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在锦州作战时,南京政府在干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21:23
现在网络上 有一种传言,说什么日军进攻锦州时中央坚决抵抗而东北军“一枪不发”撤出,那我们看看历史真相!
[
一、锦州之战的完整过程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于9 月下旬在锦州重新设立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一面通过南京政府,依赖国联迫使关东军撤兵;另一方面也预感到外交前途渺茫,调集东北军加强辽西防御,并派出部队进行反击战。
锦州军政两署成立,使日本侵略者感到如芒刺在背。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和板垣即向各地日陆军特务机关发出指示:“在满蒙绝不容许锦州政权以及旧政权的任何人存在,对其军队一定要讨伐。”从9月24日,就开始连续派飞机轰炸锦州。其中以10月8日最为惨重。当日,关东军由石原莞尔亲自带队,出动2个飞行中队,6 架侦察机和5架战斗机,对锦州两署政权所在地交通大学、东北军驻军北大营、小岭子张作相的官邸,以及锦州火车站、锦州东关石柱子街、东大营民居、铁北民居等地进行狂轰滥炸,投掷75枚炸弹,炸死炸伤无辜平民58人。
10中月旬,关东军指使预备役军官仓冈繁太郎等人,收买汉奸凌印清,以18个师的编制组织所谓“东北民众自卫军”,在辽西地区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名,进行侵扰。后被黄显声剿灭,俘虏日军顾问。
11月初,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亲自出马,拉拢张学成协助关东军剿灭东北军,并保其成为“东北军政两方面的大首领”。高山子一战,黄显声指挥东北军击毙张学成及日本顾问。
11月,日军在天津散布传言,称日军将在塘沽登陆,日中将全面开战!于是天津不安、华北不安、南京不安。在此火药味浓厚、天津城惶惶不安的背景下,汉奸纷纷迎合日军,土肥原遂在天津策划了两次暴乱事件,被张学良镇压。
日军借此声称平津地区日侨受到威胁,以此为借口进攻锦州、并于次年元月份派兵数千从塘沽登陆!
11月下旬,日军调集混成第4、第39旅团等部,沿北宁铁路向锦州方向进犯。27、28日,在白旗堡、饶阳河一带,日军遭到东北军(第12旅,一说19旅)阻击,双方展开激战,据资料显示东北军装甲部队参加了战斗,日军不支,后撤。
12月中旬,日军军部增派混成第8旅团、第20师团、混成第38旅团等,与第二师团、混成第39旅团汇合,另有3个混成旅团在周边警戒,再度进攻锦州。12月17日,关东军分三路,沿北宁、打通、营沟三线西进,拉开侵占锦州的序幕。东北军在田庄台、大洼、盘山、胡家窝堡、沟帮子、大凌河等地英勇抗击。至31日,大势已去。同时,日军企图出兵天津、山海关等地,夹击东北军(后来果然有数千日军从塘沽登陆)。是时,东北军缺衣、粮、医药、弹药,一千多伤兵无药止疼哀嚎连连,惨不忍睹。张学良几次申请南京政府支援,无任何实质性动作。
1932年1月3日,经半个月抗击,锦州陷落。
但东北军在黄显声组织下,以义勇军名义与日军继续激战。1932年1月6日,驻锦州的日军第二十师团司令部派130人西进占领锦西县城。义勇军9日与日军多次激战,歼灭古贺(中佐)以下103名日军。18日,我军收复县城!这是九一八事件以来,被中国人民收复的第一座被日本军占领的县城!(10月25日还袭击北大营的日军司令部)
故整个锦州之战,打了大致三个月。


二、南京政府的不作为

1.“中立区”设想
日军图谋东北,引起了西方的不安。西方担心日本激进派气焰嚣张,图谋华北甚至江浙,故对日本施加了一定压力。
1931年11月24日,南京国民政府向英、美、法三国大使磋商和缓锦州局势,提出如能保证日军不再进攻辽西,中国军队可撤到山海关。26日,南京国民政府驻“国联”代表施肇基奉命向“国联”提出划锦州到山海关为中立区的建议,由英、美、法、意等国派军队驻扎,中国军队全部撤往关内。“国联”立即表示同意,拟先向锦州派遣观察员。是日,英、美、法三国驻华使馆各派外交人员自北平来锦州,与辽宁省代主席米春霖进行密谈,了解情况。27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正式公布划锦州为“中立区”办法。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同意交还东北。南京政府组织了由张群、顾维钧、张作相等7人为接收大员的接收组。
张学良也利用自己的关系,积极与日本交涉(蒋介石是反对的,他主张只对国联)。

2.南京政府迫于全国人民压力“顾头不顾尾”,不战不和
但是,南京政府的懦弱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全国人民为保卫锦州和中国主权,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和示威游行。在此期间,北平、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抗日赴京请愿学生万余人在南京举行示威,包围国民党中央党部,将《中央日报》社捣毁,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打死打伤学生30多人,百余人被逮捕。远居海外的华侨反对国民党丧权辱国的反动举措,以尹希凌(祖居锦州)为首的旅居法国的华侨,愤怒之下痛打了路过巴黎的国民政府代表施肇基。
于是,12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慑于全国人民的反对,致电“国联”,取消划锦州为“中立区”的计划。
那么,在此危机关头,是战还是和,南京政府采取了不战不和的奇怪姿态。
——不战。如果采纳了全国人民的呼声,那么首先应该与日本断交、实行经济制裁、出兵抵御日军侵略,但南京政府战(不仅仅包括军事——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了吗?没有。
(1)镇压国内反日排日抗日游行等活动。
(2)经济上继续与日本“友好”,萍乡的铁矿石仍然源源不断运往日本(生产炮弹)。
(3)要求东北军抵抗,却不向东北军发一枪一弹支援。
(4)对日军在其他地区的侵略一味退让。
按说,当时南京政府是非常紧张的——害怕日军全面侵华!所以是做了准备的。但是,也正因为害怕刺激日本、导致日本激进派的“过火”行为,真正面临日军侵略时,却一味不抵抗。
日军侵占烟台,不抵抗,要求退居潍县(现在的潍坊,大家看看地图在什么地方)后再等中央政府的通知。
日军军舰侵入南京江面,炮轰下关,南京政府不敢吱声。
日军数千人从塘沽登陆,南京政府连个抗议都不敢发。
——不和。如果不采纳国人呼声,就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依靠国联呗?可南京政府也不敢,连自己提出的“中立区”计划都食言了。

那么,南京政府为什么要求东北军抵抗?拿东北军将士的鲜血来堵全国人民的口,以便继续维持“不抵抗政策”!!!
(而由于害怕刺激日本激进派,不仅不敢宣战、经济制裁,不敢抵抗,连支援东北军都不敢!!!)
现在网络上 有一种传言,说什么日军进攻锦州时中央坚决抵抗而东北军“一枪不发”撤出,那我们看看历史真相!
[
一、锦州之战的完整过程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于9 月下旬在锦州重新设立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一面通过南京政府,依赖国联迫使关东军撤兵;另一方面也预感到外交前途渺茫,调集东北军加强辽西防御,并派出部队进行反击战。
锦州军政两署成立,使日本侵略者感到如芒刺在背。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和板垣即向各地日陆军特务机关发出指示:“在满蒙绝不容许锦州政权以及旧政权的任何人存在,对其军队一定要讨伐。”从9月24日,就开始连续派飞机轰炸锦州。其中以10月8日最为惨重。当日,关东军由石原莞尔亲自带队,出动2个飞行中队,6 架侦察机和5架战斗机,对锦州两署政权所在地交通大学、东北军驻军北大营、小岭子张作相的官邸,以及锦州火车站、锦州东关石柱子街、东大营民居、铁北民居等地进行狂轰滥炸,投掷75枚炸弹,炸死炸伤无辜平民58人。
10中月旬,关东军指使预备役军官仓冈繁太郎等人,收买汉奸凌印清,以18个师的编制组织所谓“东北民众自卫军”,在辽西地区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名,进行侵扰。后被黄显声剿灭,俘虏日军顾问。
11月初,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亲自出马,拉拢张学成协助关东军剿灭东北军,并保其成为“东北军政两方面的大首领”。高山子一战,黄显声指挥东北军击毙张学成及日本顾问。
11月,日军在天津散布传言,称日军将在塘沽登陆,日中将全面开战!于是天津不安、华北不安、南京不安。在此火药味浓厚、天津城惶惶不安的背景下,汉奸纷纷迎合日军,土肥原遂在天津策划了两次暴乱事件,被张学良镇压。
日军借此声称平津地区日侨受到威胁,以此为借口进攻锦州、并于次年元月份派兵数千从塘沽登陆!
11月下旬,日军调集混成第4、第39旅团等部,沿北宁铁路向锦州方向进犯。27、28日,在白旗堡、饶阳河一带,日军遭到东北军(第12旅,一说19旅)阻击,双方展开激战,据资料显示东北军装甲部队参加了战斗,日军不支,后撤。
12月中旬,日军军部增派混成第8旅团、第20师团、混成第38旅团等,与第二师团、混成第39旅团汇合,另有3个混成旅团在周边警戒,再度进攻锦州。12月17日,关东军分三路,沿北宁、打通、营沟三线西进,拉开侵占锦州的序幕。东北军在田庄台、大洼、盘山、胡家窝堡、沟帮子、大凌河等地英勇抗击。至31日,大势已去。同时,日军企图出兵天津、山海关等地,夹击东北军(后来果然有数千日军从塘沽登陆)。是时,东北军缺衣、粮、医药、弹药,一千多伤兵无药止疼哀嚎连连,惨不忍睹。张学良几次申请南京政府支援,无任何实质性动作。
1932年1月3日,经半个月抗击,锦州陷落。
但东北军在黄显声组织下,以义勇军名义与日军继续激战。1932年1月6日,驻锦州的日军第二十师团司令部派130人西进占领锦西县城。义勇军9日与日军多次激战,歼灭古贺(中佐)以下103名日军。18日,我军收复县城!这是九一八事件以来,被中国人民收复的第一座被日本军占领的县城!(10月25日还袭击北大营的日军司令部)
故整个锦州之战,打了大致三个月。


二、南京政府的不作为

1.“中立区”设想
日军图谋东北,引起了西方的不安。西方担心日本激进派气焰嚣张,图谋华北甚至江浙,故对日本施加了一定压力。
1931年11月24日,南京国民政府向英、美、法三国大使磋商和缓锦州局势,提出如能保证日军不再进攻辽西,中国军队可撤到山海关。26日,南京国民政府驻“国联”代表施肇基奉命向“国联”提出划锦州到山海关为中立区的建议,由英、美、法、意等国派军队驻扎,中国军队全部撤往关内。“国联”立即表示同意,拟先向锦州派遣观察员。是日,英、美、法三国驻华使馆各派外交人员自北平来锦州,与辽宁省代主席米春霖进行密谈,了解情况。27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正式公布划锦州为“中立区”办法。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同意交还东北。南京政府组织了由张群、顾维钧、张作相等7人为接收大员的接收组。
张学良也利用自己的关系,积极与日本交涉(蒋介石是反对的,他主张只对国联)。

2.南京政府迫于全国人民压力“顾头不顾尾”,不战不和
但是,南京政府的懦弱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全国人民为保卫锦州和中国主权,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和示威游行。在此期间,北平、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抗日赴京请愿学生万余人在南京举行示威,包围国民党中央党部,将《中央日报》社捣毁,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打死打伤学生30多人,百余人被逮捕。远居海外的华侨反对国民党丧权辱国的反动举措,以尹希凌(祖居锦州)为首的旅居法国的华侨,愤怒之下痛打了路过巴黎的国民政府代表施肇基。
于是,12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慑于全国人民的反对,致电“国联”,取消划锦州为“中立区”的计划。
那么,在此危机关头,是战还是和,南京政府采取了不战不和的奇怪姿态。
——不战。如果采纳了全国人民的呼声,那么首先应该与日本断交、实行经济制裁、出兵抵御日军侵略,但南京政府战(不仅仅包括军事——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了吗?没有。
(1)镇压国内反日排日抗日游行等活动。
(2)经济上继续与日本“友好”,萍乡的铁矿石仍然源源不断运往日本(生产炮弹)。
(3)要求东北军抵抗,却不向东北军发一枪一弹支援。
(4)对日军在其他地区的侵略一味退让。
按说,当时南京政府是非常紧张的——害怕日军全面侵华!所以是做了准备的。但是,也正因为害怕刺激日本、导致日本激进派的“过火”行为,真正面临日军侵略时,却一味不抵抗。
日军侵占烟台,不抵抗,要求退居潍县(现在的潍坊,大家看看地图在什么地方)后再等中央政府的通知。
日军军舰侵入南京江面,炮轰下关,南京政府不敢吱声。
日军数千人从塘沽登陆,南京政府连个抗议都不敢发。
——不和。如果不采纳国人呼声,就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依靠国联呗?可南京政府也不敢,连自己提出的“中立区”计划都食言了。

那么,南京政府为什么要求东北军抵抗?拿东北军将士的鲜血来堵全国人民的口,以便继续维持“不抵抗政策”!!!
(而由于害怕刺激日本激进派,不仅不敢宣战、经济制裁,不敢抵抗,连支援东北军都不敢!!!)


三、锦州之战失败的原因

1.实力不济,伤亡惨重
东北边防军驻锦州一带,有第12、19、20旅、骑兵第二旅、骑兵第三旅、炮十三团及义勇军4万多人,而日军仅进攻锦州的纯日军兵力就有4万余人,实力对比一目了然。伤亡自然惨重:
步兵二十旅六五八团的高政清、朱世清、荣炳炎各营及骑兵三旅第三十九团、四十团及黄显声的义勇军,在网户屯、历家窝铺等处激战,死亡约在2000人以上。
后东北边防军骑兵3旅第三十九团、四十团,及步兵二十旅六五六、六五八团,因被日军多门师团切割,无法与大凌河日军占领锦州部队及义勇军联系。后无法撤出,一部溃散,一部加入义勇军。
张树森之步兵旅四十一团徐梁所部,为日军诱至八角台,与该处之义勇军二营悉数被击溃。
东北边防军第十九旅所指挥的海防练军营悉被消灭。
第十九旅六五四团伤亡过半,六五五团之机关枪连伤亡过半、之李德才营弹药告罄在盘山被日军缴械。
东北边防军的铁甲车中队原在大凌河桥西防守,因受嘉村旅团猛烈炮击,机车损坏,不能行动,遂为日军所有。

2.后勤不力,难以支撑
东北军缺衣、粮、医药、弹药,一千多伤兵无药止疼哀嚎连连,惨不忍睹。
12月25日至28日,东北军多次电请南京政府支援,未等来一枪一弹。

3.地形不利,随时有被截断后路、全军覆没的危险
看看地图就明白,锦州与关内的联系,是从锦州到山海关、秦皇岛、塘沽的狭窄“一线天”。这一道线,不仅便于日军海空军轰炸,而且随时可能被日军登陆、“包饺子”!
这不是虚言,而是当时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实!!!
锦州之战时,就有一股日军海军陆战队(约一营兵力),在西海口登陆,向天桥厂进发,幸被东北边防驻军迎头击退。
后来,日军数千人从塘沽登陆。

4.有丢失华北的危险
我们可不能被结果导向思维所固化——当时日本激进派扬言对华全面作战,局势是很紧张的。南京政府为什么对日军在烟台、南京、上海等地的入侵哑声?为什么镇压国内反日排日行为?为什么做了南京防御预案、“一二八抗战”后迅速迁都洛阳?就是担心日本全面侵华!因而不敢刺激日本激进派!
蒋介石还专门派亲信去日本“摸底”,结论是日本全国人都期望、不怕对华全面开战。
而平津地区,地处渤海湾,本来就是列强侵略时我们的薄弱环节(我们看看两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略就明白了)。日本离渤海湾本来就近,又占据了朝鲜半岛、旅顺,从天津登陆更为方便。
试想,如果张学良从关内派兵增援锦州,在锦州多打哪怕一个月,日军会不会在秦皇岛、天津登陆?很危险。



三、锦州之战失败的原因

1.实力不济,伤亡惨重
东北边防军驻锦州一带,有第12、19、20旅、骑兵第二旅、骑兵第三旅、炮十三团及义勇军4万多人,而日军仅进攻锦州的纯日军兵力就有4万余人,实力对比一目了然。伤亡自然惨重:
步兵二十旅六五八团的高政清、朱世清、荣炳炎各营及骑兵三旅第三十九团、四十团及黄显声的义勇军,在网户屯、历家窝铺等处激战,死亡约在2000人以上。
后东北边防军骑兵3旅第三十九团、四十团,及步兵二十旅六五六、六五八团,因被日军多门师团切割,无法与大凌河日军占领锦州部队及义勇军联系。后无法撤出,一部溃散,一部加入义勇军。
张树森之步兵旅四十一团徐梁所部,为日军诱至八角台,与该处之义勇军二营悉数被击溃。
东北边防军第十九旅所指挥的海防练军营悉被消灭。
第十九旅六五四团伤亡过半,六五五团之机关枪连伤亡过半、之李德才营弹药告罄在盘山被日军缴械。
东北边防军的铁甲车中队原在大凌河桥西防守,因受嘉村旅团猛烈炮击,机车损坏,不能行动,遂为日军所有。

2.后勤不力,难以支撑
东北军缺衣、粮、医药、弹药,一千多伤兵无药止疼哀嚎连连,惨不忍睹。
12月25日至28日,东北军多次电请南京政府支援,未等来一枪一弹。

3.地形不利,随时有被截断后路、全军覆没的危险
看看地图就明白,锦州与关内的联系,是从锦州到山海关、秦皇岛、塘沽的狭窄“一线天”。这一道线,不仅便于日军海空军轰炸,而且随时可能被日军登陆、“包饺子”!
这不是虚言,而是当时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实!!!
锦州之战时,就有一股日军海军陆战队(约一营兵力),在西海口登陆,向天桥厂进发,幸被东北边防驻军迎头击退。
后来,日军数千人从塘沽登陆。

4.有丢失华北的危险
我们可不能被结果导向思维所固化——当时日本激进派扬言对华全面作战,局势是很紧张的。南京政府为什么对日军在烟台、南京、上海等地的入侵哑声?为什么镇压国内反日排日行为?为什么做了南京防御预案、“一二八抗战”后迅速迁都洛阳?就是担心日本全面侵华!因而不敢刺激日本激进派!
蒋介石还专门派亲信去日本“摸底”,结论是日本全国人都期望、不怕对华全面开战。
而平津地区,地处渤海湾,本来就是列强侵略时我们的薄弱环节(我们看看两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略就明白了)。日本离渤海湾本来就近,又占据了朝鲜半岛、旅顺,从天津登陆更为方便。
试想,如果张学良从关内派兵增援锦州,在锦州多打哪怕一个月,日军会不会在秦皇岛、天津登陆?很危险。

详见友邦惊诧论
小蒋在上海滩打老虎。。。


锦州打了?头一次听说,楼主不要骗我→_→那我们看看历史真相……

锦州打了?头一次听说,楼主不要骗我→_→那我们看看历史真相……
没听说东北军在锦州打过,而且就算东北军某些部队出于爱国的抵抗行动也和小张没多少关系。
没听说东北军在锦州打过,而且就算东北军某些部队出于爱国的抵抗行动也和小张没多少关系。
当然打过,除了锦州,哈尔滨'齐齐哈尔都打过。哈尔滨32年才失守。
东北是奉系军阀的自留地,中央军都进不去
上海有128抗战,而且华北的西北军各部也不敢借路炮党,另外  东北军在锦州打得也很差劲


四、某些人骂张学良的逻辑
1.严重的断章取义
东北军在锦州等地抵抗的事实他们无视,张学良要求抵抗的话他们无视,东北军的巨大牺牲他们无视;他们只看到了一点:锦州丢了。
南京政府不战不和、没有经济制裁、没有宣战、对待日军侵略一概不抵抗、镇压反日游行等等大量事实,他们无视;他们只看到了一点:南京政府有人要求东北军抵抗了(而且不是政府明令只是私人电报)。
2.严重的多重标准
多了。比如说,锦州之战1931年底的情况,比起“八一三抗战”11月底时的情况如何?比起台儿庄会战后徐州大撤退时情况如何?从军事看,更有必要不再恋战!
锦州激战,丢失是必然的。全面抗战时上海、南京、徐州不是也丢了吗?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
3.严重的移花接木
张学良的确在1931年11月份向日本承诺过撤出锦州,但那是在什么背景下的?在探讨“中立区”时!
实际上又如何?在当时,东北军阵线不仅没有退,而且前移了。据相关作战资料看,11月下旬,东北军把防线前推,北宁线上到达绕阳河一线,警戒线推到白旗堡,但不及新民,沟营线上清除凌印青、张学成伪军后推进到大洼,警戒线推到田庄台。前线以铁路分界,沟营线为第十九旅警戒,北宁线为第二十旅警戒,骑兵第三旅为前方机动兵团。
东北军真正撤退,是在12月29日,在日军4万多人进攻、遭受巨大伤亡、后勤乏力下才由荣臻下令撤退的。

可有人是靠推理的:既然张学良11月底就承诺退兵,那么锦州之战肯定是“一枪不发”撤退的。
什么逻辑?


四、某些人骂张学良的逻辑
1.严重的断章取义
东北军在锦州等地抵抗的事实他们无视,张学良要求抵抗的话他们无视,东北军的巨大牺牲他们无视;他们只看到了一点:锦州丢了。
南京政府不战不和、没有经济制裁、没有宣战、对待日军侵略一概不抵抗、镇压反日游行等等大量事实,他们无视;他们只看到了一点:南京政府有人要求东北军抵抗了(而且不是政府明令只是私人电报)。
2.严重的多重标准
多了。比如说,锦州之战1931年底的情况,比起“八一三抗战”11月底时的情况如何?比起台儿庄会战后徐州大撤退时情况如何?从军事看,更有必要不再恋战!
锦州激战,丢失是必然的。全面抗战时上海、南京、徐州不是也丢了吗?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
3.严重的移花接木
张学良的确在1931年11月份向日本承诺过撤出锦州,但那是在什么背景下的?在探讨“中立区”时!
实际上又如何?在当时,东北军阵线不仅没有退,而且前移了。据相关作战资料看,11月下旬,东北军把防线前推,北宁线上到达绕阳河一线,警戒线推到白旗堡,但不及新民,沟营线上清除凌印青、张学成伪军后推进到大洼,警戒线推到田庄台。前线以铁路分界,沟营线为第十九旅警戒,北宁线为第二十旅警戒,骑兵第三旅为前方机动兵团。
东北军真正撤退,是在12月29日,在日军4万多人进攻、遭受巨大伤亡、后勤乏力下才由荣臻下令撤退的。

可有人是靠推理的:既然张学良11月底就承诺退兵,那么锦州之战肯定是“一枪不发”撤退的。
什么逻辑?
黄显声是好样的,如果没被常大队囚禁,55年也该是上将以上的人物了
东北是奉系军阀的自留地,中央军都进不去
别吹,鬼子在东北三个月,狗牙党石田部就算爬也爬到了,长城抗战的时候,狗牙党石田部不就是到了么
上海有128抗战,而且华北的西北军各部也不敢借路炮党,另外  东北军在锦州打得也很差劲
东北军在锦州打得当然差劲,记得下达的命令是打完了交给国际共管,任何军队不得进驻你们滚出去,这命令不就是要东北军早点放弃锦州么?
东北军的3000门大炮迫击炮,260架飞机和大量军火无偿赠送了鬼子,小六子干的可真好啊
东北军的3000门大炮迫击炮,260架飞机和大量军火无偿赠送了鬼子,小六子干的可真好啊
狗牙党坐视东北沦陷,百多万土地,2000万人口沦丧敌手,却无一纸抵抗令,狗牙党的石田做的更好啊
塔克西丝之翼 发表于 2016-2-4 19:50
狗牙党坐视东北沦陷,百多万土地,2000万人口沦丧敌手,却无一纸抵抗令,狗牙党的石田做的更好啊
需要抵抗令才能反击?感觉有点像目前的正当防卫——罪犯行凶可以,你要是伤了他,等着坐牢。

就算是一群土匪,能得到给养和装备,再去袭扰鬼子,东北也不会沦陷的这么快。

好在当年韩复渠说了句话——丢了山东老子的错,丢了南京谁的错?幸亏老韩死的早啊。

需要抵抗令才能反击?感觉有点像目前的正当防卫——罪犯行凶可以,你要是伤了他,等着坐牢。

就算是一 ...

程序问题,不是在追查不抵抗令呢,现在在问抵抗令呢,这很正常。狗牙党找谁背锅都是狗牙党的问题。东北沦陷3个月,狗牙党在干嘛
国民政府为了避免日本侵华对日本侵华的举动采取不抵抗政策。。。
日军狂轰滥炸,出动了6架侦察机和5架战斗机,一架轰炸机都没有,可见战况之激烈
黄显声是好样的,如果没被常大队囚禁,55年也该是上将以上的人物了
大队长视亲共的抗日名将如寇仇。
大队长视亲共的抗日名将如寇仇。
黄也是自视太高,觉得自己有声望,光头不会把他怎么样,可惜了可惜了
南京政府在干什么?

1932年建立“豫鄂皖三省剿匪总部”和“赣粤闽边区剿匪总部”,忙着剿共。


潮起之谜 发表于 2016-2-4 16:44
没听说东北军在锦州打过,而且就算东北军某些部队出于爱国的抵抗行动也和小张没多少关系。
数十万义勇军多次围攻长春,并攻打沈阳听没听说过?
巨浪4 发表于 2016-2-4 19:41
东北军的3000门大炮迫击炮,260架飞机和大量军火无偿赠送了鬼子,小六子干的可真好啊
张学良当时在北平,中原大战他率主力去支援蒋介石了,被关东军抄了后路。他只是政治上无能被蒋介石忽悠了。
他忘记了,东北这股力量才是国民政府最顾虑的。他虽胸无大志,张作霖可是想统一天下的人物。张作霖统一天下的努力两次被郭松龄,加上被郭松龄影响的张学良坑了。
张学良只是政治上白痴而已。
老帅有雄才无大略,少帅在政治上比自己当时的年龄还年轻,而且永远年轻。
别吹,鬼子在东北三个月,狗牙党石田部就算爬也爬到了,长城抗战的时候,狗牙党石田部不就是到了么
光头和大炮的口号一开始就错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不多说。
光头和大炮的口号一开始就错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不多说。
狗牙党视东北为鞑虏么?
狗牙党视东北为鞑虏么?
驱除鞑虏回老家。
驱除鞑虏回老家。

鞑虏老家在外兴安岭
那他妈是你小六子自己家,夹着尾巴跑了,把人民,矿产,军火,企业都送给日本人,真是洗地都不好意。
可是做了同样事的蒋该死,照样有人上赶着捧臭脚。
黄显声不死 地位不会低
可是做了同样事的蒋该死,照样有人上赶着捧臭脚。
某些人对张学良恨之入骨的原因,恐怕不是因为东北沦陷,而是因为西安事变吧。
现在流行比烂?我记得有人说过,抗战打成这样,中国没有一个军人是无辜的。
某些人对张学良恨之入骨的原因,恐怕不是因为东北沦陷,而是因为西安事变吧。
这话道出实情了!
可笑的认怂党啊 发表于 2016-2-5 11:55
某些人对张学良恨之入骨的原因,恐怕不是因为东北沦陷,而是因为西安事变吧。
一语中的啊
南京政府在跟赤兔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