屡禁不止,以致冲击了官办海贸,当时的走私海商,跟海盗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亦商亦寇,走私海贸规模不断增大,利润越来越多,有些资金雄厚的走私商如王直之流开始以日本为基地大量招募私人武装,倭寇、走私犯、海民等等乱七八槽的人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膨胀

走到这一步,王直之流的目标就是身份合法化,他们希望取得与明政府“互市”的地位,这样其海贸就合法化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群人开始小规模骚扰沿海及近海岛屿,一个是向明政府施压,另一个则是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落脚点和走私基地

作为回应,明朝政府直接加大了打击走私的力度,嘉靖26年,明朝水军四面包围宁波双屿岛(重要的走私基地),官军大胜,但依然有多大一万三千艘走私船只逃脱,一万多艘走私船在双屿岛附近停泊,想想是什么概念?走私海贸之盛可见一斑。。。

明政府和海寇间的战斗逐渐升级,直到胡宗宪上台,海寇侵扰才有所缓解,之后胡宗宪试图与王直谈判,但不料王直直接被杀,双方彻底翻脸,局势完全失控,大大小小海寇在王被杀之后知道争取合法地位已经不复可能,索性破罐子破摔,开始对沿海进行丧心病狂的劫掠,甚至只能围攻城池,明政府也只能全力动员围剿倭寇,最终在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努力之下,倭寇之乱才算基本平定下去

此后,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明政府开始以疏带堵,隆庆年开海禁,允许民间海贸,但也并未完全放开,由于时局需要和在任官员的个人态度不同,海禁也是时松时紧,总体而言还是缺乏诚意和实际效果的。

所以,基本能看出,第一,倭寇成分复杂,但以中国人走私商人为主;第二,倭患的根本原因是明政府长期垄断海贸,禁止民间贸易;第三,明朝终其一朝,对民间对外贸易的压制始终严厉,其合法民间对外贸易的规模远不及清朝;第四,倭寇本是一群乌合之众,走私也是非法行为,但由于明朝政府和军队的极端腐败,导致打击走私不利,初期与倭寇作战又屡次失利,最终才酿出大患,其实以倭寇的实力,本不至于此的

中国人为主。。。走私犯和海民,夹杂倭寇海盗,还有中国失地农民破产商人,成分很复杂,但真正的日本倭寇没有多少,一到两成左右吧

沿海倭患的根本原因是明朝中央政府垄断了海贸,明朝禁海相当厉害,明朝直到隆庆之前,对外贸易只有两种合法形式:即藩国朝贡和官办海贸,郑和下西洋就是对典型的官办海贸,此外禁止任何形式的民间海贸

但是海贸的利润实在太高,中国丝绸运到日本动辄20倍暴利,这种利润刺激下,朝廷禁令基本就是废纸,民间走私贸易屡禁不止,以致冲击了官办海贸,当时的走私海商,跟海盗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亦商亦寇,走私海贸规模不断增大,利润越来越多,有些资金雄厚的走私商如王直之流开始以日本为基地大量招募私人武装,倭寇、走私犯、海民等等乱七八槽的人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膨胀

走到这一步,王直之流的目标就是身份合法化,他们希望取得与明政府“互市”的地位,这样其海贸就合法化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群人开始小规模骚扰沿海及近海岛屿,一个是向明政府施压,另一个则是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落脚点和走私基地

作为回应,明朝政府直接加大了打击走私的力度,嘉靖26年,明朝水军四面包围宁波双屿岛(重要的走私基地),官军大胜,但依然有多大一万三千艘走私船只逃脱,一万多艘走私船在双屿岛附近停泊,想想是什么概念?走私海贸之盛可见一斑。。。

明政府和海寇间的战斗逐渐升级,直到胡宗宪上台,海寇侵扰才有所缓解,之后胡宗宪试图与王直谈判,但不料王直直接被杀,双方彻底翻脸,局势完全失控,大大小小海寇在王被杀之后知道争取合法地位已经不复可能,索性破罐子破摔,开始对沿海进行丧心病狂的劫掠,甚至只能围攻城池,明政府也只能全力动员围剿倭寇,最终在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努力之下,倭寇之乱才算基本平定下去

此后,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明政府开始以疏带堵,隆庆年开海禁,允许民间海贸,但也并未完全放开,由于时局需要和在任官员的个人态度不同,海禁也是时松时紧,总体而言还是缺乏诚意和实际效果的。

所以,基本能看出,第一,倭寇成分复杂,但以中国人走私商人为主;第二,倭患的根本原因是明政府长期垄断海贸,禁止民间贸易;第三,明朝终其一朝,对民间对外贸易的压制始终严厉,其合法民间对外贸易的规模远不及清朝;第四,倭寇本是一群乌合之众,走私也是非法行为,但由于明朝政府和军队的极端腐败,导致打击走私不利,初期与倭寇作战又屡次失利,最终才酿出大患,其实以倭寇的实力,本不至于此的
imac1997 发表于 2016-5-9 14:22
史书有记载的,不能胡说,当时很多直接参与战争的官吏及幕僚笔记中如筹海图编等书里就可以找到记载,包括 ...
明朝方面的史书基本上不区分真倭、假倭好不……
shutgun 发表于 2016-5-9 14:48
明朝方面的史书基本上不区分真倭、假倭好不……
明朝史书很清楚的,自己去看看吧!
韩国人是重要的倭寇来源,朝鲜半岛南部当时日本的势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