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唐长红:一个宿舍出了歼20、运20、歼15三个总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5:58:16
“人一生起码应该做‘一件半’事”

    头发有些凌乱,白发显而易见,这个黢黑的陕西汉子看起来有几分像老农,“微信”中他给自己取的网名就叫“耕夫”。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54岁男人,主持设计了“运-20”、“新飞豹”等多型中国空军主力战机。他就是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唐长红。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他。

    一口关中口音的唐长红说话语速颇慢,往往沉吟半天再开腔,35年的航空工业实践,养成了他沉稳的气质。飞机多少会带有设计者的个人色彩,他设计的“新飞豹”等型飞机在部队赢得了“皮实”、“高可靠性”的评价。唐长红这个人也很皮实,他说:“经得起折磨,这是我们做装备的人必须做到的。”

    这个关中娃有很长一段青春留在了农村,白天修路、打土坯,晚上挑灯看书,朦朦胧胧地憧憬着“要干造原子弹的事”。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他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命运由此改变。回首过去,他说,那个年代锤炼了我克服困难的意志。

    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跳槽,对于您这样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干到老的,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唐长红:大城市、小城市,各有各的好,得看你感兴趣的工作在哪儿。比如我所在的阎良,城虽小,却航空工业密集。说心里话,30多年里,面对诱惑,我有很多次离开的冲动。比如下海潮时,“造飞机不如去养鸡”。可当真要选择时,我有很多舍不得:舍不得航空,舍不得所学;我甚至有一种恐惧,恐惧自己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才达到的高度,是不是在新环境下还能达得到。我曾看到我同学发的一段微博,他说,他虽然没在航空业坚持下来,但看到留下来的我成了班里的代表,他为我骄傲。他说得对,贵在坚持。
记者:您当初为何选择西工大飞机系?

    唐长红:那是阴差阳错,我是被调剂到这专业的。我当时更希望做画家或大夫。

    那时候老师对我们期望非常高,巴不得你明天出去就能担当重任。我的导师是刘千刚教授,他当时都快60了,可每晚都两三点才睡。毕业后,他还继续给我很多教导。我到单位以后并没有做本专业,而是被分配到颤振专业组,他鼓励我,如果我在工作以外花3年学习,完全可以再学门专业。

    记者:从不那么熟悉的领域起步,您会觉得吃力吗?

    唐长红:有学必用是不可能的。先得服从,更重要的是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记者:去北京航空学院读研,符合您的人生规划吗?

    唐长红:确切地说,那时是稀里糊涂的,谈不上规划,我走过来都是前辈拉扯过来的。

    我当时并没觉得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是枝枝节节把我逼到这条路上了。同理,我也没想着高学历有助于后来当官。但所领导后来告诉我,人是要承担责任的。我的理解是,只要你有能力,就该出那份力气。
记者:硕士毕业时您正好30岁。三十而立,您当时有什么体会?

    唐长红:我很不情愿离开学校,因为我在北航最大的体会就是,要从事飞机设计,有很多我压根儿不懂的需要学,你不免会感到一种无知甚至无能。我相信很多设计师和我一样,等到要解决问题时,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

    刘千刚老师期望我每年读一本专著,直到我有了小孩以后,他还会检查我是否读书。当选院士后,我受邀回母校,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向老师汇报,我每年起码读一本专著,几十年来从没间断。”我常觉得,如果今天没懂点东西,就算白过了,所以哪怕睡前读一小时书,也算没落后。学无止境,不管是哪方面的学问,都会对工作有所教益。要把事做得更“美”,而不是更“对”——对是基本,美是一种更高要求。

    记者:您40岁出头就被任命为“新飞豹”的总设计师,成为当时业内最年轻的总师。

    唐长红:人生会有很多很难把握的机遇,但是没有很难把握的自己。那时,很多人对我寄予期望,这让我压力很大,我只想着,要不辱使命。

    记者:和您这代人联系在一起的,往往是牺牲与奉献,您觉得当今年轻人能做到这些吗?

    唐长红:我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从小父母很偏爱我,但只要有责任感,就能做到。我的学生有很多80后,我觉得他们比我聪明得多,他们的开放思维让我都觉得羞愧。在我们团队,没有年轻、年老之分,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能干重要角色。有经验不见得不犯错误,所以我敢于用年轻人。80后好强、不服输,给他们责任,他们一定能做成。

    记者:现在学工科的大学生毕业后常常逃离科研,您怎么看待这种择业观?

    唐长红:人们追求待遇,这无可非议。但我跟我学生说,人一生起码应该做“一件半”事:第一件事,把手头工作做好;还有半件,为长远发展做铺垫。追求待遇,不是罪过;纯粹追求待遇而荒废了自己长久能力的积累,这是一种遗憾。

    记者:很多80后航天人选择航天事业的原因之一,就是近年来航天越发受到国人关注。您如何看待年轻人这种选择观?

    唐长红:对一个人来说,首先是生存,然后是理想。论生存,一个月得赚3000,还是得赚5000?论理想,是造飞机厉害还是造火箭厉害?人各有志。但在生存和理想中间,还有很多虚荣。这无可非议,有可能虚荣也能促使你进步。

    一直以来,航空工业都在疲惫应付着国家安全,中国航空工业更像是空军的航空。我们不是航空强国,但随着航空工业向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转变,需要有更强的人才。做大家都关注的尖端领域,会更有满足感,但越是做这样的事,越得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记者:您所在的西工大1978级5382宿舍,一个宿舍出了3个总师——歼20总师、运20总师、歼15副总师。再聚会时,同学间会说到当初的理想吗?

    唐长红:在型号研制过程中,我经常请他们来帮忙。他们有时会提出很尖刻、甚至刻薄的意见,但毕竟我们都是为了国家。

    我们班34个同学,每5年一聚,一直坚持到现在,相互之间很少谈论生活,大部分谈的还是技术发展。到这岁数了,生活琐事还是羞于谈起,从不攀比。当然,相互调侃也是有的,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但很少纠缠于此,更重要的是相互激励。
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在进行试飞。“人一生起码应该做‘一件半’事”

    头发有些凌乱,白发显而易见,这个黢黑的陕西汉子看起来有几分像老农,“微信”中他给自己取的网名就叫“耕夫”。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54岁男人,主持设计了“运-20”、“新飞豹”等多型中国空军主力战机。他就是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唐长红。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他。

    一口关中口音的唐长红说话语速颇慢,往往沉吟半天再开腔,35年的航空工业实践,养成了他沉稳的气质。飞机多少会带有设计者的个人色彩,他设计的“新飞豹”等型飞机在部队赢得了“皮实”、“高可靠性”的评价。唐长红这个人也很皮实,他说:“经得起折磨,这是我们做装备的人必须做到的。”

    这个关中娃有很长一段青春留在了农村,白天修路、打土坯,晚上挑灯看书,朦朦胧胧地憧憬着“要干造原子弹的事”。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他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命运由此改变。回首过去,他说,那个年代锤炼了我克服困难的意志。

    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跳槽,对于您这样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干到老的,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唐长红:大城市、小城市,各有各的好,得看你感兴趣的工作在哪儿。比如我所在的阎良,城虽小,却航空工业密集。说心里话,30多年里,面对诱惑,我有很多次离开的冲动。比如下海潮时,“造飞机不如去养鸡”。可当真要选择时,我有很多舍不得:舍不得航空,舍不得所学;我甚至有一种恐惧,恐惧自己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才达到的高度,是不是在新环境下还能达得到。我曾看到我同学发的一段微博,他说,他虽然没在航空业坚持下来,但看到留下来的我成了班里的代表,他为我骄傲。他说得对,贵在坚持。
记者:您当初为何选择西工大飞机系?

    唐长红:那是阴差阳错,我是被调剂到这专业的。我当时更希望做画家或大夫。

    那时候老师对我们期望非常高,巴不得你明天出去就能担当重任。我的导师是刘千刚教授,他当时都快60了,可每晚都两三点才睡。毕业后,他还继续给我很多教导。我到单位以后并没有做本专业,而是被分配到颤振专业组,他鼓励我,如果我在工作以外花3年学习,完全可以再学门专业。

    记者:从不那么熟悉的领域起步,您会觉得吃力吗?

    唐长红:有学必用是不可能的。先得服从,更重要的是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记者:去北京航空学院读研,符合您的人生规划吗?

    唐长红:确切地说,那时是稀里糊涂的,谈不上规划,我走过来都是前辈拉扯过来的。

    我当时并没觉得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是枝枝节节把我逼到这条路上了。同理,我也没想着高学历有助于后来当官。但所领导后来告诉我,人是要承担责任的。我的理解是,只要你有能力,就该出那份力气。
记者:硕士毕业时您正好30岁。三十而立,您当时有什么体会?

    唐长红:我很不情愿离开学校,因为我在北航最大的体会就是,要从事飞机设计,有很多我压根儿不懂的需要学,你不免会感到一种无知甚至无能。我相信很多设计师和我一样,等到要解决问题时,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

    刘千刚老师期望我每年读一本专著,直到我有了小孩以后,他还会检查我是否读书。当选院士后,我受邀回母校,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向老师汇报,我每年起码读一本专著,几十年来从没间断。”我常觉得,如果今天没懂点东西,就算白过了,所以哪怕睡前读一小时书,也算没落后。学无止境,不管是哪方面的学问,都会对工作有所教益。要把事做得更“美”,而不是更“对”——对是基本,美是一种更高要求。

    记者:您40岁出头就被任命为“新飞豹”的总设计师,成为当时业内最年轻的总师。

    唐长红:人生会有很多很难把握的机遇,但是没有很难把握的自己。那时,很多人对我寄予期望,这让我压力很大,我只想着,要不辱使命。

    记者:和您这代人联系在一起的,往往是牺牲与奉献,您觉得当今年轻人能做到这些吗?

    唐长红:我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从小父母很偏爱我,但只要有责任感,就能做到。我的学生有很多80后,我觉得他们比我聪明得多,他们的开放思维让我都觉得羞愧。在我们团队,没有年轻、年老之分,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能干重要角色。有经验不见得不犯错误,所以我敢于用年轻人。80后好强、不服输,给他们责任,他们一定能做成。

    记者:现在学工科的大学生毕业后常常逃离科研,您怎么看待这种择业观?

    唐长红:人们追求待遇,这无可非议。但我跟我学生说,人一生起码应该做“一件半”事:第一件事,把手头工作做好;还有半件,为长远发展做铺垫。追求待遇,不是罪过;纯粹追求待遇而荒废了自己长久能力的积累,这是一种遗憾。

    记者:很多80后航天人选择航天事业的原因之一,就是近年来航天越发受到国人关注。您如何看待年轻人这种选择观?

    唐长红:对一个人来说,首先是生存,然后是理想。论生存,一个月得赚3000,还是得赚5000?论理想,是造飞机厉害还是造火箭厉害?人各有志。但在生存和理想中间,还有很多虚荣。这无可非议,有可能虚荣也能促使你进步。

    一直以来,航空工业都在疲惫应付着国家安全,中国航空工业更像是空军的航空。我们不是航空强国,但随着航空工业向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转变,需要有更强的人才。做大家都关注的尖端领域,会更有满足感,但越是做这样的事,越得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记者:您所在的西工大1978级5382宿舍,一个宿舍出了3个总师——歼20总师、运20总师、歼15副总师。再聚会时,同学间会说到当初的理想吗?

    唐长红:在型号研制过程中,我经常请他们来帮忙。他们有时会提出很尖刻、甚至刻薄的意见,但毕竟我们都是为了国家。

    我们班34个同学,每5年一聚,一直坚持到现在,相互之间很少谈论生活,大部分谈的还是技术发展。到这岁数了,生活琐事还是羞于谈起,从不攀比。当然,相互调侃也是有的,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但很少纠缠于此,更重要的是相互激励。
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在进行试飞。
这个宿舍NIUBILITY
这个宿舍超级牛了
第四个人呢
史上最牛宿舍。
记者:很多80后航天人选择航天事业的原因之一,就是近年来航天越发受到国人关注。您如何看待年轻人这种选择观?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万幸的是马加爵和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万一和他们一个宿舍,后果不堪设想,感谢佛祖上帝安拉!
天使与超大 发表于 2016-3-20 10:57
万幸的是马加爵和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万一和他们一个宿舍,后果不堪设想,感谢佛祖上帝安拉!
也可能马加爵会在他们影响下成为一个同样厉害的设计师呢。
万幸的是马加爵和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万一和他们一个宿舍,后果不堪设想,感谢佛祖上帝安拉!
谢舍友不杀之恩
看来还是西工大牛逼!!!
看来还是西工大牛逼!!!

西瓜大又高潮了。
三年前的文章,楼主喜欢考古?
这很正常 本身这种专业人就少  集中在一个宿舍 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这很正常 本身这种专业人就少  集中在一个宿舍 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那也不一定同一级和学校,宿舍
第四个才是最厉害的,还处于保密状态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sevenlg 发表于 2016-3-20 13:42
第四个才是最厉害的,还处于保密状态
一语道破天机。
西工很牛逼,国家航空栋梁的摇篮。赞!
轰20总师百分之九十也是西工大的
那时候宿舍应该不会只有4个人,一般8个,至少也6个吧。
说不定第四个下海养鸡了……
估计这个宿舍不在了,如果还在的话,简直是文物保护单位。
西工大厉害,还是北航厉害?
西工大厉害,还是北航厉害?
西工 出总师
北航出领导
南航出商
想起了那张更牛逼的云集众多物理科学家的照片
万幸的是马加爵和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万一和他们一个宿舍,后果不堪设想,感谢佛祖上帝安拉!
当年的纯粹环境不会出现马加爵啊。
西工 出总师
北航出领导
南航出商
哈哈,精辟!
万幸他们那个时代不似现在,不然他们会整天DOTA,魔兽,撸啊撸,女朋友
西工 出总师
北航出领导
南航出商
忘了还有哈工大,北理工了么
一个宿舍出了这么多总师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尤其是一间大学宿舍,说明当时的航空人才过少了。
天使与超大 发表于 2016-3-20 10:57
万幸的是马加爵和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万一和他们一个宿舍,后果不堪设想,感谢佛祖上帝安拉!
拿那个垃圾和总师比?马都死了,还被你躺枪,无聊透顶!
cder9527 发表于 2016-3-20 15:04
那时候宿舍应该不会只有4个人,一般8个,至少也6个吧。
你比总师还认死理,人家都说了4个,你还质疑
sevenlg 发表于 2016-3-20 13:42
第四个才是最厉害的,还处于保密状态
那个时代一宿舍好多人好不好
wuruyou 发表于 2016-3-21 19:32
当年的纯粹环境不会出现马加爵啊。
马加爵他爹一定是个好同志
天朝第一宿舍!牛!
第四个人呢
你还得问第5、6、7、8。那年代本科宿舍6~8人,硕士四人,博士两人。
也可能马加爵会在他们影响下成为一个同样厉害的设计师呢。
说得对,万事皆有可能,说不定他会成为轰20的总师,飞机绰号:空中大锤。
sevenlg 发表于 2016-3-20 13:42
第四个才是最厉害的,还处于保密状态
我去,你为什么要说出来?你这是泄密!!!!!!
我要代表CDer处分你~!~~~~~
估计这个宿舍不在了,如果还在的话,简直是文物保护单位。
西工大的学生宿舍,沿友谊路边那一排,我九几年上大学时,我哪快退休的舅来学校看我,说那楼他上学时也住过……现在总算拆了,好像是零几年,以前在那楼的一楼走,灯黑墙潮,还能听见旁边老鼠跑……
天使与超大 发表于 2016-3-20 10:57
万幸的是马加爵和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万一和他们一个宿舍,后果不堪设想,感谢佛祖上帝安拉!
你是不是得了迫害妄想症?
第四个才是最厉害的,还处于保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