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启示录:以“大经济”视角审视抗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36:49
http://www.mod.gov.cn/intl/2015-08/20/content_4615053.htm

这是去年纪念抗战胜利时在《中国国防报》发的一篇稿子,原稿与刊载版略有出入,故把公开版的链接一并附上。

以“大经济”的视角审视抗战

       关于抗日战争,七十年以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纪念。我们记住了,中国军民在战争当中打得有多悲壮、多顽强,日本鬼子有多凶残。然而除此之外,有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更加值得所有人去思考:
为什么一个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人类文明最顶峰的民族,在19世纪后半段至20世纪前半段这段时间,会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为什么一个曾经被中国人打得老老实实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的民族,会在同一时间崛起,并且把自己曾经的老师打到濒临亡国的境地?

日本侵华,是中国百余年积弊的总爆发

        在此之前,以“经济”为切入点来分析抗战史的文章其实已经很多了。《辞海》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是:“1.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制度和运转……”。
其实如今我们语境中的“经济”这个词,它的含义比过去要窄了很多。传统上,中国古人对于“经济”的理解应该是“经济天下”,为了便于区分,此处我们权且将这一概念称为“大经济”。
       简而言之,对一国的经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势、业、财。所谓“势”,包含有一国的地缘、自然资源、人口、社会体制;所谓“业”,在近代至少应该包括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以及军力;所谓“财”,则是如今一般意义上的财富,譬如外汇、黄金等等,不一而足。
     古往今来,无业之财,无势之业,无不如同沙上之城,一时看着或许辉煌无比,长远来说却都难以为继。中国的八年抗战乃至百余年来的屈辱史,恰恰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害,最早开始于甲午战争。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在东南沿海省份已经搞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与此同时,日本明治维新也已有二十六年。
     以“财”而论。直到庚子之役前夕的1900年,中国的GDP依旧占全世界的11%,同期日本更仅占2.6%;甲午战败后,清庭仅对日赔款折合为当时日元就可达3亿6千5百万,而同年日本全国经济总量才2.15亿日元。可以说,中国完胜日本。
      以“业”而论。两国开始工业化的时间大致相当,中国还略早于日本;二者的具体操作大同小异,都是师承西方工业国,都是以兴办西学和近代工业体系为主;武器装备上,两国同样不存在质的差异。可以说,中日大致打成了平手。
       真正的问题恐怕在“势”上。洋务运动的大背景是,自1851年开始的天平天国运动极大的动摇了清廷的统治根基,使得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节制能力开始大幅度下降。真正推动洋务运动的其实是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东南诸省的政治精英,在获得了近代化的工业基础的同时,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的政治博弈,也在不断趋于激烈。一场颇为宏大的近代化运动,带来的却是内耗的进一步加剧。
       除此之外,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为“煤铁革命”,而开展洋务运动的东南沿海恰恰是既少煤又无铁。除了费效比低下之外,东南各省的士绅们将大量财富置于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这也势必导致这些人在面对西方国家时将很难有多少底气。
       一场洋务运动,得其财,创其业,却终未强其势。
       与此同时,日本的明治维新不仅仅结束了幕府统治,更重要的是通过“奉还籍册”运动,极大的削弱了“大名”们对地方的控制,将中央政府的影响力直接达到基层。由此,建立起了一套统合度相对较高的国家体制。
       两者比较,最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面对的并非是“中国”,而是一个个具体的派系乃至个人。
       战败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冲击,并非赔了多少银子,而是丢失台朝鲜、台湾两个战略要冲。特别是朝鲜半岛的易手,使得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在海、陆两个方向都失去战略屏障。朝廷连自身的安全都难以保障,自然也就再难有什么权威可言。至此,中国在实质上已经滑向诸侯封建,1900年“庚子之难”时,东南几省单独与八国联军媾和,搞出了著名的“东南互保”。 至此,清廷的中央集权事实上已经宣告彻底崩溃,灭亡便已成为定局,唯一的悬念无非时间而已。
        清朝灭亡之后,取代她的民国并未让中国的“势”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国民政府从历史渊源来说,其主体依然是东南士绅集团。虽然改朝换代,但是大的社会框架没有出现任何根本性的变化,整个中国依然是一种“大封建、小专制”的状态。
    所谓“大封建”,即位于南京的国民党政府,虽然理论上是中国的中央政府,可事实上,它所能控制的区域无非就是四大家族掌握的江浙沪一带,其利益相关也仅限于这一小块。广大的中国北方以及更靠南的云贵、两广,都处于一种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所谓“ 小专制”,是指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在自己的地盘都拥有近乎是帝王般的权力。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政府权力最多只能下到县一级,而承载大部分人口的中国乡村地区,在那时则是法外之地,完全由地方绅宗势力控制,间或有教会参与其中。由此便进一步产生了事实上的“包税制”和“胥吏”,即政府事实上放弃了对基层的管理,将农村人口“托管”给了地方势力。
      这种情况之下,社会资源必然被绅宗阶层垄断,对应的政府财政没钱,老百姓更没钱。如此一来,中国只有两条路:挨完,然后赔款,老百姓税负加重,然后造反;自强,搞工业、强军,老百姓还是税负加重,最后还是造反。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清如此,民国依然如此。在这个死循环之下,中国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
        “势”是如此,那么“业”呢?1927年到1937年中国曾有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如今被称为“黄金十年”。在那段时期,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确实非常繁荣,可这个“繁荣”是指金融、人文,以及面粉厂、纱厂之类的轻工业。而当时中国的钢铁及军工产业,其产能和质量尚不及洋务运动时期。
       在当时,中国人口的文盲率超过80%,而在屈指可数的知识分子中, 85%以上的学都是艺术、文学、历史之类的人文专业,剩余的15%中,还要再刨除掉经济、法律专业,机、电、化等工科专业人才寥寥无几。八年抗战期间,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来到了延安,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这些热血青年中,能够写文章编戏剧鼓舞人心者不剩枚举,可却很难找到几个会配炸药、造地雷的人才。这就是当时中国经济的写照——有财无业,有业无势、有轻无重、有金无钢……
        除此之外,自清末形成的东重西轻的不合理的经济布局,成了当时中国另一个致命的照门。日本曾宣称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如果是从打垮中国经济基础来说,这个说法其实尚算不上很夸张。民国时期,所有的经济成果几乎都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十五个月时间里东部沿海城市悉数丢失,中国经济的精华也随之全部丧失。
      有这么一种说法是,中国曾有两次迈入现代化的机会,一次是清末洋务运动,一次是民国“黄金十年”,两次机会都被日本人给打断了。可反过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为什么两次经济上的跃升,都如此经不起考验?
      
从“大经济”看日本对华侵略

日本在近代对中国的觊觎其实是必然的事情。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迅速的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然而很快日本的上层就发现,随着经济各项指数稳步攀升,他们受制于人的程度也在逐渐加深——日本产业链最大的缺环在于资源,而当时远东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产几乎都是英国人的地盘。
英国人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才向日本输出工业技术和人才,而其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在远东地区扶植其一个“可控”的工业国,以她来制衡沙俄及清帝国。比照一下,我们会发现如今所谓的“日美同盟”,走的其实是同样的路数。
      英国人对日本的容忍底线在朝鲜和台湾,因为这个战略要冲是日本履行 “职责”所必须的。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曾两次想“一鼓作气”吞掉东北,都被英国人在暗中使了绊子,因为一旦日本拥有了自己的资源产地,也就意味着她将彻底“失控”。而在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欧洲的战火大大的透支了英国的国力,使得她再无力东顾,于是有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社会内部的变化,则加剧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急迫性。平心而论,明治时代的日本,对其内部而言,政治仍属相对比较清明。至大正时代,财阀势力垄断社会资源的趋势开始难以逆转,这样一来,日本工业化的代价就只能完全有底层来买单。至昭和时代,对外释放压力已经成了日本唯一的路径。
        而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则最终点燃了日本上层早已按耐不住的野心。1920到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样波及到了当时的中国,为了稳定币值,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开始推行币制改革,发现法币。按照改革方案,法币不再与白银挂钩,而与英镑汇率绑定(法币1元兑换英镑1先令2便士半)。这使得手里握有大量贵金属的美国及日本,在控制中国货币的竞争中彻底落败于英国人。恼羞成怒的日本最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而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对日本侵华战争事实上是报以一种支持的态度——在这段时期,日本半数的钢铁和70%的石油都来自于美国。
      日本的侵害战争,既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经济战争。早在“七七事变”爆发前,日本对华经济战就已经展开。1935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两个专门机构——兴中公司、惠通航空公司。这其中,兴中公司自成立起,其公司章程中即规定:“本会社为使中’满’间经济关系密接起见,以经营下列业务为目的:1.对华输出贸易并其代理及居间;2.在中国经济诸事的直营,斡旋及居间,并对于该事业的投资;3.附带及关联于前二款的业务。”。
      这两家日本“企业”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支持下,通过低价倾销、恶意收购等方式,大肆对中企进行挤压。一方是举国体制下目标明确的“国家队”,另一边则是按照一般市场原则单打独斗的民族资本,结果可想而知。很快,大批中资企业被日企压垮、并购。
     譬如在1936年底,日本在天津纺纱业中资本占63.4%,纱锭数占71.7%,线锭数占53.4%,布机占76.3%,处绝对优势地位,至1937年初日资纱厂几乎完全垄断了天津纺织工业。除此以外,华北地区的煤矿、金矿、芦盐、电力等战略资源产业,也悉数被日资企业以同样的方式加以控制。
       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还向我方的敌后根据地发动了金融战。侵华日军大肆发行伪银联券,然后怂恿不发商人携带这些伪币进入根据地,大量购买基本生活物资,使根据地货币流入、物资流出,从而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简单来讲,无论是经济战还是金融战,能够顺利推进必须有两大前提:在对方阵营拥有代理人(经济汉奸),经济运作不比战场交锋,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没有大量代理人配合,你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而无奈的是,自清末国门洞开以来,当时的中国早已形成了一个业已成熟的买办阶层;对方对经济运行无力或无意左右,日企对华北中企的恶意挤压,全程有政府和军部的配合,而民国政府对此却听之任之。  
      一直到现代,这个道理也依然成立。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同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都是他们本国的金融从业者,与海外对冲基金紧密配合,做空本国货币而导致的,而上述国家又都是拘于“不干涉市场运行”的原则,才导致危机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而后来俄罗斯能够扭转局面,恰恰是因为她不再“按规矩出牌”。
     而如果从全局角度来审视八年抗战,我们会发现日本在中国战场的最核心问题其实并非是军事,而恰恰是经济。日本本国的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规模如此之大的一场战争,如果要想顺利的打下去,那么就必须能在被占领土上形成“以战养战”的经济正循环,而这一点正是日本的命门所在。

抗战之胜,亦胜于“大经济”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战,其最根本的贡献并非仅仅限于杀敌,而是在于从根本上掐住了日本的“命门”。1940年,吕正操将军在八路军总直属队干部会上曾算过这么一笔账:“敌人兵力,在此区域(冀中平原)为一万八千三百人,每年需在此消耗两万万元。而敌人能取得的是多少呢?在一百八十个敌据点中,即算每个据点敌人平均取得十万元,也不过一、二千万而已。”
     这正是整场战争的胜负关键所在,也是敌后抗战的精髓:最重要的战绩并不是消灭了多少敌人,是打了多少场正面决战,而是长期让敌人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对日本而言,这种局面下,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而要达成这种局面,首先要解决的还得是 “势”的问题。这一点从敌后抗战提出的口号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八路军每到一地,提出的口号都非常简单,无非三句话:“打走鬼子吃饱饭、打走鬼子享太平、打走鬼子得安康。”。
敌后工作,首先并不是打鬼子,而是要先解决基层政权问题。基层政权,系于民心,而民心则系于民生。而所谓民生,最基本则是三件事:看病、识字、吃饭。这三件事足可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命运。
当时农村地区普遍缺医少药,帮老百姓看病,救得往往就是一个家庭;民国时期农村平民的识字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有让老百姓识字,你后面的宣传,人家才能明白你在说什么,在县城、在村口贴一张告示,所有的人才能知道上面的政策法令是什么,不会让基层权力很容易就被几个识文断字的当地富户垄断了;而比这更重要的,则是吃饭问题,于是有了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政策。
        正是在一支支不起眼得工作队的坚持之下,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政权才一步步掌握在了共产党手中。日军对占领区的有效控制仅能达到县城一级,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上所有的毛细血管都和主动脉隔绝起来。
       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日本曾计划在冀中平原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而在八路军的引导和动员之下,这些传统产棉区的棉花种植面积反倒降到了不足耕地总量的10%,由此严重打击了日本的战时经济。
        与任何一种作战模式都别无二致,经济战的胜利,同样必须依赖于掌握主动权,而这其中包括指导思想的主动。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自山东根据地。最初,中共的金融工作者们落入到了“经典理论”的窠臼当中——金银是纸币不可缺少的保证,如果没有金银,那就应该用“金本位”的美元、英镑等外汇来作保证,而根据地既无足量黄金也没有外汇储备,那自然也就没法发行货币。这一错误一度导致根据地的铸币权落入了日伪手中,导致根据地通胀严重。
        然而很快,这个错误得到了纠正。“土八路”们创造性的发明出了“物资本位”。即将边区发行的北海币与基础物资进行绑定——“我们每发行1万元货币,至少5000元用来购存粮食、棉花、棉布、花生等重要物资。如果物价上升,我们就出售这些物资回笼货币,平抑物价。反之,如果物价下降,我们就增发货币,收购物资。我们用这些生活必需品,来做货币的发行准备,比饥不能食、寒不能衣的金银优越得多”(摘自薛暮桥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
由于有可靠的信用保证,在对敌货币战争中,北海币最终将伪币挤出了根据地,反过来加剧了敌占区的通胀,在金融领域打击了日军。 到了抗战后期,由于山东地区的海盐交易已经全部由北海币来结算,连日伪军也都不得不储备八路军发行的货币……

“大经济”与“大安全”     

       时至今日,中国早已不能和七十年前同日而语,我们手中握有这颗星球上少有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防力量,“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和外界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而从“经济战”的角度说,这恰恰意味着“战线”正在不断的拉长。
从七十年前的那段历史不难看出,对经济建设的评价,仅仅以账面数字作为依据是远远不够。面对未来可能的变局,由金融、地产、人文构成的GDP,与由粮食、高铁、航空母舰构成的GDP显然不会是一个概念。所谓“经济天下”,不止是要得其财,更要守其业,强其势。
        从古至今,“经济”都从没有被局限为一个商业层面的概念孤立存在过。经济层面的任何行为,都必然会影响到工农业体系完整度、地缘安全乃至社会伦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它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去讨论,只有通盘考虑,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七十年前的错误在未来再次重演。
再进一步说来。在具体操作中,对经济建设而言,“增长”、“发展”、“安全”三者的权重应该是依次递进的。在未来,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让地缘安全、军事安全、公共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不再是狭义上的经济建设的服务者,而是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关键性依据。
       美国在小布什时代,基于提高石油-军工集团的账面入账,轻率的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最终的结果则是打乱了自己的全球布局,客观上为中国、俄罗斯等国在国际上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这个例子距离现在并不是很久远。而对中国而言,在海外基建投资问题上,未来如果能适当把握一下节奏,采取一种更为审慎的态度,与军事、安全领域的对外扩展达成同步,那么不仅能提高投资的安全度,也可以让国家在守“业”与强“势”方面更加从容。
而在“大经济”观之外,我们同样还需要树立经济领域的“大安全观”。传统来说,商道求利——即商业行为的基本逻辑都是围绕获取利润而展开的,商家是否安定,只取决于利润的盈亏。然而当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密切的时候,情况则会变得完全不同。一方面,企业经营的成败,不再是单靠自身的经营就能把握得住;另一方面,别人对中国的经济行为,也未必全然是基于账面盈利。
      在几年的新闻报道中,中资企业在海外经营中的种种困局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有由于所在国内部出现骚乱、内战,导致中企不得不放弃前期投资全员撤离的;有中资企业员工人身安全遭到当地武装力量威胁的;有所在国利用法律、舆论来恶意打击中资企业的;还有种种商业泄密更是不胜枚举。
与七十年前的情况一样,我们面对的并非是一个个单纯意义的商业竞争对手。在西方国家,政、商、军、情报四块的“旋转门”模式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在争夺经济利益时,通过舆论、法律、外交、情报直至暴力,以多重手段打组合拳,这对人家而言已经是轻车熟路。举个例子,笔者曾与国内一些风险评估机构进行过交流,在国外,一场看似普通的社交酒会,谁与谁交谈,交谈内容是什么,这些都会有专业的情报分析机构进行事先设计,并且会对全过程进行监控和实时调整,通过零散的外围信息,最终拼接出完整的信息全貌。
       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仅仅靠所谓的信誉、惯例或是纸面规则,显然是无从应对的。只能是外交、国防、安全、宣传与商务相互通气,相互配合,以“国家队”的形式组团走出去,并且有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提供专门的情报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
此外,“经济”还可以是一种特殊的战争手段,而且是一种可以摧城灭国的战争手段。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就曾通过经济战争先后打垮了鲁国和楚国。冷战期间,西方国家通过操控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击垮了苏联财政,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时至今日,俄罗斯在国际油价上面临的困局,与目前的乌克兰危机之间,恐怕任谁也不敢否认其中存在某种关联。
     至少从理论上说,中国同样面临遭遇经济战争的可能。譬如以恶意挤压、并购来打击诸如农业、技术产业来破坏你的产业完整度;通过垄断零售业,以入场标准打击制造商,在特定时期制造价格变动;通过金融领域的刻意做空,来引发金融市场混乱,制造社会动荡……。起码从可操作性上说,上述假设都是有可能实现的,而且也的确有人希望实现。
面对这种潜在的威胁,同样需要我们以安全为切入点,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等全部环节,予以通盘考量。
http://www.mod.gov.cn/intl/2015-08/20/content_4615053.htm

这是去年纪念抗战胜利时在《中国国防报》发的一篇稿子,原稿与刊载版略有出入,故把公开版的链接一并附上。

以“大经济”的视角审视抗战

       关于抗日战争,七十年以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纪念。我们记住了,中国军民在战争当中打得有多悲壮、多顽强,日本鬼子有多凶残。然而除此之外,有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更加值得所有人去思考:
为什么一个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人类文明最顶峰的民族,在19世纪后半段至20世纪前半段这段时间,会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为什么一个曾经被中国人打得老老实实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的民族,会在同一时间崛起,并且把自己曾经的老师打到濒临亡国的境地?

日本侵华,是中国百余年积弊的总爆发

        在此之前,以“经济”为切入点来分析抗战史的文章其实已经很多了。《辞海》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是:“1.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制度和运转……”。
其实如今我们语境中的“经济”这个词,它的含义比过去要窄了很多。传统上,中国古人对于“经济”的理解应该是“经济天下”,为了便于区分,此处我们权且将这一概念称为“大经济”。
       简而言之,对一国的经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势、业、财。所谓“势”,包含有一国的地缘、自然资源、人口、社会体制;所谓“业”,在近代至少应该包括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以及军力;所谓“财”,则是如今一般意义上的财富,譬如外汇、黄金等等,不一而足。
     古往今来,无业之财,无势之业,无不如同沙上之城,一时看着或许辉煌无比,长远来说却都难以为继。中国的八年抗战乃至百余年来的屈辱史,恰恰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害,最早开始于甲午战争。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在东南沿海省份已经搞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与此同时,日本明治维新也已有二十六年。
     以“财”而论。直到庚子之役前夕的1900年,中国的GDP依旧占全世界的11%,同期日本更仅占2.6%;甲午战败后,清庭仅对日赔款折合为当时日元就可达3亿6千5百万,而同年日本全国经济总量才2.15亿日元。可以说,中国完胜日本。
      以“业”而论。两国开始工业化的时间大致相当,中国还略早于日本;二者的具体操作大同小异,都是师承西方工业国,都是以兴办西学和近代工业体系为主;武器装备上,两国同样不存在质的差异。可以说,中日大致打成了平手。
       真正的问题恐怕在“势”上。洋务运动的大背景是,自1851年开始的天平天国运动极大的动摇了清廷的统治根基,使得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节制能力开始大幅度下降。真正推动洋务运动的其实是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东南诸省的政治精英,在获得了近代化的工业基础的同时,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的政治博弈,也在不断趋于激烈。一场颇为宏大的近代化运动,带来的却是内耗的进一步加剧。
       除此之外,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为“煤铁革命”,而开展洋务运动的东南沿海恰恰是既少煤又无铁。除了费效比低下之外,东南各省的士绅们将大量财富置于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这也势必导致这些人在面对西方国家时将很难有多少底气。
       一场洋务运动,得其财,创其业,却终未强其势。
       与此同时,日本的明治维新不仅仅结束了幕府统治,更重要的是通过“奉还籍册”运动,极大的削弱了“大名”们对地方的控制,将中央政府的影响力直接达到基层。由此,建立起了一套统合度相对较高的国家体制。
       两者比较,最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面对的并非是“中国”,而是一个个具体的派系乃至个人。
       战败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冲击,并非赔了多少银子,而是丢失台朝鲜、台湾两个战略要冲。特别是朝鲜半岛的易手,使得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在海、陆两个方向都失去战略屏障。朝廷连自身的安全都难以保障,自然也就再难有什么权威可言。至此,中国在实质上已经滑向诸侯封建,1900年“庚子之难”时,东南几省单独与八国联军媾和,搞出了著名的“东南互保”。 至此,清廷的中央集权事实上已经宣告彻底崩溃,灭亡便已成为定局,唯一的悬念无非时间而已。
        清朝灭亡之后,取代她的民国并未让中国的“势”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国民政府从历史渊源来说,其主体依然是东南士绅集团。虽然改朝换代,但是大的社会框架没有出现任何根本性的变化,整个中国依然是一种“大封建、小专制”的状态。
    所谓“大封建”,即位于南京的国民党政府,虽然理论上是中国的中央政府,可事实上,它所能控制的区域无非就是四大家族掌握的江浙沪一带,其利益相关也仅限于这一小块。广大的中国北方以及更靠南的云贵、两广,都处于一种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所谓“ 小专制”,是指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在自己的地盘都拥有近乎是帝王般的权力。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政府权力最多只能下到县一级,而承载大部分人口的中国乡村地区,在那时则是法外之地,完全由地方绅宗势力控制,间或有教会参与其中。由此便进一步产生了事实上的“包税制”和“胥吏”,即政府事实上放弃了对基层的管理,将农村人口“托管”给了地方势力。
      这种情况之下,社会资源必然被绅宗阶层垄断,对应的政府财政没钱,老百姓更没钱。如此一来,中国只有两条路:挨完,然后赔款,老百姓税负加重,然后造反;自强,搞工业、强军,老百姓还是税负加重,最后还是造反。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清如此,民国依然如此。在这个死循环之下,中国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
        “势”是如此,那么“业”呢?1927年到1937年中国曾有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如今被称为“黄金十年”。在那段时期,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确实非常繁荣,可这个“繁荣”是指金融、人文,以及面粉厂、纱厂之类的轻工业。而当时中国的钢铁及军工产业,其产能和质量尚不及洋务运动时期。
       在当时,中国人口的文盲率超过80%,而在屈指可数的知识分子中, 85%以上的学都是艺术、文学、历史之类的人文专业,剩余的15%中,还要再刨除掉经济、法律专业,机、电、化等工科专业人才寥寥无几。八年抗战期间,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来到了延安,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这些热血青年中,能够写文章编戏剧鼓舞人心者不剩枚举,可却很难找到几个会配炸药、造地雷的人才。这就是当时中国经济的写照——有财无业,有业无势、有轻无重、有金无钢……
        除此之外,自清末形成的东重西轻的不合理的经济布局,成了当时中国另一个致命的照门。日本曾宣称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如果是从打垮中国经济基础来说,这个说法其实尚算不上很夸张。民国时期,所有的经济成果几乎都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十五个月时间里东部沿海城市悉数丢失,中国经济的精华也随之全部丧失。
      有这么一种说法是,中国曾有两次迈入现代化的机会,一次是清末洋务运动,一次是民国“黄金十年”,两次机会都被日本人给打断了。可反过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为什么两次经济上的跃升,都如此经不起考验?
      
从“大经济”看日本对华侵略

日本在近代对中国的觊觎其实是必然的事情。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迅速的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然而很快日本的上层就发现,随着经济各项指数稳步攀升,他们受制于人的程度也在逐渐加深——日本产业链最大的缺环在于资源,而当时远东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产几乎都是英国人的地盘。
英国人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才向日本输出工业技术和人才,而其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在远东地区扶植其一个“可控”的工业国,以她来制衡沙俄及清帝国。比照一下,我们会发现如今所谓的“日美同盟”,走的其实是同样的路数。
      英国人对日本的容忍底线在朝鲜和台湾,因为这个战略要冲是日本履行 “职责”所必须的。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曾两次想“一鼓作气”吞掉东北,都被英国人在暗中使了绊子,因为一旦日本拥有了自己的资源产地,也就意味着她将彻底“失控”。而在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欧洲的战火大大的透支了英国的国力,使得她再无力东顾,于是有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社会内部的变化,则加剧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急迫性。平心而论,明治时代的日本,对其内部而言,政治仍属相对比较清明。至大正时代,财阀势力垄断社会资源的趋势开始难以逆转,这样一来,日本工业化的代价就只能完全有底层来买单。至昭和时代,对外释放压力已经成了日本唯一的路径。
        而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则最终点燃了日本上层早已按耐不住的野心。1920到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样波及到了当时的中国,为了稳定币值,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开始推行币制改革,发现法币。按照改革方案,法币不再与白银挂钩,而与英镑汇率绑定(法币1元兑换英镑1先令2便士半)。这使得手里握有大量贵金属的美国及日本,在控制中国货币的竞争中彻底落败于英国人。恼羞成怒的日本最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而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对日本侵华战争事实上是报以一种支持的态度——在这段时期,日本半数的钢铁和70%的石油都来自于美国。
      日本的侵害战争,既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经济战争。早在“七七事变”爆发前,日本对华经济战就已经展开。1935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两个专门机构——兴中公司、惠通航空公司。这其中,兴中公司自成立起,其公司章程中即规定:“本会社为使中’满’间经济关系密接起见,以经营下列业务为目的:1.对华输出贸易并其代理及居间;2.在中国经济诸事的直营,斡旋及居间,并对于该事业的投资;3.附带及关联于前二款的业务。”。
      这两家日本“企业”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支持下,通过低价倾销、恶意收购等方式,大肆对中企进行挤压。一方是举国体制下目标明确的“国家队”,另一边则是按照一般市场原则单打独斗的民族资本,结果可想而知。很快,大批中资企业被日企压垮、并购。
     譬如在1936年底,日本在天津纺纱业中资本占63.4%,纱锭数占71.7%,线锭数占53.4%,布机占76.3%,处绝对优势地位,至1937年初日资纱厂几乎完全垄断了天津纺织工业。除此以外,华北地区的煤矿、金矿、芦盐、电力等战略资源产业,也悉数被日资企业以同样的方式加以控制。
       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还向我方的敌后根据地发动了金融战。侵华日军大肆发行伪银联券,然后怂恿不发商人携带这些伪币进入根据地,大量购买基本生活物资,使根据地货币流入、物资流出,从而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简单来讲,无论是经济战还是金融战,能够顺利推进必须有两大前提:在对方阵营拥有代理人(经济汉奸),经济运作不比战场交锋,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没有大量代理人配合,你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而无奈的是,自清末国门洞开以来,当时的中国早已形成了一个业已成熟的买办阶层;对方对经济运行无力或无意左右,日企对华北中企的恶意挤压,全程有政府和军部的配合,而民国政府对此却听之任之。  
      一直到现代,这个道理也依然成立。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同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都是他们本国的金融从业者,与海外对冲基金紧密配合,做空本国货币而导致的,而上述国家又都是拘于“不干涉市场运行”的原则,才导致危机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而后来俄罗斯能够扭转局面,恰恰是因为她不再“按规矩出牌”。
     而如果从全局角度来审视八年抗战,我们会发现日本在中国战场的最核心问题其实并非是军事,而恰恰是经济。日本本国的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规模如此之大的一场战争,如果要想顺利的打下去,那么就必须能在被占领土上形成“以战养战”的经济正循环,而这一点正是日本的命门所在。

抗战之胜,亦胜于“大经济”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战,其最根本的贡献并非仅仅限于杀敌,而是在于从根本上掐住了日本的“命门”。1940年,吕正操将军在八路军总直属队干部会上曾算过这么一笔账:“敌人兵力,在此区域(冀中平原)为一万八千三百人,每年需在此消耗两万万元。而敌人能取得的是多少呢?在一百八十个敌据点中,即算每个据点敌人平均取得十万元,也不过一、二千万而已。”
     这正是整场战争的胜负关键所在,也是敌后抗战的精髓:最重要的战绩并不是消灭了多少敌人,是打了多少场正面决战,而是长期让敌人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对日本而言,这种局面下,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而要达成这种局面,首先要解决的还得是 “势”的问题。这一点从敌后抗战提出的口号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八路军每到一地,提出的口号都非常简单,无非三句话:“打走鬼子吃饱饭、打走鬼子享太平、打走鬼子得安康。”。
敌后工作,首先并不是打鬼子,而是要先解决基层政权问题。基层政权,系于民心,而民心则系于民生。而所谓民生,最基本则是三件事:看病、识字、吃饭。这三件事足可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命运。
当时农村地区普遍缺医少药,帮老百姓看病,救得往往就是一个家庭;民国时期农村平民的识字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有让老百姓识字,你后面的宣传,人家才能明白你在说什么,在县城、在村口贴一张告示,所有的人才能知道上面的政策法令是什么,不会让基层权力很容易就被几个识文断字的当地富户垄断了;而比这更重要的,则是吃饭问题,于是有了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政策。
        正是在一支支不起眼得工作队的坚持之下,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政权才一步步掌握在了共产党手中。日军对占领区的有效控制仅能达到县城一级,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上所有的毛细血管都和主动脉隔绝起来。
       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日本曾计划在冀中平原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而在八路军的引导和动员之下,这些传统产棉区的棉花种植面积反倒降到了不足耕地总量的10%,由此严重打击了日本的战时经济。
        与任何一种作战模式都别无二致,经济战的胜利,同样必须依赖于掌握主动权,而这其中包括指导思想的主动。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自山东根据地。最初,中共的金融工作者们落入到了“经典理论”的窠臼当中——金银是纸币不可缺少的保证,如果没有金银,那就应该用“金本位”的美元、英镑等外汇来作保证,而根据地既无足量黄金也没有外汇储备,那自然也就没法发行货币。这一错误一度导致根据地的铸币权落入了日伪手中,导致根据地通胀严重。
        然而很快,这个错误得到了纠正。“土八路”们创造性的发明出了“物资本位”。即将边区发行的北海币与基础物资进行绑定——“我们每发行1万元货币,至少5000元用来购存粮食、棉花、棉布、花生等重要物资。如果物价上升,我们就出售这些物资回笼货币,平抑物价。反之,如果物价下降,我们就增发货币,收购物资。我们用这些生活必需品,来做货币的发行准备,比饥不能食、寒不能衣的金银优越得多”(摘自薛暮桥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
由于有可靠的信用保证,在对敌货币战争中,北海币最终将伪币挤出了根据地,反过来加剧了敌占区的通胀,在金融领域打击了日军。 到了抗战后期,由于山东地区的海盐交易已经全部由北海币来结算,连日伪军也都不得不储备八路军发行的货币……

“大经济”与“大安全”     

       时至今日,中国早已不能和七十年前同日而语,我们手中握有这颗星球上少有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防力量,“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和外界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而从“经济战”的角度说,这恰恰意味着“战线”正在不断的拉长。
从七十年前的那段历史不难看出,对经济建设的评价,仅仅以账面数字作为依据是远远不够。面对未来可能的变局,由金融、地产、人文构成的GDP,与由粮食、高铁、航空母舰构成的GDP显然不会是一个概念。所谓“经济天下”,不止是要得其财,更要守其业,强其势。
        从古至今,“经济”都从没有被局限为一个商业层面的概念孤立存在过。经济层面的任何行为,都必然会影响到工农业体系完整度、地缘安全乃至社会伦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它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去讨论,只有通盘考虑,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七十年前的错误在未来再次重演。
再进一步说来。在具体操作中,对经济建设而言,“增长”、“发展”、“安全”三者的权重应该是依次递进的。在未来,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让地缘安全、军事安全、公共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不再是狭义上的经济建设的服务者,而是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关键性依据。
       美国在小布什时代,基于提高石油-军工集团的账面入账,轻率的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最终的结果则是打乱了自己的全球布局,客观上为中国、俄罗斯等国在国际上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这个例子距离现在并不是很久远。而对中国而言,在海外基建投资问题上,未来如果能适当把握一下节奏,采取一种更为审慎的态度,与军事、安全领域的对外扩展达成同步,那么不仅能提高投资的安全度,也可以让国家在守“业”与强“势”方面更加从容。
而在“大经济”观之外,我们同样还需要树立经济领域的“大安全观”。传统来说,商道求利——即商业行为的基本逻辑都是围绕获取利润而展开的,商家是否安定,只取决于利润的盈亏。然而当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密切的时候,情况则会变得完全不同。一方面,企业经营的成败,不再是单靠自身的经营就能把握得住;另一方面,别人对中国的经济行为,也未必全然是基于账面盈利。
      在几年的新闻报道中,中资企业在海外经营中的种种困局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有由于所在国内部出现骚乱、内战,导致中企不得不放弃前期投资全员撤离的;有中资企业员工人身安全遭到当地武装力量威胁的;有所在国利用法律、舆论来恶意打击中资企业的;还有种种商业泄密更是不胜枚举。
与七十年前的情况一样,我们面对的并非是一个个单纯意义的商业竞争对手。在西方国家,政、商、军、情报四块的“旋转门”模式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在争夺经济利益时,通过舆论、法律、外交、情报直至暴力,以多重手段打组合拳,这对人家而言已经是轻车熟路。举个例子,笔者曾与国内一些风险评估机构进行过交流,在国外,一场看似普通的社交酒会,谁与谁交谈,交谈内容是什么,这些都会有专业的情报分析机构进行事先设计,并且会对全过程进行监控和实时调整,通过零散的外围信息,最终拼接出完整的信息全貌。
       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仅仅靠所谓的信誉、惯例或是纸面规则,显然是无从应对的。只能是外交、国防、安全、宣传与商务相互通气,相互配合,以“国家队”的形式组团走出去,并且有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提供专门的情报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
此外,“经济”还可以是一种特殊的战争手段,而且是一种可以摧城灭国的战争手段。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就曾通过经济战争先后打垮了鲁国和楚国。冷战期间,西方国家通过操控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击垮了苏联财政,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时至今日,俄罗斯在国际油价上面临的困局,与目前的乌克兰危机之间,恐怕任谁也不敢否认其中存在某种关联。
     至少从理论上说,中国同样面临遭遇经济战争的可能。譬如以恶意挤压、并购来打击诸如农业、技术产业来破坏你的产业完整度;通过垄断零售业,以入场标准打击制造商,在特定时期制造价格变动;通过金融领域的刻意做空,来引发金融市场混乱,制造社会动荡……。起码从可操作性上说,上述假设都是有可能实现的,而且也的确有人希望实现。
面对这种潜在的威胁,同样需要我们以安全为切入点,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等全部环节,予以通盘考量。
深刻!

字数补丁.exe
以前打仗就是打钞票,而现在玩钞票才是真正的战争。
其实这段时间一直在报刊杂志上发文,只不过合作对象变成了《世界军事》和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