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袁大将军-序章--广宁师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30:50
有明袁大将军-序章--广宁师溃

    序章--广宁师溃

   
        从天启元年底(1621年),北京城里就开始流传起努酋(努尔哈赤)又要进兵的小道消息。今年3月辽沈大败之后,人们就一直在担心努酋什么时候又要内犯,现在看来恐怕是快了。

       虽然辽沈的惨败刚过去不久,但人们的信心却好像比以前更多了一些似的。因为熊经略(廷弼)正坐镇在山海关。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前几年他守辽东的时候,努酋根本没有一点空子可钻,就是后来换了那个只会搞水利的书呆子袁应泰才弄得一败涂地。这次听说熊经略一复出就提出了“三方布置策“,以广宁为主,重点布防,以当努酋锐势;在天津,登莱置舟师袭扰敌军侧后;经略驻节山海关,节制三方,徐图进取。当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皇上又特别器重,熊经略请兵20万,皇上发兵26万,其中广宁驻军12万,“议饷千余万“,光是拨往广宁的火药就有20多万斤。

       好家伙,够努酋喝一壶的了吧。另外广宁巡抚王化贞也一向在朝中以知兵闻名,据说他能弄来察哈尔40万蒙古兵,又有李永芳为内应,正准备讨伐努酋呢。努酋嘛,到底不过是个属夷,肯定不是对手。

   
        了解些内情的官员们却不像老百姓这样自信,他们知道辽东的局势实在是危机四伏,而其中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所谓“经抚不和“。

        熊廷弼高高兴兴的拿着皇帝的敕书和尚方剑到山海关上任去了,却没有想到他首先要对付的不是努酋,而是“刚愎自用“、“好漫语“的广宁巡抚王化贞。根据以往辽东战事的经验教训,熊廷弼认识到,在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之前,明军是无法与精锐的后金军在一马平川的辽河平原上野战的。因此,必须扬长避短,“以守为战“。这正是“三方布置策“的精髓所在。然而王化贞却特别的自信,一再宣称“不战必不可守,不过(辽)河必不可战“,要以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为内应,借察哈尔林丹汗蒙古兵40万,自己“愿以六万兵进战,一举荡平辽阳!“,与熊廷弼大唱反调。


        照理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广宁巡抚本是辽东经略的下属,王化贞却竟敢公然和熊廷弼分庭抗礼!原来这里面大有名堂。熊廷弼为人刚强、自信、好骂人,从来不把那些权贵放在眼里。这回不是,刚出国门就把大学士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等人统统都给得罪了,更要命的是,熊廷弼虽然不是东林领袖,但其思想与东林党人颇有相似之处,常常敢于跟阉党对着干。而王化贞是叶向高的门生,叶向高又是魏忠贤的干将,后台大的很,正好阉党想整熊廷弼,王化贞就乘机跳了出来。“经抚不和“闹得越来越不可开交,双方大唱对台戏。就在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都司的毛文龙率98人奇袭了镇江,获得小胜。王化贞正好以此来证明其战略的正确性,抓住机会大为宣传,自行其是。

         结果广宁之兵虽有12万之众,但熊廷弼一个都指挥不了,能够听他命令的只有自己上任时从北京带来的5000京营兵而已。到最后,这场纷争差不多把整个朝廷都卷了进去。于是天启二年正月十一日,召开了由张鹤鸣主持的紧急会议,有80余名大臣参加。会议最后提出了十几种解决方案,但其中明确表示用经去抚的只有一人而已。会议最终的决策竟然是:留王化贞,去熊廷弼。

         就在明朝还在为用谁去谁争吵不休的时候,天启二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离开了辽阳,统领大军直向广宁而来。鉴于“临敌易将,必误军情“, 熊廷弼的乌纱帽给保住了(却因此丢掉了脑袋),朝廷决定仍以两臣“协力共事,功罪一体“。


     这样的情况,能打仗吗?官员们心里打着鼓。

     
        我们的王巡抚在广宁摆了一个很奇怪的防御架式,前锋3万余人沿三岔河一线160余里驻防,后面一点的西平堡由副将罗一贯率3000人防守,再以总兵刘渠、祁秉忠等部3万人分别防守镇武、闾阳等地为后援,自引重兵数万坐镇广宁。十几万大军就这样被他分得东一堆西一堆,到处都是又到处都没有多少。



        大金天聪汗努尔哈赤于正月二十日到达辽河东岸,5万大军强渡三岔河。就如许多有经验的将领早就预料到的那样,后金兵渡河正面最多1、2里宽,沿河一字排开的3万防河兵充其量就是几百人能用上,再加上明军本来战斗力就不强,这样一来摆在那些防河兵们面前的问题就被简化成了:送命还是逃跑?这还用问吗?于是3万余人顿时崩溃。后金兵直扑西平堡。



        21日,两军在西平堡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明军在罗一贯的指挥下死守城池,后金兵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几乎“尸与城齐“。但是这毕竟是3000人对50000人的战斗,经过一天的血战,在火药用尽之后,西平堡终于失陷。罗一贯以下3000余人全部殉国,后金兵也伤亡数千。就在努尔哈赤看着西平堡城下的尸山发愁之际,喜讯传来:守镇武、闾阳的刘渠,祁秉忠等部竟然傻乎乎的赶来增援,正好撞到了努尔哈赤的枪口上。


         按照熊廷弼的战略,明军应当集中兵力,死守几个主要城池,千万不要再像辽沈之战那样中了后金军围城打援之计,尽量避免与后金兵野战。后金兵攻城不下,自然不敢深入。(奇怪的是,熊廷弼这次似乎特别沉不住气,从右屯也发令箭要王化贞增援西平,与其一贯的战术思想大相违背,在这次广宁惨败中,他还有着更大的败笔)但王化贞本来就不吃这一套,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尤其要命的是王化贞最信任不过的亲信孙得功竟然已经暗通后金,在一旁不住的煽风点火!于是,3万多明军就浩浩荡荡向屠场开去。


          本来以劣势之兵力与刚刚获胜的后金骑兵作战就已经是凶多吉少了,但孙得功还怕保险系数不够,自告奋勇要当前锋。两军刚一接战,孙得功就大喊“兵败了“,接着拨马就逃,明军本来士气就不高,顿时一哄而散。后金军穷追不舍,在沙岭合围了败退明军。这时已经不是战斗了,而是不折不扣的屠杀!激战1天,明军3万余人自总兵刘渠、祁秉忠以下几乎全军覆没,沙岭成了一个巨大的坟场。直到康熙年间,才有个和尚为了做善事,雇人去拣尸骨掩埋,一拣就是10年!


         沙岭虽败,广宁仍有兵马数万,如果有良将镇守完全可以挽回败局。但是那个孙得功又开始捣乱,带领军士鼓噪哗变。22日晨,王化贞刚起床就听说兵变的消息,立刻带了2个家人逃出了广宁。


     两天之后,努尔哈赤进入广宁城。

     
听到西平、沙岭惨败的信息之后,熊廷弼立即引自己的5000兵马离开右屯入援。行到大凌河正好碰上狼狈逃回来的王化贞。这两位生死冤家之间便有了这样一场对话。熊廷弼劈头盖脸就说:“六万军一举荡平辽阳,现在怎么样?“王化贞羞愧不能答,过了一会儿说应该守卫宁前(宁远、前屯)。熊廷弼冷笑道:“晚了!如此兵败之际,谁肯为你死守?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掩护百万生命入关,也就是了。“于是熊廷弼将所部交王化贞指挥殿后,尽弃关外数百里土地,将物资一律付之一炬,自己引领数十万辽民逃入山海关。


         至此,辽东尽失!

         其实,平心而论,熊廷弼尽弃辽东的做法还是很有问题的。当时,后金军尚未到达广宁。只是孙得功弄了点兵痞子在那里捣乱就把王化贞给吓跑了。据王化贞自己说:他离开广宁的时候,还有16000余守军,“守御之具甚备,即贼至城下,未必可攻而入也。“此时如果熊廷弼率5000兵马驰入广宁,以他在军中威信,又有一支可靠的兵马,不难弹压乱兵。再收集前线溃军,兵力当有3万以上。以此兵力固守广宁,守住是完全有可能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广宁确实不可守,至少也可像王化贞所说的守宁前。因为实际上后金军离宁前还远得很,无力也无意过于深入。



就是在熊廷弼全部放弃关外之后,后金军也只进至宁远城下就收兵了。熊廷弼没有见到后金军一兵一卒就尽弃关外数百里,焚毁物资无数,导致援辽兵马数万、辽民数十万“满山遍野,号哭于道“,死者无算,确实是说不过去,这也成为后来阉党杀熊廷弼的一大口实。与袁崇焕当时的作为相比,熊廷弼明显是要差得多。熊廷弼为什么会出此下策?或许是受挫折太多心灰意冷?或许是为了给王化贞个好看?还是一时判断失误?后人再无法知晓,只能扼腕叹惜。

         一封封十万火急的军情奏折从关外飞向北京,又化作无数塘报、邸抄、公文发向全国。消息所到之处一片混乱,天启皇帝甚至抓着首辅的衣襟哭了起来,仿佛努酋明天就要到北京了似的。大臣们都以“关门为死地,总兵为死官“,兵部连选了两个辽东经略都不敢上任。最后几乎采取了“拉郎配“的方式,由重臣填选票,得票最多的去,不管本人是否同意。这样才弄到了个兵部侍郎王在晋去当替死鬼。

         就在朝中上下乱成一锅粥之际,有人发现新上任的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失踪了。虽然职方司主事在兵部也还算个重要职位,但这当口谁还管得了这个呀。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失踪的袁崇焕后来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不落的明星!
有明袁大将军-序章--广宁师溃

    序章--广宁师溃

   
        从天启元年底(1621年),北京城里就开始流传起努酋(努尔哈赤)又要进兵的小道消息。今年3月辽沈大败之后,人们就一直在担心努酋什么时候又要内犯,现在看来恐怕是快了。

       虽然辽沈的惨败刚过去不久,但人们的信心却好像比以前更多了一些似的。因为熊经略(廷弼)正坐镇在山海关。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前几年他守辽东的时候,努酋根本没有一点空子可钻,就是后来换了那个只会搞水利的书呆子袁应泰才弄得一败涂地。这次听说熊经略一复出就提出了“三方布置策“,以广宁为主,重点布防,以当努酋锐势;在天津,登莱置舟师袭扰敌军侧后;经略驻节山海关,节制三方,徐图进取。当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皇上又特别器重,熊经略请兵20万,皇上发兵26万,其中广宁驻军12万,“议饷千余万“,光是拨往广宁的火药就有20多万斤。

       好家伙,够努酋喝一壶的了吧。另外广宁巡抚王化贞也一向在朝中以知兵闻名,据说他能弄来察哈尔40万蒙古兵,又有李永芳为内应,正准备讨伐努酋呢。努酋嘛,到底不过是个属夷,肯定不是对手。

   
        了解些内情的官员们却不像老百姓这样自信,他们知道辽东的局势实在是危机四伏,而其中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所谓“经抚不和“。

        熊廷弼高高兴兴的拿着皇帝的敕书和尚方剑到山海关上任去了,却没有想到他首先要对付的不是努酋,而是“刚愎自用“、“好漫语“的广宁巡抚王化贞。根据以往辽东战事的经验教训,熊廷弼认识到,在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之前,明军是无法与精锐的后金军在一马平川的辽河平原上野战的。因此,必须扬长避短,“以守为战“。这正是“三方布置策“的精髓所在。然而王化贞却特别的自信,一再宣称“不战必不可守,不过(辽)河必不可战“,要以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为内应,借察哈尔林丹汗蒙古兵40万,自己“愿以六万兵进战,一举荡平辽阳!“,与熊廷弼大唱反调。


        照理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广宁巡抚本是辽东经略的下属,王化贞却竟敢公然和熊廷弼分庭抗礼!原来这里面大有名堂。熊廷弼为人刚强、自信、好骂人,从来不把那些权贵放在眼里。这回不是,刚出国门就把大学士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等人统统都给得罪了,更要命的是,熊廷弼虽然不是东林领袖,但其思想与东林党人颇有相似之处,常常敢于跟阉党对着干。而王化贞是叶向高的门生,叶向高又是魏忠贤的干将,后台大的很,正好阉党想整熊廷弼,王化贞就乘机跳了出来。“经抚不和“闹得越来越不可开交,双方大唱对台戏。就在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都司的毛文龙率98人奇袭了镇江,获得小胜。王化贞正好以此来证明其战略的正确性,抓住机会大为宣传,自行其是。

         结果广宁之兵虽有12万之众,但熊廷弼一个都指挥不了,能够听他命令的只有自己上任时从北京带来的5000京营兵而已。到最后,这场纷争差不多把整个朝廷都卷了进去。于是天启二年正月十一日,召开了由张鹤鸣主持的紧急会议,有80余名大臣参加。会议最后提出了十几种解决方案,但其中明确表示用经去抚的只有一人而已。会议最终的决策竟然是:留王化贞,去熊廷弼。

         就在明朝还在为用谁去谁争吵不休的时候,天启二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离开了辽阳,统领大军直向广宁而来。鉴于“临敌易将,必误军情“, 熊廷弼的乌纱帽给保住了(却因此丢掉了脑袋),朝廷决定仍以两臣“协力共事,功罪一体“。


     这样的情况,能打仗吗?官员们心里打着鼓。

     
        我们的王巡抚在广宁摆了一个很奇怪的防御架式,前锋3万余人沿三岔河一线160余里驻防,后面一点的西平堡由副将罗一贯率3000人防守,再以总兵刘渠、祁秉忠等部3万人分别防守镇武、闾阳等地为后援,自引重兵数万坐镇广宁。十几万大军就这样被他分得东一堆西一堆,到处都是又到处都没有多少。



        大金天聪汗努尔哈赤于正月二十日到达辽河东岸,5万大军强渡三岔河。就如许多有经验的将领早就预料到的那样,后金兵渡河正面最多1、2里宽,沿河一字排开的3万防河兵充其量就是几百人能用上,再加上明军本来战斗力就不强,这样一来摆在那些防河兵们面前的问题就被简化成了:送命还是逃跑?这还用问吗?于是3万余人顿时崩溃。后金兵直扑西平堡。



        21日,两军在西平堡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明军在罗一贯的指挥下死守城池,后金兵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几乎“尸与城齐“。但是这毕竟是3000人对50000人的战斗,经过一天的血战,在火药用尽之后,西平堡终于失陷。罗一贯以下3000余人全部殉国,后金兵也伤亡数千。就在努尔哈赤看着西平堡城下的尸山发愁之际,喜讯传来:守镇武、闾阳的刘渠,祁秉忠等部竟然傻乎乎的赶来增援,正好撞到了努尔哈赤的枪口上。


         按照熊廷弼的战略,明军应当集中兵力,死守几个主要城池,千万不要再像辽沈之战那样中了后金军围城打援之计,尽量避免与后金兵野战。后金兵攻城不下,自然不敢深入。(奇怪的是,熊廷弼这次似乎特别沉不住气,从右屯也发令箭要王化贞增援西平,与其一贯的战术思想大相违背,在这次广宁惨败中,他还有着更大的败笔)但王化贞本来就不吃这一套,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尤其要命的是王化贞最信任不过的亲信孙得功竟然已经暗通后金,在一旁不住的煽风点火!于是,3万多明军就浩浩荡荡向屠场开去。


          本来以劣势之兵力与刚刚获胜的后金骑兵作战就已经是凶多吉少了,但孙得功还怕保险系数不够,自告奋勇要当前锋。两军刚一接战,孙得功就大喊“兵败了“,接着拨马就逃,明军本来士气就不高,顿时一哄而散。后金军穷追不舍,在沙岭合围了败退明军。这时已经不是战斗了,而是不折不扣的屠杀!激战1天,明军3万余人自总兵刘渠、祁秉忠以下几乎全军覆没,沙岭成了一个巨大的坟场。直到康熙年间,才有个和尚为了做善事,雇人去拣尸骨掩埋,一拣就是10年!


         沙岭虽败,广宁仍有兵马数万,如果有良将镇守完全可以挽回败局。但是那个孙得功又开始捣乱,带领军士鼓噪哗变。22日晨,王化贞刚起床就听说兵变的消息,立刻带了2个家人逃出了广宁。


     两天之后,努尔哈赤进入广宁城。

     
听到西平、沙岭惨败的信息之后,熊廷弼立即引自己的5000兵马离开右屯入援。行到大凌河正好碰上狼狈逃回来的王化贞。这两位生死冤家之间便有了这样一场对话。熊廷弼劈头盖脸就说:“六万军一举荡平辽阳,现在怎么样?“王化贞羞愧不能答,过了一会儿说应该守卫宁前(宁远、前屯)。熊廷弼冷笑道:“晚了!如此兵败之际,谁肯为你死守?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掩护百万生命入关,也就是了。“于是熊廷弼将所部交王化贞指挥殿后,尽弃关外数百里土地,将物资一律付之一炬,自己引领数十万辽民逃入山海关。


         至此,辽东尽失!

         其实,平心而论,熊廷弼尽弃辽东的做法还是很有问题的。当时,后金军尚未到达广宁。只是孙得功弄了点兵痞子在那里捣乱就把王化贞给吓跑了。据王化贞自己说:他离开广宁的时候,还有16000余守军,“守御之具甚备,即贼至城下,未必可攻而入也。“此时如果熊廷弼率5000兵马驰入广宁,以他在军中威信,又有一支可靠的兵马,不难弹压乱兵。再收集前线溃军,兵力当有3万以上。以此兵力固守广宁,守住是完全有可能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广宁确实不可守,至少也可像王化贞所说的守宁前。因为实际上后金军离宁前还远得很,无力也无意过于深入。



就是在熊廷弼全部放弃关外之后,后金军也只进至宁远城下就收兵了。熊廷弼没有见到后金军一兵一卒就尽弃关外数百里,焚毁物资无数,导致援辽兵马数万、辽民数十万“满山遍野,号哭于道“,死者无算,确实是说不过去,这也成为后来阉党杀熊廷弼的一大口实。与袁崇焕当时的作为相比,熊廷弼明显是要差得多。熊廷弼为什么会出此下策?或许是受挫折太多心灰意冷?或许是为了给王化贞个好看?还是一时判断失误?后人再无法知晓,只能扼腕叹惜。

         一封封十万火急的军情奏折从关外飞向北京,又化作无数塘报、邸抄、公文发向全国。消息所到之处一片混乱,天启皇帝甚至抓着首辅的衣襟哭了起来,仿佛努酋明天就要到北京了似的。大臣们都以“关门为死地,总兵为死官“,兵部连选了两个辽东经略都不敢上任。最后几乎采取了“拉郎配“的方式,由重臣填选票,得票最多的去,不管本人是否同意。这样才弄到了个兵部侍郎王在晋去当替死鬼。

         就在朝中上下乱成一锅粥之际,有人发现新上任的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失踪了。虽然职方司主事在兵部也还算个重要职位,但这当口谁还管得了这个呀。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失踪的袁崇焕后来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不落的明星!
在某个版本(可以从网上整体下载14部小说的那个版本)中,金庸在《碧血剑》后附上了他写的《袁崇焕评传》。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明朝的军队战斗力不行。[em01][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