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中的42军125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53:55
125师不是第42军的老部队,其前身是广东省军区独立第1师,1968年9月才转隶第42军,改称陆军第125师,下辖步兵373、374、375团和炮兵团。

1979年战前,125师中只有373团全训时间较多,374团、375团都搞了8、9年的生产劳动,拿锄头比拿枪熟练,多年没有搞过班、排、连、营的进攻和防御训练。基层军官大多是靠学政治和搞生产提拔起来的,甚至不熟悉本级指挥,军事素质和训练水平都比较一般。1978年底,125师随军开往广西边境,并紧急从乙种步兵师扩编为甲种步兵师,部队中补入了大量新兵和新干部,师以下指战员严重缺乏实战经验。

125师于战前进驻广西龙州县水口关边境地区,对面是越南高平省复和县地区,以巴望河为两国边界。复和县城位于水口关以西约12公里,其向北22公里为越北重镇广渊,有一条3号公路连接广渊、复和,再经巴望河上的中越边境水口大桥与水口关相通。另从复和东侧的瞥敦附近分出一条简易公路向北通向格灵、广渊。从复和县城有乡村土路向西南行,经靠松山可通东溪,长约19公里。复和地区石山林立,土山相间,山上杂草覆盖,岩洞众多,山间多深谷、沟溪,道路较少,路边有一些村庄,还经常能看到大片的甘蔗林。越军在这一地区配置了高平省队567团1营和团直属混合炮兵分队、复和县独立营、特工队、大弄公安营、青年冲锋队及300余名武装民军把守,根据地形设置了三道防线,依托3号公路和周边主要道路交叉点的石山、村庄、工厂为支撑点,并以山上的岩洞和村庄、工厂的坑道、地道为骨干,结合野战工事,形成可以互相火力支援的环形防御体系。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作起时,根据广州军区前指和第42军下达的作战命令,125师决心从水口关正面突破越军防御,成两个梯队攻击前进,一路沿公路两侧正面进攻,一路向敌侧翼和后方迂回,互相配合,前后夹击,于总攻发起后5-6小时歼灭复和地区越军,占领复和县城。尔后以一部兵力沿公路向东溪发展进攻,打通公路,主力继续北上直取广渊,歼灭广渊之敌,配合主力围歼高平越军,再向东打向下琅,威胁重庆,横扫高平东北地区之敌。

1979年2月17日拂晓,125师的师、团炮兵群对当面之敌进行了15分钟炮火准备,尔后全线发起进攻。374团担任复和正面进攻任务。该团1营提前出境向复和县城南侧的续美地区穿插,准备控制复和至卡林的公路,断敌退路,阻敌增援,配合团主力围歼复和之敌;团特务连侦察排在战斗打响后迅速夺取水口大桥,为炮兵和车辆跟进开辟了通路;同时团主力在巴望河上架设了5座竹木结构人行便桥,步兵迅速过河向纵深发展进攻。374团主力在坦克支援下连续夺取了马鞍山、203高地、300高地、坡街东北侧无名高地、坡街南侧和东南侧无名高地等要点,并与糖厂、大弄公安屯、瞥敦独立石山守敌进行了反复争夺,当日未能解决这几处敌人。
373团配属375团2营从弄温南北地段突破,沿谷芳、波安、克达向复和县城北侧穿插,准备配合师主力包围歼灭复和之敌。当进至谷芳狭窄谷地时,遭到越军顽强阻击。由于地形不利、步炮协同不好等原因,373团主力和375团2营反复进攻未能奏效,伤亡达200余人,经向上级请示后被迫于黄昏撤回了进攻出发阵地。373团另一路穿插分队2营5连一路艰苦插到班向附近,由于团主力在谷芳受阻,因而遭到越军围攻。5连因电台被炸坏一直无法与营、团取得联系,孤军苦战2天3夜,全连伤亡连长以下40余人,弹药、干粮也将耗尽,不得不边战边走,艰苦回撤,总算脱离险境。

17日的战斗打得非常艰苦,125师两个突击团都严重受阻,伤亡较大,原计划于总攻发起后5-6小时歼灭复和地区越军的企图未能实现。师、团首长经过重新组织,调整了战术,决定第二天继续进攻。

2月18日,125师以374团担任主突部队,从正面猛攻复和之敌。374团在坦克支援下连续进攻,经过艰苦战斗肃清了大弄公安屯和糖厂之敌。经过加强力量后,374团继续突击,又攻占了要点哥勘高地。然而同时攻击瞥敦独立石山(也称孤山)受挫。该石山扼守通向复和县城的3号公路和至谷芳、格灵公路的交叉口,越军凭借石山上的洞穴隐藏,以火力封锁了山下的公路。374团组织兵力对瞥敦独立石山发起多次进攻,由于炮兵火力对石山上的守敌难以杀伤,攻击部队向上仰攻非常困难,伤亡较大,未能得手。当日黄昏,374团1营经过两昼夜穿插前出至卡林地区,占领要点,组织防御,卡断了复和至东溪的公路。
由于125师进展缓慢,坐镇广州军区前指的许世友非常生气,指示125师师长亲自带一个团迅速迂回到复和以北,从侧后配合正面部队攻歼复和之敌。2月19日凌晨,125师师长李庭阁率领师前指和师预备队375团连夜出发,秘密绕过瞥敦独立石山沿公路直插复和县城。19日拂晓,师前指指挥375团发动突袭,一举夺取了复和县城。与此同时,374团主力也乘夜暗发起穿插攻击,攻占了巴脱和195高地一线要点。

李庭阁率领师前指和375团继续向复和县城西北侧发展进攻,夺取了要点哥新。在继续进至哥新北侧无名高地时,遭到越军火力阻击,前进受阻。由于地形不利,越军炮火猛烈,375团伤亡较大,团长、政委都在战斗中负伤。当时战场情况混乱,师前指根据不确实的信息误判遭到敌人包围,引起指挥层惊慌。375团个别领导对情况估计过于严重,批准机关烧毁了地图、文件和密码。一名副政委轻信错误传言,没有调查就派人回去报信以及用2瓦电台向师基指报告,说师前指和375团“被敌四面包围,情况紧急,请求增援。”师基指接到报告后,立即派遣坦克一部搭载374团4连前往解围。在复和县城附近,坦克纵队遭到隐藏在路边甘蔗地中的越军袭击,搭载的步兵伤亡殆尽。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团长朱富钧率领坦克纵队不顾一切前进,高速通过复和县城进至歌新。由于联络上的失误,坦克纵队在冲击过程中没有发现路边与敌对峙的师前指和375团部队,一直冲到了复和西北约8公里的弄哥一带,遭到越军反坦克火力围攻。后坦克纵队经顽强奋战脱险返回,坦克和装甲车大部损失,朱富钧团长也在重伤后牺牲。
在374团一部增援下,师前指率375团逐步收拢到哥新,稳定了防御。然而125师经3天连续攻击仍没有打通水口关至东溪公路,严重阻碍了全局进展,而且部队在战斗过程中发生混乱,致使广州军区前指认为125师已后继乏力,为防万一,不得不把预备队拉上来了。2月19日凌晨1时,广州军区前指命令军区预备队第54军162师从水口关出境加入战斗,接替125师攻打复和的任务,125师准备收拢部队继续向广渊发展进攻。

162师上阵后身手不凡,夜袭夺取瞥敦独立石山,偷渡平江攻占对岸要点,掩护工兵在平江上架设浮桥成功,尔后继续发展,一举打通了水口关至东溪公路,保障后续部队顺利向高平挺进。

125师这时又出了问题。该师领导没有核实情况,在向军区前指报告时将部队伤亡说得过于严重,并请求暂缓向广渊进攻,干扰了上级的指挥决心。广州军区前指不得不慎重估计,认为125师确实损失严重,已难以再发挥更大的战斗力。因此,重新调整了部署,命令162师向广渊发展进攻,125师转为清剿水口、复和、东溪、魁南公路沿线地域残敌并维护其交通安全。
此后,125师以375团在哥新附近与敌对峙并守护复和浮桥渡场;373团进至东溪和4号公路一带担任卡林到魁南50多公里间的护路任务;374团担任水口关至复和县城间的哥勘高地、巴脱、谷芳西侧高地、班模附近地域的清剿残敌和护路任务。当向广渊进攻的162师奉命紧急调往高平方向后,375团于2月26日夜袭夺取班占西侧长形高地1-4号高地,创造了一个加强营歼敌一个营的范例。28日375团继续攻击,打下5号高地及其东南侧无名高地,又歼敌一部。随后向弄哥方向攻击前进,一路在山林沟谷中穿梭,沿途清剿残敌,一直打到弄伦南侧无名高地,3月3日与奔袭广渊南下的162师一部会合。
在中国政府宣布撤军回国后,125师奉命沿3号公路清剿回撤,经水口关回国,于3月16日全部回撤完毕。

在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125师出境战斗28天,共歼敌1718人(其中击毙1010人,伤敌625人,俘敌83 人),自己伤亡1617人(其中阵亡402人,负伤1143人,失踪72人),敌我交换比为1.06:1。战后,该师有1个单位、3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125师375团2连被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
125师373团7连卫生员孙永迁被授予“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125师375团1连班长雷应川烈士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25师375团2连连长黄纪石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85年,125师师部及375团、炮兵团撤销建制,373、374团调归步兵第126师。1989年9月,374团撤销建制。11月,373团执行特种警备团编制。1996年10月,373团随126师改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126师373团。
125师不是第42军的老部队,其前身是广东省军区独立第1师,1968年9月才转隶第42军,改称陆军第125师,下辖步兵373、374、375团和炮兵团。

1979年战前,125师中只有373团全训时间较多,374团、375团都搞了8、9年的生产劳动,拿锄头比拿枪熟练,多年没有搞过班、排、连、营的进攻和防御训练。基层军官大多是靠学政治和搞生产提拔起来的,甚至不熟悉本级指挥,军事素质和训练水平都比较一般。1978年底,125师随军开往广西边境,并紧急从乙种步兵师扩编为甲种步兵师,部队中补入了大量新兵和新干部,师以下指战员严重缺乏实战经验。

125师于战前进驻广西龙州县水口关边境地区,对面是越南高平省复和县地区,以巴望河为两国边界。复和县城位于水口关以西约12公里,其向北22公里为越北重镇广渊,有一条3号公路连接广渊、复和,再经巴望河上的中越边境水口大桥与水口关相通。另从复和东侧的瞥敦附近分出一条简易公路向北通向格灵、广渊。从复和县城有乡村土路向西南行,经靠松山可通东溪,长约19公里。复和地区石山林立,土山相间,山上杂草覆盖,岩洞众多,山间多深谷、沟溪,道路较少,路边有一些村庄,还经常能看到大片的甘蔗林。越军在这一地区配置了高平省队567团1营和团直属混合炮兵分队、复和县独立营、特工队、大弄公安营、青年冲锋队及300余名武装民军把守,根据地形设置了三道防线,依托3号公路和周边主要道路交叉点的石山、村庄、工厂为支撑点,并以山上的岩洞和村庄、工厂的坑道、地道为骨干,结合野战工事,形成可以互相火力支援的环形防御体系。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作起时,根据广州军区前指和第42军下达的作战命令,125师决心从水口关正面突破越军防御,成两个梯队攻击前进,一路沿公路两侧正面进攻,一路向敌侧翼和后方迂回,互相配合,前后夹击,于总攻发起后5-6小时歼灭复和地区越军,占领复和县城。尔后以一部兵力沿公路向东溪发展进攻,打通公路,主力继续北上直取广渊,歼灭广渊之敌,配合主力围歼高平越军,再向东打向下琅,威胁重庆,横扫高平东北地区之敌。

1979年2月17日拂晓,125师的师、团炮兵群对当面之敌进行了15分钟炮火准备,尔后全线发起进攻。374团担任复和正面进攻任务。该团1营提前出境向复和县城南侧的续美地区穿插,准备控制复和至卡林的公路,断敌退路,阻敌增援,配合团主力围歼复和之敌;团特务连侦察排在战斗打响后迅速夺取水口大桥,为炮兵和车辆跟进开辟了通路;同时团主力在巴望河上架设了5座竹木结构人行便桥,步兵迅速过河向纵深发展进攻。374团主力在坦克支援下连续夺取了马鞍山、203高地、300高地、坡街东北侧无名高地、坡街南侧和东南侧无名高地等要点,并与糖厂、大弄公安屯、瞥敦独立石山守敌进行了反复争夺,当日未能解决这几处敌人。
373团配属375团2营从弄温南北地段突破,沿谷芳、波安、克达向复和县城北侧穿插,准备配合师主力包围歼灭复和之敌。当进至谷芳狭窄谷地时,遭到越军顽强阻击。由于地形不利、步炮协同不好等原因,373团主力和375团2营反复进攻未能奏效,伤亡达200余人,经向上级请示后被迫于黄昏撤回了进攻出发阵地。373团另一路穿插分队2营5连一路艰苦插到班向附近,由于团主力在谷芳受阻,因而遭到越军围攻。5连因电台被炸坏一直无法与营、团取得联系,孤军苦战2天3夜,全连伤亡连长以下40余人,弹药、干粮也将耗尽,不得不边战边走,艰苦回撤,总算脱离险境。

17日的战斗打得非常艰苦,125师两个突击团都严重受阻,伤亡较大,原计划于总攻发起后5-6小时歼灭复和地区越军的企图未能实现。师、团首长经过重新组织,调整了战术,决定第二天继续进攻。

2月18日,125师以374团担任主突部队,从正面猛攻复和之敌。374团在坦克支援下连续进攻,经过艰苦战斗肃清了大弄公安屯和糖厂之敌。经过加强力量后,374团继续突击,又攻占了要点哥勘高地。然而同时攻击瞥敦独立石山(也称孤山)受挫。该石山扼守通向复和县城的3号公路和至谷芳、格灵公路的交叉口,越军凭借石山上的洞穴隐藏,以火力封锁了山下的公路。374团组织兵力对瞥敦独立石山发起多次进攻,由于炮兵火力对石山上的守敌难以杀伤,攻击部队向上仰攻非常困难,伤亡较大,未能得手。当日黄昏,374团1营经过两昼夜穿插前出至卡林地区,占领要点,组织防御,卡断了复和至东溪的公路。
由于125师进展缓慢,坐镇广州军区前指的许世友非常生气,指示125师师长亲自带一个团迅速迂回到复和以北,从侧后配合正面部队攻歼复和之敌。2月19日凌晨,125师师长李庭阁率领师前指和师预备队375团连夜出发,秘密绕过瞥敦独立石山沿公路直插复和县城。19日拂晓,师前指指挥375团发动突袭,一举夺取了复和县城。与此同时,374团主力也乘夜暗发起穿插攻击,攻占了巴脱和195高地一线要点。

李庭阁率领师前指和375团继续向复和县城西北侧发展进攻,夺取了要点哥新。在继续进至哥新北侧无名高地时,遭到越军火力阻击,前进受阻。由于地形不利,越军炮火猛烈,375团伤亡较大,团长、政委都在战斗中负伤。当时战场情况混乱,师前指根据不确实的信息误判遭到敌人包围,引起指挥层惊慌。375团个别领导对情况估计过于严重,批准机关烧毁了地图、文件和密码。一名副政委轻信错误传言,没有调查就派人回去报信以及用2瓦电台向师基指报告,说师前指和375团“被敌四面包围,情况紧急,请求增援。”师基指接到报告后,立即派遣坦克一部搭载374团4连前往解围。在复和县城附近,坦克纵队遭到隐藏在路边甘蔗地中的越军袭击,搭载的步兵伤亡殆尽。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团长朱富钧率领坦克纵队不顾一切前进,高速通过复和县城进至歌新。由于联络上的失误,坦克纵队在冲击过程中没有发现路边与敌对峙的师前指和375团部队,一直冲到了复和西北约8公里的弄哥一带,遭到越军反坦克火力围攻。后坦克纵队经顽强奋战脱险返回,坦克和装甲车大部损失,朱富钧团长也在重伤后牺牲。
在374团一部增援下,师前指率375团逐步收拢到哥新,稳定了防御。然而125师经3天连续攻击仍没有打通水口关至东溪公路,严重阻碍了全局进展,而且部队在战斗过程中发生混乱,致使广州军区前指认为125师已后继乏力,为防万一,不得不把预备队拉上来了。2月19日凌晨1时,广州军区前指命令军区预备队第54军162师从水口关出境加入战斗,接替125师攻打复和的任务,125师准备收拢部队继续向广渊发展进攻。

162师上阵后身手不凡,夜袭夺取瞥敦独立石山,偷渡平江攻占对岸要点,掩护工兵在平江上架设浮桥成功,尔后继续发展,一举打通了水口关至东溪公路,保障后续部队顺利向高平挺进。

125师这时又出了问题。该师领导没有核实情况,在向军区前指报告时将部队伤亡说得过于严重,并请求暂缓向广渊进攻,干扰了上级的指挥决心。广州军区前指不得不慎重估计,认为125师确实损失严重,已难以再发挥更大的战斗力。因此,重新调整了部署,命令162师向广渊发展进攻,125师转为清剿水口、复和、东溪、魁南公路沿线地域残敌并维护其交通安全。
此后,125师以375团在哥新附近与敌对峙并守护复和浮桥渡场;373团进至东溪和4号公路一带担任卡林到魁南50多公里间的护路任务;374团担任水口关至复和县城间的哥勘高地、巴脱、谷芳西侧高地、班模附近地域的清剿残敌和护路任务。当向广渊进攻的162师奉命紧急调往高平方向后,375团于2月26日夜袭夺取班占西侧长形高地1-4号高地,创造了一个加强营歼敌一个营的范例。28日375团继续攻击,打下5号高地及其东南侧无名高地,又歼敌一部。随后向弄哥方向攻击前进,一路在山林沟谷中穿梭,沿途清剿残敌,一直打到弄伦南侧无名高地,3月3日与奔袭广渊南下的162师一部会合。
在中国政府宣布撤军回国后,125师奉命沿3号公路清剿回撤,经水口关回国,于3月16日全部回撤完毕。

在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125师出境战斗28天,共歼敌1718人(其中击毙1010人,伤敌625人,俘敌83 人),自己伤亡1617人(其中阵亡402人,负伤1143人,失踪72人),敌我交换比为1.06:1。战后,该师有1个单位、3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125师375团2连被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
125师373团7连卫生员孙永迁被授予“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125师375团1连班长雷应川烈士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25师375团2连连长黄纪石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85年,125师师部及375团、炮兵团撤销建制,373、374团调归步兵第126师。1989年9月,374团撤销建制。11月,373团执行特种警备团编制。1996年10月,373团随126师改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126师373团。
“1979年战前,125师中只有373团全训时间较多,374团、375团都搞了8、9年的生产劳动,拿锄头比拿枪熟练,多年没有搞过班、排、连、营的进攻和防御训练。基层军官大多是靠学政治和搞生产提拔起来的,甚至不熟悉本级指挥,军事素质和训练水平都比较一般。”…
125师同样还具有当时中国军队普遍的问题——机构臃肿。仅以师部机关为例,除了师长、政委、参谋长,还有6名副师长、4名副政委和2名副参谋长。用邓小平的话说 ,“打麻将都能凑好几桌”。
…只有师副政委刘文奎和团政委刘庆功经历过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实战经验。


对越战争,解放军足可拿高分,至少95分。

短短一次出境作战,就让越南19个县市化为焦土,经济疮痍,从此无法医治对美战争疮伤,一边陷在柬,一边陷在中越边境,长期被放血,元气大伤。


中国在战争与政治上得到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