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的黄万里治水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21:17
黄万里虽然一直被捧上神坛,但他对三峡的反对理由(电费贵啊,泥沙淤积啊,没有效益啊)已经被事实残酷打脸。不过当年他对三门峡的反对,仍然被作为老先生的先见之明吹捧至今。然而,他真的像宣传的那样“睿智”么?
  我们再回头审视一下当年的论争,修三门峡的目的是什么?是治黄河。那么,黄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害河,明清年间五百余年八百多次决口,而现代中国史上最近一次花园口决口就淹死八十多万百姓,无数惨剧触目惊心,黄河要不要治理?没人说不可以治,是吧?
  于是,建国后为了治理黄河这个重疴沉疾 ,新中国的政府专家开出的药方是修建三门峡,当然,由于经验不足,举措不当,建成后发生很多严重的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治理黄河”的第一目的是成功达到的,新中国至今黄河没再决过口,三门峡在其中建功至伟,没错吧?
  当然,黄老先生是坚决反对三门峡的建设滴,但要治黄河,你不让建三门峡,那你的治理方法是什么呢?黄老先生的意见是“我主张分流淤灌黄海平原以治理黄河, 兼通航运。也就是, 打开大堤二十几个口子, 设闸分流, 沿着原存流派淤灌广大黄海平原”,“用钢筋混凝土和钣桩筑闸,能有把握地节制水沙分流,就该从桃花峪以下打开二十几个口门,设闸分流,使水沙广铺在各流派滩地上.其流只会很浅,每年淤出薄薄一层泥沙”。说白了,这就是河南桃花峪以下的黄河大堤上扒开二十几个口子让黄河水随便流,水流也浅,还能肥地,真是妙哉妙哉----黄万里你是XX么?
  大家看明白了?为了治黄河这个重疴沉疾,政府在现实中开出三门峡一副猛药,吃下去病是好了,但各种原因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黄万里一开始说了就说:“你这药方不行,副作用太强,坚决不能用(评,此时黄还是有理),不能用那咋治病呢?听我的,你吃二斤砒霜,药到病除,强身健体”。
  当然,明白人是与其吃砒霜,宁愿选择猛药的,然后虽然病好,也确实留下后遗症。然后若干年后,原来的病痛之苦被人忘记了,别人眼里看见的就只有后遗症了,然后就嚷嚷“叫你不听黄万里,当年他对你的后遗症分析得多正确………”,当然,黄万里叫你吃砒霜这码事,他们就不提了。
  写到这里,有人要问,你写了这么长一嘟噜,干二百多年前啥事?好吧,总得讲点跟标题对得上的事,我又不是标题党。前两天翻王建革所著《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其中提到一个例子,华北永定河曾长期未有筑堤,任水自流,“虽不过年年过水,而水过沙流,次年麦收丰稔,所谓一水一麦是也“,被誉为“铺金地”。后来为了定居生活,就筑了堤,一水一麦的好处随之丧失,还有淤塞种种弊端。于是,乾隆五年(1740)年,在当时著名的名臣能吏兼清官的孙嘉淦的主导下,扒堤放水,任其漫流,以恢复“一水一麦之旧”。看,多符合黄万里的理想目标!真是不谋而合。
  结果呢?乾隆五年扒的堤,乾隆六年二月就赶紧堵上,原因只有四个字:民不聊生(今昔形势不同,村庄棋布,田庐被淹)。作者王建革就此评论:“治水必须保证人民基本的生活条件,只有筑堤才能提供这种保证,任何泛滥只能是人口压力极低时的措施,高人口密度时还如此行事,只能造成灾难”。王健革写这段话时,大概也没想到他同时也在抽黄万里的脸吧?乾隆初期中国人口也就三亿多吧,一条永定河上扒一个口子就捅了这么大一漏子。二百余年后,中国人口已经翻了能有一番,黄万里要在人口最为稠密的河南,山东的黄河大堤上一口气扒二十几个口子,再说一句,黄万里你真是XX么?
黄万里虽然一直被捧上神坛,但他对三峡的反对理由(电费贵啊,泥沙淤积啊,没有效益啊)已经被事实残酷打脸。不过当年他对三门峡的反对,仍然被作为老先生的先见之明吹捧至今。然而,他真的像宣传的那样“睿智”么?
  我们再回头审视一下当年的论争,修三门峡的目的是什么?是治黄河。那么,黄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害河,明清年间五百余年八百多次决口,而现代中国史上最近一次花园口决口就淹死八十多万百姓,无数惨剧触目惊心,黄河要不要治理?没人说不可以治,是吧?
  于是,建国后为了治理黄河这个重疴沉疾 ,新中国的政府专家开出的药方是修建三门峡,当然,由于经验不足,举措不当,建成后发生很多严重的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治理黄河”的第一目的是成功达到的,新中国至今黄河没再决过口,三门峡在其中建功至伟,没错吧?
  当然,黄老先生是坚决反对三门峡的建设滴,但要治黄河,你不让建三门峡,那你的治理方法是什么呢?黄老先生的意见是“我主张分流淤灌黄海平原以治理黄河, 兼通航运。也就是, 打开大堤二十几个口子, 设闸分流, 沿着原存流派淤灌广大黄海平原”,“用钢筋混凝土和钣桩筑闸,能有把握地节制水沙分流,就该从桃花峪以下打开二十几个口门,设闸分流,使水沙广铺在各流派滩地上.其流只会很浅,每年淤出薄薄一层泥沙”。说白了,这就是河南桃花峪以下的黄河大堤上扒开二十几个口子让黄河水随便流,水流也浅,还能肥地,真是妙哉妙哉----黄万里你是XX么?
  大家看明白了?为了治黄河这个重疴沉疾,政府在现实中开出三门峡一副猛药,吃下去病是好了,但各种原因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黄万里一开始说了就说:“你这药方不行,副作用太强,坚决不能用(评,此时黄还是有理),不能用那咋治病呢?听我的,你吃二斤砒霜,药到病除,强身健体”。
  当然,明白人是与其吃砒霜,宁愿选择猛药的,然后虽然病好,也确实留下后遗症。然后若干年后,原来的病痛之苦被人忘记了,别人眼里看见的就只有后遗症了,然后就嚷嚷“叫你不听黄万里,当年他对你的后遗症分析得多正确………”,当然,黄万里叫你吃砒霜这码事,他们就不提了。
  写到这里,有人要问,你写了这么长一嘟噜,干二百多年前啥事?好吧,总得讲点跟标题对得上的事,我又不是标题党。前两天翻王建革所著《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其中提到一个例子,华北永定河曾长期未有筑堤,任水自流,“虽不过年年过水,而水过沙流,次年麦收丰稔,所谓一水一麦是也“,被誉为“铺金地”。后来为了定居生活,就筑了堤,一水一麦的好处随之丧失,还有淤塞种种弊端。于是,乾隆五年(1740)年,在当时著名的名臣能吏兼清官的孙嘉淦的主导下,扒堤放水,任其漫流,以恢复“一水一麦之旧”。看,多符合黄万里的理想目标!真是不谋而合。
  结果呢?乾隆五年扒的堤,乾隆六年二月就赶紧堵上,原因只有四个字:民不聊生(今昔形势不同,村庄棋布,田庐被淹)。作者王建革就此评论:“治水必须保证人民基本的生活条件,只有筑堤才能提供这种保证,任何泛滥只能是人口压力极低时的措施,高人口密度时还如此行事,只能造成灾难”。王健革写这段话时,大概也没想到他同时也在抽黄万里的脸吧?乾隆初期中国人口也就三亿多吧,一条永定河上扒一个口子就捅了这么大一漏子。二百余年后,中国人口已经翻了能有一番,黄万里要在人口最为稠密的河南,山东的黄河大堤上一口气扒二十几个口子,再说一句,黄万里你真是XX么?
这家伙还说三峡大坝不出十年就要炸掉。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 ... 20140327103243.html

问:如果按照现在通过的175米方案,开始蓄水后多久上游就会出事?

  答:就淤塞而言,长江和黄河不同。目前黄河的淤头已经越过长安到了咸阳,只有遇到上游陡处,爬不上去了才会停止。长江的冲刷段是陡的,本来淤积上不去。但是,当水流变缓,卵石停在重庆,就象是在那里新修了一个坝,淤积于是成为可能。除非你把重庆段河床放低,让它象广阔无际的大海一样,但这谁能办到?当然这淤积向上爬爬不远,爬到平衡坡降与陡坡相交时,就会停止。但已经抬高了江津、合川洪水位,使那里泛滥频繁。应该说损害不了四川1/5的面积,但就这1/5,已经了不得了。

  最严重的问题是,从蓄水开始,不出10年,重庆港就会堵塞。为了上游航运,只有炸掉大坝。但两边高峡,炸掉的东西从哪儿走?只有运到平坦的地方去扔,这花费就太大了。东边土地淹没、西边河川江津破坏、沟通外界的航运交通堵塞,平白受这么大的损失,四川人不闹才怪。你一定知道清末的保路运动,正是地方利益受到损害,才诱发了辛亥革命。
胖d老虎 发表于 2016-4-11 17:24
这家伙还说三峡大坝不出十年就要炸掉。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jwxd/article_20140327103243. ...
结果现在对三峡的指控已经从十几年前的“江水含沙量会大,会淤积堵塞”转进到现在的“江水太清了导致崩堤”。
幸亏黄万里死的早,他要是晚死若干年,不知是会气死还是羞死。
修个什么坝,原来说,修了三峡,电费就变便宜了。。。
龙共文 发表于 2016-4-11 18:10
结果现在对三峡的指控已经从十几年前的“江水含沙量会大,会淤积堵塞”转进到现在的“江水太清了导致崩堤 ...
很多挺黄万里的人,根本就没看过黄万里文集。

黄先生在文集中,对付长江洪水,其实也是几百年前的方法。他反对三峡建大坝,是担心被石头淤积,但并不反对在更上游的金沙江建大坝。这也是很多反对三峡、也反对金沙江大坝,但整天把黄万里挂在嘴边的人所没料到的。
修个什么坝,原来说,修了三峡,电费就变便宜了。。。
诶,还真便宜了,以前用过1块多钱的农村用电
电费多年没涨良心
tayol20 发表于 2016-4-11 18:15
修个什么坝,原来说,修了三峡,电费就变便宜了。。。
从电价和你的收入比例上来算,这些年是便宜了还是贵了?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