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第一悍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0:18
http://www.doc88.com/p-3384299694425.htmlhttp://www.doc88.com/p-3384299694425.html
个人认为是鲍超,李续滨毕竟死在陈玉成手里。鲍超多次被陈玉成包围但都能突围出去。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1)
1.三十岁前:全能将才

胡林翼包揽把持,为的是让他“恢廓宏远”的计划能够成功。他是湖北巡抚,但是他要做的事情、他的理想,并不只是把湖北搞好,而是要平定东南,那么平定东南就得有一个很大的计划。胡林翼在后来——过了两年之后——跟曾国藩等人定下一个四路进军之策,就是在长江的南北两岸,各两支部队,先是长江沿岸南边北边各一支往东出发;然后南边还有一支,从湖南经过江西进入皖南,再取江苏、浙江,把太平天国的后方夺去;在长江北岸,还有一支沿着湖北、河南的交界往东边进发,肃清皖北,然后再到达江苏;当然中间是长江水道,就是水师。这就是四路进兵之策。那么要实现这个战略,你先得消除途中的障碍,先是长江南岸,九江你要拿下,不拿下九江,一是江面不通畅,第二整个江西乃至皖南就总是有后顾之忧。长江北岸最大的障碍是安庆,安庆也在江边,江面的下游你不搞定,安庆长江水面也就不通畅,然后安徽省大部分地区也受到安庆的辐射。安庆如果有一支军队的话,你不搞定安庆,甚至就没有办法围攻南京。将来湘军的计划实施,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四路进兵的战略来执行的。九江也拿下了,安庆也拿下了,然后李鸿章到了江苏,左宗棠到了浙江,李续宜、唐训方等人在皖北取得了好的成绩,让太平军可以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最终围攻南京,战而胜之、攻而克之。也就是说后来的湘军征战史,基本上就是按照胡林翼的计划实现完成的。但是你能定一个大的计划,你也有监督执行的能力,也能筹到很多钱,你还是需要有能够给你具体实施每一次战役的优秀的将领。

在早期我们讲过很多次,塔齐布是名将,罗泽南是名将,但是这两人在这个“恢廓宏远”的计划中,还没有来得及展现他们的能力,就过早地逝世了,塔齐布是病死,罗泽南是战死。在这两人之后,湘军有一位年轻的将领出来支撑了危局,实现了四路进兵东征途中的第一次大胜利,他攻克了九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攻克九江后没多久,他再渡江而北到了安徽,在安徽先经过一段势如破竹的进程之后,因为孤军深入、过分轻敌,也因为后援支持不够,全军覆没。他创造了湘军的一个高潮,但是旋即又将湘军陷入了一个低谷,这个人就是李续宾。

胡林翼喜欢给人戴高帽子,在湖北的时候,他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位是李续宾,一位是多隆阿。他称李续宾为“圣人”,多隆阿呢,是旗人,他称之为“八旗圣人”。被他称为圣人的就这么两位,这是同一阵营的评价。来自敌对阵营的,太平天国的名将英王陈玉成,曾经这样讲过,他说,我跟清军交战这么多年,真正让我觉得势均力敌,让我可以佩服的人,也就这么三位,一位是李续宾,第二位李孟群,第三位鲍超。当然这三位呢,李续宾的军队被陈玉成攻溃,李续宾因此自杀;李孟群更惨,被活捉;只有鲍超挺到了最后,他看到了陈玉成的死亡。不论是同一阵营还是敌对阵营,对李续宾的评价都很高,但他又是湘军一个巨大的悲剧的主角,所以我们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李续宾的生平、战绩、性情和他的结局。
李续宾是湘乡人,他出生的家庭呢,用我们今天的话讲,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贡生,家里比较有钱,然后喜欢舞文弄墨、乐善好施。他家里有五兄弟,李续宾排行第四,他三位兄长基本上都从事商业,这可能就让他家更有钱。他和弟弟李续宜都是湘军的将领。李续宾出生不久,还不满周岁就能下地走路。后人给他写传记,就恭维他说,很早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出李将军有龙行虎步的气概。这是一顶高帽子啊!李续宾虽然将来没有考取一个功名,就是没有通过科举高级考试,成为举人、进士,但是,他入学也比较早,5岁就在家塾里启蒙。他家的家塾叫做“将就书屋”,将就,得过且过,他读书的成绩虽然不算怎么好,但是他读的是有用的书,他读书有自己的方法,至少他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对于将来他的作战是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再接着讲他的成长史。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2)
  10岁的李续宾,身高就跟成年人差不多,当然这个成年人是讲晚清湘乡那块的成年人,个子不会特别高。他后来,在湘军将领里面,算比较高的,身形也比较魁梧,加上他战绩比较优秀,所以就有些传言。有一次,有一位官员到北京,咸丰皇帝就召见他,谈完正事,就问他,说这个李续宾很厉害,现在战事正紧,我还没办法让他到北京来见我,听说他身高九尺,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清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2厘米,九尺那就太吓人了,所以这肯定是传言之误。但是能够传成这样,可见他的身形还是很高大的。11岁背东西,负重,他就能负100斤,那个时候100斤呢,相当于今天的60公斤,120斤。11岁的一个小孩,能背120斤,这可见他确实有天生异秉,从小这身体就特别好,是一块将材,至少身体、体格上是一块好材料。然后,他少年时代的兴趣,都跟武学有关,13岁就学骑马。我们知道,在湖南这种丘陵地区,不要说一般人,就是那个时候在湖南的军队,骑马骑得好的都少。第一个是马比较少,第二个呢,南方本地这些马,马种也不太好,估计就像现在公园里那些马,骑着就只能溜达,要真正用来上战场,乃至去打猎,都不太合适。但是李续宾,因为他是中产阶级家庭,所以家里养了马,而且有能力买好马。他13岁学骑马,一直到40岁,就这么一路骑下来,骑术很精湛。后来曾国藩、胡林翼营中只要有了好马,都要请李续宾看一看,做一个鉴定,这个马到底是不是好马,包括有时候自己的坐骑不太好,都会请李续宾选一些马拿过来。15岁李续宾又学射箭,这是因为他的一个同学喜欢射箭,他觉得有兴趣,也去学,很专注。人家用羽毛在他的眼睛上舞来舞去、拂来拂去,他都不眨一下。然后21岁,学着打猎,自此以后几乎每年冬季都要出去打猎,据说总是所获甚多。会射箭,会骑马,去打猎的话,那自然比一般的人要强一点。接下来二十几岁的时间,他又学医术,当然他学医术呢,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年纪大了,如果自己懂一点,有些小病小痛可以给他处理,就不必请医生,请医生也很贵,而且这个医生是良医还是庸医,有的时候也难以分辨,这也是尽孝的一个手段。附带说一句,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都会一点医术,都喜欢看一些医书,大部分的情况都是为了父母。当父母年老之后,他们觉得身为人子要懂一点,即算不够给父母开药的水平,至少一般的医生来开药,你要稍微能看懂一点,明白医生指出的是什么病症,用的什么药,如果太过离谱你可以拒绝,就是说你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读医书的一个传统,李续宾也有这个传统。当然他读了医书,将来带兵之后,八年中他的部队从来没有发生过瘟疫。在那个时候,作战部队里面发生瘟疫是很常见的,像湘军几个巨头,曾国荃的军队、鲍超的军队,就都发生过很大范围的瘟疫,病死的人有的时候达到一支军队的1/3,几乎就让那支军队失去了战斗力。太平天国的军队也发生过很严重的瘟疫。发生瘟疫,主要是跟战争太惨烈有关,死的人太多,卫生条件也不够好,这个流行病流行开来,就染发了瘟疫。但是李续宾呢,医术还可以,平时也很细心,注意调养士兵的身体,所以他的军中没有发生过瘟疫。然后25岁那年,他又学习绘制地图,画了几百幅。那个时候,他画地图,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因为他真要出来带兵,那也是几年之后,当时他也没这个迫切需要,可能就是一种兴趣爱好。他画的地图很精准,曾国藩曾经看过他的地图,说我手上这些官书啊,从紫禁城里面出来的地图,都没有你这个精准,没有你这个方便。可见他在地图上、在地理学上的造诣,也比较高,这一点跟左宗棠有些像。但是他做所有的这一切,并没有从小说我想去当兵去作战,没有这样一个想法。他很多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够去考试,考出一个好成绩,入一个学,中一个举,再来一个进士就更好了。他还是有这个想法,但是他一直这么读啊,读到30多岁,考试成绩还是不够好,就有点灰心。仕途看来是无望了,那么就尽力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射箭、骑马、打猎、画地图,还买了40亩地,带着两个儿子、三个佣人,就耕种这些地。同时呢,开了一个鱼塘,另外还植一些蔬菜、桑麻,就准备用这种方式来了此一生。可是那个时代呢,不能让他这么安闲。首先在湘乡、邵阳交界的地方,土匪很多,经常骚扰来往的行人,所以湘乡本地就组团,这还是道光二十几年。他家因为是比较有钱,然后有一定地位,这地方上要办什么事情,他父亲又热心,所以肯定就参与到团练里面。当然他父亲出钱,李续宾呢,这么一身好武艺,正好可以去磨炼一下,他就参与了这个团练,参与之后,捕杀了不少土匪。在太平军兴起之后,团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湘乡,就更重要了。至于他和罗泽南?王錱怎么举办团练,这个在以前已经讲过了,在此就不多讲,只是想就一个话题多讲两句。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3)
  我们看李续宾30多岁,也就是他真正出来带兵之前的人生。说他是一个书生不过分,说他出来之后是书生带兵也说得通,但是,他不是湘军里面一般的那种比较常见的,像刘蓉、李元度那些书生,那些不仅仅是书生,是很有学问的学者、文学家。湘军里面这种书生,真正带兵去近距离跟敌人作战,几乎都是失败的。你说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他们是书生,他们带兵,但是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统帅身份,具体作战不是他们自己,他们作战的成绩也不好,经常为此闹情绪自杀。湘军里面真正能够支撑起这么一个庞大有力的军事组织的,是李续宾、塔齐布这样的将才。当然李续宾、罗泽南这些还读过书,像塔齐布、鲍超那种就不认字,那就根本不能叫书生。但是李续宾这种呢,是很基层,甚至成绩很差的书生,因为书生也要有一个资格,他并没有这个资格,他爱好读书而已。但是我们看他30岁以前,他练的都是武学,都是跟行兵作战有关系的东西。如果说他30年就是天天在家读书,不进行体育锻炼,不操练这些科目,然后一出山就能带一支军队,就能经常作胜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我们有时说湘军是书生带兵,但至少在基层,在一线,书生带兵的成绩是不怎么好的。而只有像李续宾这样,从小身体就很强壮,然后自己又喜欢一些武艺上的东西,对与战争有关的事物和知识比较留心的人,虽然出身农家,但是一旦有机会,他以前的身体条件、知识储备就能用上了。反而你整天就是写文章、写诗、研究学问,突然有一天让你去带兵,你的成绩肯定不会好。作为一线来说,书生带兵绝对不是美谈,军人就是军人。
2岳州故事:有智有勇
湘乡知县让李续宾、罗泽南、王錱组织团练,然后,巡抚骆秉章把他们招到长沙。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支援南昌,他们总共带了1200人,罗泽南和李续宾带队。罗泽南带的营叫中营,360人;李续宾带的营叫右营,也是360人。剩下那400多人,李续宾称为“余勇”。余勇是李续宾的营制里面与别人不同的一种配置,余勇不用来单独作战,而是当正营,像中营、右营出战的时候,正营里面又会分哨,每个哨配多少个余勇一块上去作战,这是他的一个独特的营制。他们1200人到南昌,这是李续兵第一次真正的作战,败仗。一个人第一次带领几百上千人,去生死拼杀,如果不失败的话,那就太神奇了。所以像李续宾这样的人也会失败,一遇即溃。当然这不能怪他,士兵也是湘乡农家子弟,刚从湘乡县城出来,一生还没有离开过家,一下到了江西这么远,突然又碰到太平军,对面就是刀枪剑戟、开炮开枪,一遇到这场面,四散奔逃也是很正常的。李续宾稍微挽回了些面子,就是等人家把他这两个营杀得溃散的时候,他还能组织160个人,等太平军撤退的时候,就跑到队伍的尾部,追杀了几十个人,稍微报了一下仇,当然总体来说呢,还是失败了。湘军这次被杀了160人,其中有几个是罗泽南的弟子,也是李续宾的好朋友。回到湘乡之后,很多人因此退出湘军,因为他们以前是做团练的湘乡人,那时候团练还算有起色的,外县外乡的人一般不敢到湘乡做什么坏事,但是出去之后,一作战,发现不是做团练捕土匪那么容易,原来我们还有可能被敌人杀死,有些人因此就打起了退堂鼓。但是,李续宾以及他的右营并没有因此退却,在失败中汲取一些教训,在接下来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越战越强、越战越勇,甚至于因为李续宾的一些智谋,越战越有趣。下面就选一些李续宾在作战中有意思的事情做一个介绍。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4)
  就在援助南昌失败后不久,咸丰四年(1854)六月,李续宾、罗泽南、塔齐布在岳阳,当时叫岳州,打了一场很漂亮的仗。在湘军军营内,人家称这一次战役叫岳州故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当时他们是三营人,刚才介绍了,李续宾、罗泽南每营只有360人,塔齐布一部呢,人多一点,不止一个营,他带了两营人,那么一共加起来不到2000人。可是在岳州附近一个地方,与之对敌的太平军有五六千人,人数远远多于他们,而且眼看着就要向他们发动总攻。开始他们三个人讨论,罗泽南就说,我们躲到岳阳城里面去,因为当时太平军也没有去控制岳阳城,但是岳阳城不好防守,并不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所以李续宾说我们不要到那个地方去,上一次王錱在里面就被围住了,差点丧生,我们不要去那。罗泽南说那怎么办呢?那我们就撤吧。李续宾说,往长沙一撤,那还得了,被人追击那不很惨哪。罗泽南就问了,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李续宾说我想到一招,先提前两天在当地街上张贴告示说,长沙的援军两日内就到岳州了,民众不要慌,援军到来之后,就可以击败太平军。他这个就是故弄玄虚,当时的民众比较相信,甚至还有打前站的,准备柴草,为了迎接长沙来的援军。但是你一张告示,吓不退太平军的,对不对?你还得拿出一些更具体的东西,让太平军相信你们真的有援军。两天后——也就是告示说的两天后援军必至——夜晚,李续宾从自己营内360人中抽出300人,每个人都点着火把,通明透亮,进入塔齐布的营。那么如果是间谍的话,他就会看见突然不知道从哪来的一支军队。点着火把进了塔齐布的营之后,赶紧熄灭火把,然后塔齐布这边再派出500人,又从别的地方绕了一圈,到一个很显眼的地点。800人再把火把点着,又很耀眼地走进塔齐布的营,那有间谍观察,就发现又来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比前面那支军队还多,又进了塔齐布的营。进去之后又立即把火把熄灭,从别的方向又绕出一支。用前面的方法,大概几百人,就这样弄了三支军队,制造了一个假象。就说一夜之间,人家一数的话,这一下岂不就是来了2000人的一支大军?就很害怕。

这个夜晚,这么一折腾就过去了,到早上,塔齐布的营中赶紧增修土墙。因为你来了军队,在这个营边你要立新营,尽管现在没有真的来军队,但是也要做一个样子。在塔齐布的营边又建了一座新营,当然里面是空的,可是,帐篷什么的都用的新的,全部给布好,虽然里面没有人。这一下太平军就相信了,真是来了援军啊,那来了援军的话怎么办?赶紧趁他们援军立脚未稳,我们去冲击他。太平军这样想也是对的,因为前面等了这么些天,太平军没有主动发起攻击,是因为先去攻人家,人家有工事有营房在那,你去攻击他叫攻坚,比较麻烦。现在人家的援军刚到,嚷嚷乱乱的,这个时候你突然去冲击他,叫有机可乘。等他立足稳了,加起来4000人,那压力就大了,那个时候可能湘军就会来反攻我们,所以太平军就去冲击他们。李续宾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前几天太平军一直不来进攻,他们就很着急,但是他们人数比较少,地形也不是那么有利,让他先去挑战太平军,他也觉得没把握。他就是要用这种疑兵,制造这种假象,引得太平军来主动进攻他们。太平军果然就来了。那么就是按照湘军惯常的阵法,有迎头接战的,有两边冲击的,就是冲击敌方队伍中部的,还有伏兵绕到后面攻击敌人尾部的,在迎头冲击的斜后方也有伏兵。就用这个战法跟太平军作战,太平军就被打败了。当然打败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又是李续宾。虽然说这个计谋很好,但是具体接战,敌人开枪近身搏斗,互相砍,士兵害不害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你计谋再好,没有敢于作战、善于作战的士兵也不行,因此李续宾冲在最前面,当士兵发现敌方来势汹汹,觉得害怕的时候,他干脆往地上一坐,席地而坐,表示自己一点都不担心不害怕,你们给我冲给我杀就行。然后呢,太平军作战有一个特点,特别在早期,就是湘军当时的一个情报官总结出来的三条:第一条叫“声”,第二条叫“色”,第三条叫“奔走”,声、色、跑。“声”,声音,万人齐呼杀妖。太平军认为清方都是妖,清妖,所以一作战几万人齐声高呼杀妖,冲锋的时候,喊声震天动地,能够震慑敌军。第二个是“色”,太平军的服装、旗帜、头巾,只有红黄两色,这种颜色很耀眼,几万人穿着这个东西在战场上,也能够震慑敌方。第三个“奔走”,主要是说要跟着一面旗去奔走。太平军这一点训练得很不错,因为我们要分析一下太平军的组成。如果说太平军有一支10万人的军队,那么里面真正能够作战的,会作战的,有作战经验,甚至是有武器的——我说的武器是枪,就是那种火枪,或者比较锐利坚硬的刀啊矛啊这些?其他什么锄头棒子那些,随时抄一个东西那不叫武器——最多不会超过1万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很多记载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湘军这边死几百人,这也是很难接受的一个成绩,而太平军那边,总是被斩首几千上万。有的史学家就说这是湘军夸大战绩,其实不是的。太平军一支10万人的军队,至多不会超过1万人有战斗力,其他的百分之###十都是被裹挟进来的平民,是一般的老百姓,临时训练几天就让他们上战场,而且往往是这些不会作战的,让他们冲在最前面。那么湘军这一边,包括一些别的清军,碰到这些人,那不就冲上来给你送死的吗?所以你的杀伤力自然比他高。可是你真说你伤了多少太平军的核心战士,这就很难说。所以说湘军士兵一开始,见着对方人这么多,也是挺害怕的。但是李续宾鼓励他们,冲上去砍就行了,杀就行了,慢慢地也不那么害怕了。可是太平军中有90%是一般平民,如果你不训练他,那在战场上也会自找苦吃。他万一在战场上乱跑怎么办?那不就把自己的阵形都冲乱了么?所以太平军平时训练这些平民就是一招——跟着旗走。譬如几千人甚至万人,这些都不是真正用来作战的,那么前面有一个挥旗的,你们这些人就认准这面旗,这个旗在哪你就跟着在哪,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排好队。一般单线走或者是双线走,单线就是一个人站一排,双线就是两个人一排,你就跟着这个旗走,跟不上旗的,走着走着出列的,当场就被太平军的教官处死,即算你累得走不动的也会被处死。就因为这么严酷的训练,所以太平军在早期,特别在湖南这边,他们的那个战法是很吓人的。虽然他不是真正的战士,但是几面旗一挥起来,旗后就跟着一队人,怎么冲都冲不破,而且很有规矩,严格执行他们的纪律,这也会让敌军看着害怕。所以当时李续宾就看见了,在一个高岗上,有一个指挥官,正在挥舞一面旗帜,然后底下有几面别的旗帜,好像在呼应那个旗帜,一会在这一会在那,旗帜后面跟着很多队人。他感觉得把那个指挥旗给夺掉。李续宾就一个人带着十几个亲兵,爬上高岗,干掉了那个挥旗的。这样指挥旗一没有了,太平军就乱了,队伍也不成形了。这下罗泽南、塔齐布赶紧就率人冲进去,大胜!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5)
  李续宾行军还有一个讲究,兵法上不是有一句话叫穷寇莫追吗?李续宾作战没有不追穷寇的,都是追到底。这个是有道理的。我们分析下,为什么不追穷寇呢?怕他反抗吗?怕他最后因为这个困境,突然有一股精神力量,让他的潜力全部发挥出来?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真作战的时候,穷寇可以去追,至少李续宾就是这样追的。当然要看情况,第一,你去追他,军纪要特别好,不要在追的过程中,去捡地上的东西,去搜刮财物,你的目标就是追击敌人,能多杀一个是一个,能多抓一些是一些。第二个,你在追的同时,不能孤军,还要有接应。你最好还要知道,前方是否还有埋伏,这样就叫剿。你可以去剿灭敌人,不是光去追。还有一些别的因素,这个我们在将来他具体作战的时候再介绍。反正对于穷寇,李续宾是一定要追的,他不相信穷寇莫追的道理。那他这么一去追的话,罗泽南的中营就进入了敌人的营内,那这下就好了,里面的军械、粮草、财物全归了中营。李续宾右营追回来之后,士兵就埋怨了,说我们辛辛苦苦去追,也就杀了一些敌军,这好东西都让中营拿了。李续宾就说不要着急,我们这样一追,我们功牌多呀。功牌就是保举,因为作战最勇猛肯定是他这一营了,保举上去,部里面就会发下执照,保举单,那我这个营里面就很多啊!这样我们把300块功牌给罗泽南中营,让他换点粮食给我们怎么样?因为他这个军队作战勇猛,总是能胜利,得军功的机会多,军功章挂满了,也没什么用,干脆换粮食。300块军牌换了2000袋粮食,就这一回。当时这个故事一传开,湘军内就有一个谚语,叫做什么呢?“中营银子,左营旗子,右营顶子。”中营是罗泽南的营,这个营的士兵有个特点——爱财。左营是王錱的营,罗泽南的旗是红旗,李续宾的旗是白旗,单色的旗。王錱的旗最鲜艳,是五色布的旗,五色旗,所以左营的特点是旗子。右营李续宾,顶子,顶子就是清代官帽上的顶子。顶子用的材料越高级,翎毛越珍贵、越多,就表示官位越高。那么右营顶子,意思就是右营里面有战功的多,将来出的将领、高官也多。这就是一个谚语。

罗泽南和李续宾这两人,严格地讲不是师生关系。李续宾并没有拜罗泽南为师,他弟弟李续宜是跟罗泽南读书的,李续宾并没有,所以通常总说罗泽南率领弟子王錱、李续宾,这李续宾一定要把他撇清,他是送弟弟李续宜去罗泽南那读书。当然他很尊敬罗泽南,罗泽南在他家乡也是他的长辈,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他不是罗泽南的弟子。那么不是他的弟子,出来带兵之后,他与罗泽南各领一营,各当一面,就有一些竞争。也许这两个人自己不会竞争,但是两营的士兵,跟这两个人有关的其他人,会有一些想法。至少我们现在看李续宾的年谱,这个年谱主要是他的弟子以及他的亲人一起合作的。那里面就喜欢讲一些罗、李两人优劣如何,做一些这样的对比,一般都会评价,说李续宾更强一些。譬如说旗子,罗泽南红旗,李续宾白旗。白旗的威望越来越高,对于太平军来说,因为他作战勇猛,所以出战的时候,太平军也学乖了,见到白旗就躲,见到红旗就冲上去杀。有一回他们士兵就开玩笑,向两位统帅提一个建议:这回出战,我们把两边营的旗给换一下,李续宾拿红旗,罗泽南拿白旗。就这么上战场,一开始有些太平军也按老招数躲避白旗,但是一旦双方接战,这一动手没多久,太平军又都躲避红旗,直接冲向白旗。这个故事说明李续宾的手下作战,确实要比其他的,比罗泽南他们营的能力要强。因为在湘军内部换旗,以前也零零碎碎介绍过,有过几次,像左宗棠借用鲍超的黑膏旗,像王錱的五色旗,也曾经被江西当地的官员用过,但是像罗泽南、李续宾这样换旗,换了旗之后还是不管用,这倒是没有听说过。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6)
  这是李续宾刚开始作战,然后随着时间,战役更加频繁,李续宾的指挥才能、军事才能越来越出色。

有一回追敌追到湖北的百花洲,他算一支孤军,后面是有援军,但是离得比较远,这个百花洲,是从湖南进入湖北境内,并不很远的一个地方。同时又有一支敌军在这跟踪他,在他的东边,离他大概总是保持二三十里的距离。有一天行军行到黄昏,那时候是闰六月,天气很热,到黄昏吃过饭就要睡觉,士兵就把草席铺在干裂的田地上。李续宾饭后散步回来,立即下令不许睡在这里,要睡在高岗上。为什么要睡在高处呢?而且那个高的地方,太阳晒过了,刚黄昏还挺热,再说人也很累了。有的人就不愿意,李续宾碰到不愿意的士兵,就拿鞭子抽,都得给我睡上去。没办法都睡上去,怨声载道。睡到半夜,风雨大作,他们黄昏那会睡的那个田地,积水深至三尺,这一下士兵就佩服他了。大家佩服他能够预报天气,但是这还不算绝的。两天后李续宾命令移营,往西边移30里。但是移营移30里,刚下过大雨暴雨,路上全是烂泥,你本来在这个高处睡得好好的,安营扎寨挺好的对不对?现在在烂泥中,又去行军30里,是不是太累了一点?也很多人不愿意,李续宾严厉督责一定得移。移了30里,又有一处比较高的地势,稍微干一点,就在那个地方扎营。次日追兵就来了,因为追兵觉得你这好像躲着他嘛,本来隔你就那么20多里,你现在又移个30多里,人家觉得你害怕他,加上追兵也有一些援军加入,人数比较多,气势汹汹就冲过来。士兵有点害怕,说你看,我们刚才不动可能人家还不会追,我们一移人家就来了,暴露了目标。李续宾说我就是要移到这,暴露目标让他们来追。为什么让他们追呢?你想啊,烂泥路虽然不好走,但我们已经休息一夜了。而他们原先隔我20里,现在加上这个30里,他们连着走了50里烂泥,一路走来非常辛苦,我们趁这个机会给他们迎头一击,你们说胜负如何?大家一听,有道理!分作两队,从高处冲下,敌军还立足未稳,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3无情军令有情将军
李续宾的军中军令很严。譬如说死罪:敌军未接近营垒,就敢出击者,有功亦杀。就是说你违反了这条命令,你就算立了战功也是斩首。而敌军逼近营垒,有个什么标准呢?就是敌军正在那突破壕沟的时候,要到那个时候你才能出去攻击,这是一条规定。第二条,任何人,只要是营中的人,平时去砍柴也好干什么也好,你敢把人家坟墓上的树给砍掉,斩首!当然这一条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因为坟墓上的树,是代表着一种孝,以及对祖宗的思念敬仰。每个人家里都有坟都有亲人,每个人的情感一样,你士兵再如何,也不能把那个树给砍下来。所以李续宾有这么一条规定。当然其他还有些军令,看一看这个营制就知道。譬如不许赌博啊,不许强奸啦,不许吸大烟啊之类,这些都是斩首项目。但是如果不是在军令范围,就是平时小小的过失,那么李续宾从来不会在公开场合去责备他,总是把这个人叫到身边,好好跟他聊一聊,这叫“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这也是大多数会做领导的人懂得的一个道理,这是安抚人心的一种好的做法。但是也有一回失控了的。就是李续宾的营,简直就是士兵要造反。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7)
  那是咸丰四年(1854)十二月,湘军水师被太平军打成两截,一个是内湖一个是外江,紧接着,曾国藩的坐船也被太平军焚毁。当时呢,曾国藩有一个朋友,也是他的幕客,刘蓉,湘乡人,曾国藩老乡,就建议说,我们应该趁着除夕进攻太平军,因为他们刚打了胜仗,应该会在除夕那一晚庆祝,我们出其不意去攻击他。听上去呢,这个建议还是不错,只是他当时对敌军了解不够透彻,不够仔细。太平军没有除夕,太平天国用的日历是天历,他们自己制的一套历法,跟中国传统用的这个农历是不一样的。他们过的新年,是我们现在的元旦,跟农历的除夕新年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在这一天去攻击太平军,太平军没庆祝,所谓出其不意就落空了。这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那会的湘军士兵,刚出征没多久,还有一些在农村的习惯,对于农历除夕看得很重要,觉得这么一天你也让我们去作战,都不同意。最开始呢,是想让罗泽南的中营去执行任务,配合水师。但是水师提出建议,说中营战斗力不行,我们还是要右营去。李续宾说我这个士兵啊,不愿意在除夕那天出战,当然李续宾当时也不知道太平军不过除夕,他只是从自己本身乃至军队士气来考虑。但是刘蓉就是坚持,然后曾国藩也被说动了,也坚持,三个湘乡人呢,就产生了矛盾。最后考虑了三天,李续宾觉得还是没办法,刘蓉虽然不是他的上级,不是统帅,但是他提出建议,曾国藩接受了,曾国藩是钦差大臣,代表皇帝代表朝廷,虽然大家是老乡,但是军队里面还是要服从命令,就勉强答应了,回到营里就跟士兵们做思想工作。士兵当然不愿意去,直接拒绝,几乎没有人同意。但是李续宾对士兵好啊,军令也严明,强迫他们去,士兵就偷偷地搞了一次地下活动,互相串通,商量说,这个刘蓉太可气了,他以为他有什么妙计,搞得我们这一天不能休息,我们一定要打个败仗,堵住他的嘴,让他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计谋,这是馊主意。这个呢,李续宾不知道。

好了,等到除夕那一天,作战了。据当时亲身参与了这一次作战的一个士兵回忆,他说当天我们出了营门六七里,就一哄而散,四处奔逃,反正也没个目的地,我们就是要散,不去跟太平军相遇。湖口的太平军,看到湘军营内突然出队,很警惕,但是看他们行军行了几里地,突然又四处跑开了,没明白怎么回事,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战法,很纳闷,但是不敢追,直到后来看到他们越跑越散,不像一个作战的样子,这才发动起来狂追。李续宾没料到有这么一出戏啊,带着士兵出来走着走着,士兵都不见了,就剩下他一个人,然后那边太平军追过来了,那有什么办法,也得赶紧跑啊。他这次作战,又没有非要誓死报国,不成功则成仁,那个情绪还没酝酿出来。还没有接战,两边根本还没动手,人就不见了,这很奇怪,有点像互联网上前一阵很流行的一个恶作剧,大家先一天在网上约好,穿上同样的服装同样的装饰,跑到某个地点,或者是一个快餐店,或者某个公共的广场,几百人穿得都差不多,突然一声令下,大家一下就不见了,这种无厘头的行为。这天这个湘军啊,就有点像这个行为。这个行为在互联网上叫“快闪”,湘军也快闪了一回。唯独李续宾不知道,但是他也来不及多思考了,人家太平军已经出兵了,跑啊。幸亏他的马好,他一直骑的都是良驹,自己的骑术也很好,好不容易跑开了,躲到一个空着的民房,一个人枯坐了一夜。那一夜估计都没有想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平时指挥那么如意的士兵,今天这是怎么回事?给我摆了一道。但是当天士兵虽然这样一哄而散,并没有受到损失,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他们也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抗议,甚至不是抗议,而是对刘蓉,那种不讲人情又不懂军事的书生,用这种方式讽刺嘲笑他。士兵在黄昏上灯之后,陆陆续续全部回营。可是回到营内发现大事不好,主帅不见了,李续宾没有回来,这下士兵就觉得这个事情不太好了。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右营的官兵全部涌到曾国藩的帐内,跑到他的办公室要人,说就是你这出的瞎主意,乱指挥,我们的主帅不见了。士兵对李续宾很有感情,非常爱戴他,一旦发现他不见了,就要将怒火发泄到曾国藩身上。当时的场面很混乱,那么多湘乡人,讲着湘乡话,骂曾国藩的娘,拍他的桌子。曾国藩坐在一个桌子后面,很多士兵站在那质问他,找他要人,拍桌子。曾国藩也没办法啊,那会湘军还是很有一些草野气,不像后来组织越来越庞大,等级观念越来越强。那时候咸丰四年五年,大家知道曾大人曾老爷,你是一个官,但是呢,我们还刚从农村出来,我们前一阵还在那锄地呢,现在你把我们李大人搞得不见了,我们得找你。就没有想到,在军队里这叫犯上作乱,这要在将来会受到严惩。但是当时,他们还是一个很朴实的农民心态。就这样闹,闹了大半天。李续宾在那民房待了一夜,看看太平军搜查人员慢慢走了,然后他在黄昏时才回营。正是他的士兵,追着曾国藩要人的时候,李续宾回来了。李续宾一回来,士兵立即不闹了,都后悔不该开这样的玩笑,差点让主帅丧命。用他们当时记录这一个场景的人的话说,士兵见到李续宾回来,“如婴儿之投慈母”,就像几天没见着母亲的小孩一样,看到妈妈回来了很高兴。这个故事并不是说,李续宾的军营之内可以胡来,他的军令是很严的,这个故事可能更说明了,湘军一直引以为傲的一个传统,就是在军营之中,统帅和士兵的关系,就像父兄子弟一般。那么士兵们这么一闹,就像任何一个正常的家庭里面一样,小孩闹别扭总是会出现的,无伤大雅,李续宾的军营也就闹过这么一回。湘军很多部队,士兵闹,拒绝作战,甚至攻击主帅,不说是经常发生,也能说是绝不罕见,包括曾国荃的部队、鲍超的部队、胡林翼的部队、曾国藩自己的部队,都发生过因为缺饷、欠饷而闹发的纠纷,甚至叛变。所有湘军部队中,唯一没有因为欠饷而发生兵变的,也就李续宾和杨载福的军队。这种事例既说明了他们的军令很严,更说明了主帅和士兵感情很深,不会仅仅因为最近钱比较少,咱们就要闹。所以说,要总结李续宾带的军队的话,可以说那是无情的军令、有情的将军。这就是李续宾的右营的这么一个传统。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8)
  当然,一个将军除了会作战会带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能力,你还得能弄到钱,就是军饷。在曾国藩、胡林翼,包括将来的左宗棠、李鸿章,他们都能独当一面的时候,整个军队的军饷就由他们来操持,具体作战就由将领负责。但是李续宾,在咸丰四年五年的时候,尤其在江西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他身边说,兵饷的事你找我,你只管作战,还没有这么一个人。尤其在江西,曾国藩都找不着钱,何况李续宾呢。罗泽南向当时江西巡抚陈启迈去要钱,要了三回,每次都是徒手而回,回到营里罗泽南骂人,骂陈启迈,骂江西的官,骂些别的东西,很生气。李续宾在边上就听着他骂,但是也不加入,他就在那想,想了一会,轻声说别骂了,我想到一个办法。罗泽南说有什么办法,李续宾说咱们可以这样,这个捐局啊,人家捐了钱给他,他就会答应给人家一个功名,然后呢,他把这钱收到了,做一个统计表,发到北京,由户部、吏部勘验之后,从北京发下来执照。也就是几品功啊,你捐款了之后,发来这么一个执照,再分发给那些捐款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执照没有下来,捐局会先发给一张实收券,就是收条,表示收了你这么多钱,你是用来捐什么东西,回头呢,等那个部照——部里的执照下来,你就拿这个实收券领这个部照。这是捐局的套路。那咱们现在是不是也能印一批这个东西,我们印一批,在江西收钱。罗泽南说你疯啦,你收了这些钱,将来没有部照,难道你再去印一批部照啊?这还得了!李续宾说没有没有,那犯法的事嘛,我们不要那么做。我们把这个实收券印出来,换成钱以后,我们也做一个表,我们把这个表,当然交给江西巡抚是不行的了,江西巡抚自己用这个东西收钱,他肯定不允许你湘军这样搞,你岂不分了他的财源嘛!李续宾说我们把这个东西交给胡林翼嘛!他现在是湖北巡抚,我现在缺军饷,我把这个东西交给他,过一阵我这边再打一些胜仗,然后他把这个东西报到中央,然后由他把部照领下来发给我们不就行了吗?罗泽南一听说这个主意倒是可以。我们先预售一下这个实收券,虽然没有预售证。就用这个办法,不到一个月,李续宾就筹集了5000两银子。然后把这个事情给胡林翼一说,胡林翼哈哈一笑说绝,这个主意真是高明,回头就把这个部照也给他办下来。这个是李续宾筹款的能力,在这个巧智方面,还有很多很有趣的故事。
当时湖南的船,船家运一些煤啊、纸啊、豆子、麦子到湖北去卖,把货卸掉卖完之后,回来的船就太轻了,容易遭受风浪,容易颠覆。李续宾当时在湖北帮助胡林翼助攻武昌,了解到这种情况,他就在汉阳买了一座山,用这座山来帮助这些船家。怎么帮助呢?船家卸了货之后,就到他买的这座山去取土,把这个土呢压到船上,然后船的重量就够了。再回湖南的时候,经过洞庭湖,那么风浪就没那么可怕了。这是他想的一个好主意。
然后李续宾日常的饮食生活,是非常节俭的,跟曾国藩有一比,跟左宗棠有一比。从军前,每天四两肉、三杯酒,从来就是这么多,剩下就是米饭啊蔬菜,两餐加起来。因为传统中国,一天一般来说只吃两餐,四两肉就够了,两顿饭平时从来没有海鲜什么,连鸡肉都吃得少。直到后来从军了,他父亲说你现在耗的精力太多,要补充一点营养,他才隔那么一段时间,杀一只鸡来吃一吃。有一回,咸丰六年(1856),他生日,胡林翼就预先跟他讲,我要来祝寿。他想胡林翼平时饮食比较讲究啊,自己吃得差一点还行,胡林翼来了就不能太简陋,就赶紧叫人去买了三片鱼翅、一块鱼肚,还买了一些别的菜。胡林翼呢,也突然想到,可能我一说去吃饭,李续宾又弄得很排场,这又不合乎他的风格。赶紧传话过来说,不要搞得那么排场,你就随便,平时你自己吃什么样就行了。李续宾也很老实,回头就把这个鱼翅寄回湘乡,等胡林翼来了,照样是鸡肉、几杯酒、一点小菜,他平生就买过一回海鲜,就是这一回。但是,他每天三杯酒,这不是他的酒量,他的酒量其实很大。在湘乡的时候,有一回跟他哥到人家里去祝寿,人家就请他哥俩陪酒,从中午喝到晚上,第二天上午了,人家来看,发现他还在那喝,面色不变,这个酒量太吓人。回家呢,他妈就告诫他说,你这么喝不好,伤身体,以后喝个三杯五杯就行了。他从那个时候就立誓,再饮酒怎么也不超过三杯。这一年第三次收复武昌,罗泽南当然是大功,但是他已经逝世了,后续的事业是李续宾来完成。胡林翼知道他只喝三杯,但是呢,这么大一件事情,怎么也得向他表示感谢。胡林翼也聪明,他说我还是不让你破戒,喝三杯。胡林翼就叫人拿出三个杯子,一看那不叫杯子,那叫巨碗,每个碗差不多能装一斤多酒,也就是说三杯酒就是三斤高粱酒。胡林翼特别买的好酒,说这个你一定要喝?为什么呢?三杯酒有含义的,祝酒词他都想好了。第一杯为天子谢,代表皇帝向你表示感谢,这个当然不是空口,他不敢胡乱代表,武汉克复的奏报上去,皇帝肯定会表扬。第二杯为武汉生灵谢,为武汉的老百姓感谢。第三杯呢,就是林翼我和湖北的文武全体官员,向你表示感谢。李续宾一看这么一个大酒杯,表面上不破戒,实际上又破戒的,哈哈一笑。但是他肯定也是很久没喝过这么多酒了,自从戒酒以来,当场就喝掉这三斤酒。喝完之后没完,前面不是介绍过,他就是穷寇要追吗?喝完之后随便再吃点菜,当夜立即去追剿从武昌逃出去的太平军。胡林翼就劝他,你这会太累了,休息一下,你明天再去。他说不行,我一路上都设下了埋伏,就在他们逃跑路线截杀,你如果让他们慢慢逃了,这叫养虎为患,将来反而是难了之事,不如眼前事眼前了,先去追杀。喝完酒就去干这个事,晚上战绩又很丰盛。
  一、全能将才李圣人(9)
  但是讲了李续宾这么多好话,也有人说他的坏话。曾国藩创立湘军,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湘军的将领之间,湘军的各个部队之间,一定不要像绿营那样,败不相救,胜则攘功。同样在战场,我们是友军,我看见你被打败了,我不去救你;同样是一支部队里面的将领,如果打了胜仗,就都去争那个功劳。这种风气,曾国藩不希望湘军里面出现。当然这只是他不希望,湘军里面还是出现过这种习气,很不幸的呢,就是连李续宾身上也发生过这种事情。同样有一个湘乡人叫蒋益澧,是湘军名将,罗泽南的学生。有一回在鲁家港,湖北的一个地方,抵抗石达开的时候,开始他们两人就在罗泽南面前争论过一回,关于具体怎么作战,李续宾就直接说,“芗泉汝何从”,芗泉你到底怎么办?芗泉是蒋益澧的字,意思就说待会作战,你听老罗的还是听我的。因为李续宾和罗泽南,在战略上总是有分歧。蒋益澧也很生气,你这逼着我,不让我下台,反问他一句,“迪庵你意如何?”迪庵是李续宾的号。就这么一闹,没有结果,不欢而散。接下来作战,蒋益澧被围得很急,就派人找李续宾,说你赶紧派一些人来支援一下。李续宾说我这里很忙,没办法,你告诉蒋将军,要走要守随便他,我没有空来救他。蒋益澧听到这样的回答,大怒。因为他们以前湘乡的军队,大家一块出来的时候,看到对方有难还是都会去救援。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肯定第一时间会去救的。蒋益澧受到这样的刺激,大怒,什么叫想守想走随便我,我走了那还得了,那不就颜面扫地?登上营中的瞭望塔,把一支大鼓弄上去,登上去之后让人把梯子撤了,说我今天就在这上面擂鼓为大家助威,抵得住就抵住,抵不住你们想跑你们就跑,反正我就在这上面。这样一下就激励了他的士兵,蒋益澧这一仗就撑下来。但是你不管他撑没撑下来,李续宾在友军危难的时候,自己又可以去救他的情况下,不施以援手,应该是要受到谴责的。
只是,这个故事是王闿运《湘军志》里面讲的,而王闿运呢,从他的著作里面看,似乎对李续宾、李续宜这两兄弟都没有一个好的评价。李续宾战功赫赫,但是,你去统计《湘军志》里面讲到李续宾的地方,会发现讲他胜利的时候,花的笔墨用的字数远远少于讲李续宾的负面故事,像这个败不相救,像他将来的三河之役被杀。至于对李续宜,那就几乎全是讽刺批评的话,几乎没有好话,甚至说李续宜根本就不会打仗,在安庆之战,整天是看到太平军在哪他就躲,太平军在东他就往西躲,太平军在南他就往北躲,太平军在长江北岸,他就躲到长江南岸,就把他说成这么一个人。那么为什么王闿运的《湘军志》对李家兄弟有这么一个微词呢?据有人传述,王闿运当年游湖北的时候,各个营都去拜访主帅,曾、胡这种营肯定也要去拜访,都向他送礼,都有馈遗,也就是说都送一笔钱给他。唯独去李续宾营,别说送钱,李续宾连见都不愿意见他。所以呢,他可能受了这么一个闭门羹啊,对李续宾印象不好,因此,公报私仇,在个人的著述里面就用了春秋笔法泄私愤。当然,这是双方都有话说的一个题,具体真相如何也不好讲,只是,李续宾的战绩不需要靠《湘军志》这部书才能流传下来,他的治军有方,他的战功烜赫,在当时曾、胡、左这些人的书信里面都有,书信比奏稿都要真实。在其他一些人的书信里面,也能见着李续宾的功劳。这些材料将来就汇成了李续宾的传记、年谱,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些,发现李续宾作为一名名将的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李续宾平生最大的功劳——攻克九江。




  

二、攻克九江(1)



  二、攻克九江(1)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就占领了九江以及湖口。九江与湖口的地理位置,就是天生一对,互为犄角。九江在长江南岸,然后在九江的东边是鄱阳湖,湖口就在鄱阳湖的东岸。这两个城市,你攻湖口,九江可以渡湖去救;你攻九江,九江可以从它的小东门出来,一出来就是鄱阳湖,可以从湖口获得救济。九江的守将是太平天国前期的名将林启容,他觉得单有一个湖口作为九江的保障还不够,于是他派兵渡过长江,在长江北岸小池口、梅家洲,又分别设下重兵,特别是小池口还建了一座城。所谓城呢,其实就是一个大型工事。在九江、湖口有15000人,在小池口有5000人,然后在这个九江、湖口之间,又派5000人守住一些关键的要道。就为了九江一座城市,太平军就派了25000人的精锐部队。然后在具体的工事方面,九江的西边是一条南北向的河流,林启容就沿着这条河修建高墙,伴着这条河挖壕沟,挡住从西边来的敌人。九江南面是一个很大的湖,湖中间有一个坝,太平军就绕着湖边,设立了很多的防御工事,上面都列了炮。这就是九江的防守,很坚固的防守。

从咸丰三年到咸丰七年,林启容顶住了几次清军以及湘军的攻击,特别是湘军的塔齐布攻九江不克,病死在城下。罗泽南在九江城下也攻过一阵,攻不下,然后再到湖北去,最后战死在湖北。可以说,九江在这个时候对湘军来说,简直就是眼中刺,不仅仅是战略上的意义,对于很多湘军将士来说,他已经有了情感上的刺激。但是九江城能够坚守四年之久——因为就光从地理上来说,它有点像一座孤城。我们知道湖南是被控制得比较好的,湘军以及清政府控制湖南,还比较安定。在那个时候,江西虽说太平军总是去游击作战,但是他的政府军队,他的一些力量还是能保持住。而九江呢,就在江西境内,然后湖南从这边越过省境,到江西去九江也不是太远。而如果从湖北那边,从长江的水道过去就更近了,那么它有点像一座孤城的意思。——但是就这么一座城市,连续攻打了四年,丝毫不动。那么就要分析:林启容为什么守城守得这么好?

我想就不应该仅仅从双方的攻城守城的技术层面,单纯军事方面来讲。整个中国历史上,特别是从战国一直到清代,攻城守城技巧方面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本质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就是从兵法上或者从具体的战略上,攻与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什么地方可以守?什么样的城市应该去攻?守应该注意哪些?攻又需要掌握哪些?这些原则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变动过,主要的问题,跟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引进那种威力非常大的枪炮以及其他机械有关。我们就具体讲一讲,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攻城与守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攻城的要诀。第一,什么样的城你才应该去攻打它?这个判断的原则,曾国藩曾经有很精辟的评论。他说我们现在面对的叛乱者,分两种,一种游走飚掠,就是居无定所,抢了就跑,打了就跑,神出鬼没,他说这个叫流贼、流寇。他说的是捻军,就是没有具体的固定的根据地或者大本营,作战是流动作战,然后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你说捻军到底想干什么,或者要在哪个地方建立根据地,或者说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行军,没有。他就有个大致的范围,这个范围就是华北、华中。平原比较适合骑马,适合快速移动,就是有这么一些地形的地区就是他们活动的范围,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范围,跨越几个省。曾国藩说这叫“流贼”,对于“流贼”,我们不要主动去攻击他。当然这个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见识,对于清代很多人来说,他们都吸收了明代军队去跟李自成他们作战的一些教训。因为李自成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那么一支农民起义军,战法确实也有一点让人琢磨不定。但是明军当时就没有很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贸然去追击。快速行军、流动作战,对于一支起义军来说,和对于一支官军来说,双方的成本、双方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农民起义军可能觉得,这个途中很刺激很好玩,官军反而有时觉得很累,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何时到头,所以双方的士气会产生很大的变化。然后在补给上面,起义军到哪,他的粮食、财产可以抢到,这叫“因粮于敌”,或者他也会得到人民的支持,民众的支持。但是官军呢,主要是靠官饷,靠行政划拨,那么接济的时间是不是能够及时,数量够不够,有的时候行军太急速的话,跟不跟得上,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明军呢,几乎就是被李自成,以及其他的一些起义军给拖垮的。当初爱新觉罗家族能够进入中原,他们当时的首领,包括他们后人去总结这段历史,都喜欢讲,这个明啊,不是被我们清国灭掉的,它是“亡于流寇”,是被李自成他们给整垮的。正是因为有这个教训,在清代跟军事有关的一些人员,他们对“流寇”,对于这种以飚掠为主的叛乱,都有一个比较清醒?认识。这就是曾国藩总结的,我们面临的敌人,第一种是这种,那么对这种敌人“贼流,我不能与之俱流”,也就是说我不能去追击他,甚至都不需要去主动攻击他。我只要不断缩小他的活动范围,例如你现在主力渡过了黄河,到了北边,那好,我赶紧在黄河边上,沿着黄河岸建立高墙,这边是大型部队,任何人都不能通过黄河。也就是我现在让你的活动范围,限于黄河以北,很多时候就会往山东去,你往山东去,我就慢慢地将你往那个半岛上赶,然后每赶一步我也不去攻击你,就不断地缩小我的包围圈,把防线布好。因为捻军并不能就地生产,而是以抢劫为生。那么你抢来抢去,东西少了,难民跑得差不多了,你的生存就出问题,这个时候你就会主动突围,你会来求战,那主动性就掌握在我手里,这个时候我才好去一举击溃呀,或者怎么样。因为以前官军求捻军,我们来打一仗,你最好别跑了,捻军不听他的,就是到处跑。现在曾国藩的计划,对付捻军这种敌人,先不要求着他去作战,只是让他跑的路越跑越窄,让他觉得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呢?让他走到那条路上,最终他会主动跳出来跟我作战,因为清军并不怕跟他们作战。这是一种,对于这种军队,你就没必要去攻城,没必要去求战,你只是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把你的防御一步一步做好。你表面上根本没有跟他作战,但是他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就在那慢慢地“枯死”。这是围棋上一个术语,就是说你的势力范围在很大、很强的情况下,人家来一些那种兵力到处游荡,你都不用理他,你走别的地方,在别的地方行棋,他就自然慢慢死掉。
  二、攻克九江(2)

  

第二种呢,就是太平天国这样的。他有国号,有国都,有独立的制度,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有自己的行政体系、军事系统。那么对于这一种,曾国藩认为你一定要攻城,当然最后的目标,就是要打下他的“伪都”。在你能够接近他的国都之前,就有一些关键的城池,你就需要去克复,九江、安庆、苏州,类似这样的城市,你一定要把这些城市打下来,你是不能绕过这些城市去直接打南京的。因为这些城与城之间互相有联络,每一座城市,它可以向周围辐射它的力量。同时,这种城市有一种互相进退的作用。譬如太平军有了九江,那么他可以自由深入湘军或者清军的腹地,往西可以攻击湖南,往南可以扫荡江西,渡江则对于湖北来说是一支奇兵。反之,湘军拿下了九江,那么至少在长江南岸,湘军要往东前进,这是一个很好的保障,没有后顾之忧;退一步说,你有九江在手,就是不思进取,仅仅防止太平军从浙江、江苏那一带过来,对江西和湖南进行侵犯,都是一个很有力的防护武器。所以曾国藩认为,对于太平天国这种“建号之贼”、“窃号之贼”,你一定要去攻城,一定要拿下他们掌握的城池,主动去跟他们作战,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最好是每一步都能掌握先机。那么有这个原则,所以九江要攻。

李续宾搞定了武昌,接下来他就去攻打九江,这是必然的事情。这在整个湘军看来,也是必然的事情。在整个清政府看来,也是下一步一定要做的事情。林启容呢也知道这一点,双方都知道我们要在这个城池上决一死战。但是在攻城的具体方面,还有第二条原则,就是能攻甚至就算能攻下来,但是你能不能守,就是说你攻下来这座城池之后,能不能守得住下次对方的反攻。当然九江攻下来之后是守住了,攻下九江之后,李续宾渡江,一月之内,连克太湖、潜山、舒城、桐城四座城市。可是没多久,这四座城市又被太平军夺走了。这就是说做了无用功,而且你在攻城的时候还死了不少人,死了不少精锐,而太平军夺回去的时候,他是趁势为之,反而不太费力。也就是说这一得一失之间你亏大了,主要的问题是攻下了之后你没办法守。这个问题稍后再谈,至少太平军夺下了九江,有林启容这样的人在那守着,还守得挺好。那么他守得这么好,你去攻他,围城攻城,你就得注意你的方法要正确,一座城池围着它挖一道长壕、深壕,然后布下几万军队,这叫围城。可是这样的围城,如果仅仅是就这么一时一地看来,那是城里人危险呢,还是围住他们的人危险呢?林启容早就知道,他这座城市总有被围的一天,他的守兵有那么多,他积蓄的物资也很丰富,同时派重兵分驻两处,一个是在对岸的小池口,一个是连着鄱阳湖的梅家洲。城里面守城的士兵只有15000人,但是外围保证它的接济线的有一万来人,所以从长江、鄱阳湖,他获得的接济也能够源源不断,所以他能够守四年。他也希望守更长的时间。第二个呢,太平军掌握了安庆。太平军就算从南京直接发兵过来,甚至从浙江等地发兵过来支援九江,当时的清军也挡不住。我们前面介绍了湘军夺回武昌,古隆贤、石达开转战数百里甚至千里,过来支援武昌。若不是李续宾等人当时的作战能够成功,不一定能挡住太平军的援军。那么对于太平军来说,支援九江,比支援武昌更容易,更近。你几万人孤零零围着这么一座城,这城里面的人呢,有吃有喝还有武器,又有那么高的城墙,接济源源不断。你围城的一方还时刻得担心,他的朋友从后面来攻击你,所以说这个危险的人呢,不是被围的人,而是这围城的人。
  二、攻克九江(3)



  那么怎么去突破这个困境呢?就得有一个“势围”和“力围”的区别。你首先要做到势围,势围要成功。什么叫势围呢?第一你自己的力量要强大到一定程度,你的人力要够,围城毕竟也是需要那么多人去看住防地、分工合作,需要一支很大的军队,这是肯定的。第二呢,你的补给应该很充分,然后随着情况的变化,你需要有一些后续力量随时待命。再者,你要控制敌方对这座城池的援助。控制敌方的援助有这么些办法,第一你直接在前来援助这座城市的战略要道上布下重兵,让人家不能接近,当然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办法。因为一个城,视为地图上一个点的话,人家可以从各个方向过来救援。你如果在那么些关键的道上,都布有重兵、精兵的话,那你攻城的军队肯定又不够了。因为不管是太平军还是湘军,没有哪方拥有这样的人员储备,所以这个方法呢,其实是不行的。那么你怎么控制呢?不控制的话你就不能围城,这个办法其实古人已经教给我们了,叫围魏救赵。我在别的地方对你施加压力,譬如我在安庆对你施加压力,譬如我在南京,当时清军还围着南京,我在南京给你施加压力,对于在江苏、浙江、江西活动的部队,也施加很大的压力,并且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压力,那么你自顾不暇,就不可能来援助九江。

围城的工作,大的方面就是那么几项。首先要断绝这个城市和外界的联系,挖一道又长又深又宽的壕沟,这是很有必要的。有这个壕沟的话,对方出城不管是逃跑还是发动攻击,都要越过那个障碍,就很麻烦。那个时候呢,你在营盘内,壕沟一般会在自己的枪炮射程以内,他要越过壕沟的时候,等于就是提供了人肉枪靶。所以一般来讲,这样的壕沟一挖成,那座城市单纯由内往外冲,是很难冲出来的,除非有外援来夹击围城的军队,否则的话呢,有这样的壕沟,有人看着,基本上可以确信已经围住了这座城市。当然在挖壕的过程中,城里面的士兵会来骚扰你,会来挑战,那么这个时候呢,你需要压制他,当然这个是应该能够做到的。因为毕竟是你来攻人家的城,如果在近战这种战役上你都打不过人家,你就没有资格攻城了。你连一条壕沟都建不好,你怎么攻城?当然挖好壕沟,你还不能主动攻下城,只能困住他,接下来要干的是要准备枪炮。在这个时候,还不像后来的淮军攻苏州,包括曾国荃将来攻南京。这个时候(1858),炮还不是那么好,进口的大炮很少,所以光靠炮轰,很难对九江这样的城墙,以及防御工事,造成什么很大的破坏。所以呢,主要攻城的方法还是得用老一套的东西,叫地道。地道在整个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叫做首尾呼应。太平军在广西起义,然后就北上经过湖南,他们的地道兵,主要来自于湖南郴州的矿工,这些矿工跟着他们在长沙,用地道攻击过,但是没有成功。用地道攻击武昌成功了,攻击江西,攻击安庆,最终攻击南京,都成功了。所以说一开始地道战攻城,就是太平军的法宝。但是结局呢,湘军攻下南京用的也是地道战。而据说湘军攻城的那个地道的工程人员,也是湖南的矿工。所以说地道战在太平天国时期,是有始有终,双方使用的专业人才也差不多。


  二、攻克九江(4)



  但是挖地道也不一定保证就能成功,因为有防地道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听,这个在《墨子》里面就讲过,传统中国大家也一直用这种方式来防备地道。沿着城墙根,每隔一定距离就挖一个大坑,一般会选用一个瞎子,因为他的听觉好,坐在里面。但其实呢,一般常用的做法是用一组士兵轮流蹲守、蹲坑,来听挖地道的声音。如果感觉到了,大概确认从哪个方向挖过来,那么城里面的人,也会从城里面挖一条地道出去,通过判断,一直挖到那个地道上面。两个地道就通了,通了之后,要不就往里边灌水,淹死敌军的工程兵,要不就熏毒烟,毒死敌军,要不就直接肉搏,因为敌军挖地道的一般还是工程兵,战斗能力不是那么强。这就是地道攻城与防守,基本上就是这么一回事。你可以攻,他也有办法防,如果只有攻没办法防,或者怎么样攻都能防住,那就不叫战争了。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扫清城墙外的敌垒。像刚才我们介绍的太平军,在西边沿河挖的壕,竖的墙,做的炮台,在南边绕湖设立的战垒和炮台,这些一定都得先肃清。先要把这些营垒夺下来,才能开始攻城。然后呢,枪炮、弹药的储备和后续,你都得准备好。只有在势围布局成功之后,才可以开始力围。如果把这些城墙外的敌垒都扫清了,地道也能够不断地在那挖了,然后准备一些炮,严格控制敌军往城外逃窜。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围兵士气,通过在城下这么一月两月的时间,也不断地郁积,慢慢地调整到一个很好状态,憋不住了就想去攻城,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攻城了。遗憾的是,攻城确实比较吸引人,但是一旦发动攻城,如果有前面这么多的准备工作,都做得比较好的话,那么几乎就是攻无不克。从这个意义上,攻城一旦开始了,其实也就是大戏已经落幕。这就像做生意签合同,最后有个签约仪式,有个酒会,表面上酒会食品最丰富,节目最精彩,大家心情都很高兴很愉快,但是其实最精彩的绝对是在以前,大家磋商这个合同,争夺一些权益,在那些时候才是最精彩的,签合同这个仪式只不过是一个必须履行的手续。攻城其实就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前面说的那些条件,攻城是不会成功的,即算成功,也是佹得佹失,翻云覆雨。你根本不知道你得到的是什么,而你又将失去什么。那种莽夫,低水准的将领,就会去瞎攻一座城市。所以我们仔细计算一下,从开始谋划攻这座城起,李续宾攻打九江就用了一年多时间,将来曾国荃攻安庆也是一年多时间。而每攻一座这样的城市,不仅仅是在城下,围着这座城的那位将军,在操心费力,在湖北的胡林翼,在湖南的左宗棠,这会在老家的曾国藩,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关心这个事情,并为这个事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兵出兵,当然包括江西本地的巡抚,包括一些其他的清军,也会为这个攻城做出他的贡献。所以说在这样的比较完备的筹划下,比较周密的筹划下,有一个很好的执行者,有李续宾这样的人的情况下,像九江这样的城市,只要发动,只要他下令开始攻城,拿下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是我们要关注的一定是,他前面做的这些准备工作。

当然湘军完成势围,不仅仅是湘军做了很多工作,跟太平天国在这段时期发生内乱,发生“王杀王”的惨剧,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太平天国的朝廷乱了之后,就没有充分地利用安庆、九江这两座前敌城市的优势,没有使劲发挥他的效力,在北岸没有进一步向湖北进军,在南岸没有向湖南、江西去更进一步地进军。湘军抓住了这么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这一次来攻九江的是李续宾,前面两位塔齐布、罗泽南,跟李续宾比较起来,塔齐布逊其智,就是塔齐布智谋、思虑不及李续宾,罗泽南逊其勇,罗泽南在激励士气、具体的战斗方面不及李续宾。李续宾在智勇方面,都比两位前辈更胜一筹。所以他来攻九江,取得成功,在人事上是有他的道理。
  二、攻克九江(5)



  那么具体的操作步骤,要从咸丰七年(1857)八月开始。我们前面讲了,攻九江不仅仅是攻九江这个城,九江在长江对岸和东边的鄱阳湖边上,有两个牵制力量,一个小池口一个湖口,不先打掉小池口和湖口,就没办法围。那么七年八月,李续宾先进攻小池口。当然在开始进攻的时候,已经打退过很多次来自江苏、浙江的援兵。因为林启容知道李续宾攻下武昌后,湘军下一步就是来对付自己了,所以,他立即就向南京呼救。可是援兵的效果都不怎么样,都被击退。所以李续宾攻击小池口的时候,可以专心致志,不用太担心这个时候会有别的人出来搅局。八月六日,李续宾建在小池口边上的攻击工事完工。一个什么工事呢?因为小池口是太平军自己建的一座城,主要以木石结构为主,它就比不上那种完全用石头、巨石做的城墙。李续宾就在小池口城边上,垒起一座高台,几乎跟小池口城是一样高,上面列了十九门大炮,连续轰击八天,打得里面天昏地暗,什么东西都打坏了。这样的火力压制下,小池口城里面的人或死或伤,然后粮食啊火药啊,包括做饭的炊具啊,都被轰得七零八落,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几乎都被炸得一干二净,最终小池口就这样被攻下来。

攻完小池口,立即要攻湖口,攻湖口就没这么容易。湖口是一座城市,而且可以通水路。我们前面介绍过了,咸丰四年(1854)年底,湘军的水师被太平军打成两截,一截内湖一截外江,湖口就在这个最关键的位置上。它控制着长江与鄱阳湖接口的地方,所以你攻击湖口,一味地猛攻是拿不下的。湖口也像前面介绍过的田家镇半壁山一样,也有横江铁索、铁锚,船很难到达城墙下面。一到下面,城上就会向下扔火筒,用炮轰。那么李续宾不能直接去攻击湖口,他只能偷偷做准备,要有些智谋。湖口边上有一座山,叫石钟山。石钟山对于湖口来说,有居高临下之势。先呢,李续宾就埋下伏兵突击石钟山。因为石钟山也有太平军驻守,是战略要地。但是李续宾的大军,就先放风出去说,下一步我要攻打宿松。从战略上来说,湖北军队打完小池口,然后再去攻占太湖、潜山,然后再东进去攻打安庆,这也是很有可能的。而宿松就在攻打安庆的路上,也是很重要的地方。李续宾这个时候的身份,是湖北军队的统帅,全军营务要归他来管理,所以他说,我要去打宿松,而且带着一支几千人的大军渡江,故意做得很明显。但是过了江之后,就偷偷地沿江往下游走了几十里,然后在江边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从武昌过来的杨载福的水师。夜里杨载福的水师到了。然后李续宾这几千人,偷偷又渡一次江,重新回到了南岸。回到南岸之后,他在石钟山的伏兵已经就位,湖口的边上几个地方也有伏兵安排好了。但是,他提前说了,伏兵什么时候才动?一定要看到我和杨载福出现在湖口城下的水面,你们才发动进攻,否则绝不要动。这又是一个计谋。因为一旦他们能够突破水面那些铁链、铁锚的阻碍,出现在湖口城下,那么湖口的防军,立即会被他们所牵制,都会聚集在临水面的城墙那一块。这时候,你突然从其他方向,用炮、用地道,用别的方式来攻打湖口,敌军就会乱,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怎么一下就被包围攻击成这样。对方一乱,你就可以乱中取胜。所以李续宾说,我没有出现在城下的江面,你们就不要进攻。但是怎么到达那边城墙下,也是一个难题。湘军的水师一到那,被铁链挡住,然后还有铁锚在江中,一碰到铁锚,船底就破了。而且前面的船,因为铁链或什么东西堵住了,后面的船刹不住,就都挤到一块,互相碰撞,这个形势很危急,然后太平军沿岸还有炮,城墙上也有炮。这个时候水师就有些很勇敢的士兵,跳到岸上去拉纤,拉住船,让它别再乱碰,或者避免碰到自己的船,或者避免碰到锚。这时候岸上的太平军防军,就用长矛去戳这些人。有的被戳死,有的一边躲一边拉。这个时候,太平军的注意力几乎都在水面了,预先安排好的陆军,就开始干扰湖口城外,发动攻击,清除掉一批防守士兵。也就是说,现在湘军的主要问题是在水面上,你怎么把那铁链给钳断、熔断?跟田家镇那种战法是一样的,反正死伤不少,终于突破了这个障碍,李续宾和杨载福出现在湖口城外水面。按照原计划,石钟山等地的湘军发动了总攻,炮弹从天而降,湖口的守军根本没料到,刚才还是水面,以为湘军要从水面来发动炮攻,或者总攻,把兵力和一些装备,都移到那一面,哪知道湘军真正的进攻是从陆上发动的。激战之后,湖口被拿下。
  二、攻克九江(6)



  现在,小池口和湖口都被拿下了。小池口拿下的意义,就是太平军从长江得到接济的通路断掉了。湖口被拿下的意义,第一,太平军从鄱阳湖得到接济的这条路断了;第二,湘军的内湖、外江水师相隔差不多有三年,终于再次聚首,重新合二为一。

湖口是咸丰七年(1857)九月打下的,打下之后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李续宾就可以围九江了。挖壕,肃清外围的营垒,布置各种各样的工事,一直到明年的二月,才正式发动对九江的进攻。到这个时候,林启容不太好过了,九江城里不太好过了,粮食、军械都比较缺。为了###持一阵,在九江城内,林启容命令士兵和民众,在城里空闲的土地上种麦子。种了麦子呢,就用草和麦子合起来做饼,大家以这个充饥。这个消息传到城外,李续宾赞扬他,说能够守四年多,已经很难了,现在在这样的困境下,还有这一招,还能做麦饼、草麦饼,是个人才。李续宾对这个敌军将领有惺惺相惜之意,爱才,爱他能守城。所以,就射书城内,招降林启容。林启容也很有礼貌,他亲自到城头来作答,说谢谢好意,厚谊心领,但是,“自知不赦”,我知道我是免不了一死,你决定不了我的生死,我就算投降,也会被处死,因为这个罪太重,那我们还是接着往下看吧。“自知不赦”,这是清方的记载,湘军一方的记载,包括将来对安庆叶芸来、苏州李秀成,都说曾经招降;李秀成被抓后在自述里面也用过这样的词,说你们都可以投降,但是我作为主帅,投降也是死,还不如不投降,先顽抗一阵。这种说法,我觉得可能有违太平军统帅当时的本意,因为事实上,太平军里也有投降的,像韦俊,像后来的程学启,包括将来李鸿章在苏州杀降的那些,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别的事情,条件谈不拢的话,那些人并不一定会死。

既然不肯投降,那就只好继续攻城了。三月,李续宾也建了个很高的炮台,类似于攻击小池口一样,用大炮轰击。但是这一回轰击,不是想单靠大炮就把城墙轰塌,也轰不塌,而是用炮去做掩护,然后下面挖地道,挖地道也被破了很多次。要补充说明,这个地道战,想靠一条地道就能挖成功,是很难的。一般要连续挖,同时挖几条。这条被破了,那条还在那动工。不断地这样做,而且你得有炮声,昼夜不息,特别是工程兵在工作的时候,目的就是要干扰城内的人,让他没法通过听声音来找出地道。所以最终还是挖成了一条,填上15000斤火药。同时,先安排一些士兵在城墙附近的土坡,挖一个类似于“藏经洞”那样的小洞,先躲在里面,到时候火药爆炸的时候,就不会伤着。安排这些人干什么呢?为的是城墙一有缺口了,你就要赶紧抢攻进去,不要让敌人临时修筑工事,又把城墙口子给补起来。四月六日那天,地雷爆发,城墙塌了一百多丈,然后湘军杀入城中。得到这个消息,城中的守军,有人就杀死了林启容,估计是所谓将功赎罪,要拿来向湘军请赏。结果湘军对九江实行了屠城,杀掉17000多人,据说还“拔出”了几千良民。

湘军大规模屠城,这是第一回,用湘军自己的话讲呢,因为在这个九江城下,先后有损兵折将,两位名将,塔齐布、罗泽南,因为这个九江去世,因此从上到下都怀着强烈的愤怒、怨恨,所以才会屠城。将来的安庆也是屠城。南京倒是没有屠城这一说,因为湘军在南京下面虽然围的时间长,但是损兵折将,以及对全军士气的影响,或者打击,没有像九江和安庆这样大。围南京的时候,更像一种猫捉老鼠,有一种愉悦感。但是九江、安庆这两座城是血战得来,所以出现了屠城。屠城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不管是湘军,还是太平军,我们现在来看,都是一国之人,都是同胞。只是呢,我们稍微要介绍一下他为什么会屠城?这是恨到极点。在此之前,是悲伤到极点。因为死了那么多人,在这种情绪下,一个军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屠城不一定是统帅下令。因为湘军也像传统中国的军队一样,有一条可以说是不成文法,就是军队克城之后,三日内“不受军令”,就是士兵要干什么都可以,那三天之内,是不受军令约束的,什么抢钱、强奸、杀人、放火,都可以做。这些事情在平时是违反军令的,几乎都是死罪。但是这三天可以,三天一过,再有这种行为,那就是军法处置。所以像屠城这种,有的时候不需要统帅下令,也可以变成一种自发的集体屠戮的行为,战争就是这样可悲。

攻下九江,李续宾凯旋武昌,受到非常热烈的、隆重的欢迎。这个时候,他自己也被加了巡抚衔,总督官文和巡抚胡林翼两人一块郊迎,守在城外迎接他进城。进了城之后,胡林翼把自己的官署让出来,让李续宾就住在那,作为下榻的地方。同时北京皇帝那边,给他赐了一个黄马褂。他以前在军中穿着跟士兵差不多,但是这黄马褂一下来,你得穿着一下,表示尊敬,表示谢意,表示一种荣耀。你就不能穿在以前的那种粗布衣衫上面,得加在正式的官袍上。当然这种事情,胡林翼会帮他做了。胡林翼就赶紧叫人到市面上去给他买袍料做一袭蓝袍。所谓蓝袍,就是清代的官服,袍子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官位,配不同图案的补子。穿上官服,把帽子戴上,朝珠挂上,这就是一套官员的服装。袍子是胡林翼送的,补子是朝廷给,帽子呢,也是胡林翼给准备的。但是李续宾身材太高大,袍料不够,最后用了相当于两个人的袍料,才合成一件官服。因为他个头大,北京赐的黄马褂,穿在身上呢,也小了——他当时很高兴,就在军中穿起了,接受将士的祝贺——看着很滑稽,不是很严肃。底下的一个副官就建议,是不是把它改大一点?李续宾说,你这荒唐,这东西也能自己做吗?这东西是不能自己做,都是由北京内务府宫中织造。但是呢,他也没有再穿过了,赶紧收起来,因为确实太难看了。这是一个小插曲。黄马褂很小很轻,但是穿在身上之后,李续宾就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当然,这个压力,不是仅仅来自于人际关系,或者一些别的什么压力。用今天的话讲,叫做一种过度的责任感,超乎作为一个军事指挥人员的责任感。这话怎么讲呢?我们来介绍一下他后来的进止,就知道了。

 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1)



  打下了九江,顺理成章,李续宾就应该去打安庆。一个在南岸,一个在北岸。如果南岸的拔掉了,再把北岸的拔掉,整个长江就通了,然后两岸进兵也没有障碍了。李续宾就是这样想的,稍事休息,全军休整一个多月之后,就准备向安庆进军。他这个计划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同,这个各方主要指湖北胡林翼的认同,曾国藩也认同,左宗棠也认同,包括北京在这会刚上奏折的时候也表示欣慰。可是局势变了,浙江、皖北突然都发生了事情。浙江的清军溃退,皖北庐州又失守,这是安徽省会第二次失守。安徽的省会原来在安庆,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又定庐州为省会,现在庐州又失守了,庐州就是今天的合肥。那庐州失守了,李续宾本来要进军安庆,北京就下了一道命令说,你改道,你别去打安庆,赶紧去救庐州,因为庐州是省会,现在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北京政府认为庐州是战略要地,可以防止太平军“北窜”,就是防止他们北上。当时清朝政府军的精锐重兵,其实都以防北为主,僧格林沁、胜保这两个都是钦差大臣,他们就防任何军队往北。另外具体到安徽、河南这一带,特别皖北这一带,翁同书、袁甲三也是手握重兵,一个目的,重北轻南,总害怕太平军来攻战北京,打到清朝的首都,他们害怕这个。南方呢,毕竟隔得远一点,而且对于旗兵来说,他也不习惯在南方作战。在这个背景下,皇帝就下旨给李续宾,你不要往东边走,你赶紧北上去救庐州,那这一下李续宾就碰到麻烦了。如果说就事论事的话,他就应该抗旨。其实不是叫抗旨,而是说在这种军事调度方面,你有好的理由,你是可以跟皇帝商量,乃至讨价还价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都知道军事是不能“遥制”的。隔那么远,特别在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具体到一座城市,一场战役,没有哪个皇帝会遥控,你得这么打,你得从这从那,一般不会这样讲。讨论的都是一种战略,或者是一种比较,譬如说你现在去打安庆更着急,还是先援庐州更着急,你去打安庆,你的准备如何?这种准备的情况下,能不能去援助庐州?双方可以就这些问题讨论。

那么我们看李续宾现在的情况,第一,他初期向安庆进军,只是要扫清到达安庆的道路,那么一路上,也就是太湖、潜山、宿松,将来到那附近青草塥之内,这么一些不算很大的城市,先把这些地方扫清,所以他带的人不是很多,只有8000人。而且他这边打的都是小城,你要是往庐州去,第一,路远,500多里。他从这边往太湖、潜山,每次进军都是几十里,最多100里。他可以慢慢打过去,打下一座城,湖北那边就会派人来接防,步步为营,这样就很稳当。但是往庐州过去,你这么一支8000人的军队,就是深入敌后。因为那全是太平军的势力范围,特别是你到庐州之前,有桐城、舒城,现在都在太平军手里。你先得攻克两座城市,然后才能到达庐州城下。庐州城下,还有一个三河,太平军重兵防卫。这就是说,除了人少之外,还有“道远中阻”这两个问题。再一个问题,你这样去叫做顾前不顾后。你不断地往前,打下的每一座城市,你需要抽掉人员去防守。你抽掉得太多,继续前进、战斗的人就少,你抽掉的人太少,这座城市又容易被太平军重新拿过去,这是一个矛盾。一般来讲不会放太多,那不放太多,你的后路就很危险。前面等待你的是一座坚城,还有源源不断的敌方的援兵。你每靠近坚城一步,你的后路、退路就要少一步,所有的援军,如果要调的话都得从湖北调过来,所以后路很危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患,就是正在这个时候,胡林翼的母亲死了,那么胡林翼就得回老家益阳去守制,他的巡抚就要出缺,那么他回去之后,谁来湖北主持事务,谁来保障李续宾这支远征军的后勤,谁来调度援军,谁来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临机应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胡林翼走了之后,湖北的指挥官自然就是官文了,官文这个人,他作为后勤部长,作为调度中心主任,是很不称职的。前面我不是说过抗旨吗,就是说李续宾不要管皇帝怎么讲,北京怎么讲,乃至皖北的那几个钦差大臣怎么讲,我还是照样去打我的安庆。皖北失守,你们那还有别的重兵,可以去收复庐州嘛,你不需要湘军派一支人马过去。全国划分为几个战区的话,那么湘军所在长江沿岸的战区,是往东走的。驻扎在华北平原上、山东地区的那些军队,是防止太平军往北上的。其他江苏、浙江,包括福建、广东那些军队,你要防止太平军崩溃之后四处逃散。其实这么几个战区的任务,就应当是这样的,湘军去皖北那边作战,并不合适。曾国藩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他在写给李续宾的信中还特别叮嘱,他说桐城附近有一座大山,我往年经过这里,山以北一看就是这种北方的景色,山以南呢,还是江南的风光;这个地方?士兵去了之后,一定要小心,有可能不服水土。他的意思就是,南北界线大致就在这一块,南方军队去北方作战,确实有问题。第一,肯定就是水土、饮食、气候,这不适应。特别是对于湘军这种农家出身的士兵。第二呢,北方是骑战,以骑战为多,南方更多是步兵,以及配合水师。就这两个理由,李续宾完全可以拒绝去救庐州。
 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2)



  官文最开始跟他是这么说的,他说我也赞同你,你照计划去安庆,放心去,胡林翼不在,我还是会照样支持你;皇帝要是怪下来,“有过文自当之”,有什么问题我来给你担着。可就在这话说完没多久,负责皖北军务的胜保就上奏折告了李续宾一状,说他“赴援迟缓”,就说他有意拖延,圣旨派他去援庐州,他迟迟不动身。这个呢,就需要辩争。官文是湖广总督,也是钦差大臣,也负责军务,李续宾是湖北的军队统帅,归官文管,至少名义上是这样。现在安徽战区的人,责备你手下的统帅,你就应该站出来为之辩护,而且理由很充分,就像前面说到的那么多困难,你一一列出来。但是呢,官文害怕胜保,他不敢去辩论。作为皇帝,有时候可能就会要求胜保,人家说他不赴援有他的原因,你胜保如果还有别的情况、情报,或者什么别的材料,你也可以拿上来。皇帝或者军机大臣,也就是看你们这奏折互相说的道理,谁的道理更好,谁的证据更有利,一般就做一个判断,下达这么一个裁决。如果说这一方提出来一个东西,你那个省没有回应,那么北京就会默认,提出问题的人他讲的道理,以及建议的措施是对的;然后就会直接把意见提炼一下,形成一道圣旨,来催促你那个不回应的省份的长官。李续宾这回就碰到官文这样的人,官文不敢回应胜保,那么接下来催促李续宾赴援庐州的圣旨,据说当时连着就来了十道,催得非常急。

在这里要插叙一下,为什么官文那么怕胜保?胜保这个人,不只官文怕,整个湘军集团在那时候都有点害怕他,觉得这个人没办法跟他好好说话。胜保是满洲人,也是文职出身,他是举人,在做京官的时候,也曾经像曾国藩一样上过一道奏折,非常严厉地批评清文宗。但是他那个批评呢,文章的功力不如曾国藩,太直白了一点,有点像指着鼻子骂,因为措辞不雅,叫做“乖谬”,受到了降职的处分。后来太平军、捻军这事情一起,他就从一个在京的文官,不断地升迁,最后成了掌握一支大军的钦差大臣。根据胡林翼、曾国藩对他的评价,说他的战绩,乏善可陈。他在安徽的军队虽然多,但是他之所以能够立足那么久,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跟安徽一个非常著名、势力非常大的灰色人物苗沛霖拉近了关系。苗沛霖是团练出身,但是他一会是土匪,一会是捻军,一会又跟太平军有往来,一会他又接受招安,反复无常。当时整个皖北地区,被苗沛霖搅得是乱七八糟。甚至可以这样说,清方的官员,谁能够拉拢到苗沛霖,谁的军队就能够在那个地方待下去。因为苗沛霖不仅仅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土匪,他控制了很多山寨,很多圩堡,很多民众,向他们收税,等于说他是代行国家职能的人。他也通过这种方式,养着一支很大的军队,他跟清军会作战,跟其他甚至太平军之类的,也会去作战。这有一点“国中国”的意思,所以一般的招降,官位太低的招降,苗沛霖根本看不起。当时胜保是钦差大臣,他的官衔是侍郎,副部级。他招降苗沛霖,苗沛霖表面上同意,但是既不穿官袍,也不戴官帽,回信给胜保,还只是称他“克斋先生”——克斋是胜保的字——就是表示平等论交,我们还不是上下级的关系。所以这个所谓招降不招降,实际上也就是说说。也就因为这一点,胡林翼说,胜保不是去“降贼”,他是“为贼所降”,他不是去招降别人,他是向别人投降。果然,最后胜保的下场,就是因为苗沛霖最后又反了,胜保因此被慈禧下令处死,叫做养虎为患。
 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3)



  胜保为什么让湘军集团的人都觉得头疼呢?这个人年纪很轻就是钦差,他根本瞧不起什么团练,什么湘军。不要说湘军,他连官文都瞧不起。湖北军里有一位大将叫多隆阿,胜保要调多隆阿去北京,按照正常的程序,应该写一个文件给官文,说我这边需要多隆阿这样的军队,这边有什么事情需要他来帮忙。然后呢,最好还有一个奏折,“奏调”。胜保不是这样,他直接用令箭调多隆阿。他的意思是,我是钦差大臣啊,我代表的是皇帝,在我这个军事管辖范围之内,我的战区之内,我要调谁来作战,谁就应该来。他就用令箭调多隆阿,在后来,他也调过别的人,要调鲍超,要调李续宜。湘军的人一听说要调到他那儿去,从将领到士兵,没有一个人愿意去的,曾国藩他们也不可能让去。曾国藩自己也说过,我绝不会让鲍超去接受胜保的“摧残”,你放心,我不会让你的这支部队北上的。胜保瞧不起在南方作战的这些军队,以及他们的领导人。官文就是这么的害怕他,所以胜保一说,李续宾你得赶紧去救庐州,官文就不敢跟他争。本来官文说,就连皇帝怪罪,我都要跟他争一争。可是胜保来这么一个奏折,他就不敢争。我们可以想象,要是胡林翼在这,可能就不会这样。

七月十四日,李续宾发兵往安庆,也差不多就在同时,庐州失陷。于是八月四日,李续宾接到圣旨,让他改道去援助庐州。李续宾就回奏说,我正好开到太湖城下,太湖是一座小城,先把太湖攻克了,再按届时具体情况如何,再定进止。哪知道这个奏折一上去又惹了事,接着连续下来十道圣旨,都催他克复太湖之后,就要立即往庐州。这下就没有办法了。太湖和潜山两座城离得很近,又都不是很坚固的城市,李续宾倒也没花很大的力气,就把这两座城先攻下来了。攻下来之后,圣旨催他赴援,官文又不能给他撑腰,那么他就只能去庐州。当然在这个时候,他不是单独的一支军队,还有多隆阿的军队在协助他,但多隆阿就不愿意去庐州,在接下来的行军中,多隆阿就中途与他分兵,直接自己往安庆而去了,留下李续宾继续往庐州前进。前面讲了,胜保用令箭调多隆阿,多隆阿对胜保深恶痛绝,所以他根本不会去。李续宾何尝不能这样呢?其实也可以,但是,多隆阿有一个领导都兴阿,可以为他撑腰;李续宾现在能依靠的官文,却是靠不住的,真要官文出来说话、撑腰的时候,他就避开了。所以李续宾只能往庐州而去。

粗粗一看呢,李续宾往庐州的一路上作战还是很顺利的,32天的时间,进军四五百里,连续攻下四座城市,太湖、潜山这两座呢小一点,接下来桐城、舒城就算重镇了。说顺利,是说战果还可以,但毕竟是攻坚城,所以精锐死伤也比较惨重。攻下四座城市之后,到了舒城,舒城距离庐州120里,中间要经过三河,三河距舒城50里,太平军在这个地方布下了重兵。三河的南岸有七座营垒,北岸有两座,同时还有一个人工建造的城池,类似于小池口一样的布置,也就是九垒一城。先得攻下这些工事,然后才能往庐州进军。前面介绍了,李续宾只有8000人,每攻下一座城市,总得派一些人驻防那个城市。一个是做军事上的准备,另外你要安民。那么太湖、潜山驻的人可以少一点,但桐城是一座大城,而且对于后来往庐州进军,它可以作为整个军队的临时大本营。所以在桐城,李续宾留下了3000人,让赵克彰率领。8000人的军队,一下分去3000人,剩下5000人。而前面是坚固的城池,还有源源不断赶来的太平军,这5000人肯定是不够的。李续宾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给官文写信,让他将在湖北的萧庆衍一军速速派来。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赵克彰是他的一个很得力的副手,让他带3000人驻扎桐城,还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叫李续焘,李续焘的部队也有两三千人,让他跟着自己到三河,然后萧庆衍从湖北赶到桐城接防,赵克彰率领那3000人到前线;在经过一段攻战之后,李续焘再带着一些伤兵回桐城,然后萧庆衍将自己从湖北带来的,已经在桐城休息了一阵之后的军队,再带到前线来,又可以换下赵克彰,就可以轮流换。那这样的话,士兵得到了休息,又不断地有生力军可以补充,同时他总是保持有3000多人的一支军队在自己的后方,战事需要的话,随时可以调出来,这就是李续宾的计划。
 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4)



  这个计划呢,是环环相扣,但是这轮换的三个人赵、李、萧,得都出现在桐城,出现在战地,才有可能实现。他给官文写信,请他速派萧庆衍军过来。官文呢,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拿到这封信,说李九这不是开玩笑吗?——李续宾字如九,当时官文也好,还有其他的很多士兵,都误会了,以为九是代表他在家中的排行。所以官文就称他为李九,平时见面就称九兄啊之类,士兵就称他九大人,这是一个误会。——他这么一路上,一个月的时间,就攻下四座城,所向无敌,还缺我湖北这点军队啊。当然他有个小算盘,他认为李续宾去了之后,湖北显得不那么安全,万一太平军来攻击湖北怎么办?他觉得身边留一些军队比较好,所以就没有派萧庆衍过去。那这样一来,李续宾原来计划的轮换制就实现不了,他就只能留3000人在桐城,自己带5000人去三河,这就等于是主动犯了兵家大忌。我们读咸丰期间,特别是咸丰六年七年开始,曾国藩、胡林翼他们的奏稿,尤其是书信,信中讨论军事问题,讲得最多的就是“主客”之势。曾国藩强调,我军一定要为主,尽量不要做客。什么叫主客呢?主客是对交战双方的一种描述,譬如守城的,布防完整地守护这个城池的,这支军队就为主,前来攻城的就是客。野战的时候,两支军队先到战地的为主,后到的为客。在同一个战场扎营的,背山面水居于高处,占据有利地形,那他就是主,与他为敌的,在这个战场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扎营,他就是客。主对于客是有优势的,要不就是有地理形势上的优势,要不就有时间上的优势。譬如他先到战地,就可以好整以暇,从容应敌,先立营、先布置伏兵、先做饭,后来的仓促赶到,有的时候阵脚还未稳,就受到攻击。所以,曾、胡都强调,也告诫手下的将领,要做主不要做客。碰到一个局或者一个形势,如果你这支军队进去,肯定成为客的话,那么这个战场我先不进去,我先在别的地方做一些调整,我宁愿不进去,也不去做客,因为做客的失败几率太大了。那么我们看李续宾,他数百里驱驰往庐州,这已经就是做客了。当然太平军占领庐州也不久,布防肯定不如九江、安庆那么牢固,所以还情有可原,去冲击它一下。但是像三河,三河的地理形势,决定了李续宾一到这个地方,就只有做客的份了。三河的地理状况,首先跟它得名有关,是由两条河——界河和马槽河,汇成一条南河流入巢湖。这三条河是东西向,往北就是庐州,你要越过这条河,前面整个地区地势平坦,无险可据。我们讲立营最好是背山面水,然后还要稍微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地势,为什么呢?先不说去攻击别人,至少别人来攻你就有难度。但是在三河,这个地势平坦的地方无险可据,这也是为什么太平军在河的北岸,除了营垒之外,还要建一座人工城市的原因,因为他可以居高临下,这就是有一个后天的军事上、地理上的优势。地势平坦之外,三河圩堤纵横。圩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江淮地区地势低洼的地方,要建一些防水的堤坝。它那个地平面比别的地方低,你不建圩,有时发水灾,水就会灌进来。这种东西多了之后,就不适合作战。障碍物太多,特别不适合训练有素的军队作战。那么从时间上看,太平军先在这驻足,是主,李续宾后到为客。太平军先有营垒,还建了城,那太平军又为主,李续宾后到为客。从地势上,太平军建一座城就已经有居高临下之势,为主,李续宾来了之后要“仰攻”,你又为客。人数上,虽然有一个援军3000人在桐城,但是太平军的援军,陈玉成、李秀成,源源不断赶到这个战地,你的后援、后路,也快被人家给遮住了,这个主客之分,李续宾又占了下风。
 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5)



  九月二十九日,5000多人从舒城行军到了三河。到三河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扎营,第二天把营总算扎好了,在这种地方绝对要扎营,而且要扎得非常的坚固才行。教科书上规定的一切扎营的方法、程序都得用上,营外要有壕沟、墙子、梅花桩之类。但是你弄好了这个,也避免不了被包围的命运。到了三河,太平军南岸的军队,就放弃了南岸,四座营垒的太平军,急忙就渡河逃到了北边。拿了四个现成的营垒,李续宾很高兴,自己的营也建好之后,立即就在南岸,向其他三个营垒,发动了进攻,很快就将南岸的太平军营垒全部打破。十月二日,李续宾就屯兵北岸,专心来打太平军自建的那座城。这里有一点不好,就是步步为营,军队过了北岸,你得提防人家抄你的后路,南岸的那些营垒,你就得屯一些兵。他让李续焘在南岸屯兵,作为他的后续,防后路。十月三日,太平军第一批精锐援军部队,陈玉成的7000多人,到了三河助战,同时李秀成率领的更多的军队,也即将赶到三河。我们要知道,陈玉成、李秀成这两个人,在太平天国后期,几乎都是军事天才一样的年轻将领。刚得到的庐州,他们很重视,因为被湘军拿下了九江,他们再想去长江南岸活动,就不太现实,所以在北岸,他们一定要巩固庐州这个成果。同时湘军来进攻庐州的将领李续宾,现在已经是名满天下,所以这次到三河来跟李续宾决战,太平军派出最精锐的部队,数量也极大,这个数量到底有多大?李续宾这边不满6000人,这几乎是定论,但是太平军那边,总共加起来有多少人,一直有争议,综合很多人的意见,大致说,太平军的人数应该在10万到30万之间。不管是10万甚至10万不到,还或者是20万、30万,总之人数比湘军多得多,这是肯定的。

继续说战场上,湘军连攻了两天,没有攻下,那这时候,太平军的援军几乎就已经到齐了。李续宾这边也有谍报,知道形势对自己是很不利,现在每过一分钟,就离被包围的命运更近一步。在数千人对数万、十万、十数万人的情况下,如果被包围,你能固守的只是营盘而已,你并没有一座坚固的工事,被包围会十分危险。这时候呢,李续宾的幕府中就有人建议,现在我们还是退回舒城或者桐城,这样硬碰硬,在三河跟太平军决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李续宾就说,“贼能战,我亦能战”,他能打,我也能打。这话呢,听上去是很勇敢,很有志气,可是怎么听怎么不像李续宾这样深谙战法的人该说的话。这话记载在他的年谱里,人家记录的,具体他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态,是不是真这样讲的,不知道。但是他飞书要求驻守在桐城的赵克彰那3000人赶紧来三河援助,赵克彰没有接受命令,待在桐城不动,这绝对是三河之战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如果那3000人来了,整个军队又恢复到出征初期的8000人规模,如果把营扎好,把防御工事都布好的话,不说坚持太久,以李续宾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以及经验,坚持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是很有可能的。因为这是有例可查的,后来曾国荃也是一万多人的军队,在南京城下驻扎,李秀成、李世贤带着号称20万人的军队围攻,连续猛攻40多天。那会双方的枪炮比咸丰八年(1858)的要先进,差点被攻破,但曾国荃还是坚持过去了。在李续宾三河战役时期,冷兵器使用比例更大的时候,如果赵克彰率桐城的人过来一同坚守,或许能支撑一段时间,而桐城的兵一动,就给了湖北一个更猛烈的信号,官文你不要开玩笑了,赶紧要萧庆衍,甚至一些别的军队,过来赴援。但是赵克彰不动,抗令不来赴援,这很令人奇怪。赵克彰是李续宾的爱将,主帅在危难之中,你怎么能不去赴援呢?后来赵克彰受到审讯,但很可惜我们找不到当时的询问笔录,不能了解他是在什么样的心态下拒绝这道命令。只有胡林翼在三河战役之后,写给别人的一封信里,披露了一个情节。他说湘军,特别是赵克彰这一支,在攻破桐城之后,士兵忙于抢劫,忙于把东西换成钱,忙于把钱寄回去,忙于自己享乐,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留在桐城的将士,根本没感受到在三河的将士所感受的那些情感,他们沉浸在喜悦之中。所以胡林翼总结,说赵克彰的抗令,不仅仅是赵克彰本人的问题,可能是那3000人不想去,觉得累了,得多休息两天再去,可能有这个原因。反正不管什么原因,这3000人没有来,然后隔了一天,李续宾就被全部包围了。

 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6)



  太平军的战法,有一种叫做“包营为营”,很让湘军的特务部门感到惊讶。所谓特务部门,就是湘军派去的采访所、间谍,综合各方面的消息,然后写成报告,递交给曾国藩、胡林翼,叫“贼情汇纂”,上面就介绍了“包营为营”。他说太平军的战法有意思,清军与贼军相遇,一般呢,先是你立一些营,我立一些营,双方对垒嘛;但是只要太平军那边有援军过来,他就不这样了,他就不断地以你的营盘为圆心,飞快地建好很多座营垒,但是并不完全给你包住,他会留一条道,让你感觉可以从这条道出去;同时太平军会设两支或两支以上的伏兵,你要通过这条路,两边的营垒会对你进行劫杀,你好不容易冲过层层劫杀,冲出重围,那两支或者两支以上的精锐伏兵,就在等着你。这种包营为营,并不是说把你围住,就一定要去攻击你,他是要让你跑,让你主动来求战。因为这种营垒的话,一般来讲不会坚守太久,它不像城池,里面的补给毕竟有限。那么就在八日这一天,陈玉成、李秀成的部队全部到齐,用包营为营围住了李续宾的军队,里外30层,连营50里,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盛况。湘军、太平军最近的营垒之间,只有几里地,双方在土墙之后都可以望见,謦欬相闻。

十月九日,李续宾下令夜里突围。那我们就要回头想“贼能战,我亦能战”那句话了,为什么不在没有被包围的时候,撤回舒城或者桐城呢?那个时候你能与太平军作战,那叫作战是没错,但是现在你被包围住了,你突围,这就不是作战了,这明显就跟“我亦能战”这四个字有冲突。也许是李续宾判断失误,没料到太平军会来那么多人,这的确有可能是在他意料之外的。李秀成在自述里面讲,他当年参与这一战,跟陈玉成两个人,也没有约得太准,只是说在三河那碰头,跟湘军做一决战,但是他强调的是,行军的速度一定要快。这一点可能是导致李续宾判断失误的一个原因,没想到太平军的援军来得这么快,这么多。我们看他有几天的时间:他三日过河,八日就全部被围住,而他五日还在攻城呢,那个时候援军还没有来呢,不到三日就被围成这样了;次日,九日,他就号令全军突围,可能他也有些慌了。但是很不凑巧,九日夜里一直到十日的黎明,三河地区涌起了大雾,湘军这边的回忆录,太平军李秀成那边的回忆录,讲起那一夜的大雾,除了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之外,还有些细节,有一些搞笑的成分。湘军在士兵作战的素质上,当然高于太平军,所以有雾或者在夜里,湘军就会要求以口号列阵,什么叫以口号列阵?就是对口令,发现对方,觉得人影幢幢,这边就会问一声什么口令,那边回答对了,就相安无事,如果没有回答对,那么就立即进行厮杀,每一夜的口令都不一样,甚至有的时候上半夜下半夜,乃至临时也会发生变动。问口令的要大声,回答口令的要细声,因为你回答的时候声音大了,可能间谍也听过去了,这叫以口号列阵。因为有这么一个训练,湘军就算在夜里,在雾里,他也容易辨别敌我。所以有时候,湘军士兵出去作了大半天战,然后回来要吃饭了,误入太平军的营垒;如果回到湘军营垒,一进去之后,肯定有人会问一个口令,他到这边发现没问,或者问的口令不是那么回事,他就知道走错了,走错了没有办法,只好先在里面大砍大杀,这是湘军。也有这些太平军,在那冲来冲去,冲到了湘军营里。或者两支军队,小部队,就并排这样走,相隔几步,甚至人靠着人,都不知道是跟敌军走在一起。据说一两尺、两三尺开外,还是白天,看不清人的面目,只听到马蹄的声音和枪炮声,有追击敌军的,追着追着,敌军可能往边上一躲,或者一闪,追了很远追空了的。然后敌军继续走,追兵发现不对,回头再来,双方又碰上。反正在大雾之中,阴差阳错的事情太多了。十月九日,湘军就在大雾之中左冲右突,从黎明冲到黄昏,都没冲出包围圈。原因也很简单,一个是雾太大,不辨方向,二是太平军的人太多,这个重围很难冲破,冲到黄昏回到中军帐,大家又在开会讨论到底该怎么办。大家建议,不要再以这个成建制部队的战法往外冲了,可以采取一点化装啊,乔装啊,偷偷摸摸的方式,至少先把主帅弄出去。他们用的词叫“天下不可一日无公”,确实也是对的,李续宾在当时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主帅。可是李续宾不接受,他说“吾义当死”,我要是没把这个事情做成功,我肯定要去死,你们呢,倒是可以用各种便宜方式,能怎么逃就怎么逃。因为这会作为一个整体军队再去冲,目标太大,很难,要是分散了,扮作难民啊,扮作别的各种各样的形式,你就会好跑一点。李续宾说你们可以,我不行,到最后他身边只剩下600多人——当然不是说其他4000多人,这会都已经阵亡。没有,只是被隔断了——600多人齐声说,那我们也跟着你一块算了,我们也不会跑。李续宾讲了一句,那好,我们努力杀贼,不要白死了,杀一个平一个,杀两个赚一个,就是这么个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要死得像一个军人,你要赚一点,你要多杀几个敌人。但是这些对话都是伏笔,这个伏笔是为什么而伏呢?我们先讲完这个具体的故事。
  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7)



  这时候,太平军觉得,你们冲突了一天,这会应该也累了,那好,我对你们的营垒实行炮轰。这一轰,幸亏帐篷之类的东西,因为露水,弄湿了,所以没有引起火灾,但是也把这营里面的,不管是生产材料,还是生活物资,都炸得干干净净。这时候营垒就待不住了,几百人你不能不冲了,李续宾决定大家往外冲,在冲之前,有一个事情他不知道,在南岸驻守的李续焘,听说北岸来了那么多太平军,当晚就跑回桐城了。所以在这次三河之役,一个赵克彰抗令不来援救,一个李续焘没有奉命就逃离阵地,这两个在将来都受到军事审判。李续宾决定冲了,先写了一封遗书,请他一个幕友带着,说带着这个东西,你待会就不要跟着我们冲锋了,你赶紧换件衣服,我们冲的时候,你赶紧找个路回去。可是幕友在路上曾经落水,这封遗书就掉了,不见了。然后李续宾又把皇帝给他的一些朱批奏折拿出来,对着北方磕头,磕完头把奏折烧掉。这一个是保密,第二个,非常重要,皇帝的亲笔,很尊贵,不能让它落入太平军手里。他其实知道很难冲出去,所以把这些事情都做完,然后所谓仗剑怒马,率领600多人,只往敌人最多的地方冲去。为什么要往敌人最多的地方冲去呢?是不是这样就死得快点,其实不是,这是战法。太平军围湘军用这种包营的战法,士兵都出来列阵,要作战,要攻营,你去冲击他人少的,看似薄弱的环节,其实反而不利。因为,你去冲击他那个人少的地方,因为是骑马冲,以骑兵开头,他人少,第一,他好躲闪,第二呢,他挥动武器,不管是射击,还是用长矛刀,他都更方便。但是人多的地方,你这么冲过去,冲击力够大的话,他就会乱,他就会反奔,会跑。人一多,一跑起来,就容易带动别的地方的太平军,不知道这里怎么回事,怎么就都跑了。那么很多人是这样的,看到友军怎么突然往回跑,那么肯定前面有特别可怕的事情,自己也会跑,那么这样一传染下去,有可能整个军队就会都乱掉,至少在短时间内都会乱跑,那么这时你就很有可能突破他的包围。这就是为什么李续宾的600人,要往人数最多的地方冲。但是,这毕竟是陈玉成、李秀成的军队,他们的军队没那么容易被突破。战到十月十日晚上10点左右,李续宾战死,享年41岁。跟随他的600多人全部战死,剩下的士兵在将领的率领下,在残存的旧垒上,坚守了两昼夜,最后也是全部战死。还有一批几百人左右,这个统计不是很准,被俘虏,在押解途中反抗,然后又被全部杀害。也就是说接近6000人的这一支部队,几乎无一生还。而且呢,很多都是主动求战,不战死不已,除了那些送信的带遗书的,这些有他自己使命的,包括掩埋李续宾尸体,在掩埋地方做记号的这些人,他们要跑出来。

这就是三河之役,发生在咸丰八年十月十日夜里。不久舒城、桐城、潜山、太湖,都被太平军夺回去。湖北告警,胡林翼听到这个消息,立即从益阳回到湖北主持战事。那两位临战退缩的将领,赵克彰、李续焘,他们都是湘乡人,都是李续宾的同乡,甚至是邻居,或者同族兄弟,当时胡林翼准备是要军法从事,也就是要给他们定一个死罪。但是李续宾的父亲,写了一封信给湖北督府,说这两个人当然是不足取,但是他们都有老母,父母都是高年,就住在我的隔壁,要是听到他们儿子被斩首了,那估计他们家的老头老太也活不下去,我觉得我的儿子已经这样了,没必要再为了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再去让别人家又受到这种打击,所以是不是,我来做一个担保,你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要再这样,你拿我是问,但是这一次,你不要定他们死罪。虽然这种死罪不是他能够挽回的,但是胡林翼还是把这个意思,向北京做了一个汇报。清文宗是非常喜欢,甚至有一点崇拜李续宾的,现在李续宾战死,李续宾的父亲既然有这么宽广的胸怀,提出这么一个要求,他也答应了,最后赵克彰、李续焘没有定死罪。

还有一个要补充的。也就是前面说有伏笔,什么伏笔呢?就是,李续宾到底怎么死的?他是战死的吗?李秀成说他是自缢而死,但是在清方奏旨里面,都是说他战死。而过几年,曾国藩与人通信,却直接讲了李续宾是自杀身亡。其实,当时去收殓他的尸体,就能看出这一点。

他的弟弟李续宜,到三河去收尸,他按照传统做法,把尸体装在灵柩里面,运回湘乡去安葬。那么,运回去之后,父母兄弟应该开棺看一看,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亲族、朋友、乡人,也应该瞻仰。但是,李续宜在回家之前,甚至还没离开安徽,就把棺材钉死了。然后,他给父亲写信,说,已经彻底检查过了,这肯定是我哥的尸体,没问题,但是,从安徽回湖南,路程不近,用时不短,我怕不处理的话,尸体可能会腐烂,所以,就密封了。

这样说,固然也说得通。但是,这样密封回到湘乡,没有一个人看到过,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怀疑棺材里面的尸体不是李续宾呢?

此外,如果是自缢而死,那么,与被枪炮刀剑致死,创伤的痕迹是绝对不一样的。李秀成说得那么肯定,说李续宾是自缢而死,也是可信度很高的话。他是当天在战场的敌军主帅,他是肯定看过李续宾尸体的。从这一点来说,他的话应该更有说服力。

综合这些材料,我们可以认为,李续宾自杀而死的可能性更大。若是这样,那么,前面介绍的一些细节,可能就不那么准确了。但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关于三河之战,只有这些材料,没有别的材料,所以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叙述。不过,李续宾作为一位名将,作为一位很有特点,甚至可以说很感人的名将,不论他是战死还是自杀,其实都无损于他的光辉。
出至湘军崛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4MzE1NTY4.html
安徽三河镇,湘军最大的一次惨败
来源:潇湘晨报作者:刘海波编辑: 黄斯达
  安徽,长江腰膂,俯仰吴越,是南京的西部屏障。咸同年间,太平军坐拥金陵,在安徽一带统治达10年之久。这里是太平天国统治时间最长、治理相对稳固的地方,对湘军而言,则是一片荆棘之地:1853年年底,清廷“救火队长”、 湘军楚勇统帅江忠源出任安徽巡抚,翌年败亡庐州(今合肥);1858年11月,湘军名将李续宾兵败庐州西南三河镇,湘军精锐尽失;湘军统帅曾国藩,在1860年坐镇祁门期间,也是险象环生。

  湘军与太平军在安徽反复拉锯,乱世之下,生灵涂炭,清人王安定在著述《湘军记》中评价:“军兴以来,东南之乱极矣,然未有甚于安徽受祸之烈者也。”

  1858年11月15日清晨,立冬不久,一场大雾席卷了安徽中部,巢湖平原雾气沉沉。庐州西南的三河镇到金牛镇方圆30里,更是被大雾裹得严严实实,咫尺莫辨,正如此时此地,身处十万太平军包围里的五千湘军,眼前危机重重,却不知出路。

  突如其来的大雾,给试图突围的湘军蒙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迷雾之中,酝酿着湘军史上最大的一场败仗。

  “先清皖北,再图皖南”,一个月时间,李续宾连克安徽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县

  1858年11月3日下午,安徽庐州三河镇内外人马喧嚣,六千湘军屯兵镇外,与驻守三河镇的太平军彼此虎视眈眈。

  这处广袤平原中河汊环绕的小镇,北倚丰乐河,西面和南面有小南河、杭埠河交错,周边是大片的圩田,一望无垠。太平军1853年进驻三河,将它作为太平军供给天京的粮仓,以及守御庐州的据点。清廷日夜担心太平军自庐州北上,北伐重演,将皖北一带视为心腹大患。

  此前因攻克九江而升任浙江布政使的湘军统领李续宾,威名显赫,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浙江方面的官员再三请求朝廷派李赴任,湖北总督官文和巡抚胡林翼则希望李续宾先平定安徽,这与咸丰帝的想法不谋而合,遂命令李续宾留在湖北,图谋安徽。

  湖北巡抚胡林翼是湖南益阳人,湘军统帅之一,素以知兵、理财,罗致、推荐人才闻名。他也是官场交际的一把好手,就连贪劣庸玩、眼高于顶的湖北总督官文,也对他言听计从。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胡林翼的手段。李续宾就很不喜欢官文,不买他的账,从不巴结示好,遭到官文记恨。

  李续宾希望出征安徽前能回家探亲一趟,一直未能成行,后来他又想把父母接到军中奉养,父亲以“乐山居,不喜城市”婉拒。在朝廷诏书的再三催促下,李续宾决定“先清皖北,再图皖南”,率军从湖北出发,一个月时间,带着8000余人由南往北,深入安徽境内400多里,连克安徽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县,意气风发。当时没人想到,他告别胡林翼时流泪说也许此次再难见到父母,竟一语成谶。

  李续宾在攻克桐城之后,与众将商议进取舒城及三河,部将丁锐义等人认为大军一路攻城拔寨,已是强弩之末,应该就地休整,等待援军再择机而动。而以曾国华为首的诸将认为“军锋不可顿”。曾国华是曾国藩六弟,素与李续宾意气相投,又跟他是儿女亲家。曾的想法,与李续宾长驱直入、以奇兵拿下庐州的初衷一致,于是李续宾决定继续进军。

  兵至三河,庐州在望,李续宾既踌躇满志,又有几分担心:长途奔袭,部队已“伤损精锐,疮痍满目”。而每攻下一城,就要分兵驻守,目前他手上的兵力仅有13营近6000人,可以与三河守军一战,但如果遇到太平军的大批援军,则情况堪忧。

  事实上,李续宾率兵北进安徽,正是抓住驰骋于安徽战场的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正和李秀成合力攻打清军扬州江北大营的这一战机。1858年夏天,经历了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出走而一蹶不振的太平天国,恢复了五军主将制,陈玉成、李秀成分别任前军主将和后军主将,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双子星”。

  未雨绸缪,三年前陈玉成指挥建造的城墙和九座砖垒,挡住了湘军的攻势

  李续宾虽然在奏折中表态“成败利钝,非所计也”,硬起头皮指挥攻打三河镇,但他也望穿秋水,希望湖北方面速派援军。

  此时湘军的“超级奶爸”、湖北巡抚胡林翼因为母亲去世,回益阳老家丁忧。湖北军政由湖广总督官文主持,缺少了胡林翼的斡旋和敦促,清廷官场拖沓推诿的积习和满汉之间的仇隙一下子暴露出来。当官文收到李续宾请求增援的书信,将信遍示部下后,居然怪声怪气地说:“李九将军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哪里有他攻不下的地方?难道还少了我们不成?”

  李续宾求援不成,打时间差的想法也成了泡影。

  比李续宾更年轻、善于杀回马枪的陈玉成,自然也明白战事瞬息万变、时间就是胜利的道理。他未雨绸缪,早在三年前,就命令部将蓝成春在三河镇造城。

  城墙选址在河道最狭窄、圩埂最宽阔的小南河北岸,东面、北面的杭埠河和丰乐河河道宽广,以为天险。蓝成春还不放心,又在小南河南北两岸的圩埂上,建造了9座砖垒,南岸7座,北岸2座。造城工程,耗时一个月零三天,征用了一万多民工。为了提供城墙和砖垒的石料,三河周边的庙宇、牌坊几乎被拆光,普通人家的石磙、石臼、石门槛、砖墙及坟头石碑都被强行拆送筑城。

  当陈玉成接到三河镇太平军守将吴定规的求救急报时,他正奔袭浦口,攻克清军的江北大营,他令吴坚守三河,自己星夜回援,同时令驻庐州的太平军联合捻军横切西南,阻击湘军从舒城的援军。他还上奏天王洪秀全,请调苏北战场的李秀成驰兵支援,形成合围之势。

  李续宾一军抵达三河镇的当天,就发起了进攻,一连三天,在付出了1000多人的代价后,终于将太平军在小南河圩埂上的9座砖垒拿下。太平军守军损失7000余人。三河初战,湘军和太平军的战损比是1比7,李续宾却眉头紧锁:援军迟迟不到,湘军现在打不起消耗战,尤其是作为军中主力的数百善战勇士,死一个就少一个,他十分恸惜。

  心思缜密的他,这两天也一直在琢磨:为何太平军会在河的南北两岸都设立砖垒?难道是专候我们渡河后包抄后路?于是,他将主力北渡的同时,将南岸的砖垒拆去,命令部将李续焘驻守南岸——李续焘是他的族弟,十分亲信。

  11月7日,正当湘军北渡时,陈玉成出现在三河镇西南30里的金牛镇。随后数天,太平军蜷缩三河城内的4000老弱残兵,依仗三河的坚墙和工事,抵住了湘军的攻势。李续宾犹在感叹:“贼亦能守,惜其为贼!”一个星期后,李秀成赶到了三河镇东南25里的白石山。

  陈、李两军,号称10万之众,连营数十里,湘军前路不通,而退路已绝。

  “贼能战,我亦能战!”湘乡人的霸蛮,被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雾搅乱

  五千对十万!三河一战,隐约似当年垓下之围。

  太平军的包围圈,每天都在缩小,从最初的三十里,转而缩小到十里,一个星期后,数里之外,湘军将士就能听到太平军人马的嘶喊。被困湘军兵力粮草都近枯竭,所能依仗的,只有此前占据的几座太平军砖垒。

  李续宾站在砖垒的最高处远看,十里之外,密密麻麻的都是太平军的人马。这里面有许多新近裹挟来的平民百姓,他们不懂得安营扎寨,更不知队列阵法,真如一盘散沙。看到对手是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李续宾骨子里湘乡人的霸蛮劲儿上来了:“贼能战,我亦能战!”

  李续宾没有采纳部下退守舒城、桐城的建议,而是孤注一掷,决意偷袭驻扎在金牛镇的陈玉成大营。就在11月14日晚上,湘军七个营的兵力,分三路奔袭金牛镇,第二天黎明时在距三河镇15里的樊家渡王家祠堂,与陈玉成的部队接火。湘军这次出动的都是营中精锐,双方甫一交手,太平军即溃退。

  瞥见一线生机的湘军趁势追赶,预备突围。然而,这一切却被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雾搅乱。立冬前后的皖北地区,早上起雾,本来颇为常见。可是大雾里咫尺莫辨,双方士兵们眼前只剩下白茫茫一片。追击变成了一场混战——有的湘军士兵人困马乏,脱离战场准备回营吃饭,在圩田里七拐八拐迷了路,走到了太平军的营地里,因为口音不合,口令对不上,双方又是一场肉搏。同样,太平军里也有士兵误闯湘军营地。场面极度混乱下,湘军派出的这七个营,大部分被陈玉成率军围在了三河镇附近一个叫烟墩岗的荒草岗上。

  李续宾的最后一战,“仗剑怒马出,僚佐以下从者六百余人,赴贼深处”

  李续宾闻讯心急如焚,几次组织突击营救而不得。此时,驻扎在白石山的李秀成听到三河镇方向的炮声隆隆,率部摸到了战场,三河镇守军也倾巢而出。李续宾的大营被团团包围,太平军的炮火打过来,把湘军营房里的炊具炸得稀烂。

  李续宾困守大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三分之二的兵力,在烟墩岗被陈玉成一口口吃掉。太平军合围之后,将丰乐河的河堤掘开,河水将圩田灌成了水洼,湘军突围举步维艰。同时又把火把投掷到湘军的帐篷上,由于帐篷被雾气浸湿,没有点燃。湘军炮弹罄尽,就用破碎的铁锅、瓦片代替,开炮还击。双方的战斗进入白热化,固守南岸的李续宾族弟李续焘,竟率领本营兵马趁乱逃往桐城。李续焘也真是惊魂未定,当太平军追击湘军溃军时,他又弃城而逃,将桐城拱手相送。

  身陷重围,主力被歼,亲信将领叛逃,战局的极端不利令李续宾心力交瘁,已经两天水米不进的他,满脑子都在想——是突围?还是决死?11月15日晚上,李续宾与众幕僚将佐商议,有人建议趁着大雾逃脱,李续宾摇头:“军兴九年,皆以退走损国威,长贼志,予当血战,多杀一贼,即为民多除一害。”

  他知败局已定,写下了遗疏稿,又草草写了几行家书,将其交给部将周宽世,嘱咐他突围后,带给在湖北的弟弟李续宜。随后“仗剑怒马出,僚佐以下从者六百余人,赴贼深处”。

  这是他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战。

  猎户出身的“湘军中第一悍将”就此陨落,湖南湘乡“处处招魂,家家怨别”

  1858年11月15日,湘军将领李续宾在三河战役中战殁,时年41岁。李续宾死后,包括周宽世、丁锐义、孙守信在内的几位营官,收拢湘军残部,在残垒中又跟太平军战斗了两天。周宽世在弹药耗尽后率亲兵突围,身负重伤,中途落水,身上的书信全部遗失。

  三河战役胜利后,太平军藉此再度攻克了舒城、桐城、潜山。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不久后被封为“英王”和“忠王”,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中流砥柱。封王时,李36岁,陈22岁。

  湘军方面,听闻李续宾身亡、6000精兵损失殆尽的消息后,在家丁忧的胡林翼当场呕血晕倒,自责之余,感慨“三河败后,军气已寒,非岁月之间所能复振”。湖南湘乡“处处招魂,家家怨别”,曾国藩“哀恸慎膺,减食数日”,他的六弟曾国华也在三河战役中阵亡,为此,曾氏五兄弟中最小的曾国葆,1859年改名曾贞干投军,后转入曾国荃军中,围攻安庆,为兄长报仇。

  作为理学大师罗泽南最赏识的弟子,李续宾猎户出身,并没有取得科举功名,却靠 “克复四十余城,身经六百余战” 建下的战功,获得了实授布政使的文官官职,死后还追赠了巡抚衔、追封三等男爵,《清史稿》称之为“湘军之杰”,为湘军中第一悍将。

  从有限的记载来看,李续宾外表沉稳、内敛,性格刚毅。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他早年的两封亲笔信,笔锋锐利、刚劲,字如其人。《帝国余晖》作者王纪卿评价李续宾为“渊默胜雷”。

  位于安徽合肥城南约40公里的三河镇,地处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它东临巢湖,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名,历史上原是一处水埠码头,周边河湖滩地广阔。自唐宋以来,三河兴筑圩田,生产稻米,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明清时期,三河已成为巢湖西岸和大别山东麓的重要商品集散中心。
  咸同年间,太平天国将三河作为拱卫庐州(今合肥)的据点,及供应天京(今南京)的粮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858年11月的“三河战役”, 令这一处千年古镇在中国近代战争史留名千古。时至今日,镇上留有当年太平军修筑的古城墙遗迹, 并设有“大捷门”、“英王府”等景点,“三河战役”已经成为小镇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鸣谢:曾国藩研究会、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人民政府(□撰文/刘海波 摄影/巩玮 刘海波)


人不能太骄傲,人毕竟是人,不是神仙。
李续宾打下九江,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天不怕地不怕。他孤军深入是他太骄傲了,别人是有提醒过他的。最后被陈玉成剿灭了。
陈玉成太骄傲,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总是“直言蹋平敌营”,最后输在多隆阿手里。救安庆他只好避开多隆阿,绕道走,翻越大别山绕到湖北再转到安庆,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曾国荃的壕沟已经挖好了,做足了准备,就等陈玉成来攻。
多隆阿也太骄傲,最后死在回民手里。


就一个鲍超笑到最后。他多次被陈玉成包围都能突围,最后陈玉成都怕他了,他太猛了。

人不能太骄傲,人毕竟是人,不是神仙。
李续宾打下九江,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天不怕地不怕。他孤军深入是他太骄傲了,别人是有提醒过他的。最后被陈玉成剿灭了。
陈玉成太骄傲,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总是“直言蹋平敌营”,最后输在多隆阿手里。救安庆他只好避开多隆阿,绕道走,翻越大别山绕到湖北再转到安庆,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曾国荃的壕沟已经挖好了,做足了准备,就等陈玉成来攻。
多隆阿也太骄傲,最后死在回民手里。


就一个鲍超笑到最后。他多次被陈玉成包围都能突围,最后陈玉成都怕他了,他太猛了。
得到这个消息,城中的守军,有人就杀死了林启容,估计是所谓将功赎罪,要拿来向湘军请赏。结果湘军对九江实行了屠城,杀掉17000多人,据说还“拔出”了几千良民。
——————
看到前面写林的贴子说花旗营等17000人情愿为林启容战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续宜故居
涟源省级文物立碑三年即将倒塌 为湘军第一猛将李续宾的故居“锡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