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直升机试飞高度4000米 部队飞到6300米(Z18?Z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05:26


新型直升机试飞高度4000米 部队高原飞到6300米
2016-05-03 13:50:00   解放军报   
新型直升机试飞高度4000米 部队高原飞到6300米新型直升机试飞高度4000米 部队高原飞到6300米(1 /1张)


  1 在陆航旅没有组建之前,人类从没有在世界屋脊留下过直升机航迹。对于人类来说,那里是“生命禁区”,对于旋翼式直升机来说,则为“飞行禁区”。但世界上这片最危险、最难飞的天空,却是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官兵必须面对、必须征服的“战场”。
  成存国作为我军最早成立的陆航旅旅长,他的座右铭是:飞行有禁区,但战斗力不能有盲区。
  某型直升机列装部队前,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试飞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该机型试飞高度4000米。试飞的第二年,该型直升机列装。新疆很多地域的平均海拔都超过了试飞高度,为使该机型在4000米以上高原寒区形成作战能力,时任团长的成存国决心带领飞行人员首次驾驶该型直升机飞赴我军驻防点最高的喀喇昆仑山脉腹地。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无导航,无通信,无地面保障,气象资料、航线地图完全空白。喀喇昆仑山脉全是高山巨壑,气候变化无常,一日可历四季。加之每个人还得承受高山反应的折磨,使它无疑成了该旅组建以来极其危险的飞行。按副旅长雷登平的说法,如果一条山谷、一片云团钻不出去,就有可能机毁人亡。
  这些,成存国都明白。所以,在临行之际,他和同行的飞行员都给家人留下了一张有些遗言味道的纸条。
  翻过阿卡子达坂,无边的荒凉像大海中的恶浪,滚滚而来。山风不时从群山之上掠过,发出困兽般的厉声嗥叫。
  3000米、4000米……已达到了试飞高度。但成存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向上飞,一直飞到不能再飞的高度。
  飞行大队长粟祥的神经随着飞行高度的攀升绷得越来越紧。他喊道:“团长,现在怎么样?”成存国冷静地说:“飞机各类仪表指示正常,我的身体稍有点胸闷,可能是气压变化太大所致。”
  5500米、6000米……飞机呼啸着继续攀升。
  茫茫云海中,直升机不停地颤抖,像一片羽毛随着气流颠簸起来。机组成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团长,我们可以降低高度了。”成存国观察了一下机上仪表,坚定地说:“继续向上!”
  终于,飞机爬升到了6300米!这是直升机的极限,也是身体的极限。成存国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说:“我们成功了。”这次试飞,成存国带着机组成员创造了新型直升机在6300米高度安全起降等我军陆航史上的4项纪录。
  在挑战生命极限和飞行极限过程中,成存国带领该旅相继开辟12条高原、高山巡逻新航线,打破了防区内所有飞行禁区,实现了单机巡逻向多机编队全航线、全空域、全地域空中巡逻的跨越。





-------------------------------------
--------------------------------------

以下是事迹回顾:

  但他没有停止。
  2011年8月中旬的一天,成存国驾驶战鹰,指挥搭载着特战分队的陆航部队,在喀喇昆仑山腹地进行了首次高原跳伞实战演练。
  直升机编队时而在苍褐色的峡谷里穿梭,时而穿过蕴藏着危险的云团,时而跃上冰山雪岭之巅。迂回、隐蔽、空中悬停、大角度转弯、俯冲攻击……飞旋的铁翼,撕碎了高原的寂静。
  成存国下达了第一个演练课目:“100米悬停!”几架直升机像几只准备觅食的猎隼,稳稳地定在空中。
  “向预定目标俯冲!”霎时,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机尾向上一翘,机身呈45度角扎了下来;在离地面只有20米时,机头猛地一抬,瞬间消失在雪山背后。

突然,战鹰从山梁后面再次盘旋上来,逼近预设战区,特战队员跳伞,准确地空降在攻击目标区域内。战鹰轰鸣着返回,成存国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微笑。
  2 成存国要求每一名官兵心中随时要有敌情,要把每次起飞都当成战斗。
  阿里军分区的大多边防线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什布奇边防连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被大雪阻隔。因为气象地理位置等因素,飞机即使能够飞到连队上空,也无法降落。
  成存国决心打破这个禁区。什布奇边防连地处深谷之间,像一个死胡同,下降率和落差非常大。成存国驾驭着战鹰紧贴陡峭的悬崖超低空飞行,最狭窄处的山谷不到200米宽。从海拔5100米的高度下降到了海拔2950米的连队附近,实现了直升机在这里的首次降落。
  “雄鹰只有在风雨雷电中历经磨难,才能把翅膀练硬。”这是成存国的口头禅。他对自己的部队一直充满信心。他比较自豪的是作为梯队长率机群参加中俄“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演习。
  从乌鲁木齐到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沙戈尔这条跨国航线,要飞越友谊峰,是一条气象条件复杂的陌生航线。
  跨国机动时,成存国任命30岁出头的粟祥担任编队长机机长,年仅24岁的鄢宁波担任副驾驶。按计划,陆航编队第一梯队于7月29日冒雨转场至阿勒泰。
  直升机编队飞至友谊峰前,西侧山谷被厚厚的云层覆盖,成存国发现云层与地面有一道100多米高的缝隙。他果断命令粟祥:“从云层缝隙闯过去!”
  云层像岩浆一样翻涌着,厚重的云团与友谊峰的冰雪、山崖融为一体,很难判断哪里是山,哪里是云。最后,成存国只能带着机群飞下云层,从山沟间迂回穿越。有一段山沟特别狭窄,宽度只有80米左右。在成存国的指挥下,粟祥和鄢宁波穿低云、绕雨区、避雷电,安全顺利地将编队带到了演习地域。
  当时,中方联合战役指挥部副指挥员马湘生少将一见驾驶16架运输直升机的32名飞行员中,上校、少校总共才6人,其余26人均为尉官,非常激动地说:“你们创造了首次大机群数千公里出国演习、首次飞越国外陌生空域等我军陆航史上的4项纪录,你们是真正的英雄!”说完,他向飞行员队伍敬了个庄重的军礼。
  
http://china.ynet.com/3.1/1605/03/11257454_2.html

http://fj.china.com.cn/2016-05/03/content_17043594.htm

新型直升机试飞高度4000米 部队高原飞到6300米
2016-05-03 13:50:00   解放军报   
新型直升机试飞高度4000米 部队高原飞到6300米新型直升机试飞高度4000米 部队高原飞到6300米(1 /1张)


  1 在陆航旅没有组建之前,人类从没有在世界屋脊留下过直升机航迹。对于人类来说,那里是“生命禁区”,对于旋翼式直升机来说,则为“飞行禁区”。但世界上这片最危险、最难飞的天空,却是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官兵必须面对、必须征服的“战场”。
  成存国作为我军最早成立的陆航旅旅长,他的座右铭是:飞行有禁区,但战斗力不能有盲区。
  某型直升机列装部队前,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试飞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该机型试飞高度4000米。试飞的第二年,该型直升机列装。新疆很多地域的平均海拔都超过了试飞高度,为使该机型在4000米以上高原寒区形成作战能力,时任团长的成存国决心带领飞行人员首次驾驶该型直升机飞赴我军驻防点最高的喀喇昆仑山脉腹地。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无导航,无通信,无地面保障,气象资料、航线地图完全空白。喀喇昆仑山脉全是高山巨壑,气候变化无常,一日可历四季。加之每个人还得承受高山反应的折磨,使它无疑成了该旅组建以来极其危险的飞行。按副旅长雷登平的说法,如果一条山谷、一片云团钻不出去,就有可能机毁人亡。
  这些,成存国都明白。所以,在临行之际,他和同行的飞行员都给家人留下了一张有些遗言味道的纸条。
  翻过阿卡子达坂,无边的荒凉像大海中的恶浪,滚滚而来。山风不时从群山之上掠过,发出困兽般的厉声嗥叫。
  3000米、4000米……已达到了试飞高度。但成存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向上飞,一直飞到不能再飞的高度。
  飞行大队长粟祥的神经随着飞行高度的攀升绷得越来越紧。他喊道:“团长,现在怎么样?”成存国冷静地说:“飞机各类仪表指示正常,我的身体稍有点胸闷,可能是气压变化太大所致。”
  5500米、6000米……飞机呼啸着继续攀升。
  茫茫云海中,直升机不停地颤抖,像一片羽毛随着气流颠簸起来。机组成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团长,我们可以降低高度了。”成存国观察了一下机上仪表,坚定地说:“继续向上!”
  终于,飞机爬升到了6300米!这是直升机的极限,也是身体的极限。成存国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说:“我们成功了。”这次试飞,成存国带着机组成员创造了新型直升机在6300米高度安全起降等我军陆航史上的4项纪录。
  在挑战生命极限和飞行极限过程中,成存国带领该旅相继开辟12条高原、高山巡逻新航线,打破了防区内所有飞行禁区,实现了单机巡逻向多机编队全航线、全空域、全地域空中巡逻的跨越。





-------------------------------------
--------------------------------------

以下是事迹回顾:

  但他没有停止。
  2011年8月中旬的一天,成存国驾驶战鹰,指挥搭载着特战分队的陆航部队,在喀喇昆仑山腹地进行了首次高原跳伞实战演练。
  直升机编队时而在苍褐色的峡谷里穿梭,时而穿过蕴藏着危险的云团,时而跃上冰山雪岭之巅。迂回、隐蔽、空中悬停、大角度转弯、俯冲攻击……飞旋的铁翼,撕碎了高原的寂静。
  成存国下达了第一个演练课目:“100米悬停!”几架直升机像几只准备觅食的猎隼,稳稳地定在空中。
  “向预定目标俯冲!”霎时,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机尾向上一翘,机身呈45度角扎了下来;在离地面只有20米时,机头猛地一抬,瞬间消失在雪山背后。

突然,战鹰从山梁后面再次盘旋上来,逼近预设战区,特战队员跳伞,准确地空降在攻击目标区域内。战鹰轰鸣着返回,成存国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微笑。
  2 成存国要求每一名官兵心中随时要有敌情,要把每次起飞都当成战斗。
  阿里军分区的大多边防线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什布奇边防连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被大雪阻隔。因为气象地理位置等因素,飞机即使能够飞到连队上空,也无法降落。
  成存国决心打破这个禁区。什布奇边防连地处深谷之间,像一个死胡同,下降率和落差非常大。成存国驾驭着战鹰紧贴陡峭的悬崖超低空飞行,最狭窄处的山谷不到200米宽。从海拔5100米的高度下降到了海拔2950米的连队附近,实现了直升机在这里的首次降落。
  “雄鹰只有在风雨雷电中历经磨难,才能把翅膀练硬。”这是成存国的口头禅。他对自己的部队一直充满信心。他比较自豪的是作为梯队长率机群参加中俄“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演习。
  从乌鲁木齐到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沙戈尔这条跨国航线,要飞越友谊峰,是一条气象条件复杂的陌生航线。
  跨国机动时,成存国任命30岁出头的粟祥担任编队长机机长,年仅24岁的鄢宁波担任副驾驶。按计划,陆航编队第一梯队于7月29日冒雨转场至阿勒泰。
  直升机编队飞至友谊峰前,西侧山谷被厚厚的云层覆盖,成存国发现云层与地面有一道100多米高的缝隙。他果断命令粟祥:“从云层缝隙闯过去!”
  云层像岩浆一样翻涌着,厚重的云团与友谊峰的冰雪、山崖融为一体,很难判断哪里是山,哪里是云。最后,成存国只能带着机群飞下云层,从山沟间迂回穿越。有一段山沟特别狭窄,宽度只有80米左右。在成存国的指挥下,粟祥和鄢宁波穿低云、绕雨区、避雷电,安全顺利地将编队带到了演习地域。
  当时,中方联合战役指挥部副指挥员马湘生少将一见驾驶16架运输直升机的32名飞行员中,上校、少校总共才6人,其余26人均为尉官,非常激动地说:“你们创造了首次大机群数千公里出国演习、首次飞越国外陌生空域等我军陆航史上的4项纪录,你们是真正的英雄!”说完,他向飞行员队伍敬了个庄重的军礼。
  
http://china.ynet.com/3.1/1605/03/11257454_2.html

http://fj.china.com.cn/2016-05/03/content_17043594.htm
6300差不多哪里都能飞了
要真是Z20能上6000米,那就可以了,不错
6000m装了多少货?
看来专家论证不可信
直18吧                          
直8的改型AC313不是已经飞过6000米了?
还飞到了攀登珠峰的营地哪里,这个营地海拔多少?
不踩下队友,宣传干事们就不会说话了
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是直20,请楼主不要捕风捉影,是米171
瀚海百丈冰 发表于 2016-5-3 19:42
直8的改型AC313不是已经飞过6000米了?
还飞到了攀登珠峰的营地哪里,这个营地海拔多少?
营地5200左右。
卖了4000米的价,结果跑出了6000米,设计师和厂家哭晕在厕所
到底什么机型?
不踩下队友,宣传干事们就不会说话了
第一句话就莫名其妙
看着应该说的是直18或者AC313。
这算不算超负荷使用?注意安全啊
直18,不是20
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是直20,请楼主不要捕风捉影,是米171
米171有国产?????
这是把试飞的往死里整的节奏
xueyu888 发表于 2016-5-3 20:00
米171有国产?????
某型直升机列装部队前,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试飞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该机型试飞高度4000米。试飞的第二年,该型直升机列装。

翻遍全文,没有看到“国产”两个字,我判断是米17V5到货后的装备试飞,陆航3旅负责测试,而且原文已经说了试飞第二年列装,直20距离列装还早着呢
瀚海百丈冰 发表于 2016-5-3 19:42
直8的改型AC313不是已经飞过6000米了?
还飞到了攀登珠峰的营地哪里,这个营地海拔多少?
AC313好像飞过10000米以上
某型直升机列装部队前,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试飞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该机型试飞高度4000米。试飞的第二 ...
我认为是直18!米171高原型大毛早已测试,与我兔测试没有一分钱关系。
xueyu888 发表于 2016-5-3 20:11
我认为是直18!米171高原型大毛早已测试,与我兔测试没有一分钱关系。
别瞎猜了,直18也在测试中,国产发动机,米17V5根本就不是高原型,换了VK-2500发动机的米17V7才是高原型,而且购入装备到货后部队组织测试试飞是很正常的,尤其是高原试飞不能光看毛子厂家给的广告数据,出口产品性能数据注水是常事
xueyu888 发表于 2016-5-3 20:00
米171有国产?????
有 类似于自己组装的米171 参考苏27初期 不过组装了一批就没下文了 据说自己组装的价格比在毛子那边买的价格还贵
印军驻守的锡亚琴冰川,平均6000多米,是世界最高的哨所,常年靠直升机补给,不在话下。
别瞎猜了,直18也在测试中,国产发动机,米17V5根本就不是高原型,换了VK-2500发动机的米17V7才是高原型 ...
也许吧,可我还是希望直18。按文章中后面的回忆,明显偏向米171。
去年就看过的新闻了,洪都厂的东东
限载5吨,实际拉10吨在天朝太普通了。
6300米,指的是带地效悬停吧。
这个应该是171V7吧,直18试飞过但还没装备,20应该还没到高原试飞
说的是直18呢还是直20


直18的设计指标本身就必须具有卓越的高原性能。
根本不可能只有4000米的指标。
说的不是直18。
当然更不可能是直20。
直20还没装备部队呢。

直18的设计指标本身就必须具有卓越的高原性能。
根本不可能只有4000米的指标。
说的不是直18。
当然更不可能是直20。
直20还没装备部队呢。
限载5吨,实际拉10吨在天朝太普通了。
10吨?那是一个轮子的载重吧?
说米171呢吧。跟1820有啥关系
直升机也很白啊。。
TG不是要求6000米高度、600公里航程、600公斤载重么?
直18不可能是直20
超级大大白 发表于 2016-5-3 20:00
这算不算超负荷使用?注意安全啊
6300只能试飞,不能载货,即使是s60黑鹰也不行,最多装4个人。
怎么没人想到是 直-19
说的11年,Z20那时候还没试飞
试飞的时候不确定飞行包线吗?升限怎么差出来20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