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船"十二五" | 打造海洋强国“中国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1:38
回眸中船"十二五" | 打造海洋强国“中国心”
2016-01-09 王倩 中国船舶报

《中国船舶报》记者 王倩 北京报道

成功收购具有百年历史的瓦锡兰船用低速机研发设计业务,跨越式提升我国船舶动力自主研发能力。

与瓦锡兰共同出资组建中速机合资公司,填补了我国高端双燃料和大功率中速机制造的空白,站上全球船用中速机制造的最高端。

与MTU公司签署1163-03机型和956-04机型许可证引进协议,为高速动力装备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EX340EF小缸径低速柴油机和12MV390大缸径中速柴油机,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船用柴油机的自主研发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翻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动力装备板块交出的“十二五”成绩单,可谓星光耀眼:船用动力业务快速发展,国际化合作大步跨越,自主品牌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回眸这五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船舶工业栉风沐雨、惊心动魄的五年,也是中国船舶动力产业经受住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船市需求大幅下降、全球造船产能结构性过剩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顶层设计完成
"三二一"战略雏形显现

以“建成世界第一的海洋动力装备企业”为目标,以“三个中心、两大制造基地和一个基础保障”为发展方向

人云,古今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综观中国船舶工业,国际金融危机的“西风”自“十一五”影响至今,市场疲软、需求乏力,无一不传导到船舶动力这一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时局危,而干事创业之心不改。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市场机制的倒逼下,“十二五”期间,中船集团“独上高楼”,登高远望,坚守“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发展理念,按照“一个核心,六大产业”的布局,确立了“建成世界第一的海洋动力装备企业”目标。

到2014年,中船集团基本完成支撑后续发展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明确了动力板块“三个中心、两大制造基地和一个基础保障”的发展方向,总体形成“三二一”布局,战略雏形初步显现。“三个中心”,即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全球服务中心,已按计划稳步推进;“两大制造基地”,即以上海产业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低速机业务集群和以镇江产业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中速机产业集群,正朝着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方向迅速发展;“一个基础保障体系”的布局也以安庆中船动力配套有限公司为核心逐步展开。

在“三二一”战略的框架下,上海、镇江、安庆相互借重、相互促进、错位竞争的三地协同发展模式,带动中船集团动力板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进军海洋动力装备的“研发、制造、服务”领域,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全方位的动力保障和技术支撑。

经济规模稳增
制造能力实现跨越式发

低中高速柴油机齐头并进,船用动力、陆用电站、非船制造业务多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既然知道了方向,便要日夜兼程。动力装备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船舶工业没有强有力的“心脏”,建设海洋强国便是空中楼阁。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迅速改变船舶工业“造心”能力不强的现状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中船人默默耕耘,一步一个脚印,“衣带渐宽终不悔”。此为成大事者之第二层境界。

“十二五”期间,中船集团在船用柴油机领域完成了总装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低中高速并行发展,许可证生产、合资合作和自主研发紧密结合及军民品全覆盖的大动力格局。  船用低速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稳居国内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韩国现代,位居世界第二。船用中速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手持订单量稳居MAN全球专利公司中的第一位,中船瓦锡兰、中船基尔已陆续开工并逐步达产。通过成功引进MTU1163-03与956-04等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高速机专利许可,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在船用高速机领域也取得突破,成为全球首家同时生产船用低、中、高速柴油机的企业。

与此同时,按照“深耕动力,系统集成”的发展战略,中船集团以柴油机为主,坚持相关、适度、多元的发展方式,加大力度拓展防务动力、小缸径低速机、陆用电站、机桨轴成套打包等业务领域。其中,沪东重机从“十一五”单一柴油机产品逐渐转向船舶动力与成套设备业务并举,在做大柴油机主业的同时,不断发展盾构、通用电器设备等业务,并于2010年取得了国家民用和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和制造许可证;中船动力公司初步形成了从单一产品到集成产品、从中间产品到终端产品的破局发展思路,把单一柴油机产品发展成为动力集成打包产品,把单一电气产品发展成电气集成系统产品,把单一机械设备发展成机械成套及海工系统产品。

研发与服务并重
谋求产业链高端延伸

致力自主品牌研发,构建全球服务网络,努力实现船舶动力板块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中国船舶工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船用柴油机专利许可证生产,至今已30多年。长期依赖进口技术生产的局面,使我国船舶动力装备企业一直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自主品牌建设也步履维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船集团以“制造”为基础,积极推进包括研发设计、制造、服务在内的产业链体系建设,促使产业链从低端单一化向“研发、制造、服务”高端化延伸。

围绕构建“研发—制造—服务”三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应运而生,成为中船集团动力装备业务板块首个独立的研发机构,填补了国内船用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研发领域的空白。该公司以研发“可用型”柴油机为目标,致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这不仅对中船集团实现船舶动力系统业务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动力装备产业摆脱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受制于人的局面也有积极促进作用。目前,中船动力研究院已初步形成了以船用中低速机研发设计为核心、系统集成为外延的技术能力布局,基本具备柴油机总体设计、燃烧性能开发、结构设计、液压系统设计开发以及节能减排装置集成开发等技术能力。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2012年,中船动力公司成立技术服务部,进一步整合售后服务和配件销售、管理资源,先后在广州、上海、大连等国内主要港口设立售后服务点;2013年,沪东重机将原配件分公司改制成沪东重机全球服务中心,围绕“推进全球服务网络建设”目标,逐步实现从“以配件销售为主”向“技术服务带动配件销售”转型升级,构建中船集团动力板块的全球服务中心。同年11月,沪东重机首个海外服务站——雅典站正式成立,随后,新加坡、汉堡、休斯敦等海外站点也相继成立,并完成了迪拜站的筹备工作。目前,沪东重机正在对国内外服务网点和内部服务进行整合,不断壮大全球服务中心的技术服务队伍,迈入技术增值服务的新领域。

“十二五”期间,以中船集团动力装备板块为代表的中国船舶动力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不可否认,我国船舶动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短板,例如二轮配套供应链不完善、船舶动力配套厂家专业化水平不高、同质化竞争突出等。但“十二五”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成大事之第三境界。功夫既到,事必将成。经过多年磨炼,蓦然回首,打造船舶动力“中国心”的目标已在“灯火阑珊”之处。过去的五年,是蓄力的五年,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发展基础已经夯实,下一个五年,中船集团动力板块值得期待。回眸中船"十二五" | 打造海洋强国“中国心”
2016-01-09 王倩 中国船舶报

《中国船舶报》记者 王倩 北京报道

成功收购具有百年历史的瓦锡兰船用低速机研发设计业务,跨越式提升我国船舶动力自主研发能力。

与瓦锡兰共同出资组建中速机合资公司,填补了我国高端双燃料和大功率中速机制造的空白,站上全球船用中速机制造的最高端。

与MTU公司签署1163-03机型和956-04机型许可证引进协议,为高速动力装备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EX340EF小缸径低速柴油机和12MV390大缸径中速柴油机,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船用柴油机的自主研发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翻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动力装备板块交出的“十二五”成绩单,可谓星光耀眼:船用动力业务快速发展,国际化合作大步跨越,自主品牌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回眸这五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船舶工业栉风沐雨、惊心动魄的五年,也是中国船舶动力产业经受住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船市需求大幅下降、全球造船产能结构性过剩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顶层设计完成
"三二一"战略雏形显现

以“建成世界第一的海洋动力装备企业”为目标,以“三个中心、两大制造基地和一个基础保障”为发展方向

人云,古今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综观中国船舶工业,国际金融危机的“西风”自“十一五”影响至今,市场疲软、需求乏力,无一不传导到船舶动力这一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时局危,而干事创业之心不改。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市场机制的倒逼下,“十二五”期间,中船集团“独上高楼”,登高远望,坚守“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发展理念,按照“一个核心,六大产业”的布局,确立了“建成世界第一的海洋动力装备企业”目标。

到2014年,中船集团基本完成支撑后续发展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明确了动力板块“三个中心、两大制造基地和一个基础保障”的发展方向,总体形成“三二一”布局,战略雏形初步显现。“三个中心”,即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全球服务中心,已按计划稳步推进;“两大制造基地”,即以上海产业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低速机业务集群和以镇江产业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中速机产业集群,正朝着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方向迅速发展;“一个基础保障体系”的布局也以安庆中船动力配套有限公司为核心逐步展开。

在“三二一”战略的框架下,上海、镇江、安庆相互借重、相互促进、错位竞争的三地协同发展模式,带动中船集团动力板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进军海洋动力装备的“研发、制造、服务”领域,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全方位的动力保障和技术支撑。

经济规模稳增
制造能力实现跨越式发

低中高速柴油机齐头并进,船用动力、陆用电站、非船制造业务多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既然知道了方向,便要日夜兼程。动力装备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船舶工业没有强有力的“心脏”,建设海洋强国便是空中楼阁。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迅速改变船舶工业“造心”能力不强的现状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中船人默默耕耘,一步一个脚印,“衣带渐宽终不悔”。此为成大事者之第二层境界。

“十二五”期间,中船集团在船用柴油机领域完成了总装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低中高速并行发展,许可证生产、合资合作和自主研发紧密结合及军民品全覆盖的大动力格局。  船用低速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稳居国内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韩国现代,位居世界第二。船用中速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手持订单量稳居MAN全球专利公司中的第一位,中船瓦锡兰、中船基尔已陆续开工并逐步达产。通过成功引进MTU1163-03与956-04等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高速机专利许可,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在船用高速机领域也取得突破,成为全球首家同时生产船用低、中、高速柴油机的企业。

与此同时,按照“深耕动力,系统集成”的发展战略,中船集团以柴油机为主,坚持相关、适度、多元的发展方式,加大力度拓展防务动力、小缸径低速机、陆用电站、机桨轴成套打包等业务领域。其中,沪东重机从“十一五”单一柴油机产品逐渐转向船舶动力与成套设备业务并举,在做大柴油机主业的同时,不断发展盾构、通用电器设备等业务,并于2010年取得了国家民用和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和制造许可证;中船动力公司初步形成了从单一产品到集成产品、从中间产品到终端产品的破局发展思路,把单一柴油机产品发展成为动力集成打包产品,把单一电气产品发展成电气集成系统产品,把单一机械设备发展成机械成套及海工系统产品。

研发与服务并重
谋求产业链高端延伸

致力自主品牌研发,构建全球服务网络,努力实现船舶动力板块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中国船舶工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船用柴油机专利许可证生产,至今已30多年。长期依赖进口技术生产的局面,使我国船舶动力装备企业一直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自主品牌建设也步履维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船集团以“制造”为基础,积极推进包括研发设计、制造、服务在内的产业链体系建设,促使产业链从低端单一化向“研发、制造、服务”高端化延伸。

围绕构建“研发—制造—服务”三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应运而生,成为中船集团动力装备业务板块首个独立的研发机构,填补了国内船用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研发领域的空白。该公司以研发“可用型”柴油机为目标,致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这不仅对中船集团实现船舶动力系统业务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动力装备产业摆脱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受制于人的局面也有积极促进作用。目前,中船动力研究院已初步形成了以船用中低速机研发设计为核心、系统集成为外延的技术能力布局,基本具备柴油机总体设计、燃烧性能开发、结构设计、液压系统设计开发以及节能减排装置集成开发等技术能力。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2012年,中船动力公司成立技术服务部,进一步整合售后服务和配件销售、管理资源,先后在广州、上海、大连等国内主要港口设立售后服务点;2013年,沪东重机将原配件分公司改制成沪东重机全球服务中心,围绕“推进全球服务网络建设”目标,逐步实现从“以配件销售为主”向“技术服务带动配件销售”转型升级,构建中船集团动力板块的全球服务中心。同年11月,沪东重机首个海外服务站——雅典站正式成立,随后,新加坡、汉堡、休斯敦等海外站点也相继成立,并完成了迪拜站的筹备工作。目前,沪东重机正在对国内外服务网点和内部服务进行整合,不断壮大全球服务中心的技术服务队伍,迈入技术增值服务的新领域。

“十二五”期间,以中船集团动力装备板块为代表的中国船舶动力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不可否认,我国船舶动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短板,例如二轮配套供应链不完善、船舶动力配套厂家专业化水平不高、同质化竞争突出等。但“十二五”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成大事之第三境界。功夫既到,事必将成。经过多年磨炼,蓦然回首,打造船舶动力“中国心”的目标已在“灯火阑珊”之处。过去的五年,是蓄力的五年,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发展基础已经夯实,下一个五年,中船集团动力板块值得期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E1OTgwNQ==&mid=401833549&idx=2&sn=f9901005d2f3d172945d282efc3458af&scene=0#wechat_redirect
通过成功引进MTU1163-03与956-04等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高速机专利许可,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在船用高速机领域也取得突破,成为全球首家同时生产船用低、中、高速柴油机的企业。
你想说明什么
你想说明什么
要抢生意啊
                   韩三大造船厂总亏损或达8万亿韩元有望创历史纪录

       据韩联社报道,周四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由于全球造船业持续低迷,大量订单取消及海洋成套设备项目施工工期延迟,2015年韩国三大造船厂——大宇造船海洋(Daewoo Shipbuilding &Marine Engineering Co.)、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和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的总亏损额将超过8万亿韩元(约合66.6亿美元),或创史上最高纪录。

  一旦确认,这将是韩国三大造船企业首次同时出现亏损。
韩三大造船厂总亏损或达8万亿韩元有望创历史纪录

       据韩联社报道,周四公布的 ...
国内船企盈利的也不多…
国内船企盈利的也不多…
扣除补助 几乎没有不亏的
所以 造军舰 能独立自主制造高技术含量高价值大型军舰 即是独门生意又是高利润生意
扣除补助 几乎没有不亏的
啥补助,我咋不知道呢…
啥补助,我咋不知道呢…
白名单啊 船市这么差 纯赚吆喝都难了
白名单啊 船市这么差 纯赚吆喝都难了
那个就只是看看
鹤飞天际 发表于 2016-1-9 19:53
那个就只是看看
民用造船业日韩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趁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机会搞垮它们为第一目标
民用造船业日韩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趁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机会搞垮它们为第一目标
不可能的事情
这么说,280是十一五期间搞出的?竟然没有蒸机。
dallasjazz 发表于 2016-1-9 18:08
韩三大造船厂总亏损或达8万亿韩元有望创历史纪录

       据韩联社报道,周四公布的 ...
那么小的国家竟然世界第一好多年。比鬼子还可怕。鬼子不行了。
这么说,280是十一五期间搞出的?竟然没有蒸机。
中船重工的东西…
买买买,造造造