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0-20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11:31
新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0-2000)




  1950年
   3月,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筹备组成立,由副部长刘鼎兼任组长。
   1951年
   1月1日,以何长工为团长的三人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苏联外长维辛斯基谈判,2月19日 双方达成苏联援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的协议,并经周恩来和斯大林批准。
   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宣布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聂荣臻任主任,李富春任副主任。
   4月18日,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成立,统一负责所有飞机的修理工作。段子俊任局长。 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文件,正式批准航空工业局成立,局址设在沈阳。1952年4月5日,航空工业局迁到北京。
   5~10月,哈尔滨发动机修理厂、南昌飞机修理厂、沈阳飞机修理厂、沈阳发动机修理厂和株洲发动机修理厂先后成立。
   5月15日,南京降落伞厂成立。
   9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在南京创办航空专科学校,在北京、汉口(后迁南昌)、哈尔滨创办航空工业学校。后又增办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2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两个航空系并入交通大学,成立交大航空工程学院。
   1952年
   8月15日,航空工业局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领导,赵尔陆部长兼任航空工业局局长。
   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正式成立,杨待甫、沈元任副院长,后调武光任院长。
   1953年
   2月1日,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开学,1978年4月升格为沈阳航空学院。 8月28日,航空工业局报送航空工业"一五"计划方案,12月8日获国家计委批准。
   12月23日,中苏两国交换文件,苏制喷气式飞机米格-15比斯(含发动机)和教练机雅克-18(含发动机)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并提供成套技术资料和样机。
   1954年
   2月8日,太原航空仪表厂成立。
   7月25日,南昌飞机厂试制雅克-18(初教-5)教练机成功,通过国家鉴定。8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了嘉勉信。8月26日,初教-5被批准投入批生产。
   8月18日,株洲发动机厂的爱姆-M-11发动机试制成功。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也亲自签署了嘉奖信。
   10月,根据苏联政府建议,中国决定停止原定的试制米格-15BS型喷气歼击机计划,改为试制性能更好的米格-17F型飞机及发动机。
   1955年
   2月,航空工业局第二设计院在北京成立,刁筠寿兼任院长。次年7月1日,改名为第四设计院,李兆翔任院长。
   3月,王西萍被任命为航空工业局局长。
   9月,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赴苏谈判援助续建的第二批项目,其中属于航空工业的共有19个工厂和3个研究所。
   1956年
   2月11日,航空科技情报研究所在北京成立。3月,该所创办《国际航空》月刊杂志。
   4月13日,国务院航空工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统筹领导飞机、火箭和导弹的研制生产。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4月28日,南京航空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航空学院,吴继周任院长。
   5月26日,航空材料研究所在北京成立,魏祖冶任所长。
   5月28日,国产第一种喷气发动机后改称涡喷-5型,在沈阳发动机制造厂 试制成功。
   8月15日,飞机、发动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徐舜寿为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黄志千、叶正大为副主任设计师;吴大观为发动机设计室主任,虞光裕为主任设计师。
   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F型(歼-5),并获准批量生产。
   9月28日至11月28日,航空工业局在北京举办成果汇报展览,毛泽东、刘少奇、朱德 等前往参观。
   1957年
   7月1日,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在北京成立,邓永清任所长。 9月6日,以聂荣臻为团长,陈赓、宋任穷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谈判转让军工产品制造权问题。议定转让制造权的航空产品有米格-19歼击机、图-16轰炸机和 4种战术导弹。
   9月8日,沈阳发动机厂试制的涡喷-5甲(轰-5轻型轰炸机的动力装置)经国家鉴定验收,转入批生产。
   11月,由苏联援建的航空发动机附件厂、飞机附件厂、航空仪表厂、航空电气厂、飞机雷达厂竣工,12月初,国家对上述厂正式验收后投入生产。
   12月10日,南昌飞机厂试制的运-5飞机,由试飞员陈达礼试飞成功。1958年3月27 日,由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2月,航空材料立足于国内取得重大进展,批生产的雅克-18飞机为98%,M-11发动机为96%,米格-17飞机为81%,维克-1发动机为78%。
   1958年
   1月18日,苏联派专家来华帮助建设导弹研究院、试制工厂、试验基地,以及组织4个型号的导弹生产。根据上级决定,航空工业承担起导弹试制任务。
   3月1日,原属第二机械工业部的航空工业局改属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
   7月26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在沈阳首飞成功。8月4日,叶剑英元帅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庆功大会。
   8月27日,新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架初级教练机初教-6,在南昌首次试飞成功,后经多次改进,于1962年1月5日投入批生产。
   9月18日,新中国第一座超音速风洞在沈阳兴建。1960年2月2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12月14日,哈尔滨飞机厂和航空发动机厂仿制的苏联米-4型直升机(后定名为直-5型)试飞成功。1960年2月25日投入批生产。
   1959年
   4月26日,米格-19B型(歼-6甲)全天候喷气歼击机及其发动机涡喷-6试制成功,并于1963投入批生产。
   6月25日,飞行研究院在西安成立,副院长熊焰。
   9月30日,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米格-19S型(歼-6)歼击机首飞成功。于1963年底经批准定型投产。
   1960年
   3月26日,航空仪表自动器研究设计所在陕西阎良成立,昝凌任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6月17日,航空工业新建陀螺仪表厂、电气设备厂、航空军械装备厂;扩建发动机附件厂、膜盒仪表厂、电气仪表厂。
   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宣布撤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中断合同。在航空工业工作的专家于当年8月全部返苏。
   9月13日,航空工业局改属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薛少卿任三机部副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
   11月5日,我国制造的第一枚P-2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1961年
   1月,孙志远被任命为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3月30日,以刘亚楼为团长的专家政府代表团,经与苏联政府谈判,签定转让米格-21飞机及其发动机和卡-13空空导弹制造技术的有关协议。
   4月30日,第三机械工业部精密机械研究所和计量检定所成立。
   6月30日,航空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属国防科工委领导。唐延杰任院长,王振乾任政委。
   10月24日,沈阳发动机厂重新试制的涡喷-6发动机优质过关。
   1962年
   6月4日,株洲发动机厂试制的活塞-6发动机(装用于初教-6)经国家鉴定投入批生产。
   1963年
   1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航空研究院由国防科委领导,业务上接受空军指导。
   8月22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低速风洞建成,并首次试车成功。
   9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分为第三、第五、第六机械工业部。孙志远被任命为新三机部(9月20日航空工业部正式成立)部长。
   9月30日,首批直-5型直升机经批准定型投产;其动力装置活塞-7也于同年12月25日投入批生产。
   12月25日,哈尔滨发动机厂改型设计和试制的可一机四用的活塞-8型发动机通过鉴定验 收投入批生产。该机可用于图-2、伊尔-14、伊尔-12、C-46飞机,使因缺少发动机及其备件的几百架飞机"复活"。
   1964年
   1月1日,大型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1968 迁至西安闫良。
   2月20~28日,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沈元任理事长。学会出版《航空学报》和《航空知识》。
   4月11日,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霹雳"-1型空空导弹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9月,西安飞机厂完成轰-6核武器运载机的改装。
   12月4日,沈阳飞机厂试制的红旗-1地空导弹定型投产。
   12月15日,成都飞机厂测绘试制的歼-5甲型截击机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965年
   1月,航空研究院与航空工业部合并。
   2~3日,航空工业部决定在贵州、陕西、四川、湖南、湖北几省设立三线建设基地。
   3月15日,沈阳飞机厂研制成新中国第一艘气垫船。
   5月19日,航空工业部高空救生和空降设备设计所,由南京降落伞厂改编成立。
   12月,中国自行设计的强-5飞机初步设计定型。
   12月31日,改型设计的活塞-6甲发动机设计定型,投入批生产。
  
   1966年
   1月17日,沈阳飞机厂试制的高空高速歼-7型飞机首飞成功。12月28日定型投入批生产。
   5月8日,成都飞机厂改型设计的歼教-5飞机首飞成功。12月28日,该机设计定型,投入生产。
   9月,改进设计的轰-5型飞机在哈尔滨飞机厂首飞成功。1967年4月投入批生产。
   12月8日,沈阳发动机厂试制的涡喷-7发动机通过国家定型。该机全部采用国产材料。
   12月9日,南昌飞机厂试制的"上游"-1舰舰导弹正式批准定型。
  
   1967年
   1月,西安发动机厂试制的涡喷-8型大推力发动机通过鉴定,并转入批生产。
   3月29日,首批国产轰-5型轰炸机装备空军部队。
   5月25日,中央决定对航空工业部实行年事管制。
   1968年
   1月1日,航空研究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研究院,归国防科委领导。1969年,航空研究院移交空军领导。
   3月2日,水上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湖北荆门成立。
   3月20日,涡轮轴发动机研究所在长沙组建。1978年迁入湖南株洲。
   3月,机载雷达研究所在杭州成立,8月改址四川内江。
   4月19日,航空机载计算机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12月24日,由西安飞机制造厂制造的轰-6甲(图-16)试飞成功,次年转入批生产。1969年2月装备空军部队。
   12月,由涡喷-7甲改进的涡喷-7乙发动机试制成功,作为歼-7飞机的动力装置。
  
   1969年
   12月15日,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在江西景德镇成立。
   12月15日,哈尔滨飞机厂在直-5基础上改进的直-6直升机试飞。
   12月29日,国产强-5型飞机装备空军部队。
  
   1970年
   4月12日,成都飞机厂研制的歼-7I型飞机首飞。1975年12月6日正式批准该机定型。
   9月9日,011基地转厂试制的涡喷-7发动机转入批生产。
   11月,新中国第一部多功能单脉冲机载歼击轰炸雷达,由航空工业部航空兵器与空空导 弹设计研究所研究成功。
   12月25日,西安飞机制造厂生产的运-7型飞机首飞成功。1984年1月24日,首架运-7正式交上海民航局使用。
   12月26日,南昌飞机制造厂自行研制的歼-12飞机首飞成功。
   12月,011基地试制的歼-6III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1971年
   7月28日,我国首次成功地在普通铁路上进行歼-6飞机高速弹射跳伞救生装备综合试验。
   1972年
   1月7日,南昌飞机厂改装强-5核武器运载机,由空军进行了成功的核弹试投。
   3月4日,李际泰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1973年
   1月,由涡轴发动机设计所自行设计的涡轴发动机试车台建成,1975年投入使用。
   5月,沈阳飞机厂研制的歼教-6飞机设计定型。
   8月23日,由空军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航空研究院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建制领导,改称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研究院。段子俊任院长。
   11月16日,新中国首次研制的I型火箭弹射救生装置设计定型(歼-6飞机使用)。
   12月8日,大型客机设计院在上海成立,后改为上海飞机设计所。
   12月27日,航空仪表与自动器研究所研制的直升机自动驾驶仪在河南新乡首次试飞成功。
   1974年
   12月25日,西安飞机制造厂的运-8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1975年
   12月,新中国第一台可供使用的伺服转台SFT-1-1由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并调制成功,1976年6月投入使用。
   12月13日,我国与英国罗-罗公司在北京签订引进斯贝航空发动机的专利合同。
   12月28日,国产歼侦-6飞机设计定型,并装备空军航空兵部队。
  
   1976年
   4月,我国自行设计的水轰-5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6月5日,"海鹰"-1舰用导弹设计定型。
   12月18日,歼教-6飞机设计生产定型,投入批生产。
  


     1977年
   1月8日,011基地的歼-6甲飞机设计定型,转入批生产。
   1月24日,直-6直升机及其发动机设计定型。
   7月,哈尔滨飞机厂自行设计的运-11型飞机设计定型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8月,空军组织力量研制轰-6型飞机机载自动领航轰炸系统,经反复试飞、改进后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
   12月5日,吕东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1978年
   1月11日,由航空仪表及自动器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第一套机载惯性导航系统首飞成功。
   1月12日,"长空"1号无人驾驶飞机在南京航空学院研制生产。2月27日命名为无人驾驶-5型靶机(靶-5型)。5月11日,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无侦-5型飞机设计定型并试飞成功。
   2月11日,由航空仪表及自动器驾驶仪研究所研制的歼-8飞机高度速度中心仪设计定型,命名为I型大气数据中心仪,简称DSY-I型中心仪。
   11月2日~12月23日,吕东率航空工业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从此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广泛与世界各国接触。
   1979年
   1月2日,中国政府决定,航空产品由对外无偿援助改为有偿贸易,航空工业开始出口飞机。当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
   5月12日,北京航空学院研制了超轻型伞翼机"蜜蜂"-1型,随后又研制出-2和-3型。
   5月30日,国家批准从英国引进电子设备,改装歼-7飞机。
   7月,"斯贝"发动机试车台投入使用。
   8月30日,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成立,空军副司令曹里怀兼任主任。
   9月6日,成都飞机厂试制的歼-7II型飞机设计定型,翌年投入小批量生产。
   12月5日,航空电子设备研究所研制的第一代多普勒半自动导航系统设计定型。
   12月,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定型(该机1969年7月首飞成功)。翌年12月交付空军试用。1981年装备空军部队。新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0-2000)




  1950年
   3月,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筹备组成立,由副部长刘鼎兼任组长。
   1951年
   1月1日,以何长工为团长的三人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苏联外长维辛斯基谈判,2月19日 双方达成苏联援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的协议,并经周恩来和斯大林批准。
   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宣布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聂荣臻任主任,李富春任副主任。
   4月18日,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成立,统一负责所有飞机的修理工作。段子俊任局长。 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文件,正式批准航空工业局成立,局址设在沈阳。1952年4月5日,航空工业局迁到北京。
   5~10月,哈尔滨发动机修理厂、南昌飞机修理厂、沈阳飞机修理厂、沈阳发动机修理厂和株洲发动机修理厂先后成立。
   5月15日,南京降落伞厂成立。
   9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在南京创办航空专科学校,在北京、汉口(后迁南昌)、哈尔滨创办航空工业学校。后又增办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2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两个航空系并入交通大学,成立交大航空工程学院。
   1952年
   8月15日,航空工业局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领导,赵尔陆部长兼任航空工业局局长。
   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正式成立,杨待甫、沈元任副院长,后调武光任院长。
   1953年
   2月1日,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开学,1978年4月升格为沈阳航空学院。 8月28日,航空工业局报送航空工业"一五"计划方案,12月8日获国家计委批准。
   12月23日,中苏两国交换文件,苏制喷气式飞机米格-15比斯(含发动机)和教练机雅克-18(含发动机)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并提供成套技术资料和样机。
   1954年
   2月8日,太原航空仪表厂成立。
   7月25日,南昌飞机厂试制雅克-18(初教-5)教练机成功,通过国家鉴定。8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了嘉勉信。8月26日,初教-5被批准投入批生产。
   8月18日,株洲发动机厂的爱姆-M-11发动机试制成功。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也亲自签署了嘉奖信。
   10月,根据苏联政府建议,中国决定停止原定的试制米格-15BS型喷气歼击机计划,改为试制性能更好的米格-17F型飞机及发动机。
   1955年
   2月,航空工业局第二设计院在北京成立,刁筠寿兼任院长。次年7月1日,改名为第四设计院,李兆翔任院长。
   3月,王西萍被任命为航空工业局局长。
   9月,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赴苏谈判援助续建的第二批项目,其中属于航空工业的共有19个工厂和3个研究所。
   1956年
   2月11日,航空科技情报研究所在北京成立。3月,该所创办《国际航空》月刊杂志。
   4月13日,国务院航空工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统筹领导飞机、火箭和导弹的研制生产。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4月28日,南京航空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航空学院,吴继周任院长。
   5月26日,航空材料研究所在北京成立,魏祖冶任所长。
   5月28日,国产第一种喷气发动机后改称涡喷-5型,在沈阳发动机制造厂 试制成功。
   8月15日,飞机、发动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徐舜寿为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黄志千、叶正大为副主任设计师;吴大观为发动机设计室主任,虞光裕为主任设计师。
   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F型(歼-5),并获准批量生产。
   9月28日至11月28日,航空工业局在北京举办成果汇报展览,毛泽东、刘少奇、朱德 等前往参观。
   1957年
   7月1日,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在北京成立,邓永清任所长。 9月6日,以聂荣臻为团长,陈赓、宋任穷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谈判转让军工产品制造权问题。议定转让制造权的航空产品有米格-19歼击机、图-16轰炸机和 4种战术导弹。
   9月8日,沈阳发动机厂试制的涡喷-5甲(轰-5轻型轰炸机的动力装置)经国家鉴定验收,转入批生产。
   11月,由苏联援建的航空发动机附件厂、飞机附件厂、航空仪表厂、航空电气厂、飞机雷达厂竣工,12月初,国家对上述厂正式验收后投入生产。
   12月10日,南昌飞机厂试制的运-5飞机,由试飞员陈达礼试飞成功。1958年3月27 日,由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2月,航空材料立足于国内取得重大进展,批生产的雅克-18飞机为98%,M-11发动机为96%,米格-17飞机为81%,维克-1发动机为78%。
   1958年
   1月18日,苏联派专家来华帮助建设导弹研究院、试制工厂、试验基地,以及组织4个型号的导弹生产。根据上级决定,航空工业承担起导弹试制任务。
   3月1日,原属第二机械工业部的航空工业局改属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
   7月26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在沈阳首飞成功。8月4日,叶剑英元帅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庆功大会。
   8月27日,新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架初级教练机初教-6,在南昌首次试飞成功,后经多次改进,于1962年1月5日投入批生产。
   9月18日,新中国第一座超音速风洞在沈阳兴建。1960年2月2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12月14日,哈尔滨飞机厂和航空发动机厂仿制的苏联米-4型直升机(后定名为直-5型)试飞成功。1960年2月25日投入批生产。
   1959年
   4月26日,米格-19B型(歼-6甲)全天候喷气歼击机及其发动机涡喷-6试制成功,并于1963投入批生产。
   6月25日,飞行研究院在西安成立,副院长熊焰。
   9月30日,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米格-19S型(歼-6)歼击机首飞成功。于1963年底经批准定型投产。
   1960年
   3月26日,航空仪表自动器研究设计所在陕西阎良成立,昝凌任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6月17日,航空工业新建陀螺仪表厂、电气设备厂、航空军械装备厂;扩建发动机附件厂、膜盒仪表厂、电气仪表厂。
   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宣布撤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中断合同。在航空工业工作的专家于当年8月全部返苏。
   9月13日,航空工业局改属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薛少卿任三机部副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
   11月5日,我国制造的第一枚P-2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1961年
   1月,孙志远被任命为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3月30日,以刘亚楼为团长的专家政府代表团,经与苏联政府谈判,签定转让米格-21飞机及其发动机和卡-13空空导弹制造技术的有关协议。
   4月30日,第三机械工业部精密机械研究所和计量检定所成立。
   6月30日,航空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属国防科工委领导。唐延杰任院长,王振乾任政委。
   10月24日,沈阳发动机厂重新试制的涡喷-6发动机优质过关。
   1962年
   6月4日,株洲发动机厂试制的活塞-6发动机(装用于初教-6)经国家鉴定投入批生产。
   1963年
   1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航空研究院由国防科委领导,业务上接受空军指导。
   8月22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低速风洞建成,并首次试车成功。
   9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分为第三、第五、第六机械工业部。孙志远被任命为新三机部(9月20日航空工业部正式成立)部长。
   9月30日,首批直-5型直升机经批准定型投产;其动力装置活塞-7也于同年12月25日投入批生产。
   12月25日,哈尔滨发动机厂改型设计和试制的可一机四用的活塞-8型发动机通过鉴定验 收投入批生产。该机可用于图-2、伊尔-14、伊尔-12、C-46飞机,使因缺少发动机及其备件的几百架飞机"复活"。
   1964年
   1月1日,大型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1968 迁至西安闫良。
   2月20~28日,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沈元任理事长。学会出版《航空学报》和《航空知识》。
   4月11日,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霹雳"-1型空空导弹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9月,西安飞机厂完成轰-6核武器运载机的改装。
   12月4日,沈阳飞机厂试制的红旗-1地空导弹定型投产。
   12月15日,成都飞机厂测绘试制的歼-5甲型截击机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965年
   1月,航空研究院与航空工业部合并。
   2~3日,航空工业部决定在贵州、陕西、四川、湖南、湖北几省设立三线建设基地。
   3月15日,沈阳飞机厂研制成新中国第一艘气垫船。
   5月19日,航空工业部高空救生和空降设备设计所,由南京降落伞厂改编成立。
   12月,中国自行设计的强-5飞机初步设计定型。
   12月31日,改型设计的活塞-6甲发动机设计定型,投入批生产。
  
   1966年
   1月17日,沈阳飞机厂试制的高空高速歼-7型飞机首飞成功。12月28日定型投入批生产。
   5月8日,成都飞机厂改型设计的歼教-5飞机首飞成功。12月28日,该机设计定型,投入生产。
   9月,改进设计的轰-5型飞机在哈尔滨飞机厂首飞成功。1967年4月投入批生产。
   12月8日,沈阳发动机厂试制的涡喷-7发动机通过国家定型。该机全部采用国产材料。
   12月9日,南昌飞机厂试制的"上游"-1舰舰导弹正式批准定型。
  
   1967年
   1月,西安发动机厂试制的涡喷-8型大推力发动机通过鉴定,并转入批生产。
   3月29日,首批国产轰-5型轰炸机装备空军部队。
   5月25日,中央决定对航空工业部实行年事管制。
   1968年
   1月1日,航空研究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研究院,归国防科委领导。1969年,航空研究院移交空军领导。
   3月2日,水上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湖北荆门成立。
   3月20日,涡轮轴发动机研究所在长沙组建。1978年迁入湖南株洲。
   3月,机载雷达研究所在杭州成立,8月改址四川内江。
   4月19日,航空机载计算机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12月24日,由西安飞机制造厂制造的轰-6甲(图-16)试飞成功,次年转入批生产。1969年2月装备空军部队。
   12月,由涡喷-7甲改进的涡喷-7乙发动机试制成功,作为歼-7飞机的动力装置。
  
   1969年
   12月15日,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在江西景德镇成立。
   12月15日,哈尔滨飞机厂在直-5基础上改进的直-6直升机试飞。
   12月29日,国产强-5型飞机装备空军部队。
  
   1970年
   4月12日,成都飞机厂研制的歼-7I型飞机首飞。1975年12月6日正式批准该机定型。
   9月9日,011基地转厂试制的涡喷-7发动机转入批生产。
   11月,新中国第一部多功能单脉冲机载歼击轰炸雷达,由航空工业部航空兵器与空空导 弹设计研究所研究成功。
   12月25日,西安飞机制造厂生产的运-7型飞机首飞成功。1984年1月24日,首架运-7正式交上海民航局使用。
   12月26日,南昌飞机制造厂自行研制的歼-12飞机首飞成功。
   12月,011基地试制的歼-6III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1971年
   7月28日,我国首次成功地在普通铁路上进行歼-6飞机高速弹射跳伞救生装备综合试验。
   1972年
   1月7日,南昌飞机厂改装强-5核武器运载机,由空军进行了成功的核弹试投。
   3月4日,李际泰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1973年
   1月,由涡轴发动机设计所自行设计的涡轴发动机试车台建成,1975年投入使用。
   5月,沈阳飞机厂研制的歼教-6飞机设计定型。
   8月23日,由空军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航空研究院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建制领导,改称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研究院。段子俊任院长。
   11月16日,新中国首次研制的I型火箭弹射救生装置设计定型(歼-6飞机使用)。
   12月8日,大型客机设计院在上海成立,后改为上海飞机设计所。
   12月27日,航空仪表与自动器研究所研制的直升机自动驾驶仪在河南新乡首次试飞成功。
   1974年
   12月25日,西安飞机制造厂的运-8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1975年
   12月,新中国第一台可供使用的伺服转台SFT-1-1由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并调制成功,1976年6月投入使用。
   12月13日,我国与英国罗-罗公司在北京签订引进斯贝航空发动机的专利合同。
   12月28日,国产歼侦-6飞机设计定型,并装备空军航空兵部队。
  
   1976年
   4月,我国自行设计的水轰-5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6月5日,"海鹰"-1舰用导弹设计定型。
   12月18日,歼教-6飞机设计生产定型,投入批生产。
  


     1977年
   1月8日,011基地的歼-6甲飞机设计定型,转入批生产。
   1月24日,直-6直升机及其发动机设计定型。
   7月,哈尔滨飞机厂自行设计的运-11型飞机设计定型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8月,空军组织力量研制轰-6型飞机机载自动领航轰炸系统,经反复试飞、改进后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
   12月5日,吕东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1978年
   1月11日,由航空仪表及自动器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第一套机载惯性导航系统首飞成功。
   1月12日,"长空"1号无人驾驶飞机在南京航空学院研制生产。2月27日命名为无人驾驶-5型靶机(靶-5型)。5月11日,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无侦-5型飞机设计定型并试飞成功。
   2月11日,由航空仪表及自动器驾驶仪研究所研制的歼-8飞机高度速度中心仪设计定型,命名为I型大气数据中心仪,简称DSY-I型中心仪。
   11月2日~12月23日,吕东率航空工业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从此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广泛与世界各国接触。
   1979年
   1月2日,中国政府决定,航空产品由对外无偿援助改为有偿贸易,航空工业开始出口飞机。当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
   5月12日,北京航空学院研制了超轻型伞翼机"蜜蜂"-1型,随后又研制出-2和-3型。
   5月30日,国家批准从英国引进电子设备,改装歼-7飞机。
   7月,"斯贝"发动机试车台投入使用。
   8月30日,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成立,空军副司令曹里怀兼任主任。
   9月6日,成都飞机厂试制的歼-7II型飞机设计定型,翌年投入小批量生产。
   12月5日,航空电子设备研究所研制的第一代多普勒半自动导航系统设计定型。
   12月,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定型(该机1969年7月首飞成功)。翌年12月交付空军试用。1981年装备空军部队。
1980年
   1月1日,涡桨-5甲发动机研制成功,并批准设计定型,转入小批生产。
   2月,运-8型飞机批准设计定型,投入批生产。
   4月8日,由空空导弹研究所和株洲发动机厂承制的"霹雳"-3型空空导弹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6月,由西安发动机厂制造的涡扇-9(斯贝)发动机在英国完成高空模拟试车等考核试验。
   7月2日,中国和法国签署"海豚"直升机及发动机的生产专利合同。1982年2月6日,中国总装的第一架"海豚"首飞成功,命名为直-9型。
   9月2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运-10首飞成功。1984年1月,运-10从成都试航拉萨成功。
   10月,中国以技贸结合的形式引进法国"海豚"365直升机的生产专利权合同。
   12月,无侦-5型高空无人侦察机研制成功。
   1981年
   9月12日,莫文祥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11月23日,航空工业所属3所院校--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学院招收首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12月,中国独立改进改型的第一种空空导弹"霹雳"-2乙型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982年
   3月23日,航空工业部结构热强度研究所在陕西长安县成立。
   5月25日,第三机械部正式改为航空工业部。
   6月5日至10日,机载平显火控系统原理样机装于歼-6甲型飞机上试飞成功。
   6月7日,航空研究院被撤销。
   6月,涡喷-7甲发动机批准设计定型。
   7月14日,由哈尔滨飞机厂研制的运-12型多用途型运输机首次试飞成功。
   7月24日,运-7飞机设计定型投入小批量生产。
   9月,从法国进口、国内组装的"海豚"型直升机装备空军航空兵运输部队。
   12月17日,航空救生系统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在襄樊成立。
   1983年
   5月11日,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在湖南株洲成立。
   6月4日,上海飞机制造厂装配出首架Q-2型鸭式布局的超轻型飞机。
   8月23日,新中国第一个热气球在河南安阳首次自由飞成功。
   10月16日,大型地面训练设备歼-6模拟机研制成功。
   12月,强-5I型飞机设计定型。
   1984年
   3月27日,"上游"I甲舰舰导弹设计定型。
   4月22日,新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机载火控雷达SL-4(供歼-8型全天候飞机用)设计定型。
   4月23日,航空工业部空空导弹发展中心在河南洛阳成立。
   4月26日,歼-7III型飞机在成都飞机厂首次试飞。
   5月,中国水上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农用A-1型专业机首飞成功。
   6月12日,沈阳飞机公司试制的歼-8II型飞机首飞成功。翌年设计定型。
   10月1日,歼-7II、强-5、歼教-5、轰-6飞机共94架,于国庆35周年飞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12月31日,新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上反潜轰炸机水轰-5型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
   12月,哈尔滨飞机厂研制的运-12II型飞机通过技术鉴定。该机是我国首次采用美国联邦航空条例作为设计规范的飞机。
   1985年
   1月,涡喷-13发动机通过国家鉴定试车。
   3月,上海飞机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25架MD-82型飞机的合同在上海签字。
   7月,我国自行研制的歼教-7型飞机首次试飞。
   12月24日,轰-6丁通过技术鉴定,批准生产。
   1986年
   1月,中国民航正式为运-7飞机颁发适航证。4月,该机首航仪式在合肥举行。
   2月18日,新中国第一艘热气飞艇"蜜蜂"6号在北航试飞成功。
   7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航空工业部归国务院直接领导。
   8月,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与巴基斯坦决定共同投资合作研制L-8型喷气教练机。后改称K-8型。
   8月31日至9月7日,中国首次参加英国范堡罗举办的第27届国际航空博览会。中国展出了歼-8II、歼-7M、强-5、歼教-5、歼教-7、运-7、运-8、运-12、直-9型模型以及"霹雳"-5B、"飞龙"-1、"霹雳"-7空空导弹模型。
   9月4日,"霹雳"-5乙空空导弹设计定型。
   10月,"海鹰"-1甲舰用导弹通过技术鉴定。
   12月25日,中国民航为运-12飞机颁发生产许可证,这是我国第一个按适航条例要求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民用飞机。
 
  1987年
   3月15日,SB-100攻击型工程模拟器在航空工业部试飞所建成并进行模拟飞行表演。
   4月,"霹雳"-7号空空导弹通过技术鉴定,同年12月批准设计定型并投入生产。
   5月9日,歼-8(白天型、全天候)、强-5及其改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歼-7(II、M)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6月11日,在法国巴黎国际航展上,强-5C、歼教-7、运-12和"飞龙"-2号海防导弹首次在国外展出。
   6月,水轰-5飞机进行改装森林防火、灭火机的工作,翌年2月投入试验获得成功。当年水轰-5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7月31日,中美合作制造的第一架MD-82型客机交付民航沈阳管理局使用。
   8月6日,由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CHQX-602-2超轻型多用途飞机在景德镇首飞成功。
   9月3日,南京航空学院自行研制的"长空"-1号大机动靶机设计定型。
   10月15日,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和德国MBB公司在北京签订共同研制MPC-75飞机预发展阶段协议。
   11月13日,由航空工业部011基地研制的歼教-7型飞机设计定型。
   12月2日,为海军改装的直-9舰载直升机首飞成功。
   12月11日,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两架运-8飞机出口斯里兰卡。
   12月12日,歼-7III飞机及其配套的动力装置涡喷-13型发动机设计定型。
   1988年
   3月13日至20日,在智利圣第亚哥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航展上,中国展出了轰-6丁、 歼-8II、歼-7M、歼教-7、强-5M、运-8、运-12型飞机和"霹雳"-7型导弹的模型及图片。
   3月18日,歼-8II设计定型大会在沈阳召开。同年10月15日,歼-8II正式被批准设计定型。
   4月25日,歼教-7出口型通过技术鉴定,6月13日开始启运出口。 5月15日,轰-6甲飞机通过生产定型。
   6月14日,FAA向上海航空工业公司颁发MD-82飞机零部件制造生产许可证。
   7月5日,航空航天工业部在北京成立。林宗棠任部长。
   8月4-6日,出口巴基斯坦的歼-7P飞机通过技术鉴定,1990年11月9日在贵州安顺试飞成功。
   9月,中国与意大利合作改装的强-5M型飞机首飞成功。1990年通过技术鉴定。
   10月24日,370厂研制的涡轴-6发动机通过技术鉴定。
   10月31日,中国改装的直-9型武装直升机首飞成功。
   12月9日,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何文治副部长兼任院长。
   12月22日,中国自行研制的运-12 型飞机,首次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在塔里木盆地进行大面积高精度航空磁测获得成功。
   1989年
   4月3日至4日,歼-7M、歼教-7、运-8和运-12型飞机首次在国外--泰国进行飞行表演。
   4月8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多用途直升机直-8通过技术鉴定。
   4月14日,中国航空发动机总公司和中国航空机载设备总公司在北京成立。
   6月8日,歼-8II飞机首次在第38届巴黎国际航展上露面。
   7月5日,《中国航空航天报》创刊发行。
   12月12日,西安飞机工业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100架波音737型飞机水平安定面转包生产合同,包括200架意向订货。
1990年<BR>   2月15日,中国、法国和新加坡三国决定联合研制两吨级P120L型直升机。中航技总公司,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签订的继续生产10架MD-82飞机合同正式生效,其中5架返销美国。<BR>   6月20日,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的运-12型飞机获英国民航局(CAA)型号合格证。这是我国民用飞机首次获国际型号合格证。<BR>   10月23日,运-8无人机母机投放无人机试验成功,并于11月8日通过技术鉴定。<BR>   11月26日,西安飞机工业公司举行运-7-200B(运-7-100改进型)飞机首飞仪式。<BR>   12月17日和26日,运-8C(气密)型和运-11B型飞机分别在陕西城固和哈尔滨机场首飞成功。<BR>   1991年<BR>   1月11日,中巴联合研制的K-8喷气教练机首飞成功。1992年2月在新加坡第六届航展上展出,12月设计定型。<BR>   4月17日,航空航天工业部举行庆祝中国航空工业创建40周年大会。<BR>   1992年<BR>   1月16日,国产直-9型直升机首飞成功。<BR>   7月14日,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组装的MD-83大型客机返销美国,完成交付。此前,7月6日顺利进行了首飞。<BR>   12月23日,航空航天部为获"航空金奖"的专家颁发金质奖章、荣誉证书和10万元奖金。获此殊荣的10位专家是:歼-8型飞机总设计师顾诵芬、强-5型飞机总设计师陆孝彭、新中国第一代飞机制造管理专家陆颂善、新中国第一代航空发动机制造管理专家程华明、航空机载雷达专家朱克昕、海防导弹总设计师彭厉生、航空材料专家颜明皋、国际著名焊接专家关桥、国际知名铸造专家周尧和、中国知名工程热物理湍流应用专家高歌。<BR>   12月,航空工业有9家企业入选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它们是: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金城机械厂、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昌河飞 机工业公司。 <BR>   1993年<BR>   6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AVIC)成立。朱育理任总经理,王昂、张洪飙、张彦仲任副总经理。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即行撤销。<BR>   8月26日,中航技企业集团成立,它是以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为核心的企业。<BR>   12月26日,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的运-7-200A支线客机首飞成功。运-7H-500货机于月底通过了中国民航总局的型号合格审定。<BR>   1994年<BR>   1月18日,AVIC总经理朱育理向新闻界公布"航空工业腾飞计划"2000年的具体目标,6项指标和10个方面的发展要求。<BR>   4月9日,中航技总公司总经理刘国民与巴基斯坦军工合作局局长塞义德少将签订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6架K-8飞机的合同。<BR>   10月18日,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组装的35架麦道飞机全部交付。<BR>   10月31日,中韩两国政府在汉城签署合作开发民用客机备忘录。<BR>   11月4日,AVIC被列入国家股份制试点。<BR>   11月4日,AVIC与美国麦道公司签署合作生产20架MD-90-30飞机合同,合同总金额6.8亿美元<BR>   11月12日,大型直升机运-8运输型通过设计定型审查,已向海军交付7架。  <BR>
<P 150%"><BR>  1995年<BR>   1月12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AVIC)实施全行业凝聚力工程。<BR>   6月9日,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和新加坡航宇公司合作研制的单发轻型民用/军用直升机EC-120首架原型机首飞。合作三方在项目中的份额分别为61%、24%和15%。<BR>   7月7日,中国100座飞机项目通过国家立项。<BR>   11月25日,624所高空模拟试车台通过国家验收。<BR>   1996年<BR>   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把航空工业列入在2010年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高技术领域之一。<BR>   3月31日,歼-8IIM在沈阳首飞成功。<BR>   6月5日,中国、新加坡和欧洲法宇航、英宇航、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组成的国际航空亚洲集团,正式签署100座"空中快车"AE-100民用飞机项目的意向书。<BR>   11月5-10日,首届带飞行表演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开幕式并剪彩。国产飞机歼-8Ⅱ、歼-7MG、K-8、直-9、歼教-7、N-5A、运-12Ⅳ、运-8等18架飞机参展。<BR>   11月5-10日,在珠海航展期间,AVIC举行记者招待会,发布中国将启动AE-100民用飞机项目。<BR>   12月26日,直-11在景德镇通过技术鉴定。<BR>   1997年<BR>   1月,国务院同意AVIC从1997年进入国家控股公司试点。<BR>   4月3-9日,'97中国航空工业成就展在香港举行,运-12、歼-8Ⅱ、歼-7MG、直-9、直-11、K-8、A-5和歼教-7P等飞机参加了展出。展览会吸引近10万名观众,反响强烈。<BR>   5月15日,中欧新合作研制"空中快车"100座级民用飞机框架协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字,江泽民主席、希拉克总统等有关国家领导人及驻华大使出席签字仪式。预计2003年投入市场。<BR>   10月7-29日,中航技总公司组织运-7-500H、运-7-100和K-8赴非洲进行飞行表演。<BR>   12月9日,亚洲第一条火箭橇滑轨通过技术鉴定。<BR>   12月20日,中航技总公司/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与加拿大宇航熊猫公司在伯灵顿签订出口50架运-12Ⅳ"绿"飞机合同。<BR>   12月20日,亚洲最大的24米跨音速风洞在四川绵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试车成功。<BR>   12月24日,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换装新机型--歼-7E超音速战斗机亮相天津杨村机场。<BR>   1998年<BR>   2月5日,运-7-200A获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BR>   3月31日,加拿大熊猫公司与中航技总公司/哈飞公司在北京签署10年内购买200架运-12Ⅳ飞机合同。<BR>   3-4月,由于种种原因,AE-100飞机项目下马。<BR>   7月4日,AVIC在成都召开重点型号飞机首飞成功表彰大会。<BR>   9月22日,随着一架运-12出口埃及,中国民用飞机出口实现100架。<BR>   11月15-22日,在第二届珠海国际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展出17架实物飞机,其中"飞豹"FBC-1对地攻击机、直-9G武装直升机首次公开亮相。<BR>   1999年<BR>   7月11日,中国航空工业管理体制改革顺利,AVIC改组为两个集团,这标志着走过50 多年艰辛历程的中国航空工业彻底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告别,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BR>   9月13日,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直-9直升机圆满完成了北极科学考察飞行任务,历时71天,共飞行67架次无任何事故,从而结束了我国极地考察没有国产直升机的历史。<BR>   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的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由空、陆、海军航空兵组成的9个机种、15种机型、132架飞机的10个梯队气势恢宏地飞过了天安门。由我国航空工业自行研制和制造的"飞豹"歼击轰炸机、新型歼击机以及首次公开亮相的空中加受油机等最新航空武器装备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受到了广泛好评。<BR>   10月8日,中美合作生产的第一架150座级MD-90-30客机在上海试飞成功,并于11月9日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已具备制造150座级客机的能力。<BR>   10月中旬,由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4架K-8喷气教练机正式交付缅甸空军,至此,12架K-8已全部交付,并完成了与国际接轨的飞机维修体制。<BR>   12月23日,中航技总公司收购出口销售100架哈飞集团生产的运-12Ⅳ飞机的合同在北京签字。<BR>   12月27日,中国和埃及签署合作生产80架K-8E飞机合同。<BR>   2000年 3月12日,由中航第一集团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和生产的"新舟"60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在北京进行汇报飞行表演。四川航空公司订购5架,首架被命名为"西部一号",并已投入运营。 10月6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直-11型军民两用直升机圆满完成了试飞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设计定型试飞科目。在该机定型试飞中,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填补了国内直升机领域的8项空白。包括数项国际航空界公认的直升机一类风险项目。 10月16日,沈阳黎明发动机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和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推出了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QD-128燃机。QD-128大量采用成熟机种的技术和结构,其燃气发生器部分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的某先进航空发动机改制而成,动力涡轮部分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进行设计。 11月6日~12日,第三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家中外厂商参展,展出面积超过前两届,国内外观众达30万人次,在航展期间共签署了30个商贸合同,价值64亿元人民币。 11月,在今年珠海航展上,深圳金融租赁公司签订了在今后五年内购买60架"新舟"60的合同,价值40亿元人民币。 11月,由中国制造的新一代波音737尾翼,开始在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的737飞机组装厂与飞机组装。这种尾翼的全部部件,包括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尾部48段,分别由上海、西安和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制造,总共有5000多个零件。 11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与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签署了第二阶段合作生产空客单通道飞机机翼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11月7日,中航第一集团正式宣布启动70座级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项目,标志着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重点将放在支线飞机的发展上。该机的研制与生产将采取新的组织方式,目前新支线飞机项目公司的筹备组已经成立。 11月7日,海南航空公司、美德合资的费耳柴尔德·多尼尔公司和中航第二和第一集团公司宣布将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在中国共同研制和生产30座级新型多尼尔支线飞机(暂取名"金龙"30)。 <BR><BR></P>
<HR>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china-airforce.org/fzlcIndex.htm" target="_blank" >返回索引<BR></A><BR></P>
<a href="http://www.china-airforce.org/fzlc/hkds.htm" target="_blank" >http://www.china-airforce.org/fzlc/hkds.htm</A>
<P>3Q3Q</P>
我想看2000~2005的[em04]
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